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说明范文

2022-10-0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创作说明

《审视战争

呼唤和平》的创作说明

本刊名称:《审视战争

呼唤和平》 主题::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创作思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人类的历史也就成了一部战争史。战争使人类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失去了亲人悲痛欲绝,多少儿童成了孤儿,多少老人失去了天伦之乐。如今,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四面烽烟再起,整个世界弥漫着躁动与不安,火药味日渐升高,人民再次感到恐惧。在伊拉克,美英联军的进攻还在进行,连续一个月的轰炸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无辜的儿童被炸死、大面积的油田被毁、17万件珍贵的文物被抢劫、断水断电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端的困难、环境的破坏使伊拉克人民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在其他的一些国家,战争正在以各种形式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但结果只会是使人民受到创伤,给国家带来灾难。所以,我们期望世界人民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杀伐,不再有流血和流泪,我们用一颗幼稚的心在此呼唤:Stop war,No war!!!!! 为了表现好这个主题,特意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和照片,从关于战争的各个方面来对其审视,用触目惊心事实来打动读者,增加作品的真实程度,增强作品的说服力。

技术应用:

一,使用工具:本刊主要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成,其中个别图片使用Adobe Photoshop辅助处理。在版面中大量运用了超级链接,使整个刊物读起来更灵活随意。

二,美工特点:页面中大量运用了红、黑、白等一些视觉效果强烈、寓意深刻的大色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红色代表了鲜血、和生命,黑色代表了死亡和沉寂,白色代表生存、光明、希望等等。色彩的单纯化使整个作品显得简约、统一。作者将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优秀的战争图片和文字配合在一起,为读者诠释着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本刊的图片素材大多收集自网络素材库,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

三,音乐背景:在选用音乐的时候,特意选用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明天会更好》来做背景音乐,这首歌由群星合唱,更能体现大众化,而且歌的内容和本刊的思想很吻合,迎合了当前世界人们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在制作过程中还特意简化了一些其他的音效,以完美作品的整体效果。

推荐第2篇:摄影说明

一、摄影事业进入辉煌的时期

一部世界摄影史就是摄影摆脱绘画,形成独立的艺术手段的斗争的过程。它在不同时期受绘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在寻找自己新的表现方式。1840年,摄影传入中国,从东南沿海向内地发展,到1930年代,刘万农、张印全等,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带入摄影的画面,体现了画意的追求;1940年代,沙飞、吴应闲等也拍了很多好作品;1980年代中期以后摄影开始复苏,作品呈现出很多新的样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摄影发展还不够全面和完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摄影器材、参与人数、摄影技术、画面风格来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非常快,摄影器材也越来越先进。曾经有一个获奖的老摄影家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要去买小山一样的胶卷儿,因为有一次胶片用完之后,又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镜头,就在我要摁快门的时候,才发现最后一张胶片已经用完了,我非常的伤心。但是这样的事情,今后可能不会出现了。现在的摄影技术、题材风格都更加丰富多彩了。另外,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去年中国摄影协会审批了608个会员,河北有54人入会,人数很多。2010年,有个摄影展,1.5万人参加,18万幅作品参与角逐。正所谓,语言的尽头是歌唱,它是一种升华。劳作的尽头就变成了舞蹈,宣泄自己的情感。书画的尽头就是摄影。一个著名的摄影家曾说:画不出来的时候我就拍,拍不出来的时候我就画。不同的国家其摄影风格不同。美国的摄影风格,比较直接强烈,画面比较夸张,阳刚大气、视野开阔,但是有点自命不凡的味道;法国的摄影风格,就像红酒一样,耐看有味道;日本的摄影风格反映了其孤岛文化,是一种压抑的表达;前苏联的摄影风格充满了宏大的气势。中国的摄影风格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画面精致、富有内涵。

二、摄影的属性和特征

摄影是光的艺术,就是用光线、线条、影像的有机地组合,通过画面把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表达出来。镜头是摄影师交流的武器,是自己身体的一种延伸,是生命的一部分。比如《买酒归来》这张照片,小男孩为父亲买酒回来,镜头的运用有点斜,通过这种方式,把小男孩的运动感和调皮劲都给表现出来了。在摄影的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构图,有时候我们稍稍移动一一下镜头,就会有新的收获。对于景象摄影来说,更加注重光影对比。有的照片,虽然画面只有简单的黑白灰三色,但是画面很协调、很和谐。在拍摄沙漠的照片中,金黄色的一望无垠的沙漠,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大漠的空旷感。有的摄影家冲到大浪的里面拍下来海浪翻滚的照片,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华裔摄影家王小惠,她和爱人一起到德国不长时间,车祸导致她丈夫去世。因此,她改变了她对生活和摄影的看法,

在她的摄影作品中,她往往通过拍摄花卉来表现生与死。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更加注重画面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卡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记者,他最著名的两幅照片分别是《诺曼底登陆》和《士兵之死》。1936年到1939年,卡帕前往西班牙,用相机纪录下了内战的残酷。1936年卡帕因为拍到一位共和军士兵于科尔多瓦 (西班牙)附近遭到子弹击中仰身倒地的那一刹那而为世人所知。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采访第一次印支战争时,为了拍照误入雷区,踩中地雷而被炸身亡。其实,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一批非常敬业的摄影家,近十年,已经有七百名记者牺牲。对于一个战地记者来说,牺牲在炮火中是无比自豪的,正如一个演员倒在为观众带来欢乐的舞台上是幸福的。对于人像摄影来说,比较注重光影运用以及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比如美国著名摄影师、“环境肖像”手法运用大师阿诺德.纽曼,总是精挑细选,寻找那些最典型的景物,与要拍摄的人物互相搭配,而且他力求画面结构洗练、严谨,具有强烈的形式美和音乐中的节奏感、旋律感。在纽曼的肖像作品中,要想找出一点与主体人物无关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纽曼曾说:“拍照片,并不光是使用照相机,而是用我们的心灵和意念。这些照片不但表现了特定的被摄人物,同时也反映出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每一个艺术家都应使自己成为他作品中内在的一个因素。如若不然,这件作品就会成为一张洗衣房的清单———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意义。”他的作品《毕加索》,拍摄于毕加索的住所,纽曼当时计划是在毕加索工作室里拍摄,但毕加索一开始对要求拍摄的摄影师并不感兴趣,只给了纽曼1小时,结果他们拍摄了5小时,而这张照片成为最具特色也流传最广的毕加索肖像照,摄影师想表现毕加索目光敏锐的凝视,在画面中加了剪裁线,这是剪裁后的照片,凝视的目光仿佛射向你的内心,这种眼光,正是这位绘画大师最典型的个性特征。人体摄影是摄影师不可回避的一种题材。世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超过人体的美,它更加生动、柔和、富有变化、有韵律美。软摄影是现在流行一种摄影方式,画面采用散射光,呈现出明快、柔美的特征。

三、怎么拍,拍什么?

摄影的九大要素:

第一、得心应手的器材。你所用的摄影器材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是你用得熟,吃得透,熟练掌握的器材。

第二、操作技能。不仅包括器材的运用,还包括电脑后期制作。

第三、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

第四、热爱痴迷不懈的精神。让自己每天浸泡在艺术里。

第五、充沛的精力,体力,还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

第六、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七、鉴别能力。眼界一定要宽,不要局限在小圈子里

第八、创新能力。任何一种艺术有一点点创新都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我们下苦功夫,注重钻研技术,另一方面要多动脑子,脑子越灵活、想法越奇特,越有好的效果。

第九、生活的积淀,文化学养、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高。要提高摄影能力,不一定天天钻研摄影,还要去研究相关的文化艺术,要熟悉所拍摄的对象。另外在人格上的修养也需要不断提高。

在摄影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一些奇特的东西,发现了就要把它拍下来。比如9.11国贸大厦垮塌的时候,有人从远处就拍了一组照片照片,在画面中,围坐在一起的人和远处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人们对这次灾难的态度。

怎么拍?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化妆来接近被拍摄的物体。我们应该熟悉被拍摄对象,如果你是外行的话,就容易出一些笑话。李政道主张艺术和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正反两面。文学和摄影的关系就更大了,假如说我们拍一棵树,如果仅仅就一棵树而拍摄,那你就和别人拍的没什么两样,但是如果把它抽象化就不一样了。在摄影中,也可以按照文字描述来进行拍摄。比如《红楼梦》里边有好多场景,正因为曹雪芹的如摄影师般得描写,让这些画面变得生动起来。所以不断提高你的文化素养,对你拍好照片是有好处的。

拍什么?作为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拍什么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是个专业摄影师的话,要求的标准就要更高一点。比如拍黄山,现在黄山已经设了一百多个摄影点,就是普通人在那也可以拍出好的镜头,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摄影师个性化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开这些大众摄影点。对于摄影来说,不要有太多规矩的束缚,也不要太偏执与技巧,首先要精通技巧,掌握技巧,然后把眼界放的更宽。

向大家推荐几个拍摄对象:

一是记录历史社会。历史正从我们的身边溜走,社会变革正在演进着。比如,记录从城中村拆迁的过程,其实每一所房子的后边都承载着很多故事。记录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农民工、小商贩、公园里晨练的人,实际每个人身后都有可以是很动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个延伸景。人的成长变化、爱恨情愁,可以用摄影小说、摄影故事来表现。西方有一个女摄影家每天给自己拍一张照片,几十年没间断过,积累下非常宝贵的资料。

二是查漏补缺。对于一些我们过去没有拍摄过的题材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拍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一些原来的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应该赶紧拍下来。

三是普通的事物稍加变化。比如说,这幅水墙的照片,实际上就是把游泳池的照片旋转90度。很普通的东西只要稍加变化,就有奇特的发现。

对于摄影作品欣赏,特别是大师的作品,主要是看它的构图、光的运用以及通过画面所传达的思想。我们燕赵大地,人才辈出,我们也是红色摄影的发源地,期待着摄影大家的出现,也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好的摄影师。

推荐第3篇:摄影作品创作感受

摄影作品创作感受

班级:姓名:06教专班 卫 静

摄影作品创作感受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自1839年以来,它已有了160多年的历史。短短一个半世纪多,摄影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渗入到天文、气象、地质、探矿、医学、考古、新闻、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以其纪实功能,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术的简便易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尤其是各大学院校,他们已把“摄影”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来教学。

2007-2008学期,我们也学习了摄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摄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摄影”,它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是二维空间的平面造型艺术。“摄影”一词的原意就是“光画”,最早的摄影派是“绘画派”,20世纪20年代摄影在中国则被称为|“美术照相”。今天,以“画意”为主体的创意摄影与纪实摄影仍为摄影艺术的两大支柱。纪实摄影体现着摄影的本性特性是摄影的主导。摄影爱好者从拍纪念照到从事摄影艺术创作,必须经过一个控制光影,把摇画面结构的学习过程。当然,学习过程中的习作难免会有不少模仿之作,但即便如此,也是无可后非的。有才能的摄影家正是在这模仿中掌握了摄影艺术创作的要领,才创作出了不少佳作,最终能够跳出“沙龙”,自成一家。下面我就自己拍摄的三张作品具体地谈一下“摄影心得” :

照片一:“环保” ,本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十分简单:主体是一只手,手里拿着一张废纸;背景是一个垃圾桶。该相片采用了“顺光”→“侧拍” →“特写”的拍摄技巧,很自然地巧抓拍了一幅“往垃圾桶扔废纸” 的画面,它揭示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寓意。从侧面也可反映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明天!

照片二:“室中花” ,本画面的主体是几盆“争艳”的花,采用了“侧面” → “俯拍”的拍摄技巧,勾勒出了一幅“室中的花儿在阳光的照射下竞相开放”的画面。它揭示了:同一片蓝天下,同样的耕耘,同样的收获。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为什么在我们学生中间有优生和差生之分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照片三:“阳光” ,本画面采用了“正面” →“仰拍”的拍摄的技巧,形象地描述了一幅“透过树枝阳光普撒大地”的画面。该相片是早晨拍摄的,也许由于光线不强的原因吧,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模糊感,看起来有虚化的艺术效果,不过这也是我想要的。忽然间我明白了:原来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到处都存在着美„„

上述三张相片是我通过一学期的拍摄练习精选出来的,自我感觉还不错,望老师再为我指点一二,谢谢!

推荐第4篇:摄影创作活动实施方案

摄影创作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展现xxxxx职工风采,树立xxxxx形象,宣扬xxxx事业的新发展、新成就、xxxxx战线上的好人好事及广大xxxx职工工作、生活的新风貌。同时也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xxxxx拟于近期开展一次摄影创作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内容

1、摄影作品评选。开展摄影作品创作活动,并进行作品评选。

2、举办获奖及优秀摄影作品展。(时间待定)

二、活动细则

(一)比赛要求

1、面向xxx职工,以摄影作者个人名义参加。

2、所有参赛作品一律不退。

3、主办单位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复制、展览。

4、主办单位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保留参赛作品的作者署名权。

5、作品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要求,严禁反动、黄色等内容,参赛作品涉及肖像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负。

6、凡参赛者视同承认本通知各项约定,本次大赛主办单位对大赛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7、作品要求于xxx月xxx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xxxxx行政办公室邮箱。

8、要求xxxx各单位至少要有两人以上参加。对积极参赛并获奖的单位颁发组织奖,并进行通报表扬;对组织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二)作品类别

1、生活类

2、人物类

3、风光类

4、工作类

5、静物类

6、民俗类

7、纪实类

8、艺术类

9、新闻类 黑白、彩色、单幅、组照均可

(三)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应为原创新作,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2、提交作品文件大小在1M以上,且为近期作品,并保留图片的原始信息。

3、每人提交作品至少要达到3幅以上,并填写作品名称及文字说明。

4、电脑后期制作后如改变照片原始内容或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5、由于作者原因参赛作品达不到规定技术指标的,主办单位有权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6、参赛作品提交后,经主办方审核通过,在xxx机关展板进行展示。

(四)作品评选

为保证本次大赛作品评选的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将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统一评选。

四、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特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价值xxxxx元奖品 一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及价值xxxxx元奖品 二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及价值xxxx元奖品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及价值xxxx元奖品 优秀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

附:为给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平台,我xxxxx拟于近期活动开展期间组织一次集体外出创作活动,望各摄影爱好者踊跃报名,要求自带相机。

推荐第5篇:摄影创作体会和认识

谈谈摄影创作的体会和感受

主要谈三个方面的话题

一、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

二、摄影创作的体会和感受

三、摄影创作的表现方法

第一个话题,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

1.摄影是借助照相器材记录现实影像的一门专业技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摄影技术技法,就能够从事商业摄影、新闻摄影等专业职业。

在过去的胶片时代,对摄影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在按下快门之前,需要预测现场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强弱,手动调整适当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控制胶片感光量;其次是要目测照相机与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手动调准镜头焦距。这是胶片时代摄影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不然就无法拍出一张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

进入数码时代,摄影成了一件人人都能操作、非常省力省心的事情。只要拍摄者按下快门,所有以前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摄影技术完全由照相机自动处理,拍摄者要做的仅仅只是把镜头对准被摄物体就能够拍出清晰度、影调、成像十分完美的照片。所以有人说,数码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家。

2.摄影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活动和审美表现活动,它是摄影者借助照相器材料,从审美认识到审美表现、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的过程。摄影创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摄影艺术作品。通俗的说法就是,摄影创作就是从酝酿、构图到制作完成摄影作品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因此说:

摄影创作重要的不是照相器材如何先进,不是摄影技术如果精戡,最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眼睛。

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没有正确认识摄影与摄影创作的关系。比如有些人对摄影器材研究得十分透彻,他们对不同型号的各种照相机性能和镜头参数如数家珍,烂熟于心。他们经常在拍片时不断更换各种焦段的镜头、使用多种多样的器材配件,而对拍摄时最重要的诸如用光、选景、构图、主题表达却漫不经心。

其实,对于摄影创作来说,摄影器材只是画家手中的画笔、雕刻手中的刻刀,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才是摄影创作的关键。

1 3.怎样区别一张普通照片和摄影艺术作品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拍了一张田里的稻子和稗子的照片,不管曝光怎样准确,不管影像如何清晰,它都只能算是一张记录现实影像的普通照片。但是,如果把稻子和稗子这二种自然植物进行巧妙取舍、构图,拍成一张漂亮的照片,就成为一张给欣赏者以审美愉悦和启迪的艺术作品。比如八十年李英杰拍摄的一张很有名的摄影作品《稗子和稻子》,(示图)

这幅作品,作者为表现无知者骄傲、博学者谦虚这一主题,仅仅选择了稗子和稻子这两种既形象又含蓄的植物,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赋予它们以人的性格,概括地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通过稗子和稻子这两种简单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使得作品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的形象。

再说第二个话题,摄影创作的体会和感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几句看似颇有禅意的话,是说从前有个出家修行的人,在离开家乡时看到的山水和修行后回来时看到的山水,然后经历再次离家修行后回来看到山水时三个不同阶段的心境。我觉得这与摄影创作所经历的感受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摄影创作一般也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手上有机心中无机(初学入门阶段) 手上无机心中有机(探索提高阶段) 手上有机心中有机(融入思想阶段) 先说第一阶段,初学入门

初学摄影创作时会觉得摄影其实并不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情。这时候会觉得拍什么都兴奋、新鲜、有成就感。因为只要多按几下快门,一张自己认为漂亮的照片就完成了。但渐渐会感到失落、沮丧,慢慢会对自己拍的照片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往往在现实中看到的那些十分壮美的景色或场景,却在自己拍出的照片中并没有得到原本所期望的那种审美愉悦和冲击力。这时候,会觉得什么都不值得拍,觉得按快门是件很无聊而且徒劳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这时候很多人会对摄影创作没有了激情、失去了信 2 心,最后选择了放弃。事实上,如果这个时候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问题的症结在那里,然后潜心学习,不断实践,并持之以恒,那么就会突然有一天,一张有份量的摄影处女作品就会诞生。而这时候你的摄影创作水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个台阶,从而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逐渐清楚自己要拍什么和怎样去拍。

第二个阶段,探索提高

事实上,不论你以前对摄影一窍不通,还是已经有所造诣,无论提高摄影技术的目的只是做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还是做一名专业摄影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眼力”,也就是要学会观察。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应当追求什么。在日积月累地吸收了关于照片中应当追求什么东西之后,就会开始对如何观察、摄取周围现实中美丽景物或物景有自己的方法和见解。这种发现客观现实中美的景物或场景的能力和技巧,就是所谓的“摄影者的眼力”。

锻炼这种“摄影者的眼力”需要不断学习加勤奋,离开了这二点,摄影创作将寸步难行。为了在摄影创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意境、新的角度、新的构图,不仅要走别人走过的路,就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也要不断去探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摄影创作的最高追求。因为读书是思考,行路也是思考,读书是从文化艺术修养上来充实、提高自己;而行路是原发性创作的思考。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品,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靠在现实中“跳出一亩三分地”四处奔波,探索发现,靠双脚走出来的。

第三个阶段,融入思想

作为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摄影创作者,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用何种手段,无论是什么形式和内容,都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的感情色彩。当我们举起照相机,面对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形状、线条和结构,我们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将它们取舍后摄入镜头,实际上也就表达了我们自己的某种思想认识、感受和审美趣味。因此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迷信大师

摄影创作不仅仅是客观真实地记录下事物的存在和情景,也不仅仅是电子、数字化功能的体现。作为一种艺术,它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便主要的是摄影创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影像图式语言。摄影大师如此,摄影爱好者亦如此。

(2)不要刻意模仿

客观世界万物本身纷繁万千、丰富多彩,摄影创作者抓住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此时此 3 刻对这一情景的某一种理解、想法和特别感受的反映,正是在对这种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场景的选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达和自己的思想认识。每一幅照片,都寄托着摄影创作者的情感,都是摄影创作者心声的真切反映,根本没必要去刻意照搬、模仿别人的东西。

(3)钓鱼不在吃鱼

我很敬佩爱好钓鱼的人,他们不仅要饱尝日晒雨淋、长时间等候,还要把自己千辛万苦钓上来的鱼支付比市场价高得多的价钱,最后还送了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不图回报、不计得失的忘我精神,他们享受的只是钓鱼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搞摄影人的尊敬。

摄影创作是一件复杂的审美认识活动和审美表现活动,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其结果并不一定总是能够有成功的回报。如果摄影创作带有太重的功利心,那就失去了摄影创作的原始乐趣和意义。当然,自己付出努力创作的摄影作品能够获奖,那是赢得社会承认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衡量一幅摄影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有获奖这一条阳光道。请记得,在我们身边还有一条独木桥,你也可以试着去走一走,说不定比阳光道走得更有趣味、更有意义。如果要说到是不是被社会所承认,那么十八世纪荷兰画家凡·高一生穷困潦倒,甚至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的作品,只有一幅题为《红色的葡萄园》是他在世时出售的唯一作品外,根本就无人问津,更不要说获奖了。然而,凡·高的艺术成就却在后来的欧洲绘画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这种现象又当怎样去解释呢!所以我认为,摄影创作就像人生一样,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第三个话题,摄影创作的表现方法

(一)技术层面 1.光的运用

摄影是通过光和影来纪录物体,抒发情感的,光起着造型作用,也起着取舍作用和透视作用,同时光也可以起到美化作用,摄影的本质就是要善于驾驭各种光线,变幻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抒发各种不同的情感。(图例)

2.色彩运用

在摄影创作中,色彩是重要的艺术语言。摄影创作中,可以通过构图、角度、光线、特技以及后期加工等手段来控制色彩,在画面中建立起良好的色彩秩序,色彩的美感并不在于单一的色彩,而在于色彩的互相组合,互相映衬和对比。(图例)

3.构图决定一切

4 构图是表现摄影作品内容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构成画面内容的内部结构得到适当的表现。可以说,要想拍出好照片,就需要掌握构图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应用。

摄影构图是将照片构成所涉及的一切因素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处理,它包含全部造型因素和拍摄手段。具体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同一幅画面中以获得最佳布局。在形式上表现点、线、形态、质感、用光、明暗、影调、色彩等配合,以表现某个主题思想和审美情感。具体需要把握四点:

(1)运用黄金分割法

也叫三分法构图。即把影像画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平均划分出九份,然后将关注点放在切线上或交叉点上。三分法是最有保障性的构图方法,能够突出主题,产生较好的视觉美感。(画图示例)

(2)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寓情与景,借景抒情”、有“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的创作技法。所以国画中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之说。所以摄影作品常常需要根据不同题材运用大量留白。所谓“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这是中国画中表现高远意境的有效手法。留白是突出主题的需要,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图例)

(3)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

画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画布上一点点加上景物元素,而摄影创作是要把已经存在的客观景物减少减少再减少,直到保留最基本的能够表达作品主题思想的影像元素。

(4)拍摄中需要避免一般性错误 ① 地平线横穿画面中心 ② 有分散主体的干扰物体 ③ 画面散乱、主体不突出 4.掌握后期处理

(1)尽量用RAW模式拍摄

RAW格式不是图像文件,而是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不经过相机内的影像生成器的转换,除曝光之外,一切都可以在后期改变。比如,使用RAW格式可以在后期任意地调整白平衡,在后期无论设定什么样的色温对画质都没有影响。RAW格式可以使图像处理游刃有余。这种模式是没有压缩拍摄的储存模式,其特点是拍摄后处理的空间很大,也 5 就是宽容度大,曝光可以找回两档,色彩、色温任意调整。

(2)必备的Photoshop处理技巧

画家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训练才能够掌握绘画这门技能,他们通过笔和纸的演绎描绘自己抽象的思维,表现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而Photoshop软件可以让一幅同样环境和焦距光圈下拍摄的照片,调整出不可思义的效果。虽然PS处理方法很多,但大部分照片的基本处理方法只需要4步:

⑴ 色阶调整 ⑵ 曲线调整 ⑶ 锐度调整 ⑷ 色相饱和度调整

(二)艺术层面

怎样尽快提高摄影创作水平

对于艺术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主题 + 一个能够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 简洁明了,只要注意这三点原则,不久就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看、分析和评价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将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去观察世界,用新的目光来拍照片了。

(1)学习提高摄影技术法则和艺术法则

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艺术技术的运用,前者容易,后者难;搞摄影创作需要掌握摄影技术法则和艺术法则,二者缺一不可。前者靠学习,后者靠积累和培养。平时多学习一些与摄影相关的东西,一个好的摄影师就是在千百人司空见惯的视觉中去发现美。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当是看时吸引人,过后有韵味。

(2)重视作品鉴赏

一幅水彩画,大山间的小溪水中有一群蝌蚪,标题是《千里闻蛙声》,作者没有表现千里之外的蛙,但观赏者能从画面上听到蛙声,这就是可视艺术想象延伸。当我们看到一张很美的照片的时候,能不能说出它为什么美?能不能说出作者是怎样制作这些照片的?

一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它画面美不美,便取决于它蕴意深不深。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判断一幅好作品的最简单考量。(图例)

推荐第6篇:主题摄影作品创作心得

《摄影技艺》课程作业之三

——主题摄影与创作心得

教育技术系

专业班级

13级数字媒体1班

学生姓名

游向阳

主题摄影作品《冬日》创作心得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又到了冬季。冬天的景色是别有味道的,冬天的景也是很富有味道的。于是在某一天,我拿起了相机走到了外面。摄影是通过记录生活来表达美的,走在外面的空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去拍摄,拍摄什么,我的主题是什么?走了许久,也看了许久,我一直犹豫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我的镜头中反复的出现,交替。如果说“艺术是有意味的艺术”,那么摄影师就是去发现美和提炼美的。当我在准备拍摄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主题,什么主体。在一边走一边看的时候,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给了我几大的启发。于是我选择了“冬日”这个主题展开了拍摄。

作品一:《背影》

这个照片是在走到文瀛湖边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个大娘在眺望远方,她默默的在原地站立了许久,不知道是在想什么亦或是在在看什么。带着我的疑惑,我拍下这个背影开始了我的寻找发现之旅。

在拍摄这个照片的时候,我在构图上有意的将人物放在了三分线上,并且将背景虚化了一部分从而突出主体人物。这种方法在教材和各种资料上都有提及,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是很有效果的。一方面画面中的人物符合人眼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对背景的简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拍摄的时候总是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认为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用不上,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发现,其实这些学习到的内容并不是用不上,而是经常的在用,只是自己不知道它叫什么,在经过相对全面的学习后,对这些的感觉已经几乎不见了,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候,也不由的将这些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欣赏和拍摄中,让我感受到了许多。

作品二:《爸爸和儿子》

在拍摄这个照片的时候犹豫了许久。虽然我拿着相机走在人群中去拍摄,但是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我心里消除不去:“我是谁?为什么这些人不去注视我的镜头?为什么这些人当作看不到我?„„”这样如同隔世的感觉让我慌乱了好久。但是在走回来开始写这篇新得的时候,我突然间想明白了,并不是这些人不去关注,而是我在拍摄的时候缺少对人物和景物的交流。

我把自己遗忘在拍摄这个过程中,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在这个照片中,我记录了一对父子,他们是即将准备回家的。父亲正在为自己的小儿子整理衣服,而小孩子的眼睛此刻却停留在了我的身上。虽然离的他们两个人很近,但是这位父亲的眼神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全然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这样的感觉突然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时候的他也是这样的对孩子神情专注。于是我轻轻的按下了按钮,将这些记录下来。

画面的设计上,我在拍摄的时候留意了他们的服装颜色与环境颜色,一方面这些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其他的角度去想,摄影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去过多的设计的。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方法。但却并不是意味着自己可以不去观察。在思考这张照片色彩的时候,我留意了它的颜色,小孩子的服装颜色为橘色,大人以及树木等的背景都为灰褐色。这样的搭配可以让画面的色彩有对比,有一些意味。

摄影与文学创作有一些相似点,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是可以引入摄影中的,如文学写作中的主题思想,对比手法,排比手法等在摄影中同样是可以借鉴的。不同形式的艺术形式在某些时候总是殊途同归的。他们都常常在反应一个大的相同的主题。可见,要想学好摄影这门艺术,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有实际意义和美的意义的。

作品三:《相伴》

在这张照片中,照片的主题便是陪伴。在拍摄的时候,看着远处草地上的两个人,我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孤独的感觉。有时候,朋友见的友谊总会给彼此莫大的勇气。我不知道在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两个人在那片空旷的草地上做了许久。围绕着两个人我了一圈,在最后,在离他们一两百米处,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将他们缓缓的拉入了镜头。

作品四:《花瓣》

这张照片主要想表现的是线条的柔和。在文瀛湖有一处铁制的雕塑,它一直在水中,没有近距离的去看它,蹭着冬天水枯竭后,我走到了离它最近的地方。拍摄的时候,我将相机垂直,这样去拍是为了避免画面一直保持一个水平形式。拍摄照片的时候,要在拍摄的角度,拍摄的方向,光线等方面。在平时总是习惯将镜头与地面保持水平,但在后来发现许多的作品中,摄影师将镜头中的事物以各种角度去布置。不落俗套的构造总是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品五:《不舍》

在走着走着的时候,无意中在镜头中看到了这一幕。有时候不想去拍摄这样有些沉重的画面。我给这张照片起名为“不舍”。在经历过许多后,会发现生命的重量。不知道在小麻雀的身上发生了什么。即使在最后的时候,它依然不舍得放下。那个简单的巢穴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一直想去弄明白。我在那棵树下站立许久。为这个小生命去默哀。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去拍摄这些东西。我一直想简答我的主题。什么是冬日?为什么去拍冬日?这个时候,我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我想记录的“冬日”就是这个宽广世界中平凡和容易被忽略的事物。那些可能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每一刻世界上此刻正在发生着千千万万相似的画面。但是正是这些,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是源于生活,“有意味”,其实是一种引导。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和生活。

作品六:《等待》

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我在这棵树前走过了许多次。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它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这棵树。我喜欢树的坚强。在拍摄的时候,我采用了仰拍。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一张照片的主题,主体,简洁是很重要的。时刻留意这些东西,可以避免画面的繁杂。让人看起来自然亲切。

作品七:《悲伤》

在一边走一边拍的时候遇到了一家人在拍合影。于是我被邀请给他们一家拍张合影。在拍摄完后,一边走,一边聊。无意见我看到了这位老人的神情。那种感觉给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不知道是在感动,还是悲伤,亦或是被沙子迷了眼睛。我想,这就是属于老人的那种情感吧。说不出来,但是能去体会。

我很喜欢布列松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理论。“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奴。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作品八:《眺望》

一直以来喜欢这样朦朦胧胧的感觉,所以子啊最后选择了这张照片作为结束。我起名这张照片《眺望》,希望在将来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努力。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在这次主题拍摄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对单反相机的操作不熟练。由于使用的相机机会少,在借用别人的相机后不知道怎样去调节,于是很多都是采用自动模式拍摄的。摄影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说我需要努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在拍摄的基本功上,在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思想上都需要更多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昱宏 《灰色的隐喻》

推荐第7篇:《坐井观天》课件创作说明

《坐井观天》课件 创作说明

作者简介:

胡韶倩,女,1999年7月毕业于永城师范学校,现建设办事处邢庄小学任教,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人长期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作品名称:课件《少年闰土》

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创作思路:

本课件创设了井底之蛙和小鸟的对话的情境,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音像图画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制作课件时,采用了恰当的音像材料、色彩鲜艳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作设计,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在感官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对不熟悉的情境有较深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充满学习的激情。课件把《坐井观天》这节教学内容共分成故事导入、识字教学、游戏练习3个部分。可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流程进行各部分之间的切换,在每部分里可以按相应按键进入教学,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课程结束后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可以退出本课件。

素材选用:

*网上下载相关精美图片,音像材料,音乐等。 *技术动作、动画设计由胡韶倩独立创意完成。

技术应用:

本课件使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2016版wps制作完成。

推荐第8篇:影视节目创作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一电视节目创作

实验目的:

1、练习电视节目的策划。

2、练习拍摄、编辑、栏目包装等。

实验要求:

1、小组讨论栏目选择及内容,写出编导阐述。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按照进度要求完成节目摄制。

实验内容:小组完成一期电视节目的摄制。

说明:实验报告中步骤和过程部分写明节目策划说明,也就是编导阐述的内容,然后写明节目摄制过程中本人参与了哪些具体工作,每个环节中如有参与请详细写明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最后如何解决的,通过参与学到了什么。作品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实验二微电影创作

实验目的:熟悉微电影创作的基本流程。

练习剧本写作、分镜头脚本写作、导演场面调度、摄像、剪辑等技术。学会用镜头语言表达故事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

实验要求:

1、按照标准流程和进度要求进行微电影创作。

2、小组成员前期、后期要分工协作,充分参与。

3、作品选题思想健康,内容表达清晰完整。

4、作品提交格式为.mpg或.wmv。时长30分钟以内。

实验内容:小组完成一部微电影作品的摄制。

说明:实验报告中步骤和过程部分写:

一、选题说明。

二、本人参与情况。具体要求参照上面。

三、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推荐第9篇:爱护动物公益海报创作说明

创作说明

根据时下流行的皮草大衣,人们喜欢它的雍容华贵从而去追捧,造成成千上万的动物为此失去生命而来的思路,想要表达没有杀戮就没有买卖的思想,作为公益广告想要提醒广大的皮草消费者爱护动物,改动了一下衣服商标常规的模式,替换成动物们遭受杀戮时的痛苦表现,这样做也更贴近生活,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起到警示作用,但又不会显得太过僵硬和死板,没有引用真正的动物尸体,为了避免太过血腥而带来的反作用,而是利用皮草大衣流血来告诉人们这些衣服是由动物的毛皮制作的,从而起到提醒消费者不去购买皮草大衣就是保护动物,旁边的血脚印希望能带给人们一种动物死前想要逃脱的感觉,文字方面采用了一个大而醒目沉重的黑色字母NO来体现“不要”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有强制这个作用,在NO的旁边附了一行小字“换种方式爱它们”表达我想要告诉人们,穿皮草爱皮草不是表达爱动物的方式,而是拒绝皮草,不去买不去穿才是真正的爱动物。不要让人类成为最后一种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爱护它!真正意识到爱护动物人人有责的思想,想一想儿时的玩伴,小伙子的帮手,老年人的安慰,它们的作用不只是变成美丽的衣服,它们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愿我们人类能善待它们,愿动物的爱永远伴随着你成长。请爱护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所以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你是动物,你该怎么办?你是不是有些害怕,有些惭愧,又有些意识被唤醒的感觉?请爱护这些可爱的动物吧!它们也是地球上的一员!它们是同一个星球上

的一家人,我们生命应该是平等的!保护动物等于你在珍惜每一个有生命的小生灵,就等于在珍爱我们的朋友,保护植物 保护蓝天 保护地球 保护绿色 地球没有了动物,就如蓝天没有了白云;没有动物,生命没有了动力。

因此,我的爱护动物的公益海报由此产生,希望能够震撼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为我们人类的行为敲响警钟。

推荐第10篇:微课的创作说明

创作说明:学习细节描写指导学生写作

一、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

1.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探”“掏” “咽”“钻”这四个动词在句中的意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2.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阐述事情的发展经过,表达所写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

3.通过具体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可以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线,真切体会“如茉莉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二、如何突破:

教学本课时牢牢抓住一条主线:爱如茉莉。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三、作业设计:写作

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回顾文中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爱”的细节画面,例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把把当时你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第11篇:摄影学院08级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电视摄影类)

基本规范要求

(一)毕业创作作品总体要求:

1、每位同学应在为期8周的毕业创作指导课程中和任课老师针对个人创作主题、创作思路、实施计划等进行沟通,并完成《毕业创作报告初稿》,审核通过后再分由各个指导教师指导。

2、毕业作品创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并保证作品类型、时长符合要求,作品主题明确、构图准确、用光合理、画面优美、声音清晰,手法新颖,剪辑流畅,没有硬伤。

2、在毕业作品创作中,摄影专业学生必须每人完成一部毕业作品,且独立承担摄影工作,否则将不予进行创作指导、评阅及答辩。由此造成毕业作品创作成绩不合格者,后果自负。

3、毕业作品完成后应提交DVD光盘,并附有《本科毕业作品创作报告》。

4、毕业作品创作要求:

①毕业作品选题应在充分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确定。

②每人独立提交一个原创作品,不能为公共媒体播出机构的节目或栏目。(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在媒体内完成的作品不视为毕业创作作品,提交的毕业创作必须是2011年7月以后创作的作品。)

(二)根据摄影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我系将对摄影专业的毕业作品做统一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毕业作品类型及时长要求

①纪实类:包括电视新闻(可累计时长)、专题或纪录片,时长应在10分钟以上。 ②非纪实类:包括电视文艺、剧情、MV、专题等,时长应在5分钟以上。

2、《毕业创作报告初稿》内容

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内容介绍、拍摄器材、实施步骤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创作过程的阐释,

3、《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内容

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片长、内容介绍、编导阐述、创作心得与体会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拍摄手法、构图用光心得的阐释,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图片摄影类)

(一)毕业创作作品总体要求:

1、毕业作品创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并保证作品数量及质量符合要求,作品画面清晰,主题明确,手法新颖,立意明确,没有硬伤。

2、在毕业作品创作中,图片摄影专业学生必须每人完成一部毕业作品,即独立承担前期规划、拍摄、后期输出工作,否则将不予进行创作指导、评阅及答辩。由此造成毕业作品创作成绩不合格者,后果自负。

3、毕业作品完成后应提交DVD光盘,并附有《本科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如需进行毕业展出,学生须按照学校要求,自行负责作品输出装裱事宜,并完成展出。

4、毕业作品创作要求:

①毕业作品选题应在充分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确定题目。 ②每人独立提交一个原创作品(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在任何媒体内完成的作品不视为毕业创作作品),禁止抄袭,不得使用已完成之作品(作品必须是2011年9月以后创作的作品),作品未毕业前不得出现在任何形式的媒体及比赛中。

(二)图片摄影专业毕业创作作品要求细则:

1、毕业作品类型及数量:

①纪实类:纪实摄影作品需建立在针对某一特定新闻专题深度报道之基础上,数量不少于15-20张,同时配以新闻稿。

②创作类:创作类作品(商业摄影或艺术摄影)需坚持原创性、新颖性,数量不少于15张。(主题创立之后,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增减作品数量,需经过与指导老师商讨并同意方可修改。)

2、《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①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内容介绍、创作阐述、创作心得与体会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创作过程的阐释。

②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报告格式规范要求参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9版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指导手册及模板》。

3、毕业作品光盘格式要求

①电子版作品文件格式一律为jpg格式,作品尺寸不低于3000*2000(像素)。 ②需根据作品不同场景,提交本人创作作品时的工作照。 ③每张照片的文件名以作品名称命名。

④作品需与附表1一起,以数据模式刻录光盘,光盘盘面上应清晰依次写出作者姓名、学号、班级。光盘一式两份。

4、毕业作品展览要求:

①毕业展示作品不得少于6张。

②作品展示尺寸与展览形式须与指导老师具体商定。

③展览形式必须以纸质打印(印刷)为基础,禁止以投影、幻灯、网络等电子媒介形式展出。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照明艺术类)

根据照明艺术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毕业作品可选舞台晚会和影视剧进行毕业创作。

1、毕业作品类型及时长要求

①舞台晚会类别应为校级以上规模标准,要求独立完成照明设计和灯光制作。 ②影视剧要求完成独立的照明设计,要求重点体现室内日景、室外日景、室内夜景、室外夜景,以及相应各种影子的处理使用。

第12篇:摄影学院08级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创作规范

(电视摄影类)

基本规范要求

(一)毕业创作作品总体要求:

1、每位同学应在为期8周的毕业创作指导课程中和任课老师针对个人创作主题、创作思路、实施计划等进行沟通,并完成《毕业创作报告初稿》,审核通过后再分由各个指导教师指导。

2、毕业作品创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并保证作品类型、时长符合要求,作品主题明确、构图准确、用光合理、画面优美、声音清晰,手法新颖,剪辑流畅,没有硬伤。

2、在毕业作品创作中,摄影专业学生必须每人完成一部毕业作品,且独立承担摄影工作,否则将不予进行创作指导、评阅及答辩。由此造成毕业作品创作成绩不合格者,后果自负。

3、毕业作品完成后应提交DVD光盘,并附有《本科毕业作品创作报告》。

4、毕业作品创作要求:

①毕业作品选题应在充分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确定。

②每人独立提交一个原创作品,不能为公共媒体播出机构的节目或栏目。(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在媒体内完成的作品不视为毕业创作作品,提交的毕业创作必须是2011年7月以后创作的作品。)

(二)根据摄影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我系将对摄影专业的毕业作品做统一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毕业作品类型及时长要求

①纪实类:包括电视新闻(可累计时长)、专题或纪录片,时长应在10分钟以上。 ②非纪实类:包括电视文艺、剧情、MV、专题等,时长应在5分钟以上。

2、《毕业创作报告初稿》内容

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内容介绍、拍摄器材、实施步骤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创作过程的阐释,

3、《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内容

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片长、内容介绍、编导阐述、创作心得与体会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拍摄手法、构图用光心得的阐释,

(图片摄影类)

(一)毕业创作作品总体要求:

1、毕业作品创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并保证作品数量及质量符合要求,作品画面清晰,主题明确,手法新颖,立意明确,没有硬伤。

2、在毕业作品创作中,图片摄影专业学生必须每人完成一部毕业作品,即独立承担前期规划、拍摄、后期输出工作,否则将不予进行创作指导、评阅及答辩。由此造成毕业作品创作成绩不合格者,后果自负。

3、毕业作品完成后应提交DVD光盘,并附有《本科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如需进行毕业展出,学生须按照学校要求,自行负责作品输出装裱事宜,并完成展出。

4、毕业作品创作要求:

①毕业作品选题应在充分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确定题目。

②每人独立提交一个原创作品(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在任何媒体内完成的作品不视为毕业创作作品),禁止抄袭,不得使用已完成之作品(作品必须是2011年9月以后创作的作品),作品未毕业前不得出现在任何形式的媒体及比赛中。

(二)图片摄影专业毕业创作作品要求细则:

1、毕业作品类型及数量:

①纪实类:纪实摄影作品需建立在针对某一特定新闻专题深度报道之基础上,数量不少于15-20张,同时配以新闻稿。

②创作类:创作类作品(商业摄影或艺术摄影)需坚持原创性、新颖性,数量不少于15张。(主题创立之后,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增减作品数量,需经过与指导老师商讨并同意方可修改。)

2、《毕业作品创作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①内容:应包括作品类型、名称、内容介绍、创作阐述、创作心得与体会等内容,重点在于对于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创作过程的阐释。

②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报告格式规范要求参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9版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指导手册及模板》。

3、毕业作品光盘格式要求

①电子版作品文件格式一律为jpg格式,作品尺寸不低于3000*2000(像素)。 ②需根据作品不同场景,提交本人创作作品时的工作照。

③每张照片的文件名以作品名称命名。

④作品需与附表1一起,以数据模式刻录光盘,光盘盘面上应清晰依次写出作者姓名、学号、班级。光盘一式两份。

4、毕业作品展览要求:

①毕业展示作品不得少于6张。

②作品展示尺寸与展览形式须与指导老师具体商定。

③展览形式必须以纸质打印(印刷)为基础,禁止以投影、幻灯、网络等电子媒介形式展出。

(照明艺术类)

根据照明艺术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毕业作品可选舞台晚会和影视剧进行毕业创作。

1、毕业作品类型及时长要求

①舞台晚会类别应为校级以上规模标准,要求独立完成照明设计和灯光制作。 ②影视剧要求完成独立的照明设计,要求重点体现室内日景、室外日景、室内夜景、室外夜景,以及相应各种影子的处理使用。

第13篇:《摄影技术》课程学习及摄影创作心得

《摄影技术》课程学习及摄影创作心得 摄影技术》

一、态度第一,精益求精

1、对于严谨的摄影创作,还是应该使用 raw 格式,而且 raw 格式其实并不占据 太多的空间,也就只有 4-5 兆左右,而一张最高质量的 jpg 也需要 2.5 兆,所以 其实在空间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麻烦在回来后期处理的时候,需要专门 的软件进行处理修改和二次输出,我的破电脑运算速度慢,比较麻烦,但麻烦就 麻烦点吧~搞艺术要有耐心不是么?

2、有时为了抓紧一段时间的光线,或者为了把整个园区逛遍,摄影创作的时候 常常会走马观花,仓促出手,这样最后出来的片子可能会很多,但是精品很少, 每次回来之后,做的事情就是遗憾和碰运气式的淘金,这是极不利于摄影技术和 创作思路提高的,还是要稳扎稳打,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3、还是要尽可能地多使用三角架,不仅仅是在光线不足,手端不稳的情况下才 使用;使用三角架可以让片子的画质更好,而且很重要的,可以让我更精细地进 行创作和构图。

4、回来之后, 应该对拍出来的作品进行认真地分析, 总结出成败的经验在哪里? 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而且对于片子的主题也需要认真地思索,要知道“想表现什 么?如何突出的?如何简化的?”

5、第一印象拍出来的片子,往往会流于一般,慢慢观察、静心思考,才能在主 题和技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知识积累,基础要牢

1、裁片也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因为这本身会浪费 ccd 的有效面积,放大噪点颗 粒,降低影像质量。

2、从相机显示屏上看到的片子,色彩饱和度较高,对比度较大,因此实际电脑 上显示的时候,黑的没有那么黑,亮的没有那么亮。

3、单反相机直接出片往往较灰,因为图像细节和对比度、饱和度是相互矛盾的 关系,为了给后期的调整留下更大的空间,单反相机本身运算往往会保留更多的 细节,所以会比 DC 灰些。

三、技巧运用,创新灵活

1、控制背景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拍摄的距离以及主体和背景间的距离。因此, 为了避免微距的时候景深太小,可以将镜头离远一些,然后在后期进行裁片;其 次是镜头的焦距,镜焦越长虚化越好,所以在微距的时候,也尽可能不要用过大 的镜焦,然后在后期进行裁片;

2、光圈的大小也可以影响虚化的效果,所以拍人像的时候我常用最大的光圈, 风景的时候常用最小的光圈,中间的光圈值常较少使用,但事实上由于球差的光 的衍射的影响,各档光圈下成像质量并不一样,多数镜头的最佳成像常常在 F8-11。

3、昆虫、动物抓拍非常困难,要有合适的镜头、合适的光线、耐心的等待、

不 懈的坚持、足够的运气……一大堆的约束因素,所以,现阶段还是暂时先搁置下 来,把基础打牢再说。

4、现阶段应该在构图和用光上,下更多的功夫,先走唯美和画意的路线,提高 观察力和创造力。 这是渗透想法和表现创意的一门学问、一种美学。“学以致 用”,我相信,通过本学期对《摄影技术》的学习,是创作的一个起步,今后要 不断运用这门知识,去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此,特别感谢老师在本学期给予 我的指导!

第14篇:最新精品作文:“摄影创作”感受_500字作文

“摄影创作”感受_500字

在摄影方面我是一个一窍不通的人,只会简单的用镜头对准人、物,按一下快门就“ok”了。可经过这次的“摄影创作”学习,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受益非浅啊! 在第一课里,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心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双镜头相机”、“单反相机”及,“家用卡片式相机”,并在老师一一的讲解下让我明白了:双镜头相机的一个镜头是用来取景的,另一个镜头是用来拍摄的;单反相机的镜头是可拆卸、更换的;法国是第一个发明相机的国家等等有关相机的知识。

“叮玲玲……”午饭的时间到了,经过1个小时的休息,终于上课了,我们终于可以继续学习摄影技术了。 在第二节课上,老师首先选择了一个男生的照片,通过电脑上的软件,老师将照片放大,把男同学脸上较黑的皮肤用较白的皮肤代替,这一举动迎来了我们的惊呼,我们不禁感叹道:“太神奇了!”不仅如此,老师还把照片的背景用软件工具一一擦掉、扣除,换成美丽的风景画,然后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就这样原本一张不起眼的照片在老师手中经过一番“雕琢”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更加美了。于是我们把自己的照片按照老师教的方法都“打扮”了一番,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和同学个个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第 1 页 通过这次学习并不单单使我掌握了拍摄的技巧和加工照片的方法,还让我明白了:不精通、不明白的事物,只要经过认真地学习、仔细的研究才能够掌握其中的奥秘,获得成功,即使是失败了那也是值得的。

第 2 页

第15篇:微课创作说明及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

本微课视频的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 (B)部分的单词教学。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是掌握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6种昆虫类的单词以及单词insects,并能够熟练运用。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读准单词发音,掌握发音规律,掌握以字母y结尾的可数名词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则。情感态度方面,需要学生具有通过微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微视频学习的方式,掌握语言技能;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需要借助视频学习的优势,反复观看,解决自己的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到视频教学中的操练项目,巩固和运用知识。

作品的创作说明: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 (B)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6种昆虫类的单词以及单词insects,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准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掌握发音规律,知道以y结尾的可数名词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Step 1借助情境图,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公园的一角

T: Here’s a picture.Is it nic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 Today, let’s learn some words about insects.2.揭示课题,读2遍

Step2利用猜谜的游戏,呈现新单词,学习新单词

1.边听边猜,激发兴趣,学习新单词a grahopper , a bee 教师讲两个昆虫的特点,让学生猜他们是什么?学生猜对后,教师呈现昆虫的图和单词,带领学生跟读,并指导单词grahopper中a和o的发音以及字母组合ee的发音。利用已知的单词学习新单词的发音。

2.自主阅读,猜一猜,他们是哪些昆虫

(1) 学生自己读文本,猜文本中所指的是哪些昆虫。学生抓住昆虫的特点,思考。

(2) 核对答案,并学习他们的发音,同时学习他们的复数形式及发音。

(3)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掌握以辅音字母+y 结尾的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律。 3.整体呈现单词,齐读

整体呈现新单词,播放录音让学生整体跟读一遍,加以巩固。 Step3 巩固操练

1.仔细阅读,根据歌谣内容,选择正确的图,填空。2.核对答案。 3.有感情地诵读歌谣。 4.鼓励学生将歌谣唱出来。

5.播放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巩固运用新单词。Step3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昆虫类的单词,你们学会了么?

学习指导:

跟随主讲老师,开动脑筋,积极热情、思维活跃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积极参与到视频教学中的各个操练项目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难点问题和自己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微视频的优势,反复点播,循环播放,反复观看,解决自己的难点问题。

配套学习资料:牛津小学英语5B教材,

制作技术:

本视频采用Camtasia Studio制作,由于笔记本电脑录不出电脑内置的声音(插入的单词声音和视频动画的声音都读不出来),所以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了音频与视频的结合,在结合过程中,个别的吻合点还稍有些突兀,另外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没有到专业的录音棚录制,存在些许杂音,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会加以注意,提高技术含量。谢谢!

第16篇:《圆的认识》作品创作说明

《圆的认识》作品创作说明

一、作者简介

杨利民 女 1982年8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瑞金市八一小学。

二、创作思路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问题引入,初步感知。在课伊始,师创设了站队套圈的游戏,让学生思索怎样站队?有几种方法?在比较后,学生初步感知站成圆更公平,由此引入课题。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概念。在这一环节中,师设计了摸图形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知圆这种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区别,并介绍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圆的赞美,使学生体会到圆是最美的图形。

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圆的特征。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先尝试画圆,展示不成功的作品,让学生猜测失败的原因,而后由师示范画圆,再让学生再次画圆并说说画圆的心得,总结方法。最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的活动,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而后电脑演示,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4.渗透数学历史文化,了解圆的历史内涵。在这一环节中,师通过课件介绍古人“一中同长”的说法及演示切割圆的方法。

5.巩固应用,拓展延伸。首先师通过一组判断题让学生对圆的概念进一步得到巩固,而后出示内切圆及古代阴阳太极图,解决相关问题。最后出示篮球场,让学生思考:这么大的圆是怎样画出来的?

6.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圆。师出示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圆的美。

《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参与到概念特征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思考、比较、操作,深刻体验圆的本质内涵。

三、素材选用

1.音乐。

2.参阅《小学教师用书》上的文字描述。

四、技术应用

本课件使用了《高山流水》,《献给爱丽丝》的背景音乐。把这些素材综合起来,制作成课件。

第17篇:《春晓》的微课创作说明

《春晓》的微课创作说明

作品名称:《春晓》微课

学习内容: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节课74页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语文

主讲:太平镇贺家小学

王玉玲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观看。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课文理解力,他们能体会古诗一些浅层的意境,并且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和完整,所以在课堂中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习内容分析:《春晓》这首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中,让读者先通过听觉,然后通过想象,既而转换到视觉,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学习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认识“晓、眠、啼”等多个生字。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在教师的图片情境创设下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感伤。3.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学习重点:

1. 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多春天的喜爱和感伤 学习过程:

1.播放《春天在哪里》调动学的学习热情,教师朗诵自己为春天写的古诗,引入本课

2.指导学生如何朗读

3.学生作为小小老师学习生字,开火车读词(指出多音字觉),猜字游戏 4.分句理解古诗(配图) 5.伴乐书写生字

学习指导

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生在猜字的游戏中加深了对字形的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渲染学生的情感体会;伴乐书写生字让学生由动变静,在典雅的古筝曲中感受中汉字的美

制作技术介绍

本作品主要通过ppt的课件制作,录屏软件的录制,最后通过狸窝软件进行视频剪辑。

第18篇:《科学之歌 梦想的翅膀》创作说明

《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创作说明

《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是为“中国科协年会”创作的主题歌。“中国科协年会”是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国际化科学盛会,自199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2013年5月,“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举办,届时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5000多名科学家、科技专家、科技与高技术产业的杰出人才出席这一科学盛会。“中国科协年会”通过一系列学术论坛促进科技交流,通过一系列科普报告促进全民科协素质提高,通过一系列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科技活动直接覆盖和影响了上千万的人群。中国科技年会是全世界聚集科学家人数最多、参会科技人员层面最高、科技合作领域范围最广、科普覆盖面最为广泛的国际化科技盛会。

按照中国科协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促进科技普及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指示精神,第十五届中国年会组委会、第十五届中国年会执委会组织创作了《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这首歌表现了科学是推动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动力,大力颂扬科学精神,让人们形象地领悟科学内涵。歌曲的音乐既优雅深情,又大气磅礴,让人感悟、让人感动。歌词简单、生动,使人们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领悟科学、向往科学、尊重科学。同时,在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这首歌能够以形象化、艺术化地发挥科学普及作用。

1 歌词采用中、英文双语,使歌曲能够在世界范围传播。歌曲还采用了多种语言形象化地表述科学的内涵,简明易懂、形象生动。其中“科学”一词分别采用希腊语(oida[oyda])、拉丁语(scio[skee-aw])、英语(Science)和汉语(拼音Kexue)进行表达,体现了科学的国际化。另外,汉语“科学”一词在歌曲中多次出现,在通过音乐颂扬科学的同时,形象地宣扬中国的悠久文化和科技文明,以及中国对科学的推动和贡献。

关于“科学”多国文字的词源:希腊语“oida[oyda]”和拉丁语“scio[skee-aw]”都表示“我知道(I know)”;英文单词“Science”来源于拉丁语“scio”。汉语“科学[Kexue]”一词在中国宋代之前已经使用,其中“科”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意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这首歌的创作、表演团队十分强大。词、曲作者石岂,由韦唯演唱;监制:沈爱民、张健生、任湘生、田慧林。制作:栾树、张毅;弦乐演奏:国际爱乐乐团;童声合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

第十五届中国年会组委会 第十五届中国年会执委会

2013年5月22日

第19篇:《图形认识》的微课创作说明

《认识图形》的微课创作说明

作品名称:《认识图形》微课

学习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起始课36页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数学

主讲:太平镇贺家小学

王玉玲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观看。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自主性上,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还处于低级,所以课堂的形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节课的认识认识图形不是问题,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是弱项,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者。一年级学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天马行空,他们还没有被思维固化,所以他们有着无尽的想象力,而这些想象力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初步辨别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体会“面”在“体”上。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空间观念,对后续的学习有着一定的铺垫作用,并且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点:

重点: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难点: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学习过程:

1.复习导入,从口袋里摸出学过的立体图形 2.活动:画手印,通过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 3.游戏:图形蹲

4.练习巩固: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我要考考你(认一认图形)

学习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在游戏练习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作技术介绍

本作品主要通过ppt的课件制作,录屏软件的录制,最后通过狸窝软件进行视频剪辑。

第20篇: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挂牌贵州反排村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挂牌贵州反排村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挂牌贵州反排村

2图

5图6

日前,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贵州省台江县反排村举行。台江县反排村位于黔东南中部。反排也称“方白”,意为“高山上的方姓苗族支系”。位于山坳深处的反排村风景清秀,整个苗寨保持了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这里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祖祖辈辈生活在苗岭深处的苗家儿女,跳着世代相传的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舞蹈之精华,其中的木鼓,更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木鼓舞节奏强烈、舞姿激越豪放、热情粗犷,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但因反排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致使反排木鼓舞的发展未能形成规模,寨子里会跳反排木鼓舞的村民日趋渐少。为了充分展现苗家独特的青山绿水和充满原生态魅力的“反排木鼓舞”,促进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贵州省摄协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上海市摄协决定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台江县反排村作为上海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今后将分批组织上海摄影爱好者前往采风,通过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和作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使更多人得以见识苗岭深处的原生态文化。

来源:摄协

【关闭窗口】

《摄影创作说明范文.doc》
摄影创作说明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