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与海影评范文

2022-09-0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沙与海》影评

与风浪搏击展视听风采

——评纪录片《沙与海》

“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啊,无论是寂寥的茫茫的大沙漠中,还是翻腾着的滚滚的大海中,想要生存都要与大自然相抗争,虽说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但看完《沙与海》我却感觉到浓重的的沙土味和涩涩的海水味夹杂着汗水与泪水扑面而来,伴随着生活的艰辛历历在目。

本片以残酷的大自然为背景,选择了两个家庭为之生活的故事,用两个环境中的两种家庭共同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两条线索两个时空交叉出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使观众游走在两个家庭的生活中,一个是生活在宁夏与内蒙交界处大沙漠里的刘泽远一家,他们世代生活在沙漠中,靠养殖骆驼为生,一个是生活在辽东半岛海边井蛙岛的刘丕成一家,他们世代靠捕捞为生。刘泽远一家生活艰辛孤独,自然的风沙常常使他们生活陷入困境,但他们依然得生活下去,刘丕成一家虽然条件富裕,但出海捕鱼依然受到天气的制约。总之,大自然变幻无常,不管在哪,活着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透过视听语言的表达,我们能更加深刻的领会到片中的内涵。 首先,在人物的景别的表现时,拍摄人物的情绪以及采访人物时大都用到了特写的表现手法,通过特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轮廓,以及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使观众更加直观的体会到片中的人物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感受,例如在采访刘泽远和刘丕成时,特写镜头拍摄人物侧脸,脸上那些被生活的艰难烙下的深深地皱纹一道道印在我

们的心中,再加上嘴中不时地吐出的阵阵白烟,清晰明显,更加映衬出种种的艰辛与不易。在拍摄刘泽远一家居住的环境时,运用了远景镜头,为我们更加直观的展现了刘泽远一家生活的艰苦,营造出了一种略带伤感同时无比荒凉的氛围。

其次,在人物的拍摄角度上,运用了仰拍人物的方法,凸显出人的伟大和改造自然的精神,比如在刘泽远弯腰锄地时,摄影机仰拍刘泽远,使得蓝天为背景,人物为主体,人像是站到了天上一般,更加突出了他想要在自然的艰辛下奋力拼搏的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渺小的人在生活中是多么的伟大。

然后,在片中运用了六次音乐,每一次都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触。其中最让我感触的有两处,在一个画面中,一片苍茫的大沙漠上零落着各种白骨,缓慢而凄凉的音乐响起,一个推镜头缓缓将我们带入画面中去,好像我们真的走入了这片沙漠中似的,伴着音乐,我们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刘泽远一家在沙漠中生活的不易。还有一处,刘泽远带着儿子在沙漠中打沙枣,满满的一地的红红的沙枣,伴着轻快欢乐的音乐响起,像是在为他们庆祝,又像是在鼓励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的积极地心态。

再次,在片中使用了声画对立的表现手法,用一个环境的声音去搭配另一个环境的画面,例如在表现刘丕成在大海中捕捞的不易却用到了刘泽远在沙漠中抗争的声音,两者互相衬托互相对照共同表现了大自然中想要活下来的不容易,发人深思。

此外本片还使用了两级镜头的拍摄方法,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

辑手法,在同期声的使用上十分自然得体,在音乐的使用上也非常恰到好处渲染氛围,处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片虽然是93年完成的,但它的拍摄手法、制作手段至今沿用,在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家人生活的不易,更看到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与自然搏斗的精神,看到了刘丕成一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更看到了刘泽远一家人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精神会鼓舞着我、伴随着我一直向前。

推荐第2篇:沙与海

沙与海观后感

沙与海,连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构成了一个矛盾体。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仅仅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元。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导演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正像影片里面所说的:“无论大海还是沙漠,对于刘丕成和刘泽远来说都是无法与之抗拒的庞大怪物。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他们似乎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那就是顺应。”

当记者在问刘泽远的女儿愿不愿意留在家时,女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低着头继续纳鞋垫,没有任何语言,也没有任何过多的修饰,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表情把他女儿心里那种矛盾的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的脸上我们就可以读出:她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的,虽然这里很贫穷,但毕竟是生她养她的土地,还有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她舍不得,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对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她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她又希望能够离开,如此复杂的内心。 安土重迁或许是中国人固有的情结,我们有理由坚守。但如果安身立命的环境不能满足我们的最基本的生活理想,我觉得,应该走出去。

影片中一个小女孩在茫茫沙漠中独自玩耍的场面让我难以忘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拿着自己的小鞋子从沙上滑下来本应该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让人喜爱的场面,但当观众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应该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感到的是小女孩独自一人的那种孤单。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童年记忆中只有沙子与大风的孩子是多么孤独,她有着和同龄孩子一样却又不同的童趣。

这部片子拍摄于1989年,在1991年获得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的大奖,是中国首部在亚广联上获此殊容的片子

导演通过对这两户家庭的描述,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是在哪里,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要和自然做顽强的斗争并勇敢的生存。当年亚广联的评委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是:它反映了人类的普遍规律和全人类共同的生活特性并有利于本国的发展。

在影片结尾——“无论是在沙漠还是在海岛,无论穷还是富,他们都在为生活努力着。人生一辈子,在哪儿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句渗透着人生哲理的解说词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与此同时也开启了观众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第3篇:惊沙影评(定稿)

“惊沙”影评

中国有两种电影,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由国有片厂投资,不以市场回报为主要目标;另外一种是面向普通消费市场的电影。当把主旋律电影放在娱乐产品范畴里看待时,往往不被看好,但《建国大业》这类除外。主旋律电影的不自由,是天然的,其首要目的就是完成特定意识传导。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惊沙”的进步在于两处:一是碰触较为敏感的题材——西路军;二是故事搭建基本围绕戏剧冲突展开,而非为了说理而说理。换言之,主旋律电影确实越来越像电影了。

战争题材的影片,向来是以两个层面吸引观众。一个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一个是能激发人心豪迈的情感。在好莱坞电影中,战争电影往往是前者靠先进的武器,后者靠孤单英雄的勇闯虎穴。虽然也能让观众有一时的亢奋,但是在看后激情顿泄。而华语战争题材,又往往不令观众“感冒”。其原因是,过分的脸谱化,把英雄塑造得高大全,不近人间烟火。于是,本来是占了本土的“地利”,却失去了艺术上的“天时”。而这部《惊沙》,则是近年来华语战争题材少中的精品之作。

本影片讲的是我西路军与马家军激战中的“临泽突围”。西路军后勤部队虽然作战顽强,却因为孤军奋战缺少弹药、粮食,又没有给养、药品,而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在临泽城中。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西路军指战员们,仍然是奋不顾身的杀敌。在场面上,因为年代的限制,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新式武器。但影片中西路军将士们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用大刀、石头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场面,要胜过用特

效作出来的视觉冲击。现代战争的激烈,原始战争的凶悍,在影片中都有所展示。导演安战军为使得战争场面尽可能的真实,不做植入广告,不用明星大腕,不玩电脑特效,大胆采用写实手法拍摄,据说光TNT炸药就用了5吨,子弹打了十几万发,再加上众实力派演员全情投入、忘我演绎,故而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影片中,展现了一幕幕战场上的殊死搏斗,影片的战争场面做的很好,爆破、近身肉搏、枪战、夜袭等等场面都十分逼真,这说明在技术上,国内的战争影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影片中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是场面逼真,情节曲折,所以看点还是足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到战争的可怕,那种子弹四周飞舞,炸弹遍地开花,敌人蜂拥而至,这种地狱般的场景令人恐惧,但只有勇敢向前,才能搏杀出一条生路来。

“三六年,十月份,三大主力会师到会宁。一部分过河西呀,一部分留河东。十二月,天气寒,红军身上衣裳单。脚上血涟涟,肚子直叫唤。西路军是好汉呀,挥舞大刀把敌砍。敌人太多杀不完,敌人哪,杀不完„„英勇不屈的红军哪,拉响了手榴弹!”影片快结束时,已是奄奄一息的彭定山一边唱着这歌,一边拉响了手榴弹。调是民歌小调,词却是非常形象的概括了红军西路军的悲壮经历。而真实的历史必定残酷血腥过电影及歌曲,但愿昔日埋骨他乡的忠魂英灵能得以安息。

文学院 汉语(对外汉语)

2009级13班 林科

推荐第4篇:惊沙影评(定稿)

“惊沙”影评

中国有两种电影,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由国有片厂投资,不以市场回报为主要目标;另外一种是面向普通消费市场的电影。当把主旋律电影放在娱乐产品范畴里看待时,往往不被看好,但《建国大业》这类除外。主旋律电影的不自由,是天然的,其首要目的就是完成特定意识传导。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惊沙”的进步在于两处:一是碰触较为敏感的题材——西路军;二是故事搭建基本围绕戏剧冲突展开,而非为了说理而说理。换言之,主旋律电影确实越来越像电影了。

战争题材的影片,向来是以两个层面吸引观众。一个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一个是能激发人心豪迈的情感。在好莱坞电影中,战争电影往往是前者靠先进的武器,后者靠孤单英雄的勇闯虎穴。虽然也能让观众有一时的亢奋,但是在看后激情顿泄。而华语战争题材,又往往不令观众“感冒”。其原因是,过分的脸谱化,把英雄塑造得高大全,不近人间烟火。于是,本来是占了本土的“地利”,却失去了艺术上的“天时”。而这部《惊沙》,则是近年来华语战争题材少中的精品之作。

本影片讲的是我西路军与马家军激战中的“临泽突围”。西路军后勤部队虽然作战顽强,却因为孤军奋战缺少弹药、粮食,又没有给养、药品,而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在临泽城中。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西路军指战员们,仍然是奋不顾身的杀敌。在场面上,因为年代的限制,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新式武器。但影片中西路军将士们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用大刀、石头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场面,要胜过用特

效作出来的视觉冲击。现代战争的激烈,原始战争的凶悍,在影片中都有所展示。导演安战军为使得战争场面尽可能的真实,不做植入广告,不用明星大腕,不玩电脑特效,大胆采用写实手法拍摄,据说光TNT炸药就用了5吨,子弹打了十几万发,再加上众实力派演员全情投入、忘我演绎,故而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影片中,展现了一幕幕战场上的殊死搏斗,影片的战争场面做的很好,爆破、近身肉搏、枪战、夜袭等等场面都十分逼真,这说明在技术上,国内的战争影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影片中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是场面逼真,情节曲折,所以看点还是足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到战争的可怕,那种子弹四周飞舞,炸弹遍地开花,敌人蜂拥而至,这种地狱般的场景令人恐惧,但只有勇敢向前,才能搏杀出一条生路来。

“三六年,十月份,三大主力会师到会宁。一部分过河西呀,一部分留河东。十二月,天气寒,红军身上衣裳单。脚上血涟涟,肚子直叫唤。西路军是好汉呀,挥舞大刀把敌砍。敌人太多杀不完,敌人哪,杀不完„„英勇不屈的红军哪,拉响了手榴弹!”影片快结束时,已是奄奄一息的彭定山一边唱着这歌,一边拉响了手榴弹。调是民歌小调,词却是非常形象的概括了红军西路军的悲壮经历。而真实的历史必定残酷血腥过电影及歌曲,但愿昔日埋骨他乡的忠魂英灵能得以安息。

文学院 汉语(对外汉语)

2009级13班 林科

推荐第5篇:《谍海风云》影评

《谍海风云》影评

张晓虎

《谍海风云》的前期宣传还是很成功的,看过预告片之后,我对这部“中外合资”的大片还是充满了希望。但是纵览全片之后,我发现在片中好莱坞的元素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后期剪辑,核心的创作均由好莱坞班底一手操办,很遗憾唯一与中国沾边的只是故事的发生地、演员和出品方。因此,《谍海风云》的本质依旧是中国演员参与的美国片,并且也还只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下来的商业片。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是硬着头皮看到完的,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离开电影院的冲动了。片子开头打出片名的时候,大大的英文名《shanghai》就让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国内公映的时候,要弄出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中文名《谍海风云》。很多像我这样抱着看谍战的心情前去看电影,用谍战片的标准进行衡量,到最后才猛然发现这部电影与传统的谍战片相距还是很大,换句话说:美国导演根本就没把这部电影当谍战片去拍。

下来说说剧情,由于东西方的差异,好莱坞的导演根本就不懂旧中国的国情,编故事也编到了离谱的程度。如果旧中国纵横上海滩的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之流都起个英文名字,娶个抗日组织首领的女儿,而且这个女人也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天天带着几个表妹混场子,内心却坚贞热烈宛如处子,为了一个随时准备跟别的男人上床的老婆丢了小命,还拗着小马哥的造型,还怎么服众啊?那个日本情报长官田中更是不可思议,杀了美军谍报员,不是为了情报,只是为了一个毒瘾深重、临死还叫着别的男人名字的女人,在楼下轻易的杀了情敌却莫名其妙的让生活不能自理的女人跑了,最后田中放走了落魄逃亡的索姆斯和兰亭夫人,这还是侵略了我们大半个中国的日本鬼子吗?于是,这些既缺乏根据又缺乏逻辑的情感就架构起了1941年的上海,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三角关系,还顺带牵出了珍珠港事件,真的匪夷所思。

这部电影看着看着就让我想起了《色戒》和《东风雨》,原来在中国不管是中国地下党、美国特工、黑帮老大,还是日本情报头目,搞情报的方法都是靠出卖色相。而剧情也再次验证了中国的古训: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纯子而死的康纳,为了安娜而死的安东尼,为了那个只露了几面的女人而死的日本间谍,总之,里面的男人死了,全是和女人有关。

今天我和我老婆讨论了一下午的剧情,最后我也冷静了下来,客观的说:电影是艺术品,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谍海风云》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在对待这部由外国人编剧、导演的上海题材影片时,我们大可不必用带有民族色彩的历史思维来评判它。只要是艺术,就会有缺憾,其实缺憾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是另一种美呢?

推荐第6篇:海云台影评

韩国灾难电影《海云台》赏析

班级:12信管2班

姓名:代倩宇

学号:1210831218 《海云台》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以前在电影院看过好莱坞的灾难电影《后天》、《完美风暴》等,虽然场景不及好莱坞的特效场面,但是却能看出这部号称韩国首部灾难影片导演所花费的心思。 记得是在高中周末的一个晚上不禁意间打开电视,看到电影频道在播放《海云台》,原以为会和以前看到灾难片一样,好莱坞电影最后常常宣扬英雄主义上,一个人拯救了世界,但是韩国电影却是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触动人心的闪光点。

影片从开始就介绍印尼海啸,为后面接踵而至海啸埋下伏笔。 海云台是韩国一个有名的海滩度假地,在一片风和日丽中,人们在海滩上玩耍,浑然不知灾难的降临。海啸从朝鲜半岛以700公里的速度朝韩国奔来,大马岛因地震沉没,卷起了万丈高的海浪,足以毁灭一切。当海边的潮水迅速退去,远方一个如楼高的海浪朝海云台的海滩袭来,人们开始疯狂的逃离。一个小女孩受到了惊吓,在海浪快卷来的一瞬,被父亲抱起,却终究抵不过接二连三的滔天巨浪。当整个海云台,这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被海啸吞没时,人性的光辉笼罩整座城市。

令人感动的韩国电影,常常是在一些小的细节,小的情节里打动人心,更注重的是人的情感的描写,也许是文化差异。在《海云台》这部电影里,讲述了三对小人物的故事,一对是土生土长的海云台居民因为印尼海啸连在一起,另一对是推动海云台成为世博会旅游观光点的大使,她和前夫——国际海洋研究所地质专家金辉,在发现金辉发现围绕大马岛和海云台的东海地质情况与2004年印尼发生海啸的情况非常吻合,提出海啸会在韩国发生,灾难防御厅不顾他的劝告和判断,他只能将隐忧自己承受。

精彩的是《海云台》这部电影请来《后天》特效制作团队,其场面的设置并不亚于好莱坞的有名灾难场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座有玻璃幕墙的住宅大楼,因为地震海啸玻璃全部震碎,海水涌进每个房间,男主人公的女儿在海水从房间退去的时,随着海水向窗外漂去,要从高楼下去时父亲一把拉住了女孩的手,此时镜头从近景急速后推成全景,非常震撼。而另一个配角,亨植作为海上救生员在最后救援时,因为海浪太大,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女友,在汹涌的波涛里,他对着已救上直升飞机的女友微笑着,毅然的割掉胸前的救生绳,慢慢消失在海浪中,而看到此刻的我已是泪流满面。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在影片最后的场景里,海啸过后整个城市满目疮痍,人们互相寻找亲人,在影片前面的铺垫中,一位人到中年却无所事事的男子,他的母亲在海啸来之前给自己的儿子买了一双皮鞋,而影片最后那双皮鞋静静的漂在水上,男子发现后抱着母亲买的皮鞋痛哭流涕。一些令人感动的场面一幕幕在眼前出现,亨植割掉绳子的时候,敏智的父母与敏智道别时,舅舅把万植救起却不幸被大箱子撞走的时候,冬春抱着母亲的遗像大哭的时候„„突然觉得人们在灾难面前时如此脆弱,而导演也恰恰抓住这一点,将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通过一个个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放大,直击人的内心,设计的大场面也不小气,有了好莱坞的制作团队加盟,再加上韩国电影一贯的情感风格,细腻刻画,造就了不一般的灾难电影,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同一时期中国上映的《超强台风》与韩国的《海云台》相比就逊色很多,特效与故事情节较为老套,而难能可贵的是,《海云台》没有像好莱坞和国内的某些电影一样,一味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刻意淡化了救援英雄们所发挥的作用,将他们和普通民众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进行过分渲染而使之变成“超人”,众多小人物的出场也令观众感到亲切。同时,影片也没有将故事情节过分和谐,而是在结尾安排几个主人公纷纷作出了自我牺牲,其中更不忘闪现出人性的光辉,让人感觉遗憾也是一种美。

因沉重的结尾,《海云台》让我看到颇有痛心,充满笑声之余还做到了感人至深,不失为一部可载入韩国电影史册的佳作。

推荐第7篇:海云台影评

韩国灾难电影《海云台》赏析

班级:12信管2班

姓名:代倩宇

学号:1210831218 《海云台》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以前在电影院看过好莱坞的灾难电影《后天》、《完美风暴》等,虽然场景不及好莱坞的特效场面,但是却能看出这部号称韩国首部灾难影片导演所花费的心思。 记得是在高中周末的一个晚上不禁意间打开电视,看到电影频道在播放《海云台》,原以为会和以前看到灾难片一样,好莱坞电影最后常常宣扬英雄主义上,一个人拯救了世界,但是韩国电影却是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触动人心的闪光点。

影片从开始就介绍印尼海啸,为后面接踵而至海啸埋下伏笔。 海云台是韩国一个有名的海滩度假地,在一片风和日丽中,人们在海滩上玩耍,浑然不知灾难的降临。海啸从朝鲜半岛以700公里的速度朝韩国奔来,大马岛因地震沉没,卷起了万丈高的海浪,足以毁灭一切。当海边的潮水迅速退去,远方一个如楼高的海浪朝海云台的海滩袭来,人们开始疯狂的逃离。一个小女孩受到了惊吓,在海浪快卷来的一瞬,被父亲抱起,却终究抵不过接二连三的滔天巨浪。当整个海云台,这座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被海啸吞没时,人性的光辉笼罩整座城市。

令人感动的韩国电影,常常是在一些小的细节,小的情节里打动人心,更注重的是人的情感的描写,也许是文化差异。在《海云台》这部电影里,讲述了三对小人物的故事,一对是土生土长的海云台居民因为印尼海啸连在一起,另一对是推动海云台成为世博会旅游观光点的大使,她和前夫——国际海洋研究所地质专家金辉,在发现金辉发现围绕大马岛和海云台的东海地质情况与2004年印尼发生海啸的情况非常吻合,提出海啸会在韩国发生,灾难防御厅不顾他的劝告和判断,他只能将隐忧自己承受。

精彩的是《海云台》这部电影请来《后天》特效制作团队,其场面的设置并不亚于好莱坞的有名灾难场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座有玻璃幕墙的住宅大楼,因为地震海啸玻璃全部震碎,海水涌进每个房间,男主人公的女儿在海水从房间退去的时,随着海水向窗外漂去,要从高楼下去时父亲一把拉住了女孩的手,此时镜头从近景急速后推成全景,非常震撼。而另一个配角,亨植作为海上救生员在最后救援时,因为海浪太大,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女友,在汹涌的波涛里,他对着已救上直升飞机的女友微笑着,毅然的割掉胸前的救生绳,慢慢消失在海浪中,而看到此刻的我已是泪流满面。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在影片最后的场景里,海啸过后整个城市满目疮痍,人们互相寻找亲人,在影片前面的铺垫中,一位人到中年却无所事事的男子,他的母亲在海啸来之前给自己的儿子买了一双皮鞋,而影片最后那双皮鞋静静的漂在水上,男子发现后抱着母亲买的皮鞋痛哭流涕。一些令人感动的场面一幕幕在眼前出现,亨植割掉绳子的时候,敏智的父母与敏智道别时,舅舅把万植救起却不幸被大箱子撞走的时候,冬春抱着母亲的遗像大哭的时候„„突然觉得人们在灾难面前时如此脆弱,而导演也恰恰抓住这一点,将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通过一个个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放大,直击人的内心,设计的大场面也不小气,有了好莱坞的制作团队加盟,再加上韩国电影一贯的情感风格,细腻刻画,造就了不一般的灾难电影,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同一时期中国上映的《超强台风》与韩国的《海云台》相比就逊色很多,特效与故事情节较为老套,而难能可贵的是,《海云台》没有像好莱坞和国内的某些电影一样,一味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刻意淡化了救援英雄们所发挥的作用,将他们和普通民众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进行过分渲染而使之变成“超人”,众多小人物的出场也令观众感到亲切。同时,影片也没有将故事情节过分和谐,而是在结尾安排几个主人公纷纷作出了自我牺牲,其中更不忘闪现出人性的光辉,让人感觉遗憾也是一种美。

因沉重的结尾,《海云台》让我看到颇有痛心,充满笑声之余还做到了感人至深,不失为一部可载入韩国电影史册的佳作。

推荐第8篇:怒海潜将影评

篇1:怒海潜将观后感 《怒海潜将》观后感

在“立人教育”的活动期间,我们班级组织全班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怒海潜将》。“梦想是美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电影的结尾曲响起时,这句话便浮现在我脑里。

主人公的出身就如同所有励志电影一般,家庭不富裕,社会地位低,出生在一个美国黑人家庭,由于种族的缘故决定了卡尔的一生不可能会有什么作为。卡尔从小见证了父亲为了耕地而磨破的双手,见证了父亲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凡生活。于是,卡尔决定改变——不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农民!卡尔要成为一名海军首席潜水员。这不是对父亲的不敬,而是卡尔敢于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挑战!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马丁路德金还没有发表演讲,黑人在哪里都是遭到鄙视和唾弃的。所以卡尔的梦想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其实,从这一刻起,可以说卡尔已经成功了,因为卡尔敢于改变现状。而这恰恰就是我们与有梦想的人之间的差别。我们很多人不愿意改变当前的现状,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就挺好,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这就足够了,还在追求什么呢?熟不知这样的想法决定了一生都只能是个平凡人!被禁锢的思想决定我们步履蹒跚甚至无法前行。只想过普通的生活,过平凡的日子,拿一般的薪水,正是这样的平凡,让我们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像没有桨的船,终究会随波逐流一样。卡尔的梦想是首席潜水官,从进入军队的第一天起,他时时刻刻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即使是在最卑贱的厨房,即使干的是最低等的工作,那梦想的火种时时刻刻都在燃烧,那是卡尔为之奋斗的目标,那就是卡尔的船桨。有梦想才是成功的前提!我们不能决定出身,但可以决定未来,当不能改变风的方向时,那么,就改变帆的方向吧。而影片结尾时卡尔戴着假肢穿着290磅的潜水服走完了艰难的12步,脱下头盔时,混着满脸的汗水卡尔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了最后的考验。卡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时的你也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你也一定会认为即使断了腿,也都是值得的。

在片中,你从未见过见卡尔因为断腿而抱怨,看到的只是他不停的在练习假肢,强壮自己的体魄。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继续奔跑。坚定的信念,强大的内心!这是卡尔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一直都只能在原地徘徊的原因是因为看别人太多,看自己太少,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当宝鉴,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上了别人的道路。而卡尔呢?成为首席潜水官的梦想从未动摇,即使是在失去左腿的情况下也不曾放弃自己的梦。如果你想成长,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而是自己的不懈努力;如果你想成熟,需要的不是别人的经验之谈,只能是自己的实质经历。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首席潜水官,从一个最卑贱的人变成受人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卡尔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也完成了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挑战。

不管怎么说,理想和现实之间终究是有差距的,卡尔这样的强者并不多见,我们不能成为卡尔,我们仍可以成为自己。成功的关键是你怎么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果你觉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太远而失去了奋斗的信心,没有了信念,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浮云,你也永远只能停留在现实的层面。而那些最终超越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到达梦想彼岸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将梦想照进现实,他们才可以被称为“执着的追梦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也都是值得的!篇2:《怒海潜将》观后感 《怒海潜将》观后感

——在种族歧视和官僚作风中奋起 2008 社会体育 万帅 20083664 怒海潜将,一部励志片; 怒海潜将,一部奋斗史; 怒海潜将,更是一部反映种族歧视和官僚作风的片子。

在这部片子里,贯穿着一个黑人的辛酸奋斗,贯穿着他的爱情和亲情。在这条从贫苦黑人到普通潜水员,再到潜水搜救部队中的精英的奋斗路上,主人公卡尔·布拉谢忍受着种族歧视,用他的努力和智慧来打破这种种族歧视,用他的不屈和实力来与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 这部电影,表面上貌似一部励志片,整个看电影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被卡尔激励得跃跃欲试,急想要一展宏图和抱负。虽说很不现实,但这部电影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激励作用。然后看过之后,我想我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从电影中的那些细节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凄凉而无奈的种族歧视

说到卡尔,首先要提到的应该是他的父亲。卡尔的父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黑人,作为一个靠毛驴生活的自耕农,他深知黑人的地位,所以他才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坚持然后卡尔读书。在临别送卡尔去当海军的时候,父亲对卡尔说: “不要,永远不要回来

进去后要努力打拼,不要随便相信人任何人,

如果很难熬的话?一定会很难熬的?不要放弃,绝不放弃 不要回来这儿??”

这几句话,当时触动了我的心灵,明明知道黑人很难在白人世界里立足,但是黑人还是得生活,得奋斗。这就是种族歧视下的生活,这就是无奈,这就是白人世界里的潜规则。 “美国海军是年轻人的绝佳机会”,这句影片中的话,折射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但是这样的机会只是给美国白人年轻人的,像卡尔这样的黑人要么选择低头,要么奋起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卡尔那样在白人中脱颖而出呢?而如果没有种族歧视的话,黑人就不用活得那么辛苦和艰难。他们只需像白人正常地生活就好了,只需付出正常的努力就可以了。而这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种族歧视

在这部影片中,几乎处处体现了种族歧视。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临别时,卡尔的母亲跟他说“以你的条件,一定是最佳差事”,母亲忽略了他的儿子是个黑人这个前提,这个问题是无处不在的,你有没有能力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是什么肤色的认种!当卡尔来到海军部队时,有人告诉他黑人在海军里只有三条路:当伙夫,当军官杂役,或者滚蛋。卡尔,你太天真了,天真到以为自己一来部队就可以当上士兵之类的。他的最终目标是当上海军军官的最高级别海军首席潜水士长官,而显然现实与他的梦想有着天壤之别。这个伙夫的差事就是给卡尔的当头一棒。

而卡尔显然不是一个孬种,他敢于与白人相抗争,在一次游泳中体现出他的非常才能。士长官给了卡尔一个“搜救队救生员”的新职位,卡尔很高兴,但却听到这样一句话“去那边只是游泳,没别的,你还是杂役团的一员”,没错,无论在哪里做什么,卡尔都还是黑人,黑人始终逃不过他被歧视的命运。

当卡尔千辛万苦地来到他梦想的海军潜水学校时,第一个晚上迎接他的就是“不与黑鬼同住一室”,他宿舍几乎所有的白人都选择离开这个宿舍,原因就是卡尔是黑人。 在卡尔奋不顾身地救了他的同胞时,他们却让美国总统却把勋章颁给了一个贪生怕死的白人,原因就是卡尔不是白人。白人不允许黑人骑在他们的头上,甚至不惜一切颠倒是非黑白。 当卡尔笔试成绩为94分,马上就要毕业时,学校却以“不允许黑人潜水员”从他们学校毕业为理由,百般阻挠卡尔毕业。种族歧视,让卡尔忍受那么多的苦难和艰辛,然而最终他还是成功了。卡尔成为了美国海军中唯一的黑人潜水员。 黑暗而可恶的官僚作风

卡尔,黑人士长官,在种族歧视下,他成功了。然而迎接他的不是他坦荡的仕途,而是海军军官里黑暗的官僚作风。这官僚作风的主要引领人即是汉克上校。 汉克上校不仅敌对当年救过他的比利山岱首席士长官,现在更是针对卡尔这个黑人长官。汉克不允许别人在他的面前耍花枪。趁着卡尔断了一条腿的时候,制定出一套套的规则,想彻底将卡尔遣送回家。

官僚主义作风,也是官场中存在的一个很现实很普遍的问题。在这部影片中,汉克上校实际上是借着士长官这一职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打击当年的士长官比利山岱,打击现在的二等士长官卡尔,为了一己私欲,不顾一切地在那里设置各种笑话。最终当人们为成功的卡尔鼓掌时,汉克一个人孤零零地在一边垂头丧气。然后卡尔和山岱打到了官僚,但是官僚还是存在的,存在于几乎任何地方。不仅是在海军中,不仅是在美国,还在各种官场中,各个国家。这似乎是个不变的话题,怎么去打击,总还是无处不在。

这是一部,表面上看来是励志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提到的东西。比如两队夫妻之间的爱情,比如亲情,比如山岱和卡尔之间的友情。山岱当初那么恨卡尔,有一点是因为卡尔跟自己很像,他说“下次不准再暗示我们臭气相投”,这一点卡尔激怒了他,因为山岱由原来的首席士长官到现在的落魄,这些让他痛苦,使得他把所有的怨恨都撒在了卡尔的身上。最终,山岱帮助卡尔圆梦,自己也得到了一些慰藉,得到了振作。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关于种族歧视和官僚主义作风的电影,夹杂着励志和奋斗的元素。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篇3:怒海潜将观后感- 理想和执着

贫穷的黑人卡尔在离开家乡踏上海军之路时,他心里就有自己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当上海军军官最高级别海军首席潜水士长官,显然现实和梦想有着天壤之别。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和官僚主义让他走向梦想的路充满荆棘,但无论什么样的困境从未改变他前进的方向,从未磨灭那团梦想之火。

第一曲:找到目标,坚持下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卡尔理论考试多次不合格,如果再不合格就会被退学,当他联系的一家图书馆告知他不提供教学服务时,他没有放弃,正因为他没有放弃,他收获了学业的同时,获得了他的爱情,他遇到了他的妻子。

回想起当年刚从学校毕业出来,面试处处碰壁,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每次都满怀希望的去面试,焦急忐忑的等待结果,最终都让我失望郁闷,整个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只想找份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经历了3个多月求职无果,内心挣扎痛苦的煎熬,我决定重新调整心态,不再病急乱投医,我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人事行政方面努力,慢慢的工作开始有了眉目,陆续有几家公司录用我,与此同时一次偶然机会得知公司在招人事,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跟老总有了第一次的面谈,当时我没有抱希望,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学的专业也不对口,但是很意外老总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去报到。 第二曲:成长的旅途充满挑战和未知数,摆正心态,付出行动;进入海军部队的卡尔一定没有预想到他是去当伙夫;一定没有想到游泳黑人和白人还区别对待;一定没有想到千辛万苦来到海军潜水学校的第一个晚上,迎接他的就是“不与黑鬼同住一室”;一定没有想到当他奋不顾身救了他的同伴时,勋章却给了一个贪生怕死的白人。。。。。。太多的阻碍,太多的不公,太多无言的艰辛,卡尔都挺了过来,他没有因为之前的传统就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因为教官一再的阻碍而放弃,他敢于向世俗挑战,敢于向不公平说不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知识,新的环境,新的人,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加上自己的适应能力比较弱,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但是自己却浑然不知;多种因素碰撞在一起,突然让我觉醒,我开始给自己定位,给自己设定朝目标努力的计划,我去参加了人力资源三级的培训,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培训去考试,也最终通过了考试,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事情我都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去年公司集体要求签合同,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很好的跟员工解释清楚,导致最后发生了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对公司、对我和对一些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我懂得多一点,如果我处理的老道一点,如果我能力再提高一点,这样的事情应该就不会是那样的结果。有挑战才会更有动力,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胜任岗位的要求,能发挥岗位有的作用。

第三曲:成功必定有其必然性,一定是你付出的比别人多,一定是你失去的也比别人多,一定是你承受的比别人多;卡尔成功的毕业了,那是他在冰冷的水底坚持了9小时31分,最终将散落的零件全部组装起来;卡尔成功的重返他深爱的岗位,那是他放弃了半条腿,完成了艰难的恢复训练,在法庭上一只脚顶起了290斤重的潜水服走完了12步;他始终带着父亲的照片和刻着“asnf”的收音机,却无法见父亲一面;卡尔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抉择,放弃与家人的天伦之乐。。。最终卡尔成功了。。。

我还没有成功,我正在努力,我相信只要愿意行动,成功是必然的,公司愿意无私为每个人提供成长的帮助,公司的精英愿意成为教练让每个学员都顺利毕业,公司的每位同事也愿意竭尽所能的帮助你。。。这样的环境,如果不能尽其能,如果不能为己用,是不是太浪费了,如果不能成功,是不是太不应该了?直视卡尔的目光,有没有发现他的眼神一直那么坚定,一直那么自信,一直那么充满斗志和激情

推荐第9篇:赤沙镇张满海先进事迹

张满海同志先进事迹

张满海 赤沙镇放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1958年1月出生,2006年12月入党,初中文化。

放马沟村隶属成仓区赤沙镇以南偏僻的山沟之中,全村共532人,是一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且自然资源缺乏的小村。2008年10月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张满海同志,立足基层,踏实工作,廉洁自律,心系群众,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成功地走出了困境。全村利用耕地、荒坡、荒山共发展花椒700余亩、新栽核桃400多亩、发展苹果200亩,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三年来共争取无偿资金22.5万元用于村内道路及水利建设,争取项目资金55余万元,完成了8.8公里水泥路进村工程,投资20万余万元,建成占地22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支部活动室、村委会办公室。

三年来,张满海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村级公益事业,有力的促进了村域经济发展,保持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456元。

张满海同志,被区委表彰为2010年全区优秀共产党员。

推荐第10篇:广州海心沙花城广场导游词

广州海心沙花城广场导游词

海心沙公园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地,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水上开幕式给世人带来了震撼。

海心沙是广州亚运最珍贵最宝贵的遗产,亚运会结束后,广州市政府整合各种优秀资源,把海心沙亚运公园定位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五星级文化旅游景区。

海心沙对面的广州“花城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中有少年宫、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许多广州新标志性建筑,花城广场现已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是广州市最大的市民广场。

在网上看到这里的夜景很美。

第11篇:影评与观众

影评与观众

上个月朋友老易(易速利)跟我说他在思考如何将更多的元素融入到影评中去。大众传媒的介绍性影评往往寡淡无味,内容单薄,而学术性的细节扩张批评又大多架子太高,言语干瘪。老易问究竟怎么样的影评才是好影评?

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虽说我从2005年起写影评到现在,划拉一下差不多也积攒了二十五万余字,但我还是总结不出来究竟怎么样的影评才是好影评。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影评这个文学体裁(如果能算一种文学体裁的话)是主题性而非形式性的分类,可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各种文体去处理,包括诗歌,我看说不定现在最流行的咆哮体也照样可以用来写影评,有木有啊有木有?那么文学评论上所适用的“好文章”分类便也可适用于影评中的各种形式;但文学评论毕竟从形式出发,又未必能涵盖影评所针对的被评电影的主题性。正是这样复杂而又专注的文体形式,我觉得是难于为“好影评”清晰界定的主要原因。

尽管很难为“好影评”给出定义,但天下文章毕竟多有相通,梳理梳理好影评中较为共性的一些元素倒是可能的。起码可以从老易给出的角度出发,先看看为什么大众传媒跟小众学术的影评都没法成功讨好观众。

媒体的介绍性的影评在英文中叫作“movie review”,而学术类影评是“film

criticism”,前者是“评判”,后者是“批评”。“评判”的目的比较单纯,就是为观影者提供一个选择的参考,它们往往短小精悍,一半以上的笔墨都在着重于介绍电影的情节梗概,剩下的是写作者个人“值得一看”或者“不值花时间”的总结判断。这样的评判性小文图的就是个短平快,时效性极强,影片下线,评论的意义也就基本作废。相对的,“批评”则有一个比较特定的业内读者群,文章专注的是电影作品的技术细节及历史意义,往往要求作者对导演的风格特色有较为综合的全面认识,除了围绕电影本身的语言细节抽丝剥茧般地详细论证,往往还联系影片出产时代的文化政治环境作谈,或与同类风格导演的作品进行横比,或与同一导演的前期作品进行纵比。这一类的批评文章常使用较多的技术术语及业内知识,比如镜头的推拉方式,演员的表演派别,导演的出身背景等。电影的方方面面都是批评的对象,全部剧透几乎是种必然,并不适用想借影评来挖掘可看电影的那部分观众;但因为批评的严肃性与学术性,这类文章常常考据严谨,观点深入,能与它们所评论的电影一起经历时间的考验。

我觉得可以把“review”与“criticism”当作影评的两种极端,一个极重时效性,一个与时间无关;一个完全从观众观感出发,一个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而对于大部分对影评的需求处于两极之间的观众来说,极端两头的极值都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就是老易说的要么内涵单薄,要么信息过量、言语无味。

既然如此,那么好影评似乎就应该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能做到观点鲜明的论文了?但这个结论也并不正确,因为连接“review”与“criticism”的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个具有各种形状长短薄厚的平面,每个平面都代表了一种语言风格的变化,一些观点侧重的不同。一个能够放之四海的好影评的单一标准并不存在。观影存在多少的维度,好影评就可以拥有多少的维度。

从文字的基本出发,一个最直观的好影评维度应该是文字表达的清晰与语言逻辑的通

畅。不管是叙事抒情,还是对演员表演导演风格发表评论,文章前后不能自相矛盾是最基本的前提。以我个人的偏好来说,还必须加入的一个元素是文字的力度。William Strunk Jr.和E.B.White的写作圣典《风格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中提到要增加文字的力度,简洁精准是关键。有不少网络影评都是在观影完毕后情绪激动中所写作的,同一个观点或情绪常常被翻来覆去来回唠叨上好几回(并非结构上的前后呼应之需)。其实这跟“有理不在声高”是一样的,文字的拖拉与内容的重复,只是侧面暴露了写作者对自身所言的信心不足,有凑字数之嫌。若不是靠字数赚稿费的,同样的内容,写短的效果总是强于拖长。(当然,写短要比写长困难得多。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就曾经说过因为没时间,所以才只好写长信。)

好影评的另一个维度是对电影解读的精准。这里,“精准”并不是说对电影的解读只有一种正确方法,一个正确结论,而是观点与论据的严丝合缝。比如说,对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德国电影《铁皮鼓》的解读,就必须参考原著对主人公小奥斯卡不肯长大的历史背景描绘,而不能停留在魔幻现实手法的表面,仅仅去分析是不是这个孩子的孤单童年才造成了他的停止生长。这里,论据所隐含的深意显然超越了“孤单的孩子”这个表面化的论点,读得太浅将背离故事的原意,使电影降格。再比如西班牙导演布努艾尔与画家达利合作的第一部电影短片《一条安达鲁狗》,是二人受到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影响后以电影这种当时的新艺术形式来探索、表达潜意识的一个尝试。电影从标题到各个细节并没什么内在的叙事逻辑,或者说,布努艾尔与达利的逻辑就是不遵循逻辑:他们刻意打破一切叙事性的解读,全凭直觉创作剧本及拍摄。在我看来,短片中所出现的一些视觉符号虽然的确可联系二人的出身背景政治主张来进行对照分析,但这种分析所对应的该是布努艾尔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起始与延续,而不是怎么使用所谓的寓意与引申来解释《一条安达鲁狗》的表征逻辑。在这种情况下,过度解读将使评论远离电影自身,完全成为作者的一厢情愿。当然,一厢情愿的文章未必不是好文章,但作为影评本身来说,那便太难为读者,是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

如果说“精准解读”是影评依托于客观电影而非作者主观意志的标准,那么好影评的第三个维度我觉得就该是作者观点的明确。换句话说,好影评不能完全依托于电影本身,必须要在某个角度、某种层次上超越原电影,实现二次创作。参考“精准” 要求,这个“二次创作”并不是要推翻电影的出发点完全自行发挥,它可以是在某个角度、某些细节上提出一些前人未关注或强调过的解读可能,可以提供影片所表达的某种情感的情境补充或意味升华,可以对影片的历史背景或导演的个人风格进行系统性说明,甚至还可以站到电影观点的对立面,逐步分析影片的各个缺陷与不足。在某些情况下,一篇好影评还可能成为从电影中升华而出的独立作品,拥有自行延长的生命线。而不管是增加可能,还是提供升华、说明或批评,作者都必须对自己的观点有过长足的思考与推理,不应该是拍脑袋或道听途说的陈腔滥调。当然,考虑到影评的读者群,创新的“新”未必一定要求作者对与影片相关的所有相关评论都进行过阅读分析,但学术电影研究的严谨态度却什么时候都值得借鉴。我喜欢美国影评人Rodger Ebert在他的影评著作《暗中清醒》(Awake in the Dark)中对待电影的温和态度:“每部电影都是人们用心血制作出来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个梦想„如果你觉得一部电影很糟 糕,或是浪得虚名,你可以用它来作为一个开头,但是你要记住,制作电影和看电影的人都花费了时间来制作,来观看,他们都希望这一切是值得的。(南桥译)”其实再糟糕的电影也都有值得分析的细节,再传奇的经典也未必有所有人都赞同的片段,二次创作并不是要让人在评论中刻意地标新立异,或干脆创造出一个离题万里的解读来标显自己言语不俗。一个严谨的态度出于对电影创作本身的尊重,出于对电影艺术本身的喜爱与激情。而激情的表达并不只有奋臂出袖慷慨激昂这一种方式,比起情绪高昂但言辞空洞,我更愿意

读到逻辑严密,深思熟虑后娓娓道来的朴实坦诚。

好影评的另一个维度是语言的风格性。我曾经认为一篇好影评的语言风格气质感受应与其所评论的电影自身相吻合;但读了各种各样的影评之后,我越来越发现风格是必要的,但未必非要与电影本身的风格气质保持一致,有时候迥异的出发点倒能构成对一种对电影的别样补充,增加很多趣味性。比如南桥写过一篇对《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的评论《当你找不着北时 》,其实是在借电影谈职业选择的问题。南桥的语言诙谐幽默,与电影本身爱情童话的唯美气质并不相符,也许严格说来那篇文章都不一定能算电影评论;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反而给一个略嫌程式化的言情故事增加了趣味价值观的参考点。更关键的,他的每一条“找北指南”都严格地取之于电影细节,正是“源自电影,高于电影”。尽管南桥的文章并没在对电影的好坏进行评论,但他的衍申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能让人看出这么多生活门道的故事,无论如何都必有动人之处吧。

另外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影评作者是意闲。她的影评写作并不频繁,主要以英法文艺电影见长。我极喜爱她评《花落花开》(Séraphine)的那篇《翠荫晓梦 》。片中的穷苦女佣赛哈芬妮·路易痴迷作画,白天劳累,夜晚还要一点点研磨颜料,把全部的热情都献给了笔下那些饱涨了生命力的花与叶。而意闲的文字气质就与赛哈芬妮画笔下那些植物的天空一样,慢而温婉,打磨致密,却同时精辟有力,字字都是一笔一划凝炼出的精华,读完了,想要浮躁的心立时减去大半,舒畅、温暖,影中人字中情交相辉映,眼前也仿佛铺展出一片碧野苍木绿茵来,感慨万千。这是影评与电影融为一体的美妙体验。

最后一个我能想到的维度,是回到影评作者本身的创作态度。普遍说来,媒体约稿的影评往往写得不够从容,而网络上以赚点击跟眼球为目的的影评则言语惊人有余,深思熟虑不足,文笔的优美常常就更谈不上。以我个人的经验,写得最有生命力的影评常常都是作者写给自己的日记,也许是思路的总结,也许是对往事的回忆,或者是感触的记录。写给自己的文章最大的特色是真实,它不为作秀也不为掌声,有话说时就清楚表达,无话可说就保持沉默。这种持之以恒的真实,是我觉得天下所有文章赖以动人的第一要著。对一位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讨好观众”终归只是戏言,前提是必先“讨好自己”,必须永远保持真实记录心声的自由与自律,尊重读者的意见,但并不向读者低头。每一篇作品都应是在一个没有掌声的孤独境地中独立思考的成果,骨子里若没有一点孤高与决绝,文字的品格便不够硬。但与此同时,写作的心境却该是谦卑恭俭的,因为个人的真实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客观真实的一个注脚,坚持己见不等于封闭眼界,硬骨头不代表老顽固,拒绝接受世界上其他可能性的多元存在。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只对电影感兴趣的影迷往往成为不了一名好影迷,而一篇仅停留于电影本身的评论也几乎成为不了一篇好影评。作为多媒体艺术形式之一的电影,归根结底是探索人世终极奥秘的手段之一,想要更深入地理解、领悟并评论这种艺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思考、历史研究、文化体验一项都不能少。面对浩瀚的电影史、艺术史、文化史,电影永远都是手段,而非终点。如果一部好电影能让我们探索世界的角度更宽广些,视线更深邃些,那么一篇好影评也应起到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神马都是浮云。

第12篇:影评与写法

影评与写法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建议剧情简介不要超过200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 我们注意到,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对观感的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这部电影哪里最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 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 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而不能产生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

过《躲闪》来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主题词语,然后品味分析一下,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相似主题联想评论:《两支大烟枪》《尼古丁》。

3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4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400年》《刀锋战士》《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关于我们的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

7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 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起。

10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快跑》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并且不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说的。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有时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7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如果探讨影片的流派等历史性内容,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写评论时要把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但不应把这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除非是在评论影片剪辑的时候,制作表格或者图解对评论者来说太费力气。

⑧给自己的评论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引文出处 在评论正文之后要列出评论中所引的文字出处,这是对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在电影评论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1,要避免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过多的干预评论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后,你说你学会了怎么做叉烧饭。写评论的目的不是让读者关注评论人,而应该强调所要评论的电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去看电影,同饿着肚子去看电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样,但电影是一样的。

2,要避免在没有叙述原因的情况下给出评论结果。例如:永远也不要说哪部电影是最好的电影,哪部电影是最伟大的电影。在我看来,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不要给电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给电影定位。

3,要避免东拉西扯,主题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体描述10个还未解决的问题。不要隔靴搔痒,甚至是满世界找靴子。例如:评论《神话》的战争场面差,不能说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斗士》,而应该明确指出它具体差在哪里。是场面调度问题还是画面构图问题?是剪辑问题还是电脑特技问题?

4,要避免对演员导演等影片生产者私生活的关注。只有影片的宣传人员或者八卦杂志才有需要关注那些问题。

5,要避免死撑面子硬评论,满眼都是某个电影的不足。应该放松心情,如果有部电影实在是差,那我们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费心评论。评论是要把影片的丰美面呈现出来,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与悲观的分析角度实在让人惋惜。

6,要避免一些对电影本身没有意义的评论。电影评论不同于电影商业宣传,评论要排除干扰。在选择切入点上要回避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尽量从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论述。

7,要避免评论者主观地对影片做过度诠释。不要对自己假想中的错觉挥动双拳,使读者莫名其妙

第13篇:海与山

海与山

我出生在一个海滨城市,海是我的故乡,我是呼吸着潮湿、略带咸味的海风度过每一天的,大海,和我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我喜欢登山,喜欢山的气势磅礴,雄伟巍峨。爸爸的老家在泰山脚下,于是,我从骨子里爱上了山。我喜欢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爱大海,喜欢那略带忧郁的蓝,喜欢那浩瀚无边的广阔,喜欢那翻腾的浪花。我在海边,就会感到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没有羞涩,没有成熟,没有伤感,完全投进大海的怀抱,投进那清凉、热情的怀抱,惬意、温暖。

我爱高山,那深沉的绿,那雄伟的高大,喜欢那苍劲的松。登上山顶,一丝寒意吹过面颊,顿时精神抖擞。我最爱在山顶一览城市的风光。科技,现代,是我对城市的感觉。转过身,便是我最喜欢的乡村。淳朴,亲切,是我对乡村的概括。我喜欢登上一座不知名的山,和爸爸一起给这块怪石起个名字,给那颗巨松定个绰号。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潇洒豪迈,有的怪异别致。颇有一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大海,汹涌的波涛令我迷醉,浩瀚的胸膛令我钦佩,美丽的沙滩令我痴狂!喜欢大海,喜欢水,因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对于水,我有着不同寻常的依恋。

第14篇:《河与沙》教案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15 《河与沙》

【教学构想】

周涛是当代中国很知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传世之作《稀世之鸟》、《读童话》等散文作品以厚重的思想内涵、强烈的忧患意识、凝练隽永的语言冲击着读者的眼球,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河与沙》这篇文章也反映了这一特色。如何教读此文?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关于课文。首先,文章主旨对学生应该说是不陌生的,环保观念早已深入学生心灵。但是,本文所表达的环保主题,是与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它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烙印。周涛长年生活于新疆,他对新疆有着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新疆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都表现出深沉的热爱和眷念,并由此发展为对这片土地沉重的忧思。他对环境与生态的强烈关注,使他走在同时代作家的前列,成为当代中国的“杞人”和“环保卫士”。所以,作者的环保主旨是与浓浓的故土情感、强烈的忧患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河与沙》的独到之处。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了。其次,文学作品、是靠语言打天下的。作家的见解,往往包含在语言中,甚至隐藏在语言的背后。本文语言应该说有一定深度,学生不容易穿透它。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和揣摩语言,方能进入作者的思想世界和情感世界。

第二,关于学生。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发展,理解文本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应该只停留在解读文本层面上,还应该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有新的生发,那将是阅读过程的深化,也是阅读质量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阅读由“现实发展区”进入“最近发展区”。

第三,关于整体布局。可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理解性阅读,主要任务是解读课文。解读要因文因人设标,选好教学点。依本文而言,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重点强化如下方面:关键句(结构上和内容上)、材料的意图、全文的主旨。第二课时为生发性阅读。生发可从以下途径人手:一是“重构”,用自己的话整合文章内容,使之呈现新的面貌;二是“补白”,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增补性联想,使之丰富具体;三是“仿写”,模拟课文精彩处,再进行创作;四是“沟联”,联系社会生活、阅读生活,对原文作延伸理解。当然生发性阅读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解性阅读基础之上,否则,所谓“生发”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一构想体现了阅读教学既要“人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的指导思想。其优势在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于设计的弹性,对学生实际阅读水平有一定拔高作用;劣势在于操作上难以驾驭,尤其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引导调动的难度将很大。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品读散文形象而隽永的语言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生发式阅读。

2.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任务:理解性阅读(走进文本)。

一、导入

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他的散文被誉为“大散文”,他不抒发“小我”之情,而是书写大题材,抒发“山河判断”之大情。他就是在新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著名作家周涛。周涛对新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热爱新疆很多著名的河流,也对新疆的沙漠和沙化有高度的关注。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周涛的散文《河与沙》。

(简要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文学成就,对学生较快进入文本很有帮助。)

二、解读课文

一读课文,整体把握:

1.全文写了哪几样事物?

河、沙、人、树。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是解读文章的第一步。)

2.关注文章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两句话,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夹在河流与沙漠之间的人,直到这时,才想起了树”。前半句均承上,后半句均启下。

(通过关键句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技巧。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结合文章予以点拨指导,进而让学生形成自觉的意识。)

二读课文,局部探究:

先看多媒体画面剪辑:新疆塔里木河、伊犁河、楼兰古城遗址、绿洲、土地荒漠化。

(通过声光刺激,学生注意力将迅速集中,并指向“河”与“沙”,为关注文章内容作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好准备。)

① 作者把“河流”、“沙漠”分别比喻成什么?这个比喻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生命之蛇: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人类生活的栖息地,“我”非常热爱它们,它们就像蛇一样“缠住了我的心”。巨蜥:沙漠随时会淤塞阻断河流。

(“比喻”的背后是作者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与文章主旨息息相关,要让学生高度关注、充分体验。)

2.哪些语句体现了河与沙的搏斗是“殊死搏斗”?

“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扑过去,并一口咬断它。”

(结合文章理解词语的意思,实际上是用文章中的语句阐发信息,要求阅读中要瞻前顾后,上钩下联。)

3.作者对‘‘河”、“沙”分别是什么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对河流是热爱态度,从第3自然段的几个比喻句可以明显看出。对沙漠是厌恶态度,从第6自然段对沙漠的形象化描述可以看出。

(此环节为整合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有整体意识。) 4.烧窑师傅诙谐谈话的背后是什么? 用原文表述: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呼吁。

(从诙谐中听出残酷,从荒诞中听出真实,学生才真正读懂了作者的意图。本环节是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性训练。)

5.作者对“人”是什么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两点:一是赞扬人对生态环境的忧患(第12自然段),二是批评了砍树等破坏生态的行为(第15自然段)。

(此问题有一定跨度。学生回答可能不全面,教师应适当引导。) 6.作者对“树”是什么态度?

树是伟大的‘‘魔杖”,可以使沙漠、河流、人三者和谐起来。

7.具体说说“树”的作用。

正面说:种树可保持水土,因此能保护河流、限制沙漠。反面说:砍树导致土地沙化,从而形成新的沙漠;水土流失而使河道淤塞乃至断流。请学生举实例说明。

(文章对树的作用写得很简略,但并不简单。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积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累去补充和丰富它,也就是“还原”它。如此,对文本的理解将更深入一层。)

三读课文,归纳主旨:

题记和结尾的引用语各有什么含义?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9

题记:河流的开始就是生命的开始,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表达对河流的赞美颂扬之情。

结尾引用语:河流啊,你是孕育我们生命和文明的父母。河流啊,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致使水土流失,你的水流已浑浊不堪了。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痛心与悲哀。

题记和结尾的引用语进一步突现了文章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功,也使文章内容更厚重。文章主旨为:

1.歌颂河流对人类生命和文明的养育作用。

2.呼吁人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前面对正文部分的阅读,以使主旨明朗化。关注题记和结尾的引用语,将进一步强化对文章主旨的认同感。)

第二课时

任务:生成式阅读(走出文本)。

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文章说河流是养育人类文明的“保姆”。可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洪水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作者的观点有误吗?说说你的意见。

作者的观点没错。砍树毁林,破坏生态,是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

(此环节为质疑性阅读。质疑使理解更细致,更深入。)

二、分角色情景表演

河流、沙漠、树的自诉。

要求:着力表现河流的“保姆”作用、沙漠的凶残、树的无奈。可以用文中的话,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加工。如果学生在课文基础上有所生发,教师应特别予以鼓励。

应给5-8分钟让学生准备。可以合作创作,一人表演。演后组织学生评价。评价重点:是否突出了规定的内容,是否有文采,是否有感染力、冲击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现”和“生发”,是对阅读层次的进一步提升。此环节既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语言有新的整合,也可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磨练也很有价值。)

(评价环节设计较好,既体现教师的引导,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定弹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性。)

三、根据文中内容解释“魔幻现实主义”

用魔幻的形式表达真实残酷的内容,多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手法。

教师再举一例。比如有一小品:一个人穿着用动物皮制成的华美服饰,可是他却在地上爬,甚至扒在马桶上喝水。这一小品就是用荒诞的形式告诉人们:“虐待动物的人已没有尊严可言,只是行尸走肉。”

(课文虽然没有直接给出“魔幻现实主义”的解释,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只要仔细研读课文,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应该不难得出结论。教师提供的例子也将打开学生的思路。)

四、创作小品,表现危机

(此环节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生态忧患”之中,他们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是生成式阅读的极好切口。)

五、在环保方面,我们能做什么

环保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不捕食青蛙、不乱扔废旧电池、不用一次性碗筷、节约纸张等等。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使“环保”意识进一步内化。)

个人图书馆 qqshu.cc

第15篇:《河 与 沙》教案

《河 与 沙》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自学—互学—自主交流”的学习方式。

2.借助标题及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品读语言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3.理解作者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感情,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与分析,领会作者对家园的热爱与对环境遭破坏的担忧。 教学难点:

结合文意探究文章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构建自主交流氛围”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PPT1展示课题——《河与沙》)

(一)创设情境

(二)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河与沙》,

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来齐读一遍。(PPT2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自学—互学—自主交流”的学习方式。 2.借助标题及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品读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自学——初读课文,圈点批注

(一)教师与学生合作范读课文。

(二)学生听读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圈点批注。

①我也很想为大家读一读这篇文章,可是这个课堂是大家的,我不能唱独角戏,所以我想邀请咱们班上朗读好的同学跟我一起合作。

②与合读学生分配朗读内容,把第18段留给全班齐读。

③平时在听读文章的时候,大家会做些什么呢?(a.你们的阅读习惯真好!那么你们会圈画些什么呢?b.我们还可以圈画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感悟的词句,还可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养成这种读书就动笔的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三、互学——自主交流,整体感知

(一)学生整理自己的圈画批注。

现在给大家1分钟,把自己做的圈画批注再整理一下。

(二)学生交换文章,互相学习,发现对方做得好的地方补充自己的笔记。接下来,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换,找一找他做得更好的地方,然后借鉴一下,再完善自己的圈点批注。

(三)学生推荐好的内容全班交流。

(四)理清思路,整体感知。(PPT3展示两个过渡段) 大家来读一读。谁来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这是两个典型的过渡句,找到它们,思路就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四、导学——精读语段,体验情感

(一)品读“河与沙”部分,明确“河”与“沙”的关系,领悟作者的情感。①文章首先写的是河与沙,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文中有一个词能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谁能找出来?哪一段在写它们的殊死搏斗?

②请一位男生来读一读。 ③大家觉得他读得好不好?

④沙漠凶狠,冷酷,在作者的笔下,这场搏斗就像一场充满血腥的武斗,很震撼!其实在开头的题记里,作者也写了它们的另一种搏斗,我把它称之为文斗。

(PPT4展示题记)

我们想象一下:有一天,在广阔的高原上,河流与沙漠相遇了,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会用怎样的语气与对方说话呢?我们在“说”的前面加一个词语来突出。

⑤我们分角色读一读,男生读沙漠的话,女生读河流的回答,我来读引导语。 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河流与沙漠。

(PPT

5、6展示河流与沙漠的图片)

(二)品读“人与树”部分,明确“人”与“树”的作用,理解作者的意图。①根据题目,文章写到这儿,似乎写完了。可作者接下来用了大量篇幅来写人与树,那么,人与树在这场搏斗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7段,然后在小组中合作来探究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②请各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希望能用画图的方式来展示四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请一个同学上来,先画图,再解说。(教师简要点评)

③其实,人对树的态度是决定这一切能否和谐相处的根本。人护树,河流就不会干涸,沙漠才不会无限制的扩张。人砍树,要么洪水泛滥,要么土地沙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恶化,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人自己。所以人决定树的命运,树可以制约河与沙的发展,最终影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 (PPT7展示主板书)

可是现实中人却是如何对待树的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文中哪一段写到了这个内容 (PPT8展示乱砍滥伐图片)

(三)重点研读第15段,品析作者的情感。(PPT9展示第15段文字) ①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15段,大家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树的同情,怜悯;对人的愤慨、痛心、批评等)

②作者的这种情感,在这段话中通过哪些方法表现出来的?

(从修辞看:有排比、拟人、比喻、对比;从词语看:多层次的修饰语) ③我们再来请一个同学试着读这一段,把这种情感读出来。(教师注意指导:从重读音、语速方面指导) ④通过读这段话,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的批评,但是在前面有一句话大家注意到没有“人是多么富有灵性的动物啊!”感觉像是在赞美人,这不是显得前后矛盾吗?大家如何理解呢? (PPT10展示赞美人的话) (学生自由交流,开展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人的几段文字的真正意图) 其实作者这样写,表面上看似赞美人很聪明,有环境危机意识,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也只是有这种想法而已,行为上却疯狂砍树、不顾环境,这其实是一种含蓄的讽刺,其言外之意,人虽然聪明,但是同时却又多么愚蠢啊。

(四)结合作者的经历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

作者为何在本文中倾注了如此丰富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 (PPT1展示周涛介绍)

作者看到了新疆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同时也看到了太多的为了眼前利益肆意砍伐树木的情形,他在文中表达了对河流的爱、对沙漠的厌恶,也流露出对树的同情以及对人的痛心,实际上这些情感全部源自于他对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家园——新疆的热爱。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文章学到这里,我们回头再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PPT12回看学习目标)在大家的努力下都已经完成了,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读懂了这篇文章,大家的表现很好。

文章可以学到这里,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给大家推荐一篇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散文读一读,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河 与 沙

周涛

河 沙

第16篇:《沙与沫》读后感

读《沙与沫》有感

碧海蓝天,一波又一波欢快的浪花温柔地拍打着浅浅的沙滩,在懒懒的阳光照耀下泛起层层松软的白沫,一只雪白的海鸥一声长啸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划破了潮起潮落拍打砾石如银铃般沙沙作响的宁静。我一人漫无目的地散步在海边,感受着这美好一切的一切。沙的松软,浪的抚摸,风的嬉戏,光的和煦。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纪伯伦的《沙与沫》,是它带我步入这奇幻的秘境,这祥和的海边。

“我永远漫步在这海岸,在细沙和泡沫之间,高涨的潮水抹去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走,但是,还与岸将会永恒。”正如诗人所说的那样,每当我们充实着欢乐时光,欣赏着美丽的事物,我们总是幻想时间凝固,总是渴望驻足停留;但无论如何,这只是生命中的微小一瞬,生命像一卷厚厚的磁带,记载着我们心情的则是胶片上阳光又一个灵动的音符,而终将会有一天,曲终人散„„物质的欲望和金钱的诱惑充斥着整个世界,灰暗的天空下鸟儿不再歌唱;光秃秃的森林中,曾经绚丽的蝴蝶枯萎,飘落;漂满残羹冷炙的湖面上,鱼儿在艰难地互相中苦苦挣扎;金灿灿的沙漠吞没了村庄,逼近了城市。愚昧的人们仍在摆满各种山珍海味的大圆桌前狼吞虎咽,仍在深不可测的黑暗官场上勾心斗角,殊不知毁灭的气息已经悄悄潜伏在他们身边,随时可能爆发„„

与乐者为伴将带来快乐,真正快乐的人心中必酝酿着一湾浅浅的清泉,给予路过的人们清洌的泉水,驱散疲劳,忘记忧伤,洗涤心志,净化灵魂。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欢声笑语。心胸狭隘之人只是供奉着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如果渴望交往,就让大雨浇灭翻腾的火焰,让甘霖盖过滚滚浓烟,冷却灼热的岩浆,让它平息,让它宁静。当第一棵嫩芽钻出黝黑的焦土,这里已经洒满阳光„„

《沙与沫》,美得令人不敢正视,如同用光的墨水在光的纸上写出的光明的文字,是对生命对爱最美的讴歌。它既有诗歌的精炼和音乐的节奏之美,又具有散文富于灵活和多样的表现力;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也有咏叹调的浪漫与抒情。

倘若我生存于十坪大小的海中孤岛,并只能拥有一物,毫无疑问,我会选择的必定是——纪伯伦的《沙与沫》!

第17篇:《河与沙》教案

河 与 沙

三维目标:

1、学习通过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及作品主题的方法;

2、品味文章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

3、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难点: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以及通过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和作品主题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当代文坛上有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他的散文被誉为“大散文”,他不抒发“小我”之情,而是书写大题材,抒发“山河判断”之大情。他就是在新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著名作家周涛。周涛对新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热爱新疆很多著名的河流,也对新疆的沙漠和沙化有高度的关注。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周涛的散文《河与沙》。

二、解读课文

一读课文,整体把握:

1、全文写了哪几样事物? 河、沙、人、树。

2、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两句话,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夹在河流与沙漠之间的人,直到这时,才想起了树”。 前半句均承上,后半句均启下。 二读课文,局部探究:

1、作者把“河流”、“沙漠”分别比喻成什么?这个比喻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生命之蛇: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人类生活的栖息地,“我”非常热爱它们,它们就像蛇一样“缠住了我的心”。巨蜥:沙漠随时会淤塞阻断河流。

2、哪些语句体现了河与沙的搏斗是“殊死搏斗”?

“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扑过去,并一口咬断它。”

3、作者对„„河”、“沙”分别是什么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对河流是热爱态度,从第3自然段的几个比喻句可以明显看出。对沙漠是厌恶态度,从第6自然段对沙漠的形象化描述可以看出。

4、烧窑师傅诙谐谈话的背后是什么? 用原文表述: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呼吁。

5、作者对“人”是什么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两点:一是赞扬人对生态环境的忧患(第12自然段),

二是批评了砍树等破坏生态的行为(第15自然段)。

6、作者对“树”是什么态度? 树是伟大的„„魔杖”,可以使沙漠、河流、人三者和谐起来。

7、具体说说“树”的作用。

正面说:种树可保持水土,因此能保护河流、限制沙漠。

反面说:砍树导致土地沙化,从而形成新的沙漠;水土流失而使河道淤塞乃至断流。 请学生举实例说明。 三读课文,归纳主旨:

题记和结尾的引用语各有什么含义?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题记:河流的开始就是生命的开始,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表达对河流的赞美颂扬之情。

结尾引用语:河流啊,你是孕育我们生命和文明的父母。河流啊,由于人们乱砍滥伐,致使水土流失,你的水流已浑浊不堪了。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痛心与悲哀。

题记和结尾的引用语进一步突现了文章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功,也使文章内容更厚重。文章主旨为:

1、歌颂河流对人类生命和文明的养育作用。

2、呼吁人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18篇:沙与沫读后感

沙与沫读后感(一)

对比《先知》中的直面人生,《沙与沫》就显得较为含蓄,但它句句箴言,字字珠玑,表面凌乱的文辞蕴涵着难以言状的深意。这也是许多读者挚爱《沙与沫》的重要原因。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沉默着而忘却了季节,然后太阳把生命给了我,我起来在尼罗河岸上行走。

如此抽象的意境,更具有诗的韵味,品味愈久,回味愈浓。

当然,文中出现更多的还是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求上帝喂养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吧!

一个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在沙与沫的世界中将他的思想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求一句一反常态,改抨击为怜悯,使得追名逐利之人霎时变得渺不可及,也极好的反映了纪伯伦晚年顺从自然的豁达情怀。一个求字意境深远就连上帝都鄙视痛恨的小人,却博得了智者的同情,纪伯伦的胸襟是何等宽阔!而一一句更是精彩中的完美:什么样才算是伟人?血染沙场,为国捐躯的是伟人;建功立业,强国富民的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伟人。然而,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那就是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或许他们面对的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困境,是国破家残、民不聊生的现状,是世浊我清、众醉我醒的痛楚。可是伟人从来没有看见自己流血的心,而是用另一颗心把做人的最高境界现实地演绎出来。

缥缈却可见,虚幻却真实。大自然的美学艺术就是光阴流转,日月轮回,就是凯库勒梦中巨蟒首尾相接的的经典时刻。

沙与沫读后感(二)

我们所有的词语,不过是思想筵席上散落下的碎食屑。纪伯伦曾这么说过。这部《沙与沫》就是他创作的,虽然我并不能读懂每一句,但却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得一些深奥与纪伯伦的沉思哲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娇子。这部《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有人说: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沙与沫为象征,暗喻人在浩瀚世界如尘沙般微小,诸般事物如同泡沫般虚幻。是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微小,金钱、地位以及一切事物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泡沫一样虚幻,即使美丽诱人,但终究一碰就碎,不能永久保存。

沿着海岸,我漫步了很久很久,在那细沙和泡沫之间,涨起的潮汐抺洗了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掠而去,但是,浩瀚沧海与伟岸长堤将会永恒

我读了几百句,可就偏爱这句: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也许诗人将我们比作粒沙,我们本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可若没有这微小一份何有世界呢?兴许诗人也想告诉我们,我们或许是广漠中的粒沙,属于这个世界,或许世界不过是我们心中的粒沙,而我们则是广漠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也许可以领悟一些。这仅仅是其中的粒沙,可这每粒沙中都蕴含着一样的哲理。

这本诗集就是如此奇妙,令人不禁赞叹,却又舍不得放下。所以,去看看这本《沙与沫》吧!我讲得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已,快随我一起探究去吧!

沙与沫读后感(三)

昨日是今日的回忆,明日是今日的梦想。亿万年前我是宇宙中的以太,亿万年后我是沧海中的遗珠,而现在我只是一粒沙,你脚踩着的那粒。题记

浮生若梦,朝歌夜弦,尘世中难得的一方净土便是沙与沫。

我们都只是渺小的虚幻的泡沫,没有人可以永恒。

沙与沫点醒了所有不可自拔的人。生命从何而来,又要到那里去?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抑或将来又如何?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即使是被称为先知的纪伯伦也不能。他只能将他思想的碎屑轻轻地播撒在地球上,也许会有人悟出这大千世界的奥秘,也许会有人什么也没知晓。深邃的宇宙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理解的秘密。人类的存在有何意义,意义就是走下去,在这黑暗寂静的宇宙中走下去,走向那无人知晓的光明去,走向那我们无法预知的黎明去。我想,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去思考,以超我的境界洞悉生命与爱的真谛。

所以,他是孤独的。

正是孤独的灵魂,才能清晰的看见这世界的空洞,心灵的矛盾。我们的心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怀是一道河水。然而我们大多宁愿吸收而不肯奔流,这不是很奇怪吗?醉酒的清醒,以寂寞的姿态瞥见了人性的弱点。纪伯伦写道:当人们夸奖我多言的过失,责备我沉默的美德的时候,我的寂寞就产生了。当我们难以理解那启迪众生的话语时,我们难以明白那指引前行的话语时,纪伯伦便寂寞了。可惜,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出现那个可以与他对话,消除寂寞的人。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一定会有,只是他或者是她还没有出现。或许人们只是人云亦云的夸赞着他,但看过他作品的人多少都是有收获的。我们在这些文字里窥见哪怕一丝一毫,都足以让纪伯伦欣慰了。真理谁敢说纪伯伦就看透了呢?先知所做的仅仅是启发人们,他永远只说一半,另一半等待着人们自己理解,等待着那个懂他的人参悟。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在每一个月夜里,纪伯伦是怎样醉着酒,孤独中求得一醒,又怎样回忆着在山野中静听着风涛阵阵与流水潺潺的童年。他在白昼充满燃烧的见解,在夜晚沉浸于梦幻的海洋。他得不到父亲的温暖,得不到爱情的慰藉,在接连失去了最爱的妹妹、哥哥和慈母,看到的是祖国富有欺凌贫穷,教士欺骗虔诚,婚姻牺牲妇女,传统压抑青年的黑暗。他呐喊,他控诉,他对着自己逆来顺受的同胞发出宣言,他痛斥着光天化日之下昂首阔步的恶棍,诉说着东方民族的奴性悲剧,叹息着阿拉伯民族的命运。纪伯伦的疯狂是十足的清醒。他没有用面具掩饰自己,赤裸裸地站在真理的阳光之下,以不可以阻遏的狂狷之气,掀起摧枯拉朽的叛逆风暴,打倒偶象,破坏那个用旧制度、旧传统维系的所谓完美的世界。

纪伯伦是如此爱恨鲜明,他狂热于他那伟大的民族,厌恶着这肮脏的社会,他在帝国的勾心斗角间坚守着人类一体、地球一家。他把孤独化作爱送给了全世界,教会了我们大我。

我看了一些他的画作,立体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诗的理解。然而,他的画对我而言如此抽象。大都是冷色调,沉郁而压抑。此外似乎纪伯伦偏爱于从裸体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但这裸体绝不似我前些日子见的潘玉良笔下的丰润饱满,而是一种静谧的美的、纯洁的化身。他们或是哀痛,或是欣慰,都笼着一层稀疏的淡淡的氛围,叫人捉摸不透,却又异常真实。在画面上,常有作为衬托的人体,总觉得有一股神圣的死亡的、纠缠的、郁苦的、忧愁的、沉闷的、恐怖的、扭曲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即使是鲜艳的色彩构成的画都有一种莫明的凄凉在其中。

沙与沫里有着纪伯伦对爱情的理解。他有一幅画叫做love,一对拥抱的男女,背景好像是有着乌云的地方,深深地蓝,似乎有一圈圈光晕由两人向外散开,这些光晕又似乎幻化成灵魂,默默地注视着这对人。纪伯伦在论爱中写道:爱为你们戴上冠冕的同时,也会把你们钉在十字架上。这也许是他对他自己终生不娶的回答。但他已经追逐过爱,理解了爱。在沙与沫中,他写:许多女子借到了男子的心;很少女子能占有它。?每一个男子都爱着两个女人:一个是他想象的作品,另外一个还没有生下来。这世上本就是这样,人们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纪伯伦认为一个没结婚的女子生机勃勃,一旦结婚,就会使她身上生命的火焰熄灭,凋蔽。只剩下一个女人的形骸!先知所做的仅仅是欣赏美,而不是毁灭美,正如他与玛丽柏拉图式的爱。

当你达到生命心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高过罪人,也不低于先知。我们都是辽阔的仿若无尽的大海,都属于永恒。

纪伯伦,我爱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一个桀骜不驯的反叛者,一个更诗意、更温和的尼采,一个更激烈、更年轻的鲁迅。

走进纪伯伦,走进沙与沫,走进那个我们从未直面过的内心

第19篇:海心沙的骄傲——记优秀毕业生

海心沙的骄傲——记优秀毕业生

2010年亚运期间在第十六届亚组委志愿者部,广州市团市委工作,在此期间经过亚运、亚残运会大项目的洗礼,出色得完成了亚组委开闭幕式运行团队下达的任务。在2011年1月在广州市委礼堂获得了广州亚组委、团市委颁发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优秀志愿者,特出贡献工作人员”,并在2011年2月获得了亚组委、团省委,省志愿者联合会、团市委颁发的“广东省五星志愿者”。

2009年毕业于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管理与经营方向2班,曾任辅导员(翁楚歆老师)工作助理,班副班长兼学习委员,系学习部部长,在过去的几年中,思想进步,工作认真,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先后获得“优秀社会积极分子”,“优秀学习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优秀体育工作者”“优秀毕业生”学院奖学金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爱好广泛在学院第三届田径运动会女子4*100m第一名,4*400m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二名;学院首届女子篮球赛亚军。

幸福的日子

想起以前在学校里的日子,回味着学校里的大学时光,我时刻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校训。现在踏足社会,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面对,即使自己是不愿意去做的,不愿意去想的,还是迫使自己去做。学校还是一个宽阔的学习的平台,我还是惦记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草一木总是情,一人一事总关怀。我想起了……

记得开学的那一天,学校里彩球飞扬,自己清楚的知道,已经结束了高中那繁忙的复习工作,进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终于可以达成了小时候的愿望——考上大学。第一次见到了学校是那么宽阔的,进门就是一幢综合实验楼,楼下站着很多人正在迎接新生,见到他们在忙碌的工作着,我心里开始有点紧张,我不知道自己刚到哪里去报到。正在我迷惑的时候,有位女同学走在我面前亲切的问我:“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我您!”顿时自己好像遇到救兵一样。带我去完成了报到,安排宿舍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管理系的一位师姐。从新生报到到宿舍安排都是师姐带领我去完成的,一路上师姐还给我介绍了我们康大学院办学历史和学习环境,这令我对康大学院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完成自己大学学业有了新的起点。

进入了大学生活,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圈子和多了,自己在学习上也会灵活变通了很多。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一直都很清楚作为一名大学生,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技术,才会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进入大学后,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坚定的学习信念,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竞选了副班长一职,这给了我一份责任感和一股学习的动力,激励我苦学知识,决不放松自己。在理论课上,老师们教授的知识量很大,要想完全吸收很困难,于是在课下就去图书馆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日复一日就培养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而且通过不断的尝试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我要的就是“渔”,即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联系,坚持这套学习方法新旧知识就能够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牢固的知识网。

作为班上的副班长兼学习委员,知道以身作侧,以大局为重,毫不吝惜牺牲个人时间。工作踏实肯干,具有热心和责任心,配合辅导员做好班上的学生工作,对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积极主动的为老师做好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和考勤记录工作,认真开好每次班会,并做好记录。及时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积极营造班里的学习气氛和班里的学习督查工作。还记得2008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学院要求每个班级需要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当时班里的同学一直都不是很团结,散漫,自主,不听从班干部的指挥等现象。我们作为班干部都在努力的改变。趁着这次的主题班会,是时候把全班同学凝聚在一起,为主题班会出一分力。可喜的是,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在班会的筹备工作中,班里的同学积极准备,利用短短的一个下午时间把主题班会的内容全部熟练,并在当天晚上的主题班会上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一次令我感动的一次,从没有见过班里是那么团结在一起的,为了这次的班会,很多人出谋划策,为将班会成功举行,他们尽可能的做得尽善尽美。就在这一次,把全班同学的心团结的拧在了一起。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主题班会,但是对于我来说是十分的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次机会,我们班里的情况就得不到改变,就不会有凝聚力。

作为系里面学生会的学习部部长,更是以身作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密切关注系里面的消息动态,营造具有特色的学习氛围,以活跃校理的学习文化气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讲究质量的提高,以扩大校园文化等各方面的要求。还协同其它部门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了系里的迎新活动,在学生会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积极参加了系里的换届选举。2年的工作使我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不断的完善自己。在学生干部的三年里,我每一天都在学习,每一天都在进步。在这3年里,我们的辅导员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获益良多。我始终记得做学生干部要学会“要从无字句处读书”,我知道自己很难学会这一点,甚至自己也无法完全做到怎么去“无字处读书”,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慢慢的去学习,慢慢的去领悟。

二、三期间,担任系里学习委员会里的副委员长。主要工作是负责全系各班级的学委考勤记录和学习督查,协助教务处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有时候自己深知人要进步就必须要克服困难。在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中仍然有不足之处,明确工作的宗旨。教学活动、考勤工作后和教务处老师进行沟通,寻找不足、总结经验。在课余时间还和各学委们一起探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班级同学的学习状况,在遇到困难及各方面问题时一一进行解决。还回忆着我们学委们在老师家里举行的一次“学委家庭日”,我们众多学委一起在老师家里大展身手,当起了厨师,做出了各种具有家乡味的风味小菜,让我们领略到了学委们厨艺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各个地方的特色菜的做法。

对于自身各方面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思考,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并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能够有足够的勇气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她就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准备接受组织的考验。她认真的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发展壮大的历程,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做好本职工作,抵制网络不实谣言,并号召周围的人一起积极捐款捐物献血,为灾区重建尽微薄之力。 并于2008年11月荣幸的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虽然已经毕业在外工作,但回忆起在学校里的一些事一些情,总觉得在学校里的忙碌是十分的幸福的。这个教育园留给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欢乐和眼泪,我们还记得“今天是康大英才,明天是社会栋梁”。 回忆大学生活,收获了很多很多。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思考,书籍和社会实践使我不断走向成熟,为自己能尽快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人际关系的扩展,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变更,造就了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和日趋成熟的思想,让自己更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挑战。培养了刻苦勤奋扎实坚定的学习态度,务实进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受益匪浅的好品质,不仅在学校生活中给了很大的帮助,在工作中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累并快乐着

毕业都有一年多,不断在社会中吸取经验,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情。现在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宣传策划办里工作。因为亚运原因,被调去广州亚组委,参加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运行办公室里工作,负责办公室的后勤保障及志愿者管理工作,场地在海心沙。

广州亚运会是全国及全亚洲瞩目的体育盛会,开闭幕式后勤保障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开闭幕式后勤保障工作是最繁琐的,物资管理,资金管理,餐饮保障,高校交通管理,志愿者管理都需要经过我们后勤保障的处理。为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保障办公室及各子团队的餐饮和物资,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逐一为各子团队作登记,子团队有:开闭幕式仪式与表演,礼宾服务,核心区服务保障(观众服务),焰火服务,交通服务与保障,安保服务等,来自中大,暨大,广大,华工,华师,广外等六所高校志愿者队伍参加开闭幕式服务,每天的餐饮统计,交通统计,物资统计都在变动,我们都需要和个子团队进行信息核对。由于海心沙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各子团队的办公室没有在同一个地方办公,信息很难得到更新。为了确保开闭幕式各运行子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子团队里的志愿者人数的准确性,每天都电话联系各团队负责人进行确认,从而落实当天的物资及餐饮,交通的统计工作。一天工作下来都会工作到深夜

3、4点甚至通宵,第二天还继续工作。

虽然很累,但是想到工作还没完成后的那种拼劲令我们有精神支柱支撑整个夜晚。或许我们都已经疯了,我们在为亚运会开闭幕式而疯狂。亚运期间都在海心沙那里度过亚运的开闭幕式。一路以来,真的很辛苦,记得11月10日那天还连夜赶去萝岗去亚运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拿取赛会志愿者服装。由于厂家在制作和协调中出了点问题,导致有部分服装还不能分发下来,我们的开幕式团队的服装就受到了限制。后勤保障组在各方面的沟通下,继续为服装问题进行协商,决定10号晚上为我们先提供一部分服装。10号那天是开幕式彩排,很多道路已经实行交通管制,有些小货车要在晚上11点之后才可以进入海心沙区域,我们由此等车去萝岗的时间改到晚上11:30,在别人下班的时候,我们还继续工作,一做就做到了凌晨的5点。路上还带上自告奋勇要去的两名志愿者,路途遥远但也没有说出一个“累”字。志愿者,可爱的人,在众多“小羊羊”中默默无闻的工作着。记得今年5月份在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晓玲在志愿者宣誓墙上写着:我们也是其中一员。在亚运会各活动中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的氛围。在亚运会开幕式彩排中,开幕式各子团队

海心沙的日与夜

海心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浪漫的名字,浪漫的日光,浪漫的灯光,浪漫的波涛拍岸,浪漫的时光序曲,每天看不厌的各种风景。

亚运开幕式华丽地绽放了,作为开闭幕式运行办公室团队的成员,我们的心里都万分激动。12号,真正的开幕式!海心沙的夜幕降临了,来观看开幕式演出的观众人山人海。记得后勤保障组带领的74名志愿者,在开幕式的夜晚是那么的兴奋。这是一个一直以来最深的感触——志愿者。来自亚运开闭幕式志愿者团队,这就是一种缘分。有一位中大的志愿者这样告诉我:“因为开幕式,我们偶然地走到了一起,来自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我们每天都会遇见,但是我们却从未认识。我们从未认识,但是我们却会相互微笑。也许这就是志愿者——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努力。开幕式结束后,几个华工的同学表示想和我们交换徽章,本来我很舍不得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纪念、一种珍藏,和一种回忆。说不定亚运开闭幕式结束了,我们也没有机会再走到一起,再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而携手而互助,所以我想珍惜这份难得的友谊,以及美好的回忆。”我想,海心沙使我留恋的,不仅仅是她浪漫的日日夜夜,还有可爱的你们,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我回到了学校和师弟师妹一起工作的时候,我常回想,如果我还在学校,我还会好像现在那样和师弟师妹工作,一起……

第20篇:影响与中国文学影评

文学名著改编之我见

——小说《人生》与电影《人生》的比较

电影《人生》改自路遥同名中篇小说。原著发表于1982年,这部电影拍摄于1984年。一部文艺作品,从小说到根据其改编的电影,还没有哪一部能够像《人生》那样深深地感染着我。后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电影《人生》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民生活面貌的成功代表影片之一。于是我就想看看电影版的《人生》以及小说版的《人生》,想看看巧珍,看看高加林,从电影和小说两个角度感悟一下这个让无数人哽咽的羞涩青春故事。

小说中的人生

在小说《人生》中,路遥处心积虑的表现主题,在现代理性辉映和烛照之中,依然呈示着传统情结与大转型时期时代背影的结合。在权威意识浸染的现实中,农村知识分子带着挑战命运的抗拒心理从秉性到精神内核都凸现出热切的行动主义者而非遁世者。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很经典,或者说是很典型的一个爱情和事业相互冲突的青年人的动人故事。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后的陕西黄土高原上,青年人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无奈地被“流放”到黄土地上。他才华横溢,有农村乡里人的善良淳朴,勤奋耐劳,又有新一代知识分子渴望闯荡世界,脱离闭塞家乡,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他在开始时苦于没有机遇,但到后来遇到了当上干部的二叔和仰慕他才华的高中同学、高干子弟黄亚萍。黄亚萍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女性,她热烈奔放,潇洒富有激情,对外面大千世界同样冲满着好奇与冲动。她爱高加林,她希望他能和她的家庭一起搬迁到江南都市。但还有一个人也爱着高加林,她就是巧珍,她的爱,更加深沉,更加深刻。她是他邻村里大户人家的千金,没有文化,却尊重仰慕文化人,她在他还是高中生时便已默默喜欢上了他。每当他走在上学的路上,她就会准时站在远处偷偷地看他。以致当她向他表白时,他感动得哭了。这种刻苦铭心的爱,甚至能让她在后来为了他而放弃爱他。可是,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却在自己的事业与爱情中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心存歉疚地抛弃了巧珍对

她深沉的爱,而为了理想和黄亚萍走到一块,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他终究又不得不回到黄土地,然而巧珍却已嫁人„„

就这样,主人公高加林爱情与事业的纠结、三个人爱情的纠纷,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老师布置本次作业之后,我曾向一位同学介绍过这部小说,当我叙述到一半时,他便知道结局了。所以,它是部很典型,也很经典的故事。它发生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但在当今社会也层出不穷,见怪不怪。爱情和事业是人生的主要部分。但当它们相对立为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就不得不让人纠结不忍了。无论你选择那一个,结果都是悲惨的,所以你读小说时,你理解了巧珍的令人不忍的、感人肺腑的爱和加林对爱情与事业的纠结之后,你会跟着加林一起为巧珍流泪,也会跟着巧珍一起为加林流泪。

电影中的人生

电影版的《人生》简结流畅的述事,经典的情节暗示,淡漠的色调,仿佛都表达着主人公心中沉重的人生感悟。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获得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最佳电影奖。

《人生》,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品,曾在我父辈中掀起过热潮,可没想到现在看来竟然仍能让人热泪盈眶、思索不已。所以这才真正的艺术精品,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更在时间的长河的淘洗下不断释放自己独特的熠熠光彩。

忘记原著,但单从电影本身来看也非常的成功、让人感动。

首先导演的创作态度非常诚恳认真。抛开主要演员的生动表演,导演对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也投入了浓浓的深情,土地的贫瘠,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辛,人们的朴实纯美,还要当地特有的山歌的优美动听,尤其是对这里生活细节的考究还原,使得那种真实感迎面扑来。

虽然这里一派落后景象,但在导演镜头下也显示了这片土地独有的人文魅力。也或者这种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的魅力,只能出自事不关己,遥遥相望的旁观者的自我想象。否则也不会出现高加林这样的出走者,也不会有巧珍这样美丽的姑娘,竟然会泪洒红巾、含恨出嫁的场面。

所有将其看成一个有情人没有眷属的爱情故事,也许可以让人轻松点,感动

也更多于悲愤。最感人的段落有两场:一个是巧珍第一次进机关大院那场戏,演员极其自然生动的把握了角色的内心,新奇-喜悦-甜蜜-尴尬-疑惑-感动-不舍,将那个年代一个纯朴的农村姑娘的心理层层推进,自然而又准确的表现出来,这也成为两人情感的转折点。另一场戏是巧珍出嫁时香泪沾襟,整个过程热闹喜庆可是越发衬托得作为新娘的巧珍内心的委屈和苦楚。这也是导演的高妙之处啊。

一个精品电影,除了导演的决定性作用,方方面面同样都要出色优秀,本片就是典范。演员、编剧、摄影、群众演员无一不表现出色。这正是电影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团队力量的最好体现。

看这部电影时,屏幕上国产片特有的昏黄惨淡的画面,荒凉粗犷的原野,主人公间单纯无邪的爱情,让我想到了前些日子一部热播的、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两部电影各有侧重,又有着更多的相同点。静秋和老三有着纯洁的爱情,巧珍和加林也同样有着纯洁美好的爱情,而《人生》中又加入了爱情与理想的冲突、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青年人的爱情纠纷。所以当时我就想,如果《人生》只是像《山楂树之恋》那般写纯爱,那它便不会如此这般更让人不忍卒读、令人深思了。

后记:

路遥在他的这部中篇小说《人生》的篇首引用作家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你在选择着人生,人生也在选择着你,这其中没有对与错。高加林的人生轨迹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人,要学会选择,懂得珍惜,敢于负责。

在我们为高加林的高考落榜感到痛惜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自己在经历失败时候的痛苦,我们该如何去选择人生的下一个目标,我们该如何选择去安慰自己?在我们为高加林能够找到工作机会、施展才华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是否曾想过,这个机会的获得毕竟是不正当的?是否曾想过,当时的用人体制是否又问题?我们在惋惜高加林同巧珍的纯真的爱情的同时,是否曾想过,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因为追求一个目标而失去了一件最美好的东西,失去才发现,真的需要去好好珍惜?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拥有,学会选择未来,敢于负责自己

的行为。

佛家说,人生有三种境界:下等的追求名利,中等的沉迷于对某种东西(比如艺术,医术)的享受;上等的是对信仰的虔诚。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在对人生的选择上,起码要着眼于现实,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中,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人生同样在选择着我们。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你说让人活得无欲无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什么事都应该有个度,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但你只能拿你该拿的那一份,满足你的生活需求即可;权力应该成为你服务大众的载体,而不应是你满足私欲的工具,我们都想得到更大的权力,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你不能用不法的手段去获取,要靠能力与大众的信任。这个度也许很难把握,因为我们在选择方向的同时,现实却在选择着我们,好多事情不是凭个人意志所能掌控的,我们要满足于现实,而不满足于未来。

人生中充满了选择,人生同样也是一个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你在改变着人生,人生也在改变着你。

《沙与海影评范文.doc》
沙与海影评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