史学评论范文

2022-08-2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二十世纪中国史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

(教学大纲)

授课说明:

本课程采取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指定阅读文献,提出有关研讨题目,在课堂上,学生须就读书所得进行讨论。

第一讲:导论——20世纪的史家、史学与时代

【阅读书目】

1、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 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2、胡逢祥等:《中国近代史学的思潮与流派》

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

4、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葛兆光:《《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史学界》

6、桑兵:《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

7、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讨论题】

1、阅读有关参考论著,试总结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与流派。

第二讲:20世纪中国革命与知识分子——中国现代史学的思想语境

【阅读书目】

1、钱理群:《退思录——追寻生存之根》

2、许纪霖主编:《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

3、《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论》

4、史景迁:《**》

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

第三讲:晚清“新史学”

【阅读书目】

1、梁启超:《新史学》,《中国史叙论》

2、章太炎:《訄书·中国通史略例》,《俱分进化论》

3、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

社2001年;

4、江湄:《“新史学”之“新”义》,《史学月刊》2007年12期;

5、张广达:《王国维的西学与国学》,《王国维在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中的贡献》,《史

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讨论题】

1、读一本王国维的传记,结合有关论著,论作为“晚晴”一代的王国维何以受到“五四”后学术界的特别尊崇。

第四讲:傅斯年、史语所与中国近代实证史学

【阅读书目】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2、钱穆:《国史大纲 序》

3、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三联书店2012年

4、《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山东人民出版

社2000年;

5、杜正胜:《傅斯年的史学革命》,《新史学之路》,三民书局2004年

6、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3年

7、江湄:《傅斯年的“中国大历史”》,《读书》2011年8期;

【讨论题】

1、读胡适的《四十自述》、《胡适口述自传》,结合有关论著,试评论胡适的思想和学术成就。

2、读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结合顾潮著《顾颉刚传》和有关论著,试论古史辨运动的成就和局限。

第五讲:陈寅恪及其“中古政治-文化史”

【阅读书目】

1、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张杰等选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余英时:《陈寅恪史学三变》,《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

4、王汎森:《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讨论题】

1、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谈谈你对陈寅恪“史识”的看法。

第六讲:钱穆及其“中国文化史”

【阅读书目】

1、钱穆:《师友杂忆》;

2、钱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

3、钱穆:《新时代与新学术》,《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讨论题】

1、结合有关论著,试总结钱穆“保守主义”的历史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第七讲:中国近代的社会科学史学及其影响

【阅读书目】

1、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第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

2、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杨念群:《“理论旅行”状态下的中国史研究》,载于《新史学》论文集,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讨论题】

1、查找20世纪上半叶有名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及其论著,试加以总结和介绍。

2、介绍几个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史学者及其论著。

第八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

【阅读书目】

1、德里克:《革命与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王学典:《20世纪后半叶中国史学思潮》;

3、《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1期;

4、侯外庐:《韧的追求》;

5、郭沫若:《豕蹄内外》;

【讨论题】

1、读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查阅几篇时人的评论,再给出你的评论。

2、读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自传或传记,谈谈你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看法。第九讲:我们时代的史学与思想

【阅读书目】

1、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2、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3、许继霖、罗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

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4、邹兆辰、江湄、邓京力:《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5、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视野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

【讨论题】

1、查阅有关论著,谈谈当今“新社会史”研究趋向。

2、阅读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演讲录》,谈谈思想文化史的新方向。

推荐第2篇:第二章 春秋战国史学

第二章 春秋战国史学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史学的对前代史学的发展,孔子修《春秋》、《左传》等重要史事、史籍对中国史学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春秋》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春秋笔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法指导:阅读《春秋》等文献的部分原文,提高理解水平本章主要阅读文献:

1、金毓黼著《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2、陈其泰著《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3、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黄山书社2002

4、张冠湘《孔子人本思想建树及其现代意义》/《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2月。

5、李颖科《论孔子的史学思想》/《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教学过程:

春秋战国是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新旧社会制度激烈碰撞,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逐渐确立,是一个全新局面形成的过程。在历史上,这是一个伟大的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是中国的元典文化。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史学也不例外,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其基本标志就是孔子修订《春秋》,《春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的产生。另外,还有历史观念的彰显,人们更多地从历史中获取经验;诸侯国记史制度的发展,众多历史典籍的产生等。

第一节

春秋战国史学发展的条件

一、史学发展的时代条件

(一)天、神为本的思想衰弱,人本思想兴盛,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环境。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对人的重视程度是史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人类对人类社会有了重视,才会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对史学的思考,史学才会表现出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本思想的兴盛,人们思考问题根多地从人事考虑,而不象以前那样把决定权更多地给予神、天等这些非人力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原来高高在上的周天子,威风扫地,诸侯显赫,士异常活跃,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人力的作用。人们对天的崇拜已经动摇,怀疑否定“天神”的思潮兴起,相应地就是民本思想的壮大。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看来,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民众,是人事。《国语·周语下》记单襄公跟鲁成公谈论“晋将有乱”。鲁成公问:“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单襄公代:“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有晋国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此思想代表了当时人对于国家、个人、时代变化的理性认识。在西周初期形成的“敬德”思想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的思考。人们对人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年》)充分表明了对人生价值的重视。作为显学的儒家更是以重视人为自己的最基本特色的。创始人孔子就人的思考创造出“仁”的学说,孟子继之发展为“仁政”。

(二)周王室衰落,诸侯国竞争激烈,为史学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有资于治道,为现实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央权威的衰落,各个诸侯纷纷兴起,前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稍有不慎就有亡国的危险,各国都十分在意如何加强自己的力量,历史经验就是他们非常注意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通过为各国国君出谋划策的“士”的历史知识的运用体现出来。这在下面诸子的历史观念中将详加论述。

(三)学在官府被打破,学术下移,为史学发展提供了学术条件。原来所有的社会知识都由贵族垄断,知识只在上层一个很小的范围存在,广大的社会中下层没有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权力,这极大地限制了学术的发展,限制了史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典籍流散民间,学者流向民间,著书立说,讲学授徒,知识阶层急剧扩大,为史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史学的多方面发展

(一)历史意识强烈。随着对人的认识的清醒,人们对历史的作用也有了较多的考虑和较深的认识,习惯从历史中寻找帮助。 周灵王时,太子晋畅谈往古胜败兴衰,提出“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这明确表达了应当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求兴亡成败教训的观念,不仅是讲历史的鉴戒作用,而且突出了史学记载的作用。鲁庄公时,夏父展因事进谏称:“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也。臣从有司,惧逆之书于后也,故不敢不告。”这里的“顺”、“逆”是指符合、不符合礼制,史官纪事,是“顺”、“逆”皆如实记载,夏父展以历史记载流传后世来进谏,已试图利用历史记载对君主的行为予以制约。晋悼公时叔向“习于春秋”,被认为可以作到“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表达了当时对史学作用的认识。楚昭王时,其史官倚相被视为国宝,因为他“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这已经是史官直接利用历史记载诱导与辅助君主的事例。不仅如此,据倚相的叙述,早在200多年前的卫国卫武公时,已经“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史册、史官和记史制度向君主提供鉴戒、行为制约和思想诱导,从而参与了深层的政治机制,其影响之一,就是使史学发展的动因深深地扎根于古代中国的社会肌体之内。 楚庄王时申叔时论教育太子方法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春秋”(编年记事之史)、"世"(世系之书)、"令"(先王之官法、时令)、"语"(以往治国之善语)、“故志”(记前世成败而总结出议论、格言之书)、"训典"(五帝之书),均为史籍。这段言论,包含以史实施教育、教化,汲取鉴戒,从史学中学习政治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和学习治国政策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很明显,这些史学观念都是首先在官方记史制度、官方政治与史学相结合的机制上形成的。

其时统治阶级普遍养成了一种重视史鉴的深沉意识,史官及其专业职能受到朝廷和社会的相当尊重,处于非他人所能随意罢斥或替代的地位,即使原任的史官被罢斥,继任者一般也只能从巫史官员的系统甚至其家族内选拔,这就为他们不顾当政者的权威,通过“直书”史事曲直而对其言行实行监督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史称春秋时齐卿崔杼杀庄公后,因怒齐大史兄弟相继坚持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连杀三人,仍未能迫使对方屈服,终于不得不放弃了篡改史实的念头;晋灵公被杀后,太史董狐敢于直斥当时掌权的赵盾“弑其君”,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先秦诸侯国的一些史官能够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不光取决于他们个人作为史官所具备的品德、素养和气节,也是和当时的制度及一般上层社会长期形成的舆论共识制约分不开的。

当然这一时期历史知识运用的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停留在就事论事和罗列史实的阶段。

(二)记史制度完备,留下了不少的史籍,形成了一些优良的史学基本原则。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历史地位的上升,诸侯国内及诸侯国之间的社会内容增多,朝聘、会盟、征伐、城筑。祀典和王侯贵族的历各种斗争等成为历史记载的主要内容。历史记载不再是基本上限于王朝而是出现于许多国家,不再是局限于官文书和诗篇的形式而是逐渐发展为按年代先后连续记载的编年的国史形式了。各诸侯国都以自己的王号纪年。齐自献公、燕自惠侯、蔡自武侯、晋自靖侯、楚自熊勇。纪年可能先以历谱的之类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就以编年史的形式出现。如秦自秦侯有纪年,过了一百余年,到文公十三年才有了编年史。白寿彝先生通过对《墨子·明鬼》篇的引证(《墨子·明鬼》历举各书以证己说。于宗周晚年以后之事,引周、齐、宋、燕之春秋,而以所引宣王杀杜伯一事为最早。在此以前引《商书》和《大雅》。)因而判断“编年体国史的出现在周宣王或其前不久的时期”,这个见解极其精到,官方记史制度的形成亦当在这个时期。保存与整编档案文献,只是初始和朦胧的史学意识,特意和自觉地记述历史,进而形成记史的制度,史学意识便得到了明确与巩固。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史官名称与王室类似,如鲁、齐、晋、郑、卫皆有大史,鲁又有外史、齐有南史、晋与楚有左史等等,齐管仲说:“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作而不记,非圣德也”地处较为偏僻的秦国也于周平王十八年(公元前753)“初有史以纪事”,可见各诸侯国记载史事已普遍制度化。曹刿向鲁国君主进谏时曾说:“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表明记史制度遵循“君举必书”与讲究一定书法的规则,从曹刿语意上看,这已经实行许久了而且是非常严格地执行。《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史官董狐于史册书“赵盾弑其君”,同书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国史官不顾接连被杀,坚持记录“崔杼弑其君”的事迹,成为古代史官不惧强权、奋笔直书的典范。

在完备的记史制度下,出现了董狐、南史等为代表的著名史官,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史籍。各国官方记录的史册多以“春秋”为名,也有如晋之“乘”、楚之“梼杌”等别名。还有《郑志》《秦记》 春秋战国时期国史的形式,至少有三种。一是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齐太史书:“崔杼弑其君。”这一形式可以说是自甲骨文记事的形式发展而来,《春秋经》、《竹书纪年》都属于这一类。二是写出史事的过程。如《左传》记王子朝之乱,从昭公二十二年到二十六年,详细地按年月日的顺序一一记录。这不是《左传》的创造,而是根据周国史。三是记言,或以记言为主,或记事有记言。这在《左传》和《国语》的大量材料中都可反映出来。这跟第二种形式,都对后来编年史体裁起了开创的作用。它上承《商书》、《周书》,下启《国语》、《战国策》。

国史之外,还有世卿的家史,这在当时也是官史,不同于后来的私家之史。家史模仿国史的体裁、方法等。家史没有流传下来的。

(三)私人著史的发展。

春秋时私人著史还较少,到了战国获得了发展。早期有:《国语》、《左传》;战国中叶有《铎氏微》;战国晚期有《虞氏春秋》、《竹书纪年》、《世本》等。

《国语》为战国早期作品。它一开始记载了周穆王、周恭王的材料各一条,以后记周厉王以至智伯被诛,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全书二十一卷,他的编纂安排次序是按周跟鲁齐晋郑的关系、诸夏跟蛮夷的关系来安排的。这还是孔子一派的尊周思想的体现。但它突破了春秋时期国史的限制,以周和鲁齐等七国的历史汇合在一起,视野有了扩大。它的取材有些地方琐碎,但跟重要历史事件有联系的记载占最多。在记载一条之后,往往指出这一事件发展的结果或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一个编纂上的优点。它也记载有一些鬼神荒诞的故事,但更多的是重视人事的作用,在历史遗迹中寻找得失盛衰的经验和教训。关于社会矛盾的记载很丰富。而且这种精神贯穿全书。《国语》很注意人材在政治上的作用。《齐语》把齐桓公的霸业归结为“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之属而伯功立。”《国语》写出了人材在社会上的作用以及人材在政治舞台上的上升过程,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考察。《国语》的记言,记的是以贤士大夫的言论。《国语》的内容和形式是时代特点的发映。它的作者,相传为左丘明,但不可信。《国语》在编纂形式、思想内容和材料丰富上,都比《春秋》有所发展。但因不是编年史的体裁,在年月顺序、前后连续上有所欠缺。同时,《国语》过多地保留了原有材料的形式,还不能熔炼成一部具有完整规模的史书。 《铎氏微》,《史记》说它是楚威王的傅铎椒选择《春秋》的部分内容而成。《虞氏春秋》是赵孝成王的相虞卿根据《春秋》并结合实际而成。这两部书都是以历史为参考对象,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虞氏春秋》采取的是史事类编或是记事本末的形式,它们为政治服务的态度比《国语》更显著。两书现都亡佚了。

《纪年》,又名《竹书纪年》,上起黄帝,继述夏商周之事,写到周幽王为犬戎所灭。详记晋国、魏国史事。编年体,加载短如《春秋》。《世本》上起黄帝,直到战国末。有帝系,王侯大夫谱,有氏姓,有居,有作。是一部综合记载的书。两书有一个共同点,即综合了远古传说和文字的记载,自黄帝至于作者的时代,写出了通史性质的史书。战国晚期,整个历史趋势是朝向统一,此时,史家根据以往的历史试图对此作出合理判断,这是历史“知来”作用的体现。

总之,在西周"殷鉴"思想的基础上,春秋时期建立“君举必书”和讲究一定书法的记史制度;提出“良史”的概念,这涉及史家标准的评议,产生了史家的榜样性人物;形成以史借鉴、以史教化、以史辅政和从史学中学习治国之策的史学观念,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运行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述得还相当简约,有如格言成语,而唯其简约,更便于传播、更提供了后世展开、发挥与丰富化的空间。

(四)诸子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历史知识广泛运用。诸子是春秋战国社会舞台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现实服务,能够以自己的学说为指导,把自己对社会的设计变为现实。因此,他们对历史有较多的思考,对历史知识有较多的运用。

《礼记·经解》:“疏通知远,《书》教也。”实际上,“疏通知远”是先秦人运用历史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仅仅限于《书》。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二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如墨子目击当时的战乱,认为对任何国家来说,打仗是没有出路的。他援引吴国先胜越国,再胜楚、晋而成霸,最后为越所亡的史事指出即便是战胜也会亡国。面对这样的现实,墨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兼爱(人人相爱)和上同(就是要求有一个圣王和层层的贤政长来进行治理)。法家对时局的变化很敏感,肯定时局的变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商君书·开塞》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韩非子在《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而汤武征伐。„„”这虽然并不完全是根据历史事实作出的分析,但他肯定古今之变,古不如今,这是进步的。他又指出“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斗,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尽管财多财寡的说不符合历史实际,但他企图从客观条件上说明历史变化的原因,这是珍贵的古代历史观点。荀子曾到国秦国,根据他的历史知识,建议秦国“节威反文”。秦国最后的结局跟荀子的观没有太大的距离。孟子对当时的历史趋向有明确的看法:战国终归一统。并且对历史前途进行了设计“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就是封建的小农经济。诸子通过对历史的批判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取证于历史的素材,为自己的学说服务。

第三节

孔子与《春秋》

孔子与《春秋》是中国史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丰碑。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划时代人物,跟他自身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孔子前是学在官府,他出身于一个原是贵族而久已没落的家庭,这给他受教育提供了保证;他有志于政治(这使他关心关心政治、社会。他修《春秋》的目的就是服务政治。也有一定的参政经历。)但始终不能如意。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讲学,相传弟子3000,贤人72,其中包含有贵族和非贵族出身的人物。他突破学在官府的限制,使学术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开放,这在中国教育史、学术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在史学史上也有很大意义,因为,孔子所修《春秋》就是他的教本,他的史学思想就是他向学生讲授的内容之一。孔子有浓厚的历史兴趣。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他用来教授学生的教材《诗》、《书》、《礼》等六艺其中相当多的是历史文献。

一、孔子修《春秋》。孔子修《春秋》,是史学一公案。 有否定孔子修《春秋》的。今本《春秋》体例既不统一,褒贬也很随意,错记、漏记也未得到补正,仍是太史原初的样子,很难相信这就是儒家所津津乐道的经过孔子笔削过的《春秋》。认为孔子根据鲁国史册修成了《春秋》,从汉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是没有怀疑的。孔子曾以己之褒贬标准对《春秋》原文作过一番更动。旧称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今本《春秋》不显鲁君之弑,即是孔子修改《春秋》的一个明证。孔子修《春秋》,不仅儒家这么说,《史记》也这么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孔子:“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文辞,去其烦重。”“论”就是整理、编次,“;论史记旧闻”就是通过整理、编次来表明自己的褒贬是非,“”约其文辞,去其烦重“就是对旧史删繁就简。与儒家对立之学派(如庄子)也认可(《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润饰原文,修改原文,袭用原文的的情况都可以从《春秋》》与若干现在还可见的鲁史旧文相对校中得到证实。今本《春秋》并不等同于原藏于太史氏之《鲁春秋》,它是从《鲁春秋》中截取下来,并加以某种修订,而成为儒家经典的。至于《鲁春秋》,则由于秘不传世,和其他各国《春秋》的命运一样,随着其国的灭亡而灭亡,至少未能躲过秦火,只留有部分轶文。退一步讲,大凡历史公案,鲜有一方全对,另一方全错的,孔子修《春秋》也不例外。如果说孔子修《春秋》,指的是孔子以自己的“春秋笔法”对《春秋》原文作了更动,使之更合己意,那么,这不是事实。但若说今本《春秋》与孔子毫不相干,孔子不曾对《春秋》作过任何变动,充其量不过把《春秋》抄录下来作为学生的教本,(杨伯峻)那也同样不是事实。孔子虽然基本不改《春秋》,但也并非一点改动也没有;小的改动还是有的。当时真正的史实是怎样,这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它在史学史上的作用,事实是,它在史学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有深远的影响。(《伪尚书》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孔子的史学思想。

(1)进化论的历史变易观。政治上,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制度,经济上,也维护原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但作为历史学家,孔子的史学思想又表现出进化论的历史变易观。首先他承认历史的不断变化。《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无道,则庶人不议。”孔子以“礼乐征伐”是否由天子决定把历史划分为“有道”和“无道”两个阶段。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孔子所描述的“无道”阶段约540年,也就是周穆王、共王时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其所作的划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孔子的这种划分也说明了孔子承认历史的变化。不过他认为社会政治在逆行。希望从“无道”回到“有道”,但不是机械地回归。其次,孔子承认历史发展的继承性。者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认识上。《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基于这种变易历史观,孔子认为,一历史文化的发展后世往往会超越前人。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二不能割断历史,要批判地继承。他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韶之舞,放郑声。”(《论语·卫灵公》)孔子的历史变易观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性,虽然没有走在时代的最前面。他只看到局部的变化,看不到根本的变革,可以说是改良主义的。他认为周是对夏殷的损益,将来也只是对周的损益。但他与承认历史变化的时代思潮精神是一致的。孔子之所以这样看待当代,跟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他的“信而好古”。

(2)重视人事的历史发展观。孔子承认历史是变化的,并且认为人是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他所说的人是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是英雄史观。《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利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充分肯定了管仲的历史作用。当然,孔子思想里还有天命、鬼神的存在,但这些是很小的,很淡薄的。“敬鬼神而远之”是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他不否认鬼神、天命的存在,这是宗周思想的继续。孔子不以鬼神和天去说教,而是要在人事上下功夫。他的实际行动就是很好的说明。他认真地教育他的学生,讲求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希望他们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他不危艰险,不辞劳苦,长期周游列国,以求一用。“仁”的学说也是很好的证明。

(3)经世致用的鉴戒史观。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就是借助历史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以达到警世和垂训后世的目的。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因此孔子讲求“春秋笔法,”才会有“乱臣贼子惧”的发生。这一点可以从正名和批判两个方面分析。正名。名指事物的概念、名称,也指人的名分即社会地位和身份。春秋时期,社会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出现了名实不一。孔子认为这是由于人们无视名分的道德要求,因此他想通过正名,使各级的人按照名分所涵的道德含义,把自己的纳入到一定的秩序内,以便实现社会的安定。所以《庄子日·天下》说“《春秋》以道名分”。正名在《春秋》中就是尊王攘夷。尤其是尊王。如春秋时,周天子已无号令天下的权威,但《春秋》仍书“王正月”,因为正月是周王定的。再如,春秋时,诸侯纷纷称王,但王原为周天子专用,所以,孔子按照原来的宗法规定称吴、楚的国君为“子”。相应地就是批判。主要批判那些不合乎宗法规定的现象和行为。孔子对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进行批判,以申明大义。所以孟子说:“《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因此,孔子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基于“名教”的。正名和批判是孔子鉴戒史观的表现方法。虽然孔子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回归,但他的这种史观密切了史学和现实政治的关系,加强了史学功能,增强了史学的生命力。

3、《春秋》内容和特点。《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它始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是活到73岁才辞世的,那么,为什么孔子到71岁时就停止写《春秋》呢?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在曲阜西(今巨野县一带)打猎(“大野”),捕获一只怪兽归来,叔孙氏看到此怪兽,以为不吉祥,便赐给“虞人”。孔子看了说:“这是麟啊!它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啊!”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时而被猎获,因而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春秋·经》: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春秋》作为我国史学史上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有其伟大的史学意义。他的意义和特点主要有:

(1)内容突出人事,强调历史的致用。a.《春秋》涉及各国之事情,而以鲁国为主。上起鲁隐公元年,下止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所记载的内容都是社会方面的,突出的是人事。《史记》说它:“王道备,人事浃。”(浃,通达意)就是这个意思。王道就是周礼。鲁国的始祖是周公的长子伯禽。鲁国是周初分封的一个东方大国,为周王室所倚重。保存了大量的周礼。晋国的韩宣子到鲁国后说“周礼尽在鲁矣。”鲁国的许多现象都与周礼密切相关。另外,孔子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恢复周礼。(三日不梦周公,心不安。“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礼是他治国的蓝图,如果恢复了周礼,那么天下也就安定了。《春秋》跟周礼的联系,一方面说明孔子对旧贵族传统文化的依恋,更是说明《春秋》反映了孔子借助著史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孔子鉴戒史观的体现。《春秋》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所以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也。司马迁说:“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已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b.《春秋》对于人事,不只是注意所谓的善恶,也认真记载了得失成败。这就是“人事浃。”它没有象《雅》、《颂》中那样的鬼神气氛,也没有象周、齐、宋、燕等国史那样详记鬼神故事,也不是象后来的《左传》那样不肯割舍灾祥。它也记水、旱、雪、霜、地震等,这都是作为与人事有关的自然现象来来处理的。就是偶尔记有奇异现象,如“六鹢退飞“,六只鹢(一种似鹭得水鸟)只是作为一种特异得现象看待,而不宣扬迷信说法。也就是《史记·天官书》说的“纪异而说不书”。春秋时期,朝聘、会盟、征伐、城筑等社会活动,都跟宗教活动有一定联系,但《春秋》却从神秘的空气中游离出来,专从人事的角度记载这些事情。把历史跟神话和宗教分开,是《春秋》的矣一大优点,也是对中国史学的一大贡献。 (2)采用编年体体裁。《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即“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 (3)详今略古。《春秋》记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时代离得越近,记载得就越详细。这体现了孔子详近略远得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4、孔子和《春秋》开创的史学传统。

(1)孔子开创了私人修史的传统。孔子作《春秋》顺应了春秋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潮流,开创了我国私人修史的传统。孔子修《春秋》,并以之为自己的教本。这对于史学发展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它把原来深藏于官府、一般人难以知晓的史学知识带到了更广泛的范围。这是孔子的一大功绩。它改变了国亡史亡的局面,为史事的保存、流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孔子开创的私人著史的风气,首先在儒家学派产生巨大反响。出现了《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从史事上对《春秋》加以补充发展,把私人著史继续推向前进。其他两传《公羊》和《谷梁》从解释《春秋》文辞和“史义“上加以发挥,至西汉成为显学。另外,由于孔子崇高的文化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后人把私人著史视为”名山事业“,是十分光荣的事业,使众多学者自觉地从事史学活动。司马迁就是在孔子直接影响下而出现的史学第一人。

(2)重视史义,使史学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孔子修《春秋》并不是单纯地记载史实,还有其他意义。它的遣词用字体现出一套褒贬书法。也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借此表达孔子对现实问题的见解,寄托社会理想。如开端为隐公元年。这其中包含多种含义,一说是效法天地之数12,自孔子至隐公为12王;一说是孔子时为三桓势力鼎盛期,而三桓为隐公弟弟桓公的后代,因此需从隐公说起;一说是隐公让位于弟桓公。再如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践土之会,周王应晋文公之命赴会。孔子记为“天王狩于河阳。”以表达对这种臣召君的做法,宣扬维持周王为天下共主的观念。在如,鲁昭公被季氏逐出鲁国的时间里,《春秋》仍书“春王正月”表明仍尊鲁昭公为国君。隐公四年记“卫人杀州吁于濮”用“卫人”表示州吁有罪该杀;僖公七年记“郑杀其大夫申侯”以国作为主语,表示国君杀人,而被杀者不一定有罪至少是罪不至此。历史记载中用“书法“表示褒贬善恶,对将来起惩戒作用,这种做法本来是各国史官所常用的。孔子前的董狐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春秋》把这种做法进一步提高,运用得更加自觉更有系统。这就使历史著作同政治生活发生了紧密联系。直面社会,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也就是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得优良传统。 (3)确立了史法,开创了历史编撰学传统。一是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 ,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是形成了一套比较具体的编纂方法:属辞比事。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指孔子修《春秋》时,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如同样写战争,就有伐、侵、战、围、入、灭、救、取、败等不同的字眼: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两兵相接曰战,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宗庙社稷曰灭„„。同样杀人,又有杀、诛、弑等区别:杀无罪者曰杀,杀有罪者曰诛,下杀上曰弑。孔子借此以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褒贬。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孔子将242年之事,逐年加以记述排比,有条而不紊。 孔子是中国奴隶社会史学的结束者,又是中国封建史学的开创者。其承前启后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但《春秋》作为一部史书,还存在许多弱点和问题。首先是记事太简单,每条最少一个字,一般十个字,最多45字(定公四年春三月),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八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使人无法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其次是孔子为尊者、亲者讳,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第四节

战国时期私人撰述的发展

一、《左传》和《国语》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的作者:《史记》和《汉书》均以为是左丘明;南宋郑樵认为应是战国时楚国左史倚相的后代;清姚鼐认为是战国初的吴起;清末刘逢禄、康有为认为是西汉刘歆采摭《国语》,依《春秋》纪年而精心伪造的作品。现代学者认为是孔子门徒或孔子后学根据左丘明的口诵并加以补充在战国初年写成的。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东汉时班固才使用《春秋左氏传》这一名称。《史记》称它为《左氏春秋》。原本是一本独立的著作。在汉代尊经的情况下,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西汉刘歆“治《左氏》,引经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汉书·楚元王传》)可见《左传》原本不象《公羊传》、《谷梁传》那样“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晋书·王接传》),何况《左传》与《春秋》记事断限不同,《左传》所记的时间范围远远超过《春秋》。今天的《左传》之所以与《春秋》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与刘歆的重新整理有关。

《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

《春秋》作为编年体史书还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它记事简单,如同大事记。《左传》记事则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左传》记事的范围亦不只局限于政治、军事、外交的活动,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全书共记录了37次目蚀,记录了陨石的降落、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水旱虫灾等,这些记载是研究自然科学史的宝贵资料。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如记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都写得有声有色、雄壮激烈。作者在描写战争的过程中,并不单纯地叙述战争的过程,他总是把军事与政治联系起来一并考虑,并且往往把一个国家政治的好坏看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在书中,冠以“君子曰”、“君子以为”、“君子谓”等语者,约80余条,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后来《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曰”,无不受其影响。 《左传》可贵的“民本”思想:《左传》对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盛衰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城濮之战中认为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原因是教化人民的结果。在对待“卫人出其君”这一事件时,作者引用师旷之语称:“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纵其淫,以弃天地之性?必不然也”。明确指出象卫君这样的“困民之主”,“弗去何为?”(襄十四年)并多次指出:“众怒难犯”,“违民不祥”。

《左传》的局限性: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很多处记载了关于卜筮、星占、星气等预断人间祝福的事,并且没有一处不得到验证。说明作者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国语》

二、《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本章思考题目:

1、春秋战国时期史学发展主要条件是什么?

2、简述孔子在史学上的贡献。

3、所谓的“春秋笔法”主要指什么?

4、为什么说《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

5、《国语》又称为“左氏外传”,《国语》与《左传》在体例和所记内容上有何差异?

推荐第3篇:文职人员史学大纲

第一章 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观

一、什么是历史

1.广义: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史学家撰写的历史。

2.狭义:人类历史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

二、什么是历史学

1.历史学的学科特征: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其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主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历史事件像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结合本人的历史事迹,且具有辩证性;历史概念要说明是什么时候的事,是怎么回事;历史发展的线索具有时间的延续性,事件的关联性。总的来说,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强、人文性强、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

2.历史学的功能:

A.历史学是认识历史的最重要途径。历史是人的创造,有了人,才有人类的历史。但不要忘记,人也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古往今来,人们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而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知道,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它的天赋和本能,即某种遗传密码,即使是在有严密组织和分工的蜂群和蚁群中也是如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今天的蜂、蚁同它们亿万年前的祖先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是没有历史的,人们除非用拟人化的办法是写不出它们的历史来的。人却不同,人有智慧,是万物之灵。人的智慧虽然主要来自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记录。通过学习历史,人们了解和吸取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留给后人。如此世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

B.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进而有助于观察未来,看清历史前途。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它的现状入手,例如,世界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的现状,等等。但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仅仅知道它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知道现状,顶多只能说出它现在是这样,而不能回答它为什么是这样。这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历史,才能知道它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每一个人也是如此。

3.历史学相关学科: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历史哲学:对历史学方法、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年代学:确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学科 文献学:对资料文献的管理和检索等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学科

新闻学:报告事件发生,社会现象,政治时局等的学科 社会学:研究现代(当代)人类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学科 考古学:发掘和调查古代遗物和文献 心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激励作用 家谱学:研究家庭及其历史渊源 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和研究 古代天文学:对太空的观察,计算星象 历史地理学:研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对于考古学等提供借鉴

三、什么是历史观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唯物史观创立以前,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和人道主义历史观等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支配和统治地位。这些唯心史观的共同特点是把神的意志、人的思想等主观因素看作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把个别历史人物看作社会历史的主宰;人类社会的历史成了纯粹的思想史,成了英雄、天才的历史。 从根本上说,历史唯心主义都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看不到人们为了生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所以,他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一、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人们才能清楚的看到,任何社会制度都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进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2.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来源:任何理论的发现和创立,都需要前人的思想、理论为前提。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等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看到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的斗争,而且也是无产阶级同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基佐等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重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试图探究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发现了财产关系是一个国家的 政治 制度的基础。这些关于社会历史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理论前提,马克思的理论包括了一切有实际价值的历史观念,并且给予这些观念一个非常坚固的基础。”

3.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实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两个归结”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他说“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

1.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产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固定的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与意识)

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的具体表现。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普遍的问题,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和根本方向;该问题贯串于社会历史观的其它一切问题之中,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该问题是两种社会历史观斗争的焦点,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经部的必然趋势。发展的前进性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和改变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则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

由于文化的历史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具体的历史进程,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社会制度的可跨越性;统一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了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和统一性,同时,这种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发展进程中各种偶然性去实现的,表现为发展的多样性。发展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表现和实现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3.阶段性就是人类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阶段性。连续性是指历史的发展不是间断的,一个时代和一代时代虽然不同但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像人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度,即使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但仍有封建社会的影响在,完全到资本主义社会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统一。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会起到思想先导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等。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史学开始向近代形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初期以龚自珍、魏源、徐继畲为代表,中期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为代表,最后于20世纪初年形成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所谓“新史学”。“新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逻辑准备阶段,是学术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清扫了道路,做了逻辑的、思想的以及学术资料上的准备。不消说,梁启超等人在建构“新史学”的过程中,不仅曾经提到马克思,而且还对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学说有所认识和介绍,已经接触到唯物史观。 2.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建立时期:李大钊奠基,后人发展,并经过战争的考验;广泛传播阶段: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时期。经受考验阶段:1966—1976 年是经受考验的阶段。深入发展阶段:.1976 年以来是深入发展阶段。

4.李大钊是第一位奠基人。他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把它跟一些具体的史学工作结合起来的著作,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辟道路的著作。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社会发展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另一位奠基人郭沫若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中国史学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等。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的问题。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2.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史学研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所体现的史学思想推动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向前发展。高度重视史学研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学习历史、总结历史是为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古鉴今,更好地开辟未来;(二)充分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史学思想推动着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创新:(一)坚持判断社会历史是非得失、兴衰成败的客观标准,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和尊重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推动文明进步中的主体地位;(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两个历史决议为依据,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四)科学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基本历程,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提高对“三个选择”必然性的认识;(五)全面认识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必定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的态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以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四、代表性著作

1919年-1927年 李大钊《史学要论》

1927年-1937年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和《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社会史: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1942),邓初民《社会史简明教程》(1940),后改称《社会进化史纲》,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1947),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和中册,全书在延安出版。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与殷周史,第二卷:秦汉史。 世界史:周谷城《世界通史》。

思想史: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郭沫若《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史学理论: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

专史: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840-1924(85年史事)

五、主要经验和当前任务

一是坚持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方向,从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到胡绳、刘大年、白寿彝等人,都坚持这一正确方向,并大力发挥本人的学术创新精神。二是充分尊重前人成果,吸收古代文化遗产中优良的东西,同时学习了近代实证史家学术上的精华。如郭沫若对王国维甲骨、金文研究成果的继承,范文澜对传统经史、乾嘉学术和近代章太炎学术成就的继承,白寿彝对传统史学和陈垣学术的继承。三是坚决摒弃和清除教条主义的危害。运用唯物史观为指导能够取得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是创造地运用其精神,还是死板地照搬其教条。没有长期地有效地进行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彻底清除其恶劣影响,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今天。

第四章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不用多说。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唯心,不用多讲。

分析历史要从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来看,它能够在纷繁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这一本问题,并进而揭示出阶级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实质。

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始有终,将在历史的因与果之间补充一个对历史过程的梳理与分析,从而完整地展示出“原因—过程—结果”的历史逻辑发展理路。

二、文献研究 1.考古学,是一门以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它与历史学既求同存异,但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然而作为历史学的延伸:历史学与历史研究,则以实物或文献作为依托而存在、而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它们也依靠着考古学的研究发现而生存,而熠熠生辉。

2.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成果,结合《史记》、《汉书》等文献史籍资料,对汉代边塞和烽燧的考实、玉门关址、楼兰及海头城位置的确定,西域丝绸之路的探索以及汉代边郡都尉官僚系统的职官制度的排列等汉晋木简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逐一做了详尽的考释,博大精深,对后人裨益极大。由此他创立的“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综合研究

1.从研究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历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机的结合。

2.历史训诫中解放出来的历史学,今后可以扬长避短,更加偏重于对历史现象与变迁情况的解释、分析、归纳和梳理;微观研究得出的素材,也可以与其他更具眼光的专门学科共同处理,不必自己勉强发挥;历史学者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不是提出似是而非的历史规律,而是运用历史事实阻止政客或通俗作家们对“规律”的错误包装与滥用。而另一方面,社会学将会是我们汲取人类过去经验的很好一环,它可以从传统的历史学领域里接过一部分指导现实的重担。

3.历史地理学或历史地理是研究在历史发展中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基本上历史地理是把地理学加上时间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与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涵历史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4.历史人类学着重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社会亚文化(或称俗文化)是其研究的中心。举凡衣、食、住、行、人体、性爱、暇饰、恐惧、死亡、婚变、家庭、节日、礼仪、书籍、信仰、迷信、神话、传说、民俗、想像,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它在资料来源方面主要依据传统史学所忽略的档案、账目、原始记录、口述史料和考古发现。

四、比较方法

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指历史事件与事件比较,历史人物和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做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对同一历史时期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比较,可以从差异性掌握本质特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

对应性原则: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段、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

重点性原则: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主要比项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这些比项中的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

时代性原则:比较并不只是为了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区分出异同,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揭示历史事件、历史本质特征,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此在进行比较中要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事件、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发展主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历史资料,口述历史,历史遗迹考察

第五章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重视修史的传统

1.重视修史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不曾中断的原因:一是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二是学术传统(史学传统)的连续性。司马迁《史记》写出了西汉中期以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成为“二十四史”的先驱,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丰碑和楷模

2.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官制度。是官修史书传统的基础,也是中国史学发达的原因之一。史官名称很多,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史学家并不是史官出身。但他们的史学著作价值都非常高。汉荀悦《汉记》、南北朝 裴松之 《三国志注》、南朝 范晔 《后汉书》、唐 杜佑 《通典》、北宋王溥 《唐会要》、南宋郑樵 《通志》、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明王圻 《续文献通考》、明李贽 〈藏书〉、〈焚书〉、清黄宗羲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清顾炎武 〈日知录〉、清章学诚 〈文史通义〉、清崔述 〈考信录〉等。

二、以撰写信史为目标

先秦史官记事,原则是“书法无隐”。晋国史官董狐书“赵盾弑其君”,孔子称其为“古之良史”。后世把正直的史家称为“良狐”。直书是古代正直史家恪守的治史的基本原则。对立面是曲笔。体现在“叙述当时,务在审实”,“他善必称,己恶不讳”。

三、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经世 ,治理世事 。经济 ,经国济民 。致用 ,尽其所用 。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刘知畿“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龚自珍“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2.古人重视历史经验,是因为历史经验可以作为现实社会活动的借鉴。先秦时期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易经》)强调了解学习前人的言论和行为,从而积蓄自己的德行。宋代朱熹“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充分说明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大伦理: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道德。大机会:历史进程中带有转折性质的历史事件。

3.中国古代史学具有写人的活动与思想的传统。〈史记〉有12篇“本纪”,汉武帝以前历代君主的事迹。30篇“世家”,大臣的事迹。70篇“列传”,社会各阶层人物。写了明君忠臣,也写了昏君佞臣;写了名臣显贵,也写了市井平民,甚至鸡鸣狗盗之徒,史家对人物事迹的撰写,主要按照社会角色序列、事功序列和道德序列来编排。

4.通过书写和阅读历史上的人物,听其言,观其事,可以戒世、示后。

第六章 20世纪西方史学

见PDF

第七章 历史编纂

一、史料基础

1.史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物品、行为和口碑。新史料的发现,一般都会引发学术研究的创新。20世纪初中国新史料的发现,殷墟卜辞、吐鲁番文书、汉晋简牍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

2.首先,必须充分占有史料。在所要研究的课题范围内,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有关的历史证据。其次,收集史料要尽可能做到兼容并蓄。对于不同类别的史料,要用其所长,而不是攻其所短,或弃而不用,如传说、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具有思想史的意义。最后,收集史料不以今人之概念改变或破坏史料的“原生态”。有的人研究“生态保护”,把不同情况下关于水、森林保护等碑刻资料收集到一起,把它们从其存在的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使其失去了原有之意,只是为自己设想的概念服务。

二、旨趣和形式

1.

2.历史编撰的形式,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即体裁和体例。体裁:指一切作品的种类和样式 体例: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叫体例。体例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标题、断限、序言、评议、注解、目录、凡例、索引等项内容。 编年体,出现的时间最早,按时序记录历史

纪传体,司马迁《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构成,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以时代大事和典章制度。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 。

典制体,有很多专门领域的历史是无法在上述体裁中展现出来。如历代典章制度,不仅要详述沿革,而且还要反映历代政治家和学者的有关评论。正史的“志”难以做到。于是便有了典制体通史《通典》。

学案体,学术思想史往往是通过流派和代表人物来体现的,但在纪传体的“艺文志”很难反映。晚明时期出现了“学案体”。

章节体,随着中国史学进入近代,章节体成为历史编撰的主要形式。无论按时间、空间,还是按事类、人物,都可以用章节加以区分。章节体可以同时包容编年、专题、地域等不同的叙事方式。

四、叙事和议论

中国古代史书中,史家一般不在历史叙述中加入自己的评说,而通常以另外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意见,一般称为史论。最早的史论是《左传》中的“君子曰”。司马迁继承了这种能够发挥史家主体意识的优良传统,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在《史记》每篇正文的前后论之,共137条。

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基本素养

一、理论素养

必须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历史。方法是就功能来说的,它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和途径。任何方法都只能来自对象的内容,即来自对象自身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对理论再现出来的本质和规律的自觉运用。而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本质、原则和特性的理论,即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以便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就是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唯物论和社会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自觉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它提供的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主观意识和客观历史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论、原则、手段、工具和途径等,以此指导人们去正确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历史。关于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历史观,对它的自觉运用是方法论。

二、专业素养

梁启超对“史家四长”作了新的解释。史德,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因此要克服夸大、附会与武断。史学,凡做史学的人,必先有一觉悟,曰:贵专精不贵杂博。有了专门学问,还要讲点常识。单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单有专长,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史识,是史家的观察力。史才,作史的技术,包括对史料、史实的剪裁和排列,以及文采,指文字的简洁、飞动。

三、道德素养

即史德。

推荐第4篇:史学概论 论文

我对历史的看法

——史学概论课后感谢

历史主要是记录在纸上的过去发生的对当时现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及借由这些事情变得高大渺小的人物。

历史的内容决定了有很大很大一部分人会对它产生兴趣,因为人类有一股超越死亡的好奇欲;但只有少数一部分人会继续对历史做更深层次的领悟,因为这条路上荆棘遍地而且路途长远;最后只有这部分人中的极少的一部分精英分子才能自由运用历史,发挥历史对人的功效,为自己建功丰功伟绩并惠于他人,将自己变为后来人的历史,因为这除了自身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机遇!这也是人们之间落差的重要因素。

历史对人的作用就是如此玄妙,关键就是你否领悟它所提供的信息。唐太宗纵观历史慨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克思研究历史发掘出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而作为普通大众也有读史可以明智的意识。

在我看来历史对人的功能有三点:在向你展示它被记录下来的方式中,告诉你要有主角意识;在向你展现一件件事件时,教会你人要随时准备从已有经验中打破旧思想的牢笼,发现新的思想;在一个较完整的进程中,给你精神的寄托、慰藉和鼓励。

一、主角意识

历史之所以为历史,应该是作为历史主体的平民大众的历史,可是非常遗憾历史这个巨大华丽的舞台上,闪耀的明星永远是那些完成自我有所成就的人,而普通大众只是默默的坐在观众席上注视着,“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谯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沉默彰显着喧哗,而且有时不得不在台上的要求下打破沉默来应和这一片欢天喜地!终于有人不愿意再保持沉默,内心的激情澎湃,对台上人的殷羡,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对周遭同伴悲哀命运的慈悲……总之不论何种原因,他们奋起攻击要求自己的演出。不论成功与否,当他们勇敢地从观众席上站起来的那一瞬间,他们已经在开始表演自我!其实主人是公平的,他并没有将人们区分为观众和主角,只是一开始当我们中的精英分子在舞台上精彩演出的时候,名利欲驱使他们擅自定下种种规矩来限制他人的表演,并依靠他们卓越的智慧巧妙地掩饰起不可告人的目的,软硬兼施地麻木其余人,让他们只唯唯诺诺而已!主人也是公正的,他不会干预这一切,因为他深知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上天给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我们便拥有了诸多权利,当我们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它的抽象实体——社会便将我们的权利重新洗牌理清条理,赋予我们只需要的权利。我们需要去发现我们的权利,我们不是舞台的看客,我们也是舞台的主角!我认为历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主角意识,即自己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所起的历史作用是自己争取的!这种意识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每个朝代末期必然吏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所有的矛盾一触即发,此时只需要一人登高一呼,便可形成燎原之势,对旧朝代以沉重打击甚至取而代之!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会是他,而不是其他人?秦末揭竿而起开中国农民起义先河的陈胜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种雄心壮志,当然是历史主角意识的一种,而且这种意识是我们创造机遇,开创新天地的关键,此外这种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关心舞台表演所要遵循的规则,好的规则我们要竭力拥护,不好的规则我们要积极勇敢的去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规则!

我们是平常人,秦始皇巡幸天下以威慑那些心存不轨的人,两个当时的平常人刘邦、项羽,深深被始皇雄伟的队伍所震撼。刘邦云:“大丈夫当如此也!”后刘邦统一天下,开创四百年两汉。项羽曰:“吾可取而代之!”后项羽灭秦,分封诸侯,是为西楚霸王。

陈涉、吴广、张角、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等都是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在起义之前基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老苦农民,长期贫苦艰难生活的压迫,生命稍纵即逝的恐惧,对当权者不公的憎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冲出重围,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生死之间勇于挑战命运还是敢为奴仆?他们做出了人生中最伟大的抉择,而他们当时只求自己会有美好将来的豪赌举动,却暗暗反映出他们的主角意识。至于商汤、周文武、刘邦、、刘秀、曹操、刘备、李渊父子、赵匡胤、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直接就是历史要求我们有主角意识的体现,在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国家民族面临沉重的灾难的情形下,主动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力量,带领人民走向好的生活。再有那些盛世名相为了人民国家更好的未来,殚精竭虑!但是我们也得认识到宇文化及、安禄山、史思明、朱温、石敬瑭等徒,他们的积极主动,以出卖人民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私欲,结果走错了道路只会招致后人的唾弃。

历史赋予我们的主角意识是让我们积极主动的去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去作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不是以天下人的牺牲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我们都要拥有这种主角意识!

二、打破思想的牢笼

对任何人来说,都难免会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尤其在人生的许多关口上,任何一个抉择,都可能把未来的人生路向给划定了。更有许多时候,常因一个人的抉择牵动许多人的命运:执政者的政策,影响到每一个国民的幸福;战场上将帅的命令,关系到整体作战军队的胜负存亡;企业经理人的决策,更与整个企业内每一个成员的生计息息相关。因此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这也是历史要教会我们的成功法门,但是历史所要交给我们的这种经验就是摒弃思想上的经验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国家制度上是延续封建制还是推行郡县制,组织过一次廷辩。主张郡县制的李斯以周朝所封诸侯本家子弟众多,但时间一长感情疏远,相互攻击十分厉害,天子不能禁止,造成社会*,民生凋敝为由,劝服始皇推行郡县制,始皇也有感于此,再加上始皇性格上的缺陷——极度的猜疑,不安。于是严刑峻法强力推行郡县制,这种无缓冲的硬着陆造成大秦王朝的迅速崩溃。造成这种硬着陆的就是始皇对秦国发展的经验主义迷信。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原来依靠领袖力量凝聚的部落分权形态,由易于凝聚集结稳定的中央集权所代替。而中央集权的社会实体形态就是郡县制。变法的成功,使秦国的实力发展的基础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良好的土壤中本国实力的急剧增长,再加上苏秦、张仪连横合纵对六国的恐吓宣传,使秦国实力在六国心中的虚涨,秦趁机获得更大发展。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对六国的恐怖军事打击更加大了这一效应,但同时也暗示了新制度在处理新环境时已出现乏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国情瞬时大变,这广大的疆域已不是原来的秦国,六国遗民对秦本身就有抵触情绪,怀念故国,此时已有的经验——大力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控制全国一切事宜,已经行不通了,继续下去只是自取灭亡。可是一直长于理性分析的始皇做出了一生中最失误的决定,断送了大秦六百多年!相比之下,紧接着的汉高祖刘邦要高明的多,虽然有出于无奈的成分,但他分封诸侯的做法确实缓和了当时国内环境,奠定了汉朝落地生根的基础。日后才能有雄材大略的汉武帝精彩削藩的演出!

汤恩比说过:“人类在获得伟大成就后,似乎长会趋向于精神上的堕落。不过这种堕落并非出于宿命,而是由于成功常使我们趋向怠惰、自满及浮夸。”大成功后的新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抛弃以往的经验,以新的眼光审时度势,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历史最实用就在于此!一切的经验只有符合现实环境,它才能对我们有指导作用,否则我们就要打破它!

三、精神指引

历史借以事件和人物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全过程,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在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坚定不变的意志品质,所以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明白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阅读历史,我们在迷茫中找到精神的方向;阅读历史,我们得到永远前进的精神动力。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的民族精神极其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万事以和为贵。汉唐盛世强大的中国不仅没有像其他国家侵略周边小国,反而对他们进行百般谦让帮助,期望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公主下嫁的和亲政策,换来了两国的一段时期的和平;朝贡政策为双方发展创造一个稳固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人民与人和睦的基础上的。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实践和平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表言论和采取行动的基准和标尺,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

勤奋精神。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求学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凿壁借光,囊萤眏雪等等,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

自强精神。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坚持,\"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史记》乃成,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自强,终成大业。此种精神是后世楷模。

此外中华民族还行成了许多其他的激励国人崇尚坚定信念,不懈奋斗,敢于探索,敢于革命的精神。

气节精神,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创新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创新的国家,不论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发明,还是独树一帜的政治体制,中国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探索着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之路,不断创造着辉煌。虽然中间有过焚书坑儒、文字狱、*等摧残文化发展,抑制人民精神文化的事件,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造福于国家和人类。冶铁技术、制瓷技术、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等,都是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的成绩。今天自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以更大的创新成果继续向世人证明着中国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国家。

改革精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自身发展的国家。《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加强自身实力以自保并兼并其他诸侯,纷纷改革自己的内政,军事,外交,有名的变法家几乎都处于这个时代。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而北宋大变法家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在一个一个困境中能够朝前大步发展。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警示。当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验证了中国是一个具有改革精神积极向前发展的国家!

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对外抗强暴,对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

纵观历史,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一次次的对外抗争,永不放弃,永不妥协,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万死不辞,狠狠地教训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民族国家利益,宣扬了民族国家的尊严!

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许多伟大的人和事构成了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这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伟大的指引!自强勤奋,改革创新,凝结在一颗爱国的心周围,为国家民族美好的未来不惜一切。

历史蕴含着如此多的珍宝,发掘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推荐第5篇:第三章 秦汉史学

第三章

秦汉史学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该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了解司马迁生平事迹、史学思想以及《史记》的体例、内容、艺术特色、史料价值。知道纪传体史书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汉书》与《史记》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教学重点:秦朝对史学的摧残,司马迁其人、《史记》、《汉书》的体例、内容、特色;

教学难点:司马迁和班固的史学思想及他们的异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法指导:对比《史记》和《汉书》的特点,加深对纪传体的理解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

1、朴宰雨著《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2、陈其泰 赵永春著《班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国辉著《司马迁全传》长春出版社1998

4、许殿才《两汉时期的历史盛衰总结与政治》史学史研究/2000年02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秦朝史学

一、秦国的史学

秦国和当时的诸侯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史官系统。有御史、内史等史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赵二王渑池相会,双方各命其御史书某年、某月鼓瑟、击缶之事。秦统一后,也设有太史令之职。《史通·史官建置》云:“至秦有天下,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章”。(见《说文叙》、《汉志》)《史记·秦本纪》:“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

商鞅变法后,秦以主张法后王的法家思想为指导,严重制约了史学的发展。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因此秦朝史学、文化著作留传至今的极少,但并不能因此说明秦朝不重视史学和文学。

二、史学在秦朝的地位

秦焚书时,烧掉了《诗》、《书》等儒经及六国的史书,但《秦纪》一直保留至汉初。司马迁曾依据《秦纪》编写《六国年表》。他说“余是因《秦纪》,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史记·六国年表序》)这部《秦纪》是秦朝史官保存的一些较为原始的资料。《六国年表序》称“独有《秦纪》,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说明它还不是一部十分成熟的史书。

此外还有《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奏事》二十篇”。《奏事》内容一为大臣奏言;一为巡游刻石。云梦睡虎地发现的地方官员私撰的《编年记》,内容为逐年记述秦昭王元年(前306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秦统一全国的战争过程。

秦朝的史官记载有二:一为太史令胡母敬;一为张苍。《史记·张丞相列传》:“张丞相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楚汉相争时,萧何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秦焚书100多年后,一些散失于民间的藏书相继重见天日。尤其是汉惠帝四年(前191)废“挟书律”后,大批经史书籍陆续收归朝廷和私人之手。司马迁称“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自序》),他在作《史记》时,曾经参考了包括《秦纪》在内80多种书籍及秦时留下的档案文件。因此可以说秦朝掌管着大量图书资料。但由于焚书,秦时保存的图书资料及秦代的史书已较少流传下来。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约前87),(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定为景帝中五(前145),郭沫若认定为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武帝建元年间的太史令,为人博学。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公自序》),后来曾师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跟孔安国研究《尚书》。二十岁起开始漫游祖国大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后,担任郎中之职(皇帝的侍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活,后又出使过巴蜀、涿鹿等地。在游历的过程中,他注意考察史迹、观察民俗和古代遗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采集书本以外的珍贵资料。今天从《史记》中还可以看到其实地采访的痕迹。比如: 《魏世家》“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言曰”。 《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 《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

《赵世家》“吾闻冯王孙曰”。„„

他到过曲阜,拜谒孔墓,访察孔子事迹;到过孟尝君的封地薛,收集了战国时期“好客养士”之风的珍贵史料;到过彭城、丰、沛,掌握了大量楚汉相争及汉初的史料;到过淮阴,了解韩信发迹前的为人处事„„通过游历及实地考察,为他撰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登泰山举行封禅,司马谈以太史令侍从武帝,因病滞留洛阳,临终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迁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可见司马谈早有撰写《史记》的打算,并且已经作了资料准备。另有文章认为司马谈已经撰写了一些篇目(参见顾颉刚《司马谈作史》(《史林杂识初编》)、赖长扬《司马谈作史补正》、赵生群《司马谈作史考》)。

元封六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主持《太初历》的修订并“紬石室金匮之书”,开始《史记》的写作。

天汉二年(前99年),遭“李陵之祸”,以“诬上”罪被判死刑。按汉律,纳钱可以赎罪免死,再则是受“腐刑”可以免死,他被迫选择了后者。为了完成《史记》的撰写,他忍辱含垢,“就极刑而无愠色”。这种遭遇,加深了他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认识,磨炼了他的意志。他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自勉,发愤著述。

太始元年(前96),司马迁出狱,任中书令,继续撰写《史记》,约在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55岁左右,完成《史记》撰写。以后,他的事迹就无从查考了,大约逝世于武帝末年。《史记》脱稿后,司马迁有“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之说。迁死后,经其女婿杨敞(昭帝时丞相)及其外孙杨恽传播于世。后世注释《史记》的,主要由刘宋裴駰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被后人称作是“《史记》三家注”。

二、《史记》的成就:

(一)内容方面:全面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从古到今;从中原到周边;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帝王将相、一般贵族、普通百姓。完成了记载社会的史学使命。

(二)体例方面: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记述了从黄帝——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的历史。(下限或说至天汉或说终于武帝末年。据此可知《楚元王世家》“地节二年(前68)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齐悼惠王世家》“建始三年(前30),城阳王景卒之类均为后人续补。)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组成。共52万6千5百字。尽管五种史体各有渊源,但把这五种体裁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书中,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始自司马迁。 本纪:采用编年形式,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代大事,主要是记载历代帝王和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的人物的事迹(如项羽)。

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历史大事,分世表、年表、月表。如《三代世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等,提纲挈领,使人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一览无余。 书:以叙述社会制度和自然界现象为主体,对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加以系统的记述。具有典章制度的性质。如《礼书》、《乐书》、《历书》、《天官书》《河渠书》等。

世家:主要叙述世袭贵族王侯或某一类重要人物的事迹。如《陈涉世家》、《孔子世家》、《外戚世家》等。

列传:记载将相大臣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事迹(刺客、游侠、商人等)以及国内外各民族的事迹。又专传、合传等。如《伯夷列传》、《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等。梁启超《中国之旧史》“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 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是不当的。郑樵评价说:“使百代而上,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通志·总序》)

(三)史学方法方面:互见法、寓论断于叙事、合理利用文学手段等。《史记》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史学的大众化、普及

《史记》首先是一部史学名著。书中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真人实事,不夸张,不虚构。它是一部实录,一部信史。

《史记》又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司马迁能抓住文学的特点,通过种种艺术加工,忠实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典型,使史学、文学两者结合并统一起来。

比如,《李斯列传》,开头便说:“(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揭露了李斯卑鄙的思想品质和丑恶的人生观。通篇写了李斯五次叹息:一是对厕鼠和仓鼠不同境遇的感叹;二是当了丞相后叹息自己唯恐盛极而衰;三是受赵高拉拢后叹息自己不能奉行秦始皇遗诏;四是被赵高投入监狱后叹息秦二世不听其谏;五是临刑前叹息自己欲为平民而不得。五次叹息实际上都是心理活动,前四次内心活动不离“富贵”二字,追求富贵是他压倒一切的心理因素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最后觉悟到富贵不足慕,为时已晚。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通过钜鹿之战、鸿门宴、霸王别姬、东城之战、乌江自刎等许多历史事件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形象,并深切地同情其悲惨结局。同时又批评其逞匹夫之勇,不能任贤、滥杀无辜等缺点和错误。

对刘邦这个开国君主,司马迁既肯定其“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液,常有大度”,同时也直言不讳其“好酒及色”、“慢而侮人”的一面。总起来说,司马迁对其基本采取贬斥的态度。在《项羽本纪》中,通过与项羽的对比,衬托出刘邦的怯懦无能而又残酷无情的流氓无赖嘴脸。在《留侯世家》中写出刘邦的贪财好色。在《萧相国世家》中写出刘邦的猜忌功臣。在《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谴责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

在《叔孙通列传》中,刻画了一个奉承拍马、历侍数主的叔孙通形象。

这些人物个性分明、神态逼露。司马迁善于抓住主要情节,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概念化的叙述。这是司马迁人物传记的最大特色。

其次,司马还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刻画各种人物形象。比如项羽见秦始皇时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而刘邦见始皇则云“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前者粗犷直率,后者充满羡慕之情。再如《张丞相列传》里写周昌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苏秦列传》中写苏秦与其嫂的一段对话:“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多金也’。”把人物的音容笑貌,逼真地表现出来。

另外,司马迁还善于运用歌谣、谚语、俗语等穿插在叙述和论赞中,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如《酷吏列传》写宁成,说“其治如狼牧羊”,并引民间流传的谚语“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恕”来说明其残暴。

《李将军列传》引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明李广“口不能道辞”,然“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四)史料方面: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史料的来源:A、当时流传的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据金建德《司马迁所见书考》云,当有80余种。

B、皇帝收藏的文献档案。司马迁所云:“紬石室金匮之书”,其中包括秦残留的文书档案及汉初封王、侯的策命盟誓等。

C、实地采访和实地调查得来的材料。钱穆先生把这些材料称作是“无字天书”。他说:“有字人书的的价值远不能超过了无字天书,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早就悟到于此,所以他在写《史记》以前,便从事于游历,遍到各地亲眼观察,读通了这一部无字天书,才下笔来写他的有字人书。”(《中国历史研究法》)

在史料的收集和考辨过程中,他主要奉行两个原则:

a、“考信于六艺”,认为儒经是核实史料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伯夷列传》),写《殷本纪》时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写《大宛列传》时称“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b、“择其言尤雅者”。对奇异不雅的传说,他一般摒弃不用。《刺客列传》“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风俗通》:燕太子丹为质于秦,向秦王请求归国,秦王说“待乌鸦的头变白,天下降下粟米,马头上生角,才准许你回国”。太子丹仰天长叹而得如愿。)

再如《战国策·赵策》在豫让刺杀赵襄子未遂反被兵包围后记载:“豫让曰:‘„„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衣尽出血;襄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曰:‘而可以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司马迁作《刺客列传》,将此三句删除。(古本《战国策》有此语,今本无。)

司马迁对史料的处理采取了严谨详审的态度,并做了大量去伪存真的工作,被公认为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鼓吹天有意志并享有绝对权威,司马迁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天体的运行都有自己一定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之纲纪”。(《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认为天道、人事各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由任何人的主观愿望去作随心所欲的安排,人的祸福与天毫无关系。这显然是与董仲舒宣扬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相对立的。这更多地具有哲学意义。

“通古今之变”,目的在于从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的变化和相互联系中,找出一些因果关系作为当今的借鉴。司马迁表示“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为了达到“通古今之变”的目的,他创立了前所未有的通史体裁,把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为止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活动过程全部贯串在一起,使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以及礼法制度的沿革损益,在历史长河中比较得一目了然。其具体含义有: (1)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明确; (2)历史是进化和演化的;

(3)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命题,即见盛观衰,这具有史学的终极意义。

(二)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1)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它不仅记载了历代帝王将相的事迹,而且还记载了循吏、酷吏、游侠、刺客、名医、日者、龟策、商人的事迹,反映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司马迁认为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天和鬼神,而是人类自身。他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贤人隐,乱臣贵”(《楚元王世家》)

在总结楚汉成败的原因时,王陵归功于刘邦的不吝封赏;刘邦归功于任用萧何、张良、韩信“三杰”。(《高祖本纪》)司马迁还把人心的向背作为重要的原因。比如写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写他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屠咸阳、烧宫室,火三月不灭。写刘邦则写他破武关后,约束大家“诸所过,毋得掠卤”。写他攻入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显然,他把人心的向背作为楚汉成败的关键问题来看。他批评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本纪》)说明汉胜楚败并非出于天意,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谋。

(2)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货殖列传》中,他分析物质生活资料的发展情况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说明物质生产是有其自身规律可寻,不依人的意见为转移的;社会的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而决定的。司马迁肯定了人们对于物质财富追求的合理性。他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正因为如此,才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后世对《史记》的理解与评价

第三节 《汉书》的史学成就及班固的史学思想

一、班固著《汉书》

《史记》记至汉武帝时为止。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续写《史记》,为班固撰《汉书》创造了条件。

班固字孟坚(32——92),扶风安陵(咸阳东)人,出身富足的官僚家庭。父班彪光武时任望都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固九岁“能属文诵诗赋”。16岁入洛阳太学。建武三十年(54)彪死,固返乡居丧三年,开始整理其父所作《后传》,感叹“所续前史未详”,立志欲竟其业。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汉书》。五年后,有人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替其辩白,明帝阅其书稿后,对固之才华非常常识,任命其为兰台令史。不久升为校书郎,奉诏撰修国史。到章帝建初年间(80),经历二十多年基本完成。唯八表、天文志未曾完稿。班固与大将军窦宪私交甚密,后窦宪因罪自杀,固受牵连被捕,死于洛阳狱中,时年61岁。其妹班昭(曹大家)“博学高才”,和帝命她“就东观藏书阁锺而成之”,又命马续“继昭成之”。自此,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撰述的主要形式即正史的格局确立了下来。

二、《汉书》的史学成就:

(1)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制全袭《史记》而略有变更,如改“书”为“志”,(如《河渠书》改称《沟洫志》,)“世家”并入“列传”。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共百篇,80余万言。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计230年的历史。使一朝一代的历史内容保存得更加完备。可以总结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有利于为后代治国者提供借鉴。后来历代正史基本沿用《汉书》的编纂方法,形成了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形式,颇受统治者的欢迎。 (2)扩大了记载范围,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充发展而来,记事内容比八书更丰富、完备。同时创设了《地理志》,上至禹化九州,下至秦汉郡县封国的建置由来和变革及西汉的领土面积,郡县户口、重要物产等都有详载。《食货志》也是班固创立。系统地记述从西周以至莽朝的农政、钱法,是研究西汉经济史的重要史料。《艺文志》是根据《七略》而创立的。反映了西汉官府藏书的情况及各个学派的源流、盛衰。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保存了大量有用的文献资料,如《董仲舒传》中全文收录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有董仲舒“限民名田说”。其他如贾谊的“治安策”、“论积贮疏”,晁错的“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等均录入本传。研究司马谈父子的重要资料《论六家要旨》、《报任安书》也是因为收入《司马迁传》而流传至今的。 在“四夷传”中,把《史记》中的《大宛列传》扩充为《西域传》,记述了西域5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匈奴列传》等传中也增加了大量史料。

三、班固的史学思想:

班固是封建时代正统的史学家,《汉书》中表现出他浓厚的封建意识。

1、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史观:东汉时期谶纬学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强华献《赤伏符》,上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的隐语。记光武出生“有赤光照室中”、“此兆吉不可言”。从此谶纬神学浸透学术各个领域。因此在《汉书》中,班固也极力地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史观。

比如《汉书·天文志》详细记载了秦楚以来天变对人事的验证。强调“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之象形,响之应声”。

在《汉书·高帝纪》中,他编造了汉绍尧运的世系,断定汉代的刘氏是尧的后人,“汉承尧运”“伐秦继周”。极力说明汉皇朝得“天之正统”,进而说明皇权和神权的一致性。从而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历史化。在本纪、列传中都记有灾异,大谈天人之道。

2、宣扬人性分为“三品”的唯心观点: 《汉书·古今人表》把伏羲氏到秦二世的各色人等人为地分为三品,“上智”、“中人”、“愚人”。每品中又分为三等:上上者为“圣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上中为“仁人”;上下为“智人”,而下下为“愚人”,如纣、管叔、六国亡国之君均属“下愚”这一等。同时引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话作为理论根据,用这种观点来评论人物。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可能受此影响。

3、浓厚的封建正统观:

比如把《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贬入列传。反映了班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封建正统观。

再如对于称帝十多年的王莽,将其视为叛逆篡臣,只立《王莽传》,放在《汉书》卷末,这是为了突出刘氏王朝的正统地位。实际上新朝(8——23)统治达16年之久。较之秦王朝(前221——前207)还长2年之多。由于受封建正统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忽视新朝的存在。 从《史记》、《汉书》比较上可以看出班固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

第四节 汉代其他史家和史著

一、《东观汉记》

《东观汉纪》是东汉官方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史。东观,在洛阳南宫,章、和二帝后,为收藏图书之所。明帝时诏令班固、刘珍等相继撰写。到献帝时修成。历时160余年。晋朝将之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它的体例:纪、表、志、传俱全,还创造了“载记”这一新体例。用以记载刘盆子、樊崇、吕母等“群盗”、“叛臣”之事。

《东观汉纪》作为东汉王朝的当朝国史,史料价值很高。晋人华峤撰《后汉书》时以之为本,南朝刘宋时范晔撰《后汉书》又以华书为本。随着范书问世,《东观汉纪》渐渐散佚。

清代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东观汉记》佚文。现存帝纪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传十七卷,载记一卷(原为28卷),佚文一卷,共24卷。

二、荀悦《汉纪》

荀悦(148——209),字仲豫,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人。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三年(198)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被时人称为“辞约事详”。

该书史料价值不如《汉书》,但个别地方对《汉书》作了增补。如书中对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史实,有些记载较《汉书》为详。《汉纪》中“荀悦曰”的史论,多为本人所作,表达了与《汉书》不同的思想内容。 本章思考题目:

1、司马迁撰写《史记》主要的史料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2、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具有怎样的意义?试加论述。

3、《史记》和《汉书》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所谓的“马班异同”表现在各自作史思想上有何不同?

4、《东观汉纪》的内容是什么?

5、比较荀悦的《汉纪》与班固的《汉书》

推荐第6篇: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姓名:肖棋学号:222009313011125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写过很多论文,但是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写作没有经历过、实践过。如何选题,如何构思,如何找材料,如何提炼观点,如何撰写等等,绝大多数都不会,基本的学术规范也不知道,而论文写作却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对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很多都还没有意识到,有的是为了应付毕业论文,尤其是在师范院校,有的同学认为只需要提高教学的基本功,以后上好课就可以了。殊不知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相连、相得益彰的。大量事实表明,科学研究做得好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学会很好;科学研究做得差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学也不行。因此科学研究也应是大学生具备的基本功。只有学会研究我们才能不断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学会研究才能向社会贡献出有价值的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会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公布出来、表达出来就是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的方法不会,我们就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学号论文写作是有其实际作用的。而对于论文写作我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关于史学论文就是史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史学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是指对于历史学的某个专门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所完成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具有独立见解的史学文章。其文体,一般采取论述形式,长短不拘,短则一二千字,长则数万言,甚至数十万言(如博士论文多为二十几万言)。

史学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题,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选题不确定,科研工作就无法进行;更在于选题不恰当,直接影响科研任务完成得好与差,甚至决定科研工作的成与败。因此选好题至关重要。在选题上有许多原则,首先就是要宁选小题,不选大题。题目过大,材料难找,也难以驾驭,况且时间也不允许。如果选了大题,材料、时间都不够,结果势必搞成大题小作,毫无学术价值。选择小题就不同了。小题范围较小,材料相对容易搜集,凭自己的水平、能力,尚能驾驭,有可能完成。除了提倡小题大做外,同时在老题和新题中也尽量选择新题,因为新题目别人没有做过,不会撞车,也不会受前人的束缚。只要认真去做,所有的观点都是新观点,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是新题,第一次研究,即使浮浅一点,也会得到谅解,所以选题尽量选新题。同时在老题上的原则是提倡老题新做。总之论文选题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下功夫去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

在论文题目的方向大致确定了后的下一步就是先去做学术方面的研究,即去了解前任在你想要研究的方向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或者已经做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前任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写作可能就是在做无用功,在炒冷饭,毫无创意。而如何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还是查找相关的论文论著索引,查找相关的论文著作,然后仔细阅读,看自己还有没有必要研究这个题目,或者前任的研究还有哪些不足,如何进行查漏补缺,去做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在广泛的收集资料的前提下,确定了论文题目结构以及自己可能用到的资料后,首先要对整个论文的结构进行预设,确定好论文的提纲。拟定提纲的过程,也是我们的认识逐渐明朗、逐渐深化的过程,所以提纲并非是一次成功的,要有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拟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犹记得整体,树立一个全局意识,避免思路断层,和写论文是拉扯的太远。详细提纲确定后,就应排比资料。将手中的资料按部分、层次排比归类,使得每一个论点都有史料支撑。排比好的资料应做上记号,以免错乱。论证同一观点的资料如果有好几条,就应进行精选,将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保留,一般的材料则加以剔除。

当这一工作完成后,就可进入下一阶段,正式撰写了。而正是撰写也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从引言到结语,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耐心的写和修改。尤其是在写初稿时一定要一气呵成的写完,千万不要蜻蜓点水,因为这样写容易使思路断层,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使的效率不高。在论文的初稿定了过后,还必须经过几次大的修改才能更完善。因为初稿往往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论点模糊,论据可能还没有说服力,没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语言重复啰嗦等。在修改时,要尽量把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离题的话、众所周知的话、重复的话统统删去。其次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尽快点出主题;结尾要简明有力,不能草草了事,也不能画蛇添足。最后要检查引文是否符合学术界的基本规范。上面说到的都是论文写作的最基本,看似简单的论文其实需要各个方面细节的精心整理。 听了几节课过后发现原来论文写作也是一个大学问,一篇好的论文并不是只需要有渊博的学识就能写好的,也并不是自己按照基本的格式写就算是一篇合格的论文。史学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是一个知识积累与灵活运用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把这件事情好好的完成。而上这一门课交给我们的是一些实践性理论性的东西,叫我们如何来写,但是要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得自己下来去实践,多多的去看看那些那些优秀的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然后在自己写论文的过程当中也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等付诸实践,然后不断的去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史学论文写作水平。

推荐第7篇: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2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0 ) 2.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本课程无教材,教师自编讲义授课。 参考书目:

1.王力、朱光潜等:《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2.王乾都主编:《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张积玉主编:《学术论文写作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叶振东等主编:《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5.王连山编著:《怎样写毕业论文》,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二、课程介绍

《史学论文写作》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它是历史学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是对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一次最终专业训练与考验,要求学生能够把四年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转换成果,这是一次实践机会。

本课程按此介绍学术论文情况、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然后在讲授史学论文的具体指导内容,即史学论文选题、信息查询、材料收集、提纲编写、论文写作、论文修改与调整、论文答辩等过程。

《史学论文写作》,通过对此介绍,以便使学生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同时,对如何写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益处。另外,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培训。

本课程通过对史学论文写作程序,写作方法的讲述,通过对范文示例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渐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史学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史学研究和史学论文写作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写出初步的选题或开题报告,为该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导 言(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意义(1学时)

知识要点:论文写作是历史系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或素质,史学论文写作对求职、深造及从事其他工作的影响。

第二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目标和要求(1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写作的目的,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好的史学论文的标准。

教学重点:史学论文的作用。 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特点,理解好的史学论文的标准,了解史学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等。

第一章 史学论文的分类及其特点(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分类(1学时)

知识要点:分类之一——表达方法:论体、评体、记体、考体、释体、商榷体等,分类之二——专题内容:中国史、世界史、地域史、断代史、史学理论等。

第二节 史学论文的特点(1学时)

知识要点:严格的史料和事实依据,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史学论文体裁。 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特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章 史学论文的选题(共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作用或者价值(2学时)

知识要点: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的不足,选题决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选题可以调动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史学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6学时)

知识要点: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体会中形成论文选题,从学科发展的前沿直接选题,从现实课题中获取选题,从自己的学术兴趣获取选题。 教学重点:史学选题的途径。 教学难点:选题的适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选题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并进行选题练习。

第三章 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提纲的编写(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基本结构(2学时)

知识要点:标题的要求,正文:序论、本论、结论,附件。 第二节 论文提纲的编写(4学时)

知识要点:拟定提纲的意义,编写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点:论文提纲的编写。 教学难点:论文提纲编写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提纲编写的要求和方法,并进行史学论文提纲写作练习。

第四章 史学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共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的撰写(5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撰写的顺序和原则,史学论文撰写的方法史学论文写作的语言和文风。

第二节 史学论文的修改(5学时)

知识要点:史学论文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史学论文修改的范围,史学论文修改的方法。

教学重点:史料收集。

教学难点:史学论文的修改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史学论文写作和修改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史料收集与史学论文修改练习。

第五章 史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和其他技术性问题(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史学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1学时) 知识要点:论文摘要,关键词。

第二节 史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1学时)

知识要点:引文、注释、图表和参考文献,数字和标点的用法。 教学重点:史学论文书写规范。 教学难点:史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史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一些技术问题。

第六章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答辩(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指导(1学时)

知识要点:历史学毕业论文指导的必要性,指导教师的资格和职责,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答辩(1学时)

知识要点: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辩程序与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毕业论文的程序。

教学难点:毕业论文的答辩注意事项。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握论文答辩的过程和技巧,并理解毕业论文指导的意义与作用。

四、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

五、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论文

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10%)+期中(20%)+期末(70%)

推荐第8篇:史学入门参考书目

史學入門參考書目 版本一

一:中国史

1. 通史:

国史大纲——钱穆 中国通史——吕思勉 中华史纲——李定一 中国史纲——张荫麟 国史概要——樊树志 中国通史选读——雷海宗 2.断代史: 中华远古史——王玉哲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 殷商史——胡厚宣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 安阳——李济

西周史——许倬云 西周的政体——李峰 西周的灭亡——李峰 春秋史——童书业 丧家狗——李零

孔子——金安平

战国史——杨宽

战国子家叙论——傅斯年 十批判书——郭沫若

秦汉史——林剑鸣

秦汉方士与儒生——顾颉刚 秦从汉史论丛——廖伯源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宋史——陈振

邓广铭治史丛稿——邓广铭 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 元朝史——韩儒林

草原帝国——格鲁塞

元史研究论搞——陈高华 明史讲稿——樊树志

明史讲义——孟森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清史大纲——箫一山

清史讲义——孟森

微言集——李治亭

3.近代史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中国近百年史——陈恭禄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不确定的遗产——余英时等

‘’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 南渡北归——岳南

4.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柳诒徵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

5.政治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中国政治思想史——箫公权

6.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钱穆

中国经济史——候家驹

7.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吕思勉

中国社会史——谢和耐

8.旧学

国学讲义——章太炎 国学入门——龚鹏程

9.其他

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何忠礼 中国历史年表——柏杨

二世界史

1.通史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世界史——何顺果

新全球史——杰里.本特利 世界史——威廉.麦克尼尔

2.分期

世界上古史讲义——雷海宗

欧洲中世纪史——朱迪思.M.本内特近代史讲稿——阿克顿 现代世界史——帕尔默

3.地区与国别 日本文明——叶渭渠 犹太文明——潘光

美国文明——钱满素 西欧文明——姚介厚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刘文鹏 斯拉夫文明——余沛 伊斯兰文明——秦惠彬 印度文明——刘建

拉丁美洲文明——郝名玮 非洲黑人文明——艾周昌 儒家文明——汝信 加拿大文明——姜芃

4.其他

世界历史地图集——张芝联 世界历史年表——中国社科院

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中国

中国史学史——金毓黻 中国史学名著——钱穆 治史三书——严耕望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2.外国

西方史学史——张广智

西方的历史概念——王晴佳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

如何学习研究历史——朱孝远 版本二

史记——司马迁

资治通鉴——司马光 世说新语——刘义庆 廿二史札记——赵翼 译史——马骕

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傅斯年 波峰与波谷——阎步克 隋史十二讲——雷家骥 讲义三种——唐长孺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 读书指南——梁启超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吴于廑 哈里发国家的沉浮——哈全安 拜占庭史研究入门——陈志强

推荐第9篇:史学大家谈

史学大家谈“国学热”:于丹与易中天是务正业的

2011年09月06日 15:5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宋弢,王原,姚昌

核心提示:于丹、易中天他们正是用生动的语言、故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再加上用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抓住观众,这就弥补了后一个方面的空白。所以我认为,像于丹、易中天他们,不是不务正业,而恰恰是务正业,他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摘自《大众日报》 2008年1月4日刊 周末人物栏目 作者:宋弢,王原,姚昌 原题:史学大家眼中的“国学热”

安作璋先生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省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0年来,他在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著作等身,是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史学大家。

2007年12月23日上午,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先生从事史学研究60周年暨80华诞座谈会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群贤毕至,向先生80寿辰表示祝福。

近年来以中国古代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热持续升温,如何来看待“国学热”及国学研究?年逾八旬、一生治史的安老当然有发言权。趁为安先生贺寿之时,记者与他进行了畅谈。 于丹易中天是务正业

记者:这几年的国学热中,以于丹、易中天为代表的“文化超女”、“文化超男”的出现,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现象,对此应怎样看待?

安作璋:近年来国学兴起,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整个社会民族自信心也大大增强,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就有了更大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人来做一些普及工作,让国学走到群众中去。于丹、易中天他们就应运而生。在电视上“百家讲坛”比较热的时候,连我这样一辈子搞历史研究的也忍不住买了本“百家讲坛”精品集,闲来无事的时候也翻一翻。可见他们的出现是应合了社会需求的。

记者:可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他们这是不务正业,脱离了传统、正规的学术研究。

安作璋: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要想让国学真正“热”起来,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需要有人对重大历史问题深入研究,不断出现突破性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有人把成果从学术殿堂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也就是要提高和普及相结合。从前我们过于注重前一个方面的工作。但先生、教授板着面孔坐而论道,连不少研究生都昏昏欲睡,还谈什么让群众接受?而于丹、易中天他们正是用生动的语言、故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再加上用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抓住观众,这就弥补了后一个方面的空白。所以我认为,像于丹、易中天他们,不是不务正业,而恰恰是务正业,他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记者:但很多人对他们所普及的成果不以为然,感到并不十分符合国学的本来面目。

安作璋:这正是我想提醒大家的。实际上,几千年来,研究国学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作注、作疏乃至专门作专集的大师层出不穷。但是大家仍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国学是门极其深奥的学科。多年前,我曾经编过一本《论语》词典,对这个问题认识才更深刻了。举个例子,《论语》中有“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的话,有人就由此断定孔子轻视妇女。但在孔子一生的行为中,却看不到轻视妇女的痕迹。最简单的,孔子对他的母亲就是非常尊重的呀。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论语》是其弟子收录孔子的语录。既然是语录,那不少话都是在特定情况下针对某些人某些事来说的,具体分析就是不可少的。比如上面这句话,是在《子见南子》时说的,其实是孔子针对南子以及卫灵公的宠臣这些人说的。知道了这一点,才会对这句话有更准确的理解。

正是因为国学博大精深,所以我在这里冒昧地说一句:以于丹等人的学力、功力,要想把国学真正讲深讲透,弄通原意、精义,是力有不逮的。我佩服于丹的是,她自己对此也很清楚,你看她讲的内容,叫做《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如果有谁来拿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责难她的时候,她就可以说,这是我自己读经典的心得,拿来跟大家共享,共同体会。这怎么让人真能再去挑她的毛病呢?所以我说,广大群众在接受他们的国学知识普及时,是应该了解到这一点的,知道他们讲的是普及的东西,要想更进一步就要进行更正规的研究学习了。

大事不虚与但求会有

记者:“国学热”另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当前大量历史文艺作品的出现,如书摊上历史小说一直很有市场,而历史影视剧就更多了。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呢?

安作璋:关于一些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群众对他们褒贬不一。我认为这应当一分为二地去看。用文学艺术作品去把历史知识传播到群众当中去,这是扩大历史研究影响的有效手段,应该说不无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样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往往过于追求娱乐化和轰动效应,存在着对历史不尊重的“通病”。其中对于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少地方处理不够严谨,失真失实,甚至有意传播错误知识。比如《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编剧说是根据史记、汉书搞的一部正剧,那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了。但其中许多大的事情弄错了,有时把汉文帝的事情弄在了汉景帝身上,把发生在周勃身上的事情又弄到了周亚夫那里,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实在太多了,是一种很不负责的体现。

记者:如何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关系的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解决,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安作璋:我认为首先要注重历史的真实,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我对一位历史小说作家的两句话印象比较深:第一句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事是不能搞错的;第二句是“不求真有,但求会有”,如果不可能有的有了,这就成了问题了。这两句话我比较赞同。

所以说,在创作中,大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趋势不能错,当时是在一种什么社会背景下,出现什么人物、事件,尤其是重要性的历史人物,重大历史情节不能错。在这种前提下,可以用当代思想水平、高度来处理历史上遇到的问题,也允许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进行合理想象。否则,脱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就会给人误导,这对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不利的,也不可能成为令人信服的好的艺术作品。

多读历史提高自己

记者:不可否认,“国学热”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历史故事中了解中国传统,并汲取做人办事的经验。 安作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事情。我一向认为,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从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掘历史智慧,从历史的规律中探索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既然历史是资政育人的宝鉴,我们多用用这面镜子是很有必要的。

记者:的确,我们看过许多这样的历史故事:在当政者对某个政策犹豫不决时,往往某个智囊大臣列举一个历史故事来,一下子就让当政者豁然开朗。可见以史为鉴,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安作璋:中国史学不仅有“通古今之变”的优良传统,而且有鉴古知今、古为今用的优良传统。事实上以史为鉴的事例自古至今不可胜数。比方说在治国上,秦始皇与汉武帝的比较就很有说服力:秦始皇在夺取政权后,应该及时将工作重点放在治国安民上,而他偏偏继续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最后很容易就亡了国。汉武帝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连年与匈奴开战,搞得举国疲惫,也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一国之君的汉武帝,能够做到轮台悔过,向全国下“罪己诏”,从而收拾了民心,这是很高明的。很明显,汉武帝这是汲取了秦始皇的教训。因此,司马光才有“汉武有秦王之失,而得免秦王之祸”的结论。

记者: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从历史中得到教益的事情也有很多。

安作璋:是的,有时候人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错误,如果注意学习点历史知识,就是可以避免的。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上个世纪90年代,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在是否加强泉水保护上,人们的思想还不是很统一。有一次,我出席了一次保泉研讨会议。针对有些同志对保泉意义认识仍然不足的情况,我在发言中首先发问:大家现在都生活在济南,请问谁知道济南最早的原址在哪里?多数人答不上来。我就解释说:最早济南就在章丘的东平陵,千年前曾经繁华一时。而到晋代突然变成一片废墟,只好迁到了今天的历城。为什么发生这一变故呢?就是因为人类活动使东平陵发生了严重的水荒。因此对济南来说,泉水一直是这个城市的命脉所在,现在不加大保护力度,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这样一说,大家就很容易信服了。这就是史的力量。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大家更注重从历史中学习人生体验,不失为提高、发展自己的一条好路子。

推荐第10篇:中俄关系史学习题

中俄关系学习辅助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共产国际的参会代表是荷兰人____。

2、1919年3月和1920年7月 ___ 应邀列席共产国际第

一、二两次代表大会,期间曾受到列宁的三次接见,他是我国著名《俄汉大辞典》的主编。

3、在____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于1923年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同时共产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4、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了_____三大政策。

5、1945年10月初,苏联在完成对日战后,同意将接收的日本关东军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转交给中国共产党军队,这一决定对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根据地和在全国取得革命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6、中苏两党第一次正式的高层接触会议是1949年6月至7月____率团访问苏联期间与斯大林的会晤。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驻俄大使是王稼祥,苏联驻华第一任大使是罗申。

8、新中国驻前苏联使馆的第一位外交官是_____、王稼祥、刘泽荣

9、1950年2月新中国同苏联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____,有效期是30年

10、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将于 年任期届满。

11、根据现行的俄罗斯宪法,俄总统每届任期为 年。

12、根据现行的俄罗斯宪法,俄总统每届任期为 年。

13、根据协议,从 年1月1日起,中方将每年从俄方进口1500万吨原油进

口协议,共持续20年。

14、自2011年起俄罗斯取消实行了30年的冬时制,这意味着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

是 。

15、根据两国领导人商定,到2020年俄双边贸易额要达到 亿美元

16、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党派,其主席是

17、根据两国领导人商定,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要到达 亿美元。

18、年举行了中俄两国首次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军演。

19、上海合作组织,简称 ,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20、2012年中俄两国旅游年启动仪式将于明年1月5日在我国的 举行。

21、2012年3月4日俄罗斯将举行新一任 大选。

22、2011年中国已跃居俄罗斯贸易伙伴的 位。

23、经两国商定,2012中俄 年启动仪式将于明年1月5日在“北国冰城”哈尔

滨市举行。

24、2005年中俄两国首次举行代号为“ ”联合军演,具有重大意义。

25、根据协议,从 年1月1日起,中方将每年从俄方进口1500万吨原油进

口协议,共持续20年。

26、2011年中国已跃居俄罗斯贸易伙伴的 位。

27、1924年5月北京政府外教总长顾维钧与苏联的加拉罕签订的 是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28、苏联是第___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A.一 B.二 C.三

29、中国现代工业基础建设的核心是苏联帮助援建的____ 重点项目。 A.155 B.156 C.157 30、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同盟合作是从______领域开始的。 A.政治 B.军事 C.经济

31、毛泽东一生_____ 访问过苏联。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32、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是 1918 1954 1949

33、莫斯科的九大火车站,均是以开往目的地命名的,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到达的火车站是:Киевский вокзал Казанский вокзал Ярославский вокзал

34、1957年11月毛泽东出席了由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参加的莫斯科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______的著名论断。

A.帝国主义和一起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东风压倒西风 C.以苏联为首

35、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随后上台的是______。 A.赫鲁晓夫 B.勃烈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36、______年赫鲁晓夫单方面撤出全部在华专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A.1960 B.1961 C.1958

37、1959年______ 来华参加国庆节活动期间与毛泽东就一些列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这是国际上两国领导人交往中罕见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A.赫鲁晓夫 B.勃烈日涅夫 C.契尔年柯

38、苏共是在第____ 会议上开始对斯大林进行批判的。 A.二十大 B.二十一大 C.二十二大

39、苏共第_____ 会议之后,中苏关系友好关系进入冰冻时期

A.二十大 B.二十一大 C.二十二大

40、1965年3月召开的莫斯科会议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_____. A.进一步团结 B.正式分裂 C.进一步发展

41、中共拒绝参加苏共_____标志着中苏两党彻底决裂。 A.第二十二大 B.第二十三大 C.二十四大

42、1958年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和炮击金门事件对中苏关系影响很大,特别是炮击金门事件后,赫鲁晓夫终止了对中国的_____援助,短期内给中国的该领域造成了严重困难。

A.经济 B.军事 C.核技术

43、1969年春夏的_______冲突表明中苏关系进入敌对状态。

A.珍宝岛冲突 B.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突袭事件 C.边界军事

44、1982年3月勃烈日涅夫在_____上阐述亚洲政策时对改善同中国作了最为积极友好的表态,随后我国领导人也作了积极回应,这被视为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A.海参崴会议 B.莫斯科会议 C.塔什干会议

45、1985年是中苏关系正常化关键一年,标志是中国领导人先前一直坚持的正常化的“三大障碍”缩减为“一条障碍”,即_______。

A.从中苏、中蒙边境撤军 B.从阿富汗撤军 C.劝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46、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1989年5月的____访华。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普京

47、1989年5月,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谈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其核心内容是______。

A.恢复两党正常关系 B.一切向前看 C.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48、苏联是在_____ 解体的。 A.1990年12月 B.1991年12月 C.1992年12月

49、苏联解体后,中国最先派出以________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并于12月27日宣布承认俄联邦政府及其在联合国的安理会席位,从此中苏关系过渡为中俄关系。 A.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 B.国务院总理李鹏 C.对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

50、_______2月25日中俄两国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边界谈判,中方谈判的底线是“只要承认不平等条约,争议地区皆可放弃”。 A.1954年 B.1964年 C.1979年

51、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的主要内容是关于_____边界划分问题,但由于当时形势,致使谈判流产。

A.西段 B.西北 C.东段

52、中俄边界谈判最后解决的是_____和阿巴该图洲渚两个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达成协议。

A.黑瞎子岛 B.珍宝岛 C.海参崴

53、中俄边界谈判历经40年,最后签署的一个文件是______。 A.《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B.《中俄国界西段补充协定》 C.《中苏国界东段协议》

54、2004年10月14日,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从而标志着中俄之间长达______公里边界线的走向全部确定。

A.7600 B.4500 C.4300

55、2011年10月11日普京总理来华进行两国总理第_____定期会晤。 A.12次 B.14次 C.16次

56、2011年10月普京总理来华进行两国总理定期会晤的主要议题是_______。 A.反恐问题 B.叙利亚问题 C.能源问题

57、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_____。

A.《中苏友好条约》 B.《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8、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中俄_______理念,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A.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全面合作 B.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 C.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59、2001年7月,双方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式文件,该条约把两国永做_________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A.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B.好邻居、好朋友、好盟友 C.好伙伴、好朋友、好盟友

60、1996年4月中俄两国元首在《中俄联合声明》中确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______,这标志着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A.建设性伙伴关系 B.协作伙伴关系 C.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6

1、为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中俄等五国从1996年开始建立上海五国对话机制。在此基础上,______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区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等起到积极作用。 A.1999 B.2001 C.2005 6

2、中俄天然气管道分“东线方案”和“西线方案”,后者指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天然气产地为起点,穿越中俄西段边界地区,最终到达_____的天然气输送方案。 A.中国西北地区 B.中国华南地区 C.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3、1992年12月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并签订了_______,这标志着中苏关系过渡到中俄关系。

A.《中俄高级会晤结果联合声明》 B.《中俄联合公报》 C.《中俄联合声明》 6

4、______6月18日,俄政府宣布销毁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华商称之为“一只蚂蚁”市场)20亿美元、600多个集装箱的“灰色清关”货物,此举使华商蒙受巨大损失。 A.1998年 B.2005年 C.2009年

65、2012年_____将作为唯一候选人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加明年的总统大选。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政坛的独大地位,他明年重返总统宝座几乎已成定局。 A.久加诺夫 B.日里诺夫斯基 C.普京

66、1983年中苏第二轮副外长级政治磋商期间,双方达成协议,恢复互派留学生,并于当年秋季互派了____ 留学生到对方高校学习。

A.10 B.100 C.1000 6

7、______是苏联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被阿·托尔斯泰称为“凡间女神”,曾于1952年和1959年两度访华,中国人民对其有着特殊情节。

A.乌兰诺娃 B.扎卡洛娃 C.马克西莫娃 6

8、俄罗斯______飞行表演队成立于1991年4月,是全球惟一一支使用重型战斗机作为表演飞机的飞行表演队,1998年,首次参加了珠海航展。 A.勇士 B.雷鸟 C.蓝天使

69、中俄两国在人文合作领域已经实现机制化,200

6、2007年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2009年、2010年互办国家语言年,2012年、2013年即将迎来_______。

A.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和中国俄罗斯旅游年 B.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和中国俄罗斯文化年 C.俄罗斯中国航天年和中国俄罗斯航天年

70、2012年11月16日晚,中国“俄罗斯旅游年”闭幕式在____举行。 A.上海东方体育中心 B.北京工人体育场 C.上海东方明珠塔 7

1、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于2012年3月23日晚在_____举行。 A.北京国家大剧院 B.莫斯科国家大剧院 C.哈尔滨太阳岛 7

2、中国俄罗斯旅游年组委会中方主席是_____. A.王岐山 B.李凤林 C.温家宝

73、中俄旅游年启动仪式与2012年1月5日在____启动。 A.北京 B.上海 C.哈尔滨

二、名词解释: 1.葬礼外交 2.塔伊事件 3.中国俄语年 4.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制 5.塔什干讲话 6.珍宝岛事件 7.中国俄罗斯年 8.俄罗斯政坛的梅普组合

葬礼外交

A.1982年11月10月前苏联领导人勃烈日涅夫突然病逝,B.邓小平抓住这个机会,指派副总理兼外长黄华赴苏参加葬礼,C.开创了葬礼外交,D.改变了中苏两国“只对抗,不对话”的状态。

塔伊事件

A.1962年的初夏中国新疆约有6.7万中国公民,B.通过以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和塔城的巴克图口岸为主的几个重要边境口岸,集体非法越境前往邻国苏联。C“伊塔事件”点燃了中苏边境局部紧张转入全线冲突的导火索,D.该事件后,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中国俄语年

A.为纪念中俄建交60周年,B.两国决定2009年在中国开展“俄语年”活动,C.活动于2009年3月底在北京启动,全国多个省区直接参与。D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这是两国间的一件政治外交大事。

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制

A.1996年4月,中俄两国领导人江泽民与叶利钦就定期会晤达成一致,B.同年李鹏总理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双方决定中俄两国总理每年举行一次会晤。C.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设立深化了两国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D.推动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健康发展。

塔什干讲话

A.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了讲话。B.在讲话中,勃列日涅夫反复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举行中苏边界谈判,C.此外,他呼吁中苏应该实现关系正常化。D.“塔什干讲话”,被认为是中苏解冻的早期讯号。

珍宝岛事件

A.珍宝岛事件是指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国和苏联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的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B.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C.珍宝岛事为中美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契机,D.使中美迅速开始接近和对话。

中国俄罗斯年

A.2005年7月,两国元首共同确定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B.中国“俄罗斯年”活动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启动并于同年11月结束。C.由于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俄罗斯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D.“俄罗斯年”的活动让中国人民更加了解俄罗斯,加强两国间的交流,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俄罗斯政坛的梅普组合

A.“梅”指俄罗斯现在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普”指现任总理普京,B.“梅普组合”正式形成于2008年。是年5月,梅德韦杰夫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随后他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C.2011年11月27日,普京被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统俄党)正式推选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候选人,他承诺,总选成功后将建议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理。D.俄罗斯民众选择“梅普组合”,实际上是支持普京八年俄罗斯所奉行的方针路线,这是普京八年俄罗斯良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简答题: 1.中俄联合声明 2.长波电台事件 3.苏共二十大会议 4.灰色清关 5.联合舰队事件 6.莫斯科三月会议

7.《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8.一边倒政策:

9.《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中俄联合声明:

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简称《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的签署,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标志着中俄之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关系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

一边倒政策: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内战还没有结束,经济历尽多年战争,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百废待兴,急需大量资金,共产党还没有管理国家的经验;需要得到国际承认和国际帮助;国际上,世界被划分了以苏美为首的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而苏联则显示出了积极友好态度,并第一个承认了新中国政权。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很自然地采取了站在一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政策。这就是所谓的“一边倒”政策。“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打破国际封锁,争取国际援助起到了巨大作用。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1924年5月31日北京政府外教总长顾维钧与苏联加拉罕在北京签订了《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书》。内容共计15条,其中涉及前俄政府对华的内容有:

1、废除中国与沙俄政府签订的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书,重立条约、协约和协定;

2、前俄政府与第三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有妨碍中国主权及利益者,概为无效;

3、抛弃前俄政府在中国的一切租借、租借地等特权;

4、两国疆界重新划定,在未划定之前,维持现有疆界;

5、承诺放弃俄国部分庚子赔款和取消治外法权以及领事裁判权。

该条约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确定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受到中国各界的欢迎。

长波电台事件

A.1958年4月苏联提出双方合作,在中国南方建立用于潜艇舰队海上通讯联络的长波电台,苏联出费用7000万卢布,中国出3000万卢布,使用时间双方各占50% B.中方表示同意,一切费用由中国负担,苏联出技术及设备,共同使用,但所有权属中国,C苏方坚持由中苏共同建设,共同所有,中方认为,这违背了中国的主权观念,予以拒绝。D.长波电台事件与稍后的联合舰队事件给中苏关系投下了阴影。

苏共二十大

A.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B.赫鲁晓夫在此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C.苏共二十大是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D.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弹和严重的思想混乱,也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灰色清关

A.二十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B.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C.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此类清关比正规报关关税通常便宜两三倍。D.后来,这种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

联合舰队事件

参考答案:A.由于苏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舰队的作用,而中国条件很好,B.因而1958年7月,苏方提出了在中国南方要搞中苏共同舰队的意见。C.中方认为,苏方搞共同舰队违背了中国主权观念,予以拒绝。D.联合舰队事件与此前的长波电台事件给中苏关系投下了阴影。

1957年莫斯科会议

A.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第二次访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B.并出席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和68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史称莫斯科会议。C.莫斯科会议是自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诞生以来全世界共产党人召开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D.会议发表了《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它真正实现了各国党一律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也是中苏关系达到顶峰的一次国际会议。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A.《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2001年7月16日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 B.条约共有25条,有效期为20年。C.条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中俄关系的主要原则、精神和成果,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D.成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四、论述题 1.试论中俄互办国家年的意义

2.试论中俄互办语言年的意义

3.试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试论中俄互办国家年的意义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确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

以举办“俄罗斯年”活动为契机,中俄领导人频繁会晤,全面推进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使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俄罗斯年”期间, 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俄双方还在人文领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巩固了两国友好的社会基础。

“中国年”活动经引起了俄罗斯民众的极大兴趣,有助于增进俄罗斯人对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了解,加深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认识。

中俄互办“国家年”是双边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两国元首作出的重大政治决定,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双边务实合作以及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试论中俄互办语言年的意义

A.2009年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10年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是两国人文交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B.它在两国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俄语的热潮,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为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C.“语言年”举办期间,两国共举行了约500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D.通过这些活动,中国功夫、中华美食、中医中药、中国哲学这些中国元素已经越来越为普通俄罗斯民众所熟悉和接受。同时,中国民众也加深了对俄罗斯的了解。

E.中俄互办“语言年”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举措,对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1.1949-1959 友好结盟阶段 中苏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面进行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如,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了156个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国50年代和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960-1984紧张对峙阶段 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导致两党、两国由原来的同志加兄弟走上对立登道路,1960年苏联单方面决定撤走在中国工作的专家、废除科技合作项目等事件,以致后来发生边境争端和流血冲突等等。

3.1985-1990正常化阶段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他力主改善对华关系,并于1989年5月访华,实现“破冰之旅”中苏关系逐步缓和,结束了30年的紧张对峙 4.1992-目前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并不断攀升新台阶。 此外,两国还通过 “国家年”、“语言年”等重大举措,推进中俄世代友好、促进战略协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中俄关系六十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务实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书目:

1.沈志华 中苏关系史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百年中俄关系 杨闯 高飞 冯玉军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3.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沈志华 李丹慧 人民出版社 2006

第11篇:经典史学书目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史学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通史新义》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

杨豫 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年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家范:《中国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李君如:《关于当代中国政治走向》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张荫麟:《中国史纲》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发现之旅”丛书 上海书店出版社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林丙义 郭景扬:《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 1999年

黄远林:《百年漫画》现代出版社 2000年

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 东方出版社 2007年

秦风:《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1-5集 山东画报出版社

许善斌:《证照中国:1949—1966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华文出版社2007年 《百年潮》

《炎黄春秋》

《历史学家茶座》

《温故》

咬文嚼字》

第12篇:史学论文写作

史学论文写作

教学内容:解决四大困惑的问题

一、写什么?:解决选题的问题

1、选题的意义

•完成史学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选题是史学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不管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2、选题的基本要求

3、选题的基本原则

4、选题的基本途径

二、怎样写?解决方法的问题

1、相关的写作规范 分七步走,稳当轻松 第一步:编写论文的提纲 第二步:确定论文标题 第三步:序论的规范表达

•序论用一段或几段文字表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开宗明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2) 解决论题中各概念定义;

•3) 说明研究背景,点出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说明研究缘由,点出研究本专题的目的; •5) 论证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6) 摆出所要批驳的“靶子”;

•7) 回顾本专题的研究史,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表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重点。

序论的写作要求:

•第一,序论要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第二,序论要引人入胜,能抓住读者。

•第三,序论要简洁、有力。

序论的写法

•(一)交代式。开头交代论文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

•(二)提问式。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代写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出示观点式。序论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

•(四)提示范围式。序论部分提示本文的论述范围。

•(五)阐释概念式。序论先释题,阐释题目中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

第四步:正文的规范安排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也是最能显示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部分。

•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怎样。

•常常将正文部分分为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正文(本论)部分的要求

•一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二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三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第五步:结论的规范表达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

第六步: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表达

• 200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 •(1)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并与文末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 第六步: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表达

•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 ……

•一篇文献如只被引用一次,页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一篇文献如被多次引用,页码标注在文中上角标“[ ]”之外(如:[1]

32、[15]256…)。

•(2)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方式。

第七步:摘要与关键词的规范表达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选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

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怎样成为写作的高手?解决写作的技巧问题

•巧用经典模板,事半功倍 •

一、论文提纲的经典模板

二、序论的经典模板

三、正文的经典模板

四、结论的经典模板

一、论文提纲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

一、御史巡按制度的草创

双重监察体制

1、洪武朝,按察司担负着地方监察的主要任务

2、不时派员(公侯、大臣)出巡

3、御史出巡不普遍,不定时

二、御史巡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永乐元年,御史巡按成定制

2、御史巡按制度逐渐完善

①御史选派 •

②巡按职责 •

③范围、时限 •

④出巡规定 •

3、御史巡按的作用

①举廉黜贪、锄强戡暴,有利于澄清地方吏治 •

②恤民隐、达下情,兴利除弊

③释疑狱、平冤狱,有助于整饬封建法制

三、御史巡按制度的败坏

1、弘治以后,巡按御史获得对布、按官的考察举劾大权

2、巡按御史侵夺军权、行政权

3、巡按御史权力扩大,产生严重弊端

①考察不实,举劾不公,加速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②巡按御史贪赃枉法,骚扰地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

③巡按御史恣意凌辱地方官,使其不得展布,导致地方政事荒怠 •

四、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的特点及败坏原因

特点:

1、巡按御史任职时限固定

2、巡按御史的监察职能较前扩大

3、御史巡按制度严密

4、双重监察体制

败坏原因:

直接原因:巡按御史权力的不断扩张 •

根本原因:封建专利制度腐败的必然结果

模板二:《论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的关系》 •

一、表现

1、逢迎官员:

①交友联谊 •

②联姻攀附 •

③行媚巴结 •

④跻身仕林 •

2、依附官府:

①捐资报效 •

②支持政府 •

3、仰攀皇帝:

①承办南巡差务 •

②捐助皇室大典 •

二、原因

1、寻找政治保护伞

2、为获垄断经营特权

3、为扩大影响,提高声望,有利竞争

三、影响

1、耗资巨大,难以向产业发展

2、与封建政治势力结合,加强了对生产者、消费者的剥削

四、余论:钱势之交反映了商人阶层社会地位的低下 模板三:《论唐太宗》

一、唐太宗的特点

二、产生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的条件

1、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明、进步的皇帝,主要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允许出现暴君和坏皇帝。

2、唐太宗特别注意和研究“君道”,还与隋朝覆灭的具体特殊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3、产生唐太宗的优点与隋炀帝这个反面教员的特殊缺点有关。

三、唐太宗的历史局限性

模板四:《从“三言”看明代的奴仆》

一、“三言”反映了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

二、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

1、关于明代奴仆的来源:一为罪罚。二为掠卖。三为买卖。四为投靠。五为家生。

2、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明代的奴仆,并不是奴隶社会的奴隶,它是封建社会的依附民。

3、明代奴仆的阶级属性

三、明代奴仆的反抗斗争

1、逃亡

2、搞“私房”

3、“首告”

四、明代奴仆问题的复杂性

五、和明代奴仆有关的几个问题

1、明代奴仆广泛存在的原因

2、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与地主绅士的豪横

3、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二、序论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他不但受到古人的同声赞颂,而且在今天史学家的笔下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和给予肯定评价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一生的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远非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全部涉及。在这篇文章里,仅就唐太宗的特点、产生这个政治家的条件和他的局限性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 这段引言(序论)150字左右,三句话,三个意思。第一句话说明李世民是个重要人物,既然是个重要人物,就有研究的价值。第二句话,表明本文不是研究其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很多。第三句话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唐太宗的特点、产生条件及局限性,关于这些方面恰恰是以往几乎没有涉及的。所以读者一看到这引言,就产生了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

模板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明代的奴仆数量大、使用广,辨明其实际地位与作用,是正确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明代是我国古典小说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也是研究当时阶段级关系的重要资料。在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的研究中,有的历史学家已注意到这些生动、具体的论述,但总的来说,利用的还很不够。最近,我们重新翻检了冯梦龙编辑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搜集了其中关于奴仆的资料,并结合其他文献,做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言”中有关明代奴仆的资料,不仅生动地印证了许多文献的记载,而且起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作用,弥足珍贵。现将主要之点缕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这个引言(序论)分两段写成,第一段说明研究奴仆的重要意义:“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第二段①简要说明小说中有大量资料。②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研究史虽然注意到了,但利用得还很不够(也许是没有专文论述,故未点出具体文章)。③点出本文的研究角度:从小说中进行研究,而且小说中的材料对文献材料,不仅印证 模板三,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历史典故。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聂崇岐先生的长文《论宋太祖收兵权》,正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与“收藩镇之权”的不同,并着重阐述了“收藩镇之权”的问题。四十年代,丁则良先生撰《杯酒释兵权考》,认为“所谓杯酒释兵权”一事,全来自传闻,不可置信。八十年代以后,徐规、方建新、顾吉辰等知名学者,亦各有讨论“杯酒”一事的专文,但由于他们对此事的真实性仍多有怀疑,甚至断为伪造,这又不能不限制其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杯酒释兵权”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并着重从“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它的真实性,成效及其意义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这段引言(序论)对“杯酒释兵权”的研究史交待得十分清楚,从三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作者都注意到了,而且以往的结论基本是怀疑或否认,而作者在本文中显然是持相反观点,并交待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真实性和成效及其意义。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会提出一些新观点,这个引言写得非常清楚。 模板四,高敏《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关于“侯景之乱”的起因与经过,史书记载甚详,后世之论侯景之乱者,亦多注重此二者,其间虽不无歧异之说,但已剩义不多。然而,对于“侯景之乱”给南朝后期社会历史造成的影响问题,却专题论述者无多。且对此问题的探讨,有赖于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全面考察,方可明其玄妙,探其原委,知其变异之由。正因为探讨这一问题有其难度,故长期以来惟有陈寅恪先生及朱大谓先生二人对此有过专题探讨。陈先生曾在其《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中的推论部分中说:“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这一看法,实开认识侯景之乱对南朝社会历史的巨大影响之端。由于陈先生此文的重点是考证江南的民族问题,故对侯景之乱造成的巨大影响,仅提出了“岩穴村屯之豪长乃乘此役兴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关系之变动”这一个方面,而未论及其他方面[1]。到八十年代,朱大谓先生进一步对侯景之乱给江南门阀世族地主的打击、少数民族豪首和庶民阶层兴起的影响作了论述[2]。但是,就整个侯景之乱的影响而言,仍感有所缺漏。因思不揣浅陋,简约补论

一、二,以就教于方家!

•这个引言首先介绍了研究史,指出关于侯景之乱的原因与经过,没有多少可讨论的。但对于“侯景之乱”给南朝后期社会历史造成的影响,专题论述只有二篇,并指出二篇的价值和不足。陈寅恪文章虽首次提出了“侯景之乱”的影响问题,但只论述了“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关系之变动”这一个方面,而未论及其他方面。朱大谓文章对整个侯景之乱的影响论述有所缺漏。指出前人的不足,也就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显然是全面论述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

较长的引言(前言)见模板五,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沈万三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从明代起,他几乎成了富翁的代名词。嘉靖年间严嵩柄政,浙江嘉兴县一位丙辰进士花了23 000两银子买选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时人号曰:沈万三官”[1]。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里潘金莲就两次引用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1]真可说是名播大江南北,妇孺皆知。近年来,更掀起了一股沈万三热,他住家的地方周庄——今属太仓市,成了旅游胜地。沈万三故居——沈厅(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修过的)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镇上小店里卖的“万三蹄子”、“万三饼”,更使旅游者于大饱眼福之余增添了口福。

•反观史学,却严重滞后,史学界连沈万三及其家族的基本情况都不甚了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明清野史笔记中叙述沈万三的传说较多,个别“史料”又被采入《明史》,给人以满足和误导的作用。限于篇幅,野史笔记中的记载不能一一列举,只把1979年修订本《辞源》中的条目抄录于下,以见一斑:

〔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其后以罪发戍云南(一说辽阳),子孙仍为富户。万三豪富事,民间传说甚盛,但诸书记载互有出入,已难详定。参阅明谢肇《五杂俎》三《地部》

一、五《人部》,黄《蓬窗类记》一《赋役》,孔适(按,当为孔迩)《云蕉馆纪谈》,清姚之《元明事类钞》十七《富豪》,《明史·高后马氏传》[2]。

•这条释文与沈万三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释文本身也多属疑似之词。近年来史学著作中述及沈万三大抵都只说他是“明初”或“元末明初”富户,洪武年间被抄家充军,详情无考或难考。沈万三家族的事迹直接关联着元、明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诸多领域。

•沈万三家族在明初号称“江南首富”,那么,沈家是怎么致富的?是大地主还是“通番”贸易的巨商?这应属于经济史研究的范畴。沈万三家族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以后因牵入“蓝玉谋反案”而一败涂地的,“胡党”、“蓝党”是明初洪武年间震惊全国的政治事件,说沈万三家族同政治史密切相关并无夸张之处。沈万三家族在婚姻关系等方面有一些难于理解的事,可作为研究社会风俗史的资料。至于同文化史的关系,沈万三及其家族中的一些人虽算不上文人雅士,但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守财奴,而是知书达礼,甚至爱收藏字画古董附庸风雅的。上引《金瓶梅词话》中谚语又可证其与文学史有关。

•沈万三的知名度既然如此之高,他的家族又有这样多重的研究价值,下功夫探讨一番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在前言中首先就提出沈万三值得研究的理由:富翁的代名词、民间的沈万三热。然而,史学界对沈万三的研究严重滞后,举《辞源¡¤沈万三》以及近年来史学著作为例。接着作者指出研究沈万三的重要意义。因为沈家事迹关联着元、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诸多领域,不可忽视。这就阐明了作者研究这一问题的缘由、价值和意义。

三、正文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略

• 模板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略 • 模板三,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略

•模板四,高敏《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略

四、结论的经典模板

•模板一: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通观全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北朝约自太和年间开始在城镇外的村落编制乡里,一直到北朝末,除北齐时畿内不设外,均如是。不同于前代,北朝的乡里具有划定的地域,这可能与实行均田制有关。朝廷亦利用乡里名号来彰表孝义,施行教化。当时乡里的方域不小,华阴潼乡东西至少22公里,洛阳西乡里不小于4平方公里,修县孝义里则在12平方公里以上,一般的“里”的面积应大于此,这与当时人口稀少有关。

•乡里编制虽然普遍存在,但在生活中似乎未受到村民的积极认同,相反,他们对世代生活其中的村落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并依托“村”组织活动,官方设置在村落受到架空。同时,他们又对皇帝做出热切的祝愿,在对待朝廷与官府上表现出矛盾性。

•一些日本学者重视研究六朝时代的村落,将它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并强调村落“自治性”的一面。实际上情况是复杂的,新发现的长沙三国吴简证明在东汉末年乡里制未崩坏时就已广泛存在“丘”一类自然聚落,而北朝的情况也表明“村落”与“乡里”并行于世。“村”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社会的变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结语部分,作者强调如下结论:

•①北朝约自太和年间开始在城镇外的村落编制乡里,一直到北朝末,除北齐时畿内不设外,均是。不同于前代,北朝的乡里具有划定的地域,这可能与实行均田制有关。

•②乡里编制虽普遍存在,但在生活中似乎未受到村民的积极认同,相反,他们对世代生活其中的村落表现出更强的归属感,并依托“村”组织活动,官方设置在村落受到架空。

•③一些日本学者重视研究六朝时代的村落,将它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并强调村落“自治性”的一面,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北朝的情况也表明“村落”与“乡里”并行于此。“村”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社会的变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并非所有论文均有,也可以不出现。

• ④余论(附论):余论所论述的内容虽然不是本文的主题,但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或由主题派生出来的内容,表达出来,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模板二: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最后再附带谈一下“大蕃”名号问题。

•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北郑村清理的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一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己未”共15字③。其中的“大蕃”二字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有人认为,辽代几次更改国号,均不见于《辽史》记载,故“大蕃”很可能也是辽朝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之一④。

•我不同意这样理解“大蕃”名号。从墨书纪年可知,天显戊戌岁即辽太宗天显十三年(938年),当时的燕京地区是怎样一种状况呢?天显十一年(936年)闰十一月,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降于辽,自此以后,幽州实际上就已在辽朝的控制之下,但燕云十六州的正式割让则是天显十三年十一月的事情。上述墨书纪年为天显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正是在燕京已经为辽控制,但还没有正式割让的期间。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想“大蕃”应该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①。如果在燕京尚未被辽朝占有之前,当地汉人理应称辽朝为“北虏”或“北狄”;如果在燕京已经正式割让给辽朝以后,当地汉人应该称辽为“大契丹”或“大辽”;而在天显十三年五月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称辽为“大蕃”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

•汉人尊称异族政权为“大蕃”,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可寻的。向达先生在谈到唐代吐蕃势力的扩张时说:“唐自太宗以后,吐蕃势盛,高宗乾封、咸亨之际,西域四镇沦陷,河陇一带遂没于吐蕃。至今所得敦煌石室遗书,卷末书„大蕃‟岁月者不一而足,当即此一时期之所书也。”②燕京汉人所书“大蕃”,正当如此理解。

•这第七部分即附论,为什么要附论“大蕃”名号问题呢?正文中已论证了辽朝国号先后有“大契丹”、“大辽”之称,契丹文、女真文中又有哈喇契丹和契丹之称,从未有过“大蕃”之称,作者可以不讨论这个问题,但在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清理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了一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已未”共15字。其中“大蕃”二字,有人认为很可能是辽朝曾经使用的国号之一,而作者又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正文完全是按年代来考证辽朝国号的,关于“大蕃”的论述不便在正文中表述。而这个问题如果避而不谈,又显得不完全,必然会引起学界的疑问,故作为“附论”的形式放在最后论述,最为适宜。作者认为“大蕃”应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

•当然,并非所有论文都有“附论”或“余论”,有的论文虽有,但不一定标明。

如参考资料中选编的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第五部分和明代奴仆有关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余论”或“附论”,作者之所以不标明“余论”(附论)字样,是为了更明确告诉读者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四、多写多练:解决提高写作能力途径的问题

1、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2、按要求完成论文专业

第13篇:史学谦致辞)

在克东一中建校六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致辞

史学谦

(2010年9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九月的克东,秋高气爽,物景相怡。今天,我们相聚在兢山脚下,共同庆祝克东县第一中学六十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3500名师生员工,向今天莅临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学校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一中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国内外校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六十年,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段,斗转星移间的一段记忆。而对于克东一中来说,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六十年。克东一中始建于1950年,校址在一完小院内,受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52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省克东初级中学;1953年学校行政归县级领导,更名为克东县初级中学;1958年,经批准升格为完全中学,正式更名为克东县第一中学。从建校之初到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学校规模、办学条件,还是学校管理、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质量、办学层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中学由最初的1个教学班、50名学生、3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56个教学班、3300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员工;学校也从最初的仅有12间校舍,发展到现在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1

体育馆、宿舍楼、体育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六十年的励精图治,凝炼出坚韧不拔的“一中精神”----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以海的胸襟、山的信念,大力践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奋斗目标;六十年的拼搏进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学方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大力实施“当名师、考名牌、创名校”的“三名”战略,“以实践真、干事创业”已经成为一中人不变的行为准则;六十年的勤奋求实,铸就了一中人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摒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门办学、博采众长,推动了学校建设向多元化、人文化和开放化转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2010年高考二本进段率达47%,创历史新高,600分以上考生达10人,2人进入全市前十名,我校高考名列九县前列,实现了质的飞跃。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学校、国家级科研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花园式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双全”学校、省电化教育甲级单位等多项殊荣。

六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六十年峥嵘彰显拓荒历程。从首批师生用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为一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开始,几代一中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把自己的智慧和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史文元、赵勇令、庞桂新、田积贤、张宝林、姜志文、张春波、王世华、姚强等历任校长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才铸就了克东一中今天的辉煌;王庆书、等一大批名师立足教坛、

默默耕耘,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克东一中记过感谢你们!

今天的克东一中桃李满园、英才辈出。12万名毕业生中有共和国将军、有神七功臣、有政界名流、有商界巨子,也有普通的劳动者,你们把青春和激情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母校为你们骄傲和自豪。一中的莘莘学子也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以各种方式积极回报母校。母校也绝不会忘记你们!

回首过去,我们深深感到:克东一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得益于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和精心指导,得益于广大校友、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和大力支持,而且更得益于全县人民的殷切关爱和几代教职员工的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5500万元扶持一中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哈三中、哈师大附中等名校与我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名校联谊、资源共享,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克山一中、五大连池一中等学校与我校开展了六校联谊活动,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市电业局、等单位和飞鹤乳业、腐乳集团、海昌生物技术、世一泉等知名企业,给予学校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各位领导、各界朋友的关爱和对一中的贡献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拼搏创业六十载,继往开来谱华章。克东一中过去的六十年,是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六十年;是英才辈出、声名远播的六十年;

更是承前启后、再铸辉煌的新起点。今天的一中人,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凝聚力、辐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内生增长力和持续发展力,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名校,用一中人的智慧和汗水,描绘未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嘉宾身体健康,万事顺意;祝各位校友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祝全校老师们、同学们节日快乐、一帆风顺!

谢谢大家。

第14篇:评论

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预测

港口机械制造行业是用钢量较大的行业之一,钢材的价格波动会极大的影响港口机械设备的成本和产品的定价,所以钢材价格走势总是会牵动港口机械制造厂商管理者的神经。因港机产品属订单式生产,交货周期较长,对未来钢价走势的正确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宝钢近日在市场关注中出台了七月期货定价调整通知,各类品种都有一定程度的降幅,尤以前期的热门产品汽车板下跌幅度最大,其最大降幅有1000元/吨(不含税),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钢材市场价格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在宏观大环境的剧烈震荡下,目前的钢价究竟是止跌企稳还是大幅反弹,市场众说纷纭 ,综合各方观点,这里为大家做些简要的分析,期望能抛砖引玉. 宝钢大幅降价的背后

宝钢作为国内的一线钢厂,仔细分析其出厂价格的变化将有助于把握目前具有钢材市场定价权的钢厂对后期钢材市场形势的判断,由此可以预测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进而预防贸易风险,规避市场系统风险的影响. 有市场分析人士这样说:进入5月后,各品种钢材的订单量都明显下跌,尤以汽车板为甚。但各大钢厂减产意愿低,导致库存居高不下。这样说法其实还是有些片面的,拿宝钢为例,由于六月份坚持不降价,维持五月价格不变,其七月份的钢材订单必然向其他先降价的二线钢厂转移,据笔者了解,宝钢目前的库存其实并不多,之所以会在七月大幅降价,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市场份额,保持生产设备的必要开工率,另一方面,也是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铁矿石三季度谈判,降低国外矿山对铁矿石的涨价预期,间接的调控原料市场价格走势. 其实对钢厂而言,钢价的高低对钢厂的盈利水平的影响只是表象,钢厂真正关心的是钢材的加工利润,即钢材出厂价和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价,就目前情况看,钢厂方面通过主动降价压迫上游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产品降价,利用两者之间的不同降幅来弥补降价造成的亏损,而且从目前情况看,钢厂从1-5月份的财务收支状况非常好,对于六月份开始的市场转变其实早有准备,或者说是主动应对,在财务状况上很健康,资金链条根本没有问题. 根据最新的海关数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钢材1302.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8.83%;价值99.95亿美元,增长33.42%;出口均价为每吨767.69美元,下降32.9%。同期,我国进口钢材560.78万吨,增长15.69%;价值64.56亿美元,增长7.92%;进口均价为每吨1151.3美元,下降6.72%。2010年4月当月,我国钢材出口量为431.0万吨,而09年同期我国钢材出口量仅为141.2万吨,同比增长205.3%,环比增长29.4%;进口量为149.6万吨,同比环比均下降,同比下降了7.4%,环比下降了7.9%。4月当月我国钢材净出口量为281.4万吨,比3月份增加111万吨,延续了3月钢材净出口上升之势。而最近市场风传的出口退税将减少,预计反而会刺激国内钢材抢关出口的热情,五月六月钢材出口增长的潜力不可小视,这也是目前钢厂临危不乱的底气所在. 从宝钢主动降价来看,目前其他钢厂必将继续跟进降价,掀起新一轮的钢厂降价潮,短期内钢材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价格继续下跌,成本支撑将开始力度增加,而且再次出现前期跳水的走势可能性也不大,所以钢价走势将由前期的急跌转为低位震荡. 下游行业需求减弱消费强度下降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5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9%,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持续15个月保持在50%以上,虽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趋于平稳,影响钢材消费强度减弱。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1-4月份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最新一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3.1%,PPI指数同比增长7.1%。CPI的上涨略微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另外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前期走高也对CPI上行提供了明显推动作用。在政府对粮食价格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后,粮食价格已经出现理性回调,对下一期CPI压力将有所减弱。而欧盟债务危机的不断恶化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普遍回落,特别是原油、金属等商品价格分别出现回调情况,对CPI和PPI压力有所放缓,6月份CPI和PPI指数或将出现回落情况。目前由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已经攀至2%以上,表明国内流动性存在紧缺情况,而资金不足对实体经济将起到严重制约,不排除央行短期回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发生,而说担心的加息问题近期则很难出现。

根据目前宏观形势判断,下游行业由于资金面受控,加之外围环境出现反复,整个市场的担忧情绪上升,对原材料采购比较慎重,整个市场的中间消费和下游消费共同减少,市场库存出现缓慢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也在减弱,所以钢材需求在短期内还将处于强度减弱的过程中,对钢材价格的支撑力度减小.近期钢价走势预测

观察近期的钢材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已经明显出现底部放量的走势,但是持仓量还是结合走势保持相对稳定,意味着有试探性的多单建仓进入,但是不断的各个利空作用持续打击下,最终盘面选择继续下探底部。 在前期钢材价格受国内房地产调控加力影响而暴跌后,整个市场心态目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心态一下子从前期的高涨亢奋到目前的悲观看跌,加之钢厂出厂价格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直接作用在钢材现货市场价格走势上,导致钢材现货价格也出现雪崩式下跌.近期随着钢材市场价格临近生产成本价,钢材现货价格在六月底将出现止跌企稳的态势.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短期内,由于国内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还处于观察期,而房产税的迟迟不出又加深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国内政策大环境下,加之国际经济环境受希腊危机影响,二次探底的可能不断加大,短期内市场心态飘忽不定,贸易商一般加速降价出售库存,转头寻求钢厂月底的追补,而钢厂迫于产能释放压力,必须在月底满足贸易商的补贴要求,不然的话,下个月的合同量就很难饱满,所以钢厂就通过月底追补的措施来稳定自身的基本客户,确保能有相对饱满的合同数量来完成产能释放,在这样的情况,钢厂短期内也不会有减产保价的想法和措施。所以近期的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短期内还将有小幅的震荡下跌,但是空间不会很大,临近月底钢材市场将开始逐渐企稳反弹,后市视需求释放强度而定。

本刊评论员 杨海

第15篇:评论

新华社于3月16日全文播发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报告共分六个部分: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三、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

四、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作为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施政纲领,其中蕴含的十大数字引人注目。

数字1:7% 左右

【原文】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

【点评】

2015年的目标是在7%左右,这样的中高速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实际上还是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对于中国来讲的话,即使是外部环境不好,但是靠内部需求的启动,包括投资需求跟消费需求的启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中国大量产品是中低端产品,产业亟待升级就等于有投资机会;中国的基础设施还不足,环境问题需要解决,城镇化正在进行中,这些领域都面临大量投资机会,而且也有较好的投资回报;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不到50%,居民储蓄率很高又有大量外汇储备等等,都表明中国设立7%的增长目标是合理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数字2:3% 左右

【原文】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点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CPI增长3%左右,比去年提出的3.5%左右有所调低,主要考虑是:一方面,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价格大幅回落等,这些都会抑制CPI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还存在CPI结构性上涨的因素。同时,提出今年CPI涨幅3%左右,也是为加快价格改革预留空间。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

数字3:1000 万人以上

【原文】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

【点评】

过去两年,国家就业政策充分,整体就业面稳中向好,并已经成为就业新常态。尽管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经济总量规模更大了,不会因为GDP调低了一点,就影响到就业基本面。更关键的是,通过近两年的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越来越大,而第三产业正是容纳就业的最大空间。此外今年政府采取的政策值得期待,比如继续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减免税费、行政费用,涉及很多人的饭碗。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也能带动更多人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数字4:1.62 万亿元

【原文】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点评】

虽然2015年赤字率将提高到2.3%,但从财政赤字的国际经验、国债负担率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手段、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的财政风险是可控的。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和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我国的主要战略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应保持适度的扩张性,决不能忽视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

数字5:12% 左右

【原文】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当前物价总水平较低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是宜松不宜紧。总体来说,今年的M2同比增速或与去年实际增速相当。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点评】

政府工作报告将M2设定在12%左右这一水平,是为了向市场传递一种“不放水”的信号,但是,在

数字6: 1.1 万亿斤

【原文】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

【点评】

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必须认真应对的一大战略性挑战。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应对当前农业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和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数字7:6%

【原文】

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

【点评】

6%的进出口增速是一个合理目标,既展示了我们对融入国际市场的积极姿态,也符合目前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势头。今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外贸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贸发展新形势下,既要看速度,稳住“量”的份额;又要看质量,提高“价值”份额。实现这个目标,要为外贸企业营造更加便利的经营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

数字8:1000 万人以上

【原文】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点评】

我们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今年不减贫1000万人以上,全面小康的扶贫任务就完不成。要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贫困县的考核;建立贫困县的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贫困县应该退出,贫困村也应该退出一部分,绝对贫困也应该消除。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

数字9:3.1% 以上

【原文】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点评】

有很多例子表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污染主要是自身以及周边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应该形成一个重工业绿化的战略。此外,环保部应该建立环境治理基金,环保部应该独立、公开地对各种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中国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工业的布局将会改变,整个能耗,整个环境质量将会改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稻葵

数字10:740 万套

【原文】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点评】

对房地产业应区分对待,“高档房”价格由市场调节,政府可以收税;廉租房要继续盖,哪怕面积小一点,让低收入者有个家;要有平价房,让一般的工薪阶层能够买得起。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是不可低估的,当前应该把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房子问题解决好,继续放宽购房政策、加大廉租房与平价房建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27人,实到2153人,符合规定人数。下午3时,大会开幕,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向大会报告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一年来,共提交提案6101件,其中,大会提案5875件,平时提案226件。经审查,立案5052件,其中,委员提案4663件,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等提出集体提案389件。截至2月20日,已办复提案5046件,办复率为99.8%。

报告亮点

一、坚持履职为民

就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进行调研座谈。针对医疗、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围绕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等出谋划策。就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提出对策建议,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旗帜鲜明反对暴力恐怖主义,支持党和政府依法处置重大案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

二、切实强化民主监督职能

围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有效管理、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环卫工人合法权益保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等问题,开展具有监督性的履职活动,如实反映情况,坦率提出批评和建设性意见。

三、围绕依法治国献计出力

召开“推进人民法院改革”专题协商会。就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等进行调查研究。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严现象等开展民主监督,推动落实依法治国重要举措。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使广大委员自觉在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范围内履行职责,争做社会主义法治模范践行者。

四、推进协商民主发挥优势

通过组织委员集体学习、视察调研、讨论交流等途径,寻求最大公约数、汇聚改革正能量。

第16篇:梁启超的新史学

梁启超的“新史学”

1、建立的原因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待治之今日,学子精力能有几者?中国历史可不读耶?然则此数万卷者,以之覆瓿,以之当薪,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征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可见,梁启超对旧史学非常不满,因此就要建立新史学。那么不满在哪儿呢?

2、对旧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确实没有接触过对史学的批判。我们提到历史、史书,就觉得以前的史书很多,记载的东西也很多。如果问以前的史学有什么弊病吗?就会觉得,弊病?什么弊病?不知道。那看到梁启超的文章,他对旧史学就进行了特别犀利的批判,所以我觉得特别新鲜,感触也特别大。

“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 “四病二弊三恶果”

 “四弊”指:

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十四史也只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可见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史学应当是全体国民的历史。

“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史学家记载历史,你只记载这个朝廷的历史,记载这一朝代是怎么建立的的,怎么发展的,怎么灭亡的。你记载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吗?是国民的历史吗?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吗?你不记载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却记载帝王的、朝廷的历史!朝廷和国家一样吗?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人就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国家而死,可是我绝不甘心为政府而死。”这两个意思应该差不多吧。

“死节之所以可贵者,在死国,非在死君也。”

国家只有一个,政府可以有很多,政府只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一个机构。

“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记载历史不记载我们国民的历史,就激发不了学子的爱国、爱民族之心。记载某个帝王的朝廷的历史,培养的只是屈服在封 1

建王朝的奴隶根性。

他指出正统论的实质是用武力和强权夺取政权后的专制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防止人民反抗而制造出来的理论,并用来巩固其不合法的统治。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

《汉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也。

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 他认为中国传统史学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那些所谓的历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

 历史学家贵在“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叙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今欲成一适合于现代中国人所需要之中国史,其重要项目,例如:

中华民族是否中国之原住民,抑移住民?

中华民族由几许民族混合而成?其混合醇化之迹何如?

中华民族最初之活动,以中国何部分之地为本据?何时代发展至某部分,何时代又发展至某部分?最近是否仍进行发展,抑已停顿?

外来蛮族和我族的纷争,其纷争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其他民族与我们的交通接触何如?对我们文化的影响。

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 写历史不是为了给“陈死人作纪念碑”,也不是为“过去事作歌舞剧”,而是让当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致用也”。

 故泰西之史,愈近世则记载愈详。中国不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

 推病根所从起,实由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舍朝廷外无可记载故也。

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缘此四弊,复生二病:

 “二病”:

 “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 “三恶果”:

 “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论正统

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

 “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而已。”

3、对新史学的探索

(1)史学之界说

第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宇宙间的现象有两种,一是循环,二是进化。循环,它的进化有一定周期,周而复始,就像四季变迁,天体运行。进化,其变化有一定的次序,不断生长、发达,就像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

天下万事万物,处在空间之中,又在时间之中。天然学研究空间的现象,历史学研究时间的现象。在天然学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一个圆。在历史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是一个螺线。

第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第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2)关于史学的意义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之资鉴者也。”1古今中外,史学的意义大抵如是,关键在于一个“鉴 “是故今日而欲得一理想的中国史,以供现代人之资鉴者,非经新史家一番努力焉不可也。”2可见,梁启超创新史的目的就是寻获一部理想的中国史,以便作为他人之鉴,中国之鉴。

拓展:《梁启超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

1、批判旧史学和旧史家的政治作用。

2、批判专制政治和专制体制

3、批判落后的国民性

第17篇:“形象史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形象史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户华为

2013-1-24 5:14:24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4日 11 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形象史学”学术研讨会于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形象史学”是把传世的包括出土(水)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石刻、陶塑、壁画、雕砖、铜玉、织绣、漆器、木器、绘画等历史实物、文本图像以及文化史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传统文献来综合考察历史的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模式。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形象材料”,是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礼仪、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易懂、印象深刻等特点。这些“形象材料”既是古人留传下来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今天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因此,重视对这些“形象材料”的研究,从大处说,可以补充我们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认识;从小处说,也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有助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书局、四川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等多家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形象史学的概念、内涵、学术渊源、理论与方法等问题,从文物研究、美术考古、艺术史、宗教史以及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会者认为,虽然“形象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必将会对中国文化史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8篇:新兴史学――环境史

新兴史学――环境史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史的出现无疑是备受瞩目的。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得到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并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环境史也正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了解,并于2006年被列为“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毋庸置疑,在21世纪的史学界,环境史这个“理想的实验室”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环境史,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

环境史,作为一门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关系变化、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分支学科,最早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以冠名并组织起来的。

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与自然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J.唐纳德?休斯曾经在著作《什么是环境史》中这样描述环境史与自然的关系“,将环境史简单地看成是历史学科内部进展的一部分,则是严重的误解。自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严格而论,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自然并不温顺地适应人类的经济,自然是包含着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经济体,没有它,人类的努力就不起作用。”这段话指出,自然本身才是环境史兴起、发展的真正驱动力。“休斯在此所要强调的是,环境史,与其他历史门类并不一样,它决不仅仅是人类自身自觉追求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以危机或者灾害面目出现的自然所驱使的结果。”梅老师解释到。我们的地球现在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物种灭绝、极端天气、土地沙化等等,而这些都是我们以往的行为造成的。用唐纳德?沃斯特的话来说,环境史的兴起“正值关于全球困境的各种会议召开之际和几个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汇聚力量之时。也就是说,它是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反省和改革的时代开创起来的……”追根究底,环境史其实是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

环境史带来了“史学范式”的变革

“环境史是历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势头很好的一个新兴领域或者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提到环境史在史学界所处的位置,梅老师这样强调到。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益为人民所关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环境史,把环境问题放到了更长的时段、更宽泛的范围之内来加以研究。然而,环境问题是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却不是仅仅只谈环境问题,即使谈环境问题,也是将其放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这样的范畴之内来看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但是,既然是新兴的领域,是发展中的学科,那么它也就相应的不是很成熟、很固定、很成形、学术界真正从事这项研究的人也就不是很多。虽然如此,环境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环境史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野、主题空前地开阔与多元;环境史的学科理论基础生态学导致了历史认识的思维以整体的、有机联系的和互动的思维模式代替了线性思维模式;环境史介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跨学科思维与方法,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环境史研究密切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对史学工作者而言,环境史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受到环境启蒙教育,教导自己如何关爱环境、保护自然……,可以说环境史正在带来‘史学范式’的变革。”梅老师这样总结到。

传统的政治史主要是以社会上层即帝王将相或者精英人物的活动为对象的历史,是自上而下的历史;作为20世纪新史学的社会史主要是以社会下层即平民百姓、弱势群体的生活为对象的历史,是自下而上的历史;而作为21世纪新史学的环境史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之关系的变迁为对象的历史;是上下左右的历史,是这个以“可持续发展”或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对青年史学工作者而言,它正日益成为比一切历史都更为理想的实验室。“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环境史将在21世纪史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史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史学工作者而言,我们不妨套用霍布斯鲍姆的一句话说,环境史已经成为――还将继续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实验室’”梅老师说。

“所以我想,无论是从史学本身的发展,还是从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各方面的需要来看,环境史都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应该有更多人来关注,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关注,还要加入进来从事相关的研究。”梅老师补充到。

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变迁

环境史根本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变迁,或者说它立足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研究人们的思考、行为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变迁这个根本对象之下,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学者,他们研究的主题各有侧重,休斯将此宽泛的分为三大类:第一,环境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这类主题考虑的是环境本身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二,人类行为造成的环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反过来在人类社会变化进程中引起回响并对之产生影响的多种方式;第三,人类的环境思想史,以及人类的各种态度藉以激起影响环境之行为的方式。“虽然研究的主题很宽泛,但最终还都是围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变迁来研究问题的。”梅老师说。

环境史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

“环境史,是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环境问题是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判断是符合环境史兴起的实际的。”梅老师说。美国学者纳什之所以为这样一项研究冠名为环境史,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中发生的环境问题是有很大关系的。1969年圣巴巴拉海峡泄油事件发生之后,纳什愤然起草《环境权利宣言》,反思人类以往的各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各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并率先组织其他学科的学者,一起开展有关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最终推动了环境史领域的诞生。所以直到今天,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研究,仍然是这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宗旨,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然而,要理解环境史在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要明白环境问题的一些特点。环境问题,往往都是逐渐累积,猛然爆发的。环境问题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比如,英国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事件发生后短短几天时间就导致4000多人死亡,看上去是一个突发事件,但是实际上是多年来很多工厂、家庭排放的烟雾污染空气,以致空气又向人类反扑的一个结果,是空气污染逐渐累积的后果。另外,从性质上说,环境问题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很复杂。我们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环境问题就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环保技术完善了,环境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但实际上,事情远远不那么简单,我认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最直接表现为的还是一个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威胁人类的生存还会威胁自然的健康,而自然的健康受到威胁,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类的健康。”梅老师说。最后,从责任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人都有责,所以人人都要负责,人人都要行动。“当然,在人人都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的情况之下,责任也有大小之分,比如,那些没有处理好污水的生产企业就要比普通市民负更大的责任。”梅老师补充到。

所以环境问题很复杂,并且产生的影响持久而广泛。有时候它在时空上还会发生错位,比如北欧的酸雨,一般认为它与东欧、英国等地区含硫量较高的煤烟有关系;19世纪中期排放的温室气体,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感觉到它的危害。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摆在较长时段的历史维度之下去看它的产生、发展。而环境史正是这样的研究,把环境问题放在长时段的变化当中,又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范畴下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好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与问题产生的关联;更好的认识我们应如何区分责任的大小、受害程度的轻重,以保证我们在寻找对策的时候,会更加的公平。“另外环境史的研究,可以补充、活跃人们的思维,如果环境问题仅仅是在技术的层面来寻找对策,或者仅仅是经济上的投入,其实是不够的,它需要人们从观念、态度等方面来共同的面对。”梅老师补充到。

从事环境史研究所需的素质及知识积累

环境史是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的研究,是一个交叉的、综合的研究领域,它的性质决定了要从事这样一个领域的研究,就需要一些相关的知识积累,要求具备某些素质。“从事环境史研究需要具备的条件,我想从知识、思维习惯、情感三方面来强调。”梅老师说。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学会知识互补,通过互补来扩大我们的知识结构。”现在的学习,从高中开始分文科、理科,大学也是这样的分科教育。所以对文科的学生来说,需要补充自然科学的知识,尤其是地理学、生态学以及60年代以后兴起的环境科学的知识,这几门学科与环境史的研究有很多相关的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它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还要了解它呈现知识的方式、方法;而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需要补充人文的知识。要对历史学有理解、对哲学有认识,这些可以帮助学自然科学的学生更好的看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好的去思辨问题的道理。“当然这个互补不可能做到全能,但是我想青年学生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跨出自己的主要学科,去学专业之外的一些知识,并且当你学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因为它的根本无非就是人、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而环境史又把人类社会和自然联系在一起,所以最高端的对象其实就是一个客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包括自然。”梅老师进一步解释到。

“第二,我强调要养成环境史的思维习惯,也就是强调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的思维习惯,并且要用这样的思维习惯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养成环境史的思维习惯是从事环境史研究的起点。人类社会的历史,简单的说其实是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变迁、人类认识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我们虽然要分门别类、分层的加以研究,但实际上每一对象中可能都包含了不同层面。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变化的时候,我们要想到变化背后的多种原因,自然的原因、人为的作用都要考虑。”梅老师说。环境史的思维习惯是一种复杂思维,而复杂是事物本身存在的一种状态,尽管很多时候需要分门别类的做单方面的、局部的研究,但它只是整体当中的一个部分,并且这个单方面的、局部的内部,有可能又是一种复杂的东西。

“从情感上面,我们要学会去关怀。”这不是空话也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日常的行动当中。“我们不仅仅要爱家人、爱朋友,还要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要轻易去破坏,不要践踏,对所处的环境、生活的地方、你的校园、你的家乡、你的国家,都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一种大爱、一种关怀。当你学会爱他人、爱他物时,你会发现我们自己也可以更好的生存。”梅老师说。

环境史这个新兴的、重要的、发展中的研究领域,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也正是因为它还在发展中,所以它不像历史学中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这些学科般成形。所以需要更多的人的了解,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从事相关的研究。环境史将永远是青年史学者“一个非常理想的实验室”!

第19篇:抗战史学习心得体会

不忘记国耻,振我中华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辈曾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神话”和灿烂的文明史。然而,从1840年到近代,我们中国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屈辱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鸦片战争,掠我中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圆,抢我中华。各种卖国条约纷纷签订,丧国辱权,中华落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更有甚者,日本侵华,沦陷大半个中国,南京大屠杀,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手无寸铁,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成为了疯狂的日本人手下惨无人道的牺牲品。在那日月无光、惨绝人寰的时刻,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无不揭示侵略者没有人性的本质,以其落后就挨打、弱国就受欺的场面,反映淋漓尽致。

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成了血的长城,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一九四九年,天安门城楼一个伟人的声音响彻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错,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更加缅怀先烈,不忘国耻,更加珍重来这不易的胜利与幸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涮了百余年的耻辱历史,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内心兴起了民族自豪感,更应感受自身肩上的重担。我们应该读史明志,振兴中华!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物产丰富,生活条件优越,“小皇帝、小公主”式的人物层出不穷,“土豪金”、“李刚崽”式玩物丧志者不乏其人。同学们,难道我们都忘了吗?无数革命先烈血肉、灵魂浇铸的历史吗?那的苦难的一幕就在眼前!不!我们不应忘记历史,不应忘记国耻!我们应该修身立志、奋发图强,学习更加努力,不辞艰辛,生活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让“不忘国耻,振我中华”的行动像浪潮一样一浪更比一浪高,经久不衰,扬起弘扬民族精神之帆,在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海洋中破浪前进,勇往直前!让我们从小立志,长大报国,将来投身到轰轰烈烈建设“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去,做一个敢担当,有责任的合格接班人!

木口学校:156班李靓

指导老师:刘吉东

2015.9

第20篇:史学概论简答题——第三章

第三章 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

一、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答: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对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不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后者则包含“因果链条”而且是必须通过实践检验的是否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联系,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算得上是包含“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 简而言之前者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 后者是既知其然有只其所以然的规律。

“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二、为什么说孔德、密尔说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经验规律? 答:经验规律是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而孔德和密尔所总结出来的“共存规律”和“相继规律”都是二者通过经验观察和归纳得来的,这种规律观包含着一个难以消除的内在矛盾,单靠经验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来的“规律”无法保证其一定具有普遍有效的因果必然性,故其属于经验规律。

三、试述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的抽象表述形式及其含义

答:抽象形式表述:任何物质实体,由于自身内在特性决定,在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制约下,必然出现相应的不同反应,从而必然产生出相应的不同结果。这一陈述形式的含义是,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我们把这种规律观称为“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

四、为什么说坚持科学的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避免陷入机械决定论,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答:“一元多因果论的规律观”: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运动变化的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的结果。它是“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统一,遵循了能量和质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同时,它是一种因果决定论,否定了非决定论,因为非决定论根本否定因果决定论,而且导致与一元论对立的多元折中论和无规律论。因此,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多元折中论和非决定论的困境。

五、怎样辨识社会历史现象中的经验规律和普遍规律?

答:经验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联系。普遍规律指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联系的不变秩序的判断,一般指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六、怎样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论著中对社会历史阶段所做的不同的归纳的的含义?

答: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和“封建的等级所有制”。马克思认为人在物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总要创造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交往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就会被一种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如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形式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归结为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的演进序列: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马克思认为,家长制的,古代的,封建的的社会状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的,现在社会则随着商品经济一道发展起来。在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在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则变成了他们的社会财富。 三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归纳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起源,以证明西欧资本主义不是自古有之,证明它的第一个历史和逻辑起点是原始公有制,然后经过古典古代的所有制形式,和罗马晚期的所有制、西欧的封建农奴制,然后从农奴制产生出西欧的资本主义,而西欧的资本主义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七、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史学评论范文.doc》
史学评论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