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逆转话题作文范文

2022-12-09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盘点十大逆转新闻[推荐]

盘点2013十大逆转新闻:

北京老外撞大妈登首

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自媒体,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评头论足的冲动,已经超越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谨慎和质疑精神。2013年“新闻反转剧”频频上演。然而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有人惊愕,有人懊悔,有人反思。

“反转剧”之一:北京老外撞人事件

【事件盘点】12月3日上午,一条“有图有真相”的“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的网络新闻被各大门户网站放在首页醒目位置。该文核心内容为:12月2日,在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路与左家庄东街路口,一名中年大妈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外国小伙下车急忙搀扶,却被大妈一把抱住,自称被老外撞到腿部受伤无法行走,需要该老外负责。外国小伙儿大惊失色,却被大妈死死

1 拖住,衣服都被撕烂了。事发不久警方到场,双方前往医院。经医生检查、X光拍摄后诊断该大妈并未受伤。大妈随即再度瘫软大呼难受。最后经调解,外国小伙儿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大妈方才作罢自行离开。一事激起千层浪。该新闻点击率直线飙升,并逐渐成为“头条新闻”。不少难明真相的网友评论道:“国内没生意了,做海外营生了”,“这位大妈是第一个逼着外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人”,“走自己的路,离大妈远点!”

【事后真相】记者了解到,这条新闻的作者便是这组图片的拍摄者,当记者找到他时,他坦承,撞人的那一刻他并不在场,只是开车途中看到外国男子正在扶倒在地上的中年女子,便停车观看,现场有人告诉他,中年女子是被外国男子撞倒的,从两名当事人的争吵中,他也基本了解了事件的大致情况。那么在拍下照片之后,他为什么要对事实做出“外国小伙扶起女子遭讹”的描述呢?他表示,“因为中年女子情绪比较激动,但是有点夸张,再加上之前我看到她平躺在地,至少我看到就有两三分钟了,我是下意识就以为想多要点钱。”北京警方查明,根据录像及核实的情况查明,该当事外籍男子存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二轮轻便摩托车、车辆无号牌、二轮轻便摩托车载人、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已合并给予其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1500元。

“反转剧”之二:网传“济南市民哄抢菊花”事件

【事件回放】11月28日上午7时49分,@央视新闻发布主题为“济南市民哄抢菊花:花朵可以泡脚”的微博,内容为:“据央广网,

3 昨日山东济南解放阁底下的近千盆菊花遭到众多市民哄抢,整个现场一片狼藉,一位老人甚至把轮椅装点成„花车‟。最后有人干脆直接拔花朵,称回家可以泡脚……抢橘子、抢鸽子、抢菊花……不哄抢,从我做起,支持请转发!”随后此贴转发与评论均超千次。

【事后真相】10点08分,@济南公安辟谣称:“菊展自10月25日至11月25日。菊展结束后,可再利用的菊芽,公园方面已回收,剩余菊花,送与市民自行带走。不存在哄抢一说。”“推车抢花市民”其实是天下第一泉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

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趵突泉金秋菊花展”的主办单位——天下第一泉景区趵突泉管理处。据该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解放阁是本次菊展的一个展区。在菊展过程中,济南市民的素质普遍很高,管理处也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展览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菊花丢失的情况。据趵突泉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趵突泉金秋菊花展”的展区包括趵突泉公园、护城河、解放阁等,解放阁展区的菊展在11月25日已经撤展,展览用的菊花的花期为一季,撤展时工作人员已经将能留种的菊花以及保存完好的花盆等可以再利用的物品进行了回收。“剩余的那些已经开败的菊花,有些市民可以„妙手回春‟,能让菊花开放更长的时间,一些破损的花盆也能有别的用途,所以是允许市民拿回家的。”

“反转剧”之三:香港女婴疑被内地人拐走事件

【事件回放】11月23日晚,吴姓少妇报案称,她用婴儿车载着仅6个月的女儿在九龙城南角道逛街时,遇上一名操普通话女子问路,她热心指导一番,待对方离开后,发现车内女婴失踪,她怀疑有人借问路分散其注意力,再由同党暗中抱走女婴。“拐婴案”惊动九龙城区,不少街坊闻悉均感惊讶和恐慌,误以为内地人贩子“攻入”香港,有小孩的人家更是紧张,他们希望警方能尽快破案,救回“失踪”女婴。除警方寻人外,香港各界名流、社会人士亦积极响应,热心网民在网上开设专题群,有数万网民加入。有人呼吁当时驾车经过的司机检查车头摄录机,看看有否拍下案发过程或疑人样貌。同时,也有内地网民更发起“人肉搜寻”,将“被拐”女婴的照片广传,希望协助寻回女婴。

5 【事件真相】经过10天的侦破,案件峰回路转。面对警方连日盘问调查,吴某终于承认女儿并未失踪,更让人吃惊的是小凯晴早于11月17日就已在家中死亡,尸体也早已被抛弃至垃圾桶,而吴某在惊慌之下编造了女儿在遇内地腔女子问路后失踪的故事。另有港媒消息称,吴某于11月17日上午发现女儿对外界没有任何反应,认为女婴已经窒息死亡,大惊之下将女婴遗体放入一个小提琴盒内,假装成垃圾扔进了垃圾桶,并在事后故布疑阵,谎称被人偷走女儿。12月2日下午,香港西九龙总区总队表示,31岁的女婴之母吴某涉嫌犯有非法处理尸体罪,已将其扣留作进一步调查,警方已确认该案情并不涉及拐带儿童。

“反转剧”之五:网络“大V”薛蛮子被抓

【事件回放】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网络谣言不久,网络大V薛蛮子被抓。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怀疑说薛蛮子“因言获罪”。

【事件真相】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的新浪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一则微博,证实了此前一天开始流传的薛蛮子因涉嫌嫖娼被拘的消息。该微博称,根据群众举报,朝阳警方于2013年8月23日,在安慧北里一小区将进行卖淫嫖娼的薛某与张某查获,二人对卖淫嫖娼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警方已依法对二人行政拘留。该官微透露,张某系年龄22岁的河南人。而在新浪微博上薛蛮子最后一条微博更新时间为8月23日3时54分。

“反转剧”之六:城管“打死”商贩街头“诈尸”

【“事件”回放】担架上盖着白布的“死者”、周边一群“家属”戴孝跪哭、闹市区架放花圈“讨要说法”……8月3日,网友上传一组武汉市江汉路“城管打死人”、家属“抬尸”抗议的照片,迅速引发网民围观。一时间,“城管打死人、有图有真相”、“木有天理,城管都是坏淫”等针对城管的网络声讨四起。

【事后真相】当天下午,这名“死者”突然起身从推车底下拿出矿泉水大喝,说“太热了,受不了”,示意同伴离开。武汉江汉区城管部门事后回应表示,当日城管部门整治违规占道经营,部分商贩不服引发肢体冲突,随后又上演“诈尸”闹剧,以此索要赔偿。

“反转剧”之七:“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事件

【事件回放】8月1日新快报报道了这样一则让人五味杂陈的新闻:一个环卫工昏倒在地,路人观望不敢上前,只有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在孩子的感召下,两名路人终于出手相救。新闻甫一传开,瞬间搅动全城舆论,有关社会冷漠的反思再次重击世道人心。 【事后真相】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新快报记者发现,这起事件另有猫腻,昏倒在地的环卫工和撑伞女童的相遇,并非人间真情,而只是一场“有偿演出”,爆料人则更像是这出戏的导演,其动机与目的暂时不明,但种种迹象已经显示,这是继两年前那起“跪爬母亲”事件之后的又一起恶意炒作事件。这场“人间真情”,其实是“有偿演出”。所有的感人情节,都是精心策划出来的。经过多番努力,记者找到了照片中晕倒的女环卫工汤大姐,通过她的讲述使我们知道,那

8 张充满爱心的照片,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怎知道是……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给多少钱我都不干。”汤大姐说,她自己也是被对方利用的受害者。

“反转剧”之十:深圳“最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事件

【事件回放】3月25日,一篇名为“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一名在深圳打工的90后女孩文芳,在欢乐海岸的一个展览卖门票,3月24日在偶遇一名在街上乞讨的残疾老人,这名女孩不光掏钱为老人买盒饭,还一口口地将饭喂入老人口中,还声称要为老人寻找家人,这一幕被拍下了广泛转发。网友均称,这名女孩可称“深圳最美女孩”。

【事后真相】事后有媒体调查发现,这是一起网络推手策划制造的假新闻,其目的是为炒作故事中提及的商业展览。这个由“美”变“丑”的事件,让不少网友前期津津乐道的“正能量”,瞬间成为让人震惊甚至愤怒的“震能量”。3月28日凌晨,该事件的背后策划者“金泉少侠”发道歉声明,承认爱心女孩是一起炒作事件,而报道此事的涉事媒体也同时发道歉声明。

“反转剧”之八:保温箱“烤死”婴孩死于感染

【“事件”回放】7月18日晚,一条名为“福建泉州儿童医院烤死新生儿”的微博在网上传开,网友“可爱的腰间盘啊”微博称“泉州儿童医院一个刚出生12天的婴儿放保温箱,因温度太高,活活被烤死”,

9 其配发的数张照片更是触目惊心。一时间,网络上对医院的大规模声讨形成“一边倒”的趋势,一位正在该医院住院的新生儿家长甚至要求立刻给自己的孩子办理转院手续。

【事后真相】业内人士认为,婴儿保温箱灼伤婴儿的可能性很小,医院的保温箱功率有限,不可能升到上百度高温。7月19日下午,泉州质检部门对婴儿生前使用的保温箱完成检测,发现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福建官方初步鉴定女婴死于感染。

“反转剧”之九:京温商城女孩坠楼事件

【事件回放】 “一个女孩和一群大男人,最后女孩跳楼死亡,你相信她是自杀还是他杀?”“这就是在京温遇到的情况,市场中已经有5个保安潜逃,现在很多人猜测是保安轮奸死者后将其弄死,还扔下楼。”这是5月7日左右,各大网站、论坛、微博纷纷出现的帖子。该帖称,5月3日,在北京京温商城坠楼身亡的安徽籍女孩袁某是被服装市场多名保安奸杀后抛下楼的。

【事后真相】5月9日上午,针对安徽女青年袁某坠亡案,北京警方回应称系自主高坠死亡。

据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消息:“针对安徽女青年袁某坠楼死亡及社会反映,市公安局及时组织侦查、技术专家对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进行了认真复核,并再次梳理商场监控录像、走访调查当晚京温服装商城内人员,综合上述工作,袁某死因排除中毒、性侵害及他杀可能,系自主高坠死亡。警方已将核查详细情况及相关证

10 据通报家属,家属无异议。”

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自媒体,第一时间传播信息、评头论足的冲动,已经超越了对信息真实性的谨慎和质疑精神。

推荐第2篇:有关新闻话题英文作文

How the News Got Le Mean 新闻何以不再那么负面

The most read article of all time on BuzzFeed contains no photographs of celebrity nip slips and no inflammatory ranting.It’s a series of photos called “21 pictures that will restore your faith in humanity,” which has pulled in nearly 14 million visits so far.At Upworthy too, hope is the major draw.“This kid just died.What he left behind is wondtacular,” an Upworthy post about a terminally ill teen singer, earned 15 million views this summer and has raised more than $300,000 for cancer research.

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上有史以来阅读次数最多的一篇文章既没有女明星的露点照,也没有煽动性的呼号,而是一组照片,名为“21张照片让你重拾对人性的信念”。迄今为止,这组照片已经吸引了将近1400万次访问。Upworthy网站主打的也是希望牌。网站上一篇题为“那名孩子刚走了,留给我们一个了不起的奇迹”的帖文,讲述了一个病重少年歌手的事迹,在这个夏季被阅读了1500万次,募集了30多万美元的癌症研究基金。

The recipe for attracting visitors to stories online is changing.Bloggers have traditionally turned to sarcasm and snark to draw attention.But the succe of sites like BuzzFeed and Upworthy, whose philosophies embrace the viral nature of upbeat stories, hints that the Web craves positivity.

吸引读者在线阅读的策略组合正在变化。博客作者惯于使用冷嘲热讽搏人眼球,但是BuzzFeed和Upworthy等网站倚托正能量故事的传播力取得成功的事实表明,网络亟需正能量。

The reason: social media.Researchers are discovering that people want to create positive images of themselves online by sharing upbeat stories.And with more people turn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to find out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news stories may need to cheer up in order to court an audience.If social is the future of media, then optimistic stories might be media’s future.

原因就是媒体的社会性。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希望通过在线分享积极乐观的故事为自己塑造积极的形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转投脸书和推特等社交网站了解时事,新闻报道要想赢得观众,或许需要采用更为积极乐观的基调。如果说社会性是媒体的未来,乐观的故事或许就是传媒企业的未来。

“When we started, the prevailing wisdom was that snark ruled the Internet,” says Eli Pariser, a co-founder of Upworthy.“And we just had a really different sense of what works.” “刚上线那会儿,盛行的理论认为互联网是讽刺挖苦的天下,” Upworthy的联合创始人以利·帕里泽说,“可是,什么管用、什么不管用,我们的看法却完全不一样。”

“You don’t want to be that guy at the party who’s crazy and angry and ranting in the corner — it’s the same for Twitter or Facebook,” he says.“Part of what we’re trying to do with Upworthy is give people the tools to expre a conscientious, thoughtful and positive identity in social media.”、

“谁也不想成为派对上疯疯癫癫怒气冲冲躲在角落里大叫大嚷的那个人——推特和脸书也不想,”他说,“Upworthy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人们提供各种工具,让他们在社会媒体上表达一个真实的、经过思考的、积极的身份。” And the science appears to support Pariser’s philosophy.In a recent study from the Ma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up votes,” showing that a visitor liked a comment or story, begat more up votes on comments on the site, but “down votes” did not do the same.In fact, a single up vote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that someone else would like a comment by 32%, whereas a down vote had no effect.People don’t want to support the cranky commenter, the critic or the troll.Nor do they want to be that negative personality online.

科学研究似乎印证了帕里泽的理念。麻省理工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Upworthy网站上被“顶”——亦即表明网友喜欢某个评论或故事的方式——的评论或故事能够为站点带来更多的赞成人数,但是被“踩”的评论或故事却没有这种作用。实际上,每次“顶”都可以把他人参与评论的可能性提高32%,而“踩”就没有效果。人们不想去支持脾气暴躁的评论者、吹毛求疵的人或恶搞的人。也没有人愿意在网上留下拥有消极人格的形象。

In another study published in 2012, Jonah Berger, author of 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 and profeor of marketing at 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onitored the most e-mailed stories produc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for six months and found that positive stories were more likely to make the list than negative ones.

在2012年发布的另一项研究中,《传染力:流行密码》一书的作者、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监控了纽约时报六个月内被网民邮件转发推荐次数最多的新闻报道排行榜,发现积极的报道比消极的报道上榜几率更大。 “What we share [or like] is almost like the car we drive or the clothes we wear,” he says.“It says something about us to other people.So people would much rather be seen as a Positive Polly than a Debbie Downer.”

“我们分享(或喜欢)的东西,就想我们开的车和穿的衣服一样,”他说,“会向他人传达一些关于我们个人的信息。因此,人们宁愿被看作波利那样乐呵呵的傻大姐,而不愿被看作黛比唐纳式的丧气话大王。” It’s not always that simple: Berger says that though positive pieces drew more traffic than negative ones, within the categor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ories, those articles that elicited more emotion always led to more shares.

事情并不总是如此简单。伯杰说,积极的报道虽然比消极的报道能够吸引更多的阅读量,但是单就这两类报道而言,能打动人的文章总能被更多分享。 “Take two negative emotions, for example: anger and sadne,” Berger says.“Both of those emotions would make the reader feel bad.But anger, a high arousal emotion, leads to more sharing, whereas sadne, a low arousal emotion, doesn’t.The same is true of the positive side: excitement and humor increase sharing, whereas contentment decreases sharing.”

“举个例子,愤怒和悲伤是两种消极的情感,”伯杰说,“都会让读者感觉不快。但是愤怒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因而涉及愤怒情感的文章,更容易被分享,而悲伤则不然。积极情感也是如此,激动和幽默会促进分享,而满足会减少分享。” And while some popular BuzzFeed posts — like the recent “Is this the most embarraing interview Fox News has ever done?” — might do their best to elicit shares through anger, both BuzzFeed and Upworthy recognize that their main succe lies in creating positive viral material.

BuzzFeed上有些流行的帖文——像最近的“这是福克斯新闻频道史上最囧的采访吗?”——广为分享或许是因为走了激起读者愤怒的路数。然而,BuzzFeed和Upworthy都认为,积极而富有传播力的内容才是此类帖文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It’s not that people don’t share negative stories,” says Jack Shepherd, editorial director at BuzzFeed.“It just means that there’s a higher potential for positive stories to do well.”

BuzzFeed社论主管杰克·谢泼德说,“不是说人们不分享消极的故事,而是积极的故事被分享的可能性更大。”

Upworthy’s miion is to highlight serious iues but in a hopeful way, encouraging readers to donate money, join organizations and take action.The strategy seems to be working: barely two years after its launch date (in March 2012), the site now boasts 30 million unique visitors per month, according to Upworthy.The site’s average monthly unique visitors grew to 14 million people over its first six quarters — to put that in perspective, the Huffington Post had only about 2 million visitors in its first six quarters online.

Upworthy的使命是突出重大事件,但是要以一种让人充满希望的方式实现,以此鼓励读者捐赠、加入某些组织或行动起来。这一策略似乎起了作用,据Upworthy称,上线还不到两年(指截止原文创作时期,Upworthy是2012年3月上线的),网站每月的独立访客已经达到3000万。站点上线后的前六个季度,月均独立访客已经达到1400万。要知道,哈芬顿邮报上线前六个季度,独立访客才200万。

But Upworthy measures the succe of a story not just by hits.The creators of the site only consider a post a succe if it’s also shared frequently on social media.“We are interested in content that people want to share partly for pragmatic reasons,” Pariser says.“If you don’t have a good theory about how to appear in Facebook and Twitter, then you may disappear.”

但是,点击次数并不是Upworthy衡量一个故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网站创始人认为,成功的帖子还需要频频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帕雷泽说“对于那些出于实用原因被人分享的内容,我们很感兴趣。在脸书或推特上所造自己的形象没有一套,你就会消失。”

Nobody has mastered the ability to make a story go viral like BuzzFeed.The site, which began in 2006 as a lab to figure out what people share online, has used what it’s learned to draw 60 million monthly unique visitors, according to BuzzFeed.(Most of that traffic comes from social-networking sites, driving readers toward BuzzFeed’s mix of cute animal photos and hard news.) By comparison the New York Times websit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wspaper sites on the Web, courts only 29 million unique visitors eac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Times.

BuzzFeed已经掌握了让故事疯狂传播的技能。BuzzFeed源自2006年发起的一个研究人们在线分享习惯的实验室,并以此发迹,现在每月独立访客超过6000万。(大多数访问流量来自社交网络,读者更喜欢BuzzFeed网站上因可爱动物照片点缀而不再干巴巴的新闻)。相比之下,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纽约时报网站这个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新闻站点,每月吸引的独立访客也就2900万人。 BuzzFeed editors have found that people do still read negative or critical stories, they just aren’t the posts they share with their friends.And those shareable posts are the ones that newsrooms increasingly prize.

BuzzFeed的编辑发现,人们仍然会阅读消极的或批判性的故事,只是不会与朋友分分享而已。而且,被人分享的帖文也越来越受到传统新闻媒体的重视。 “Anecdotally, I can tell you people are just as likely to click on negative stories as they are to click on positive ones,” says Shepherd.“But they’re more likely to share positive stories.What you’re interested in is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want your friends to see what you’re interested in.”

“顺便说一句,虽说人们点击消极故事和积极故事的可能性一样大,”谢泼德说,“但是积极的故事更有可能被分享。你感兴趣的东西和你想让朋友认为你感兴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So as newsrooms re-evaluate how they can draw readers and elicit more shares on Twitter and Facebook, they may look to BuzzFeed’s and Upworthy’s happine model for direction.

因此,传统媒体在重新评估如何吸引读者并让他们在推特和脸书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时,或许可以向BuzzFeed和Upworthy的幸福模式看齐,以找准方向。

“I think that the Web is only becoming more social,” Shepherd says.“We’re at a point where readers are your publishers.If news sites aren’t thinking about what it would mean for someone to share a story on social media, that could be detrimental.” “ 我认为,网络的社会性只会加强,”谢泼德说,“我们现在处于读者即出版商的时代。新闻站点再不想想在社会媒体上分享故事意味着什么,后果也许是灾难性的。

推荐第3篇:话题性新闻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新的有效载体

徐永恒

主持人语:近几年,不少报纸上话题性版面脱颖而出,受到广泛欢迎,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什么是话题性版面?目前虽无明确定义,特点却也各方公认:围绕编者设置的特定话题,广泛吸引读者“发言”,或贬或褒,议论风生。借鉴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交流互动之长,同时发挥纸质媒体公信度高、留存性强的特色,适应现代读者既看新闻也评新闻的心理需求,这就是话题性版面“开市大吉”的全部秘密。

从广义上说,话题性版面也是“评论”版面,只不过这种“评论”不再只是编辑方面的“一花独放”,而是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百家争鸣”。撞击时现火花,道理越辩越明,贴近性、可读性便含于其中。当然,报纸不是为“话题”而“话题”,要把舆论引导融入话题之中。如何选题,如何编排,这里面有规律,有艺术。本期《前沿关注》讨论这一题目,选发5篇文章,所述真切具体,所论缘事而发,确能给人以启迪。

提要:党报必须主动担当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

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新的有效载体。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要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在选题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度”的把握上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新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委机关报,承担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党报主动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职责,一方面针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时时关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尤其是各界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正确地判断形势,放下思想包袱,乃至理顺情绪。

《成都日报》从2001年7月出刊后,一直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定期发表评论员文章、新闻述评,为典型报道配发短评,开办理论专刊等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但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仅仅做好以上工作,对于确保党报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权威性,还有一定距离。从2002年末开始,我们开办了以时事话题为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版,开始探索通过话题版这种新的评论载体来引导舆论。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强和吸引力、感染力强的独特作用

传统的党报言论,除少量读者来稿外,大多由专业评论员秉笔应命而作,代表的是一级党委、政府的立场,所评述的对象往往是党政中心工作。这种评论者的构成和选题范围造成了还有许多的社会生活现象和读者关注的问题没有进入报社评论员的视野和笔触,读者无法在报纸上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分析。

传统的党报言论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单向传输的,报纸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动表达与被动接受的关系,社论、评论员文章自不待言,即使是编辑配发在报道前后的编前语、编后语和短评,也大多是一种耳提面命的语气。

以上两点,是传统的党报言论存在的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因而对报纸的报道、言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按照与时俱 进的要求,党报除了要强化主动引导舆论的各项工作,发挥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传统言论武器的威力外,还应该根据现实生活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多报道、多评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反映、多评论群众的呼声,因为这些热点问题和群众呼声往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或根本利益,眼前利益或长远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扩大评论作者的构成面,扩大评论文章的选题范围,使报社以外的专家学者、各方面代表人士乃至普通读者也能有机会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在满足读者要求的同时,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实现引导舆论的目的。

经过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许多党报和新兴媒体都选择了开办新闻评论版,围绕某一个或某一类新闻话题集中组织和刊发评论稿件的方式,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引发的对报纸言论工作的新要求。

原中国青年报评论员、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曾经撰文阐述其对于报纸言论版的看法。他认为,言论版把许多言论聚集于一版,与单篇的言论作品相比,并非单纯量的增加,而有一种微妙的质的变化。许多篇观点不同、利益背景不同、论据和逻辑不同的言论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各自具有的那种对读者的强势、支配力受到了弱化,而读者———一个在不同观点之间评判取舍的认识主体的地位,则不期然得到了提升。言论版的这一特点,本身说明了比之单独的一篇言论或一个言论专栏,它对读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言论版因为更加尊重读者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满足读者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就传播的有效性而言,言论版不仅没有弱化言论的影响力,反而强化了言论的影响力。这既是言论版的生命力、竞争力之所在,也对办好言论版提出了比写好一篇言论、办好一个言论专栏更高的要求,对我们如何运用言论版这种新的传播载体引导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选题要求

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选题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从党政工作中心、人民群众关心的交叉点上去观察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新闻事件,既避免脱离各级党政部门正在做的事,也避免脱离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力争做到不闭门造车,不讲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从2002年末《成都日报》推出第一期新闻评论版开始,我们就坚持把“针对重大问题发言,担当主流媒体职责”作为办版方针,注意选择紧扣党政工作中心、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进行评论。一年多以来,《成都日报》评论版先后推出了以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三农”问题、抗击非典、社会转型中的公正问题、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行政体制改革、反腐倡廉、安全生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为主题的系列评论。这些系列评论采用本报评论员和社外读者共同撰稿的方式,以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正在开展的重要工作或刚刚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为对象,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进行多种角度的探讨和评论。

我们还立足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工作实际,把地方党委作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重要举措和人民群众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作为《成都日报》新闻评论版经常化的评论题材。如2002年春夏,四川省组织党政干部学习考察团赴沿海学习考察,目的是加快观念更新、机制创新,促进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及时在报纸上开展了“向沿海学 什么?”的讨论,不仅吸引了许多社外作者的来稿,许多参加学习考察的干部也写文章来参加讨论。

由于我们在评论选题中注意紧扣中央、省、市的工作中心,注意解析广大群众急需了解和理解的重要方针政策或重大新闻事件,同时在文章和版面的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让普通的读者都读得懂、喜欢读,许多评论选题、评论文章推出以后,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层次读者的充分肯定,也使刊发新型的党报评论成为《成都日报》的一大特色。

话题性新闻评论版要注意对“度”的把握

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党报开办话题性新闻评论版,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把握好“度”,核心是要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把政治家办报的原则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对一个新闻性很强的公众话题展开评说,往往会出现各种观点,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论的属性。评论作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虽然有科学眼光、求实精神的评论者总是力求使自己的认识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并不容易的。

更何况生活在现实中的评论者(包括读者),常常具有不同的利益背景、学养水平乃至各不相同的工作、生活具体环境,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但是,科学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如果说只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很难判断它与真理的接近程度的话,若围绕同一问题我们得到了多个答案,我们便有可能比较出它们与真理的接近程度了。这就为我们如何把握好“度”提供了可能。

比如,2003年12月,深圳市出台了拟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防干部职务犯罪条例初稿,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各界群众中反响热烈,有的读者在给我们的评论来稿中称新闻媒体是“第四种权力”、记者是“无冕之王”,他们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负有更大的职责,被寄予更高的期望。显然,“第四种权力”的提法不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更不符合客观实际。但是,作者提出的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看法却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我们在编辑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对文中的错误提法给予了纠正,对文章中的正确看法又给予了强化。

对话题性新闻评论版的组织者来说,把握好“度”,还包括能不能在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评论的视野放得更宽,把评论的笔触探得更深,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乃至敏感问题,都能够在报纸上看到评论,受到引导。

在党报开展新闻评论的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抓不准党政工作中心,对形势变化不够敏感,对群众意愿不够了解,以及畏惧新闻评论的政治责任、社会影响,认为多写多出错、少写少出错等原因,相当部分党报在开展新闻评论工作时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与党报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应当具有的舆论影响力有着较大的差距。

《成都日报》自推出话题性的新闻评论版以后,结合把《成都日报》办成新型城市党报和主流传播媒体的发展目标,在新闻评论的题材选择、讨论程度的把握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果。

比如,对于每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宣传,地方党报往往都采用刊发新华社通稿和领导传达讲话等方式。

这种方式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够强,与群众的要求相距较远,还有比较大的改进余地。200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很快就组织了总题为《〈政府工作报告〉读后感》的专题评论版,从报告提出的2003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建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有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对宏观经济预期目标的调整、政府自身建设等不同方面,对“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类似的新闻评论实践告诉我们,党报开办话题性的新闻评论版,还必须敢于和善于接触那些被认为重大的乃至敏感的问题,这是对党报评论工作者的一大考验。只有通过了这一考验,才能真正使党报担当起党的“喉舌”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的功能,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发展,引导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愧于评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的称号。

(作者是成都日报社编委)

贴近读者 引导舆论

———党报话题性版面的竞争优势 张航

提要: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话题性版面也具有独特的定位和编排理念。

善于在新闻事件中寻找选题,为关注群众利益明确立意,按贴近读者、引导舆论的要求编排版面,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方能显出特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近几年,以围绕读者关心的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实施有效互动、进行舆论引导的话题性版面,被各类媒体普遍采用。话题性版面所独具的参与性、开放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其中,并成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体宣传方式。

尽管从党报到都市报,从晨报到晚报,从综合类报纸到专业性报纸等,我们都不难看到同属话题性的一类版面,但不同定位的报纸,其话题性版面的设置与经营依然有着较大差异。

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话题性版面的出现,已成为其加快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实现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类别报纸上同类版面相比较,党报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话题性版面具有独特的定位和编排理念。从这个角度出发,要办好党报的话题性版面,一方面要力求版面能做到贴近读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尽可能选取与广大读者的生活最贴近、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社会话题进行多方互动式的讨论;另一方面,则要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对来自读者的不同声音进行合理引导,从而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增强报纸可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一份党报,《解放日报》的大众话题版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版面选题的选取到话题内容的编排,《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一直力争做到:既能贴近读者,吸引读者,又能引导读者,引导大众舆论。

选题:在新闻事件中找“热点”

选取读者关注度高,有讨论价值、讨论意义的话题,这是办好话题性版面的一个基本前提。有了好的选题,版面就成功了一半。

追求新闻性,是各类媒体、各种专题性版面赢得活力的一个共同点。话题性版面并不活跃于新闻报道的第一线,但对于新闻性的追求,同样不可或缺。许多时候,讨论话题有无新闻性,甚至决定一个版面能否编排成功,能否吸引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实现报纸与读者的有效互动。

党报的话题性版面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起到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来充分反映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声音的作用,就更加离不开对新闻性的追求,离不开从各类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中寻找讨论选题。在实际生活中,众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往往包含于各类新闻事件中,而这些热点、焦点正是备受广大读者关注的话题来源。紧扣新闻性,选题才会新;扣紧新闻性,版面才可读;扣紧新闻性,才能吸引读者关注和参与,从而真正做到“三贴近”。

2003年5月,在非典这个不期而至的灾难突然袭击我们生活的时候,《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针对这一社会焦点问题,适时推出了“防治非典,你有什么好建议?”、“非典时期,婚宴如何办?”等话题预告。由于反应及时,预告内容又紧扣当时受到群众极大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两期话题预告一经刊出,立即吸引了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读者来信纷至沓来。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大众话题从专副刊的角度,引导读者开展了专题讨论。通过读者自己的文字,话题版介绍了各种防治非典的办法和措施,并结合非典事件,对中国传统婚宴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剖析,提出了改进办法和建议。两期话题版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归功于在寻找讨论的选题时,我们牢牢抓住了新闻性这一要素。

2003年11月22日,球王马拉多纳乘飞机抵达上海。在随后的短短几天里,从其经纪人到接待方,从球迷到一些媒体记者,一窝蜂地用热情和鲜花包裹起老 马。然而,马拉多纳在上海的表现却难令人满意:原定行程一再取消,安排好的活动一再变更,甚至搞出夜奔浦东机场,准备“打道回府”,随即又改变主意折返而归的“闹剧”。当时,一方面个别媒体对马拉多纳依旧追捧不停,对其在上海的每日生活起居等琐事追根刨底;另一方面,不少群众对老马的种种行为和表现颇为不满,也对个别媒体的一味炒作啧有烦言。在这样的新闻背景下,《解放日报》敏锐地抓住这个新闻事件,快速反应,立即在大众话题版刊发了“需要如此追逐老马吗?”

的话题讨论预告,引导读者讨论他们正在关心的,尚处于进行中的新闻事件。这样的话题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吸引了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在《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立足于讨论话题的新闻性,一以贯之地在平日生活中不断发生的新闻事件里寻找“热点”、“焦点”,并从中选取合适的讨论话题,努力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真正实现报纸与广大读者的成功互动。

立意: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

办好话题性版面,第一步是选取读者关注的新闻事件,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讨论选题。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把握好已经定下来的选题,选准切入题目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话题性版面如何以一个适当的角度对选取的题目进行阐述,从而有利于引导读者展开版面编辑者所希望看到的围绕一定主题的互动式讨论。

在这方面,《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始终如一遵循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

众所周知,作为新闻媒介之一的党报,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发言人”,是党的“喉舌”。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党报必须能够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指示和方针;另一方面,党报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能够“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反映读者心声。

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无疑是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创造了一种比较直接的联系,能够起到相互沟通的作用,并能让相关管理者倾听到群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建立在这样的目的之上,党报的话题性版面在把握主题、斟酌立意时,就应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大局观、全局观的基础上,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衡量标准对选题进行更为准确、深入的剖析、阐述,以引导读者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讨论。

“结婚不再需要单位同意,强制婚检也取消啦!”2003年8月18日,我国新《婚姻登记条例》正式颁布,街头巷尾,人们互相传递着这一喜讯。

取消单位证明、废除强制婚检,新条例的这两大“亮点”,让结婚不再是件“烦心事”。同样,离婚手续也大大简化。新条例的颁布施行,仿佛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让人们结婚、离婚变得更加方便轻松。

毫无疑问,由于新条例与长期以来我国施行的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存在着很大不同,其一经颁布,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抓住这一新闻事件提炼一个讨论话题,显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选题基本确定后,关键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握这个选题素材,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引导读者针对这一新闻事件展开讨论?

围绕新《婚姻登记条例》,可以选取的讨论角度是比较多的,如:“怎样看待新条例?”、“强制婚检取消,利大弊大?”、“新条例下,你还会去做婚前检查吗?”等等。

在把握这一选题素材时,《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遵循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和标准。新条例的颁行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当法律赋予公民在婚姻登记环节上更加充分的方便、自由时,人们冷静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与每一个人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婚姻关系之神圣与严肃,如何做到慎重、负责任地“婚姻自律”和道德自律?于是,本着从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价值取向,《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推出了“面对新条例,怎样加强‘婚姻自律’?”的讨论话题。

2003年9月,上海市8家公立医院率先延长门诊时间,以方便群众就医。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在从这个新闻事件中提炼讨论选题时,《解放日报》没有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地做一些已经在进行的相关讨论,而是依然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角度去深入挖掘这一素材。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类似医院门诊时间给群众带来不便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群众对市政建设、水电煤气、交通住房以及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等等,尚有不少意见和建议。可以说,在众多公益企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部门,未能便利群众的服务“盲区”,还为数不少。基于此,大众话题版推出了题为“为民服务还有哪些‘盲区’?”的讨论话题,很快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积极响应。

不难看到,作为党报的话题性版面,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版面编辑原则,才能做出满足读者需要的话题性版面。

编排:坚持正确导向,增强可读性

话题性版面是一种把视角真正投向群众,千方百计加强群众参与度的专题性版面。传统的报道形式,将广大读者视为被宣传被灌输的对象。现在,在面对话题性版面时,读者则可以比较直接地对种种社会问题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或者提出建议和批评。这样,读者从报纸等媒体的“客人”地位一变而成为相关媒体的“主人”,原本的单向灌输也成为双向交流和对话。这不仅密切了传媒与受众的关系,也使媒介内容增强了亲切感。必须明确的是,党报的话题性版面,一方面要力求反映社会舆论,使人民群众的各种舆论都能得到有效表达,健康发育和顺利整合;另一方面也要对群众舆论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并推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舆论上升为主导舆论。

在这方面,《解放日报》大众话题版的做法是:尽可能不偏不倚、保持中性地选刊读者对某一话题的来稿来信,并力求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时,做到多角度、多方位,而不仅仅局限于“正方”、“反方”的话题讨论模式,从而增强版面的可读性。同时,为了坚持正确导向,引导读者,我们在版面编辑中,往往通过话题预告、专家观点、媒体话题搜索等栏目来委婉地表达出报纸的立场与观点,起到正确、合理地引导读者舆论的作用。

总体而言,在各类报纸都普遍设置了话题性版面,以吸引读者目光,增强报纸可读性、互动性的情况下,党报的话题性版面要在竞争中扬长避短,就必须从党报自身的定位和报纸的性质出发,在新闻事件中寻找选题,为关注群众利益明确立意,按贴近读者、引导舆论的要求编排版面。做到这些,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方能显出特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社)

精心选题 认真策划 注重实效

许挺斐 罗卫

新闻宣传做到“三贴近”,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周全的策划组织。《羊城晚报》一直坚持的《公众话题》栏目(或专版),以及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类似话题性专栏专版,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三贴近”形式。

《羊城晚报》的话题性专栏,开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开宗明义就叫《公众话题》。这个专栏不定期在

一、二版等重要新闻版刊出,主要形式是编辑部与读者互动,围绕一个新闻话题,有时以刊登读者来信来电为主,有时以记者采访述评为主,有时加上一些小评论或图片。根据新闻话题的不同内涵,讨论短则数天、数周,长则数月,个别重大的话题甚至时间更长。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变化和采编手段的多样化,《公众话题》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派生出一批多种多样的话题性专栏,尤其是近两年依托读者热线的大量来电所开设的一些话题讨论,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大大增加了原有话题专栏的影响力。

我们认为经营好话题性专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否恰当,是成败的关键。

报纸具有传播学所谓“议程设置”的权力,谈什么不谈什么,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因此,话题性专栏的选题,首先应该有利于社会主流的利益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由于话题专栏需要广泛参与,所以选题应该尽量考虑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关注点,有一定的可讨论空间,也就是各色人等都有话可说,否则只是很小范围的人感兴趣,话题就谈不起来。

《羊城晚报》曾经组织过一个关于文明与陋习的话题讨论,起因是有些人出国旅游时不讲文明,受到当地媒体批评。我们认为讨论这个话题对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很有好处,也是党委和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的工作,便就此用大篇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剖,持续数月,影响很好,最终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还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鼓励大家摒弃陋习。去年10月,《羊城晚报》组织了一个广州公交问题的话题讨论。当时北京塞车比较严重,传媒多有谈及,广州虽然经过“三年一中变”,交通状况大有改观,但同样存在机动车增长很快的问题。未来三五年内会不会出现塞车的情况?应该如何未雨绸缪?广州市人人关心。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推出了一个《未雨绸缪话交通》的公众话题,让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分别亮出“说法”,由于内容贴近,讨论参与度很高,来电来信、网上投稿等非常火爆。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我们则注重权威性,包括正在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更重要的是披露了广州市领导的表态:广州绝不会限制私家轿车上牌!让许多准备买车的市民安了心。专家意见重点则放在如何科学解决交通拥堵上,让他们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市民议论则重在引导他们出谋献策。

其次是组织。话题性专栏和一次性新闻报道不同,也不是一般读者来信专栏,组织得不好,版面内容容易重复,话题讨论“原地踏步”,无法深入。这就需要编辑有策划意识,精心组织。

去年《羊城晚报》组织了一个小学生课后管理的话题讨论,题目叫《请您说说孩子放学该去哪里》,从连续报道一所小学让孩子放学后集体站在街边等候家人来接一事开始,让广大家长发表看法。由于涉及面广,反映非常热烈。但是,编辑也意识到,仅仅停留在让家长提意见的层面,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学校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只让家长一吐为快,讨论无法深入,也容易引起学校“反弹”。因此,编辑有意识地及时引导学校正面发表意见,让他们有理有据地陈述客观困难,双方相互沟通,深化讨论主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一步,采访教育主管部门,提醒他们重视这一问题,研究制订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且让他们在专栏上发表意见。由于组织得当,持续数天的讨论并不重复,当话题最后结束时,各方都引起了重视,学校和家长都有所理解,实际情况也大有改善。

类似的例子,在《羊城晚报》多年的《公众话题》组织中还有很多。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通过编辑有意识的组织,不断推进讨论向深度发展,这种话题专栏才有生气,才能充分体现其存在价值。

第三是实效。话题性专栏不能说完就算,必须注重实效,才会受读者欢迎。当然,这种实效未必体现在每一次都有具体结果上,而是说每个话题都应该力求对大众有所帮助,让读者有所得益。相对而言,羊城晚报近两年更注意这方面的探索。

前年《羊城晚报》新设了一个话题栏目叫《城事众谈》,首个话题就是“北京路如何建成国际级步行街”。读者可以围绕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要突出什么个性特点,景观应如何设计,功能区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提高文化品位以体现“古城商都”内涵等进行讨论,反响非常热烈。我们感到这种话题能够帮助群众认识城市发展,有一个参与城市建设的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能接受。讨论意见最终体现在城市建设上,群众也能得益。

2003年2月,我们接到不少读者关于收到莫名手机短信后被扣钱的来电,最初只是作了一般报道,后来发现这类来电相当多,而“中招”的情况各不同。我们意识到“短信陷阱”的话题值得一做。于是让编辑进行分类,以话题专栏的形式,对如何防止“短信陷阱”进行深入讨论,并告诉读者中招后如何脱身。在3月间连续出了19期,期间还不断根据读者的最新来电增加新的内容,使讨论非常具有时效性和服务性。最后,编辑部以《短信管理现状能改变多少》为题,归纳列出“短信花招大全”,提出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有运营商的反馈,为这个话题作了总结。

类似的题目,《羊城晚报》2003年还推出了“独生子女父母退休补助答疑”、“中小学一费制答疑”等等,重点都是放在让读者充分参与讨论,也给出问题的答案。这种专栏使原来零散的信息产生了规模效应,服务性强,非常有用,以至许多读者天天“对号入座”追着看。

从《羊城晚报》的情况可以看到,话题性专栏对于提高报纸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能够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报纸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形式,话题性专栏因为比较“原汁原味”,都是群众语言,社会参与面比较广泛,社会影响往往比较直接,经过引导,还具有一定的群众自我教育功能,沟通的效果就显得比较好。

能够有效提高报纸的公信力。由于话题性专栏选题基本上来自群众,服务性强,真实可信,道理深入浅出,群众喜欢,对提高报纸的公信力会产生正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坚持做好这种专栏还能够产生良性循环,因为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度提高,就会提供更多信息,双方互动性就会更好,而加强互动性正是当前办好报纸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能够丰富新闻表现形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话题性专栏增加了新闻的受众渗透力,传播效果更好,也使报纸版面手段更丰富。

目前,针对现代信息传播的一些新变化,尤其是吸收网络传播手段的一些特点,报纸话题性专栏形式也有必要进行新的研究和发展。这方面的工作,《羊城晚报》也正在做。

(作者许挺斐是羊城晚报总编室主任,罗卫是羊城晚报要闻部副主任)

找准话题性栏目的切入点

黄绿

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迫使各个媒体在新闻报道上不断寻求突破,以便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时下显现于一些媒体上的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就是这种突破的形式之一。这种突破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甚至直接影响着各个媒体的传统观念以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这些潜于意识、张扬于媒体界面、时而凸现的或大或小的变化,恰恰是媒体新闻报道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点。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在受到读者和观众欢迎的同时,也引起了媒体业内人士及传媒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所以,探讨党报的话题性版面或栏目也有其特殊的价值。

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出现于党报,已经有几年了。

《甘肃日报》这些年在话题性版面和栏目报道上,也作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认为,不论是话题还是版面栏目除了作为报纸一种新的自我表现形式外,其重要的是体现了增强读者参与及报纸与读者之间互动的办报新理念。这些话题有轻松的,也有严肃的;有现象性的,也有事件性的;表现在版面或栏目上形式多种多样,个性鲜明。但是如何才能办好话题性版面或栏目,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其首要的前提就是找准话题和栏目的切入点。能否睿智而巧妙地选择这些切入点,直接关系到话题性版面或栏目在受众中的认可度、参与度以及话题自身价值、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切入点一:形成与读者的共鸣

从话题栏目诞生之日起,其初衷就是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形成读者支持报纸、报纸关心读者的互动格局,这不仅提高了读者对报纸的兴趣,而且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办报的视野和思路。具体在话题上其基本含义有两层:其一是话题的读者化,这就是说从话题的确立就要有读者参与;其二是话题的生活化,这就是说话题要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话题推出后要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设立话题时,就一定要考虑到所谈话题内容与读者有共鸣点。

随着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行为、认识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当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也产生了许许多多新的看法、想法,表现在言语或口头上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些“纷纭之说”既是读者口头上议论的,也是编者经常会面对的,而这就恰好构成了报纸与受众之间形成共鸣的基础。《甘肃日报》在1999年开办话题版面之初,也正是从这里找到切入点的。这样可以在话题版面开办之初,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情绪和参与意识。

轻松入手。党报在读者脑海中的印象往往是活泼不足,严肃有余。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喜欢以更轻松的方式生活。不仅党报自身向着贴近读者努力,读者也是如此希望的,这中间轻松随意的话题就成了两者沟通的桥梁。我们刊登的一些话题如《邻里邻居还亲吗》、《如今爱情是啥样》、《单身苦乐》、《我们还看电影吗》、《我说甘肃足球》等等,这些话题一预告,立刻就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下子就拉近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也为初办话题版面开了一个好头。

读者点题。话题版面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的参与场所,读者不仅是话题讨论的参与者,同时也要成为选择话题的参与者。读者参与选择话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编辑部选择话题时的片面性和过分主观意识,扩大选题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也是调动读者参与话题的又一手段,同时还是报纸与读者对话题形成共识的过程。

小中见大。老百姓在生活中常常有许多“牢骚”,这些“牢骚”看似小事情,却隐含着许多大问题。巧妙地把这些“牢骚”以话题方式表现出来,上可以了解民情,有助于引起社会关注;下可以表达民意,形成读者对报纸的认同感。读者有了认同感,自然就会产生共鸣。例如老百姓对医疗机构服务、药费等意见很大,我们开辟了一期话题《生病的日子》,这一题目显得十分亲切,患者与医疗机构都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促进了两者的相互沟通,也促进了医疗机构服务态度的改善。又如,兰州一直是冬季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的省会城市,加之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沙尘暴的增加,群众对此多有担忧与不满,我们为此设置话题《你有环保意识吗》,鼓励读者从自身谈起、做起,也让群众的呼声督促政府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小话题反映了读者关心的大问题,报纸又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不言而喻这是两者产生共鸣的结果。

切入点二:从当地实际中找焦点

我国各级党报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但每张党报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现实状况、面对的问题等等却不尽相同。正是这种共性下所存在的差异,形成了党报的不同特色。这种特色反映在党报的话题性栏目上,就是在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时,还要具有针对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话题性栏目的层次,避免话题流于形式乃至于热闹中趋向低俗,从而把栏目的话题引向实际,引向深入。一旦话题性栏目切入到当地实际问题亦或热点之中,现实问题是焦点,栏目本身也是焦点。这样,栏目在具有广泛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栏目话题探讨的深度与价值。

其一,审时度势。小话题有小环境,大话题有大环境,所以话题的产生总有其一定的前提与背景。每当国家或一个省(区)出台一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政策或措施时,总会在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巨大的反响,这也就给话题性栏目适时地选择热点话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如果话题角度准确,做到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0年是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年,西部一下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作为西部省区的甘肃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其中提得最响的就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年4月又恰是每年一度的职称外语考试,这便引发了许多人对诸如外语、计算机等职称考试的议论。对此,编辑部立即推出了话题《说说职称考试》。话题一经预告,稿件便像雪片一样飞向了编辑部。读者如此热情,大大出乎编辑部的意料。之后,就此话题连续推出两个整版,可读者要求继续进行深入讨论的电话、信件仍然不断。这一话题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话题充分利用了各种大小背景提供的有利时机。

其二,研讨问题。话题不仅在于有感而发,或就事论事,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形成某种共识和判断标准,或者是推动某一问题得到解决。一般的话题往往多趋于老百姓探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难题,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许多报纸仍需加强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省级以上党报都具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宏观舆论驾驭能力,所以,党报的话题栏目适时地把话题切入到当地一些重大的实际问题之中,借助多方力量集中探讨,其强势舆论所形成的合力,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从而使话题栏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2001年,我们有意识地组织了一组关于如何发展甘肃旅游的话题报道,在编辑部的引导下,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纷纷各抒己见,一时全省上下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探讨开发旅游热。这一话题直接促成了甘肃省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天水麦积山石窟申报世界遗产提案的完成,天水市最后正式提出申请。

同时,话题促成了有七千年历史的秦安县大地湾人类历史遗址开掘报告的完成。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经过深思熟虑,《甘肃日报》又具有前瞻性地开辟了话题栏目“弘扬陇文化系列报道”,广请专家、学者及各方人士畅所欲言,纵论高见。这一栏目的开办,在吸引了大批高层次的读者、作者同时,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其三,扬其所长。许多党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自己非常明显的优势,其所具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公信力、号召力及认可度等,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当地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建立在党报诸多优势之上的话题栏目,自然要扬其所长,紧紧把栏目话题的选择着眼于党报所具有的实际长处,在党报影响力最强的方面诸如有关是非、道德、标准等等方面选择话题,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的实践也多次证明,以此作为切入点,话题往往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切入点三:及时延伸新闻事件

在各式各样的媒体当中,读者“点击率”最高的无疑是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种种新闻事件不但构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而且事件本身也不断影响或者改变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认识和行为。换言之,就是不时发生的新闻事件,除给人们各种感官上留下的刺激与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留下了足够大的思考空间。这种思考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十分长久的,但不论其长短它都给话题栏目提供了随时切入的契机,成为选择话题的广阔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不论是什么样的话题,其本身就是新闻报道形式的延伸和拓展,话题就肩负着诠释新闻的责任与义务。就现实情况来看,从新闻事件中提炼出的话题,更容易为受众所关注和接受,讨论话题时更富激情,也更具有深刻性和穿透力。

2003年,《甘肃日报》的一些报道,便很好地体现了由新闻事件延伸出的话题魅力。年初非典疫情发生后,报纸一方面积极组织新闻报道,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以非典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话题,与读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发表了《危机中的契机》、《抗击非典:我们共同的责任》、《“一号”问题》、《非常时刻的别样假日》、《分餐制缘何难以实行》、《当非典已经过去》等几十篇报道和文章,许多读者与编者一道对非典给予我们的教训和启迪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探讨。同时我们还以2003年发生在兰州的供热问题、公交官司等新闻事件为话题,发表《五问供热大声喊涨》、《兰州热价为何一波三折》、《公交IC卡引出的官司》等各方面的文章与报道。这些话题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大力支持与赞扬,同时帮助解决了一些讨论中的难点问题。

话题性栏目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新形式,如何找准话题性栏目的切入点,这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报纸不断探索的实践课题。从根本上说,要找准话题性栏目切入点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这就是认真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如果脱离了这一前提,一切探讨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

营造平面传媒的立体话语时空

张静民 夏清泉

在广播节目电话热线频繁,电视谈话节目纷纷登场,互联网上一个话题挂出来,帖子满天飞的情势下,以报纸为代表的纸传媒在这方面曾一度无所适从,甚至有一段时间竟变异为腾出版面,专门刊登诸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你和我》、湖南电视台《有话好说》、广东电视台《女性时空》等电视谈话节目的精彩谈话文稿。直至2001年《深圳商报》推出《谈话空间》,才为纸传媒的“谈话节目”———报纸话题式谈话栏目找到了一条出路。与此同时,在国内报业中深具影响的《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也相继定期或不定期开出了《新闻·话题》、《社会·关注》、《大家谈》、《公众论坛》等话题式谈话版面,一时间,报纸上的谈话栏目成为吸引视线和公众参与的又一传媒热点。

报纸新闻谈话栏目的出现、创新和编排艺术

(一)中国报纸新闻谈话类栏目诞生的催产素是报业与报业,报业与广播、电视、互联网间激烈竞争的结果。工作在《深圳商报》的于冰曾在人民网上撰文说:进入21世纪,电脑的家庭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这种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很快显现出来———它不但传播速度极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受众直接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满足受众的个性表达需要。相对于网络的瞬间可达、即时沟通,相对于电视、广播的视觉与听觉语言同步立体形象传播及能够模拟人际交流的特长,纸质媒体怎样在与受众互动、交流中走出自己的路子,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获得持久的吸引力,创造公信力与影响力,已经成为业界人士亟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报纸谈话类栏目的出现,是传媒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报纸业界人士的一种大胆尝试。

(二)既是尝试,就必然要有所创新。从受众参与媒介的感受来说,谈话类栏目必须根据自己的传媒特性来满足受众的心理欲求。通过广播电话热线参与媒介传播,参与者追求的是就某一话题所作的话语表达带来的人际交流的快感;参与电视谈话节目,则更复杂些,这里既有话语表达的快感,又有镜前表演和多向互动的心理快感;而网络上的话题参与,带来的则是一吐为快的快感。

纸传媒作为平面传媒乍看并不具备上述种种传播特长。但这并不等于纸传媒在这方面就毫无优势可言。

纸传媒固有的或经营得来的权威性、公信力和留存性不仅可以弥补新闻传播时效性和缓慢的互动性带来的不足,甚至还可以化不利为有利———根据纸传媒的特点,打造报纸新闻谈话类栏目的话题的代表性、参与的广泛性、观点的典型性(权威性)、联系的紧密性。以《深圳商报》来说,数百期的《谈话空间·你说我说》话题,有60%以上是读者点的题,是真正来自民间,来自受众,其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话题的受众参与指数,在新旧四大传媒中,报纸新闻话题类栏目仅次于互联网,排在第2位。2002~2003年,《深圳商报·谈话空间》的受众参与稿件年均3万余件,相当于每场有200名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150余场的观众总量,以每周1期节目计,报纸一年的新闻谈话类栏目的参与人数足够一档大型电视谈话节目用上3年。至于谈话观点,由于是从众多的来稿中选取,加之可以约请某一话题的权威人士参与进来,所以每一期都可以确保观点的典型性和权威性。同时,由于报纸的订阅特点,加之纸传媒“白纸黑字”成果呈现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受众中的参与者,尤其是从订户中发展出来的常年话题参与者非常多。据初步统计《深圳商报》常年话题参与者达2万余人。庞大的参与人群,既是栏目的发展动力,又是栏目的质量基础。

(三)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策划与编排是门全新的艺术,需认真钻研方可得其门而入。以策划者和编辑者来说,开栏第一件事,就是在你的栏目里,你要通过什么和怎样营造立体的谈话空间,从而获得大众化的、时代化的、有意味的话语资源,并通过对话语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可读性和长远吸引力的报纸版面。这里有几点要重点把握———

其一,谈话氛围的营造。《深圳商报·谈话空间》所以能成就今天这样的“气候”并非偶然。该栏目开版时就要求放下架子,用口语化的、活泼自然的表达方式来提高亲和力,重点营造朋友聊天式的谈话氛围,让谈话栏目充满人文关怀。为此,编辑拟定了“说真话讲实话最烦套话,你来说他来议欢迎参与”的别具一格的栏目宣传词。

其二,真诚、亲切、朴实的语言风格的建树。《深圳商报·谈话空间》尽可能在所编选的每一则读者发言的小标题和行文中来体现这种风格。另外,在《编辑留言板》上不定期地与读者交交心、说说编辑思路,“希望我们大家的谈话空间里,充满了轻松、亲切、入理入心的真诚交流。把刻意端的架子放下,把你的心打开”,从而让读者、作者觉得编辑不是在说套话和大话,而是在平等地与自己真诚交流。

其三,栏目的策划设置。说明确些,就是在有限的版面中设置尽可能多的谈话方式,以吸引更多层面的受众参与到栏目中来。

《深圳商报·谈话空间》的策划与编辑者们深知,在谈话栏目的编辑与策划过程中,谈话话题、发言内容与形式也同样不能忽视。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形式的不断创新,也就没有内容的持续深入人心。为了丰富谈话方式,多为读者奉献一些谈话的“花色品种”,开版3个月后,编辑在每期话题的读者发言后增加《特约发言》(请有关权威、专业人士谈看法)、《话题链接》(有关深度背景信息)和《编辑发言》(编辑对本话题读者观点的大致印象及自己的看法)。从2001年3月份开始,在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每周又增设一次《谈话现场版》———每周由编辑主持,请两位嘉宾(由大学教授、律师、作家、社会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在酒吧或报社现场谈论近期某一热点话题,谈后由记者整理3000字左右配照片在谈话版见报。有时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当天就可以找嘉宾来谈,当天做版,第二天就可以见报。

谈话现场版的开辟大大提高了谈话的时效性。

为进一步丰富内容,从2002年1月开始,《谈话空间》在将谈话现场版扩为每周两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每周一次的观点碰撞版,一般选取专业性较强的话题,请4位专业人士发言,进行针锋相对的观点大碰撞。同时,考虑到读者除了对特定的话题有兴趣外,有时也会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要倾诉,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与慨叹也需要一吐为快。为此,《谈话空间》又增加了每周一次的今日无主题版。在这个版上的每篇读者的文章后面,都有长短不等的编辑留言,这种读者说话、编者响应的方式很受读者欢迎。

到目前为止,《谈话空间》以读者参与版———谈话现场版———观点碰撞版———今日无主题版四种形式与读者见面,每周至少要谈论5个话题和一期的无主题版,尽可能多方位满足受众需求。

与《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不同,《南方都市报》的《广州新闻·话题》设置了《记者调查》、《市民意见》、《律

师观点》、《部门说法》等子栏目,《广州新闻·关注》设置了《事件回放》、《专家说法》、《读者发言》、《记者调查》、《观点集萃》等子栏目,在话语汇集的全面性、权威性和栏目的实用性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谈话话题的策划、选择和设置

总栏目确立之后,子栏目的设置策划与版面的编辑编排只是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坚持报纸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策划好谈话话题。

什么样的话题才称得上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优秀话题?或者说我们应该策划、选择和设置怎样的话题才能营造出一个立体的、通畅的谈话时空,从而把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办好?根据《深圳商报·谈话空间》几年来的成功经验,以及其它报纸的实践成果,我们认为有这样几条标准值得栏目策划者与编辑者在话题策划、选择和设置中仔细把握———

(一)策划、选择和设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的谈话话题。《深圳商报·谈话空间》是2001年1月起创立的全新新闻谈话类报纸版面。开版伊始就以每天半个版,每周7期的高频率出现。其主打子栏目《你说我说》首先定位于以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为话题,让读者来稿发言参与讨论,每天选择6至7名读者的发言,每人的观点以300至500字的文字篇幅呈现。

我们将《谈话空间》的部分话题罗列在这里,其新闻性一目了然:50元机场建设费该不该收?

小孩女性化是女教师多造成的吗?

“末位淘汰制”之我见

病人该不该有知情权?

未婚同居,你赞成吗?

“安乐死”可行吗?

你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上网?

禁止员工谈恋爱,这样规定对吗?

为什么这么多的女性陷入罪恶?

从“陈太”退休说女强人“第一女儿”喝酒被罚

当奥委会传来消息„„

你会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吗?

《谈话空间》的策划与编辑者们之所以首先强调话题的新闻性,是考虑到这个栏目要有长久的生命力,保持编者常做常新,谈者常谈常新,读者常读常新,就必须期期保有新鲜的由头、新鲜的观点和新颖的做法。

(二)策划、选择和设置大众关注度高或大众最新关注的热点现象作为谈话话题。由于我们不能预知新闻,更不能提前策划新闻(不能策划新闻事件,而只能策划新闻宣传报道的时机、方式、规模、人员等),加之报纸新闻时效性的制约,使那些大众关注度高的新闻话题往往成为报纸谈话类栏目的首选。

大众新近关注的热点现象是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选题的又一重点。2003年底,广州相继举办“美在花城”、“明日之星”、“新丝路模特大赛”,加上近邻香港的“港姐”、“亚姐”之类,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针对这一新近大众话题,《广州日报》在娱乐版作了一期“炮轰选美怪现象”的谈话专题,请操作者、实践者一起发言,探讨选美的方方面面,碰撞出的种种观点见解还真让人耳目一新。

在策划、选择和设置大众关注度高和新近关注的热点现象的话题时,策划和编辑者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就是不能“一厢情愿”和“越俎代庖”,即以为自己关注的就一定是受众关注的。《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为确保选到读者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进一步提高受众的直接参与热情,避免编辑个人视角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开版不久,就在报上留言推出有奖点题制度,请读者参与推荐话题,读者点的话题被采用后即发点题奖。事实证明,读者点题的做法非常有效,现在读者点题被采用的已占《谈话空间》所谈话题的60%以上,不仅有数量保证,而且在质量上也可确保所选的一定是受众关注度高和新近关注的话题。

(三)策划、选择和设置与受众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谈话话题。报纸谈话版所策划、选择和设置的话题是否与受众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将直接关系到参与谈话者的数量与热情,同时,也将关系到参与者是否有话想说和是否想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深圳商报·谈话空间》《你说我说》曾策划了两期“病人该不该有知情权?”的话题。由于话题与受众生活关系紧密,因此不仅发言者众,而且皆能切中肯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策划谈话话题时作为面向大众的报纸,其话题在强调新闻性、关注度和贴近性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话题内容的广泛性。这一点《谈话空间》做得较好,策划和设置的话题涉及的领域很广:有关于反腐倡廉的《高薪养廉》、《廉政账户》、《腐败与年龄》等话题,有关于社会治安的《怎样看待民间义务反扒队》、《我为整治出租屋献一计》等话题,还有关于婚姻情感的《网上老公是第三者吗?》等话题,有《性教育该不该引进课堂》、《恢复女子中学是进步还是倒退》、《儿童读“四书”“五经”好不好》等教育类话题,有《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合理吗?》、《5万5一颗荔枝,值吗?》等经济类话题,还有《行为艺术,离艺术究竟有多远》、《纯文学期刊过时了吗?》等文化艺术类话题。策划的关于新闻人物、人才就业、法律制度、公民道德、心理健康、体育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更因与社会生活中的大众关心的热点紧密相关,从而调动了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兴趣点和阅读欲求。

(四)策划、选择和设置能够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话题。对于既无影像又无声音的报纸谈话栏目来说,能够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带有争议性的话题就显得更加重要。譬如:

如今的孩子怎么管?

让老人住养老院就是不孝吗?

用女性裸背做广告,有辱女性?

考分是否属学生隐私?

院士该不该花钱做广告?

在读大学生可否开婚禁?

怎样做个好母亲?

这些都属于带有一定争议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对于报纸的谈话栏目来说,不但可以以语言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活跃版面的谈话气氛,调动受众阅读时智力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谈话现场版》的主持与编辑制作,拓展谈话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报纸新闻话题谈话类栏目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报纸这一纸传媒的话语空间,不仅使开设此类栏目的报纸因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增强而加大了受众覆盖率,而且使报纸的语态完成了从“我不说”到“要我说”,再到“我要说”和“我要充分地说”的发展进程。这是中国报纸的进步,也是近年来中国新闻业发展的一大收获。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系)

推荐第4篇:新闻评述话题

助人为乐为何也有风险

重庆中学生万鑫扶起一名摔倒老太,却被老人及其子女当成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学生父母赔偿,但案件到二审时原告主动撤诉。此案不禁让人想起4年前的南京青年彭宇──同样是帮助摔倒在地的老太、同样被告上法庭。难道,“做好事反被诬陷”,已成了逃不出去的历史轮回。

1年前的今天,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赶场途中扶起1名摔倒的老太。不料,老人及其子女竟说他是肇事者,将他告到法院,要求其父母赔偿。

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一审驳回老人的诉讼请求,老人及其子女上诉到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这天,老人主动要求撤诉。

虽然赢了官司,事隔1年,做好事的万鑫并未从阴影中走出来。一向老实的他变得比过去更加沉闷,成绩一落千丈。

谁的城管,谁的城?

近日,杭州市城管执法局举行拍卖会,拍卖的物品都是执法罚没物。此举本是向社会公开罚没物去向,体现城管“大公无私”的形象。不曾想,当两只“无辜”的毛绒玩具小熊被身穿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高高举起、拍卖师展示罚没的一摞鞋垫公示拍卖等照片在媒体上刊发后,引来一片质疑声甚至骂声。

郑州城管打人**还未平息,武汉就召集了2000城管联合拆迁,而在“人间天堂”的杭州,更是玩起了“罚物”拍卖的杀手锏。似乎,这个城市已成了他们的舞台,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将“闹剧”在全国巡演。而每场闹剧上演的背后,都或多或少的刻画着底层人们不可名状的心酸与无奈。

那么,城管究竟是谁的城管?城市,又到底是谁的城市?

顾名思义:城管,就是城市的管理者。其权力之大、职能之广,几乎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它,却又是一个模糊的行政概念,它不属于某个机构却可以跨进该机构进行职能管理。从常理上讲,城管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推进者,而这种推进,绝不仅仅是市容市貌的整治、小摊小贩的治理,它更应该深入城市发展的内核,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城市进步的阳光惠及每个角落。但现实中,城管总是一幅冷面孔,那被无情掴掌的老农、凶神恶煞的拆迁、以及这狂傲至极的拍卖,都为城管形象作了最好注脚。

拿着纳税人的钱,却干着让人深恶痛绝的事,这难免使人悲哀。就杭州城管来说,谁给了他们拍卖的权利,拍卖程序是否合法,以及拍卖后的钱物流向,都亟需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否则,那高举在手中的物品,又怎能承受得起下层人们的悲哀。

城市,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社会,她也绝不能成为陌生人的社会,但现实的管理理念却在一步一步地把她向陌生社会逼近。一个城市理应包含着各种生存状态的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谋取生活之道的人们,这才是城市最应具有的原始风貌。而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很多人奉行一种畸形的城市审美哲学,许多人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许多下层的声音也在城市的管理进程中渐行渐远,使得城市成了一部分人的城市,城市美学成了小部分人称道的管理理念。托马斯潘恩曾经说过:“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政府本身不拥有权利,只负责义务”。同理可得,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管得最少的城管才最受人尊敬的城管。因为在现代城市的进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上的博弈,二者之间经过一番摇摆,必会回归中庸之道。而恶性的打压,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比如保障制度的缺位、城市评比制度的误解,而单纯的城管,又会有多大的作用呢?他只不过是把这些现象推至城市的后台,让少部分人品味了一场精神狂

欢。

所以,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城市,城管也是我们共有的城管。二者之间,用不着兵戎相见,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城管签不打人承诺书,流氓招能管住土匪拳脚?

76岁的河南省中牟县郑庵镇贾庄村老农张会全和老伴陈桂香头天中午赶着驴车从家中出发,当晚8点多来到郑州。在街头露宿一夜后,第二天上午8点来到省城郑州建业路附近的一家菜市场门口,正准备卖菜时,来了一辆执法车,跑来一个城管,呵斥、动手摔车上的红薯和萝卜。老人弓着背极力阻止,却招来城管左右开弓、照着老人的老脸的无情掌掴。老人说:“我赶着毛驴车走了8个小时,到郑州卖红薯,只为给家中瘫痪两年的大儿子挣点买药钱”。如上的一幕,想必已经为全国民众所熟知。这是近一个月来,郑州市发生的第四起城管人员粗暴执法、动手打人、掌掴民众事件。一幕幕、一场场,野蛮加血腥,土匪加流氓,足以令和谐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和那位被掌掴的老人一样,全体很受伤、很气愤、很无语、很绝望。

这幕悲剧上演后,有关方面和既往一样,先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决定迅速成立以区纪委、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尔后抛出“临时工”所为的无耻谎言,再接下来,更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据今天的媒体报道,“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要求该市所有城管队员签订文明执法承诺,以确保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再发生打人事件”。

从这个事件的前后始终、方方面面,我们看到的是,有关方面始而装聋作哑、虎脸作态,继而掩耳盗铃、遮遮掩掩,接下来就是弱智井喷、玷污文明――作为掌掴老农的上级主管单位,竟然能出一个要下属签订承诺书的举措,并且这个承诺书签订的内容就是不打人!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郑州城管的队员们,是不是都有暴力狂的心理?是不是都有虐待狂的倾向?是不是都有法西斯的拳脚?是不是都有土匪流氓的品行?

若进一步追问,恐怕就不免要纵深化了――上级主管部门是宽纵下属的掌掴、打人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还是其主导管理思想就是拳脚相加、土匪流氓招数尽用?这个城管队伍是局部囊肿了,还是全体溃烂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此是心知肚明,还是半知半明?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如此恩宠有加,是爱兵心切、护犊子护瓤子,还是心里有鬼、害怕被株连、暴露自身?

城市管理也好,政府管理也罢,行使的都是民众赋予其权限的管理职能。从道理上讲,这个权限,民众给你则罢,不给你则你狗屁不是。而你城管、政府的所有行径,都应该是良性的而非恶劣的,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快性的,是让民众好而不是让他们难受,是让他们有饭吃而不是砸掉他们的饭碗让他们没的吃没的喝,都应该是文明的而非野蛮的,是正人君子的而非土匪流氓的――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这不是政府工作人员所为,这是土匪流氓所为。任何一个时代、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政府组织,都应该是“权为民所赋”,都应该依法不违法、违法必备究,画个法律道义的圈子行使权力,都应该不以权力谋私利,更不应全盘以权力谋取全盘的私利。若某个政府组织反动上述种种,则其无疑宣告了与地球转

动、与世界文明、与民心向背的背道而驰。

而实际上我们要进行讨论的,还不是这么大的话语、这么大的话题――我们讨论的是,郑州市有关方面竟然要从约束城管队员在行政执法、日常工作中的“不打人”开始,这就好比在蒙昧野蛮时代,雌雄为发泄力比多相争、地盘为生存相争、口中食为填饱肚子相争、动物为不可莫可的兽性相争,要动用胸大肌、动用四肢爪子、动用牙齿口舌“打人”一样。这样的“承诺书”、这样的管理,一步退回文明史前的蛮荒时代,以丛林法则的入门动作做起,步伐也忒大了点吧?

可叹的是,城管每每手痒痒之后被殴打的民众,却全然不如此,他们蒙昧、他们蛮荒、他们土里刨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挨打受气时常被掌掴,但是,他们是人,他们善良、正常,他们有人性,他们有慈悲心――也是今天的媒体报道,听到打人的城管被拘留、相关责任人停职的消息,被掌掴的老人张会全连连摆手:“快把人放了吧,我原谅他了”,一家都是几口人,生活不容易,“我现在不疼了。把人拘留,他家里可咋弄啊?”他的老伴说:“还得执法,不执法不中啊!”“执法时好好说话,别摔东西”。

推荐第5篇:逆转心情随笔

不来,不甘心:来了,又后悔……生活中许多的事都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墙里和墙外的人似乎总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宿命。

有些事,之前总是拼命的想要去做;做了之后,却远没有之前的那种以为的快感。于是,剩下多余的时间里,开始了思考,反省自己做的到底值不值得?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就一定要去做?

生活还有一个对立的端点,之前什么都懒的去做,之后又极力的去悔恨。而事实证明在悔恨的同时,却又制造了下一个悔恨。

是啊,多少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轮回,一个接着一个,总是好像会习惯的给自己铺好下一个同样的结局。

也许,他们想过要改变,可是却很少真正行动。不是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更多的是不去改变。没有改变,就永远没有逆转,等待的只有轮回。他们为结局可悲,可真正可悲的是他们自己,殊不知他们已经成了可悲的产物。

也许,在下一个轮回到来之前,应该学会开始逆转。只有逆转才能改变,一定要相信可以做得很好。

推荐第6篇:新闻英语口语考试话题

1.There are lots of social problems facing China nowadays, for example, an aging population.For those elderly, disabled people, 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as a burden to the family & society.Do you agree? Explain why.

2.What are the top 10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se problems? Explain why.

3.Do you know any endangered animal species in the world? Explain briefly why they are dying out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save them.

4.What are the natural disasters we often learn about from the media? 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be done to deal with it when a natural disaster actually happens?

5.What’s your opinion on homosexuality? Do you think same-sex marriage will undermine heterosexual(异性恋的) marriage? Explain why.

6.Nowaday,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expensive for people to go to hospital when they are ill.What do you think the government can do to deal with the iue?

7.Describe a news event that happened recently.You are expected to tell us What it is about Who is involved in it Why is the news interesting/ special/newsworthy… 8.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ole it plays?

9.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 star? What moral quality in him or her do you think appeals to you most? Explain why.

10.What kinds of electronic device do you use in your daily lif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pple Company, its products, and former CEO Steve Job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11.When did you begin to use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do on the Interne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do you think it can take the place of printed media?

12.Can you make a list of some medical malpractices you have ever experienced or heard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can be done to prevent these medical malpractices?

13.Some people think that good performances in spor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en we evaluate an athlete.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14.Do you agree that family education is eential to a person’s growth? How can we ensure that children grow up happily, healthily and safely, and are able to fulfill their potentials in life?

15.If you are about to run an in-home care program for elderly, disabled people, what services would you offer? Explain why.

推荐第7篇:新闻采访写作话题

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结束了男子110米栏争夺

北京时间5月15日21点56分,2011赛季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第二站上海站压轴赛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八万人体育场上演。刘翔以13秒07获得第一名,美国名将奥利弗13秒18获第二。这不仅是刘翔本赛季首次参加室外比赛,同时也是他在正式比赛中首次采用七步上栏的新技术。本赛季刘翔决定改变此前一直使用的八步上栏技术,在第一个栏之前采用七步上栏,以期提高前半程速度。此次比赛是刘翔对新技术的首次公开测试。

据新浪体育 昨日晚22时,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结束了男子110米栏争夺,刘翔以13秒07获得冠军,创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而美国名将奥利弗结束了连胜势头,他只以13秒18获得了亚军,梅里特以13秒24获得第三,史冬鹏以13秒52获得第5名,谢文骏以13秒63获得第8名。刘翔由于临时把起跑八步改成七步,因而备受关注,但在周五的赛前发布会上,刘翔对记者表示若不成功,则可能改回八步,刘翔被安排在第五道,奥利弗在第4道,史冬鹏在第3道,谢文骏在第9道。大会司仪介绍到大史时,他平静地挥了挥手,而奥利弗则目光炯炯,双手高举示意,刘翔则以有点诙谐的眼光盯着镜头,不断做着鬼脸,大会介 绍到他时,他露出灿烂笑容,接着往前跑了几步热热身。谢文骏则用力挥挥拳头,宣示自己不服输的心。发令员一声令下,选手开始准备起跑,此时刘翔突然举手示意,大伙起身活动一下,重新开始准备。刘翔心情轻松,对着远端摄像机还做着鬼脸 ,第一枪顺利起跑!刘翔强势出发!奥利弗明显出发失误,他差点摔倒,第一栏时奥利弗就明显落后!开始栏间争夺,刘翔节奏相当稳健,越跑越带劲,而奥利弗节奏大乱,第二栏被他打倒,第四栏又被打倒,接着奥利弗虽然冲击有力,但频频打栏,严重影响速度,而刘翔则丝毫不乱,一直保持着领先,刘翔最后的冲刺强劲有力,他第一个杀过了终点!赢得了冠军,奥利弗则在他身后冲线,已经一年多都没有被击败的奥利弗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13秒40,在2010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仅获第三名,第一次输给队友史冬鹏;13秒09,在广州缔造亚运会“三连冠”传奇,刷新自己保持的亚运会纪录;13秒07,在家门口举行的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中如愿以偿战胜对手奥利弗,重新品尝到钻石联赛分站冠军的滋味„„这一切,刘翔在一年内完成。每一次,刘翔都在用行动宣告自己的回归:回归赛场、回归亚洲、回归世界!“运气好的话,这样的成绩或许可以登上明年伦敦奥运会的领奖台。”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刘翔一直忍不住微笑,“不过我不会满足于这个成绩。”正如刘翔自己前一天所说的:“信心是建立在自身实力之上的。”15日晚的比赛中,刘翔果断地采用了“七步上栏”的新技术,“起跑很顺、冲刺也很顺,虽然上栏这两步还有点问题,蹭了两三个栏,但总的感觉起跑还不错。”的确,比赛一开始,远远就能看到刘翔从起跑到上第一个栏一气呵成,过了第二个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来还盯着奥利弗跑的,突然他就不见了。”刘翔于是只顾着自己跑,第三个栏、第四个栏、第五个栏„„ 刘翔一路领先,几次趔趄的奥利弗在他身后紧追不舍。但栏间和后半程本来就是刘翔的优势所在,因而他越跑越快,越过终点线之后,电子显示屏打出了刘翔的成绩:13秒07!奥利弗以13秒18位居第二。上海体育场内顿时一片沸腾,刘翔兴奋得脱掉上衣绕场一周,挥手向家乡的观众致谢。在2007年8月31日举行的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造“第九道奇迹”、实现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大满贯之后,这是刘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级别的冠军。这期间,他经历了奥运会因伤退赛的巨大考验,更经历了此后近两年的沉寂。这段沉寂让刘翔变得成熟,也变得更加耐心。“还是要有耐心,不要急,我今天尝试七步上栏,就是告诉自己不能受其他人的干扰。”刘翔这样解释自己成功夺冠的心态,“其实奥利弗现在的实力比我强,但我今天发挥得比较好。他今天就是有点急,不够放松。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让我‘有机可乘’了。”2012年,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此之前,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将于今年8月在韩国大邱举行。对于刘翔而言,“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已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加速”的动力。“今天是我今年的第一场室外赛,能跑出这样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我尝试七步上栏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还需要对过栏的速度加以锻炼,同时也让自己各方面都能够加强。”刘翔说,“我对今年有个挺好的展望,通过这场比赛,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希望今年可以跑进13秒,我觉得我有这个实力。”

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板凳妈妈”报道

湘潭在线11月8日讯(记者 尹奇军 廖英) 妈妈,人世间最温暖、最亲切的称呼。妈妈的爱,崇高、博大、无私。 在湘潭,有一位特殊的妈妈:她从小失去双亲,失去双腿,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之路,她用博大的爱滋润了138个孤残儿童的心,她37年如一日义务护理和扶养孤残儿童。她用她的无私、她的执著、她的崇高为“妈妈”这个称谓注入了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光辉。她叫许月华,今年54岁,是湘潭市福利院的一名编外护育员。她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之路

许月华有一段痛苦的人生经历。刚满一岁,她就失去了父亲。11岁时,死神又夺走了她的母亲。12岁那年,在铁路上捡煤渣时,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体,她从此没有了双腿。在医院,她昏迷了3天。醒来后,发现自己半截身子没有了,她撕心裂肺地哭喊:“我再也站不起来了吗,我再也不能走路了吗?”许月华不止一次想到了死。正当她绝望的时候,政府给她减免了所有医疗费用。出院后,并不宽裕的乡亲们关心她的衣食住行,自发轮流来照顾她。在大家的帮助下,许月华渐渐长大了。从懂事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报答党和政府的恩,要回报乡亲们的情。1973年,17岁的许月华被送进了湘潭市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过了半个月,许月华就不安了。“周阿姨,我想帮福利院照看小孩。”福利院院长周瑞英来看望她时,许月华这样恳求。周院长吃了一惊:“月华,你是不是在说梦话啊?你要能自己走路,我就给你安排。”“走路,走路”,许月华被这两个字搅得心乱如麻。她尝试过拄拐杖,但双腿全无,没有支撑点。想安假肢,因高位截肢,没有接合点。一天,福利院一位撑着凳子学走路的孤儿给了许月华启发:假如用两条凳子当腿,不就可以走路了吗?那天晚上,等院里的孩子都睡觉了,许月华拿着两条小板凳,爬到院子里,开始练习“走路”。她不敢到水泥地上去,那样声响太大,怕吵醒孩子们。她选了一片泥土地练习,可那里凹凸不平,加上板凳大小不一,刚一开步,就重重地摔了一跤。她爬上板凳,先把一条板凳往前移动,再全身用力,把身子挪到前移的板凳上。就这样,许月华“走出”了伤残后的“第一步”!接着,她又抓住板凳往前一移,身子也跟着用力向前,却因无法控制身体重心,翻进了旁边的沟里。前额碰到了石头,鲜血流了一脸。许月华用手抹去血,艰难移动身躯,捡起掉落沟里的板凳。然后,手指用力抠进泥土中,一步一步,从沟底爬上路,重新开始练习。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一步,二步,三步„„那一次,许月华“走”了十五步,摔了七跤。一个多星期后,她的手掌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钻心地痛。几个月过去了,手上的血泡变成了厚茧,瘦弱的胳膊变得有力量了,她“走”得越来越远,“步子”越“走”越快。有一天,她用板凳“走”到院长办公室:“周阿姨,你看,我能走路了,给我事做呀。”摸着她的手,周瑞英流泪了:“月华,我服了你了。”从此,本来是被供养对象的许月华成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编外保育员,成了福利院孩子们的“板凳妈妈”。从开始用板凳“走路”,到现在她“走”坏了42对板凳,平均不到一年就“走”坏两条。

她用无私的爱,温暖了138个孤残儿童

“上班”的第一天,许月华就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把党和政府给我的爱、乡亲们给我的情,转送到福利院的孩子身上。” 1974年的一个冬夜,一名先天唇腭裂的女婴被送到了福利院,院长给她取名“方胜利”。胜利患重感冒并引发肺炎,必须专人重点照顾。可是,院里的人手紧张,领导很发愁。“交给我吧。”许月华抱起了胜利,胜利成了她怀抱里的第一个孤儿。 给胜利喂饭、喂水极其困难,稍不留心孩子就呛着了,许月华一调羹一调羹地小心喂奶喂药。胜利的病好了,后来唇腭裂也被治愈,长成健美的姑娘,现在做了母亲。“我能做妈妈,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全靠许妈妈。”只要提起许月华,方胜利的眼里就涌动着泪花。对孤儿社湘秋来说,许妈妈就是她的救命恩人。那年夏天,她因患肠道畸形转慢性肠炎、慢性痢疾住院。她不断地拉肚子,因为腹痛哭闹不止。福利院派了3个保育员去照顾,一天下来,都受不了那种苦,全哭着回来了。许妈妈主动要求一个人到医院去陪护她。许妈妈抱起小湘秋,第一句话就是:“别哭了,妈妈来了。”白天,她把湘秋抱在手里打吊针。晚上,她搂着湘秋在怀里过夜。湘秋频繁拉肚子,屎尿常常拉到了许妈妈身上。许妈妈总是先帮孩子洗净身子,换上洁净的衣服,再轻轻哼着曲子哄着湘秋睡下后才爬起来,清理掉自己身上的脏物。二十多天过去了,湘秋仍然高烧不退,腹泻不止,嘴唇还起了一层黑壳。许妈妈急了,她流泪恳求院长:“求求你们想想办法,一定要把孩子治好啊!”院长感动了,当即安排成立了一个抢救小组。经过107天的治疗,湘秋的病终于好了。出院时,一位医生开玩笑说:“小湘秋,你是许妈妈哭好的。” 孤儿方进的病是许妈妈“嚼”好的。7岁那年,方进头上长了大脓包,流血流脓,还散发恶心的气味。许妈妈到处寻医问药。终于,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她采集了好几味草药,每天清晨,她把又苦又涩的草药嚼成糜状,敷在方进清洗后的伤口上。一个多月过去,方进的脓包奇迹般地消失了。从那以后,许妈妈常常用这种方法,为孩子们治病疗伤,因为常年用牙齿嚼中草药,她的牙齿坏了,经常发炎。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婴幼儿不断增多,许月华抚育的“儿女”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同时带着15个。为了方便,她让孩子们都睡在自己的床上。床铺太窄,就不断加宽,最后加宽到了五米,她那张大床成了一座小型幼儿园。白天,许月华带他们在床上做游戏,给他们喂奶,爬来爬去,常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晚上,这个刚睡下那个又醒了,这个刚停止哭那个又扯开嗓子喊,许月华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许月华悄悄起来,拿出织针和毛线,为孩子们织毛衣。没钱买毛线,她就去附近的棉纱厂领纱手套绞边,那时绞10双手套可以赚1角7分钱,还能剩下一小截纱线。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记不清绞了多少双手套,许月华把攒下的一分一角存下来,买回毛线,为孤儿们编织毛衣毛裤。绞手套剩下的纱线,她一截截存着,一根根接上,为孩子织成衣裤、手套„„这么多年来,她为孩子们织了800多件毛衣毛裤,能装满满一货车了。37年里,许月华带大了138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不变的只有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尽着妈妈的责任,奉献着无私的母爱。 她用37年的执著奉献,铸就了一座爱的丰碑

1985年3月,许月华被湘潭市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成为“感动湘潭的人物”。1987年7月,许月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命运给了我残缺的身体,党和政府给了我健全的人生,我要用一辈子来感恩。”许月华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这句承诺,在许月华心中,分量最重。刚进福利院那几年,许月华每月只有二三元的补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增加到17元。这些钱她舍不得自己花,都为孤儿们买了吃的、穿的、用的。在福利院,许月华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回她肾结石急性发作住院,刚出院她就直接进了福利院幼儿宿舍。那次她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我要把欠孩子们的时间补回来。”护理班长心疼她:“月华,你这样下去会累死的。”许月华轻轻一笑:“真这样累死,我乐意。我还留了几十块钱,就拜托你替每个孩子买件衣服,算是我给他们的一个纪念。”1987年11月,许月华和老实憨厚的赖子元结婚了。新婚那天,许月华对爱人只提了一个要求:“我会一辈子都不离开福利院的孩子,你也要一样。”儿子赖明智记得母亲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我是你的妈妈,也是福利院那些孤儿的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心头肉。”孤儿生病了,许月华都会从家里煮些鸡蛋、炖个鸡去给他们吃。她笑着说:“幸福搭帮共产党,鸡鸭菜饭大家享。”这些年,经常有好心人来看望许月华,送些慰问品和慰问金。实在推辞不了的,她就会转送给孤儿们,仅去年和今年,许月华就转赠了5000多元钱。孩子们最“粘”许妈妈。许月华护理的孩子,有的父母双亡,有的被父母遗弃,有的四肢不全,有的先天智残,但他们在福利院,从来不会缺少母爱。有人逗孩子们喊“妈妈”,那些孩子就是不喊,他们说:“你不是我妈妈,许妈妈才是我亲妈妈。”有几回许月华外出,孩子们急得到处哭喊着“要妈妈”,许月华一回到家,孩子们就一个个笑了。已经长大的孩子们,过了许多年还一直说:“许妈妈的怀抱最温暖。” 37年来,她那板凳“走路”的声音,成了福利院孩子们永远温暖的记忆,成了他们幼小心灵里的天籁之音。谈起自己的“儿女”们,“板凳妈妈”一脸的骄傲。37年过去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家立业,有的留在了湘潭,有的去了远方,但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他们写的是一个共同的名字:许月华。“板凳妈妈”的儿女还在增加,她的爱心故事没有句号。 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许月华免费当编外保育员

她12岁时高位截瘫,两个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撑;17岁时,她被送进了社会福利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她是130多名孤残儿童的“妈妈”,播撒着伟大的人间母爱。37年来,她始终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热心助人。她的事迹在网上热传,网民亲切地称她“板凳妈妈”。她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许月华 高位截瘫仍当免费保育员

1973年,许月华被送进了湘潭市社会福利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过了半个月,她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向院长提出要帮着照看小孩。院长拗不过她,就让本来是被供养对象的许月华,成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编外保育员,成了福利院孩子们的“板凳妈妈”。福利院从拖拉机轮子底下捡回胜利时,她才几个月大。胜利患重感冒并引发肺炎,必须专人重点照顾。领导正发愁到哪里抽人手时,许月华说:“交给我吧!”抱起胜利就开始哄起来。胜利是先天唇腭裂患者,喂进去的食物,往往会立刻从鼻腔里流出来。许月华就把她抱在手上,用调羹慢慢地滴药,用注射器挤进奶水,这样一点一点地喂她长大。胜利唇腭裂手术愈合后,长成了漂亮姑娘,如今已结婚生子。她逢人就说:“我能有今天,全靠‘妈妈’。” 最多同时带15个“儿女”

一年夏天,有个叫湘秋的孤儿住进了医院。小孩不断地拉肚子、腹痛且哭闹不止,福利院派去的几个保育员都累倒了。许月华主动要求一个人到医院去陪护她。白天,许月华把湘秋抱在手里打吊针。晚上,她搂着湘秋在怀里过夜。孩子频繁拉肚子,屎尿常常拉到她身上,她总是先帮孩子洗净身子,换上洁净的衣服,再哄着湘秋睡下后,才爬起来清理掉自己身上的脏物。107天以后,在她的悉心照顾和医院的努力治疗下,湘秋的身体慢慢康复。随着福利院收养的孤残婴幼儿不断增多,许月华抚育的“儿女”也越来越多,最多时同时带着15个。37年来,许月华带大了138个孤儿。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来了。许多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在填写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里,写的都是一个

第16届亚运会的比赛有关中国选手袁晓超报道

新华网广州11月13日报道(记者 赵仁伟 叶前)广州亚运会第一枚金牌13日在此间南沙体育馆武术赛场产生,这一意义非凡的荣誉被22岁的中国武术男子长拳选手袁晓超获得。袁晓超的比赛成绩为9.78分。日本选手市来崎大佑同样表现不俗,以9.72分获得银牌。来自伊朗的伊赫桑·佩甘巴里获得铜牌,成绩为9.70分。“武术作为非奥项目,亚运会金牌就是最高荣誉;今天又是首金,很多人都在关注,比赛中我有很大压力,但压力也是我夺金的动力”!袁晓超赛后坦言,武术比赛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高的关注度,尽管这增加了自己的压力,但对推广武术运动有很大的好处。尽管是两届世锦赛冠军和多哈亚运会金牌得主,但袁晓超当天的夺冠之路并不平坦。在12名参赛选手中,长相俊朗的袁晓超第七个出场。比赛中他精气神十足,整体动作大开大合,舒展流畅,不过有一次落地不够稳,这让全场观众捏了一把汗。裁判给出了9.78分,在前面7名选手中名列第一;但由于最强劲的对手市来崎大佑最后一个出场,大家都以紧张的心情观看接下来的比赛。最终市来崎大佑获得9.72分,袁晓超如愿成功卫冕。袁晓超赛后解释说,自己训练中脚受伤了,所以在做一个高难度动作时落地有些不稳。不过,他还是对自己卫冕冠军信心十足,“武术套路比赛有很多得分点,只要整体动作发挥得好,一次小的失误不会有大的影响”。在比赛和领奖过程中,袁晓超表现得都很平静。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非常开心。他说:“我知道今天的比赛有电视直播,我的父母一定在电视机前看我的表现,我要祝他们身体健康。”曾获得世锦赛铜牌的市来崎大佑当天表现得相当稳健,也给袁晓超施加了很大压力。这名23岁的日本小伙子赛后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是一名业余运动员,能拿到奖牌已经很好了,我要感谢我的中国教练,没有他我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

中广网广州11月13日消息(记者白宇)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迎来第一个正式比赛日。我国武术男子长拳选手袁晓超获得了亚运会的首枚金牌。上午8点35分武术套路长拳比赛在南沙体育馆正式开始,9点15分比赛结束,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都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最后我们众望所归的袁晓超以9.78分的成绩获得了我们今天首枚金牌。那么获得第二名是来自日本的选手市来崎大佑他的得分是9.72分,获得第三名的是伊朗的选手伊赫桑·佩甘巴里,他的得分是9.70分。说到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这枚金牌,应该说是众望所归,那么山西的小伙子袁晓超今年是22岁,1998年就开始接受武术的训练,当时只有10岁。他是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现在是两届世锦赛的冠军,之前了解到袁晓超特别喜欢看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片。在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上,男子长拳三项结合的金牌获得者就是他。今天就是在9点钟的时候,他是登台进行了比赛,另外在多哈亚运会上,男子长拳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长拳、刀术和棍术,这一届的广东亚运会上,刀术和棍术是独立的比赛项目。今天的比赛当中我们感觉到无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场地,可能都会给袁晓超带来很多的运气和幸运。因为我们知道刚才他说到他喜欢的李小龙其实就是广东人,另外还有几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功夫巨星比如说黄飞鸿、叶问都是出身于广东。刚才说到地利,和场馆或多或少也有一些的关系,因为今天的比赛场馆是一个海螺型的外形,是由9个区面单元分成南北两组的,南北分界处又隐喻了中国武术最高的境界,阴阳聚合天人合一,可能也是中国功夫的福地带来我们很多精彩。

推荐第8篇:逆转如何造句

逆转拼音

【注音】: ni zhuan

逆转解释

【意思】:(局势)恶化。

逆转造句:

1、和解的潮流不可逆转。

2、随着这些的发生,应该看到这些事件对价格的影响正在逆转。

3、尽管有所有的这些问题,但全球化浪潮作为一股驱动力将会继续发展下去,不可逆转。

4、在这个阶段,龋坏过程是可以逆转的。

5、但是,该机构提醒到,如果不采取措施逆转年轻人中不断增加的肥胖情况,这种进展可能会发生倒退。

6、如果我们想要逆转这种潮流,那么把能力测评放到政治事务的中心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7、然而,在我们的示例应用程序中,由于您要显示动态表,因此需要逆转复杂性。

8、作为这篇文章的示例所显示的那样,我们为我们的系统所建立的用户接口将成为我们从相应的参与者透视图得出的用例描述的逆转。

9、近来,这种趋势有了一个令人欢迎的逆转。

10、您做出的无法逆转的所有决定都将最终导致某种程度的偶发复杂度。

11、一个降低了的温度逆转了这一进程,但是怎样回到原始状态取决于那个途径在哪里形成,所以又取决于细胞内部的历史。

12、在我儿子的一生中,如果人类的行为没有一个根本的逆转,那么世界上的各个大洋,以及依赖它们所维系的生命,都将消亡。

13、我们知道这些逆转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是不利的,但影响的范围和确切类型仍模糊不清。

14、除非它们能够在某种形式上逆转这种流动或找到加入主要知识网络的途径,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威胁。

15、在意识到气候变化可能难以逆转之后,专家们现在正考虑“适应”,或者如何应对可能的灾祸,比如由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三面上升。

16、当世界上商品数量的增加速度高于黄金供应的速度时,这个过程将出现逆转。

17、通过研究一种蛋白质的进化历程,一个科研小组声明:答案是不行!新的突变是不可能使进化朝向逆转方向的。

18、他们相信他们仍面临很多挑战,而且未来情况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9、迄今为止,中国一直能够避免这种逆转带来的冲击。

20、我们的国家将陷入更深的危机,以至于有一天,我们可能会无法逆转。

21、因此,当一个领域状况发生逆转,投机者就会撤出资金来降低风险和保护自己的资本,这会使这种撤出效应会迅速传播。

22、对于改革和逆转的最后一线希望,将来自于民间的持久的行动加以反对和公开的对正式体系势力的反抗。

推荐第9篇:话题作文

作文:话题作文

(三)

2010-12-22 16:03:00 来源: 人气:141 讨论:0条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话题作文

(三)

今年天津市中考作文突破传统模式向话题作文跃进,要求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①“书”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作文主要内容只要与“书”相关,都符合要求;② 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等;③ 题目自拟;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乍看题目,令我想起一句话:作文的营养一是来源于书,一是来源于生活。这个命题可以围绕考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悟来阐发。 “书”属于物,是一个单音名词,文章主要内容与书相关就可以了。考生可自叙经历,以“书”为线索记叙自身的成长过程;发挥联想通过讲述一家几代人不同的读书经历,来表现人与书的不了情;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书籍对自身的启迪;采用童话、寓言的方式评论人们对待书的不同态度;也可议论中学生如何择书读书;甚至可以以书的口吻介绍书籍的发展过程。可见话题作文无论在内容抑或形式上给了学生更大的创作空间。此次作文涌现了一批积累丰厚之作,文体纷呈,佳作频出,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也还有一些弊病亟待解决。

(一)穿靴戴帽的现象十分严重

我们发现有些考生乍看到考题后,不愿或无力思考,把自己虚构的文章或材料搬过来在开头和结尾位置上浓墨重彩地修饰一番,尽管用心良苦,但内容与话题背道而驰。

例如:事先准备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模仿朱自清的《背影》写“母亲的背影”,到了考场上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套之,只在开头结尾说两句“亲情像一部大书,它让我经久难忘”之类的话,这类毛病是一目了然的,随意草就的文章是很难上一类文的。大家知道,写作自由空间大了很容易给抄袭套作的机会。有些考生甚至套用时文、现代文阅读语段或读书征文的佳作,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希望同学们能开动脑筋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让生活走进文章。

(二)面面俱到,不能深入

“择其一点,不及其余”给自己设定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舞台,对于话题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如果写记叙文,就要通过描述自己的体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果写抒情散文,就要言之有物,不可泛泛而谈;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论点鲜明,论据恰当,不可以摆代议,空谈漫议。如果面面俱到、不能深入,那么立意必然肤浅,题旨挖掘不深,写得好的能上二类文,倘若条理一般,语病较多,作文肯定是失败了。

(三)选材普通,难有创见

独辟蹊径、表现个性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今年天津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一类卷的评分细则中明确:鼓励在立意、构思、语言上创新的同学。对于我们初三学生而言,思考可以让我们成熟,可以让我们深刻,可以让我们个性回归,思维本就该千差万别。于是有了《一封家书》、《书的自述》、《书的盛宴》、《教科书之梦》、《小书店》、《香满铅华·香满年华》、《书籍开会》、《2100年新型图书使用说明》、《浴火重生的书》等等好的创意。而大部分的考生则滞于约定俗成的材料,抒发着一些矫揉造作的情感,毫无创见,在分数上很难有所突破。

一个“书”字,可以理解为书籍(教科书、漫画书、课外书„„);你也可以理解为书信(家书、情书„„)你还可以理解为通知书、倡议书„„

一篇“与书有关的”文章,可采用小说、戏剧、书评、诗歌、历史演义等多种文学形式来表现。

一页“以书为话题”的佳作,一定要在内容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这几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总之,把握好话题作文的要点,无论哪种文体、哪种构思都能迸出五光十色的火花。

【例文赏析】

(一)香满铅华 香满年华

有些人读书,总有自己的私心与欲望,而我读书,动机很单纯,也许是天生的书缘罢,我不要千钟粟,也不要黄金屋,更不要颜如玉,我只愿——香满铅华!

我读书不广,但是很专,我会在房间里念诵诗书:“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今霄淮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还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我的爱物。

《红楼梦》永远是我的情结。每当同学问我最爱的书籍时,我总会说:“情之所系,唯红楼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每当落絮飘飞的季节,我总会轻问一句:林黛玉,你还好吗?

我想,我是了解林黛玉的,她的可爱在于真挚,而就是这份真挚,让她成了历史的殉葬品。所以每当我捧起红楼时,我总会闻到,那幽幽的兰花香。

我常常研习诗词:也偶尔小试自己的文采,对雨抒怀的《南柯子》便是我的爱物:栈外雨声旧,湿我木棉裘。风动梧桐雨浸楼,倚窗独看帘幽,水自流,萧寺伴寒沟,黄鹂空音秀,顿悟兰因泪未休,隔雾远催兰舟,可堪愁。

这首词,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首,朋友们,也比较喜欢。

我不敢说我淡泊名利,也不敢说我有多伟大的胸襟,但书已成为我的天堂,也是我的故乡。

一个人的灵魂,总要有个彼岸,也总要有个港湾。一个人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总有累的时候,有人会选择归家好好睡一觉,也有选择与好友发泄,我却总是拿出书本,仔细研读,一切不顺意,一切问题,都可借助书得到解决。

天无绝人之路,亦有觉人之途。如果你身处困难的境地,书中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你受人排挤污蔑,书中言:“矮人看戏

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如果你荒废时间,书中言:“盛年不重来,一日唯再晨”。

你想知道如何处事吗?你一定会从书中找到答案。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李清照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翻开书,那里有无数的故事与无数的惊喜等待着自己。

书籍是自己永远忠诚的朋友。

若要问我假期中最想做什么?我会说:“我要把我那尘封一年的四书,拿出来重新品读!”

(二)2100年的新型图书使用说明

2010型图书经过多年研制,成功问世。它体积小、容量大、能自由调节字体、使用方便等。它的所有功能均可通过按键选择来完成。

(A键)用于选择图书涉及的领域,如文学、美学,科技,建筑等。每按A键一次屏幕上会更换一个领域,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B键)用于图书的详细情况索引,可用B键选择作者或作品名称。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C键)用于查找书目,可按作者姓名首个字母或图书名称首个字母按确定键,然后从书目列表中选择您想读的图书。

(D键)用于调节字体及语种,如英语,汉语;字体包括宋体、黑体,楷书等二十多种;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E键)用于控制文字大小,有20种大小模式供您选择,选定后按确定键即可。

(F键)用于翻页。

(G键)用于记忆,如果您在关掉书本前需要记忆您的阅读篇目与速度,只要按下此键及确定键那么下次再读书时,屏幕会自动显示您读了一半的内容,省去查找的过程。

本产品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即自动接收新作,每天新出的作品都会自动传输到本书中,供您在第一时间阅读。

此外,随书附赠播音器一个,它可以为您朗读您想要阅读的书籍。您既可在屏幕上阅读,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享用精神食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富兰克林

本公司所有员工衷心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带给您全新的阅读感受。

作者附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相信,不久以后,书籍也会有新的发展,轻便多用途的书籍会走进我们的生活。或许,到了2100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本文中介绍的图书。

(三)生命·生活·书

如果你想知道一棵树的年龄,请数一数它的年轮。

如果你想知道一条鱼的年龄,请数一数它的鳞纹。

如果你想知道一匹马的年龄,请数一数它的牙齿。

生命也如同一本书,记录了生活留下的历程。

当你呱呱坠地时,一声啼哭,便让书架上多了一本生命之书。你的童年就

是你书的序言。在童年时代,你写下了无数的幻想:把月亮摘下来送妈妈,让小白兔说话;坐飞船到别的星球„„看似平常、奇思妙想又多么难得!书的开头,令人心驰神往。

你在生活的变化中长大,越来越多的故事让你笔耕不辍。青年时代的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给你的生命之书添增了最亮丽的一章!

直到有一天,你手里捧着一个娃娃,背上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你才发现,原来你是如此的坚强、硬朗。多了一份忙碌,多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想念。

让你的书中充满酸甜苦辣,人间真情,同时也多一份离奇曲折。生活的那双手紧紧抓住你的生命,让你由一个强壮中年步入了薄暮的老年。

此时你不再忙于书写、而时常翻开收回忆,并给它写后记,编目录,你的生命之书在你千古时刻才算完篇。

如果你把它交到出版社,那么你不必担心书外表的美丑,只要保证书中有精彩就可以了。当然,那就要求你在书写它的时候,多流一滴汗水,多花一份心意,多迎接一份挑战,多经历一些曲折,这样你的书才可以畅销。

的确,生命就是一本书,生活就是一支笔,不断谱写生命的段落。

少年人多幻想,青年人多理想,老年人多感怀。

幻想、理想、感怀就是生命的三个阶段,也是生命之书的三个重要篇章。 把握好生命的每个阶段,演绎好生活的每一个角色,愿你的生命之书精彩辉煌!

推荐第10篇:话题作文

2009年中考作文预测与点拨12个

[预测1]

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是否仍需要培养和发扬这种情怀,以此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周围的人们,对待大自然,对待这个世界„„

请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写作点拨]

关心他人,同情弱小,这是人善良的天性。这个社会上值得同情的人很多:遇天灾,流离失所的人值得同情;患重病,一筹莫展的人值得同情;遭遇横祸,致残致死的人值得同情„„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不少人现在变得越来越麻木,对他人的不幸漠不关心。其实,这个世界很小,人与我都是一样的,关心他人,实际上也是关心我们自己。同情他人,关心弱小,我们会在这种对他人的关怀中体味到人性的伟大。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同情那些处于不幸中的人。同学们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写作。

[预测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季布本是楚地人,在项羽部下当将领。因为他为人爽直,好交豪侠,不轻易答应别人的事,一旦答应,就一定做到。所以开封以南,只要讲到季布,立即肃然起敬。当时南方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

写好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主题范围:阐释诚信的含义,强调诚信的意义,反思诚信的现状,大力弘扬诚信;其次,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才能深刻反思现状,真诚呼唤诚信。然后对“诚信”进行全方位的联想,拓展到个人诚信、商业诚信、制度诚信和国家诚信等等及其意义,做到思路开阔。

[预测3]

爱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于光远先生承认自己是“二表人才”,即: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他认为,只要表现自己的东西是真实的,受表扬时不失自知之明,就足够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人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就要时时勇于表现自己。

请以“表现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写这篇作文,首先要打开思路。如:在什么时候要表现自己,怎样真实地表现自己,表现自己有什么意义,哪些人会表现自己......其次,要选最佳的表达形式。若你擅叙事,你可以从切身感受出发,叙述一个感人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想;若你擅长联想、抒情,你可以写一篇表现自己的抒情散文;若你擅长议论,你可举些众所周知的事例说明表现自己的意义;若你擅长想象,你可虚构一篇童话说明表现自己的好处。

[预测4]

请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同学们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中有阳光明媚,也有阴雨霏霏;有酸甜,也有苦辣。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生财富,值得珍视。健康,漂亮,获得,成功,助人,目标明确,心态乐观等等都是甜,反之则是苦。生活中的滋味往往不是单一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甜中有苦,苦中有甜,先甜后苦,先苦后甜,以甜为苦,以苦为甜等等,不一而足。总之,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明白此题的内涵,并能找到自己的相应的感悟点,确定一点,然后运用恰当的方式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预测5]

美国《财富》杂志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善于施恩的人,一个善于和别人分享的人。试想一下,我们有过与他人分享的经历或体验吗?或者,有因为善于分享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故事见闻吗?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分享的是快乐,分担的是痛苦。分享就是交流,是两种思想的沟通;分享就是“双赢”,是在利益的整合下保全自我与他人尊严的最好结局;分享还是开放容纳,没有哪一个强盛的民族是固执闭关和保守的,同样,也没有哪一个人是自修自炼而独自坐大的;分享还是善的释放,因为把欢乐分给别人需要一颗以合作为基础的仁慈之心。

[预测6]

材料一:1998年夏天,上海一电脑公司悬赏一百万元,招募电脑高手作为自己的对手,对该公司所研制的信息“防火墙”系统进行攻击。经过几次攻守较量之后,该系统的防盗能力大大提高。质量的提高,赢得了客户,为公司带来丰厚收益。

材料二:科学家发现,鲨鱼在近千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其内部组织几乎没有改变,原因

在于鲨鱼至今没有天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内容涉及社会、自然、人生等各个方面。要生存,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对手。“对手”是自身的挑战者,又是自身发展提高的促进者。民族有了外患才能自强不息,个人有了对手才能拼搏向前,生物有了天敌才能进化演变。“对手”的普遍性体现出事物相互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普遍性:疾病是健康的对手,邪恶是正义的对手,谬论是真理的对手„„就表现形式来说,有明着的对手,暗中的对手,有时自己还是自己的对手等等。

写这个话题,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正面立意、反面立意都可以。写法上,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还可采用其他新颖的形式。总之,要写出对“对手”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

[预测7]

请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此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日子”(指一段时间)。对话题完整的理解应该是:我与同学、老师、家人等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这是一篇回忆过去生活的文章,写作时应具有较强的抒情性,来表达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要选取过去生活中最能引发自己感情的几个片段来写,要围绕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流水账式的记录下过去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还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语言也要生动感人。

[预测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教育专家到××中学的一个班级搞调研。他给同学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在画纸上画下自己最想画的东西„„

同学们陆续上交了自己的绘画。田琳走在最后,她交上的是一幅绿色的太阳。

同学们惊叹:啊,绿太阳!

专家点点头„„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或续写,或用其寓意

该文章转载自[初中语文教育网]:

,以“绿太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这个作文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对材料所蕴涵观点的提炼,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换句话来说,就是让考生通过话题展示对生活的认识。从写作方法来看,同学们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可以按要求续写,也可在忠实材料原意的前提下另起炉灶。续写可以忠实原有的材料,围绕同学们的议论和专家的评论,合理想象,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寓意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绿太阳”的象征意义,从“绿”着眼,围绕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等这些具有时代特色、与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展开写作,也可从更深的层次围绕希望、和平、生命力等来写作。另一方面,从田琳画绿太阳这一“超常思维”来看,材料体现出“创新”这一时代性主题,大家可以围绕这一主题选材组文。这里应当指出,“绿太阳”只是材料的题眼,不是作文的题目。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作文的内容和技巧,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打动读者和评判人,同学们应该依据要求自拟一个贴切生动的题目。如果借用“绿太阳”作为自己作文的题目,这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就主动放弃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预测9]

有一次,我独自拉着一车沙子,上一处陡坡,在半途,实在有点拉不动了。忽然,我听到后面有人说:“小伙子,使劲啊!我帮你推一把。”随即,我听到他大声地喊:“

一、二,加油!”随着他的呼喊,我仿佛增添了许多力气,便又拉着车缓缓地向坡上走去。他不断地喊着:“加油!”我也咬牙默默地喊着:“加油,再加油!”终于,我把车子拉到了平坦的大路上。当停下车子,回过头来想要感谢他时,我惊呆了。原来,他也拉着一辆和我一样沉重的平车。我说:“谢谢您,您的力气也不小啊!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吧。车子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一把也没有帮你推,只是为你鼓了劲,喊了‘加油’。其实,应该相信你自己。”

阅读这段材料,以“为自己加油”为题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尤其是在身处困境的时候,默默地为自己喊声“加油”,往往会是另一番景象。自己才是自己的动力源。为自己加油,就给自身增加了能量,它会使弱小蓄积力量,由弱变强,又使强大变得更加强大。发现自己,发掘自己,才有望强大自己。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人也要学会在精神上鼓励自己啊。“为自己加油”的方式很多,诸如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勉励自己等。如能将由作文材料衍生出的“要适时地为别人加油”的思想和“为自己加油”有机结合起来,内涵会更丰富,见地将更深邃。

[预测10]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写作时应先确定思考切入的角度,写议论文先确立一个明确的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写记叙文,可以谈有关自己树立信念的故事,因为针对自己来写比较真实且有话可说;也可以编写一个有关信念的故事,在故事中揭示有关对信念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预测11]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我国的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

写作此话题时切入点要灵活多变,如“小处见精神”“从细微处下功夫”“成大事者,也重小节”“祸患常积于忽微”“为什么要看细节”“细节即真实”等角度,都属于较佳起点;也可以逆向取势,激活思维,如“细节不全是真实的”“事必亲躬不可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方面,只要言之有理,亦不乏佳作。

[预测12]

据悉,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不小心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一瞬间,击中小鸟的运动员丢下球拍,奔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十,表示忏悔。

人生有许多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有的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劣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操守、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的良知„„请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

写好这个话题,首先要审准话题,把握好写作范围。触动心灵的“一瞬间”这个话题范围相对来说有了较严格的限制。一是时间性,只是“一瞬间”之间发生的事,也就不能写成一天或几个小时内的事件。二是深刻性,必须是“触动心灵”的。人生所见所闻,经历的事很多,如何选择能触动自己心灵的刻骨铭心的事件这是首先要思考的关键。其次,要捕捉动人瞬间,写出自己独到感受。难忘的瞬间,常常使我们感动;精彩的场面,往往使灵魂震撼。在日常生活中,一张笑脸,一句关怀,一个善举,一瓣落花,一支妙曲,一则美文„„这小小的“珍珠”,映射着太阳的光辉,灿烂着人世间的至诚至纯至情至美。如果我们以我们真诚的目光去发现美的瞬间,令人动心的场面,我们的灵魂一定会受到净化与洗礼,相信你也一定会写出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该文章转载自[初中语文教育网]:

第11篇:话题作文

话题:Open Courses

1.现在网络公开课很盛行;

2.网络公开课有不少好处,也存在一些问题;

3.我对此的建议。

范文:

Online open course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Follwoing globally famous universities like Yale and Harvard, some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also started to offer online open courses.Those courses have attracted people from all claes with different occupations.

The courses have brought many benefits to people.Many of the courses are provided by

universiti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us offer fresh ideas to us.Through them, we can keep up with what people are thinking all over the world.But that can also be a problem.Some of the courses may not be very suitable for Chinese students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may cause chaos on Chinese campus.

In my opinion, online open course is useful and we should make use of it to broaden our horizons.But we should also remember to have our own thinking and not be brainwashed by improper ideas.

第12篇:话题作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话题作文“感悟亲情”写作导引及示例

张国良编写

【题目展示】

如果你是绿叶,亲情便是那源源不断供你养分的枝干;如果你是帆船,亲情便是那推你不断前进直达彼岸的海风;如果你是夜行者,亲情便是那照你寻找方向的北斗;如果你是种子,亲情便是那使你离开黑暗走向光明的土地;如果你是小鸟,亲情便是那任你飞翔的广阔天空。是的,不管你是什么,亲情必定是你的依靠,你的依恋,你的期盼。

阅读上面材料,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感悟亲情”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对故乡的眷恋,是父母之爱,是手足之情,是长幼之间的疼爱与敬爱,是亲人之间的互爱与牵挂„„

亲情如一汪清泉,永远在我们心谷潺湲,我们便攀援成一株永不衰败的牵牛花,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朝着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即使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繁华的都市,心灵依然栖息在城外之郭的农家茅舍,灵魂深处仍牵挂着挚爱我们的亲人朋友。写作时我们可:

1、写一篇记叙文,用“大题小做”的方法构思立意,选取家庭中的小事特别是精彩的

细节来表现这一话题。

2、写一篇叙事性散文,表达游子对故乡及亲人的眷恋和思念。

3、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联缀起来,叙述一次家庭风

波,表现父母对我的良好影响。

4、用“对话互动法”,记录一次家庭会议,写父母、孩子、专家一起讨论父母如何教

育孩子。

5、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以时间为明线,以父爱(母爱)为暗线,将两三件父亲

(母亲)关爱我的具体事件贯穿起来表现话题。

【名家美文】

秋天的思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的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杯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的把身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走过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菊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

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万万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时,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文集》)

〖写作借鉴〗

作者行文言简意赅,感人心怀!读过本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借鉴:

1、对比中显现母爱的伟大:母子两人都是疾病缠身,而母亲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召

着儿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感动,很好的表现了“母爱”这人世间永恒的话题。

2、环境描写揭示坚定的信念:母亲一直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鼓励儿子一定要好好

地活下去,像菊花那样不畏艰难。作者写到北海看菊花,完成了母亲的夙愿,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坚定的信念。

【现场作文】

示例一父亲,走向成功的桥

宋冰洁

父亲,站起来,是我攀登的梯子;父亲,弯下腰,是我走向成功的桥梁。——题记

我在离家十几里路以外的一所初中读书。学校,家里,我像过客一样,匆匆地来,匆匆的去。当我放假,提着书包,走进家时,看见满院的狼藉,才感觉到我上学半年来,家里生活的拮据。

爸妈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除了地里的收成,几乎没有别的收入。家里平时的开支,靠父亲骑着一辆破三轮车收废品赚点钱来维持。这几年爷爷得了一场大病,离开了我们;奶奶,身体也不好,一年到头也离不开药。

“爸,我回来了,我妈呢?”走进这熟悉的小院,我看着父亲习惯的问。

妈妈在院子里摊晒棉花桃子,她又黑又瘦,粗糙的双手拿着棉花桃子,听见我的声音,微微的抬起头,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端详着我。爸爸一边忙碌,一边说:“孩子,回来了。”“嗯!”我把手里攥着的学校收费通知书,悄悄地装进衣兜里,我不忍心让爸妈看。

“孩子,怎么了,有什么事吗?”母亲看我低着头不愿说话就问我。“没事,妈,我就是看着你们——”我哽咽了,“唉,孩子,穷日子穷过,我们慢慢会好的。这不用你操心,把书念好就行!”父亲用他那沙哑的声音说着。

“爸我又——该交学费了!”我鼓足勇气,迟疑的拿出那份通知书,递给了父亲。我不敢看爸妈的脸,提着书包跑进了屋里。

一连几天,父亲都是静静地坐在门口,凝望着远方的天空;妈妈的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层阴云,整日的不说一句话。我看着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可那心爱的学校,亲密无间的同学„„

一个阴冷的晚上,妹妹告诉我,“爸爸要出去打工。”我赶忙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凭着你爸收废品的钱是不能供你们姐妹上学的。你爸他愁啊,为了不让你们俩退学,他想出去闯闯。”

“那也要等过了年呀!”妈说:“过了年,你就该交学费了„„”这晚,我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天灰蒙蒙的,刮着西北风。我和妈妈给爸送行。临行爸说:“孩子,要好好读书!”不知是风太大,还是感情难以抑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泪水模糊中,看到爸的驼背,就像一座桥。桥这边,是现在的我,桥那边,是他成功的孩子的未来!

〖点评〗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是的,他总是以他坚实的臂膀撑起孩子们的一片蓝天。

小作者在文中没有言及父亲对孩子是多么的爱,写家庭的拮据,对父母的神态、语言描写,都是为父亲要“到外面去闯闯”蓄势,父亲对孩子的大爱,没有呵护,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解释着一切!文章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结尾点明主旨:“父亲,弯下腰,是我走向成功的桥梁”,引发读者感慨与共鸣!

示例二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黄晓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吟诵着孟郊脍炙人口的诗句,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豫北农村守着几亩田地辛勤耕作的母亲。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整天玩耍在田野间,从未走出过这一望无际的土地。6岁那年,父亲随打工队伍去了南方,就再也没有音讯。后来父亲让人带来书信,强迫母亲与他离了婚。那天,我一人在家,孤独地守在破旧的小屋里,看着母亲跌跌撞撞的从村委会回来。她抱着我,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涌了出来!母亲没有哭,“孩子,记住,只要有妈妈在,一定让你幸福!”这件事深深的震撼了我幼小而纯真的心灵,我发誓,一定要为母亲争口气。10岁时,我来到城里的姑姑家,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在这里,我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寂寞,是母亲一直给我生活的动力。

进入初中,我不知为何不愿让同学们看到我那农妇模样的母亲。于是,我就叮嘱母亲要她别来学校,我用的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后来从姑姑口中得知,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她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节省车钱。听着姑姑的叙述,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在心里狠狠的谴责自己:你太自私了,她是生你养你爱你的母亲呀!

当我主动请母亲来学校时,她却怎么也不肯来。她一个人守着几亩田,为了我——她后半生唯一的希望。

母亲,女儿不该给你太深的伤害,而你仍用你那博大的心胸,给予我你能所给的一切。好似我在你那儿存了一笔感情巨款,可以随我尽情挥霍似的。

在茫茫的人海中,我的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当我在繁华的都市里学习,受到嘲笑或极少的表扬时,我都在心里默念:你是母亲唯一的希望,你不可以后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着这首《游子吟》,我似乎又飞回了那弥漫着泥土气息的农村田野,依稀望见母亲伫立的身影。我在内心深处默念着: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我永远爱你、敬你!

〖点评〗

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以朴实的语言表现伟大的母爱:母亲的爱是无私细腻的,她总是以她博大的心胸、瘦小的肩膀承载着家庭的重担,含辛茹苦的关爱和影响着子女。

2、选取独特的材料表现母亲形象:母亲“躲在角落里”看“我”;为了省钱,默默地走回家去。文章读来格外感人。

3、用对比的手法揭示母亲伟大的性格:母亲用自己能给的一切,呵护着不懂事的孩子,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允许到学校看自己的女儿。作者在对比中揭示母爱的伟大,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4、引用孟郊诗句,首尾呼应,诠释了对话题的理解。

第13篇:话题作文

信义

我的眼里还有你

当物欲的横流将社会推向现实的崖边,当不少人习惯了用金钱来衡量一切,当“苏丹红”“地沟油”尘埃未定而“毒胶囊”**再起,我听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沉重的叹息。信义啊,我婆娑的泪眼里可还有你?

穿越时空的足迹,我在凄美的爱情故事里找到了你。“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亡。”这是怎样一位坚守信义的可爱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坚守内心的信义,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捍卫。信义,浓缩在不渝的爱情里!

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几千年的文明会销声匿迹,信义的守望会成过去?

不信!不能!

信义,我的眼里怎能没有你?

回望两岁的小悦悦,被面包车两度碾压,18个路人对此冷眼漠视,我失望,甚而愤怒。可终于,我看到了陈贤妹,那个拾荒的阿姨抱起了她,那句“就是想救人”的朴实话语响彻天地。信义,这,不正是你的铿锵言语?

超市的染色馒头虽已下架,现在想想仍是心有余悸。可同样是馒头,我欣喜的看到郑州老太经营五年之久的“无人馒头摊”,终于觅得一丝慰藉,小小的馒头,竟也有了温暖人心的力量。信义,这,不正是你的迷人身姿?

当“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寒冬腊月在大地上上演一场悲情接力,只为将工钱送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当看到彩票站站主大奖面前不动摇,主动归还彩民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奖金;当最美妈妈毫不犹豫地伸出双臂;当最美老师舍生忘死地奋力一推„„我看到了你——信义,巍然屹立,傲然不屈!

诚然,社会有阴暗,但是,你从未远离。有太阳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我们怎会因为阴影而断定太阳已离去?是的,信义,你一直在我守望的目光里!

其实,社会的信义,源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举世皆浊,也要做最清的一滴;“己所欲,施于人”,希望得到别人的温暖,先要付出自己的光热。信义道路上,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

不要怨天尤人,无需唉声叹气,信义路上,有我有你。

信义,幸而,我的眼里还有你;

信义,未来,我的眼里总有你。

直线与曲线

亦直亦曲话人生

瀑布飞流直下,以气势见长;小溪婉转缠绵,以韵致取胜。百米冲刺跑直线,要的是速度;陡山爬坡走曲线,重的是安全。直线便捷,曲线灵动,亦直亦曲,便是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让我们看到了挺直的脊梁,宁折不弯的人生。但他们或隐或死,总觉得多了层遗憾。

相比之下,更欣赏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人生。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先生誓不媚敌、洁身自好。面对日本人的“邀请”,他没有以直抗衡,而是巧妙打扮,让自己看起来极尽疲弱衰老之态,使日军觉得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打消了强制他演出的计划。等到抗战胜利,他在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清越的歌喉、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民众绝倒。

直,确实彰显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曲,则更是一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人生智慧。

当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当苏武留胡北海牧羊,当勾践忍辱吞声卧薪尝胆,他们给自己留了一个曲度,他们的生命因此而有了韧性,百折不挠。

鲁迅仙台学医,意识到医治国民不在肉体而在精神,毅然选择弃医从文,曲线救国;周恩来19岁为了远大抱负东渡日本,写下“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言壮语。他们的人生因这一步曲折而更成功,史册彪炳。

漫漫人生路,其中有通衢大道,也必然有崎岖山路。通衢让我们奔向梦想,崎岖则更能历练人生。

一则“清华保安‘蹭课’自学,考取山东师大”的消息引爆网络,农家子弟贾作胜广为人知。七年前高考落榜,家里条件很差,他毅然决定先去打工赚钱,然后重回考场,再圆大学梦。五年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涯,丰裕了经济,也历练了人生。重回校园,他在清华图书馆当了一名保安,靠“蹭课”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七年,这个曲度让他历经了别样的人生。但毕竟,迟到的大学梦为他打开了人生的大道通衢。

我们都知道,走直线常常是捷径,但是,世界纷繁复杂,前进途中,难免会走曲线人生。它虽然比直线更迂回,更烦琐,但很多时候比直线更美丽,更灿烂。

直是便捷,曲是灵动;亦直亦曲,便是人生。

价值观

让人生飞翔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题记

当太多的人沉迷灯红酒绿,太多的人热衷功成名就,太多的人希望青史留名,你也许茫然:什么样的生命值得敬重?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我要说:怒放的生命最可贵,飞翔的人生有价值!

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而不能结果的花却更美丽,比如玫瑰,它从不因为不能结果,而放弃自身的美丽。当我们被它绚丽的绽放打动,能因为不结果就否定它的价值吗?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而有一种人也许不能结出硕果,没什么建树,成为普通的大多数。但只要打拼过、绽放过,不照样可以像玫瑰那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吗?

当独臂的女孩儿舞出曼妙,当失明的青年唱出深情;当人民子弟兵跳入洪流,当不相识的路人冲进火海;当乡村教师钟情于自己的教育,当白衣天使呵护着自己的病人„„他们当然谈不上青史留名,他们似乎都没有创建个人的伟业,但正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灵光。

是啊,人生怒放的价值又何需果实来证明?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块石头梦想像鸟一样飞上天空,庄子告诉它:“我可以帮你实现梦想,但你先必须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头说:“我不怕吃苦。”于是石头拼命吸取天地灵气、自然精华,终于长成一座大山。当庄子招来大鹏以翅击山,天摇地动,山炸开了,无数石头飞向天空,在飞的一刹那,石头会心的笑了,它终于体会到了飞翔的快乐。但是不久它就从空中摔下来,仍变成当初的模样,落在原来的地方。庄子问他:“你后悔吗?”“不,我不后悔,我长成过一座大山,而且我飞翔过!”

这是何等的豪迈,又是何等的不屈!同样,人生飞翔的价值又岂能为结果所左右?

人生如花亦如石,最初的开始和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深情怒放过,只要我们奋力飞翔过,即使没有成就伟业又怎样,即使不能名垂青史又何妨?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诗意的语言道出生命的价值:不求留痕,但求飞翔;不问结果,但求拼搏。

让人生飞翔!

人生加减法

争之必然,失之淡然,处之泰然。

——题记

生命是一道算术题,我们的追求在不断地做加法,而同时我们的时间却在不停地做减法。恰当取舍,做好人生的加减法,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

生命长河,少不了追求,是追求赋予我们的人生以价值。乔布斯倔强地追求创新,开创了计算机领域的新纪元,成就了自己卓越辉煌的人生;刘翔顽强地追求速度,以令世界惊叹的成绩秀出自己,也秀出国人的骄傲。

他们成功地做出了人生的加法。不错,是追求,让我们成长,让人生充实。 然而,毕竟人生短暂,追求要有选择,加法当有限度。读过一篇文章叫《生活的篓子》,很受启发:一个生活沉重的人去见智者,智者给他个篓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捡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等那人走到终点,累得趴下。智者说,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一旦跪倒在欲望的膝下,人生就会变得沉重不堪。

所以,学会放下,做好人生的减法。错过,是为了更好地遇见;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鸣蝉勇敢地甩掉了身上的外壳,所以获得了在树上高唱的自由;蝴蝶成功地钻出束缚它的茧,所以拥有了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曼妙;壁虎在危险的时候果断地抛弃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

物语如此,人生亦然。

陶渊明舍弃了官场,却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王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得到了一时太平与后世赞美„„

舍弃,也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那么容易割舍。但是,想拥有一切,最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

人生路上,应该朝着两个目标前行:一个是拿起,一个是放下。拿起,是因为我们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放下,是因为我们需要轻装前行、从容淡定。

学会取舍,做好我们人生的加减法。

是非观

明辨是非不盲从

小时候,最爱看动画片,因为它让我懂了很多。我知道节俭是对的,浪费是错的;诚实是对的,说谎是错的;助人对的,自私是错的„„

可是,当我慢慢长大,突然觉得很茫然。

如果节俭是对的,为什么只有几个人吃饭却要点那么一大桌菜,我提出打包时迎来的是目光又是那么不屑?

如果诚实是对的,为什么对小偷的行为那么多人冷眼旁观,我刚要张嘴却被妈妈狠狠掐了一下?

如果助人是对的,为什么可怜的小悦悦被两度碾压,18个路人都冷漠到不去打个急救电话?

有人感叹“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难道我们真得是非不分、美丑不辨?

直到我看见这样一个问卷调查: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这时候,火车来了,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你会怎么办?几乎所有人选择了牺牲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理由是救大多数。

难道人们不知道只有这个小朋友是对的吗?知道。可是利益面前,“是”却给“非”让了路,社会秩序也由此被打乱。可见,大是大非面前,太多人屈从于利益,盲从于大多数。

贪官何尝不知伸手是错?可是金钱面前他们迷失了双眼;路人何尝不知助人是对?可是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明哲保身;中学生何尝没受过勤俭教育?可是“面子”当前他们选择了从众攀比。

知易行难,我们不仅需要一双明辨是非的眼,我们更需要一颗坚守是非的心。

包拯坚守是非,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包青天”的美名彪炳史册;诸葛亮坚守是非,维护军纪、痛斩爱将,功过分明的政治家风采尽得展现;陈贤妹坚守是非,不管路人冷漠,一句“我只想救人”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情、人性的善良。

记得刚直不阿的屈原曾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啊,也许我们不能改变潮流,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即使举世皆浊又何妨?我可以做澄澈的那一滴。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水滴也会汇聚成滚滚洪流,正义的力量终会激浊扬清、所向披靡。

明辨是非不盲从,从你我做起!

第14篇: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我如何看待金钱”模拟导练

【模拟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有什么都不要紧,千万不要有病;没有什么都无关紧要,千万不要没有钱。也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请你以“我如何看待金钱”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话题作文审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认真阅读有关话题的文字,分析命题的意图,搞清楚命题究竟隐含着一个怎样的导向,然后根据命题的意图来确立文章的主旨。这样就能在写作的时候抓住中心,不会偏离命题的大方向。

面对上面的话题作文,如果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弄不好就会有拜金主义的思想流露,那就和命题者的意图大相径庭了。即便从正面阐述金钱的作用,也背离了命题的意图。分析话题的文字可以看到,出现了两个“有人说”。这两个“有人说”肯定了金钱的作用,但对金钱过分强调。这两种说法代表了许多人对金钱的认识误区。这个话题作文的命题意图显然是要我们去阐述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即要合法地追求金钱,正确地使用金钱,让金钱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幸福。这样审题就能全面把握话题,让文章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纵横驰骋,而不游离于命题之外。

另外,同学们正处在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所以,这个话题作文测试的不仅是你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一份人生的答卷,写好它,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例文展示一】

我的金钱观

张家豪

人活着需要钱,但不能只为钱而活着。钱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的唯一,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篇名为《追逐金钱,使人入狱》的案例:阿明很想用钱买到高的社会地位,他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辞去公安工作,干个体卖服装。他的生意很好,渐渐阔绰起来,他认为他的“价值”与钱一样与日俱增,于是更崇拜金钱,除了钱,便目空一切。无休止的金钱欲望,成了加速他堕落的催化剂。为了弄到更多的钱,他逐渐走上诈骗的犯罪道路。他骗走了家乡父老的147万元,骗了南方某单位的130万元,从此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他想出人头地,腰缠万贯,却被一副冰凉的手铐紧紧地铐住了双手。最后,他被判坐牢15年,妻子离开了他,他年富力强的人生时光将要在牢里度过。他因为拼命地追逐金钱,最终失去了家庭、亲人和自由。

阿明是一个怀有错误金钱观的典型例子,他虽有过很多钱,有过短暂的欢乐和享受,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他盲目和违法地追求金钱,不仅毁掉了他的前程,同时给他人带来了痛苦,这样值得吗?金钱

当真那样重要吗?

不!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人生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身体的健康更应该成为人生的追求,尽管其中不少方面离不开金钱,但却不是完全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并非与金钱等值。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命是短暂的,眼前的名利和金钱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唯有好好把握机会,善用时间,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地奉献,有所发明和创造,为人类创造财富,为他人带来幸福,才能化短暂为永恒。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挚的友谊、父母的亲情等,都是金钱“遥不可及”的。即使你家财万贯,没有亲人和朋友与你分享,那么,再多的钱又如何?独自享用山珍海味,又有何味?

娇媚的昙花将它的全部生命浓缩成短短的两个小时,璀璨绮丽地盛开在人间,我想它绽放的时刻,已与永恒连为一体,成为永生的一部分了。于是,我由此醒悟到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岁月的长短,而在于人的生命是否在有限的时间中,吐露出人生的芳香,散发出人性的光辉,绝不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所以,我的金钱观是:幸福不是建筑在金钱悬崖上的高不可攀的小花,金钱是渺小的,有意义的人生才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去推崇的、攀登的高峰。

[点评]本文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钱是生活的条件,但不是生活的唯一,在社会上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接着从事例入手,层层分析,透彻说理,令人信服。结尾自然地引出了作者正确地金钱观,点题并深化主旨。

【例文展示二】

谈金钱

茹华

现实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我们如果想得到物品,或者享受社会提供的服务,追求美好的生活,就不能不需要金钱。

有人会认为,金钱是什么?不就是能让我们住进三房两厅的商品楼房,吃到美味无比的珍品佳肴,穿到花花绿绿的衣衫裤袜,坐上名牌的小轿车吗?

显然,这样理解金钱就片面了!我认为:金钱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应该是知识,是智慧,是高尚的品德!

冯梦龙说:“钱财如粪土,仁义价千金!”钱钟书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爱书如命,淡泊名利。有一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价16万美元,邀请他去讲学半年,食宿全包,可携夫人前往。如此优厚待遇,几乎令人咋舌,可他却不为所动。他所创作的作品,不要稿酬,只要一大摞书。他并不稀罕金钱,他曾经幽默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契诃夫说:“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26岁的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震惊的“狭义相对论”后,金钱、名利如潮水般涌来,但是,他对这一切都很淡泊。他说:“人们努力追求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和奢华,从青年时,我就觉得是可鄙的。”他曾经把一张价值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很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

“金子是黄的,但可以使人心变黑。”视金钱为身外物,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甘贫贱以守其志,居高位不改本色,浩然之气,不为任何力量所摧毁。这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很难,其实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一颗心。我们不需过分地追求金钱,正所谓“知足常乐!”要知道“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然而,有的人把金钱与幸福等同起来,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拥有金钱就是拥有幸福,有钱就有一切,因而,为了金钱,不惜“赴汤蹈火”,结果往往是碰得头破血流,身败名裂。

战国中期,有个诸侯国蜀国,相当富强,但是蜀侯却非常昏庸且贪财。秦惠王知道后,为了吞并蜀国,就铸了一只“金牛”派人送给蜀侯,扬言这只“金牛”能日产千金,但是它太庞大,加上蜀国边境险峻,所以运不来。蜀侯信以为真,马上铲高山,填深谷,迎“金牛”。岂料,大批秦国军队紧跟其后,不消半天,蜀国被灭。若不是蜀侯贪小利,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切勿因小失大!

我认为:万贯家财是物质上的富有,知识智慧是精神上的富有,很多人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金钱,却很少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我们要摒弃这种不良风气,学会正确地对待金钱!

[点评]文章第

2、3自然段用对比的手法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运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和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引用得当,说理明晰,论证有力,层次清楚,从而有效地引导人们去正确地对待金钱。

【有关金钱的名人名言】

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

——莱曼特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

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柏拉图

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卡莱尔

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

外的任何东西。

——查尔斯·兰姆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歌德

对待金钱,既要像朋友,又要像陌生人。如果因金钱而折磨自己,人生就会狭隘,如果用一种“坦然”心态待之,那么你的人生本身就已经拥有金钱!

——美国成功人士的座右铭

第15篇: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我成功了

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我克服了无数个困难,可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侧滑了.

记得那天下午,我在广场幽闲地滑着旱冰,突然看见安逸翔玩了个新动作,只见他用最快地速度滑行,突然直起身子, “哐”,只见他左腿一撇,和右腿并成了一条线,滑出了一条直线,发稍在微风中微微扬起,仿佛一只箭笔直的向前冲去„„我被眼前的动作惊呆了,飞快的向安逸翔冲去,恨不得一下子把他的动作学到手,可他却说:“这很容易,只要把腿形多练一练就学会了。”我有些生气,就这么点窍门,可没办法。只好自己努力吧!

回到家里,我便不知疲倦的学了起来,不管是看电视,看书,我都会把两条腿撇的直直的,可滑旱冰时一做侧滑时总是摔跤,我虽然带了护膝护腕,可还是没少受摔跤的苦。有一次,我想放弃了,可是想起那优美的动作,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练了起来。

我不知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终于悟出了以左脚橡胶刹车为稳脚点,可以更好的撇过腿来,知道方法后,我信心十足地发起对侧滑的最后冲击。

我先绕喷泉滑了半圈,滑到中速后,我加速了我咬着牙飞快的滑着,滑出了我的最快速度,来了一个加速转弯,滑到了没有人的一片空地,准备做侧滑动作时,心里不由的打起了嘀咕:这么快的速度,不要做了,摔倒身体肯定会滑出

三、四米。可我又一想,不作不是辛苦白下了吗?想到这里我壮壮胆,咬咬牙,只见左脚橡胶刹车一碰地,右脚赶忙一瞥,身体还是一样稳,自己已经练习时的汗水,换来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动作,冲浪刺激的感觉,一阵阵凉爽的清风。我成功了!我恨不得把这句话告诉全天下的每一个人。没想到,第一次成功竟一下子滑出了三四十米。

哈!今后侧滑不仅成了我滑旱冰时的常用动作,还给了我启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感动话题:礼物

“表姐要去美国留学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亲朋好友的耳朵。春节里,亲朋好友来表姐家送礼的、道贺的特别多。送来的礼物表姐样样称心,表姐也觉得道贺的信字字恳切,句句在理。

离表姐去美国的日子还剩三天了,我送表姐什么呢?书?不行。糖?不行。那么送本子?嗯,表哥已经送了。我一定要送表姐一件特殊的礼物。我早晨想,晚上想,吃饭也想,连做梦都想。终于在离表姐去美国还剩两天的时间里想出了该送表姐一样什么礼物了:我要亲手为表姐绣一张中国地形图,地形图上方绣一个圆圆的月亮;再送一包家乡的泥土,让表姐记住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让表姐每一天看到祖国的地形图,就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每一天闻到故乡泥土的气息,就像踏在故乡的土地上。

这天晚上,我从家门前的花坛里挖了一些泥土放进自己做的绣花包内,又拿出针、线和一块淡黄色的布,开始绣中国地形图和金黄色的圆月。夜已深了,屋子里屋子外都静得出奇,妈妈已经睡着了,可是我一丝倦意也没有。到了半夜十二点多,我终于绣完了这像大公鸡似的中国地形图。接着,我拿出一支红笔,在首都北京的地方,画了一个红红的五角星。我是想让表姐知道,到美国后,一定要多看看中国的首都北京,多看看祖**亲,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第二天很快就到了,天蒙蒙亮,我和妈妈乘快车去杭州机场为表姐送行。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杭州机场。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候机厅走去。这时来送行的亲朋好友早在候机厅了。表姐和大伙儿见我们来了,忙迎上来。“表姐,今天我要送你一件特殊的礼物。”“什么礼物?那么神秘兮兮的,快拿出来呀。”“妮妮,快拿出来吧。”外公也等不及了。我掏出一包泥土和一张用丝线绣成的一张中国地形图:“表姐,这是我花了一夜绣的中国地形图,这是从我家门前挖来的泥土,这就是我送你的礼物。”表姐先是一愣,接着好像明白了我送这两件礼物给她的意思,眼噙着泪水,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礼物,点头说:“这是我收到过的最珍贵的一份礼物,表妹,我会好好珍惜的。”

表姐刚说完,广播响了起来:“请各位去美国的旅客做好准备,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旅客立刻登机。”表姐拿起行李包说:“我要走了,大家放心,我会努力学习的,我也会想念祖国和大家的。”说完,又和大家道了别,就向满是人群的跑道上走去,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飞机起飞了,表姐带着我的心愿飞向蓝天,飞向大洋彼岸——美国。我心里默默念道:表姐,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愿你学成回来为祖国作贡献!

难忘恩师

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有一位老师最令我难忘。

别看解老师是个代课教师,可在教学上似乎比其他所有的老师都要认真负责。开始,我的语文成绩较差,是班上典型的“扶贫”对象,解老师就耐心地教我,帮我补课。有一次写作文,我遇到了困难——开不了头。解老师看到我为难的样子,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怎么了?笔头不听使唤了?下课后,你到办公室去,我给你‘加餐’。”多么温柔的话啊!我这个听惯了训斥话语的厚脸皮,此时倒有点难为情了。

期中考试,我的语文只得了62分,全班倒数第一。面对这62分,我做好了挨训的准备,可在班会课上,解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们几个成绩不好的同学,反而做了自我批评,说自己没尽到责任,对不起同学们。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眼泪。看到这情景,真比骂我、打我还难受。

从那以后,解老师不管多忙,每天下午活动课后都为我们几个贫困户“补充营养”。有一次,她在给我们补课时,忽然用手捂住胸口,眉头紧锁,额头渗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我忍不住喊出来:“解老师,你„„”她连忙微笑着说:“没什么,有点胃痛,过一会儿就会好的。”看到解老师带病给我们补课的情景,我这个有名的犟小子第一次在老师面前流下了眼泪。

从此,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我听课特别专心,作业的质量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当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终于期末考试我取得了94分的好成绩。我衷心地感谢解老师对我的厚爱,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帮助。解老师对我的培育之恩,令我终生难忘。

第16篇: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事发一瞬间”写作指导及例文

广雅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和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题说开。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事发一瞬间”话题作文评析

【话题分析】

话题材料表现了人对其他生命应有的尊重,赞美了一种博大的爱心,歌颂了瞬间显现的人性的善与美。但话题却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扩而大之,只要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能够使人难以忘怀的,都可以写。既可以歌颂瞬间显现的真善美,也可以揭露瞬间散发出的假丑恶,还可以二者兼具,给了写作者以巨大的写作空间。

从话题的特点及命题意图来看,只能围绕“瞬间事”或叙述、描写或议论、阐述,但以选择记叙文体为佳。可先确定主旨(或讴歌真善美,或贬抑假丑恶……)以回顾自己经历的难以忘怀的事情,也可追叙在他人身上发生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风貌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尤其应写好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细节。描写应注意选用“唯一”的动词、形容词,适当运用些修辞手法,进行“形象再现”,以揭示其蕴涵的意义,以彰显真善美;或揭露其丑恶,以鞭挞假丑恶。如此叙写,比较容易出彩。

如选择议论文体,须根据表达需要,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力避空泛。可以这样思考:作为运动员,一次正常的击球,意外击中小鸟使其坠地死亡,这对于他本无任何责任。但他却扔下球拍,跪地忏悔的一瞬间是那样地动人心魄。为什么呢?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是由于他把其他生物视同人类的平等观念,是由于他的举动放射出真诚善良的人性美的光芒,是

由于生活中有太多的与此大相径庭却习以为常的人和事。这是审题中的“由果溯因”法。由此推出的若干个“因”,不就隐含着一个鲜明的观点吗?

【优秀作文点评】

匆匆

——有感于一瞬间

相比于浩淼无垠的宇宙,一瞬间在时间的推进几乎可视为静止;即使相对于人类数十年的生存期限,一瞬间的份量似乎也太微不足道。但是,花开花落,潮起潮涌。一瞬间,已足够决定我们前途方向,已有足够大的空间承载我们至关重要的一个选择,一种思想。

前不久阜阳市前市委书记尚军的政治丑闻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尚军,在人生政途的多次选择中都无一例外地灵魂、肉体获得权利的膨胀、纵欲的满足。不禁唏嘘。在正义与邪恶,污俗与纯洁的世界,在一瞬间,正面的思想屈服了,欲望的黑影覆盖了所有真诚的领地。可以想象,从那微乎其微时钟秒针轻轻摆过的一瞬间起,尚军的心中的鲜花繁树已渐渐枯死,取而代之的是对黑暗污流顶礼膜拜的枯叶败枝,冉冉物华休矣。

中国田径史乃至世界田径史也不忽略忘怀的一刻:中国田径运动员刘翔在上海黄金田径赛中,发挥出惊人的潜能,以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夺冠。然而,我们关注的应该还有另一刻,就是刘翔听到枪声后拔地而起跑的一瞬,就是他超越,梦想迈向人生理想颠峰的一瞬。那一舜,是他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诠释,是他人性中对胜利的渴望对挑战机会的珍重的本能。那闪耀着人性光辉凝结着对生命深层理解的一瞬,应该载入史册,成为我们铭记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我们矢志不渝的对理想的追求。

夏日高阳,惠风和畅,日本明仁天王在太平洋军舰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一刻,是任何伟大的节日都无法比拟的。从那一刻开始,因战争而涌流的鲜血凝结,因硝烟而迷蒙的天空纯明,地平线和平的曙光由这一瞬开始铿锵。然而这短暂的一刻掩盖了多少国家沦陷的哀嚎,践踏了多少个健康快乐的生灵?无疑,历史是一种沉淀,而这一瞬间的绽放,又要经历多少岁月的苍凉黑暗的折磨?

一瞬间,是时光流逝匆匆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暴露了人性的软弱,它展现了人格的高尚,它更加是之前无数一刻的经过时间过滤、理解的重现与总结。在了无止境的递进中,我们完成了人生。

一瞬间,是智慧给予我们短小精练的回答。时光匆匆,一瞬却不可匆匆走过。把它放置于生命中应有的高度,是我们真诚而勇敢地活着的义务。

【点评】

本文之所以吸引老师的眼球,原因有几个:

1、紧扣题。题目为“匆匆”,与“一瞬间”吻合,副题进一步把这种紧扣明确。内容是挖掘几个事件中的“一瞬间”的深刻意蕴,紧扣“一瞬间”,行文中多处出现“一瞬间”一词,提醒评卷老师,作者一直紧扣“一瞬间”来写。

2、材料鲜,内容丰,立意深。作者选取了颇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还有新近发生的。不停留在事件的叙述,而是挖掘事发一瞬间的意义。

3、语言精。全文一气呵成,流畅凝练。颇现功力。

【优秀作文点评】

那一刻,他的光头震惊了世界

风潇潇兮,壮士一去不复返……

随着裁判无情地掏出那张刺眼的红牌时,一个34岁的光头“老”男人就这样永别了我们的视线,当他与那金光闪耀的世界杯擦肩而过之时,未有一丝懊悔,头也不回径直走入更衣室。

这一幕发生在2006年世界杯决赛场上,这个光头老男人叫做齐达内,他就是这个世界10年来的球王,他拥有罪没还般的球技,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如球场上的舞蹈大师,一个“脱发”的可敬的天使。

每一天,人们可以看见他那灿烂、厚实的笑容,还有那干净的光头。

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法国队牢牢占据场上优势的时候,意大利队的马特拉齐对着远离他的齐达内口中念念有词,霎时,他的光头突然转过来面对马特拉齐的胸口结结实实地撞过去,他向斗红了眼的疯牛,又像杀红了眼的斗士,把马特拉齐狠狠撞翻在地。

那一刻,他的光头震惊了世界。

全场观众猛然起立,狂热的法国人拍手高呼,愤怒的地中海人不停地辱骂。电视机前的观众越席而起,解说的主持人大喊:“为什么?为什么?他是一个王者,怎么会在职业生涯最后几分钟把自己毁了?正当大多数人殷切希望看到他举杯那刻,他却把自己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当意大利夺冠时,法国人心碎了,眼泪无情地从眼眶中涌出来,“心如刀割”恐怕最适合形容他们吧。赛后,光头男人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在他撞人之前,马特拉齐不断用恶毒的言语咒骂着,让他忍无可忍,做出“冲动”的举动。

不过,试想一下,当某人用恶毒的语言咒骂你敬爱的母亲、亲爱的姐姐,甚至尊敬的民族时,有谁能忍耐?!齐达内用潜伏在身体里的血性狠狠反击了这个中伤者。有人说,在他撞人那一刻,他从天使坠落成恶魔,但我却说,他从天使升华为上帝,一个捍卫家人的上帝,一个悍卫民族尊严的上帝,。一颗帝王将相般的脑袋,从云雾里伸出,将自私卑鄙,散发着恶臭的人撞进无尽的深渊。尽管球场暴力不可取,可他悍卫尊严的斗志、血性,保护爱人的真善美,却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再多

的功名利禄可以失去,人的尊严、血性却不能忘却!他的光头在那一刻警醒着世人,拿起你的武器,保卫最珍爱的东西吧!

那个光头老男人从此退役了,但在人们心中却永远成了最温暖、坚硬的屏障、守护者。

每一天,人们可以看见他那灿烂、厚实的笑容,还有那闪亮的光头。

【点评】

本文作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用边叙述边议论的方式发表自己对齐达内撞人事件的看法。在叙述和议论的过程中,他能够扣紧话题,谈论“那一刻”发生时的细节、后果、原因和意义。叙述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综合使用了倒叙、插叙的方式,使文章可读性增强;议论态度鲜明,简明扼要,“天使、上帝、恶魔”等比喻性语言又使议论不至于太枯燥乏味,令人心悦诚服。齐达内这个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明,“一个捍卫尊严、富有血性的光头的老男人”让人难忘。语言方面,作者也非常注意前后照应。

【优秀作文点评】

到罗马的第一天

“小姐,请上电梯。”服务生用意大利语和善的提醒,我定定神,发现电梯门早已经打开,刚才那几个和我一起等电梯的人都进去了,只等我一个人。手扶着墙,仍有些晕眩。我勉强向好奇的打量我的人绽开微笑:“麻烦你们了,真抱歉,突然有些不舒服,我先不上了。”电梯门在我面前缓缓的关上。那四个字又露了出来,我望着它们,它们瞪着我。回到餐厅,要了一杯咖啡,服务生看着刚吃过午餐的我去而复返,不免有些惊奇。阳光从洁净的大玻璃窗里照进来,咖啡的热气袅袅上升,我不想喝什么,只想坐一会儿,澄清自己的思绪。在这空旷和温暖的大屋子里,我强打精神,仍止不住冷和恶心。我是今天上午来到罗马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比我在梦中见到的还要好。还有那些和善的人们,当我用意大利语夹着英语向他们问路时,他们是多么热情的为我指点,然后,我到了 MERCURS ORBLS 酒店。菜单上虽然没有中文,但意大利文和英文,足够了;服务生也很殷勤,给了我不少帮助。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至少是显得那么美好,直到刚才。

刚才,当我走到电梯前面,准备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的时候,电梯门上四个中文大字赫然可见:“请勿吐痰。”深蓝色的钢笔字,写得很难看,而且是描过很多遍,反反复复的说:“请勿吐痰!”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菜单上没有中文,而它,我挚爱的母语,竟然在这里出现,说着,警告着,斥责着,那四个字!

我想问问酒店的经理,他为什么要在电梯门口用中文写那四个字,他究竟是什么用意。

但我不敢。

我怕他会叫人把那四个字涂掉,但在心里,反而重重加深了颜色。

我怕他会向我解释:“小姐,你们中国人有时候也许会有那么一些……习惯……”这个让我伤心的回答,我害怕听到。

我知道,他的措辞会很婉转,态度会很谦虚;他会像我遇到的罗马人一样,一副绅士模样。 而这恰恰是我受不了的。

我只想赶快离开这里……

【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虚构还是有基础的。作者写作的背景,确实是一张报纸刊登过的事情:意大利罗马一个酒店的电梯里用加粗的笔画写了四个中文文字“请勿吐痰”,这事对于我们是有刺激的。作者这样练笔说明是有自觉性的,虽然《到罗马的第一天》纯属虚构,但是给我们的震撼还是很深的。练笔的关键是要抓材料,这样才能写下去。如果不走出被动的写作牢笼,写作水平永远不会提高。所以勤于练笔,思考要深,重视别人创作,重视别人对你创作的批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符合题意作文点评】

虽然只是一瞬间

——小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无数个瞬间,由他们一个个串联而成,每个瞬间都不会重复,过去了就在也不来,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失去了,你的品德就被扼杀。

还记得2001年的9?11事件吗?那一个瞬间使多少人感到害怕,使多少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近死亡。但是,当被困人员感到害怕的同一瞬间,纽约市的消防队员们不顾自己的身命,一心为救出生还者而冲进这幢“危楼”,结果死伤了上百名消防员。事后生还者还激动地回想起当时的害怕,但更让他们铭记在心的是消防员的精神品质。

您可能会说消防员干的事很光荣,比作自己也会去干。其实每一个瞬间只要得到了就无“贵”“贱”之分,因为道德和精神品质都是在那瞬间展现的。而他们的价值是等价的,都是很重要。

雷锋,一位总是在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去帮助别人,展现品格的瞬间。雷锋他没像9 ?11中的消防员那样做所谓很光荣的事,但他身上的光辉是和他们一样的耀眼,掩盖不住。没一个瞬间没有分好坏,只要得到了,品格光辉自然会落到您的身上。

同样,失去的瞬间也没有分大小,只要你失去了,你的品德也显得暗淡。06年世界杯,一届球王齐达内在决赛中因遭对方球员的言语侮辱,用头撞向挑事着,结果红牌被罚下场。虽然只是用头顶

了一下对方球员,但齐达内也因失去这个瞬间而丢失了世界杯的冠军。虽然是一届球王,但从这小事看来,球王的球品依然受到质疑,“小”事给球王的品格抹黑。

虽然只是一瞬间,不管大小,只要你得到了,就升华品格,失去了就抹黑人品。现在我们应该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善带来的是等价的,而恶失去的也是等价的。所以我们要抓住做“善”的机会,坚决不做“恶”的事情,虽然他们只是一瞬间,但其中人格道德的体现是不可估量的。

【点评】

本文以“瞬间”小事展现人的品格道德为主题,并且举了9·11中的消防员、雷锋和齐达内等例子,来说明瞬间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或假恶丑,最后告诫人们要注意瞬间做“善小”,而不要为“恶小”。应该说,内容和立意都是符合题意的。但作者所选题材较为陈旧,而且对题材的开掘都不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语言,过于平白而毫无修辞,缺乏文采,更有些地方词不达意。

第17篇: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模板

标题

引文:

(一)诗句、简短典故引入论点;

(二)正面阐述论点 正文:

分论点一:从正面举例,论证论点;

分论点二:从反面举例,反衬论点;

分论点三:从自身、社会现实生活举例,强化论点。 收尾:以诗句呼应论点,以概括性语言提升论点意义。

第18篇:话题作文

2010武汉中考作文题:材料作文题目自拟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0随州中考作文题:以“快乐”为话题

2010梅州中考作文题:以“渴望”为话题

2010桂林中考作文题:以“误会”为题

2010梧州中考作文题:话题作文

2010天津中考作文题:以“儿童节”为话题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0德州中考作文题:以“偶像”为话题

2010聊城中考作文题:以“自视”为话题

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视与自视都不可或缺。

请你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评论。

3、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2010乐山中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2010南充中考作文题目:以成长或等待为话题

2010铜仁中考作文题: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

2010楚雄中考作文题:以“感恩”为话题

2010山西中考作文:结合初中语文课文自拟题

2010赤峰中考作文题:以“成长”为话题

2010沈阳中考作文题:用_丈量_vs自命题作文

2010大连中考作文题:以“寸草心”和“打磨”为话题

2010锦州中考作文题:以“收获”为话题

2010吉林中考作文题:端午的味道vs材料作文

2010鸡西中考作文题:请让我_vs话题作文

2010绥化中考作文题:勇往直前vs话题作文

河南省

野菊花生长在路边,不管有人照料、还是没人照料,都生长的很好……

要求: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第19篇:话题作文

【例文1】

指间沙

掬起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指间残留着沙粒。是丢弃它,让手指洁净如初,还是保留它,当作永远的记忆?

让往事随风,让记忆尘封,我们可以拥有更崭新的开始。让往事与记忆长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便拥有了回忆的权利与财富。

有时,我们需要忘记。忘记痛苦,忘记忧伤,忘记失意,忘记烦恼。因为它们就像蛀虫,会啃噬我们的心灵;它们就像乌云,会遮蔽我们心灵的太阳;它们就像沉重的行囊,会减慢我们前行的脚步。

犹太王大卫说:“一切都会过去。”的确,只有忘记曾经的阴霾,才会赢得新的艳阳天。韩信将胯下之辱置之脑后,不被曾经的耻辱压倒,终于得以大展鸿图,助刘邦完成了千秋霸业;司马迁忘却了宫刑带来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痛苦需要忘记,成功有时也需要忘记,否则就会成为前进的羁绊。哈佛女孩刘亦婷曾说:“为什么我能取得成功,因为从小就学会了把一切成绩化归为零。”从零开始,就是从新的起点出发,我们才能具有新的活力与激情。

有时,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美好的回忆,不能忘记他人的恩情,更不能忘记历史。我常常回想童年,回想起奶奶的大蒲扇,爷爷的紫砂壶,回想起摇晃着小脑袋,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回想起与小伙伴嬉戏的开心时光……这些,都增添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常常回忆起帮助过我的人,他们的真挚的眼,含笑的脸,让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光明与希望,如果有机会,一定不忘报答他们。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么,忘记历史就更会成为罪人。百年前中华大地上那场浩劫我们不能忘却,曾经的国耻,百年的沧桑,是我们记忆中刻骨铭心的印痕,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记得肩上的重任。

对于过去的一切,或忘或不忘,应经过理智的衡量与选择,而不能忘却所有或记忆所有。忘,使我们坚定了前行的意志;不忘,使我们的内心丰富且明智。

于是,在指间众多的沙粒中,我细细地挑选几粒放入囊中,再将手指洗净,继续前行……

忘记不快,铭记幸福

又一次拿起《简爱》,当看到简爱说出那句“假若上天赐予我美貌与钱财,我一定不会让你离我而去”的时候,我又难以平静了,我甚至为简爱难过。她记住了她自己的所谓缺陷,却忘记了自己具备的独特魅力;她记住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却几乎忘记了罗彻斯特坚强的外表下,那颗柔软的心!

应该铭记在心的东西,简爱却并未看重,甚至在其他事情前,这些该铭记的东西似乎都成了写在沙地上的文字,随风而去了。我想她有她的理由。

有了遗憾,就会追求心中的完美。我经常幻想,假使我可以进入书本,来到荆园,假使我就是简爱,我一定不会离开!我要对自己说:“冷静些,简爱!看看你的优雅、你的娴静、你的善良,你会发现,美貌和钱财其实不算什么,你拥有更可宝贵的财富!”

假使我是简爱,我会铭记寄宿学校中,面对体罚时那个小姑娘的坚强;我会铭记黄昏的原野上,孤身一人拎着行李走向荆园的那位小姐的勇敢;我会铭记深夜古堡中,面对淋漓鲜血时,那位女教师的沉着冷静。在我发现我的心已和罗彻斯特的心交融在一起时,我会忘记自己不漂亮,忘记自己的出身,还有什么能阻挡两个灵魂的融合呢?什么也不能。

可是,这一切终究只是我的幻想,我不是简爱,简爱也无法听到我的话。她被伦理束缚住了,更被自己内心那些忘记不了的东西束缚住了。她退缩了,拎着她的行李,带着满心的伤痛,她选择了离开。

我挽留不住她的脚步,因为连罗彻斯特也挽留不住……

或许上天有和我相同的心情,降下一场暴风雨,让她经受一场彻底的洗礼!在她从昏迷中醒来的日子里,她一定是把自己的记忆重新梳理了一遍,那些应该铭记的和那些应该忘记的终于各得其所!

简爱回到了荆园,当失明的罗彻斯特问“简爱,是你吗?”时,我已几乎止不住泪水,有这份足以让人铭记终身的心灵默契,还有什么伤痛不能忘记呢?

体验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唯有自己亲身尝试,才能发现它的美,它的价值,它的意义。

曾听到一个故事,一只狐狸想到洞中吃葡萄,但洞口很小,它忍饥挨饿,“瘦身”之后,方才钻到洞中,美美地吃了一顿,可出洞时,它才发现自己太胖,出不去了,只好饿上几天。有人说,这只狐狸真是自讨苦吃,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自己是一无所获。

真是这样吗?狐狸前前后后,的确是把自己折腾了一翻,它的体重并未增加,从这一方面来说,它的确得不偿失。但狐狸获得的是一种体验,得到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饱尝葡萄的鲜美,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它经历了一次脑力劳动,使得自己更加老练成熟!

世界最险峰——K2乔戈里峰(8611),以它独特的雄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探险家,去征服它,超越它,去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在探索的历程中,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他们用智慧与力量,与恶劣的环境相抗争,展现出生命绚丽的色彩!体验使他们幸福,他们是自豪的,骄傲的!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生活在孤寂之中,她的世界里没有五彩斑斓的花朵、趣味盎然的歌声,然而,正是体味到即无声又无光的痛苦,她倍加珍惜光阴,利用不多的时间,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并向世人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呐喊! 体验的机会俯拾即是,只要你用心,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美好,体验的确很精彩!珍惜它吧!

第一次流泪

其实,从小到大我已流过无数次泪,记不清是摔了一跤还是因为爸妈不给零食吃了。但我却真真切切记得那一次流泪。

我从小就是个体育运动障碍者,一上体育课总会见到我笨拙的身影。 到了初中,学校要开运动会,我竟出人意料地报了名。我选了一项相对于自己而言比较拿手的项目——跳远。

于是,我便忙乎起来了,不分白天夜晚地在沙池边试跳,可是老天似乎不大关照我,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但我从来都不在乎,还一直天真地认为我这样努力,好歹也能捞个名次。所以,在练习中也不惜把脚扭伤。于是,日子一天天地在汗水的浸泡下,发黄了,溜走了。 比赛的那天早晨,我满怀信心地走上战场,面对一个个比我高半个脑袋的对手也是嗤之以鼻。当见识到了他们的真功夫后,我开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但是无论当时情况是多么严峻,我还是有一丝曙光。

当我进入总决赛后,情况更是恶劣。双脚不再当我是主人,开始不听使唤。奢望到的距离总是与现实的脚印遥遥不可及,差点儿把它们害得得相思病。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伤痕累累地回到看台上。只见那些获奖者春风满面,我深知“飞到枝头成凤凰”的梦早已破灭。见大家的表情平淡,也只好抑制自己的感情。

回到家后,终于发泄出来了。我的努力,我的汗水成了历史,再也没有什么价值了。又回想起赛场上的窘样,宣布成绩后的失落,泪水一泻千里。

但哭着哭着,我便停止了。因为,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谁说过100%的努力就能得到100%的收获,是我自己太单纯,把努力看作是剂神丹妙药,百试百灵。却毫不顾及其它原因,让“努力”二字背负着太大的压力,自然失落时会更加伤心。我终于懂了,其实,你的努力的多少并不能判定你一定可以获得多少回报。有时它是需要你的积攒与耐心,我也相信在黑暗中无论多久,还是能待到黎明的曙光!而且更要学会“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我想,这次我是真正的哭了,哭得有价值,并在哭泣中获得了真理。 这是我第一次用泪水换来的真知。

渴望挫折_

挫折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挫折能磨练意志,使人变的坚强,从而奋发斗志,使人奋发出更大的力量,从而不屈不折,从挫折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以使人生变的更加色彩斑斓,更加绚丽多姿。

记得曾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题目叫作《受了挫折的阳光》:

“妈妈,你看,是彩虹!”

“你觉得美么,宝贝?”

“美!”

“可是宝贝,你知道么?彩虹,其实就是阳光。”

“阳光?那为什么我们平时见到的阳光没有这么美呢?”

“因为在雨后,空气中存留的雨雾把阳光折射了,从而产生了七彩的光芒,这阳光的折射呀,就像是人生的挫折,阳光的折射能使阳光漂亮起来,那人生的挫折也能使人生美丽起来的。”

“哦,妈妈,我知道了,彩虹原来就是受了挫折的阳光呀!”

雨后那清新的阳光,照在那位母亲身上,照在那位孩子身上,也照在那孩子身下的轮椅上。„„

一枚贝壳,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沙粒转化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如果把这看做成一次挫折的话,那么挫折就变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在挫折面前怨人忧天是没有的,那么就勇敢一些,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雨后总会有天晴。阳光因为有了挫折,从而成就了美丽的彩虹。那么,受了挫折的人生,也定会像受了挫折的阳光一般,焕发出七彩夺目的光芒。

我渴望挫折,因为人生只有经历过无数挫折的磨练,才能变得如彩虹一般的成功!一般的精彩!

渴望成功

有的人渴望自由,因为自由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有的人渴望飞翔,因为可以清楚的看清世界万物的奥妙,让人有一种充实的快感。可是我不像你们那样想,我渴望成功,因为我认为成功的感觉是世界上最美的享受,它能给我带来一种由然而生的力量催使我勇敢坚强的往前进。

人生就象是在攀登一座座陡峭的山峰,然而这里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就是象山峰举手投降,那么你就注定失败,成功之路就是离你越来越远,它只能远远的看你从它身边走去,只到永久消失。还有一条就是跟山峰斗争到底,永不放弃。选择这一条路的人,他们就会永远的面上含笑,知道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我渴望成功。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得到成功。因为成功能给予我奋斗的动力,让我能再接再厉,不被考试吓倒。这时的我才能信心大十足,勇敢坚强的朝着前方走去。这时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得到成功。因为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第一次的失败而变的很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很无能,居然连尝试一下都不能。因此我渴望在尝试中得到成功,它能让我告别忧郁,告别烦恼。从而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时成功的感觉是快乐的。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得到成功。因为它已表名我已成功的接受了挑战,并且很优秀的完成了挑战。从而会不畏艰难的继续去创更大的辉煌。让我变的更加优秀,更加充实。这时成功的感觉是自豪的。

我渴望成功,成功是我们活着的追求,谁不希望自己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让成功围着你转,一直跟在你的身边。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是自豪的。这就是一个渴望成功的我!

第20篇:话题作文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1、什么是话题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 2.什么是话题作文 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二.话题作文的结构: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四部分组成.三.特点: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

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

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1)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3)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 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四.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1、善于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我们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应学会化大为小。如一个西瓜,洗净后只有切成小块才好下口。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的来写。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深说透。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2、善于以小见大

如果仅局限于“小”,文章就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深意。只有小中见大,才能发人深思,引人如胜。所谓以小见大,即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往往通过对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并加以适当抒情议论,以阐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

3、扬长避短,

定好文体在确定文体时,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⑴根据话题的特点。有些话题适宜写议论文,有些话题适宜写记叙文。⑵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擅长说理,就选择写议论性的文章;擅长形象思维,就选择记叙性的文章。⑶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如果自己喜欢写议论文,而在这一方面自己掌握的材料比较少,也只能放弃。

4、独辟蹊径、表现个性。

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自己的创造性。要选择新颖的、独特的材料体现主题。要选择好的、与文章文体相适应的形式表现文章的内容。总之,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表现自己的“独特”(与众不同)与创新

五.如何拟题:

题目必须与话题相关联,体现话题的精神要求。它是话题的具体体现。 而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符合几点要求:

一、新颖别致。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衣衫但又不能落于俗套,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如《我的家》、《难忘的家》等标题就显得平淡,缺少新意,而用《家是一种岁月》、《家是我永远温馨的风景线》〈我的家庭王国〉等就显得别致生动而有文学味。 二是要简洁凝炼(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文章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应该简洁〈我希望爸爸妈妈不再打麻将〉 那么我们怎样拟一个好的标题呢?话题作文的拟题 常用的技法有:

一、巧添加 巧添加就是在话题关键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填补充实。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前后添加就可以拟出以下题目:

1、《追求幸福》(前面附加)

2、《追求幸福没有错》(前后附加)

3、《体味幸福》(前面附加)

4、《幸福是一种心情》(后面附加)

5、《幸福在哪里》(后面附加)

6、《为了幸福而努力》(前后附加) 7 :《幸福大观园》

二、巧修辞 在拟题时巧妙的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能使呆板枯燥文题变得生动形象鲜活有趣。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比喻),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夸张),“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反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设问),“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借代)。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对偶),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拟人),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呼告)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如以减负为话题,拟题为《书包减肥记》《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温情的《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双关)

三、巧引用 1:在拟题时巧妙的借用一些或改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佳句,会使文题显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不落俗套。使你的作文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蕴,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2: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现成的诗文、歌曲、影视广告等,喜闻乐见也可以使人倍感亲切,引起共鸣。引用流行歌词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 in love 如《如释重负》、《将心比心》、《得失寸心知》、《把根留住》、《姑娘你慢些走》、《都是答案惹的祸》、《爱,是怎样炼成的?》。如诚信《为诚消得人憔悴》、《若为诚信故,一切皆可抛》、亲情的《让我悄悄告诉你》、《道是无情却有情》《忠言不逆耳》等。假日的《风景这边独好》《给点阳光就灿烂》如此化用,暗含旨趣,妙化无痕,点石成金。3:引用谚语、俗语、惯用语拟题。如《条条大路通罗马》、《谎言不开花》、《钦差大臣请下岗》、《回扣——好大一个“瘤”》等。这样入时化俗,显得自然、朴实、亲切。

四、巧移用 运用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名人、名事、名物拟题。如《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等。如此机智地移用点染,推陈出新,妙趣横生。

六、巧设悬 人们都有好奇心,根据这一点,在文题中巧妙而含蓄的设置疑点,敲卖关子,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心趣。《明天我们有水喝吗?》《100分,我恨你》;

五.写话题作文容易出现以下主要问题:

1复制话题

试题给的是话题,要求围绕话题“做文章”。怎样做文章?就是要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总之,不能停留在原处。原处仅仅是个起点,如果在原处转磨盘,就没有创造,只有复制而已。要既不脱离起点,又不止于起点,要从起点走出来或说扩展开来:既可以从起点向远处延伸,也可以围绕起点纵横驰骋。须知,犹如母体和子体之间的关系,起点以外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创造,这才是“做文章”。为什么非要写“起点以外的东西”不可呢?因为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一位学者给出四个图形,让选出与其他几个图形不同的图形”的故事,读者已经听过了,感受过了,不需要你再去重复提供同样的材料。读者需要的是新的东西: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能够帮助读者深刻领悟其中道理;如果写记叙文,就要通过描述自己的体验或讲述故事,使读者有更具体、更强烈的感受;如果写抒情散文,就要召唤起更新鲜、更强烈、更丰富的思想感情„„

总之,读者不需要复制,读者需要创新。不要简单地原样复制,举出一个个相同的例子然后“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与材料相同的例子能不能举呢?如果作为新的论证的材料,当然可以举,但要为自己新的论述服务,如果没有新的论述,那就等同于原样复制了,我们称之为“复制话题”。

2文意散漫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一次报告会上,一位学者提出一个问题:四个图形,找出一个与其他不同的。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这就能告诉我们生活中答案不一样的事很多,要从多方面去考虑。

一般来说,话题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没有规定写作的主旨。所以,在话题规定的范围内,还要“炼意”,也就是提炼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在这一环节下功夫不够,没有考虑好自己究竟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匆匆忙忙下笔,这样就有可能东拉西扯,多头指向,文意散漫,不知所云。像前面的文章①②③自然段,意思大致上还是往一块儿拢的,但第④自然段突然与前三个自然段脱节了,让人觉得是横生枝杈。第⑤自然段表面看来好像和第①②③自然段一样,都在谈学习上的问题,其实不是一码事:前两个自然段在谈减轻学习负担,第③自然段已经稍有偏离,谈起了对前途的认识问题。到了第④自然段就野马脱缰了。第⑤自然段表面看好像又回到前三个自然段的意思上来了,其实第⑤自然段谈的是学习方法问题,显然和前三个自然段谈的不是一码事。这样,一篇文章七零八落,让人读了不知所云,这就是“东拉西扯”式病文的显著特征。

3偏离话题是同学们在写话题作文时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总结分析2000年高考考生作文情况,笔者认为造成“偏离话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转移话题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世界上的问题很多,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我原先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专心去解决问题。可是当我看到一篇文章过后,我的想法有了变化。

那篇文章这样写道:有一幅漫画《水开了》,说的是一个女孩面对水开了的场面不知所措,竟然叫道:“妈妈,水开了,你快来呀!”很多人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女儿的错,那么大的人不会烧开水,将来可怎么办呀。我一开始也认为这种分析对,可是有人说,错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一个父亲不严格管教孩子,一个母亲不教孩子干家务活,这孩子能成长吗?

时下,很多父母一贯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导致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使孩子在将来的生活道路上遇到麻烦。这使我想起《动物世界》里的一组镜头:母狮子捉到一只小羊,但它没有把羊放到小狮子身边,而是让小狮子自己去捉。可是小狮子只会在母狮身边躺着,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没想到母狮不但不去帮助小狮子,反而去咬它,小狮争不过妈妈,乖乖地去捉小羊,最后终于把小羊捉到手。试想,如果母狮不严格训练小狮,那么小狮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

我希望父母们借鉴一下母狮的方法,平时管教孩子严一些,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当然,孩子也不能一味地靠父母管教,自己也要主动去学习,就像魏征所说的:“若木之硬者,必固其根;若水之长者,必浚其源。”只有从小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材。

《水开了》虽然只是一幅画,却发人深省。由此可见,教育孩子是国家的长远大计,切不可当作小事来看。

话题作文虽然写作范围相当宽泛,但把握话题却是基本要求。把握话题必须做到从头至尾牢牢把握,不能开篇尚能把握话题,但在行文当中却逐渐偏离话题,横生枝杈,然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主,造成转移话题甚至严重偏离题意。

上面所举病文,开始说“想法有了变化”,可以说是切合题意的。但在具体述说变化的过程时,没能仅仅扣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而是偏到“对孩子溺爱是害不是爱”的话题上去,把原话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穿靴戴帽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生活中,看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看到地球仪时,讲解员问我们:“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旁边看上去像小学生的同学说:“因为圆的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它在地球仪上,比较好转。”也有的说:“为了使人看得清楚。”各种回答,千变万化,最后讲解员说有位航海家在大海中一直向西行,最终达到了他的出发点,所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接着讲解员又问:“星星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小?”有一位小同学非常天真地说:“因为天空是有限的,要是星星太大了就放不下了。”有的说:“因为星星本来就那么小。”讲解员很耐心地给大家讲了星星看上去那么小的原因,听后大家感到茅塞顿开。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也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答,这就是解答的妙处。

2000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这类“穿靴戴帽”式的作文。上面的病文不但没有扣紧“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反而去论证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内容上与原话题背道而驰,仅仅摘了原话题的一些语句生硬地给自己的文章“穿靴戴帽”而已。究其原因,虽和试题的提示语较多,同时限制性要求不足有关,但主要原因是这些考生没能把握原话题的涵义,或缺乏牢牢把握原话题本意的意识,把自己宿构的文章或材料往上硬搬。有的考生自己也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只好“沐猴而冠”,穿靴戴帽打扮一番。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我们把这样的病文类型称之为“穿靴戴帽式”。

(3)另起炉灶

这种“另起炉灶式”病文的病症和病因都摆在明处:不是按试题规定的命题或话题写,而是把试题抛到一边,自己“自由式作文”,内容和试题没有关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多半由于考生事先“死背”下了一篇文章,而看到考题后已经感到“不合辙不押韵”,但又不愿或无力按试题写出新作来,于是照搬原先背好的文章,造成“另起炉灶”;还有一个原因是考生对试题没仔细看明白或看不明白,写出的文章自然“驴唇不对马嘴”。

《新闻逆转话题作文范文.doc》
新闻逆转话题作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