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人员史学大纲

2020-03-03 18:1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观

一、什么是历史

1.广义: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史学家撰写的历史。

2.狭义:人类历史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

二、什么是历史学

1.历史学的学科特征: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其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主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历史事件像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结合本人的历史事迹,且具有辩证性;历史概念要说明是什么时候的事,是怎么回事;历史发展的线索具有时间的延续性,事件的关联性。总的来说,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强、人文性强、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

2.历史学的功能:

A.历史学是认识历史的最重要途径。历史是人的创造,有了人,才有人类的历史。但不要忘记,人也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古往今来,人们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而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知道,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它的天赋和本能,即某种遗传密码,即使是在有严密组织和分工的蜂群和蚁群中也是如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今天的蜂、蚁同它们亿万年前的祖先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是没有历史的,人们除非用拟人化的办法是写不出它们的历史来的。人却不同,人有智慧,是万物之灵。人的智慧虽然主要来自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记录。通过学习历史,人们了解和吸取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留给后人。如此世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

B.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进而有助于观察未来,看清历史前途。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它的现状入手,例如,世界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的现状,等等。但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仅仅知道它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知道现状,顶多只能说出它现在是这样,而不能回答它为什么是这样。这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历史,才能知道它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每一个人也是如此。

3.历史学相关学科: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历史哲学:对历史学方法、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年代学:确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学科 文献学:对资料文献的管理和检索等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学科

新闻学:报告事件发生,社会现象,政治时局等的学科 社会学:研究现代(当代)人类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学科 考古学:发掘和调查古代遗物和文献 心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激励作用 家谱学:研究家庭及其历史渊源 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和研究 古代天文学:对太空的观察,计算星象 历史地理学:研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对于考古学等提供借鉴

三、什么是历史观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唯物史观创立以前,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和人道主义历史观等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支配和统治地位。这些唯心史观的共同特点是把神的意志、人的思想等主观因素看作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把个别历史人物看作社会历史的主宰;人类社会的历史成了纯粹的思想史,成了英雄、天才的历史。 从根本上说,历史唯心主义都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看不到人们为了生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所以,他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一、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人们才能清楚的看到,任何社会制度都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进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2.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来源:任何理论的发现和创立,都需要前人的思想、理论为前提。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等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看到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的斗争,而且也是无产阶级同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基佐等人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重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试图探究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发现了财产关系是一个国家的 政治 制度的基础。这些关于社会历史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理论前提,马克思的理论包括了一切有实际价值的历史观念,并且给予这些观念一个非常坚固的基础。”

3.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实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两个归结”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他说“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

1.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产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固定的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与意识)

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的具体表现。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普遍的问题,对这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和根本方向;该问题贯串于社会历史观的其它一切问题之中,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该问题是两种社会历史观斗争的焦点,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经部的必然趋势。发展的前进性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和改变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则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

由于文化的历史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具体的历史进程,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丰富多样性。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社会制度的可跨越性;统一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了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和统一性,同时,这种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发展进程中各种偶然性去实现的,表现为发展的多样性。发展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表现和实现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3.阶段性就是人类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阶段性。连续性是指历史的发展不是间断的,一个时代和一代时代虽然不同但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像人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度,即使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但仍有封建社会的影响在,完全到资本主义社会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统一。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会起到思想先导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等。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史学开始向近代形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初期以龚自珍、魏源、徐继畲为代表,中期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为代表,最后于20世纪初年形成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所谓“新史学”。“新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逻辑准备阶段,是学术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清扫了道路,做了逻辑的、思想的以及学术资料上的准备。不消说,梁启超等人在建构“新史学”的过程中,不仅曾经提到马克思,而且还对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学说有所认识和介绍,已经接触到唯物史观。 2.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建立时期:李大钊奠基,后人发展,并经过战争的考验;广泛传播阶段: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时期。经受考验阶段:1966—1976 年是经受考验的阶段。深入发展阶段:.1976 年以来是深入发展阶段。

4.李大钊是第一位奠基人。他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把它跟一些具体的史学工作结合起来的著作,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辟道路的著作。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社会发展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另一位奠基人郭沫若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中国史学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等。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的问题。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2.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史学研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所体现的史学思想推动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向前发展。 高度重视史学研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学习历史、总结历史是为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古鉴今,更好地开辟未来;(二)充分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史学思想推动着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创新:(一)坚持判断社会历史是非得失、兴衰成败的客观标准,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和尊重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推动文明进步中的主体地位;(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两个历史决议为依据,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四)科学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基本历程,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提高对“三个选择”必然性的认识;(五)全面认识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必定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的态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以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四、代表性著作

1919年-1927年 李大钊《史学要论》

1927年-1937年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和《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社会史: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1942),邓初民《社会史简明教程》(1940),后改称《社会进化史纲》,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1947),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通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和中册,全书在延安出版。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与殷周史,第二卷:秦汉史。 世界史:周谷城《世界通史》。

思想史: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郭沫若《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史学理论: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

专史: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840-1924(85年史事)

五、主要经验和当前任务

一是坚持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方向,从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到胡绳、刘大年、白寿彝等人,都坚持这一正确方向,并大力发挥本人的学术创新精神。二是充分尊重前人成果,吸收古代文化遗产中优良的东西,同时学习了近代实证史家学术上的精华。如郭沫若对王国维甲骨、金文研究成果的继承,范文澜对传统经史、乾嘉学术和近代章太炎学术成就的继承,白寿彝对传统史学和陈垣学术的继承。三是坚决摒弃和清除教条主义的危害。运用唯物史观为指导能够取得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是创造地运用其精神,还是死板地照搬其教条。没有长期地有效地进行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彻底清除其恶劣影响,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今天。

第四章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不用多说。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唯心,不用多讲。

分析历史要从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来看,它能够在纷繁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这一本问题,并进而揭示出阶级社会里人际关系的实质。

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始有终,将在历史的因与果之间补充一个对历史过程的梳理与分析,从而完整地展示出“原因—过程—结果”的历史逻辑发展理路。

二、文献研究 1.考古学,是一门以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它与历史学既求同存异,但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然而作为历史学的延伸:历史学与历史研究,则以实物或文献作为依托而存在、而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它们也依靠着考古学的研究发现而生存,而熠熠生辉。

2.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成果,结合《史记》、《汉书》等文献史籍资料,对汉代边塞和烽燧的考实、玉门关址、楼兰及海头城位置的确定,西域丝绸之路的探索以及汉代边郡都尉官僚系统的职官制度的排列等汉晋木简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逐一做了详尽的考释,博大精深,对后人裨益极大。由此他创立的“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综合研究

1.从研究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历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机的结合。

2.历史训诫中解放出来的历史学,今后可以扬长避短,更加偏重于对历史现象与变迁情况的解释、分析、归纳和梳理;微观研究得出的素材,也可以与其他更具眼光的专门学科共同处理,不必自己勉强发挥;历史学者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不是提出似是而非的历史规律,而是运用历史事实阻止政客或通俗作家们对“规律”的错误包装与滥用。而另一方面,社会学将会是我们汲取人类过去经验的很好一环,它可以从传统的历史学领域里接过一部分指导现实的重担。

3.历史地理学或历史地理是研究在历史发展中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基本上历史地理是把地理学加上时间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与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涵历史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4.历史人类学着重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社会亚文化(或称俗文化)是其研究的中心。举凡衣、食、住、行、人体、性爱、暇饰、恐惧、死亡、婚变、家庭、节日、礼仪、书籍、信仰、迷信、神话、传说、民俗、想像,都可以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它在资料来源方面主要依据传统史学所忽略的档案、账目、原始记录、口述史料和考古发现。

四、比较方法

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指历史事件与事件比较,历史人物和人物比较。同一时期性质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做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共性或个性特征。对同一历史时期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可以进行比较,可以从差异性掌握本质特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

对应性原则:进行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必须有对应的比点,即比较项。如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典型的资产阶级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运动存在的背景、领导的阶段、革命纲领、斗争方式,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比较。

重点性原则:历史比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但并不是不择要领,而是要有重点地进行比较。如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进行比较:主要比项包括背景、目的、主张、影响及阶级属性。而这些比项中的重中之重则应是对根本目的、核心主张的比较。

时代性原则:比较并不只是为了通过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区分出异同,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揭示历史事件、历史本质特征,挖掘历史表象中蕴藏的规律,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此在进行比较中要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事件、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发展主张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历史资料,口述历史,历史遗迹考察

第五章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重视修史的传统

1.重视修史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不曾中断的原因:一是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二是学术传统(史学传统)的连续性。司马迁《史记》写出了西汉中期以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成为“二十四史”的先驱,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丰碑和楷模

2.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官制度。是官修史书传统的基础,也是中国史学发达的原因之一。史官名称很多,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史学家并不是史官出身。但他们的史学著作价值都非常高。汉荀悦《汉记》、南北朝 裴松之 《三国志注》、南朝 范晔 《后汉书》、唐 杜佑 《通典》、北宋王溥 《唐会要》、南宋郑樵 《通志》、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明王圻 《续文献通考》、明李贽 〈藏书〉、〈焚书〉、清黄宗羲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清顾炎武 〈日知录〉、清章学诚 〈文史通义〉、清崔述 〈考信录〉等。

二、以撰写信史为目标

先秦史官记事,原则是“书法无隐”。晋国史官董狐书“赵盾弑其君”,孔子称其为“古之良史”。后世把正直的史家称为“良狐”。直书是古代正直史家恪守的治史的基本原则。对立面是曲笔。体现在“叙述当时,务在审实”,“他善必称,己恶不讳”。

三、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经世 ,治理世事 。经济 ,经国济民 。致用 ,尽其所用 。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刘知畿“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龚自珍“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2.古人重视历史经验,是因为历史经验可以作为现实社会活动的借鉴。先秦时期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易经》)强调了解学习前人的言论和行为,从而积蓄自己的德行。宋代朱熹“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充分说明了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大伦理: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道德。大机会:历史进程中带有转折性质的历史事件。

3.中国古代史学具有写人的活动与思想的传统。〈史记〉有12篇“本纪”,汉武帝以前历代君主的事迹。30篇“世家”,大臣的事迹。70篇“列传”,社会各阶层人物。写了明君忠臣,也写了昏君佞臣;写了名臣显贵,也写了市井平民,甚至鸡鸣狗盗之徒,史家对人物事迹的撰写,主要按照社会角色序列、事功序列和道德序列来编排。

4.通过书写和阅读历史上的人物,听其言,观其事,可以戒世、示后。

第六章 20世纪西方史学

见PDF

第七章 历史编纂

一、史料基础

1.史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物品、行为和口碑。新史料的发现,一般都会引发学术研究的创新。20世纪初中国新史料的发现,殷墟卜辞、吐鲁番文书、汉晋简牍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

2.首先,必须充分占有史料。在所要研究的课题范围内,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有关的历史证据。其次,收集史料要尽可能做到兼容并蓄。对于不同类别的史料,要用其所长,而不是攻其所短,或弃而不用,如传说、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具有思想史的意义。最后,收集史料不以今人之概念改变或破坏史料的“原生态”。有的人研究“生态保护”,把不同情况下关于水、森林保护等碑刻资料收集到一起,把它们从其存在的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使其失去了原有之意,只是为自己设想的概念服务。

二、旨趣和形式

1.

2.历史编撰的形式,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即体裁和体例。体裁:指一切作品的种类和样式 体例: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叫体例。体例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标题、断限、序言、评议、注解、目录、凡例、索引等项内容。 编年体,出现的时间最早,按时序记录历史

纪传体,司马迁《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构成,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以时代大事和典章制度。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 。

典制体,有很多专门领域的历史是无法在上述体裁中展现出来。如历代典章制度,不仅要详述沿革,而且还要反映历代政治家和学者的有关评论。正史的“志”难以做到。于是便有了典制体通史《通典》。

学案体,学术思想史往往是通过流派和代表人物来体现的,但在纪传体的“艺文志”很难反映。晚明时期出现了“学案体”。

章节体,随着中国史学进入近代,章节体成为历史编撰的主要形式。无论按时间、空间,还是按事类、人物,都可以用章节加以区分。章节体可以同时包容编年、专题、地域等不同的叙事方式。

四、叙事和议论

中国古代史书中,史家一般不在历史叙述中加入自己的评说,而通常以另外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意见,一般称为史论。最早的史论是《左传》中的“君子曰”。司马迁继承了这种能够发挥史家主体意识的优良传统,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在《史记》每篇正文的前后论之,共137条。

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基本素养

一、理论素养

必须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历史。方法是就功能来说的,它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和途径。任何方法都只能来自对象的内容,即来自对象自身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对理论再现出来的本质和规律的自觉运用。而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本质、原则和特性的理论,即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以便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就是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唯物论和社会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自觉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它提供的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主观意识和客观历史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论、原则、手段、工具和途径等,以此指导人们去正确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历史。关于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历史观,对它的自觉运用是方法论。

二、专业素养

梁启超对“史家四长”作了新的解释。史德,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因此要克服夸大、附会与武断。史学,凡做史学的人,必先有一觉悟,曰:贵专精不贵杂博。有了专门学问,还要讲点常识。单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单有专长,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史识,是史家的观察力。史才,作史的技术,包括对史料、史实的剪裁和排列,以及文采,指文字的简洁、飞动。

三、道德素养

即史德。

军队人才网: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大纲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管理学类专业科目大纲分析

军队文职: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中药学专业大纲解读

全军首次统一招聘文职人员大纲解析——哲学

公安局文职人员

文职人员个人简历

文职人员感想

文职人员个人简历

文职人员自我介绍

文职人员考核办法

《文职人员史学大纲.doc》
文职人员史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