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堂作文范文

2022-10-2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只有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通过这次远程培训,结合教学环境和现实条件,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了解教材,只有了解教材,我们才能抓重点与难点,而且要运用到实际中去。作为老师的我们,分析教材,了解教材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

二、学会转换角色。

角色转换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扮演引导,点拨,释疑的角色。把课堂上学习的应该运用到课堂实际中去。

三、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

最好课前准备好,上好每一堂课。了解课堂内容,制定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是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习新课标,推行新课改,做一名新时代的教师。

推荐第2篇:观摩新课标课堂心得体会

观摩新课标课堂心得体会

x月x日,学校组织部分老师去山东xxxx二中学习。通过讲座培训、实地听课、与二中教师交谈和和经验介绍,时间虽短,我却受益匪浅。

据了解,xx二中是一所完全中学,现共有139个班级(初中部31个班级,高中部108个班级),8000余学生,学校占地260余亩。一进校园,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整洁靓丽的校园环境让我眼前一亮,我很想了解如此大规模的一个学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虽然我们看过很多规模比这还要大的学校也都做得很好,但是作为一所中学,我个人觉得实在难得。后来,在和该校政教处老师的交流了解到,该校政教处共19人,其中全职政教干事(不兼课)18人,平时负责学生的纪律等常规管理,另外参与管理的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的学生会,政教处的干事起的是引导和协助的作用,这让我再一次见识到了集体管理的强大力量。

另外,在和二中政教处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提出了一些疑惑,如学生的日常管理操作,发现该校基本上都是学生自主管理,老师们只是起引导和辅助作用,但非常严格,从与学生的个别交流了解到,甚至还有开除的。

教室外面的宣传板块

进入教学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宣传板块,每个教室外面的墙壁上都有一块,细看之下,发现这些板块都是学生自己做的,但学校有统一的规定,每个版块都有一些共同的部分,如班级的小组管理等情况、时政要闻、相关的节日、庆祝等(本次主要是国庆)。该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让学生展示学到的知识,也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全校139个班级,就有139个宣传板块,每一个都能吸引我驻足流连,学生们能把板块做得很有特色又规范工整,这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以上只是初步的印象。培训学习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由该校的年级组长给我们做细致的解说,主要是介绍了该校的271生态课堂模式等内容(具体内容在此不详细介绍)从该老师的解说中,我可以体会到该校上至领导层、下至每一位学生的理念都是基本一致的,大家是有共识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凝聚力,而只有力往一处使,课改的艰难任务才能完成。

之后进入课堂随堂听课。听课的人非常之多,而且非常自由,教室的前后门都是敞开的,我想到哪个班级听课我都可以直接进去,而且我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观察、聆听(可能是我过于“自由”了)。每一堂课我都可以观察到:尽管进入教室听课的教师很多,有些还会拍照什么的,但学生却可以做到不受干扰,继续上课。他们的课堂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5、清理过关,当堂测评。

学案是上课的前一天先发下去给学生完成的,学案编写由学科老师集体备课完成,编写得非常规范、细致、实用,且能体现课堂教学过程。晚自修老师是不准进入课堂的。我很想知道他们的晚自修是怎样的,可惜该校不准校外人员参观他们的晚自修。在这五个环节中,通过观摩学习我认为“预习自学,探究问题”这个环节是最具挑战性的,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这一环节抓住学生心理尤为重要。有些学生表面上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实质上却只是略知皮毛,似乎完成导学案成了他们的第一目标。如果真那样的话,那么导学案和普通的试卷又有什么区别?更可悲的是丢掉了“自主学习”的理念。那么怎样将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地去挑战呢?我觉得,第一是要精备导学案,第二是要试着让学生自己岀份学案,让他们自己引导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密切关注,适时引导。等到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自主学习”这种理念才有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与小组间能不能默契合作有很大关系,所以小组的建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但同时,他们的小组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要注重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展示点评”环节咋一看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让我认为是事先安排好并且经过排练的,学生是演员,老师就是导演。但通过课堂观摩,我发现“演出”能不能成功,不是看事先安排的好不好,而是要靠每个人的现场发挥,这就离不开师生在教与学上的共同努力。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因此,271课堂这个舞台才会亮点百出,精彩纷呈。

总之,在xx期间,我能看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师,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学生,热热闹闹却又精品高效的课堂。我相信如果我们全校师生也能齐心协力朝向这几方面去努力,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日可待。

x年x月x日

推荐第3篇:新课标新课堂学习心得

全国中小学“新课标 + 新课堂 ”与教师发展研讨会学习总结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美术组

李牧

2012 年 10 月 20 日,我与史昂、白艳玲、易丹一行四人赴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新课标 + 新课堂”与教师发展研讨会。通过四天的学习,聆听了领导专家对新课标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专题报告,参观校园,走进课堂,感受上海的中小学教育理念。会议间隙抽空去了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拍摄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料。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讨会日程安排

21 日上午 主题报告:《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基于标准的教学走向》

报告人:柳夕浪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1 日下午 专题报告:《课堂教学改革趋势》

报告人:陆志平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成员 江苏基教处处长。

21 日下午 专题报告:从教学案例层面解读有教育英语课标的变化

报告人:陆军

国家基础教育外语研究中心研究员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2 日上午 专题报告:《让梦想照进现实》

报告人:许卫兵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22 日下午 专题报告:《后“茶馆式”教学》

报告人:张人利

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上海市特级校长。

24 日上午 专题报告:《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

报告人:王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24 日下午 专题报告:《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艺术》

报告人:谢利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研究所长

博导

25 日上午 走进上海闸北八中

了解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刘京海的办学理念

25 日下午 走进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观摩宝山区“问题化学习”课题研究展示会

看看日程安排,就知道会议的丰富程度。期间利用会议休息,我去了上海博物馆和中华艺术宫,拍摄收集了大量的美术教学资料。

二、主要感受

四天的学习,虽然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且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但由于我的学识水平与能力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只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柳夕浪的报告和上海市特级教师校长张利人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柳夕浪主任作为有基层丰富教学经验的领导,全程组织参与新课标的组织修订工作。详细解读了为什么修订,如何修订,参与人员,鉴定审核等全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让我们认识到课标修订的价值与意义。更主要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高度的视角,第一次感到课标的价值导向,而不在只是陷入学科角度,去观察与评价。另外,柳主任也提到课堂教学承担着应有的主流价值引导的职责;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关键在于有机渗透,而不是贴标签;价值引导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当今世界快速变化而又日益纷繁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合、碰撞日益频繁,文化领域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加迫切。在儿童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有人说:“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有知识,却没有判断能力;有技术,却没有良知。”这使得教学的价值引导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全过程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含有教育性,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都会产生多方面的教育效应。学校生活属于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它公开的、共享的领域,承载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公共责任。课堂不是教师或学生的私人生活空间,承担着主流价值引导的任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面对学生对社会、对党发泄牢骚与不满,更多的则是对学生的反动言行听之任之。

价值认识与选择只是价值观形成的一个环节。价值观的内化与形成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接纳并自觉践行。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需要有一个价值主体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并行动中反复体验、确认珍重、自觉践行的过程。课堂是个社会。课堂上进行热爱真理、乐于合作、发扬民主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些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师生共同过民主的生活。而当教师口头上对学生进行“平等待人”的训育,行动上却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当墙壁上贴着“学会求真”“学会创造”的标语,而课堂上学生连起码的质疑、提问、独立思考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教育乃是再糟糕不过的了。在价值引导上,我们教师往往需要良知和常识。

张人利校长将一个基础薄弱校爱打架的流氓中学(网友评价),通过 20 年的课改,成为当地名校。有学生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经过与其它各校的比较, 深切体会到轻负担照样高质量。

张人利 校长的 后“茶馆式”教学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后“茶馆式”教学针对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自己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懂的,教师还在讲;而学生搞不

明白的,教师没讲,或者讲了,讲不透,没时间讲透。(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乐意重复,或是多次重复教师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3)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的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这种学生差异不仅包括学业成绩好与学业成绩差的差异,还包括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4)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挑战教学弊端,颠覆了过去课堂教学设计逻辑结构。 现实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忽视了学生创新,禁锢了求智欲望。后茶馆式教学提倡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后茶馆式教学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心中有学生,要把“课堂”变成“学堂”,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堂”,学习效果和教育目标是很容易达到的。

可惜,我当初没遇到这样的老师去体会 后“茶馆式”教学 的效果,作为美术老师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因为我们的课堂绝大部分已经给了学生 ......

三、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一点建议

每天听课后,我们几位就在一块研讨,交流学习体会。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相对简单易行,效果突出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引进上海闸北八中的教与学电子平台管理经验。该学校通过刘京海校长 20 多年的管理探索,制定了详尽系统的管理模式,将各部门的管理平台融合,方便各方面及时调取查阅交流。例如,通过教师平台可以查阅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日程安排;学生的成绩、档案信息。家长通过平台,可以清楚地查阅学生校内每日消费、学科成绩等。实际我校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只是其他部门特别是教师、家长、学生无法看到相关信息,如何将其网络化、透明化,值得学习借鉴。

四、其它

作为美术教师,除了研讨会学习交流外,我利用会务休息专程去了上海博物馆、上海田子坊和中华艺术宫,拍摄收集美术教学资料。将上海博物馆中中国历代书法、中国历代篆刻、中国古陶瓷完整的拍摄下来,又将上海中华艺术宫中展出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大英博物馆雕塑、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油画、法国雨果纪念馆展品等可遇不可求的作品收集拍摄。这些鲜活的共计 2000 余幅摄影资料,将充实我校美术教学网站。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科研方面有许多感悟,更从师德方面看到鲜活榜样,激励我扎根教育事业,积极在教学探索、发展。

推荐第4篇:新课标高考卷作文

2014年新课标高考卷作文“山羊过独木桥”

立意分析及写作指导

语文高级教师尹长法

材料大意: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据此材料写作文。

立意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从预赛中两个学生的做法切入,围绕\"变通““合作双赢“等立意。可以从裁判的角度切入,围绕\"规则““循规蹈矩”等立意。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规则”立意。

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表面看来,两人难以和谐,因为是独木桥,只允许一个人过,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必然有和谐的元素,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这两个同学找到了,他们和谐的解决了问题,打造了一种共过独木桥的双赢局面,这样的和谐正能量让人感到温暖,温馨。

当然,打造并传递这种和谐正能量需要三个条件,一个是合作,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坦诚。首先,要求必须放下各自暂时的利益,共同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如果谁也不礼让,那肯定是不行的。其次,需要大胆思考,开拓思路,才能发现新办法,第三是要坦诚相见,不能杞人忧天,如果担心抱住转身的过程出现危险,如果担心对方撒手,这是不行的。笔者认为,高考作文是时代的晴雨表,在当前竞争时代激烈的今天,和谐思维十分重要,合作才能共赢的客观规律越加凸显。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都是如此。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诸多竞争,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和谐思维,如果总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那必然会彼此碰撞,谁也不能胜利。国家与国家也是如此,过去,中日之间对钓鱼岛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结果打造了中日的友谊发展,经济的互相促进。现在,日方偏偏要霸占为自己所有,这样,就破坏了和谐思维,当然,也不利于中日之间的互相促进。

材料中的场景发生在学校这个小环境里,放大来讲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运动会就好比是一场比赛或竞争,但是本着传统的“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原则,谁也没有规定这是一场淘汰赛或者是选拔赛。而裁判员心目中的规则就好比“狭路相逢,必有一伤”,兵戎相见是在所难免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就这样,一个独木桥上也不能同时过两只山羊,这两只山羊要么一只先退步让另一只通过,要么两只都通不过去。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有所伤亡,绝对不可能出现共赢,这便是所谓的生存法则。当然也可以从“谦

让”、“退步”的角度来理解,看谁先放手先妥协,就这样,一方的牺牲换来的却是另一方的生存,就像是我们以前课文里学习的“羚羊”精神一样,为了逃避猎人的追捕,羚羊在跳跃山涧时必须牺牲同伴才能换来生存,也正如发洪水时蚂蚁们抱成团,最终外层的蚂蚁一圈一圈地死去,最后才挽救了核心层的蚂蚁,正像是电影《全民目击》里的潜台词“他用生命为你换来自由,不是为了让你偷生,而是为了让你重生”。裁判者以固有的评判思维来琢磨学生们的想法,本想着看谁在这样的淘汰赛中能先主动让步抑或是学生们面临这样的处境会如何抉择,却万万没有想到有些学生一反常规,标新立异,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完美结果,但这却引来了裁判者的非议。

从给出的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学生匠心独运巧解难题,

2、裁判者认为学生违反规则引起争议。而至于在这两个角度哪一个更占上风以及更容易被学生揣摩到,我想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传统的命题规则,到最后关头方能得出结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第二种结论就更应作为本文的突破口。可是这样的理解也会出现分歧,一方面是学生出其不意最终化险为夷是否能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是学生如何想到解决问题的“绝招”的。可是这样一来,文体无疑就定格成了议论文,而议论文的写作正迎合了命题人的口吻,也符合高考作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但这样的写作就难免千篇1律,同时写作者也会分成两派,一部分会认为学生的做法应得到肯定,另一部分则会认为学生违反了裁判者设定的规则,最终可能因违规而被淘汰出局。但是鉴于高考生的社会阅历及心性特点,前者的观点肯定会占据上风,这样一来便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或许学生的手段不合常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当然裁判者可能接受不了。所以此时的写作必定都聚焦到了赞扬学生的做法,这样的主题也就围绕在了“合作共赢”、“竞争与合作”这样一类的话题上。而此时题目也就好选定了,“竞争产生合作”、“合作带来共赢”等这样的标题也未尝不可。然而,稍微换位思考站在裁判者的立场上,学生的做法便不可取了。谁让他们不按套路出牌,不按规则办事,即便是最终解决问题又何如。就好比是当年亚历山大化解“绳索之谜”,他哪讲三七二十一,大刀一挥,所有问题便都搞定。无疑,学生就好比当年的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学生采取了更为平和的手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那么极端和暴力。但是毕竟这样的做法出轨了,也就不能为命题人所能容。而此时,题目便定位到了“按规则办事”、“遵守游戏规则”等规则一类的话题上。

推荐第5篇:新课标卷作文

新课标卷作文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放下顾虑 奋勇前行

放下顾虑,奋勇前行。它是“十年九旱逢甘霖”中的那场好雨,它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那股劲风,它是“冲天香阵连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时的那场兵变。放下顾虑,奋勇前行,重要如斯。

商人发现的钻石,请无数的切割师都不敢下手,而老切割师的徒弟却一下子成功了。除了利用师傅的经验和技术,年轻徒弟的勇气显得尤为重要,正是由干他不去想价值的事,放下顾虑,奋勇前行.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将收获一片新的天地。

纵然无数人阻挡,纵然无数人反对,你毅然不顾。为了秦国,你日夜操劳;为了强盛,你绞尽脑汁。你的变法虽触及了无数达官贵人的利益,却为天下苍生带来了福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道出了你商鞅的心声。你放下顾虑,奋勇前行,最终为秦国带来了强盛,你也因此永载史册。

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将领略到无限美景。

放下在美国安逸的生活,放下自己刚刚组建的家庭,放下无数人羡慕的工作,你只身回到北京,创建了“百度”公司。你懂得,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放下了顾虑的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于是你让“百度”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你让“百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的你收获了人生事业的无限风景。

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才可能东山再起。

你是被人称颂为“生当作人杰”的西楚霸王,你是破釜沉舟以少胜多的沙场将军,你是火烧咸阳威风傲世的英雄豪杰。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困你在乌江岸上时,你放不下西楚霸王的架子,你放不下常胜将军的脸面,你害怕沫猴而冠的嘲笑,你顾忌江东父老的责怨。于是你止步不前,留万世惜叹。你没有放下顾虑,你没再奋勇前行,你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司马迁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终有史笔留芳;陶渊明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终谱田园诗魂;苏东坡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终留万古文章。

你道是雨横风狂三月暮,我偏要何妨吟啸且徐行。朋友,请放下顾虑,奋勇前行!

[简评]本文着眼于“在经验技术基础上而放下顾虑,奋勇前行”,尤其强调“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的重要性,立意切合题意且重点突出。在“放下顾虑,奋勇前行”的中心论点统帅下,文章又用了三个平行的分论点“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将收获一片新的天地”,“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将领略到无限美景”,“放下顾虑,奋勇前行,你才可能东山再起”来多方面剖析,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过程中所举事例为人熟知,甚至大多来自于中学语文课本,但例例各安其所,紧扣观点,典型精辟,说理透彻。与结构和选材相比,我最赞赏的是本文的语言。文章语言流畅优美,富有文采,节奏鲜明,感情饱满,使人读来畅快淋漓。

成功三重奏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成功,但正如切开这珍贵的钻石,只拥有经验、技术等某一方面都不足够。我认为,要想成功,就得如切割师所言,具备三点,即经验技术、勇气与抛开杂念。

一重奏,广泛涉猎,潜心钻研,习得丰富的知识与技巧。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仍坚持读书,才有了丰富的知识,也成为了大学士;李时珍遍探百草,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才著出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无臂钢琴家李伟同样也是在经历了无数训练后才有了如今惊世的技巧。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需要刻苦学习知识,潜心钻研以提升自身经验技术,自身条件过硬是为成功奠基的。

二重奏,果敢前行,敢做敢拼,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机遇对于懦弱者是深坑,对于勇敢者是天梯。机遇对于懦弱者固步自封,对于勇敢者是大步前行。倘若马化腾没有勇气,他又怎么在创业初期,选择投身看似无人问津的即时通讯领域,并从此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倘若邓小平没有勇气,他又怎会在内忧外患之时坚决叫停革命,转而投身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并使中国腾飞?倘若小米公司没有勇气,又怎会有其投身低端市场,一举创下效益冠军的奇迹?所以,拥有勇气打开束缚双脚的锁链,才可走向成功。

三重奏,抛开杂念,让自己得一份纯粹前行的动力。

歌德说:“自己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确实,往往阻碍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正是其自身过多的杂念与忧虑。为什么众多田园诗中,只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获得成功,为人称道?为什么石油大王哈默可以在无人看好的荒地开机钻井。又为什么克林斯曼总能踢入点球而保持记录?我想正是因为他们心无杂念,并不过多去考虑自己能否成功,干这件事是否有意义,而是不惧失败,一心前行。

可见,习得知识,拥有勇气,抛开杂念,正如一部恢弘交响乐的三个奏章一般,层层切合,只有当具备这三个要素时,才可奏出那通往成功的颂歌。所以,让我们牢记这三点,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分数】19+19+19=57

【现场简评】题目借鉴器乐演奏术语,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中规中矩。

【名师点评】高分理由:有形象化的标题,有清晰的结构,有多种论证手法――引证、例证(概括事例论证)、喻证、道理论证、假设论证,立意准确,内容丰富,中心突出,说服力强。白璧微瑕:个别句子不够通顺,个别标点有误

推荐第6篇:高考新课标作文

篇1:经验与勇气作文800字_勇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曾几何时,从古到今,哪儿不需要勇气。在古代,在国家面临衰败之时,他用勇气与国家共存亡;忠臣之士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战胜君王的懦弱,在百姓面前需要勇气;在今世,她用勇气战胜生活中的挫折。这也需要勇气,没了它,我们永不会胜利;有了它,我们才会有战胜挫折的喜悦之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他对着苍穹发出悲凉的感叹,《天问》,你何所悲?你为何悲?只为那支离破碎的山河的沉浮,今却全城的瓦砾。在无穷的天河之间徘徊中等待。一次怀石投江的一道弧线,他丝毫没有犹豫,纵身一跃。180°的完美的弧线在黄昏的照耀下显得完美无瑕,一道金光在一瞬间消逝。勇气,是他爱国情感的中流砥柱,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不朽的《天问》。问君何所思?问君何所忆?只为那大好江山,至今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陆游为《出师表》的悲壮的情怀。诸葛亮一生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只为兴复汉室,正如他所说的:“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由二十又一年以。”他用他过人的胆识去北定中原。勇气,是对他兴复汉室的信心与奠定北伐的信念,是伟大的情感的忠贞的所铸造的精华所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话莫不过于海伦。她用他那双眼睛去寻找她心中光明,这一切的外力所做的都是无用功,只有用自己的心去聆听,用心去寻找光明,用心去替代光明才会进入“人类”的世界,但这条路太漫长了,一路上的荆棘布满了,但在她铸梦的路途上,她却拥有了勇气。勇气,使她的心比眼睛还要明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心灵的呼唤。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壮志雄心: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信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勃勃雄心。生活需要勇气,需要它去战胜困难。但我们每个人拥有勇气并心手相连时,九州大地上便有无穷的力量,在那一刻我们都有永恒的勇气,也将在不竭的奇迹出现——勇气是挫折最大我敌人,是中华民族那最亮丽的风景线。

篇2:经验与勇气作文800字_给自己一些勇气

“胜利者的光环下,总有个漠然的背影躲在暗处,心中泛起一阵不平的浪花却仍做表面镇静,那是失败者,但此时他的心中却是名强者,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挫折下依然自若”——《冷血医生》。

李白,苏轼,两人都自称“谪仙之人”。

同样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却又都在文坛大放异彩,成为诗词界的两朵奇葩,绚烂绽放无论古今还是将来,他们必将不朽隽永。可是,优秀如他们也曾有失意。

李白年少轻狂,以至于二十五岁就仗剑走天涯,苏轼家族更有三人是“唐宋八大家”。但是,满腔热血并不足以换来仕途坦荡,于是抱负理想与正义道统,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去面对,去选择,去坚守。很多人都有过抉择,历史也曾冷眼旁观并默默记录着,有魏忠贤,秦

桧就不会少杨涟与岳飞。历史总是这样矛盾的存在并继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柳先生”毕竟是少数,毕竟不是主流。于是他们继续忠谏,他们确信自己是对的,为了心中正义的道统。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于是李白,苏轼成为了诗人,因为诗意总是伴随着失意。应当感谢历史,一位历史让我们记住原来李白苏轼是豪放不羁,浪漫多情的。与王安石不同历史书上记载的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而他只能立足于历史,不能进入文学的范畴。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每个人都有可能书写历史。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碰到的不顺意,还少吗?总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抉择,关系到未来甚至改变人的一生。比如中考,比如高考,比如一切的考验,这都需要勇气去面对,无论结果,无关成败。

给自己一些勇气,重拾以前的记忆,美好的,失落的,去一片片拾起,记忆的碎片里,光阴总是刻画了无法比拟的岁月沉淀,五彩斑斓,晶莹漫天。

给自己一些勇气,扎实的踏下每一个脚印,陷入土地的印迹不仅是岁月的留痕,更是一个航标,引导以后的你去追寻。

给自己一些勇气,眺望未来的希望,做好一个个规划的起始,更完美的走好每一步,使得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满爱的足迹。

给自己一些勇气,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一个个笑脸背后的隐匿。

给自己一些勇气,以自己的名义,在生活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轨迹。

篇3:经验与勇气作文800字_生活的勇气

勇气,所以让你抓住时机,成功的勇气,所以让你展示自己,风采,勇气,可以让你得到赞扬,快乐„„勇气,实在太好了!那么,走在21世纪前列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为学生,整日与老师接触,老师提问题时,也许你已经有了答案,并且是正确的,但是你不回答,总是沉默在那儿,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讲不下去,此类的问题发生的太多太多啦!也许你认为沉默是金吧!今天,就让我诉说一个故事来说明我对此的看法吧。

小时候,是妈妈把苹果咬了一口尝尝,再递给我:“乖,这个苹果甜,快吃吧。”于是我吃的津津有味。

长大一些,是我把苹果咬了一口,再递给妈妈:“妈,这个苹果酸,我不想吃。”于是妈妈摇摇头,皱着眉头把苹果吃了。“扔掉太可惜了。”

再长大一些,和朋友一块儿吃苹果。一次摆着一个苹果,不大,青皮,但对于渴的要命的我们却很解渴。可谁都不知这个苹果是酸是甜,还是别的什么怪味,因为它很难看。几个丫头围着苹果看了半天,我忍不住拿起来咬了一口,一个“很酸吧?”“很涩吗?”“该不会是甜的吧?”„„“当然是甜的。”我满意的说,不由递给她们,她们说:“这怎么能吃呢?你咬了一口啊?”听了之后,我干脆吃个精光,百分百享受它的美味。

如果我不尝尝这个苹果,就不会知道它是甜的,知道了它是甜的,而又因为被咬了一口又放弃,当然更不会享受它的美味了。

生活犹如一个不知其味的苹果,没有勇气去咬它一口,就不会知道它的价值,于是就失

掉一个美味的苹果,失掉一次机会。当别人尝到它的滋味,认识了它的价值,你却因为它被咬过一口而主动放弃了品尝它美好的机会,那你还会有别的什么良机呢?

生活,是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去尝试的,当机会来临时,你更要主动把握它,否则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听了我的言论,你是否在课堂上会举起你那珍贵的手呢?是否会活跃课堂气氛?是否会重获勇气呢?

篇4:经验与勇气作文800字_勇气

勇气至上,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我们用勇气去面对。勇气至上!

对于小孩而言,他们需要用勇气去面对自己所犯得错误。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必须要有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的这一次失败;一不小心损坏了什么东西,他们必须要有勇气去向大人承认自己的错误;父母关系、家庭矛盾,他们必须要有勇气去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无意中把别的小孩弄哭了,他们必须要有勇气负起责任。虽然,他们很小,但是他们也需要

很多很大的勇气!!

对于青年而言,他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中考、高考时,他们需要有勇气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着想;大学毕业的青年,他们要有勇气为自己的工作该如何而思考;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们,他们要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只能靠自己的生活。这些年轻的人们,他们的身上又背负起了重担,这些需要用他们的勇气来维持担子的平衡。他们需要勇气,很

多勇气!!

对于大人而言,他们也需要勇气。结婚以后,他们需要有勇气去扛下家庭的重任;人入中年,他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别人的一些嘲讽;在工作岗位上,他们需要有勇气去接受别人的批评;年龄不小,他们需要有勇气去接受自己即将下岗就没有收入的现实。他们肩上的担

子更重,他们的勇气更要比别人的大得多!!

对于老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勇气也不少。老人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事实;必须要有勇气接受自己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摸样;必须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即将

步入极乐世界的现实。这些可能足以让他们心里极度恐惧,他们需要勇气!!!

对于残疾人而言,他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对于穷人而言,他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别的轻视;对于坏人而言,他们需要有勇气去做坏事。人人都需要勇气,人人的

内心都藏着一份压抑,诉说这些,他们也需要勇气!

让我们多一些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也不要抱怨什么,只要用心去过生活。让我们化

压力为勇气,坚强一些,勇气至上!!!!

篇5:经验与勇气作文800字_我们需要勇气

“别说你一无所有。因为,你至少还有勇气活下去。”这句话是着名科学家霍金说的。人总是需要勇敢面对某些人与事物。鼓起勇气法征服,往往迎刃而解。是的,我们的确需要勇气!

《这个世界差点没有奥巴马》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炎炎夏日,奥巴马的父亲带着一家人来酒吧消暑。在这片种族歧视还存在着的领土上,一位白人醉汉朝笑并辱骂奥巴马一家为“野猪群”。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的父亲并没有与其产生争执,而是心平气和地与其讲起一番理来,这醉汉最后竟惭愧地拿出钱来向奥巴马的父亲赔礼道歉~~~奥巴马的父亲面对白人醉汉,面对种族歧视没有退缩,勇气使他克服了这一切困难。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一短语是戊戌六君子中谭嗣同临死前所吟诵的。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最后到断头台!谭嗣同似乎不知道什么是死。当康有为梁启超在为“留得清山在,不怕没柴烧”逃往国外时,他却甘愿为这场变法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做第一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面对强权压迫,面对死亡威胁谭嗣同从不低头。无所畏惧的他终将为这场变法而流芳百世,他那十分的勇气也终将成为他孤傲的精神品质!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又一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学生救小学生,老人救大学生。”在这场救生命与死亡拼搏的过程中,长江大学大一的三位学生用自己花季般的生命挽回了两位小学生稚嫩的生命。当面对死亡的威胁,面对暗涌的恐惧时。是勇气使他们奋不顾身,是勇气使他们成为又一位英雄典范!

勇气是力量眼,是希望:也是动力的源泉:更是精神的支柱,生命的脊梁!当一种种勇气出现时,我们终将会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勇气!

推荐第7篇:走近名师,感悟新课标课堂

走近名师,感悟新课标课堂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

学习心得

高安市第二小学熊招荣

2013年4月12日,我有幸和六位老师结伴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享受了一场数学盛会——“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首先对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学习机会表示感谢!本次活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举行,这里汇聚了全国著名教师、教授学者、特级教师、数学教坛的领军人物等,参加教师遍及全国各小学,人数达四千多人。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与盛会,享受了4天精彩纷呈的过程。虽然每天白天有10节示范课和晚上又有3堂学术报告与点评。确实让我感到眼花缭乱,精神紧张,精力透支,极度疲惫与辛苦,但是名师们那充满智慧的示范课、观点鲜明的学术报告、思维碰撞的互动点评像兴奋剂一样让我忘却疲惫与辛苦,使我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享受了一次营养丰富的数学教育美餐,收获颇丰。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活动情况简介

本次研讨观摩活动安排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李嘉骏等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从把握数学本质、享受数

学、课堂教学智慧等方面对新课标课堂教学进行了专业指导。还安排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黄爱华、徐长青、刘德武、华应龙、钱金铎、许卫兵、贲友林、朱国荣、蔡宏圣、朱德江、刘松、张冬梅、丁杭樱、柏继明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齐华、唐彩斌、罗鸣亮、刘延革、刘伟男、查人韵、强震球等精品课堂展示。三十多位名家,有如手艺高超的大厨,烹制一道道精美的精神盛宴,演绎新课标课堂的灵动,绽放师生共同成长的激情。

二、活动收获与感想

活动围绕“新课标课堂”这一主题,提出了“以生为本,以学为

重,以导为引,实现课堂转型”的口号。专家们纷纷登台学术报告、展示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一)、新课标课堂,朴实而有效

这次活动的主题标语: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自力探究,皈依主体地位!这也是参加这次活动所有的特级教师课堂的共同优点。特别是黄爱华、朱乐平、华应龙、江萍四位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堂课下来,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

如: 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她的课上全场听课教师

四十分钟一直都是静静的,即便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整个会场静

得似乎只剩下上课教师与学生。层层叠叠的思考,让孩子们畅游在思维的海洋,他们在课中碰撞提升,用高举的小手表示参与的激情,用稚嫩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于数的独到理解。整节课构思大气,组数、看珠写数、看体说数以及感受1000有多大等简要的学习环节便构架起学生对于千以内数的深刻认知,教师细腻精妙的处理不仅有效地进行数形结合,也将猜想、推理等思维方式渗透其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刻,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江老师的课是朴实的,这份朴实感染着我;她的课是扎实的,这份扎实因为关注学情而显得格外到位;她的课是深刻的,因为对于课标、教材、学生的多维解读而突显出数学学科的独有特质。

(二)、新课标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观摩会的主题是“新课标课堂”,即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课堂。课堂所倡导的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黄爱华老师智慧的课堂上,他的个人魅力,幽默、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猜想验证,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圆的认识》一课,黄老师从生活中的圆导入,引出下水井的盖为什么都是圆的?到圆形水井盖真的不会掉下去吗?-----水井盖不会掉下去的是因为直径?接下去就围绕“直径”来开展。圆心、半径、直径圆的三要素就这样被窜成了一串。直接出示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但是自始至终没有去解读,让孩子们在研究直径的特征过程中自主应用,让孩子到黑板上书写“直径”。老师的引领下孩子学会画出直径后,老师就直接让孩子写直径的特征。

黄爱华老师善于把教学的新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具体地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从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

(三)、新课标课堂,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正如黄爱华老师在讲座中所说:“只要有一句话的机会,就要去

建立关系——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是否激发起了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致力于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进行探究。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懂得让哪种类型的学生回答问题,使用哪种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对话。

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情感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注

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这次上课的名师们能用细心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合理地表扬和启发,还巧妙地循循善诱。例如:老师总是对学生说:“课堂是你们的!”当学生的回答教师不需要及时给出评价的时候,教师就说“哦,这是你的理解”。也有老师总是说:“你看他多会总结呀!你看他多会动脑筋呀!你看他多会观察呀!”朱乐平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语言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谁再来说说?”“很好,把机会也留给其他同学说说,可以吗?”良好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智慧。很多男老师语言严谨

干练,课堂轻松不乏幽默;很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孩子的思维情感都活起来,那些充满数学味的追问,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

(四)、新课标课堂,品味名师教学盛宴

每一节课都异彩纷呈,流光溢彩,各具精微。都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和深深的启示,如:徐长青老师带来的《重叠问题》一课,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又不乏数学思考的课堂,徐老师真称得上是一个“贪玩”的老师,一堂课就从开始六人抢两张椅子,人数太多就请另四个用剪刀、石头、布来决出一人,最后由三人抢椅子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时而紧张时而欢呼。整堂课徐老师俨然成了一个爱耍花招的主持人,句句话都引领着孩子们去思考表达,把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韦氏图”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深深理解并掌握了。

又如:吴正宪老师的课神奇而又美丽,和谐又自然,语言魅

力无限,精彩不断,妙不可言!她上的《乘法分配律》中,课堂设计精细,上课伊始,吴老师课件出示两幅排列整齐花朵图片,问学生:“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重要信息?”学生们乐滋滋地“各抒所见”,而后吴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此环节的奥妙——吴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习得知识同时,也发展了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吴老师关注全体学生,特别在意后进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她让学生再写出一些能体现乘法分配率特征的式子,许多学生马上写出许多类似“12×7+8×7” 和“(12+8)×7”

的式子,吴老师还不满足,环视全班,又问学生:“还有没有写不出来的?”相比之下,我们的老师早就满足于小手如林的教学效果了,即使问学生也是诸如“都会了吧?”等此类自我满足无关痛痒皆大欢喜的话语。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深深懂得了新课标课堂的理念,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四天的学习旅程结束了,我想在这里的许多收获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也深知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地磨练与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单靠这四天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里面蕴含的知识内涵与理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名师们超棒的教学设计也深深震撼了我,值得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自己,超越自我!

推荐第8篇: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

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阳新县白杨中学

刘合明

关键词:新课标

有效课堂教学

提纲: (1)有效课堂教学须以新课标为依托。

(2)有效课堂教学须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的。 (3)有效课堂教学须以教学的创新为载体。

2002年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认真学习、践行新课标理念,有意识地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等,出现了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设计,但在课堂教学的实际中,在自己的常规课上仍然走不出传统课堂的泥潭,只关注教学的直接效果,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更谈不上从生命的高度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行为,是为了实现由“教”到“不教”的发展。——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次次课程改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让我们的教育能与时俱进,从而带动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也经常很无奈地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某种看似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摆花架子、举大旗,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这种置学生实际于不顾,徒然设计出一些并无实际效果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当做教学的傀儡,让学生配合老师表演,无疑是对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亵渎。那么,新课程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首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次,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机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最基本的定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分工、合作、交流、碰撞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改革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三,高效课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于这一点,新课标中有两句话非常值得品味与重视:1.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一个“大量”一个“广泛”,足见强调的力度。 第四,有效课堂应致力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诚然,有效的课堂教学也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除了能给学习营造生动形象的声画情景外,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教学需要的海量信息,能快捷地输送,从而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

新课标体现着时代的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知识构建有机相结合,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透彻理解,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以新课标为依托,按教育规律,实设有效课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二.有效课堂教学须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标。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有效教学” 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性具有直接的功利性,我们的课堂极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老师教的是知识,学生学的是知识,考试评价的又是知识,知识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切,学生的情感、人格被忽视了,学生的灵性与人文精神僵死在程式化的课堂里,整个课堂只见知识不见人。所以,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应关怀学生的个体生命,关注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荣格说:“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而这种文化人格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用的东西。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堂要以激励学生自信、突出学生主体性为前提。要以学生为本,始终不渝地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学得充实,学得有价值感、有成功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二)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问题是老师提出来的,方法是老师想出来的,老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老师的话是必须要听的,总之,老师高高在上,面孔严肃、冷峻。师生之间貌合神离,暗藏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怎么能得到发展?学生不敢有积极性,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有自己的主张,不敢有与老师相反的意见。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师生的互动互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发扬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执教能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四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曾说“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教师执教能力就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将知识、能力及其他素质传授给学生的教育能力。 教师应着力创造一个为教学所需的氛围,促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并使之达到最佳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善于营造教学环境,以其独特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充满激情的开展教学,语言要亲切、幽默、富有文采,这样,教师的讲授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发挥到了尽致,师生活动显得自然、和谐和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有效课堂教学须以课堂教学的创新为载体。

新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强有力地冲击着僵固呆板的课堂教学,这要求我们教师运用新的策略,努力探索有效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路。

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的确定,涉及到“教什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起点。

其次,表现在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上。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设计教学主问题要充分考虑其对全文内容的统领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贯穿作用。教师要善于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零碎、频繁的问答,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效学习的主体。

第三,体现在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上。教学流程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有效教学,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有效教学的理念,重要核心是关注学生的需求,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这要求教师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推荐第9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内容简介】

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基本要求与着力点。 了解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深入理解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学的价值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教学评价的系统推进等四个方面。

学习重点是理解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要求。对内涵要求的把握上要注意: 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教材的教学与基于考试纲要的教学等三种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进行比较。

深入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全面把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柳夕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一、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为什么要强调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通过组织研制、发布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具体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研制并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于201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行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使用情况的大面积调研,拟于近两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标准来体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

(二)、中小学教学存在着严重忽视课程标准的倾向

走进中小学,会发现实际左右着教学的是教材(含教辅材料)和考纲,也就是说教材和考纲成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实依据。

一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应该说根据新课标开发的各学科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人类文明成果,其编排体例、内容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了小学9个学科100套教材、初中17个学科107套教材、普通高中18个学科68套教材,建构了高水平、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体系。这些教材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中小学校多样化的需要。但是,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材专家开发的各学科教材难以同特定的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相适应。仅依据某个版本的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儿童学习内容的单调、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脱节;容易把某种教科书视为定论,学生的学只是围绕感知、理解和记诵某种教科书而展开,形成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倾向;容易养成教师对现成教科书的被动依赖性,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能力,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的发展,以至于某些课程如研究性学习没有了统一的教材,就不知如何指导。部分教师学科素养不足,与对教材的过度依赖不无关系。

二是按照考纲逐一教学“考点”。依据考纲规定的考点进行教学,不只在初中、高中毕业办复习教学很突出,而且在起始年级已经表现出来,某些初高中起始年级教学就按考点要求进行一步到位的训练。各类考试机构组织编印的考纲,其水平不一姑且不论,即使水平都是不错的,它也不能做到与课程标准完全对应,保持一致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是很难通过某次统一的书面考试所能衡量的,一般也就不会列入“考点”。依据这样的“考点”进行教学,就大大窄化了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依据“考点”,进行一步到位式的训练,还常常割裂了认知学习与动手实践(实验)、情感态度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背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对教材和考纲的过度依赖,各学科课程标准被搁置一边,造成了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研究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偏差,甚至还造成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偏离,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二、内涵

中小学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其核心问题有这样四个方面:“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本世纪印发的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上述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都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明确教学要到哪里去,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价值定位所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教学园地上前行,首要的是找准自己的方位,否则将站位不高,停留在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的教学活动上,甚至迷失方向;给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建立坐标,否则站位不准,边界不清,跑到“他者”的领地添乱,做无用功。

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小学英语、高中技术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不知这些课究竟要干什么。如不少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上网,结果某些技术操作学会了,但因为不去使用,也缺乏使用的意识与机会,学生很快遗忘了。清华大学附中李冬梅老师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始终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我能用信息技术做什么。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得自己找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得想办法克服,也就练就了意志力,培养了技术思维和想象力,常常在产品开发上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术操作学习也蕴含其中。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有了多方面的收益。

原有课程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已有的起点和归宿上,同样有一个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站位,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迈进的问题。如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开放之初,强调遵循汉字规律识字,或集中识字或随文识字,反对机械记诵;后来强调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重视母语教学,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只是要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还有一个在写字与书法教育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前言”及“课程目标”部分,集中阐述了关于教学的价值定位问题。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聚焦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值得深究。可以讲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每个人不能不去想,又永远没有最终的、令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答案。数学课程提出“四基”目标,其内涵及彼此关系如何,也是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不断体认,加深理解。再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原有的十个方面的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且以命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安排在显目的位置,要求生物学教学要重点地引导学生这些“重要概念”,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初中动植物学“知识碎片”的了解以及生理卫生常识的积累上。这些都是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课程各学科教学都强调不能简单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能力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价值定位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在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有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知识中心说。认为知识技能是载体,是核心,其它是附属性的,特别是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成。持这种观点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不自觉,放任自流,以及知识学习的意义丧失、机械学习。

二是“三维”说。认为三者是个整体,是三个不同的角度看教学。但在实践中常常分开表述,某些目标也不容易表述清楚,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述不清,课堂教学中常常“贴标签”。

三是“层次”说。认为知识的表层是信息、符合、术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特定的程序、规则、方法,这是中间层(中介);进一步体认到蕴藏在术语、规则中,人们在知识探索过程在积淀的各种思想情感与价值,则是知识的深层结构。还有学者将教学目标内容分为事实、概念、方法、价值等四个层面。

无论怎样的理解,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价值的培养都应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境界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看教学价值定位是否准确,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并且,这些更为重要的目标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向深度前行、不断提升理解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又是十分有价值的。过分强调高效课堂,当堂检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极易导致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识记与初步理解,对高层次认知能力、内在精神品质的遗忘,看似高效,实为短浅,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中小学课堂到底该教什么?中小学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交织着各种矛盾、利益与价值的冲突,同时也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调研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方面明显不足,离开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习题集、测验试卷,就不知道让学生练什么;甚至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知道如何解题。

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不只是在职前专业学习中积累的,也是在职岗位研修中不断充实、丰富起来的。在岗研修不同于职前学习,需要根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从教学的价值定位出发,在深入钻研,力求准确挖掘所教学科知识的内核、结构、关联和丰富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避免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等,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国家意志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需求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提升国民素养的需要,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侧重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要点作了规定,课堂教学必须予以充分的保证。如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36篇(段),主要是诗歌,也包括论语、孟子、庄子、礼记中的部分篇章,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儿童形成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对其重要价值,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意更改。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还要有一个与当地经济文化背景、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儿童发展的水平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充实,为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选修课。如语文教学补充乡土文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国学学习内容,以母爱、春天、月光等为主题,集古今中外名篇,组织开展诵读活动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校本化实施不是随意的,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心加工,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固化教材与动态开放的教学资源的关系。学科专家与学科教育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编写,经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基本的教学质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中小学教材也有许多弊端:它使教学内容固定化,即使修订也有一个较长的周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本来就要求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固化的教材缺陷是很明显的。再如外语会话题材,教材中的话题很可能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脱离,孩子在课堂上的会话也就难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受篇幅限制,一本教材容量是有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开放的、活化的、多样的教学资源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譬如语文课程,仅读单一的教科书,学生可能学不好语文,必须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儿童学好基本篇目,还要推荐一定数量的自主阅读篇目,包括必读与选读篇目,不断丰富儿童的语文学习内容。有一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一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降低阅读起始要求,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其改革的力度较大。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发展很快,中小学教学既要保留必要的经典内容,还要及时、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每个教师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库,从单

一、固定的教教材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会与儿童一起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是核心观念与具体知识点的关系。课标(大纲)总会列出许多知识点。 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列出初中学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292个,实验实习项目51个,另外还有19个演示项目。知识要点具体到“合理灌溉”“花序”“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尿的排出”等等常识。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炼出生物学科9个专题内容。专题下设若干内容要点,9个专题共30个要点。要点下设“具体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30个要点共有105个“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要点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等等,比过去的知识点少了很多。而教材正是根据这些知识点开发并利用相关素材编写的,考试也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于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梳理,进行知识点的逐一过关。知识点过关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其实,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有人把它分成经验水平、概念水平、方法水平、思想价值水平等。2011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从每个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概念”,明确要求教师在有关内容教学中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美国国家理事会2010年发布的《科学教育的框架》将科学教育的内容锁定在更少、更高、更清楚的“科学和工程内部以及交叉部分的有限的几个核心观念”上。这些核心观念对于多种科学或者工程学学科都有广泛的意义,或者说它是某一门单独学科关键性的组织性概念;它为理解或调查更复杂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关键的工具;它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历相联系或者与要求科学或科技知识的社会的个人的关心的问题相联系;它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各个年级之间随着复杂度和深度的增加它应该是可以被教授的学习的。如生命科学方面的核心观念4个:

——有机体有对它们生命发展、成长和繁殖有利的结构和功能(从分子学到有机体、结构和过程)

——有机体有传递一代到另一代的机制和进程(遗传—继承或特征的变异) ——有机体和特定的有机体群从它们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环境包括其他的有机体和物质的因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能量和动力)

——生物进化解释了物种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显然,这些核心观念及相应的问题引导既不同于关于若干自然与生命现象的罗列、标识而日积月累的常识,也不同于对这些现象的分类、排列、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更为上位的思考,是对物质与生命世界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描述与揭示。正是这些核心观念内化为人的素质,影响着人的一生。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梳理上,还要梳理知识结构,理清内在联系,并把握蕴藏在知识结构的学科思想。要根据核心观点对知识点作必要的取舍,并善于揭示知识点与核心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必须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相适应

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如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因为思想感情不只是通过文字,而且借助语气、音调、重音及说话者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思想感情不只是从文中看出来,还要读中体悟,“吃”到心中,变成血肉。注重写字书法,从描红、仿影、临摹,到写碑写贴,每天大楷一张,小楷四行到半页,天天练,雷打不动。久而久之,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终身受益。组织对对子,有《声律启蒙》教材。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贯而有条理。这些都值得今天的语文教学借鉴。新课标也吸收不少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目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教师一时束手无策,难以应对,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三是要求控制班级学额,建立课堂教学新秩序;四是教学时间紧张,需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五是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设施作保证等等。这需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系统改革

教学评价关注的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这样的程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课程内容部分,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学习要求,如“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等等;二是关于评价的建议。如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从七个方面逐一阐述评价建议。关于基础知识的评价注意“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关于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要对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作记录,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等。要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不能简单地排名次,而是对学业水平及其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改进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要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依据课标改进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准确把握学习要求,促进教学与评价的对接 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学习要求,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可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明确所使用的行为动词的内涵,如什么是“知道”,什么是“了解”,什么是“说明”,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应用”等等,从而真正明确教到什么程度。要使评价基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使评价嵌入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评价与教学的真正对接。从新课程的价值定位出发,教学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的理解,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如数学要关注体现课标设计思路中的核心能力的考查: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2、探索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

不只是单一的书面考试,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搜集学生活动作品。要关注学生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学习情况进行记载,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目前,书面测验是常用形式,也通常是高利害性的,它实际牵引着整个教学,需要认真加以设计。世界上著名的PISA阅读素养测验,将阅读素养界定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运用于反思,关注点是从阅读中学习,而非学会阅读。主要考虑三个维度:阅读过程或角度,包括检索信息、形成概要的理解、阐释文本、反思评价文本内容以及反思评价文本形式;文本类型,包括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包括个人的、公共的、职业工作的、教育的四种情境。编制3个量表:检索信息量表、解释文本量表、反思和评价文本量表。每个量表包含简单多选题、复杂多选题、封闭题、简答题、开放题等题型。将学生阅读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水平划分。其中解释文本一级水平—在信息并不明确的情况下,从有关熟悉主题的文本中辨认出文本主题或作者目的;二级水平—在信息不明、需要低层次推论的情况下,能辨别文本的主要观念,理解相互关系,建立或应用简单分类,或推断文本中指导部分的意思;三级水平—能结合文本的不同部分,来识别文本的主要观念,理解文本的相互关系,以及解释单词或短语的含义。能考虑不同的标准对文本进行比较、对比或分类;四级水平—能通过基于文本材料的高水平推论,对内容不熟悉的文本进行理解和分类,并通过对文本整体考虑来分析其中各部分的含义,能处理模棱两可的含义;五级水平—能解释有细微差别的语言含义,或体现出对文本理解的全面而细致。在上述框架内编制和实施阅读素养测试,解释和评价测试结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3、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改进 评价不仅仅是证明学生当前拥有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考试与后续学习的关系,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后续学习表现得更好。一些学业水平考试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业负担、师生关系等,将学业成绩与这些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看,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在评价上要特别注意纠正进行考试排名、加剧恶性竞争、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

三、注意事项

1、课程标准不同于有关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不是一个非常刚性的尺子,也不一定要非搞得那么精确不可。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要求就很难精确化。过于精确,反而会不科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文件。所谓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它关于教学方向的引导作用,关于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面的指导作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它不是一个用一把刚性的尺子把产品质量分成三六九等的过程。

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基础教育共同的基本要求的达成。各地和学校完全可以在确保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建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这也就是常说的“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教学有标准,但不唯标准。建立标准与鼓励教学创新是不矛盾的。

3、依据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要全面关注教学的价值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教学系统的整体变革。可能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这还远远不够。从理论上讲,教学的价值定位更重要。而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可能教学评价问题更为突出。在确保教学评价与教学价值定位的对接上,任务十分艰巨。

作 业

1、对基于课标的教学改革有关实例教学分析,完成不少于 1500 字的评析报告;或者就自己所教学科如何依据新课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谈自己的想法,不少于 1500 字。

2、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就其中的某一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如何依据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组织交流。

推荐第10篇: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打破教师“满堂灌”、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因此,课堂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信息时代的发展迅速,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常常会让我们自叹不如,学生知道我们未必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在合作学习时,遇到困惑或不懂得事情,教师不能碍于面子,怕难为情,应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要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失误,留给学生课外思维的空间,也留给自己重新思维的机会。因而让课堂焕发活力,必将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个人觉得课堂教学改革在于教学方式必须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相适应。根据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游戏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前后桌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课后,我会总结各小组的得分,最后奖励小贴纸,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愉悦、高效!合理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前分组、课堂分工合理有序,全组人员有序地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了小组学习任务。同时,这也与我在课前的积极筹备、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正是教师这种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适当的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组、游戏课堂”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还应该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第11篇:新课标与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新课标与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听了韩吉东老师(教育专家,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的报告,很受启发。我们也一直在追求高效课堂,也总是试图改革创新,但是前路迷茫,竟看不到出路。韩老师的一席话,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我的感悟写成几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勉励自己,完善自己,以臻于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创新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词。但我们做的不是创新,而是简单的模仿和移植。我们试图拿来别人的模式,而不去调查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往往是“邯郸学步”。就拿现在搞的自主学习来说,其实我们并没有领会自主学习的精髓、要义,甚至这种理念尚不能感悟,移植别人的方法,结果只是形式搞起来了,效果并不好。

二、注重挖掘深厚的教育文化,把教育思想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教育思想和理念很重要,要领悟、应用。

三、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学校教育普遍重智力轻德育。学校教育应育人为本,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这是教育的方向问题。再者我们一直追求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但学生往往是在老师的强压下被动的接受学习,不是快乐的饶有兴趣的自主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也就是学生内在的潜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张扬,抹

杀了学生的个性,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这样的学生那还有什么活力可言。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暂时获得了高分,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也是不利的。相对而言,外国的课堂是比较开放的。学生的分数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高分能代表高能吗?而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以分数排名次,这是教育导向的偏差。特别是我们现在是基础教育,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不能把学生变成老师评优的工具。

四、对自主学习的理解

就目前的自主学习而言,其目的也是为了有一个高效课堂。为了追求自主学习,我们也分组而坐,也是搞小组讨论,上面一检查一听课,就是按照自主学习的照搬模式来进行。韩吉东老师分析了当前课堂存在的现象,分析了存在的弊病和错误的理解,对我们正在搞的自主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比如:流于形式:围坐便成了自主学习;讨论=合作?自主变成自流;小先生代替老师讲等等,反思起来,觉得我们确实在搞形式,课堂并没有高效起来,学生并没有自主起来,时间浪费了不少,效果一般。我们要实事求是,像韩老师说的那样“自自然然的教学”。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原点。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

每个学生在内心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好,成为教师喜欢的学生。但是现实总存在一些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做老师的要反省自己的教学,不要只是关注谁学的怎么样,而还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兴趣学习,设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习不好并不可拍,可怕

的是失去学习的兴趣(韩老师语)”。老师应该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知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

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这个道理好像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就不多了。新课标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过程和方法。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探究知识的奥秘,让他们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从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七、韩老师的几句话值得深思、借鉴:

1、适合自己的才是特色;

2、育人文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3、学永远先于教;

4、安于优秀是最大的敌人,要勇敢地追求卓越;

5、不会扬弃就不会改变,有时候必须做出艰辛的决定,开始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过程,不断的否定自我,摈弃旧的观念,才能获得新生。

2012.4.23

“新课标与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孔桥小学

杨军校

第12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三种层次和水平:一是主动接受,二是自主发现,三是意义创造。其中,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层次的学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更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我认为:

1.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现和自主探究

以下是布鲁纳与他的合作者、数学家迪因斯对8岁儿童班进行一元二次方程“x2+2x+1=(x+1)(x+1)”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可以了解发现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加以运用的。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板片,第一种是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x,称为“x2正方形”;第二种是一个长方形,边长分别为1和x,称为“1·x”或“x”长方形;第三种是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称为“1·1”或“1”正方形。课堂上有许多板片,供学生拼凑。教师介绍完后由学生拼凑,以便获得相应的感性经验。

学生摆弄了一会儿后,教师开始提问:“你们能用这些板片拼成比‘x2正方形’更大的一个正方形吗?”学生稍加尝试,便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接着,教师要求他们描述一下自己所做的工作。于是学生们就进行观察、思索、讨论,教师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提示或提问。到最后学生们大多都会说:“我们拼了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x2正方形’板片加上两个‘x’板片和一个‘1’板片。”教师就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这个表示用标记法记录下来,“x2正方形”用“x2”表示,加用符号“+”表示,等等。最后就可形成“x2+2x+1”的表达式。在讨论和思考中,学生还会有另一种方法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这种方法是从“边”来考虑,即(x+1)(x+1)。(学生如果想不到这种表达方式,教师要予以提示、诱导)由于两种表述方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正方形,故可将二者等同起来,于是形成了等式x2+2x+1=(x+1)(x+1)。至此,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种因式分解模式便被“发现”了.

这种知识和方法获得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即不断地作出更大的正方形,并按照上述途径和方式建立起新的等式。经过多次摆布、标记,最终学生发现了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规律。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价值引导—主动参与”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共同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

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发现和自主探究转变,使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这也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以往学习状态的根本改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2.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和解读方式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就有可能不同。这也正如苏轼在诗中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视教材为“圣经”和“金科玉律”,不应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观点和结论,不相信惟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积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大力倡导“创读”。如果学生的观点和见解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教师

就应该加以充分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读”,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自相矛盾之处,而不是武断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我而言,必须从心底里乐于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乐于对自己的意见表示怀疑。我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才能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能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

这种课堂教学无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和生活质量,扩展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空间,赋予其“思想漫步”之自由,使其感受到学习及其成长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焕发出其生命的活力。

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意义创造的动态生成过程,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更要严禁武断的否定。对产生的标新立异、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以鼓励性评价。 ──允许学生从事试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 ──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

生有心理安全感。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和时段衔接,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做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我还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状态,打破学生对书本、权威、老师的迷信与盲从,鼓励他们向书本、教师和权威挑战,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不断地提升自己和超越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己,个人的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这样,教师的作用就不会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和我的孩子们配合默契,我们在学习上是朋友,生活上是朋友,我是他们的良师,也是益友。

第13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讲座

专题讲座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柳夕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一、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为什么要强调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通过组织研制、发布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具体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研制并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于201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行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使用情况的大面积调研,拟于近两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标准来体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

(二)中小学教学存在着严重忽视课程标准的倾向

走进中小学,会发现实际左右着教学的是教材(含教辅材料)和考纲,也就是说教材和考纲成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实依据。

一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应该说根据新课标开发的各学科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人类文明成果,其编排体例、内容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了小学9个学科100套教材、初中17个学科107套教材、普通高中18个学科68套教材,建构了高水平、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体系。这些教材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中小学校多样化的需要。但是,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材专家开发的各学科教材难以同特定的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相适应。仅依据某个版本的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儿童学习内容的单调、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脱节;容易把某种教科书视为定论,学生的学只是围绕感知、理解和记诵某种教科书而展开,形成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倾向;容易养成教师对现成教科书的被动依赖性,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能力,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的发展,以至于某些课程如研究性学习没有了统一的教材,就不知如何指导。部分教师学科素养不足,与对教材的过度依赖不无关系。

二是按照考纲逐一教学“考点”。依据考纲规定的考点进行教学,不只在初中、高中毕业办复习教学很突出,而且在起始年级已经表现出来,某些初高中起始年级教学就按考点要求进行一步到位的训练。各类考试机构组织编印的考纲,其水平不一姑且不论,即使水平都是不错的,它也不能做到与课程标准完全对应,保持一致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是很难通过某次统一的书面考试所能衡量的,一般也就不会列入“考点”。依据这样的“考点”进行教学,就大大窄化了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依据“考点”,进行一步到位式的训练,还常常割裂了认知学习与动手实践(实验)、情感态度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背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对教材和考纲的过度依赖,各学科课程标准被搁置一边,造成了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研究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偏差,甚至还造成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偏离,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二、内涵

中小学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其核心问题有这样四个方面:“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本世纪印发的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上述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都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明确教学要到哪里去,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价值定位所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教学园地上前行,首要的是找准自己的方位,否则将站位不高,停留在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的教学活动上,甚至迷失方向;给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建立坐标,否则站位不准,边界不清,跑到“他者”的领地添乱,做无用功。

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小学英语、高中技术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不知这些课究竟要干什么。如不少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上网,结果某些技术操作学会了,但因为不去使用,也缺乏使用的意识与机会,学生很快遗忘了。清华大学附中李冬梅老师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始终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我能用信息技术做什么。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得自己找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得想办法克服,也就练就了意志力,培养了技术思维和想象力,常常在产品开发上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术操作学习也蕴含其中。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有了多方面的收益。

原有课程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已有的起点和归宿上,同样有一个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站位,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迈进的问题。如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开放之初,强调遵循汉字规律识字,或集中识字或随文识字,反对机械记诵;后来强调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重视母语教学,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只是要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还有一个在写字与书法教育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前言”及“课程目标”部分,集中阐述了关于教学的价值定位问题。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聚焦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值得深究。可以讲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每个人不能不去想,又永远没有最终的、令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答案。数学课程提出“四基”目标,其内涵及彼此关系如何,也是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不断体认,加深理解。再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原有的十个方面的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且以命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安排在显目的位置,要求生物学教学要重点地引导学生这些“重要概念”,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初中动植物学“知识碎片”的了解以及生理卫生常识的积累上。这些都是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课程各学科教学都强调不能简单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能力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价值定位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在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有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知识中心说。认为知识技能是载体,是核心,其它是附属性的,特别是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成。持这种观点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不自觉,放任自流,以及知识学习的意义丧失、机械学习。 二是“三维”说。认为三者是个整体,是三个不同的角度看教学。但在实践中常常分开表述,某些目标也不容易表述清楚,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述不清,课堂教学中常常“贴标签”。

三是“层次”说。认为知识的表层是信息、符合、术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特定的程序、规则、方法,这是中间层(中介);进一步体认到蕴藏在术语、规则中,人们在知识探索过程在积淀的各种思想情感与价值,则是知识的深层结构。还有学者将教学目标内容分为事实、概念、方法、价值等四个层面。

无论怎样的理解,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价值的培养都应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境界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看教学价值定位是否准确,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并且,这些更为重要的目标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向深度前行、不断提升理解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又是十分有价值的。过分强调高效课堂,当堂检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极易导致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识记与初步理解,对高层次认知能力、内在精神品质的遗忘,看似高效,实为短浅,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中小学课堂到底该教什么?中小学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交织着各种矛盾、利益与价值的冲突,同时也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调研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方面明显不足,离开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习题集、测验试卷,就不知道让学生练什么;甚至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知道如何解题。

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不只是在职前专业学习中积累的,也是在职岗位研修中不断充实、丰富起来的。在岗研修不同于职前学习,需要根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从教学的价值定位出发,在深入钻研,力求准确挖掘所教学科知识的内核、结构、关联和丰富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避免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等,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国家意志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需求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提升国民素养的需要,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侧重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要点作了规定,课堂教学必须予以充分的保证。如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36篇(段),主要是诗歌,也包括论语、孟子、庄子、礼记中的部分篇章,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儿童形成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对其重要价值,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意更改。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还要有一个与当地经济文化背景、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儿童发展的水平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充实,为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选修课。如语文教学补充乡土文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国学学习内容,以母爱、春天、月光等为主题,集古今中外名篇,组织开展诵读活动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校本化实施不是随意的,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心加工,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固化教材与动态开放的教学资源的关系。学科专家与学科教育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编写,经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基本的教学质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中小学教材也有许多弊端:它使教学内容固定化,即使修订也有一个较长的周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本来就要求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固化的教材缺陷是很明显的。再如外语会话题材,教材中的话题很可能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脱离,孩子在课堂上的会话也就难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受篇幅限制,一本教材容量是有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开放的、活化的、多样的教学资源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譬如语文课程,仅读单一的教科书,学生可能学不好语文,必须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儿童学好基本篇目,还要推荐一定数量的自主阅读篇目,包括必读与选读篇目,不断丰富儿童的语文学习内容。有一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一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降低阅读起始要求,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其改革的力度较大。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发展很快,中小学教学既要保留必要的经典内容,还要及时、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每个教师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库,从单

一、固定的教教材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会与儿童一起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是核心观念与具体知识点的关系。课标(大纲)总会列出许多知识点。 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列出初中学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292个,实验实习项目51个,另外还有19个演示项目。知识要点具体到“合理灌溉”“花序”“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尿的排出”等等常识。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炼出生物学科9个专题内容。专题下设若干内容要点,9个专题共30个要点。要点下设“具体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30个要点共有105个“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要点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等等,比过去的知识点少了很多。而教材正是根据这些知识点开发并利用相关素材编写的,考试也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于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梳理,进行知识点的逐一过关。知识点过关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其实,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有人把它分成经验水平、概念水平、方法水平、思想价值水平等。2011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从每个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概念”,明确要求教师在有关内容教学中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美国国家理事会2010年发布的《科学教育的框架》将科学教育的内容锁定在更少、更高、更清楚的“科学和工程内部以及交叉部分的有限的几个核心观念”上。这些核心观念对于多种科学或者工程学学科都有广泛的意义,或者说它是某一门单独学科关键性的组织性概念;它为理解或调查更复杂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关键的工具;它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历相联系或者与要求科学或科技知识的社会的个人的关心的问题相联系;它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各个年级之间随着复杂度和深度的增加它应该是可以被教授的学习的。如生命科学方面的核心观念4个:

——有机体有对它们生命发展、成长和繁殖有利的结构和功能(从分子学到有机体、结构和过程)

——有机体有传递一代到另一代的机制和进程(遗传—继承或特征的变异) ——有机体和特定的有机体群从它们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环境包括其他的有机体和物质的因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能量和动力)

——生物进化解释了物种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显然,这些核心观念及相应的问题引导既不同于关于若干自然与生命现象的罗列、标识而日积月累的常识,也不同于对这些现象的分类、排列、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更为上位的思考,是对物质与生命世界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描述与揭示。正是这些核心观念内化为人的素质,影响着人的一生。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梳理上,还要梳理知识结构,理清内在联系,并把握蕴藏在知识结构的学科思想。要根据核心观点对知识点作必要的取舍,并善于揭示知识点与核心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必须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相适应

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如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因为思想感情不只是通过文字,而且借助语气、音调、重音及说话者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思想感情不只是从文中看出来,还要读中体悟,“吃”到心中,变成血肉。注重写字书法,从描红、仿影、临摹,到写碑写贴,每天大楷一张,小楷四行到半页,天天练,雷打不动。久而久之,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终身受益。组织对对子,有《声律启蒙》教材。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贯而有条理。这些都值得今天的语文教学借鉴。新课标也吸收不少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目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教师一时束手无策,难以应对,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三是要求控制班级学额,建立课堂教学新秩序;四是教学时间紧张,需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五是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设施作保证等等。这需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系统改革

教学评价关注的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这样的程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课程内容部分,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学习要求,如“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等等;二是关于评价的建议。如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从七个方面逐一阐述评价建议。关于基础知识的评价注意“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关于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要对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作记录,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等。要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不能简单地排名次,而是对学业水平及其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改进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要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依据课标改进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准确把握学习要求,促进教学与评价的对接

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学习要求,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水平可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明确所使用的行为动词的内涵,如什么是“知道”,什么是“了解”,什么是“说明”,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应用”等等,从而真正明确教到什么程度。要使评价基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使评价嵌入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评价与教学的真正对接。从新课程的价值定位出发,教学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的理解,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如数学要关注体现课标设计思路中的核心能力的考查: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2.探索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方法。

不只是单一的书面考试,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搜集学生活动作品。要关注学生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学习情况进行记载,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目前,书面测验是常用形式,也通常是高利害性的,它实际牵引着整个教学,需要认真加以设计。世界上著名的PISA阅读素养测验,将阅读素养界定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运用于反思,关注点是从阅读中学习,而非学会阅读。主要考虑三个维度:阅读过程或角度,包括检索信息、形成概要的理解、阐释文本、反思评价文本内容以及反思评价文本形式;文本类型,包括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境,包括个人的、公共的、职业工作的、教育的四种情境。编制3个量表:检索信息量表、解释文本量表、反思和评价文本量表。每个量表包含简单多选题、复杂多选题、封闭题、简答题、开放题等题型。将学生阅读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水平划分。其中解释文本一级水平—在信息并不明确的情况下,从有关熟悉主题的文本中辨认出文本主题或作者目的;二级水平—在信息不明、需要低层次推论的情况下,能辨别文本的主要观念,理解相互关系,建立或应用简单分类,或推断文本中指导部分的意思;三级水平—能结合文本的不同部分,来识别文本的主要观念,理解文本的相互关系,以及解释单词或短语的含义。能考虑不同的标准对文本进行比较、对比或分类;四级水平—能通过基于文本材料的高水平推论,对内容不熟悉的文本进行理解和分类,并通过对文本整体考虑来分析其中各部分的含义,能处理模棱两可的含义;五级水平—能解释有细微差别的语言含义,或体现出对文本理解的全面而细致。在上述框架内编制和实施阅读素养测试,解释和评价测试结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3.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改进

评价不仅仅是证明学生当前拥有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考试与后续学习的关系,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后续学习表现得更好。一些学业水平考试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业负担、师生关系等,将学业成绩与这些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看,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在评价上要特别注意纠正进行考试排名、加剧恶性竞争、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

三、注意事项

1.课程标准不同于有关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不是一个非常刚性的尺子,也不一定要非搞得那么精确不可。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要求就很难精确化。过于精确,反而会不科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文件。所谓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它关于教学方向的引导作用,关于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面的指导作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它不是一个用一把刚性的尺子把产品质量分成三六九等的过程。

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基础教育共同的基本要求的达成。各地和学校完全可以在确保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建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这也就是常说的“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教学有标准,但不唯标准。建立标准与鼓励教学创新是不矛盾的。

3.依据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要全面关注教学的价值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教学系统的整体变革。可能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这还远远不够。从理论上讲,教学的价值定位更重要。而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可能教学评价问题更为突出。在确保教学评价与教学价值定位的对接上,任务十分艰巨。

第14篇:新课标下教师要重新认识课堂

新课标下教师要重新认识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的结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

(一)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平台

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表演可以是无互动、无交往的,而教学却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 课堂上,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去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基地,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基地

在教师面前,一向有着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由学生走向知识。前者表现为在细致地“加工”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再现知识,将单位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后者表现为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真正占有者。

(三)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天地,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天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在他的《师说》中为教师确立的这样一些职责和角色,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许多教师至今在课堂上也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角色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传授了知识,自己的职责也就完成了。

在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的今天,教师要明了,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

(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平台 可以说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状态,正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两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因此,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第15篇:学习《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了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深有感想。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觉得,我们学生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靠死记硬背。以往我在教学中,习惯了旧式教材的老套教法。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总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更多,才能学得更牢固,学得更扎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自主的理念。

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长期以来,受陈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中学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依赖性严重。依赖老师讲解,依赖老师抄答案。有的学生学习时间很长,白天整天在学习,甚至晚上学习到凌晨一点钟。上课也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详细,但作业、考试还是不理想。我认为这是受陈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新内容前让学生先预习,自己做配套练习。练习批改后,再讲授。这样既能让学生逐步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听讲,提高他们听课效率。当然,在他们预习前,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他们预习后完成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因为这时的作业肯定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方法。老师也不能在讲课时只给出一种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些非客观题,要尽量考虑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2、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目标知识。我认为,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唱独角戏是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既然“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尽可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学生大胆地尝试。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活动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3、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过去我在上公开课课的时候,在安排学生活动或表演时,往往只集中在班级中少数基础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也是如此。总觉得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活动或表演,会浪费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现象,就是班级里常常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大部分坐着看“热闹”。因此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覆盖面要广,不要总集中在几个尖子生上。当然,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就注意把学生也考虑进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分组活动时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的指导。

4、适当地进行西方文化渗透,让学生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英语的使用习惯。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近年来许多学校开设了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多样。对学生扩大知识视野起了和大的帮助。我们学校虽然没有校本课程,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增添了我的校本专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信息社会,中西方之间文化渗透逐渐深入。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在我国的城市流行。而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了解却不多。

5、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往往只是狠抓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我的设想是:

(1)让学生找规律、查特点,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所学语法,我常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归纳,找规律、查特点。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2)设计灵活性思考题,让学生探求不同答案。

(3)利用课本资源,引发学生创新能力。有时候我让学生针对某一课书或一个单元。自己出试卷,尽量出一些有新意的题型。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复习所学课本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4)新教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我们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培养和引导。必将让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享用不尽。为他们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反思和对地理教学方法的初探,当然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这只是我的个人认识。

第16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业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材要求以课堂练习和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以课堂活动统领学习和交际活动,让学生学、识、用紧密结合。其次,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样性和创造性,尽量给每个学生同等参与讨论、表演、联系的机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如数学学习的认知策略,要指导学生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储存材料,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如何提高操作的技能等。老师要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通过相应的问题来预习,自学生词,了解大意,确定自己的难点和问题,在上课时要及时检查,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长期坚持这样高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显著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

创设语言情境,改进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它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特定的、轻松的、使用语言的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如用实物演示情境,让学生在讲述实物的过程中,从它的特性、用途等多方面用数学描述,用实物数学语言;用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画,想象并用语言描述情境,体会具体语言的具体应用;用游戏活跃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再现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总之,各种语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从简单枯燥的单词、短语训练中摆脱出来,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在强烈兴趣的推动和支持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综合运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有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再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或做学习的最佳效果。

第17篇: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课堂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课堂

学本身便是一门艺术,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教学就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自身优势的发挥,将教学效率的提高放在中心位置,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更好地进行。

一、进行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重视教学效率的提高。当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人才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给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1.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师生关系比较和谐、融洽,学生在学习时会更加主动、积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进去。所以,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应该认识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并转变以往的观念,在教学时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兴奋、愉悦的氛围和教学情境,从而给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便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仔细观察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学生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可能将自身的学习情况很好地反映出来。教师在下课后或者课上应留一些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绪,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坦诚,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才会真正拉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会有明显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已经不再仅仅是讲解知识和给学生解惑的人,还应该扮演好指导学生以及与学生合作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情感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够张弛有度,在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中学好化学知识,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2.重视实验教学的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学生本身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更加容易掌握相关的化学概念,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并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调动起来。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

比如,在讲氢氧化钠时,教师可以将喷泉的趣味实验使用进去;在讲燃烧时,可以将魔棒点灯以及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使用进去;在讲到酸碱在指示剂下反应时,也可以通过无中生有等实验,将学生的眼球抓住;在讲制取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使用探究实验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设备和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要求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己实验存在的优缺点,并且通过这样的探究实验,使学生真正了解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装置并不是固定的,必须要敢于进行创新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手段和装置得到更新,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很多概念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应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并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

3.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化学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科目,并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只要认真观察便能够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素材,这些素材都能够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去,在运用时,可以通过社会热点追踪、联系生活实际等,创设出时尚、有趣和生动的情境,将枯燥的化学趣味化,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化学带来的精彩,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上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此外,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还可以了解化学的神奇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心理才会更加积极,课堂教学的效率才可能真正得以提高。

比如,在讲到一氧化碳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回忆一些生活片段,以了解一氧化碳的作用和危害:水烧开之后,在灌水时,若不小心将水洒了一些到炉火上,这时,炉火的火势不但不会衰减,还会窜出一股火焰,且比平时的炉火更旺;冬天,很多人都会通过炉火来取暖,如果空气不够畅通,就很容易出现煤气中毒的情况。再如,在讲到灭火和燃烧时,教师就可以举出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的例子,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猜想和分析,研究火到底是谁放的。学生讨论时,教师可进行评价,从而有效进行师生互动。这样,课堂的氛围会更加热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相关原理,还能够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学生在思考时也会更加投入。

在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开发新能源都离不开化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就必须认真、仔细,合理运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化学情境的创设,给化学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从而推动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初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便要求教师认识到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根据需要转变化学教学观念,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必须贯彻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将自身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第18篇:《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

通过对《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就教学方式而言,要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19篇:新课标卷等作文

新课标卷(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2013高考作文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2013年全国大纲卷(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云南 河北 黑龙江 海南 吉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题目: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功能一定会让这个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这或许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怎么样的想法和思考?

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3年天津卷高考(微博)作文题: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3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3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陕西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作文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写作。

2013高考作文广东卷:富豪的慈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

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

3、用规范汉书书写。

2013高考作文重庆卷:根据大豆写作文 材料作文,以大豆为题材,具体如下: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江苏高考作文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写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013高考作文福建卷:根据顾城的诗写作文

这首诗为: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记者了解到,这首诗为顾城的《忧天》。

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辽宁卷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第20篇:新课标满分作文选编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满分作文】1.淡抹了年华

17岁以前的我,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就大声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

那时的我,敢这么说,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周围有很多好同学,可以让我不开心的时候随意“打骂”以消心头之气,可她们的脸上却依然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许她们会因为我过分的蛮横而生气,没关系,她们第二天照样会和我继续疯玩打闹,然后再继续忍受我的“无理取闹”。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

在一家杂货的遇到小学时的同桌,其实,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只是名字记不得,模样不如从前,路边疾驰的卡车掀起满地灰尘,我低头绕开,转身装作不曾认识。

远隔人海我回望,发现她望了我一眼,两人默默地背道而驰。原来她也当我是个陌生人。高考满分作文网 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的缅怀。无聊时,经常翻着手机通讯录里滚动的同学的名字。内心总会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按下绿色的电话图标键,但最终还是迟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手机却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又惊又喜。你说:“我想打耳洞已经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时候陪我去啊!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学一起打吗?我等你很久了!”“白痴啊!你着什么急?马上放暑假了啊!到时候一起去。”

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

我又想,有些东西是没那么容易就被时间打败。比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电视剧,当看见女主角离开男主角时,你发短信跟我说:“有些人我们不能拥有,却终究要学着放手,但有一些人,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永远不会离开”。欢迎访问美丽语文网!

我知道你是在告诉我你一直都在。我们心里都很青春,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我们一切伤害,然后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长大。

淡抹的年华,清新怡人。让我们的美好年华刻进这永久的同学关系中,走在岁月的光影里,照亮我们彼此的前程吧!欢迎访问美丽语文网!

2.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形状

青松伸开自己的臂膀,在山巅拥抱蓝天;小麦和同伴紧紧相偎,密密地铺满原野。雄鹰张开翅膀,拍打着阳光,追着风翱翔;骏马伸颈嘶鸣,飘舞着鬣鬃在草原上奔跑。我们年轻的心踩着阳光的节拍,在挥洒我们个性的风采。我们的青春有自己倔强的形状。

普罗旺斯紫色的薰衣草让我魂牵梦萦,江南水乡盛开的荷花让我心无尘滓,乞力马扎罗山下静卧的雄狮让我心生敬畏,可可西里荒原奔跑的羚羊群让我泪水盈眶。生命总是色彩斑斓,每一种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形状,把流光溢彩的生命展示给世界,那彼此不同的生命光辉是大自然最神奇的篇章。

村上春树说过,我们的心不是石头。其实即使坚硬的石头也各有各的形状。李白慷慨而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坚信自己就是一块有用的石头,甚至是那始终会发出最夺目的光辉的宝石。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无数可能,走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即使崎岖不平,即使荆棘满布,那也是我们该有的魅力人生。没有太平享乐,没有史学家称道的盛世强国,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失国破家之痛也是一段令人回味不尽的诗歌故事。失去了平静的书斋生活,失去了琴瑟合鸣的幸福快乐,李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惆怅悲苦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欢迎访问美丽语文网!

没有了仕途的平顺,没有了匡扶危难的机会,李太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豪迈也是一道永久的人生风景。人生不该受约束,不该被限制,每一个生命都要长出自己的形状,开一树灿烂的花。是屈子纵身而下时衣袂掀起的风湿润了我的眼睛么?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愁感染了我么?是顾城“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习惯光明”的坚强震撼了我么?当我看到他们卓尔不群的灵魂在清辉中起舞,当我看到那起舞的灵魂有与众不同的形状,我感到我的心也在生长。

一抹清辉洒下,朱自清消瘦的身影,那样坚决。站在那月色下的荷塘边,心灵因此而空阔柔软,月光下他如水的眼神怎能不让人联想到带头拒领救济粮时那坚毅的目光?你只是你自己,长成倔强形状的你自己,这样的你让我泪流满面。生命,该是阳光下一树树的繁花,该是明媚的人间四月天,该是舞在风中的精灵。

每一个生命有每一个生命的语言,每一个生命有每一个生命的精彩!我们是神的孩子,上天眷顾,要我们的青春长出自己的形状,一路轻舞,舞出自己的旋律,舞出自己的一树花开!青春,在自己的形状中绽放吧!

《新课标课堂作文范文.doc》
新课标课堂作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