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建议信范文

2022-10-31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给老师建议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单元,读后感触很深。下面就第七条“教师的时间和个教学阶段的相互依存性”,和第八条“让学生记住基本知识”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到了中学仍然有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脚步,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教师也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为学生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效果也不一定会好。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小学阶段,教师“没有教会儿童学习”,何为教会儿童学习?也就是说没有交给儿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即虽然给了学生“鱼”,却没有教会学生“渔”。

这种能力主要是指哪方面呢?文章中提出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即教会儿童很好地读和写,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掌握读和写的能力,或者说表面上能读会写,但还没有掌握其本质,所以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不足的毛病。何谓会读?文中提出: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会理解的读,有思考的读,才能真正称得上“会读书”。看看我们的教学,“读”的形式千变万化,“读””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每天早上到校,走过各班窗前,总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平时我们老师和家长也特别要求学生要多读书,但我们是否去认真地想过,学生真正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书吗?是在追求一种故事情节,是在想获取别人的表扬,抑或是在完成布置的“要读几遍”的任务,如果在读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读书又有什么用呢?那可真正称得上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这种阅读,除了徒增时间的耗费外,最大的益处恐怕是我们所说的“他把这篇文章读熟”了。

再说写,怎样才能叫“会写”?在这里也提出了要求,就是:使学生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使字母、章节、词的写法不要占据他的注意的中心。我想,这里面的写更多地还是指“写作”的写,就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顺畅地表达,任自己思维的溪流在笔端流淌,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不要去过多地顾及遣词造句,不要因表达的技巧而影响了自己思想的舒展。

“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处于一种境地:他们在建造房子,而地基却在瓦解”。文中提出了一个我们小学教师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问题,这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的地基包括哪些方面,无外乎基本的听说读写和运算能力。在这条建议里,文中有具体的例子使我们看到了如何利用教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去掌握这些知识,他提出了一个很符合现在新课改精神的方法,那就是如何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他用“使用记忆的技术”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小学所应掌握的词汇量,他用给“童画”题词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六百个“童话用的”词。这些方法读后都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现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不多见,特别是在低年级,很多教师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利用创设情景、直观演示等多种手段来使学生获取知识,这样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多想办法,你的创意和灵感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欢乐。

推荐第2篇:给语文老师信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尊敬的老师:

您好!

针对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写了这封信。此内容,仅仅代表我的个人意见。(其实个人觉得,您早就应该针对现状让我们提提建议了,或许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首先,谈谈我对大学语文这门学科的认识。

大学开设语文课为了什么?我想说,大学的语文课应该能够让我们学会怎样才能获得精神的震撼,怎样才能和先哲对话。语文教学应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简单的说,就是让我们学会“读书”。大学语文课不是一门给中学补课的课程,不是一门高四语文课,它是一门文理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更是一门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

针对现状,我提提我的建议与看法。

我觉得大学语文课并非像现在一样的讲什么课文,看PPT,讲语法。大学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而且没有其他(如升学)压力的教学应该更有利于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情景模拟训练都有助于我们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乐趣;小型的辩论会,演讲比赛等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甚至老师可以带领我们走出教室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置身相关的社会实践亦不失为有效地教学形式。关于应用文,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方法;2、情境创设方法;3、时尚追踪方法;4、以读促写方法。不一定要多写,可以多读。

大学语文课,应该让我们觉得更加的有意义,而不是像现在般如此的厌倦。老师,请给我们一片宁静,请给我们一处静思,请让我们感受思绪飞扬的快感!

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11级 采矿班 陈科润

2012年5月

推荐第3篇:给老师的信

给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书法课教师:

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编辑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硬笔书法教材》,在此诚恳的向您推荐,并征求您的指导。

现在的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是共识。其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写字、做作业,不按书法规则去写,虽然天天在写字,那只是在重复巩固自己的手法。 学生为什么不按书法规则写字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书法规则是什么。本教材讲的就是书法规则,宗旨就是把学生平时写字、做作业快速引导到书法轨道上来,在写字、做作业中练就一手好字。

《中国教育电视台·硬笔书法教材》由《讲义》和《摹板》两部分组成。 《讲义》是从书法的美学角度告诉你把字写好的书法规则,如:“口内无笔横截竖;口内有笔竖截横”、“左耳刀稍小向上,竖用垂露;右耳刀稍大向下,竖用悬针”、“竖高横低,留有余地;横竖同底,横要上提”,再如撇捺的写法:“撇有头,捺有脚”、“撇捺在上,撇垂捺扬”、“撇捺在下,撇短捺长”,再如运笔之法:“起笔有三,笔断意连”;“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等等。正楷、行楷各有50讲。知道这些书法规则,按书法规则写字,字就会越写越好。 《摹板》是把书法家的字迹压入纸板中,形成沟槽,练字时,笔尖直接在沟槽中运行,帮你快速进入书法轨道,学习、领会、掌握书法家的运笔之法,强化手上功夫,形成“动力定型”。

《中国教育电视台·硬笔书法教材》是国家教委鉴定后向全国学生推荐的练字工具,是当代硬笔书法教学的首选教材。北京市教委已经纳入《2013年秋季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活动教材征订单》中。

中国教育电视台2013年8月

推荐第4篇:给老师的建议

《给老师的建议》读书感悟

鲁迅先生说:“每天不读点书,就如不曾洗脸刷牙,会觉自己面目可憎,无以见人。”每每念到这个句子,我都觉得有点无地自容,因为我既没有广泛地阅读名作,也没有通彻地精读某书,更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每天读书。我这样的读书,实在有愧于“读书”二字。也有人说“没有读过《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人,就不能称其为教师。”这句话同样让我忐忑不安。我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将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拜读了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的每一条建议既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又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他精练的语言、闪光的思想,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捧读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涵养渊博的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为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让我重新整装待发。

细品书中的章节,你会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一直在不断的调整改革,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都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读过此书后,你定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像是在与教育大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苏大师的确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更鼓舞着千百万教师前进!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

回顾整部书,又一次浏览阅读后留下的痕迹,思路再一次被打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开篇之初,便以此立下整部书的中心思想:学生无好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而又具体的个体。所以,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都是因为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接下来,便一条一条地分析了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顺利毕业,从而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真正教育好他们,就是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必须“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海洋”,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该知道“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除了一些必要的常规教学,教师也应该尤其关注学生的阅读。教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但是,班级中往往有很多后进生,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他们也能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老师可以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内容丰富而有生动活泼的书籍,让这些后进生得到思维上的锻炼,使他们未萌动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当然,阅读不是死记硬背,应该是有理解的阅读,“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同时,有理解的阅读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书刊的兴趣,加上教师在常规教学之时引用了大纲以外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使得学生在科学文化飞速发展而教材却不太变化的背景下,更加高效地把握知识的时代脉搏。

然而,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似乎越来越重,阅读似乎越来越成了一种奢望。在学校里,由于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老师们往往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练习,惟恐少做一道便无法取得考试的胜利;回到家,又要应付爸爸妈妈提供的艺术快餐,各种参差不齐的艺术辅导班铺天盖地。孩子们本应该快乐单纯的童年似乎变成了地狱,有的孩子居然出现了快快长大的愿望,希望象爷爷奶奶一样有看电视、看报纸、散步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想而知,如此忙碌疲惫的童年又谈什么愉快的阅读呢?恰恰在这一点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才有工夫去阅读书籍,才有工夫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一些课堂上来不及思考的问题。思考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高效的提升,相反“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阅读不仅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而且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知道的越多,他学习起来就越轻松”。表面看起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往往在经过大量主动阅读后“死的知识”也会变活,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教导,同学之间的交流,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简单。这样,所谓的古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单就阅读层面上则可以更改为“阅读有难易乎,使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使为之,则易者亦难矣。”

综观整部《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已然给我们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指出了一条明路,其中的细致周到让我不禁感叹其为人的高尚,为教的执着,以及做学问所显示出来的那份厚重。摸着这本书,感觉很重,却又很轻。

推荐第5篇:给老师的建议

这样下去,怎会不产生学困生呢?这也难怪有时教师不停地抱怨,心浮气躁、筋疲力尽了.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孙秀英 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

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就说第一节吧,苏氏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仅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做了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大多时间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即使做错题后订正的方式也几乎是一样的。试想,

推荐第6篇:给老师的感恩信

感恩的心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

您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好老师,您虽然十分严厉,但是您把一颗心扑在我们身上。您起早贪黑,琢磨着更好的教学方法。您就像蜡烛一样,让我感到前途无限的光明,却燃烧了自己。

树木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只有他们无私的施舍,才会有生机勃勃。花朵的生活,离不开大地,有了大地提供的营养,才会有花儿的艳丽动人。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师,有了您的热情帮助,有了您的谆谆教诲,才会有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太谢谢您了!师恩如鱼得水,这三年来,您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您的每一句金石良言,我一直还历历在目,由此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伟大!您是我最好的老师!我喜欢您!”正因为有您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今天的见识,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才学,正因为您的呵护,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才能健康的成长,正因为您的点滴教诲,才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您好比大树,我们在您的树荫下茁壮成长。您给了我们像妈妈一样的关怀,让我觉得无比幸福,让我有了学习的兴趣,让我觉得您给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让我觉得您是我的依靠,让我觉得离不开您了。老师,我们的好成绩离不开您的辛苦教育,我们的好成绩更少不了您的细心培养。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您洒下的辛勤汗水。

是的,您有时对我们很严厉,也经常严格要求我们,也经常教训我们,对我们认真负责,哪怕我们有一点点的过错,您也会发现。但我知道,您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更深入的学习,使我们将来能有伟大的成就。

老师,谢谢您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教育,谢谢您对我们的关心,谢谢您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谢谢您对我们无私的奉献,一千声一万声“谢谢”都无法回报您对我们的教导。

祝您

身体健康 !

您的学生:舒林翠

2012年3月10日

推荐第7篇:学生给老师的信

敬爱的刘老师:

您和师母都还好吗?

虽然分别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可是我们却都很想您:想念您在大屏幕前用鼓励的话语为我们播撒的勤奋种子;想念您在学习档案上温暖我们的字迹以及黑板上那几个可爱的错别字;想念您理解我们想家而大大方方借给我们的那部黑色的手机„„

我们怀念那段日子。

当然除了怀念,还有莫大的感激。

老师,您知道吗,虽然我一直都不是个叛逆的孩子,但在小学时,却曾因为一句话的含糊,被老师在全班同学前讽刺;曾经因为不懂得人情世故被老师在熙熙攘攘的学校大厅前训骂,那时,那些字眼曾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里;至于每学期的期末评语,也总是千篇1律地要我积极。而您,从不这样。我还记得,初一开学不久时,那个忘记送作业本的错误,当时正在给其他同学辅导的您听了这个消息,只是慢慢地抬起头,浅浅地笑了笑,然后淡淡地说了声:“没事儿”。当然,您或许已经不记得这件事,因为它在您向来宽厚仁慈的心里是那么不起眼啊。但是,就是那具简单的“没事儿”,却让我有了向前的动力,虽然您没有说一句让我积极的话语,但确确实实让我变得积极。还有您每周在学习档案上写的评语,也总是能够从不同方面找出我的问题并给予鼓励。老师,谢谢您。

老师,您总是那么相信我。那些承办班级运动会的项目、绘制并设计要张贴的表格,您总是毫不犹豫地交给我,您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信任,让我也更加相信自己。我知道,您是在锻炼我。虽然我从未认为自己是一块金子,但是您的那些信任,让我感觉自己像一块一直被埋在土里的金子被您发现后,放射出了光芒,然后被您细细地雕琢。老师,谢谢您。

老师,我觉得对不起您。初二上学期的那段日子,总是劳烦您在晚自习后还要冒着刺骨的寒风穿过冰冷的空气把我护送到校门口,看不到家长,您就不走。您是担心我再一次受到打击。老师,我一直想对您说:谢谢您。

老师,您放心,这段日子我们都在进步,而我,也将沿着您希望的方向,大步,向前走去。

此致 敬礼!

学生

张**

2013年2月

推荐第8篇:给幼儿园老师的信

给幼儿园老师的信

张老师:

您好,身体好吗?您还记得三年级那个胆小的女孩—佳怡吗?

您是我的启蒙老师,你是可亲可敬的好老师!三年前的一天,您让我们玩玩具时,小刚抢走了我手中的玩具,您看见了,快步走过来,眼睛里闪着责备的目光。接着又从小刚手里拿过玩具,对我亲切地说:“好孩子是不哭的,来,老师帮你擦眼泪。”从那以后,我在幼儿园里再也没哭过,因为哭了,您就不会说我是好孩子了。

你对我们总是那么的和蔼、那么关心。一次,我不小心从高高的石凳上摔了下来,额头上出了血,我吓得“哇哇”大叫,嘴里一个劲的喊:“妈妈哟,你快来,好疼哟—”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您听见了我的叫声,急忙跑过来,背上我,飞也似的向校医室跑去。到了校医室,医生们急忙给我上药、包扎。您焦急地站在旁边,捏着我的小手,轻声地说:“不哭,乖孩子不哭马上不疼了。”

张老师,我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伴着你的汗水,我真为有您这样的启蒙老师骄傲!

祝您:

身体健康!

莲花学校三年级:顾佳怡

推荐第9篇:给幼儿园老师的信

给幼儿园老师的信.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沈依陶的妈妈,首先向您即将为陶陶付出的关爱和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不算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这都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可能要让您花费较多的辛苦,真是不安。由于陶陶以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也没有跟家人分开过,所以她有些习惯和特点我想在这里给您介绍一下。

饮食习惯:陶陶一般每天喝三次奶,早上醒来一次,中午睡前一次,晚上睡前一次。我们也觉得她这个年龄喝奶有点多,想消减一下,所以正在逐步减少。她饿的时候基本上不挑食,但是青菜不好好吃,主食(面条、米饭、馒头沾番茄酱、肉包子的外皮等)吃得比较多。由于我们的纵容,她养成了喝果汁的习惯,不好好喝白水,我们也正在纠正她这点。以前一直是喂饭,所以她不大会自己吃,可能会弄得一团狼藉,给老师添麻烦了。活动与休息:陶陶白天都会睡觉,但是由于她特别不爱睡觉,所以白天睡觉的时间有时是午饭后,有时会拖到下午3点左右。托儿所的睡觉时间到时,她可能会不想睡觉,需要老师费心了。

陶陶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跑来跑去、爬高上低,也不懂得避开危险,请老师在户外活动时多费心。她在家比较喜欢看碟片,喜欢唱歌跳舞,相信她会喜欢上课的,只是她可能会在上课时被房间里的玩具吸引过去而乱动,或者不能长时间保持安静。

生活习惯:首先当然是大小便。陶陶知道大小便应该上厕所,她的术语是“找马桶先生”,但是大便一般每天一次,她也会很自觉地报告“我要臭”或者“我要大便”,小便她却很少报告,都要靠我们提醒才可以。(她说小便说“嘘嘘”)一般两个小时一次带她去厕所,她都会有小便。中午睡觉她一般睡两个小时,睡到一个小时时会爬起来或者睁开眼睛,带她去小便一次,回来再睡一个小时。她从来不会毫无征兆地边睡边尿床,基本上都会坐起来或者睁开眼睛、扭动身体,甚至说梦话。

另外,陶陶特别不爱穿鞋子。天冷以后,我们为这个问题非常头疼。经常一不留神她就自己把鞋子袜子都脱掉了。在户外她还可以穿着,一进房间就脱,看大人生气了就自己穿,一会就又脱了。也要麻烦老师多监督她了。

性格特点:总的来说,陶陶是个外向的孩子,不怕生。但是性格有点倔犟,有时大人已经生气了,她会硬顶着来,好像小小年纪已经有点要面子了似的。多夸她她就会表现好,越说“不要„„”她就越去做。喜欢跟大孩子玩,不大跟小孩子玩。高兴了就热情地跟别人打招呼聊天,表演唱歌跳舞什么的,要是她自己没心情,怎么说她她也不肯跟别人打招呼说话,也不好好唱歌。(需要说明一下,有时她会很不配合地胡说八道,比如她喜欢说“到”,是跟电视里点名学的,她有时说“B、D、P”之类的英语字母,因为发音的关系容易被误解为在骂人,其实不是的,她不会骂人,也从来没听到过骂人的话)

陶陶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内心比较重感情和敏感。我妹妹家孩子出生后,陶陶大概感觉到弟弟分走了关爱,会说“大家都不喜欢我了”之类的话。

如果她想做什么事或者玩什么玩具被别人阻挠了,她可能会拍打或推开别人,但不是有意识地打人;如果别的孩子打她,只要不是很痛或者阻碍到她玩,她一般都不会哭叫,也不向大人告状,也不知道躲开。有时她想跟别的孩子玩或者打招呼,也会用拍打推拉的方式,大概由于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她不太善于与别的孩子交往,也不太会一起玩。不管是她打到了别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打到了她,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所以还是只有麻烦老师辛苦。写了这么多,又觉得自己很罗索,老师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怎么会不了解这些情况呢?既然我们选择把孩子送到这里,就是建立在充分信任老师的基础上的。我曾经到园里看过,

非常欣赏老师们的耐心和爱心,我一向认为这两点才是幼儿园老师最应该具备的,您和您的同事们做到了这些。我和我的家人都会十分感激您对陶陶的教育的。

非常抱歉的是,我今天由于有课不能送陶陶来,只好麻烦她的外公外婆送她来,因此不能当面表达我的谢意,只得写下这封信。明天我一定会自己送陶陶来园,当面致谢!圣诞、新年在即,

敬祝

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沈依陶的妈妈 张志云

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

推荐第10篇:给老师的感恩信

亲爱的老师您好,

立即到你的假期,我不想送你花和其他小礼物,我只是想给你一封感谢信。老师,你是我们的一群只是开放的花生长得更旺盛;老师,你是我们一群明智的孩子成为祖国的支柱!老师,谢谢!

老师,你有时会赞美我,有时候会说我,当你赞美我,当我会很高兴,但当你批评我,当我很伤心,但我不怪你,你是最无私的,一个人付出和硬,你喜欢我的母亲,爱我们。

我想感谢你的细心栽培,我要感谢你为我建立一个小宝库的知识。

第11篇:给老师的感恩信

给老师的感恩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给予了我们知识。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老师,如果没有您,我们就没有知识,那国家也不会有如此先进的科技。老师,是您,每天努力地教我们知识,而您,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批改作业,虽然您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是您天天教我们知识,您的劳动不会白费,因为我们正在为您的劳动付出。

到了期中考试,是您给我们复习到傍晚,我们的期中考试才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老师,这都是您的功劳。老师,您每天早上连早餐都没吃就到班上来看我们早读,每天都因为不停地讲课而令嗓子沙哑,需要经常吃药来恢复嗓子。

老师,您的青春不会白费,我要代全班同学向您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付出的劳动。 祝您: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黄东儿

第12篇:给幼儿园老师的信

宝贝,你真棒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的学习成长,你们费了很大的功夫,在这里我代表孩子向你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幼儿之间有榜样作用。每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同伴在一起,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当教师表扬某个幼儿时,就会激起其他孩子的表现欲望。在你们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下,再加上同伴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幼儿园表现的一般都不错。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因为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是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理,长辈溺爱,助长了孩子某些不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再者就是是家长自身的原因。很多家长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孩子9点睡觉,自己看电视熬夜到很晚;家长要求孩子不

挑食,自己却挑三拣四,类似这种现象有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却做不到;再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也就不一样。

XXX小朋友在家总得来说是个表现良好,比较懂事听话的孩子,能够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吃饭的时候能够帮助大人搬凳子,递碗筷,对感兴趣的事情会努力做好,家长为他这种行为感动自豪,经常会竖起大拇指说:“宝贝,你真棒”。每个孩子具有优秀的表现,值得家长自豪,但也存在许多不良的坏习惯。一是在行为上偶尔有点任性、霸道、自私,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这些问题家长都可以理解,我们也尽力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二是在吃饭和写作业的问题上拖拖拉拉,因为这些事情经常会被罚站,甚至会挨打,就是改不掉这些坏习惯。希望老师在这方面严格要求一下,争取能有更大的改变。三是话多好动,在平时家长严格要求不能做的事情,孩子感觉到好奇,非要违反原则去做,

一时也不消停。在去年放寒假的时候老师评语写着上课偶尔有说话现象,希望您们继续监督,及时纠正,严格要求,做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建议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和沟通,利用QQ平台,建立家园互通管理平台,将每个孩子在近段时间的表现情况向家长说明,同样家长也向老师反映孩子近期在家的表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该幼儿平时胆量很小,经常会被比他小的孩子伤到,从不还手。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提问题,鼓励孩子踊跃发言,为今后的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此致

敬礼

XXX家长: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13篇:家长给老师的信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

我是****的爸爸,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让王老师您费心了,我都心存感激!谢谢您为了孩子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昨天开家长会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您工作上的忙碌、艰辛和细致,为了班上41个孩子的学习和在校生活操劳,还得经常抽空和我们家长保持沟通联系,真诚地道声:“您辛苦了!”

****是个胆怯怕生的女孩子,这导致她在学校放不开,总是很紧张,所以不太善于跟同学交流,也不敢跟老师讲话,甚至最近的学习压力让她在学校默写拼音的时候手都哆嗦。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多知识和技巧学得很快。记得幼儿园中班放暑假的时候,我教她下五子棋,短短的2个月时间,我竟然不是她的对手了,现在和她下棋,需要我和妈妈两个人联手“欺负”她,才能取胜;我们在外面给她报了围棋培训班,上了一个学期后,现在她和我下棋的胜算平分秋色。进入竹园小学一年级之前,****学了公文数学,参加了画画和围棋培训班,中班的时候我就开始教****识字,所以她的识字量还不错的,自己可以流利地读一些简单儿童故事书报。至于拼音和英语方面的练习,因为担心先入为主,怕自己的发音不标准,从而影响孩子以后的发音习惯,所以我们只教过一些基本的拼音和写法,这也导致孩子现在的拼音学习有点跟不上,越是跟不上,她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紧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实****在家里学习还是挺认真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为了迎头赶上大部队,我们会经常给她补习拼音默写和练习。请王老师放心,在您如此地细致耐心的教育下,加上我们家长的努力配合,****一定会很快跟上来的。

****的吃饭问题是我们家一本最难念的经,她挑食,而且胃口不太好,饭菜稍微有点不对味就不肯吃或吃的极慢,为了吃饭的事,绞尽脑汁想过很多的办法,打过,骂过,表扬过,鼓励过,但总是收效甚微,这本难念的经该如何往下念,我自己也很茫然.......只好尽量鼓励表扬为主,批评责骂为辅,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方针政策来对付她了。

同样是作为一名老师,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初衷和难处,一定鼎力支持你们的工作,严格遵照老师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全力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有问题我们会私下里和老师沟通交流,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发牢骚。考虑到****胆怯、不自信的性格,为消除她在学校焦虑紧张情绪,使她在学习上放松一些,烦请王老师经常提醒****做的欠缺的地方,好的地方能加以鼓励表扬,上课的时候多让她起立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理,克服紧张情绪,以便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此,我和****妈妈将感激不尽!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的工作之中阅完此信!

值教师节来临之际,衷心祝愿王老师: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爸爸:*****敬上

第14篇:教师节给老师的信

敬爱的王老师:

转眼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时间真是过的飞快!首先要谢谢你对我半年来的培养和关照,因为没有你我的考研道路将会走的非常非常艰难,送你一只钢笔,表示感谢与留念。现在还有三十天左右就要考试了,前几天刚刚收到了准考证,看着印着的“xxx大学”几个字,感觉真是热血沸腾!回想一下过去,经历过的类似高三的甚至比其还累的生活,对自己说,终于挺过来了!

天天坐在自习室里,累了的时候会想很多很多,想人生,想理想,同时也会感悟到很多。在思索与感悟的交织碰撞中自己也慢慢变的成熟,渐渐的我知道了以后应该做什么。在整天的忙忙碌碌中,自己也在蜕变,蜕去幼稚的孩子脾气,同时自己变得更加理性和稳重。

准备的过程是痛苦的,涅槃的,然而却是充实的,欣慰的。在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坚持”中慢慢培养了我另一种性格,同时也促使我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更大的目标,那就是:作为一个男人,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小到大,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不好不坏,老师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找我督促我,也不会因为成绩好而找我谈心,自己一直过着那种默默的远离老师的生活,老师对我来说距离真的是挺遥远。回想一下,你是对我最好的老师了,给我的感觉非常的和蔼,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的解决了我考研道路上的障碍,否则我的脚步会因此而停滞……老师,同时你也是我的朋友!我很庆幸是你的学生,同时我也要做让你自豪的学生!因为我已经决定用自己整个青春的代价去为我的事业而奋斗,挣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以后的日子,我会更加刻苦的学习,无论考上与否。如果考不上,那么我就加倍的努力,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放弃,因为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如果考上的话,我会继续刻苦的努力,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早已不再是那个贪玩的我!我会继续攻读国防科技大的博士生,因为我想拥有权利——至高无上的!我会为这个目标去奋斗,因为我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被比我强的同学瞧不起的那种羞辱!竞争是残酷的,人心是险恶的,想鹤立鸡群,唯有此法——用自己的青春的代价去置换!

王老师,作为你的学生,或许我不比在重点大学的同学聪明,但是我和他们不同之处那就是:我奋斗的心永远不会停止!我会用更加成熟的学习方法,更加坚强的决心和加倍的汗水再站起来!

现在我时间很少了,考研的课程也已经学习完了,还有很多课程的期末考试,自己准备拼上了!或许以后见你的次数很少了,或许下学期我们就换老师了不能再听你课了,但是我不会像教我的其他老师一样,结课以后便成了陌生人,因为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关心和照顾,让我对您有无限感激。如果以后自己真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我一定一定会来看望你的,我的授业恩师。

好了,老师,就先说这些吧,自己一直是一个很孤僻的学生,不怎么会说话也不擅长和他人交往,如果说错了什么请谅解,因为我还是个仅仅二十岁的孩子。学生给你的礼物虽然不算贵重,但是它说明了我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同时也是一个纪念,希望老师能够接受。

以上是我心里深处的感受,全部肺腑之言!自己写字太难看,所以给你打印的,望老师理解。我会努力的,希望老师相信我!给我鼓励和支持!

第15篇:《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在这个学期里,我在教学之余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能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完这一百条建议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第

一、教师要爱自己所选的职业

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在给《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

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定的是爱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愿意为它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第

二、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经常处于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

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第三、培养教师的语言素养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首先,教师语言的纯洁性。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其次,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例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说什么?怎么说?我有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某节课上,有3个学生在底下作小动作。我没有正面批评他们,因为我试过无数次,对这几位学生都没有用。于是,我就让他们主动站起来。顿时教室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以为我要批评他们了。我相信那几位学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来。30秒之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了。我没有批评他,相反,我表扬了他的诚实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动作的坏习惯的话将来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话出乎学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没站起来的另两位学生的表情变化,一个脸已红得像红富士,另一个则低下了头。我的效果达到了,就继续上课。之后,这三位学生上课明显比以前认真了。

我想,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在每次教学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同样是教育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怎么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我那样说没有效果呢?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思考和积累的。

第四、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来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舒畅,回归课堂,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成功,还给学生,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关爱的心桥。

第五、教师要养成写教育日记的习惯

从事教学多半年来,我一直满足于做好教师的基本工作,对于学校要求的写教学总结,总是处于一种应付、畏难的状况。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我怎样写教育日记》的两条建议,对我触动很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作四十多部专著,六百多篇科学论文,而且一生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而我每个月完成两篇教育随笔、一个教学案例,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没什么好写呀,写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课、下课、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吗?同样是教师,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说呢?

现在看完这两条建议后再想想: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可写的东西。有时候同学间的一次争吵、一句话语和家长的一次交流,都可以点燃我们灵感的火花,只是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再想写时已不留痕迹了。再有我觉得善于观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同事们在一起互相讨论的问题:哪些课堂效果如何,哪个学生喜欢插嘴,哪个学生能回答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我时常看了别人写了以后才发觉,我也有这样的事呀,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写下来呢?原来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观察,教育随笔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要写好教育随笔必须做个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很多的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日记、观察日记和行动研究日记,通过这些日记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

教师们可以考虑写上面提到的三种教育日记或教育随笔。一是读后感;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甚至可以借题发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是观后感;观看或访问一所学校、一节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一个校长,记录自己观察或访问的感受。三是做后感;既有学习,又有观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和改变生活的过程叙述出来,就成为做后感。

第六、教师要学会挤出时间读书

当校长要求我们读好某书并且还要写读后感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教师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从哪里来?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就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

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目光穿行于浸透了深邃哲理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思想之旅。苏霍姆林斯基的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在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它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教师人手一册。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第16篇: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的

最近,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埃”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各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给学生谈心等,还要抽出时间搞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矗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是我们安排时间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另外,我还明白阅读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过于喜欢阅读。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繁的世界。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他告诉我们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很简单,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书。持之以恒的读书。我们的小溪才能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溪流。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西蒙教授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有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六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只要你真正花时间在学习上,而且是持之以恒,那你就会成为专家。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教学上,那我们也会成为专家。”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以后,我们要把时间一点一点地挤出来,用到读书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第17篇:《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张徐

2009年夏

2009年暑假,拜读了《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作者的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了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优秀教师的理念,然后是为之奉献身心。作为教师,看了此书,我有很多的收获。这本书对于一个新教师,如同干旱已久后的一场雨露,调解了我们心中诸多的困惑,滋养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信心。 教师是人类获取知识的百宝箱,是人类塑造灵魂的雕刻家,因此,教师自身的内涵和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拥有的知识应该是我们要传授给别人的知识的万倍之多,我们的思想要务实、要与时俱进,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书籍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带领我们走出平庸、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每天读书,那些知识就会像潺潺小溪般流入我们思想的江河,读经典的书就如同是在与大师面对面地交流一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困难,可以使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读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更加坚定我们的社会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在

首先,专业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一到六年级所有的教参书都重新学习一遍,一方面,了解现在的学生已经掌握或者应该掌握了哪些知识,另一方面,知道他们还需要掌握哪些东西,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思想问题,这些都对他们现在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学习。我们还可以去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生,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东西。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看清自己的弱点,克服自己的弱点,坚持作战,胜利与成功就会接踵而来。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学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学。应该让他们有这种感觉,我已经拥有了很多知识,明天我还要多学点

知识,知识是越学越多、越学越容易的。那么如何让他们有这种感觉呢?一方面,教师自身的魅力。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能吸引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学科,从而促进他们对这本学科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要求。真正理解已经学了的,将书本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拥有的;知道自己不明白的,并能主动寻求解决的,古人云,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只有勤思考才能学好书;有欲望主动自学的,这点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做到。在奥运战场上搏斗的每一位运动员,都是在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之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下一个目标,越练越起劲。

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读书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多读书、勤思考,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才能充实我们的大脑,提高我们的素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第18篇:老师给家长的建议

老师给家长的建议

1、父母对孩子学习上要热情支持,使孩子有学习的动力。

2、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亲要督促不能忽略,让孩子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

3、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4、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

5、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6、与老师多沟通,多进行信息交流。

7、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第19篇:《给老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2015年秋季学期

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

龙潭小学 张光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独到的理论分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专著。

我阅读此书后,如鱼得水,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可以说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不断借鉴和思考。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较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就说第一节吧,苏氏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也比比皆是。原因很简单,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一语中的,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1 2015年秋季学期

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

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例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大多时间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即使做错题后订正的方式也几乎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不产生学困生呢?这也难怪有时教师不停地抱怨,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惧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

2 2015年秋季学期

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

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打好基础。俗话讲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建议。

第20篇:给搭班老师的建议

给搭班老师的建议

我们五(6)班整体上来讲,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个性,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班风。全班39个孩子,15个左右成绩比较优异,学习习惯良好,能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做好班级事务。还有19个孩子虽然成绩中等,但是他们上课、作业、劳动等都十分认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剩下来的5个是被上任副班戏称为“五朵金花”的班宝:其中2个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学习很认真,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有3个呢,一个是实在因为智力因素有点跟不上,两个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自身懒惰造成的。

下面我就隆重推出这两个中的其中一个,把我去年一年与她“斗争”的情况介绍给大家,以备不时之需。

张X,11岁,五年级,她是个活泼开朗,性格外向的女孩,擅长与他人交往,经常是孩子中的焦点。体育她的强项,平时能积极参加训练。每当看到她那瘦弱的身体拖着重重的铁饼在跑道上坚持前进时,大家都会投去赞许的目光。正是她的这份刻苦,在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一说到学习,前后简直判若两人。她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基本不举手回答问题;下课老是追逐打闹,很少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经常不及格,回家还仿冒签名„„长此以往,她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做,就不会做,不会做就越不做。在一次次的懒惰中,她的成绩就这样被一点点磨掉。

去年,我重点采取强迫服从法和精神激励法对她进行改造。在与张某家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对父亲特别敬畏。我便和她父亲商量,利用这一点,来治治她的懒惰毛病。于是,放学后通过家校平台给她爸爸发作业短信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在第二天早上,她爸爸也会电话询问女儿的作业情况。每当接到电话,我都会把张某叫在身边,暗示她爸爸在关心着你的学习,千万别偷懒,要是哪天不认真,回家可是要受责罚的。通过这样的强迫治疗,张某的家庭作业能够保证天天完成了。对于她的进步,任课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她能坚持下去。 强迫服从法第一步保证了她在家的学习,到了学校怎么办呢?我继续实施第二步。根据先前的调查,我了解到张某的人缘都来自于那些花花绿绿的学习用品。我便在班级里开展了“古怪学习用品专项打击行动”。第一次查到,暂时没收,放晚学领回去。如果再被查到,统统上缴。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我发现围绕在张某身边的学生少了许多,但还是有几个。打击行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她依然只顾自己玩,该完成的课堂作业还是空白在那里。于是,我找来下课经常和她一起玩的那几个学生,对他们进行教育。一番苦口婆心之后,张某身边的玩伴基本消失。这时,我们三位任课老师跟进。每节下课都把她叫到身边,让她自己先完

成会做的,再指导完成不会的。在我们“人盯人”战术下,张某每天的课堂作业也能完成了。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她还能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跳牛皮筋,打排球。通过这强迫服从法第二步,让她意识到,作业是必须完成的,即使一时不做,但到最后终究还是要完成的。完成作业后的自由活动,也让她尝到了甜头。

上学期期末复习时,不经意间我触碰到了张某心中那根不服输的弦,为我开展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

学期即将结束,学生们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正当大家都在埋头复习时,被副班戏称为 “五朵金花”的班宝,竟还悠闲地不完成家作,不背课文,不干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让我们哭笑不得。如今,放晚学之后不能留他们开小灶,这些后进学生的学习就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该怎么办?我一直皱眉思考这个问题。

在没得到肯定答案的情况下,我也不得不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陈,付,朱,张,杜!

1、

2、

3、

4、5。五人一个个都乖乖地站到了我的面前。“今天复习看拼音,把老师帮你们整理的试卷拿下去,自己对着写在默写本上。”转眼五人都埋头默起了词语,我则先抓紧帮其他学生复习。“老师,我默完了,你帮我看看。”朱汇最先拿着默写本跑到我的面前。怎么那么快?我一边批改,一边在心里疑惑起来。“嘿,不错,朱汇,继续加油。”就这样,他每默完几行词语就跑到我面前给我批。5行默完了,10行默完了„„词语默完了,段落默完了„„朱汇给我带来惊喜越来越大。于是,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希望其他同学,特别是剩余的“四大金刚”,也能像他学一点。因为他词语和段落已经掌握,于是在家作中我给他免掉了抄写。另外给他布置了一点提高性的作业。没想到这喜讯不止惊喜了朱汇,张某也饶有兴致地问我:“老师,我能不能也这样啊?”“老师,我能行。”我先是一楞,想想只要你们把词语默对,不抄也没什么关系。更何况,换成了提高性作业,家作也没有少。“好,希望你加油,争取赶上朱汇。”其实,她还是满聪明的,整理的词语,不到一节课就基本解决。到放晚学,给他们布置的默写任务,她都完成了。看来,这一招对她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通过这一年来的努力,张某已经有了进步: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她能认真完成各项作业,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坚持完成体育训练内容。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她语文获得了81分,数学78分,英语86分。

不知道在新的学期里,她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希望和我搭班的老师在接手班级之后,一定要与其他任课老师做好沟通,千万不能让她寻找到懒惰生长的土壤。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我们五(6)班能稳步向前。

《给老师的建议信范文.doc》
给老师的建议信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