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迁范文

2022-11-13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五单元基础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30×2=60分) 1.1958年 5月 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 晚 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 .北京电视台 B .上海电视台

C .江苏电视台 D .哈尔滨电视台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 .《渔光曲》 B .《歌女红牡丹》 C .《定军山》 D .《难夫难妻》

3.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 1925年 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 .报童在街上叫卖 B .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 .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D .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民国初年开始出现的生活习俗和新 风尚有() A .城市男子穿着西装、女子披着婚妙举行婚礼 B .人们乘火车到宁夏旅行

C .妇女为缠足为美、人们见面向长辈行跪拜礼 D .家境富裕的人以吃西餐为时尚

5.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 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该诗反映了() A .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 .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 .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 .西方饮食文化传入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6.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 它从一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 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7.假如某人在 1912年从杭州到广州游玩,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买一套西装穿上 B .到西餐馆就餐 C .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 .骑自行车看风景

8.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网址设置 “ 1905”的寓言是() A .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中国 B .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 .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 .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国际荣誉 9.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 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A .中山装 B .四合院 C .西装 D .花轿

10.19世纪 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 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 .组建了近代海军 C .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 .禁绝外来事物

11.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 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的实施 B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 .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 .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12.1877年, 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这条电报线架设于 () A .北京 B .台湾 C .山东 D .新疆 13.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 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 .服饰的西化 B .洋货倾销中国

C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14.下面是同学们在探究中国近代服饰演变的问题时收集到的四张图片,其 中人物的着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是() 15.小马在求职应聘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某公司发送了一份个人简历, 不久就从自己的电子信箱中收到来自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这一信息交流方式依托 的技术设备是() 16.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人的服饰、饮食和社会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产 生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B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C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推动作用 D .清政府的强行规定

17.2009年 10月 1日, 建国 6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世界各地的人 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 ①电影 ②电视 ③广播 ④互联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这主要 是指()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 ③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④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下文是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一文的内容:“„„新内阁成, 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被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阳历灭; 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A .辛亥革命以后 B .新文化运动以后 C .五四运动以后 D .国民大革命以后

20.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 在 上 海 阅 读 《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 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 .19世纪 70年代 B .19世纪 80年代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初

22.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 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 .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 .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 .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 .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23.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 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24.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的演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次替代的过程 25.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 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 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 .倡导婚姻自由 B .易服、“废止缠足” C .全盘西化 D .反清革命

27.孙中山曾说:“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新中国 成立以来,为实践上述思想,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有( ) 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了 京

九、南昆和青藏铁路 ③“九五”末期,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亚洲第

一、世 界第四 ④到 2000年,我国铁路的运营速度已经达到最高水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8.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 些信息( )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29.小林同学对“清末民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课题 很感兴趣,下列他所搜集的四张图片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30.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的过程,探求解决 问题的途径, 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据此判断, 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 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A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 .“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 ;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 用理念

C .“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 ;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 .“科学、文明和人性” ;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二、非选择题(31题 20分, 32题 20分) 31.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4分)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 什么好的建议?(6分)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 大家共享。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 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 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 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 处?(4分) (4) 根据材料三, 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四大传媒指哪些?(4分)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哪种传媒发展最快?其优势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你认为如何解决材料二所 反映的问题?(12分)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ACCAB 6— 10 CCBAA 11— 15 BBCCC 16— 20 DCDAC 21— 25 BBCDD 26— 30 BCBCD

二、非选择题 31.(1)服饰(装) 婚姻礼俗

(2)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 (回答其中两点即 可)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动力更 大;费用更低廉等。 (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4)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 化进程。 (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32.(1)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2)互联网。互联网的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②费用低廉;③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使人们的生活更 加快捷与方便。

(3)影响:①积极: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 念、全球意识等。②消极:互联网传递的信息中夹杂着不少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的内容。网 络信息量大,虚拟空间幻真幻假,而各种信息更是良莠并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 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而是非能 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实在是不足以抵御的。

①通过学校、政府等努力教育引导,让青少年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合理应用网络。 ②建立校园网,在网上实现同步教学、答疑解难,并且配合网下的定期面授。③建立青少年 自己的网站。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为 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④以技术手段控制青少年接触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设立网站 安全规则,将青少年保护在不良影响之外。⑤加强立法,加强对网吧等的管理。⑥成立专门 机构, 加强对问题 学生的管理、疏导, 预防青少年网络上瘾、网络犯罪等。 (答出四点即可)

推荐第2篇:《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内容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建国以来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等知识。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了解建国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社会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要点】

重点:建国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取得巨大变化及其原因 难点:建国以来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变化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文化娱乐)两方面, 1987 年的中共十三大制定了 20 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蓝图,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初步进行小康阶段的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新课探究】

一、从贫困走向小康

提问:两张生活照片,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请同学观看,回答:照片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从服饰 发式、神态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

你家居住的房屋与以前的住房有什么不同? (原来我们村都是土房,现在都是砖房,并且还有的进行室内装修。)

1.新中国初期:人民生活相当艰苦。

2.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进展缓慢。

3.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

讨论: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1 )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充实,家庭收入增加。

2 )勤奋劳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爱岗敬业,现在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引入提问: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时事新闻、国家大事?

2、主要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概括主要表现:

⑴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

⑵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长。 ⑶医疗、养生、保健受到重视。

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展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成为新时尚。

4、深入理解并提问:

1)你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说说你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或内涵。

国家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富足,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城乡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有益于人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总体文化素质。

2)你家是如何过春节的?

3)特别说明:消费观念的变化,反映出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消费自主权得到尊重。丰富多彩的消费行为要以正确的消费观念来指导。

①从物质生活上,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从精神生活上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坚决反对凶杀暴力,黄色下流,封建迷信的精神糟粕。

③从消费习惯上:提倡合理消费,反对大手大脚;提倡健康消费,反对大吃大喝 ;提倡绿色消费,反对污染环境 ;提倡品位消费,反对低级趣味。

4)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请学生议一议:当今,我国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那些明显变化?教师可列出戏剧、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等,请学生说说哪些作品最为难忘。

5)从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看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让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讨论发生的变化?

可向学生介绍,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的品位也大大提高了。以人们的衣饰而言,在 20 世纪的 50-70 年代,人们的穿着打扮大都雷同。看课本第 141 页的左下图,图中的人们头戴军帽,身穿中山装和式样一致的长裤。不仅服装样式一致,而且颜色也单调,一般非蓝即灰。人们不仅工作时是统一服装,下班后逛街游玩也是这般服装。

而今大不同了。看课本第 141 页右下图,人们在工作时的穿着也都各有特色,有的穿 T 恤衫,有的穿夹可衫。左边一位女性穿着缀着大花朵的鲜艳衣衫,中间的男士则穿着 T 恤衫。他们好看的衣饰与大棚里青翠玉滴的农作物交相辉映,组成了美丽的画面。这一画面与左边的场景相比,令人感慨万分。

现在,走在大街上,人们身着风格不同、色彩斑斓的服装,像一道流动的风景,叫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服饰是时代发展的外在表现,从缤纷绚丽的衣着色彩上,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深刻变化。

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衣着方面,过去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今天,绝大多数走向小康生活的人们,已不大穿缝补的衣服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乐意旧衣换新装,追求时装的美,这已无可厚非。乐意消费,敢于消费,还出现了提高消费的观念,既“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等。

请学生讨论:提前消费对于社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富足、休闲方式的不断翻新,反映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是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讲求生活品味,追求舒畅、惬意的生活。这是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时代的又一次飞跃。

【真题训练】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主要原因是( B )

A、计划经济

B、改革开放

C、人民建设热情高

D、平均主义

2、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开始( B )

A、脱离贫困

B、迈向小康

C、解决温饱

D、走向

富裕

3、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 A

A、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B、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C、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D、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

4、文化成为一种世俗的消费融入市场的大潮之中开始于( C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5、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C )

A、绿色食品

B、出门旅游

C、凭票购买

D、提前消费

6、下列不属于目前的时尚消费行为的是( D )

A、购买家用汽车

B、贷款购买住房

C、出境旅游

D、长期储蓄

7、关于今天五彩缤纷的服装,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衣服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

B、衣服是看得见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审美潮流

C、社会意识和时代精神是看不见的

D、一个社会的历史也是写在衣服上的

8、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

B、文化精神生活日益缺乏

C、很少人意识到知识信息的重要

D、医疗、养生、保健很少有人重视

9、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C )

A、基本持平

B、时增时减

C、大幅度增长

D、大幅度下降

10、我国的旅游“黄金周”主要是指( C

A、元旦

B、暑假

C、“五一”“十一”长假

D、中秋节

11、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消费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①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②不同群体与个人表现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上的差异 ③生活出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 ④提前消费、休闲消费等成为新时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家庭文化消费的“三大神器”是( B )

A、彩电、冰箱、VCD

B、卡拉OK、彩电、VCD

C、卡拉OK、彩电、电脑

D、电脑、彩电、手机

1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走向了小康,你认为生活条件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14、在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5、现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很大差异,展现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你认为如何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推荐第3篇:海南岛社会生活变迁分析

海南岛社会生活变迁分析

摘要:社会生活变迁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结果,不同地区社会变迁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海南岛作为我国第二大岛,在岛域整体层面揭示海南岛个性较强的社会变迁,对推动我国欠发达地区积极社会变迁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我对海南岛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通过不同阶段社会主体、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等的梳理、归纳,揭示其承接关系、演进进程和特点,以再现海南岛社会变迁历史过程。

解放后至建省前(1950~1987年)

一是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设立行政区和黎族苗族自治区,但由于孤悬于海的区位条件和从属于广东的历史传承,海南一直作为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域,纳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南岛社会变迁的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198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加快海南岛社会变迁的高层驱动。1984年海南行政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全岛区域开发和社会变迁。本阶段,由于身处海防前线的国防地位以及从属于广东省的行政建制,海南岛社会变迁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跟随性。同时,由于孤悬南海,社会变迁又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迟滞性。

二是经济变迁。解放初期,海南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始终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格局。改革开放前,海南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对封闭的政策,由于地处海岛,交通闭塞,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海南岛经济始终处于欠发达状态。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和历史条件,海南岛作为国防前哨,国家对海南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很少,经济发展缓慢,并创立了一种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经济体制——海南农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由于人口、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变迁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本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正式确立和海南国家一级行政区建置,赋予了此间海南岛社会变迁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特征。

注:左图为海南农垦 东升菠萝蜜收割。

三是人口变迁。解放以来,人口稠密地区多为开发较早的海岛北部地区,东部沿海及南部、中部地区开发较晚,人口稀少。解放后,为了发展经济,巩固国防,政府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使人口呈现快速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海南人口变化呈明显的高一低一高增长类型。民族地区分布也不均衡,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黎族主要居住在山区,苗族则居深山密林。

建省后至今(1988年至今)

一是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1988年,海南正式建省办特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最大的海洋省份。特区省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使海南在对外开放的各个环节享受了许多独有的优惠政策,如落地签证、26国免签证、航权开放、离境退税等,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此外,海南省为精简机构,还率先实施了省管县(市)的地方管理体制。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拉开了国家层面全面推动海南岛积极社会变迁的序幕,海南岛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试验区。

二是经济变迁。海南建省和办特区,实行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海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1993年以来,海南明确提出了三次产业发展的方向,初步形成了以新兴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热带海岛旅游业为支柱的新的产业发展格局。1996年海南提出逐步建设“一省两地”,即中国沿海的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南方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本阶段海南经历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经

2 济和社会变迁,岛屿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旅游业日益成为全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省内东、中、西部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广大中西部县市经济水平还较落后。

注:左图为海南发展成国际旅游岛后开发的沙滩

三是人口变迁。建省后海南人口呈有序稳定增长态势,总人口上升幅度渐趋合理。城市数量明显增加,非农业人口总数及其比重逐年稳定上升,人口分布不均衡;海岛北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也较少;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人口构成更加广泛;海南建省办特区和建设国际旅游岛,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和民工涌入琼岛,极大地改变了海南人口结构,并带来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人口性别比偏高,老龄化趋势明显。此外,海南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2005年,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为70.73万人,占8.56%。

海南岛特殊的岛屿环境和资源禀赋,决定了海南岛不同于内地的特色经济结构,必须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升级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总结:纵观两个阶段海南岛总的社会变迁特征和规律,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海南岛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渐向海南重点倾斜,海南岛社会生活变迁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但由于岛屿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和闭塞性,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海南岛总体仍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岛经济开始

3 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政治体制逐渐理顺,人口数量和素质也逐渐提高,海南岛社会生活变迁开始进入积极变迁阶段。

建省办特区,极大地促进了海南岛良性社会变迁;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时期海南岛社会积极变迁与岛域全面开发共轭演进的新一轮热潮,这表明了国家层面对海南岛战略地位的重视,对推动海南岛积极社会变迁和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岛必须大胆探索创新,创建独特的海岛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和积极的社会变迁模式,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海南岛建成一个富强文明的和谐岛、生态岛、文明岛和旅游岛。

注:左图为建省前黎族姑娘单一的服饰。

注:左图为建省后黎族姑娘花样丰富的服饰

推荐第4篇: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复习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复习

专题构成

所谓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个方面,一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意味着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初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16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解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探究其原因,进而理解这些变迁是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愈加突出强调以“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摘自《河北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学科说明》)

考点罗列

张謇兴办实业及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轮船、火车、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

电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及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就业制度的变化,就业观念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爱迪生电器的发明,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点详解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综述

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它反映在政治上,是一系列政治变革的此伏彼起;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外来的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也受到猛烈冲击,发生了相应的变迁。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新兴的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做出的努力;二是来自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其中,旧与新、中与西的冲突、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景象。

考点1:张謇兴办实业及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历史背景:张骞,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马关条约》后,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开矿山,利用廉价的中国原料和人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骞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就必须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发展缩影:张骞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过一步发展;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大生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深度理解: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考点2:轮船、火车、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

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深远巨大,而近代中国社会在这两方面的变化尤以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最具代表性。 新式交通工具:①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社会相继传入中国,一方面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学科内综合:

①中国史: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通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②世界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试车成功。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

深度理解: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追根溯源,这西方工业革命作用于中国的结果。 娱乐方式: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1896年电影在法国诞生,次年就传入上海。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发展渐趋成熟。)

考点3:电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众传媒不仅在历次政治变革中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申报》和商务印书馆在这方面可谓别具特色。

新式通讯工具: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1882年,上海开办近代中国第一家电话局。)

文化1872年,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最著名的[注意:不是“最早的”。];1897年,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考点4: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辛亥革命后,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人们开始对许多不合理的风俗习惯进行变革。 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要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链接]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各种生活陋习卷土重来,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批判旧道德、旧礼俗,提倡新道德、新风尚,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强调]传统的习俗因传统势力强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比如缠足的陋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废除。

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知识综述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因此中国现代史关注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众多的发生父辈和我们自己身边的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就业制度和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考点1: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及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二个阶段来掌握,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二是改革开放后到我们生活的今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对比:略

考点2:就业制度的变化,就业观念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发生变化,“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考点3: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保、医保改革正在进行中。 考点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报纸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联系上文《申报》相关知识);影视是音像媒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近现代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联系照相、电影等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即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应用的层面上讲,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前两类属于传统媒介,各自都有较长时间的发展轨迹,后一类是现代社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媒介类型。

我国政府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日益深入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世界史: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

考点1:“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影响:火车的发明促进了路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 “铁路时代”。 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考点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

1903年,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试验。他们制造出一架名为“飞行者1号”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考点3:爱迪生电器的发明,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他在一生中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主要发明:电灯、电话机、电车、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等。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历史地位: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灿烂,人们称赞他是“打开电灯时代的领袖”。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推广和运用,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外,与之相应的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变化,看电影、听留声机播音、欣赏爵士乐„„成为时尚,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情感态度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性,所以应当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社会进步改变人类生活也让我们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

推荐第5篇: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教学重点: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2、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76年,美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成为淞沪铁路,这是在这个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都来看热闹。《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载满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异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住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吓得依偎在大人身上。

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火车和轮船、照相术、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样,当他们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

思考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在中国近代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新课教学】: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工业革命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炮艇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19世纪初,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

2、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新式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仅涉及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资料:

1、火车 是指用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804年,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车;1814年7月,美国人乔治·史蒂芬孙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实用的火车。

2、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轮船的想法;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1802年,英国人威廉·希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好;1804年,美国的约翰·史蒂芬孙制成世界上最早拥有螺旋桨的轮船。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制成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从此拉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 意义:通讯工具的变革大大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它还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想一想:近代新的通讯工具同传统的通讯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讲解: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1)、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中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照相、电影、交际舞。

资料:中国人曾发明过照相机。清道光甲辰年,即公元1844年,中国近代科技发明家邹伯奇试验用凸镜取火,从中受到启发,研制成功“取影器”,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快门和底版。取影器就是照相机。邹伯奇还撰写出关于取影器的论文。今天广州越秀山公园镇海楼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拍摄的一张照片。 ◆课中题;近代中国的娱乐时尚,除了电影、照相、交际舞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提示:还有游艺场、室内球戏和棋牌(麻将、扑克、桌球等)、赛马、跑狗、购买彩票奖券等。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1)、1872年,英国人美查创办《申报》。1906年《申报》由中国人接办,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中文报纸。(2)、1897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开办报纸的开始。

资料:近代中国历史最久远的报纸是《申报》,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创刊初期隔一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由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为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5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1926年6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广播;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近代中国出版业迅速发展,到1911年,仅上海就有100余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仿效洋人,穿上了西装。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女子礼服则分袄裙和旗袍两种。

2、发式的变化:洋务运动期间,那些赴欧美的留学生耳濡(rǔ)目染西方生活方式,开始剪去发辫。甲午战败,留学生们愤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纷纷剪去长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掀起“剪辫”风潮。

3、称呼的变化:国民建立以后,明令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内部一般互称“同志”,亲密朋友之间称兄道弟,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成为夫人、女士、小姐等。

4、礼仪的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课中题;课本P113页:联系统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你认为西方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讲解: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进行变革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多角度来说,因而是积极的。但是,在引进西方社会习俗的过程中,这种外来的文化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也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服饰改革中就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本P114页;温故知新:想一想,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讲解:①近代以前交通工具:轿子、马车、马等;通讯工具:飞鸽、人力、马等。

②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课本P114页;畅想天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的推动。 ◆课本P114页;自己动手: 学生自己完成。 【板书设计】: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2、交通工具的变革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八年级历史上2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授课人:徐明

[课标内容] (1)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 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分析:A、交通、通讯工具变革的背景。近代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传统的落后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已经以经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在交通和通讯领域相继出现了变革。B、变革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仅涉及到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革大大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它更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以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2)大众传媒的影响

分析:A、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B、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分析:总的来看,西方社会习俗的引入对中国近代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它冲击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和科学的生活习惯。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如追求奢靡、全盘否定中国传统习俗等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讲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列强的入侵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的变化,从而指出: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近代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导入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杜牧诗《过华清宫》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估算从凯里到北京快马最快也要多久才能将荔枝和军情送到。

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到了清末,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的增多,传统的交通、通讯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革势在必行。

2、交通工具的变革

近代中国又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时尚交通工具呢?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火车、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后,引进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飞机被发明并引进到中国。

展示: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开通于1896年;1872年,李鸿章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明确:交通工具的变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各地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通讯工具的更新

提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诗人杜甫所写的一句诗,你知道中国古代是怎样传递文书的吗?近代中国为快速传递信息,又有了哪些先进的手段呢?

明确: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提问:近代中国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哪些娱乐新时尚呢? 学生回答:照相、电影、交际舞。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想一想,近代中国有哪些主要的大众传媒呢?(报纸、广播) 你知道中国近代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是什么报吗?(申报) 想一想,大众传媒主要有哪些影响呢?

明确:

1、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2、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阅读课文回答: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上主要有哪些改变呢?

明确:主要有服饰的变化、发式的变化、称呼的变化、礼仪的变化。

2、讨论:

联系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谈谈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3、归纳:总的来看,西方社会习俗的引入对中国近代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它冲击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和迷信思想,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和科学的生活习惯。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如追求奢靡、全盘否定中国传统习俗等问题。

[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版书设计]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革势在必行

2、交通工具的变革: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

3、通讯工具的更新: 邮政、电报、电话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照相、电影、交际舞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近代中国主要的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

2、大众传媒的影响

(1) 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2)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推荐第7篇: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荐)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2、大众传媒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76年,美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成为淞沪铁路,这是在这个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都来看热闹。《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载满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异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住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吓得依偎在大人身上。

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火车和轮船、照相术、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样,当他们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

思考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在中国近代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新课教学】: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工业革命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炮艇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19世纪初,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

2、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新式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仅涉及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资料:

1、火车

是指用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804年,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车;1814年7月,美国人乔治·史蒂芬孙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实用的火车。

2、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轮船的想法;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1802年,英国人威廉·希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好;1804年,美国的约翰·史蒂芬孙制成世界上最早拥有螺旋桨的轮船。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制成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从此拉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 意义:通讯工具的变革大大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它还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想一想:近代新的通讯工具同传统的通讯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讲解: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1)、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中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照相、电影、交际舞。

资料:中国人曾发明过照相机。清道光甲辰年,即公元1844年,中国近代科技发明家邹伯奇试验用凸镜取火,从中受到启发,研制成功“取影器”,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快门和底版。取影器就是照相机。邹伯奇还撰写出关于取影器的论文。今天广州越秀山公园镇海楼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拍摄的一张照片。

◆课中题;近代中国的娱乐时尚,除了电影、照相、交际舞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提示:还有游艺场、室内球戏和棋牌(麻将、扑克、桌球等)、赛马、跑狗、购买彩票奖券等。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1)、1872年,英国人美查创办《申报》。1906年《申报》由中国人接办,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中文报纸。(2)、1897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开办报纸的开始。

资料:近代中国历史最久远的报纸是《申报》,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创刊初期隔一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由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为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5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1926年6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广播;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近代中国出版业迅速发展,到1911年,仅上海就有100余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仿效洋人,穿上了西装。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女子礼服则分袄裙和旗袍两种。

2、发式的变化:洋务运动期间,那些赴欧美的留学生耳濡(rǔ)目染西方生活方式,开始剪去发辫。甲午战败,留学生们愤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纷纷剪去长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掀起“剪辫”风潮。

3、称呼的变化:国民建立以后,明令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内部一般互称“同志”,亲密朋友之间称兄道弟,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成为夫人、女士、小姐等。

4、礼仪的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课中题;课本P113页:联系统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你认为西方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讲解: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进行变革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多角度来说,因而是积极的。但是,在引进西方社会习俗的过程中,这种外来的文化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也

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服饰改革中就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本P114页;温故知新:想一想,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讲解:①近代以前交通工具:轿子、马车、马等;通讯工具:飞鸽、人力、马等。

②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课本P114页;畅想天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的推动。

◆课本P114页;自己动手:

学生自己完成。

【板书设计】: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2、交通工具的变革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教学反思】:

推荐第8篇:11、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设计 教案(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3.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4,。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教师加以引导,根据分析,学生能够知道这些法令的出台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原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挽救中国,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历史上都有过哪些尝试和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通过对百年中国历史的回顾,学生们再一次深刻地感悟到,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教师:这些都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携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而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你想更确切的了解它吗?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还有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走入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新课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师设计疑难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电影刚传入中国被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什么?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发展,说明了什么? 通过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目的是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家乡的变化相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二)“箭发辫 改称呼”和“服饰的变化”

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及剪发辫的图片,深入探究。自由提出问题,生生答疑、师生答疑,并及时进行点评,采取生生评价。例如:既然剪辫子有好处,那么当时为什么有人(包括一些留学生在内)不愿意剪辫子呢?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如果观点不一,可以互驳,说明原因。归纳结论:把剪辫子看作是革命的标志。小组探究:从服饰的变化中,反映了历史怎样的变迁呢?再一次突破难点,反映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知识拓展 探究变迁:

观看一组服装的图片(马褂、旗装、旗袍、中山装和西装),并请学生自由表述,例如:说出图片中服装的名称及其来历;服装反映的是什么时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是:中山装与旗袍,具有生命力。看多媒体图片一组,反映出近现代名人都穿民族服装。

观看另一组图片(清末、民初男女头像各一),并请学生观看图片后,让学生自由搭配图片,而且要求反映真实的历史,并能说明理由。从发式的演变过程,突出这种变化的进步性。小组讨论: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发式、服装的变化有什么好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突出社会在发展和历史在不断进步,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美”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请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派两名同学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见面怎样打招呼,要求符合历史,并注意称呼与礼节。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多媒体出示具体要求。为了体现公平性,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选择哪一个历史时期服饰和称呼的变化。请大家看看称呼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除了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的变化外,还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先让学生自由表述,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每一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汇报小组提出问题。汇报小组的成员给以解答。(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进行调控) 老师:

(屏幕显示)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气息、新事物,除了教材上介绍的几方面以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可以以史实资料或图片说明。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归纳,完成对本课的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结束语:历史就象一条小溪,从我家流到你家,记载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为历史的小溪画上精美的一笔,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推荐第9篇:北师大版第11课_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设计:红城中学 杨碧娟

课程标准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学习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3、学习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了解社会的变化

4、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逐步形成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影视录像、旧服饰,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编辑本组的研究成果,并分组陈述、讲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及网络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以及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等变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2、我国的旗袍在今天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了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的表现。难点是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剪发辫、改称呼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时会有难度,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讲解。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中,有不少学生是实践活动组的成员,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与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二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90%的学生已经能使用Word、WPS、以及PowerPoint等编辑和制作学习课件,但不是很熟练,但学生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使他们对网络教学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制作校园历史网站,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电影等编入网站,便于学生查询和使用。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3、制作展示研究成果所用的课件,存入软盘或者U盘,以便在课堂微机上使用。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

板书设计:

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照相吗?喜欢看电影吗?你们知道照相和电影是什么时候传人我们中国的吗? 学生: A:喜欢 B:不喜欢

教师:不管你们喜不喜欢,现在的照相和电影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须的一部分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出示图1)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想一想:人们怎样留下记录?(出示图2,3) 学生:照片和影片

教师:对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出示图4),这是早期的照相机,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偶尔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的性能,而且碘化银的潜像可以在水银蒸汽下显示出来,这样他便发明了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人中国,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片。特别是慈禧太后,她一生共留下七八百张照片,其中有生活照,也有化妆照,她有自己专门的照相师--裕勋龄(附裕勋龄人物像),她对摄影术的好奇,使我们看到了慈禧太后晚年的生活。不久,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了照相馆,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照相的传入和运用,和正在发生着巨变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锁定的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出示图5,6,7)。我们想一想:照相的传人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

学生: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出示图8) 教师: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发明电影,一年后传人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反映“西洋影戏”,1905年,在北京开丰泰照相馆的沈阳人任景丰找到当时的著名演员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的电影事业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萌芽时期,1917年,我国有了第一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到了3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同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和电影作品,《渔光曲》这是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父亲早亡的小猫、小猴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租何家船以捕鱼为生。因军阀混战,生计无法维持。后来,小猴不幸受重伤,在姐姐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死去。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来。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出示图9,10,11,12) 生活习俗的改变

1.剪辫令----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关于全国男子剪去辫子的法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这个法令所到之处,掀起了巨大的剪辫浪潮,拖在中国男人脑后长长的辫子最终被剪掉了。(图13,14) 想一想: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为什么说剪辫子成了革命的标志?(图15)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发辫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剃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蓄辫的。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满人的发式就是同金人一致的,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清军入关后,为了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清王朝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由,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2.孙大总统令:革除旧有称呼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称:官厅为治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来恶称。民国还制定新礼制以鞠躬礼为主。(图16,17) 服饰的变化

1.西服----西服最初是欧洲人的传统服饰,后来在近代传入中国。其基本样式为翻领、前襟有扣、袖口有扣、长至臀下。但是,它也有变化发展,如前襟有双排扣或单排扣,下摆或直角或圆角,领子或大或小。西服设计合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盛行了,解放之后,由于西服有资本主义之嫌,长期在中国社会中消失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与世界的接轨,西服再次在中国盛行开来。

2.中山装----是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党人设计的新款服装,他借鉴英国式猎装并对传统服装改良的产物,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经孙中山提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服装上的改革精神,人们把这种服装叫中山装。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中山装被定为礼服。中山装是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从此成为中国男子的典型服装,并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装一直是中国男子日常服饰和正规服饰的代表。(图18)

3.旗袍----旗袍是属于“长袍”类的女装,是由远古秦汉时代的“深衣”演绎而来的,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起先是指男女通用的长袍,后来到了近代就成为女子的专利了。清朝时的旗袍宽大、平直,长可至足,而且多用绣花滚边修饰。到了20世纪20年代,辛亥风暴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和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加之受外来服饰的影响,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新式旗袍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的长度变短,腰身收紧,领子变高并且系扣,线条分明,成为极有东方女性端庄典雅、含蓄风范的改良旗袍。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附图片:摄于1916年的身着时髦的新式高领女装的女学生;摄于1921年的新女性的照片)尤其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来越贴近时代和生活,变得经济便利、美观适体。深受中国女性的喜爱, 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40年代省去了复杂的装饰,旗袍更加简洁、轻便、适体,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在全国十分流行,成为城镇女性日常用装。旗袍的种类和款式很多,有单旗袍、夹旗袍、棉旗袍,有长袖旗袍、短袖旗袍、无袖旗袍,有高领旗袍、矮领旗袍、无领旗袍,有长旗袍、短旗袍,等等。另外还可以在外面套毛衣、马甲、西服上衣等,搭配灵活多样。这种中西融合的典雅的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女子服饰的代表。(图19——27)

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全课: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较为准确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突破上,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又考虑了初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手段采用上注重了适当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注重了灵活性。

在本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使历史课堂教学信息难易程度适当,多数学生经努力都可以接受。这样,既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其任务并不在于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平铺直叙、完整无损地讲给学生,而在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深入发掘教材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将其外化成一个又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加以解决。这些启发性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索,对开拓其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让这些问题有机地契入我们的课堂,迅速地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对反馈信息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矫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本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和学习气氛等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设置大量的情景。历史是有趣的,但是历史教材本身作为教育的载体是枯燥的。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历史情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感知历史发展到感悟历史,实现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炼。我设计的几个历史情境,使课堂增色不少,它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近代,让他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情境激发兴趣,这是本课成功的保障。此外,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表现为促进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进一步发掘与本课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隐性知识,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本节教学仍然有它不足之处。如:学生搜集资料较多,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未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后面设计的内容较杂,教学流程不够流畅,让学生认识还不深刻,这将促使我在以后教学中去探索、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推荐第10篇: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

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

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1.第一次大变迁: (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

(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 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 (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②受维新派、革命派主张的影响。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3)主要表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应发生了变化:①衣:中西合璧式服装中山装、旗袍、学生装等。②风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剪发衣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3.第三次大变迁: (1)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2)历史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被取缔。

(3)主要表现:①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城市里生活有一定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②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4.第四次大变迁: (1)时间:改革开放以后

(2)历史背景: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3)主要表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衣食住行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衣: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走向多样化。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提倡“菜篮子”工程。③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④风俗: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归纳升华:

1.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的同时,使得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如建国初期;近现代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与对外交往过程中,也积极的汲取了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②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一些省会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兴办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③现代以来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想、文化、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发起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的习俗,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力的冲击着中国的保守势力与保守思想,推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⑤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深受西方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回国后,他们不但身体力行,而且努力推广西方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

⑥建国后主要是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⑦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给古老的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 (2)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受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因而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2.从服饰、饮食和住房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并简要概括变化的特点 (1)变化

①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继而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更促使青年学子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起来。

②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在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2)特点:开始西方化,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变化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城市发生重大变化,而广大农村变化不大。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一般规律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从这些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步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 1.原因

(1)从根本上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

(2)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 (3)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 2.表现 (1)铁路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 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③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④机车制造方面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_青藏高原_在内的许多偏远地区也通了汽车。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_轮船招商局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4)航空

①1909年,_冯如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拉开了序幕。 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特点

(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3)从地域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4.影响

(1)交通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它能够活跃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2)交通近代化有利于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交通近代化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4)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近代化一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由于受顽固势力的阻挠,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假设的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②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了_无线_电台。 (2)电话

①1875年,_上海_招商局假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③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来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11篇:第18课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导学案

《第18课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2、了解就业制度的变化。

3、了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情况。

课堂流程

自主学习(8′)→预习检测(PPT)(5′)→教师解疑(5′)→

小组展示(15′)→知识总结(2′)→达标测评(PPT)(5′)

问题设计

A层: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1、衣:___________大幅度增加,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2、食:数量品种增加到讲究营养质量。

3、住:城市居民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农民普遍把

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首要的选择。

4、行:各种______________快速发展,居民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

5、用:用品消费经历了从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提高的过程,城乡居民对

_______________的拥有量迅猛增加。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

1、国家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新的就业观念。

2、择业者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增强就业能力成为时尚。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

2、实行城市居民________________制度。

3、探索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制度。

B层: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民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D.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2、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以大米为主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

C层: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统包统配”B.劳动者自主就业C.市场调节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

2、游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游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抗美援朝B.“大跃进”C.红卫兵D.网上购物

第12篇:从“废止缠足”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

从“废止缠足”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逐渐渗透到中国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崇洋习气熏染开放的地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倡行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社会习俗的变革加速;部分传统陋习也因为不适应近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而遭淘汰。社会生活与观念变化的表现包括“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社交礼仪的变化,婚丧仪式等等。

其中,废止缠足被视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然而人们在认识到废止缠足的重要历史意义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原因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缠足起于五代终于民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寸金莲”是一个历史符号,而缠足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则能够反映出中国文化心理的隐秘一面。女子缠足,从南唐到晚清,其风愈演愈烈,乃至于形成规模,满清那从北地吹来的带着蛮荒气息的风也未能改变这种习俗,反而与之同化。清朝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均颁下禁止缠足的诏书,却毫无成效。虽然在中外历史上都有盛行一时的变态美学,比如西方

17、18世纪流行的束腰,但像裹脚这样长时间、大规模的群体性行为实属罕见。这种性变态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经过近一千年的滋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价值衡量和评判标准,成为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同样也微妙地折射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变形和扭曲、挑逗、隐晦的性暗示。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性作为一种禁忌和隐私存在,长期以来,对于性的压抑和需要爆发的愿望共同交织,形成了含有大量试探、暗示和调情的性文化,在压抑的过程中,这种含蓄的性文化逐渐被扭曲,从而导致了性变态文化的出现。其中,“三寸金莲”即是性变态文化中性暗示的一大代表。在中国古代,身体只能遮蔽,不能显现。”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作的《菩萨蛮》是第一首专咏缠足的词,“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从这首词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的女性的身体已经被象征化了,并表现为一种暗示的关系,罗袜、弓鞋等紧贴着肉体的织物被赋予性的含义,成为身体的替代。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寸金莲”成为女性身体的无比神秘的隐私与暗示。

缠足诞生于男权主义社会,其产生原因与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息息相关,从表面上来看,女性缠足是“女为悦己者容”,用迎合男性审美的行为来获取男性对自己的肯定,而更深层次来说,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男性主体身份的成熟和女性客体地位的确认。自缠足始,女性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连走路距离稍长一点都会疼痛难忍,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庸存在,其价值必须由男性来进行判定。缠足的初始目的本是借以表现凌空回旋如仙如幻的特殊舞蹈,没想日后却成为剥夺中国女性舞蹈和跳跃的罪魁。宋代要求妇女三从四德,深处闺中,谨守闺范,缠足很快被发现是推行女教的很好手段。渐渐,缠足成为财富、权势和荣耀的象征,因为只有无需从事劳作的富贵家庭的女子才有条件拥有一双傲人的小脚。清人鼓词中有“小姐下楼格登登,丫头下楼扑通通。同是一般裙钗女,为何脚步两样声?”久而久之,缠足成为合乎情理的社会生活习俗,甚至被整个社会所认同,成为“国粹”。这个过程体现出女性地位的逐渐降低和男权主义的膨胀,通过缠足这一方式,男性得以将女性禁锢在家中“相夫教子”,从而满足了自身掌控一切的欲望。考证女子缠足的出处,不管是南唐李后主、齐东昏侯还是杨玉环,总脱不开宠妃对君王以邀宠为目的的献媚讨好。现在公认缠足始于五代南唐李后主,他的宠妃窅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嗣嗣起舞,李后主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发展到后来,缠足所带来的所谓“弱柳扶风之态” ,女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弱不禁风,在男人看来风情万种,婀娜风姿,女子走动时“香汗细细,娇喘微微”,更是极大地符合了传统审美观中对于女子的定位。以征服者定位的男性在面对女

性这种软玉温香、娇弱可人的姿态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享受到征服的快感以及尽在掌握之中的病态的满足感。

当一种习俗有了文人墨客的参与之后,便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而影响到群体审美意识,而在封建时代,文人心态即是当时男性心态的最高代表。封建时期士大夫对于缠足不懈歌咏,视女人如玩物,病态审美,赏玩小脚成为癖好。男性在亵玩女性小脚时的心态,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赏玩者的态度对待价而沽的商品的态度。缠足文化中有男权主义的深深浸透,还在于缠足的另一个作用,即是女子守贞。《女儿经》明确教导人们之所以要缠足,“不是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门外”。在这种意义下,女性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是会走动的玩具,提供生育能力的繁衍机器,是男性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花瓶。缠足危害之大,不仅损害了二亿女子,近全国一半人口的健康,也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育成长。上亿的女子由于腿足不便,被幽禁在家庭之内,难以走出家门,不可能使自身获得解放。使中国人蒙羞的“东亚病夫”,社会的积贫积弱,莫不与缠足有关。而国人对此种陋习的麻木不仁使人触目惊心。

缠足的废止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晚清以后,在太平天国和此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新生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发起并参与了反缠足运动。它实际上是以反缠足为切入点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真正意义上的废止缠足在这一时期还远没有到来,但这种强调妇女是中国重要的一部分、平等对待妇女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民国初以后,缠足现象才逐渐在城市中消灭。而真正意义上的放足,是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土改和民主运动中才得到实现的。缠足与放足,显示的是中国妇女社会生活的轨迹。 1911年10月19日,辛亥起义成功后的第九天,湖北军政府即发布妇女放足的通告。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立即于1912年3月13日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力倡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1952年5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通令》,全省掀起了放足和禁止缠足的运动高潮。自此,流行千百年的缠足恶习终被废止。通过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她们以崭新的姿态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在废止缠足,妇女解放之前,男女的统一在于:生理男女的肌肉力量之区别与繁殖后代的分工,导致行为男女的社会角色分工,男性承担起保证女性(及家庭)安全的责任,并随文明发展将安全的含义扩展到供养家庭和充当家庭与社会的接口——即所谓“主外”。作为回报,女人给男人以舒适、服从、忠 贞,持家育儿——所谓“主内”。缠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主内的心理。在心理层面上,女人对男人的依附与行为上的依附是一致的,“男子汉”的概念是那种男女关系顺理成章的产物。废止缠足,男妇女解放之后,女人与男人在行为上的差别越来越小,旧有的依附关系已经解体,“主外”、“主内”的分工也不再需要。保护所有人生命财产之安全的职能统一被社会交由法律部门和警察机构承担。在一个被严格秩序统治 的世界,男人不仅不必承当保护女人的职责,连他们自身也同样成为法律和秩序保护的对象。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参加各种劳动,使她们从“内”到 “外”, 走出家庭,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这种变化有社会进步的因素,也有妇女解放运动的争取,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见,缠足的危害除了女子的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禁锢了女性的的心理,限制了女性的正常发展,而废止缠足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缠足的最终废止,使女性可以自信地立足于社会之中,从事喜欢的职业,享受平的的待遇,这是废止缠足对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最重要的影响。

第13篇: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归纳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9世纪30年代 《中国丛报》(英文月刊)在广州出版

1833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在广州创办

鸦片战争后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欧式洋房、轮船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维新派《时务报》,革命派《民报》

19世纪60年代 《万国公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丹麦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1872年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上海创办

19世纪80年代 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0”号机车投入运行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19世纪末 电影传到中国

20世纪前期 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 20世纪初 汽车、有轨电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辛亥革命前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欢迎

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

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新节日

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出现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民航拉开序幕

1931年 诞生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5年 《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兰新铁路建成

建起汽车制造厂和公路网,有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自行车大国”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管理,发展较快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20世纪50-70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20世纪50年代 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花布袄

1958年 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时期 军装、军帽,蓝、黑、灰、绿色为主

改革开放后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20世纪90年代末 高速列车在广深铁路奔驰

20世纪90年代后 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第四媒介)

2003年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运营

第14篇:社会生活

1、鸡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那么一星期最多能吃几个蛋。(4个)

2、常吃宵夜的人,最容易的什么病?(胃癌——因为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3、睡觉前几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会发胖。(3小时)

4、睡眠不足会变笨,那么作为小学生一天必须保证多少时间的睡眠?(8小时)

5、最佳睡眠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晚上10点——凌晨6点)

6、抽烟最易导致哪些癌症?(说2个)(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7、老鸡的肉不易煮烂,如果灌点什么调味剂再宰杀,肉就很容易煮烂?(食用醋)

8、请列举生活中3种以上不宜多吃的食物。(松花蛋 臭豆腐

味精 方便面 葵花籽 菠菜 猪肝 烤牛羊肉

腌菜

油条 )

9、多喝水有助于健康,每天至少要保证几杯水呢?(8杯)

10、掉发的因素有哪些,例如:常吃麻辣锅。(2个以上)(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11、“冰激凌”是从哪国传进的外来语?(英国)

.吃冰淇淋不解渴主要是因为它:A.含蛋白质 B.含脂肪 C.含糖 2.下列哪项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心脏 B.骨髓 C.肾脏 3.下列哪种球类没有\"越位\"的规则?A.足球 B.篮球 C.冰球

4.我国铁路部门规定身高多少的儿童要买全票?A.1.20米 B.1.30米 C.1.40米 5.\"敲门砖\"一词源于:A.考试 B.拜师 C.做官 生活小常识 小窍门 - -

1.吃冰淇淋不解渴主要是因为它:C糖类 2.下列哪项是人体的造血器官?B脊髓 3.下列哪种球类没有\"越位\"的规则?B.篮球

4.我国铁路部门规定身高多少的儿童要买全票?C.1.40米 5.\"敲门砖\"一词源于:C.做官

1、工笔是哪种绘画形式的技法 A.水彩画 B.油画 C.水粉画 D.国画

2、“冰激凌”是从哪国传进的外来语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3、“席梦思”三个字源于什么 A.人名 B.地名

4、“八仙过海”中的八仙除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外还有

A.韩非子、蓝采和、何翠姑、汉钟离 B.蓝采和、何仙姑、韩非子、汉钟离 C.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红孩儿 D.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

5、“无冕之王”的由来与下列哪一个有关

A.英国《泰晤士报》 B.法国《费加罗报》 C.美国《太阳报》 D.德国《明镜》周刊 E.苏联《真理报》

6、老三届指的是那几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 A.1964--1966 B.1966--1968 C.1969--1971

7、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 A.秦 B.汉 C.唐

8、“谬种流传”最早是宋朝人批评当时的

A.官场黑暗 B.科举制度 C.社会风气 D.诗词风格

9、《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A.四川民歌 B.江苏民歌 C.蒙古民歌 D.云南民歌 E.青海民歌

10、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 A.肝 B.肾 C.眼球

11、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 A.胃 B.肾脏 C.肝脏 D.脾

12、下半旗是把旗子下降到

A.旗杆的一半处 B.下降1米 C.下降1.5米 D.距离杆顶的1/3处

13、下列地点与电影奖搭配不正确的是

A.戛纳-金棕榈 B.亚洲-金马 C.洛杉矶-奥斯卡 D.中国-金鸡 E.柏林-圣马克金狮

14、下列哪种邮件如果丢失了,邮局不负赔偿责任

A.平信 B.挂号信 C.保价邮件 D.非保价邮包 E.特快专递邮件

15、下面哪种酸,人在品尝时不是酸味的 A.琥珀酸 B.苹果酸 C.柠檬酸 D.单宁酸

16、土豆不宜存放在什么地方

A.干燥处 B.通风处 C.日光照射处 D.卧室内

17、小华家的电灯丝断了,他把灯泡晃了晃使灯丝又搭上了,再用的时候会发现:

A.灯比原来亮了 B.灯比原来暗了 C.跟原来一样

18、飞机票头等舱的票价一般为普通舱票价的: A.200% B.180% C.150% D.130%

19、马拉松赛跑中的“马拉松”一词是指: A.人名 B.地名

20、中国无声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谁的代表作 A.阮玲玉 B.王人美 C.上官云珠 D.张瑞芳 E.胡蝶

21、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 A.容易打发小孩子 B.是灶神喜欢的食品 C.甜为吉利 D.用糖粘住灶神的牙

22、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为抗击日寇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张治中 B.张自忠 C.赵登禹 D.左权

23、中国铁路车票一般分为几种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4、什么时间吃水果比较好 A.饭前食用 B.饭后食用

25、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 A.夏 B.商 C.春秋 D.周

26、方便面里必然有哪种食品添加剂 A.防腐剂 B.合成抗氧化剂 C.食用色素

27、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的家庭 A.复合家庭 B.单身家庭 C.核心家庭 D.直系家庭

28、世界上最大最贵的钻石藏在

A.中国紫禁城 B.英国王室 C.美国华尔街

29、世界上最高的立式佛像--巴米杨佛在哪个国家 A.印度尼西亚 B.伊拉克 C.阿富汗 30、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是依靠 A.根 B.茎 C.叶

31、以下哪一类茶是半发酵茶 A.红茶 B.绿茶 C.乌龙茶 D.花茶

32、古时戒指用来表示

A.荣誉 B.富贵 C.禁戒 D.婚否

33、汉朝最先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34、光脚散步对小儿发育有好处吗 A.有 B.没有

35、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在

A.四川乐山 B.河南洛阳 C.四川屏山 D.四川江津

36、吃太多手摇爆米花机爆出的米花会导致: A.锡中毒 B.铅中毒 C.铬中毒

37、在英语当中,哪两个字母的出现频率最高 A.(e,t) B.(t ,h) C.(h,m) D.(m,e)

38、多大的数字被称为天文数字 A.千万以上 B.亿以上 C.千亿以上

39、如需要一壶50℃的温水,哪一种方法更节省燃料 A.把整壶水烧到50℃ B.先烧开半壶水再掺半壶凉水 40、有“植物熊猫”之称的是 A.银杏 B.银杉

41、竹子是: A.树 B.草

42、自来水表上的一度水表示耗水量为 A.100公斤水 B.1000公斤水 C.一吨水 D.一立方米水

43、西印度群岛位于

A.印度西部 B.大西洋西部 C.印度洋西部 D.太平洋南部

44、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多选)

A.居里夫人 B.格林加德 C.桑格 D.巴丁 E.弗奇戈特

45、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

A.元代的“宝钞” B.元代的“交子” C.宋代的“宝钞” D.宋代的“交子”

46、麦当劳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A.全球化的直营连锁 B.全球化的特许经营

47、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A.谷氨酸钠 B.醋酸 C.氯化钠

48、狗热时用什么散热

A.皮肤 B.舌头 C.眼睛 D.耳朵

49、现在美国国旗星条旗上有多少颗星: A.25颗 B.30颗 C.50颗 D.60颗

50、苹果中含有增强记忆力的微量元素是 A.铁 B.锌 C.钙

51、陕西乾陵武则天墓碑上有几个字 A.899个字 B.无一字

52、鱼、蛙、蛇等冷血动物的体温是

A.固定不变的 B.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C.随体形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53、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在 A.泰国 B.印度

54、俗称“四不象”的动物是 A.麋鹿 B.白唇鹿 C.斑马

55、按照风俗习惯戒指带在中指上表示

A.正在寻找对象 B.正在恋爱之中 C.表示独身 D.表示离婚 E.表示结婚

56、树干为什么常常刷成白色

A.防火 B.灭菌 C.防牲畜啃食 D.区分树木

57、洗鱼后手上有腥味用下列哪种东西可以去除 A.牙膏 B.奶粉

58、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A.杨玉环 B.赵飞燕 C.西施 D.貂蝉

59、美国的那斯达克股票市场属于 A.主板股票市场 B.创业板股票市场 60、骨折时伴随休克发生,应先治 A.骨折 B.休克

61、射出去的子弹头是直着飞行还是旋转飞行 A.直着飞行 B.旋转飞行

62、被公认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象征的雕像是: A.大卫 B.维纳斯 C.掷铁饼者

63、菊花在秋天开,如果把菊花一直放在温暖的环境里,这些菊花会怎么样 A.都会开花 B.不会开花 C.开花的比不开花的多 6

4、智力的核心是

A.机械记忆能力 B.注意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观察力 6

5、最初“糖果”的糖取自 A.甜菜 B.蜂蜜 C.甘蔗

66、遗产继承的第二顺序是

A.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B.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祖父母 C.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67、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

A.古印度 B.古希腊 C.古埃及 D.古罗马 E.中国 6

8、馒头起源于 A.南方 B.北方

69、醋放久了会生白,为了防止其生白,最好在醋内加一些黄酒后再掺入少许 A.姜末 B.白糖 C.精盐 D.味精 70、燕窝中最珍贵的是 A.官燕 B.毛燕 C.血燕

1、D;

2、A;

3、A;

4、D;

5、A;

6、B;

7、A;

8、B;

9、E;

10、C;

11、C;

12、D;

13、E;

14、A;

15、D;

16、C;

17、A;

18、C;

19、B;20、A;

21、D;

22、C;

23、A;

24、A;

25、B;

26、B;

27、D;

28、B;

29、C;30、C;

31、C;

32、C;

33、C;

34、A;

35、A;

36、B;

37、A;

38、B;

39、A;40、B;

41、B;

42、D;

43、B;

44、ACD;

45、D;

46、B;

47、A;

48、B;

49、C;50、B;

51、B;

52、B;

53、B;

54、A;

55、B;

56、B;

57、A;

58、B;

59、B;60、B;6

1、B;6

2、C;6

3、B;6

4、C;6

5、B;6

6、C;6

7、A;6

8、A;6

9、C;70、C。

第15篇:_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

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 ) 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解析: 解题依据“20世纪初”“阳历年”“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解析: 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

1 答案: D 4.(2016·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月测)“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答案: C 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 )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 ) 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是受外来侵略的影响;②③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均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与题干中的诗所述特点相符,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2 8.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 ) A.交通工具 C.男女合校

B.社交场合 D.男女合演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答案: A 9.(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月考)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①《红色中华》 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 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识记。《中央日报》

3 是国民党控制的报刊。

答案: A 1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学习西方的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1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A.电报 C.电影

B.火车 D.电灯

解析: 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

4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

5 (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答案: (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

6 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8分) (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6分)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6分) 7

第16篇:《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精)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单元分析: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用三个课时概述了中国近现代(也就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一百六十多年中国人民社会生活所发生变化的历史。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来说,物质生活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精神生活指文化娱乐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把以上内容分成三课,其中第一课将“衣”、“食”、“住”和风俗习惯放在一起,进行粗线条但有系统地概述。第二课将在近现代史上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的交通和通迅进行重点阐述。第三课把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这些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东西阐述其影响力。

在教材内容中,本单元的各课间存在互补性和交叉性,如第一课的“物质生活”通常指的是衣、食、住、行、用等,而第二课则把“行”单独提出来做更详细地叙述,说明本单元是把“行”作为重点介绍的。第三课“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一课的“风俗习惯”也是精神层面的,但本单元并没有合二为一,主要是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从教材的结构上看,各课的内容是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三大历史转折作为内容的分段。从而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说明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变得方便、快捷和有质量。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那就是要搞改革开放。这样,学习本单元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①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迅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

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谈及为例,说明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简要分析: ① ② ③

知识与能力:从以上课标来看,第

一、第二点为“了解”,第三点为“举例”和“说明”近代以来的各项变化。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探讨各项变化的因素和影响。如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让学生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观念。

三、学生分析:

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历史是遥不可及的,不关自己事的。他们是一些十

六、七岁孩子,对现代的交通、通迅和互联网的知识了解很多,说明他们的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但历史的理性思维则较差。

四、教学建议:

1、

2、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的重难点:

第一课时,重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生活。难点: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因素。

第二课时,重点:交通工具等发展变化的表现。难点: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基础上,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3、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多采用历史图表和历史图片,增强直观效果,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

第二课建议采用历史活动课的形式,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探究问题等能力。

五、说明:

第一课时《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参中认为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本人认为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因此就将教学的重点放在1840——1949年这段时期,加上学生对断发易服和禁止缠足这些内容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感兴趣。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的角度来考虑,就此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教材中第二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重点叙述了近代以来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第三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讲述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在近现代的演变。现在的高中生对以上的内容在阅读和理解都应该没有问题。因此,本人就大胆建议,将这两课时的内容结合《历史探究活动一》,来一个三合一,成为一节历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的能力。以此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历史学习兴趣。

六、个人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的导入:

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问题一: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问题二:结合你的预习所知,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

问题三:从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什么问题?

(其余略)

第二课时:历史活动课安排:

1、在第七周布置好活动的任务,分好小组(可自由组合),确定组长。

2、布置好小组的探究主题(也可自主选题),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准备资料。

3、在上课前一天,学生将活动的成果(可以是WORD文档、POWERPOINT、FLASH作品)交结教师验收,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4、历史活动课上,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演示。

5、教师评价小结。

七、单元小结: 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第一个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但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八、资料:

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而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

云南六一村——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在100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其最主要的标准并不是拥有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小不小,“三寸金莲”就是对当时妇女审美的一种评断。在清代服饰收藏鉴赏家何志华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双双做工精美,已经绝迹的“三寸金莲”,这些“金莲”的大部分比记者的手掌还要小。缠足——这种虽与吸食鸦片、男子留辫子齐名的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而男权社会崇拜小脚的畸形风尚却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痛苦挣扎中千年不衰。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却得到了一张非常奇怪的地图。上面印有“六一村”三个大字,它指引我从昆明向南出发,经过玉溪市,到了通海县的一个小村庄———六一村。这里至今仍生活着300多位缠足的老太太,她们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眼前,在这座乡村城堡迷宫式的老屋和巷道里,随处可见缠足的老太太。这些老太太们都是在“天足运动”呼声最高的时候,开始偷偷缠足。又在缠足已成为彻头彻尾的陋习时,超现实地塑造着她们的纤纤玉足,并向历史伸出了她们挑战似的“三寸金莲”。我曾精确地推算过十几位老人的缠足历程,如现年62岁的周秀英,于1946年缠足,1954年放足;现年65岁的海桂珍于1943年缠足,1956年放足;现年63岁的李翠芬于1943年缠足,1950年放足,1951年再缠,1958年解缠。其他如现年70岁左右的小脚女人,也是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缠缠放放,放放缠缠,成为名符其实的“解放脚”。现年八九十岁的老太太,也曾放过足,但终因无法复原,只得缠至如今。

你可曾想过“金莲”的真实面目

这样的“脚”是怎样缠成的呢?吴杨氏老太太告诉我,为了让她的脚形瘦削狭窄,使脚心凹陷深入,使脚背弯弓隆起,使脚缩短减小。她母亲用织布机上的“射通”,横垫在她的脚腰下,让脚腰凸起。然后,裹扎起来,逼她走路。慢慢的,脚腰被“射通”凸断了。她因此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走路。虽然脚腰折断了,但她的脚仍然臃肿难看。她母亲又念叨:你这双男人脚,怎么还不烂?她奶奶也说:难烂了,该使用法子了。于是,她母亲在她奶奶的指导下,找来半个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脚底、脚腰、脚面上,再用缠足布包裹起来,套上小鞋,让她下地行动。她的脚被划破了,血迹从缠足布中渗透出来,变黑,发腥,发臭。她疼得脸色苍白,精神恍惚,体重大减。她毛骨悚然地捏着自己变形的脚,看着苍蝇一群一群向她扑来。她的眼眶红肿得透不进一点亮光,她的内心已是一片漆黑。她奶奶又拄着拐杖,走到墙下,从老墙的缝隙里,捉来几十只黑色的虫子,把它们活生生地裹缠在她血肉模糊的小脚里。开始时,她感到小虫子在里边乱钻乱咬。后来,小虫子全死了,化成一种刺激性很强的东西,与瓷片、血肉混合在一起,发出刺鼻的恶臭。过了几天,她母亲为她解开缠足布,惊喜地说:化脓了,只是脓血不大。她奶奶说:不烂不小,越烂越好。母亲又把她的脚缠裹起来,安慰她说:快了,快了,脓血流干后就不疼了。从此,她母亲每天用白棉纸为她抹一次脓血。每次,她都是捂住鼻子,她害怕那种让人晕眩的气味。当然,她也不看一眼,她知道,那已不是自己原来的脚了。

喜鞋:新娘子穿的,通长是黄色或红色,又称喜靴、上厅鞋、踏堂鞋。

死刑吓不住 崇拜“金莲”是时尚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妇女缠足风气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最为流行。清朝统治者本来反对汉族女子缠足,康熙三年,皇帝曾经下诏禁止,违者拿其父母家长问罪。可是风俗一时不容易挽回,最后闹得康熙皇帝的禁令仅颁布了四年就被迫撤销了。

不仅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顺治皇帝曾下达“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的禁令,都难达到目的。直到乾隆皇帝屡次下旨严禁,才刹了些旗人女子缠脚的风气。格格们无可奈何,只得穿上底部类似金莲形状的木屐充充门面。眼见皇帝拿平民百姓的缠足没办法,小脚狂们自是欣喜,奔走相告,还演生出缠小脚是汉人“男降女不降”的说法,于是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

丧鞋:丧事或守丧时穿的, 全鞋为白色,鞋面不绣花。

骨科专家说小脚 缠足挛缩软组织

民间谚语说得十分形象:“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三寸金莲”名字虽雅,但却是女孩子以健康为代价用血泪换来的。缠足开始的年龄,各地不同,天津大概从

4、5岁开始,耗时

3、4年,到

7、8岁初具模样。据介绍,当时的女子,从还是孩子时开始就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拇趾外的四个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时间一长,脚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脚的长度会被缩短。

雨鞋:在下雨天穿用,鞋跟不高,皮底或木头底,帮为布制的,上面敷上桐油以免受潮。

你信吗?男人也缠脚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三寸金莲”似乎是古时女子的“专利”,如果说男子也有缠足,肯定被视为天大的笑话。一个大老爷们,拥有一双纤纤细细的“三寸金莲”,想象大老爷们魁梧的身材配上一双尖尖的小脚,走起路来那种“婀娜多姿”的形态,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说起来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有“大老爷们”缠小脚的,这不但在小说当中有描写,而且在零零散散的各种史料当中也不乏记载。

清代章回小说《镜花缘》写男子林之洋来到女儿国,被国王看中,封为王妃,命宫女为他缠小脚。作者李汝珍把缠足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先用明矾涂在脚缝,五个脚指紧靠一起,脚面用力弯成弓状,然后用白绫缠裹,缠上两层,用针线密缝,一面狠缠,一面密缝,缠完后,脚如炭火炙烧,疼痛难挨,随后日子还要他人搀扶走动,以活络筋骨,如此日复一日紧紧缠裹,并用药水熏洗,不到半月,脚面弯曲,折作四段,十趾腐烂,鲜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烂的血肉变成脓水,流尽后只剩几根枯骨。遭受此等大罪,“林王妃”如有先见之明的话,说死也不会来到女儿国的了。虽然《镜花缘》的表述让人不寒而栗,但确实是对缠脚入木三分的描写。

睡鞋:为避免裹脚布在睡觉时松开,睡觉时需另穿睡鞋。

小说当中是这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男人缠脚呢?答案是肯定的。据何志华先生介绍,在乾隆年间的《清代声色志》记载,乾隆末年,有个叫胡幺四的扮演女角色的演员,自小时候学艺起,就把自己的脚缠成小脚,只是为了在演戏时让自己更像女人。其实早在明代,就已经有了男人缠脚的记录。明成化年间,有一个名叫桑冲的男子,为了方便自己更好地玩弄女性,他不但学习了女活儿,还把自己的脚也缠成小脚,扮成女人以教人学习手工活为名,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结果东窗事发,被送到官府凌迟处死。像这样的记录还有很多散在各种各样的史料当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却是确有其事。

第17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讲授法、问题导学、课件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我们将具体了解这些变化。

(二)、新课讲授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衣: 从买衣凭布票,色彩、样式单一到衣着丰富多彩。

衣: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改革开放后:布票

90年代以来

(2)食:从食物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

食:改革开放前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粮票”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米票(可以买大米)

(3)住: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油票(可以买食用油)改革开放前

(4)行: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

便捷的高速公路民航飞机自行车潮

(5)用:改革开放以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

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电脑住房电话手表 汽车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一)交通

1.图片展示:

材料一:

中国高铁

材料二:到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4万公里,特别是高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高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2万公里,运营里程占到全世界高铁总量的65%左右。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2016年,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

2、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通信

1.图片展示:

2.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3.引导学生思考:通信事业发展的影响?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课堂总结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完善了。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拼搏,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

(四)、课堂练习:

1.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1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3、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五)、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营养均衡休闲娱乐电信网络

(六)、教学反思

第18篇:某一轮简约版教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XX一轮简约版教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活的变迁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饮食:丰富的传统饮食;西餐;葡萄酒、白兰地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光顾的公共场所。居住: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在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别墅,其中独院式花园洋房最引人注目。风俗: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辛亥革命前后,民国时期)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

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3民主思潮的促进;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

”,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入国际潮流。住:9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风俗习惯:119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2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转变。3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⑴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①

轮船:a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b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河运输业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将其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萎缩的状态。②

铁路: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b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d民国建立后,铁路事业发展总体缓慢。e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九五”期间,修建了北京直通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③

汽车:a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b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④

飞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空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⑤

影响: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⑵通讯工具的变化及影响①电报:a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擅自在上海架设电报线,并建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b20世纪,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这一时期,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使用的很少。②电话: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

公司。b清政府至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通讯网络。d到XX年末,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③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④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3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从报》、《万国公报》等。②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的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立起来。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190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④20世纪

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和影片。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电视:19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互联网: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4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②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③互联网: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第19篇:变迁

变 迁

许人可

祖国60岁生日到了!

祖国从昔日的一穷二白成长为现在的东方巨龙,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变化太大了!

变化首先反映在吃、穿、住、行上。

听妈妈讲,刚解放的时候,由于农作物靠天吃饭,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产量低,一切都是凭票供应,经常饿肚子,红薯是大家的主要食物,一年难得吃一次肉,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的餐桌上食品丰富多样,而且天天不重样,现在的人们由于营养过剩,又天天忙着节食减肥呢。

奶奶说,刚解放时大家穿的是自家织的粗布衣服,颜色单

一、式样陈旧,那时人们只把衣服作为保暖来用,不求美丽不美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家的着装也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现在,服装已经发展成了产业,人们追求个性,在穿着上讲究与众不同,根据世界各地举办的行行色色服装发布会,预测来年的的服装流行趋势。

现在回老家,还能看到奶奶年轻时住过的屋子,那是用泥巴粘和秸草围成墙,上面覆盖灰色的瓦,奶奶说,五六十年代能有这样的房子已经不错啦。现在那座泥胚房已经成为老家的历史,我的伯伯叔叔们已经搬离了这座泥胚房,住进了窗明几亮的楼房,红砖绿瓦,再贴上瓷片装饰一番,真的好气派!

行就更不用说了,奶奶年轻时连自行车都没见过,去哪儿都靠两支脚,当时奶奶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偃师县城。现在,公交系统四通八达,八十岁的奶奶独自乘车来一百多公里外看我,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去年,我家也买了一辆小轿车,现在我回家探望奶奶更加方便了。

一叶知秋,从“小家”看“大家”,以前,我们的祖国不发达,人民也跟着受穷,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到了21世纪,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过去贫穷落后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国富民强。奥运会成功举办,“神州”系列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这些都极大的增强了各族儿女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必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这就是变化的祖国,她的发展步伐愈来愈快,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我对她的爱意也越来越深,在她60岁生日时,我想对她说:“我爱你,中国!”

第20篇:北师大版八上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反思

历史组

任新玲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本节课整体上设计结构合理,多用图片的对比、实物展示,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一步步明确本课的知识目标。近代文明的传入显示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发明传入中国后新旧生产方式的碰撞,其发展轨迹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之一。通过分析影响生活变迁的因素,总结特点,分析影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上完课整体上感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合各位老师的评课意见,总结以下不足之处有:

1、导入时简单地从上节课的内容导入,较为苍白,还是应该从整个近代化的探索导入,这样便于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变化,而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巨大变化的集中体现。

2、在讲到问题“照相技术为何是19世纪40年代后传入中国”时,学生没有回答到点上,这时应该适时引导学生“40年代有何事件”,这样便于学生很快答到知识点上。

3、最后的讨论环节上,由于时间的苍促,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展示讨论的结果,没有很好地起到讨论的效果。

4、设计的练习由于时间苍促没有给学生做。

本次公开课整体上感觉就是时间紧张,前面需要强调的内容都完成了,结束时的讨论和练习自我感觉不太理想,所以总结本次讲课的经验,以后授课,要多从整体上把握,而且要多多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变幻形式。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精,避免多而杂。多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多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等。总之,总结经验,以求更好!

《社会生活的变迁范文.doc》
社会生活的变迁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