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2-12-1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科学教学论文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教师:丁文华

摘要:搞好科学实验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这些因素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关键字:教学资源科学实验实验室管理素质教育

搞好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可有效地辅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弥补单一学科培养目标的不足。因此,搞好科学实验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这些因素时时困扰着科学实验课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是学校缺设备,虽然教育局下拨了一批实验设备,但随着岁月的流失,有的丢失,有的损坏,留下能用的许多也是“缺胳膊少腿”, 教学运用勉强应付。比如我们学校的摩擦起电感应器有3个,现在一个也没法用。

二是师资力量缺乏,在农村小学,很多学校都是一人包办一个学校的科学教学,还有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科学老师,全由其他主课老师带上。拘泥于“一本书、一张嘴”的陈旧上课模式,加之设备奇缺,导致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出现偏差。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将实验操作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操作步骤的形式来代替,忽视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弃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动手演示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参与主体被简化,学生亲自操作的机会减少,动手能力被削弱。三是师生为做实验而做实验,许多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只顾按照现有的实验步骤跟着老师一起,听着老师的指令摆弄器材,取些数据,填写表格,表填完了,实验就算完成了。

三是实验室管理混乱,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业的实验管理员,老师基本上都是包办学校所有科学教学工作,教学课时多,导致了老师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混乱。比如:实验仪器的登记,维修,处理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基本上就是做做假表格应付检查等。

当然,冷静分析起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总的说来不外乎两点:第一,管理不善。许多学校无专门仪器保管室,无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随用随取,用后随手放置,有的长期放在教师家中也无人过问。第二,督导不力。上级相关部门缺乏一个有效的相应机制 来管理和约束,既是考试也是考“动笔”不考“动手”操作,来自社会和家长们也认为语文、数学是主课,学好了能写会算就行了,不苛求学生动手能力如何。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在重视德育、语言、数字等的教育时,能轻视自然科学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吗?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是解题高手,却是发明创造的奴隶,原因在于缺乏对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新的课程理念也告诉我们,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重要素质的科目。它所培养的相应能力是某些学科无法比拟的。农村小学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开展实验教学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如何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呢? 我认为:

一、运用农村课程资源,充实科学课实验课教学内容

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和《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和果实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豌豆荚里的豌豆》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家里的菜地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整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二、“土”“洋”结合,就地取材,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源

目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时时制约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如何立足于现实,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装配、建设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同时,

走自我创新之路,探索出一条既适合于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富有个性特色的地方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呢?我们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让学生到沙堆中捡鹅卵石、到石子中捡有植物及小动物化石的石片和其它的岩石也是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带“土”气的教学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具相结合,确保了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优化运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

自然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 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实践证明: 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因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也不因课堂教学的终止而结束。因此,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活生生的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科学课前和课后当作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狠抓了课外观察实践的指导。如在教《昆虫》一课前,我们让学生到野外去抓虫子,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在抓虫子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许多关于虫子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行动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课后,我们又组织学生对稻田的昆虫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而且还提高了消灭害虫、保护益虫的认识。

结束语:实践告诉我们,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推荐第2篇: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杨志高

小学科学从过去的自然转化而来,从了解自然为主转变成创新科技为主的过程。这门学科一直被认为所谓的“副科”,所以为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创新,这门学科已被列为重要科目来教学,并加入统考科目。因刚刚重视,又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兼职教师根本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基本都是上语文、数学的老师兼上,没有充分的精力去做好备课、做好实验教学。所以总体素质都不理想,从我校近三年的教学考评中发现,理论知识有60%的学生掌握,但能完全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的学生不足10%,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还存在问题,满堂灌的教育观念还未改变,实践与操作的能力特别欠缺,无法提取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抽象问题无法理解,在这里,结合我两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下面是折自“山雨(微博)”中的五则教学方法,这五则方法一直指导我这两年的教学,平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从科学教学出发,就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能使他们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如我上“四年级上册《溶解》”一课时,讲到用食盐、面粉、石沙、高锰酸钾等进行实验时,我分别让四个学生在台上演示分别在四杯水中放入这四种物质,慢慢搅动,观察发生了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奇妙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特别是高锰酸钾的那杯水居然变色了,还提出好奇的问题等等。

二、通过展示动画 ,引起学习兴趣。班班通是15年刚安装的,这给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平台。科学课过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光、图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比如教学“鸟”这一课,首先放鸟的录像,千姿百态的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百鸟之中,乐于跟随老师去学习鸟的知识。

三、寓教于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这种教学方法,他使用于各科教学,在需要的教学中可设计成这种方式,特别是导入课题方面,容易提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天气》这一课时,用谜语“ 身体多轻柔,逍遥漫天游, 风来它就躲,雨来它带头。 (打一自然物)”“两人同离去,直到四点归。(打一自然物)”“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打一自然物)”,这些谜语的谜底分别是云、雨、风,这种游戏导入方式,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周围环境,吸引学习兴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的变化是很大的,改变了学生根本的学习方法,要以“探究”为核心,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自己去“活动”,让他们自由观察、测量、发现、探索,并进行记录。在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课是需要到室外进行的。如上“温度的测量”这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阴暗处,向阳处等地,让学生分小组带上温度计自己去自己去测量,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不管他们测得如何,我都要给于他们的鼓励,经小组对比后,选出结果最接近的小组数据为正确答案,并要求他们说出测量方法,教师再加以订正即可,很自然又轻松地完成本节教学任务。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并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吸引了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组织动手实践,激起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他们拿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拆开来看个究竟。组织学生做一些实验或制作一些东西,他们总是感到十分有趣。在科学教学中安排一些由学生动手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有时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例如:我布置给学生课外作业(实验):用自选材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天后,几名同学将自已的“得意之作”送来了。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土电话,有的用丢去的一次性杯子作话筒,有的用竹筒作话筒,有的用易拉罐作话筒等等。 此外,还可围绕教材利用活动课时间,认真组织有趣的科学课外活动,把学和做、学和玩、学和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实验室的应用是学好科学的必然阵地。科学合理的课件制作也是学生兴趣来源的关键。师生默趣的教与学互动使学生学习会感到轻松愉快。

一、指导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的应用。不熟悉实验室的布局设施,会给实验带来危险和完成不顺利,经过教学实践,因学生好奇心强,一些学生不听招呼,不按要求实验,导致实验途中危险和设施损坏。如16年秋季学期,我班一组学生在做溶解实验时,玻璃棒用力过强,导致玻璃杯破碎伤到手,扭水龙头用力过猛把龙头扭坏,导致因修理龙头耽搁实验时间等,这些教训让我懂得实验课前,指导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的应用,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实验中多关注那些尤其好奇心强(或者作风不正)的学生,多给以指导和教育。

二、认真作好实验室无法完成和实践也无法完成的课件制作。如卷云,层云,积云的观测,这种天气现象,我们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就要用课件来体现,指导如何区分这三种云,并了解它们会对气候有什么变化,并出示一些天气谚语如:天上鱼鳞斑(卷积云),地上晒谷不用翻;天上钩钩云(钩卷云),地上雨淋淋;暴热黑云起(积云),雹子要落地。幻灯片的制作要注意动静结合,有必要可插入一些小视频,提起学生的兴趣,如播放天气变化中龙卷风的破坏程度视频,把学生带入情景中,除了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为什么要爱护环境的渗透教育。

三、师生默趣的教与学互动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教学的质量,一个脸上无表情,一点动作都没有的教师,这节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不但提不起学生兴趣,反而会取到催眠作用,所以我平时上课时,会随着内容的变化不时的变化表情和动作,有必要还可以把小丑的动作融入进去,激励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或师生互动完成效果更佳。愉快的学习才会让学生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累差事,反而喜欢学习,为此,我所上过的班级学生都很喜欢我上他们的课,不管是什么课。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和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终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科技的能力。

推荐第3篇:初中教学论文

教学做合一,探索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它以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这与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一致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求在做中学,把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课内外结合,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以“做”为中心的。即注重科学实验,注重儿童科学创造教育,要求教师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要在“做中教”,学生也不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接受,而要“做中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在共同“做”的基础上完成。

一、在观察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的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活动、观察方式去发现秘密,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当儿童完全是通过自己的独立的观察发现了事物的秘密后,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这种喜悦和自豪感会进一步提高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独立自由观察活动中,自动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陶行之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开花了,结果了》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会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等科学概念时,我事先采集了几种植物的花。上课前,便将装有花朵的小盒放在实验桌上,当讲到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时,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花朵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学生在观察花朵的活动中,喜欢用眼看,鼻子闻,手去摸,甚至有的控制不住还将漂亮的花朵一片一片地扯下来观察,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花朵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感性认识,并自行获取知识,增强探究能力。

再如在教学六上年级《找拱形》一课,观察塑料瓶的形状。我选择饮料瓶,虽然饮料瓶是学生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但对于它的形状设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却一无所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饮料瓶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各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再用手把它压凹下去,感觉用力的大小。比较哪里更硬,哪里更软。最后把它剪开,观察各部分的厚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再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二、在实验活动中创新

实验教学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1)提出疑难,引导学生争论

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争论设疑法,提出疑难,引起争论,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争论设疑,就是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争论,以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辩论,打破课堂上的沉闷,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测量摆的快慢》时,引导学生提出摆的次数快慢是否与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摆绳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呢等问题后,学生对此争论不休,有的说无关,有的说有关,这时教师提示设疑:在对比实验中只有唯一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在这三个实验中什么样的条件不变,什么条件是改变的?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出来了,学生动手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交流等,终于解决了问题。又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在液体里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盆,马铃薯都沉下去了。“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方法烧盐水,真的烧出了粉末,学生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这样学生亲身实验,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很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未知的能力。 (2)善于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思维

教师针对不同的课题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利用与科学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游戏、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此来设疑,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了解空气》一课,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3)讨论交流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猜测作综合比较,努力寻求实验结论的最佳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如在教学《光的传播》一课,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做完小孔成像实验后进行讨论交流时,一学生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我们小组在屏上看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这时,另一小组的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不对,我们小组也在黑纸片上挖了孔,但没看到屏上的成像,因此光不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在黑纸片上挖了许多小孔,屏上出现了许多蜡烛火焰的倒像,你们小组的孔肯定挖的不对”……学生七嘴八舌的辩论了起来,他们极尽所学来说服对方,他们的潜力让笔者感到惊诧。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时空,在探索中长知识,增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把更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课堂纪律良好不再意味着只有老师一人在说话,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仅仅止于老师和黑板,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地学习,有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保证,才能玩得尽情尽兴,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在上课时,教室里到处能听见学生的欢呼声,“老师我的蜗牛缩进去了。”忽地又一声“哇,又出来了!”学生个个兴趣浓厚,热火高涨。在活动中,不停留在单一的最佳方案上,允许学生多元思维并存。要宽容学生探索中的错误,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如上《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时,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推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顿时教室热闹起来,说用味精水、白糖水,、酱油、醋、肥皂水、洗衣水、洗洁精水,有的说还可以用酒、用白开水等等,同学各抒己见,方案一个接一个。于是我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味精水、糖水等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这样,最大限度地给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究中长知识,增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受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教学过程也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先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科学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启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在探究奥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一张画着美丽花朵的图画纸盖在铁板上,课上,我让几只蝴蝶飞进画面,没有胶水,蝴蝶等怎么没有掉下来?问题的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越强,创造的潜力越大,从而把实验、分析、综合形成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创新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创生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其生活性、综合性的课程内容,自主性、探究性的运行方式,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像开展《生命之源——水》综合实践活动,以“水资源,水环保,水的利用”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通过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活动,走访、调查、寻根求源,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自然有用,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是小学科学教育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只要我们科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才能和潜质得到更好的发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推荐第4篇:初中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永丰中学 刘启芬

关键词:化学科学;知识水平;思想水平;科学品质

摘 要: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初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等,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

1 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本文结合我实施新课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和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厂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习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厂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

3 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厂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租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饶帧保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认以以下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对立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件和创造性,

4 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义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士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

5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

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谑导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牛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计会卞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浪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

6 而人类在生产、牛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会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别重要性。使学生认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足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成或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生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兴化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裳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7 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牛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牛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4.意志

意志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于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市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故。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牛,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

8 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

推荐第5篇:初中科学教学故事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初中科学教学故事

——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事初中科学教学五年了,回想过去五年的课堂教学,总觉得存在一些遗憾,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在于知识不能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学显得单调而枯燥。初中科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科学、学习科学、同时学会应用科学。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关注生活现象,引入科学问题

因为许多科学反应和科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科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1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科学问题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现行科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冰雪天马路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科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科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 2 龙岗区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

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科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科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新教材努力从科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科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所以,科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龙岗区建文中学

杨志伟

2012-5-13

推荐第6篇: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何燕

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认知过程。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刚接触科学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再次,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如在讲磁场时,我把条形磁铁放在铁屑喝上,下面的铁屑就会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因此,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推荐第7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学期即将结束,我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本学期我做一些大胆的尝试,我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的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教学目标。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科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平时科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平时试题中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今后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科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五、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在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中,听完课后要主动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六、加强实验教学 我发现今年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七、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教学过程中应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篇二: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邾城五中 谢喜华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

学任务。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

漏工作。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

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

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

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

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

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

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

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

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

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篇三: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引导语:为您整理了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 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

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编后语: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编后语:以上这份“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的工作总结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总结有所帮助!篇四:中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 2013学年科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中学科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成为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中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进步。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指导学生进行的科学活动如下:

1、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进行“家庭和学校节能减排调查”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活动,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些了解,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也懂得了平时如何在自己的身边做好一些节能、节水、节电的方法。

2、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3、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

4、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

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校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篇五: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本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这半年来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半年。回顾自己半年的教学历程。本学期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的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把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人师表,宽容处事待人,以真诚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宽容待人。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对学生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用真诚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同时又不失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为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认真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把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如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新知识。

③创新教法。认真分析教与学之间可能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注重课堂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真上好课堂教学,营造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大培优补差的力度。现在初三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学习为我,我为学习”深入学生心田,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倦为喜爱,以学为乐,以学为荣,以学为享。

4、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利用休息时间,虚心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相互学习、研讨。向他人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喜欢我的化学课。

三、关注中考,重视基础教学,能力的培养,大胆在教学中进行课改尝试。 1.重视基础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抓好化学课本知识教学,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少学困生。

同时抓好基本技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中注意防止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2.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

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课前准备充分,演示实验效果良好,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今年的教学,只是告一段落,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进取,一如既往,继续为马厂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8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

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推荐第9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引导语:为您整理了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

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编后语: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编后语:以上这份“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的工作总结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总结有所帮助!

推荐第10篇: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史肖兰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初中科学教学反思。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教学反思《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第11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引导语:当你看到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在写工作总结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高的时候,你是否曾心生羡慕?下面是的小编整理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

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

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

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编后语:以上就是由为您提供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编后语:以上这份“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的工作总结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总结有所帮助!

第12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引导语:当你看到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在写工作总结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高的时候,你是否曾心生羡慕?下面是的小编整理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

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编后语:以上就是由为您提供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编后语:以上这份“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的工作总结内容就是这样子,希望对您写工作总结有所帮助!

第13篇: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更是兼职学校的教导工作。而教导工作非常的繁重,使得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有些不够。但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由于八、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

对于九年级学生,因为八年级的时候,我已基本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只是基本上有所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而对于他们的学生更是耳濡目染、深刻了解。针对这些情况,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

对于八年级学生,由于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年多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深知这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成绩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但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学生的纪律非常好,这让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在此种种条件下,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实效、有注重实际的精神,制定好了这个学年的工作计划和这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八年级的学习情况很差,导致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掉落,到了九年级,班级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已经大打折扣,这给我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差,班级里有3/4的学生没有学习状态,更没有学习的心思。如果一味的贯彻学习目的和内容,我怕会引来更差的效果,在备课的时候,我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对课堂内容进行处理,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精彩。但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了优秀的学生,或者放弃了后进生,尽量的让我的课堂多一些气氛,而至于课本上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我更多的是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实在不行的,再另外处理。一年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没有让学生失去科学的兴趣。(我觉得在一个毫无学习氛围的班级里上课,真的好辛苦)。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也比较扎实,但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想提高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只靠我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效果会很差,找了很多的学生,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最后将几个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传帮带教学,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补习,效果也不错。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不仅给了足够的知识挑战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来把握优生的心理动态。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这种班级的教学,最怕的就是顾不到两头,能够做到“后进生吃好,优生吃饱”,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直在努力。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就是感受生活……

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是我最大的动力。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2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中学科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成为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中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进步。

6、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指导学生进行的科学活动如下:1、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进行“家庭和学校节能减排调查”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活动,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些了解,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也懂得了平时如何在自己的身边做好一些节能、节水、节电的方法。2、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3、开展读科普书籍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达到从课外书籍上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目的。4、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展示自己的科技才华,活动的目的不仅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更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地去外校听科学交流课,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分配的各项活动,协助其他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老师请假,也能够服从学校安排,认真代课,批改作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并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五、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

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校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3

科学课进行了一个学期了,一个学期以来,在教学工作中有许多感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学期,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学校,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注意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长、同行面前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样工作。注重科学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增强。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网络资源优化课堂

把网络资源运用于科学教学中,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14篇:初中科学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差异教学,关键是小组合作。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过程中,应先进行差异评估,然后实施动态分层,最后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小组合作;差异教学

一、“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概述及实施意义

目前是信息化、互联网化的社会,这使得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乃至学习方式都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于我们初中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正是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学的起点和重要的资源,它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共享,最终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有以下几点作用:1.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往,能促使每个学生正视困难、懂得求助、学会分享、增强自信,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2.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这一切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也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内涵

“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而开展有差异的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差异教学理论认为,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动态生成是差异教学的三大质性特征。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准备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来主动设计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差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谋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获得相对于自己的学业成功。“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关键是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正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所以学生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也因此才有可能和需要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合作学习,以组内成员的差异为教学的起点和重要的资源,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合作为重要方式,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实现差异教学所要求的“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和“动态生成”提供了可能。

三、“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一般包括下列步骤:

(一)进行差异评估

差异评估是进行差异教学的前提。在开展差异教学前,我们有必要根据初中科学学科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发展水平(包括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乃至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进行差异评估。差异评估的重点是学科发展水平,方式可以是课堂观察、作业观察、访谈、测试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一个学年作为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初,对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差异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并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科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实施动态分层、开展差异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实施动态分层

差异教学强调动态分层,以充分适应学生差异。差异教学所指的动态分层,与传统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层面进行分层、从教学方法策略角度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同,它是从更宽泛的层面进行考虑,强调采用系统的方法策略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例如,不仅强调“同质分层”,倡导“异质合作”,而且还实行动态管理等。显然,这种隐性分层不仅能减少标签效应,而且能更有效地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对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分层,一般可分为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每个小组约6名学生,其中至少包括1名A等生、2名B等生、1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担任小组长)、1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代言人)、1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和1名生活经验较丰富的学生(上述人员可以重复)。在上述分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差异共享。当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故每个阶段应根据差异评估结果,随时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保证差异教学过程科学、合理,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

(三)开展差异教学

1.制定个性化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关注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每个阶段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确定本学年教学的总体目标的同时,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和学科的具体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学科发展的个体目标;第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教学目标,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体目标,以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设置多元化任务

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教学任务首先表现在所呈现的问题的多元化上,即教师为教学任务所设置的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其次表现在完成任务的方式的多元化上,即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它可以是教师启发式的讲解或提示,可以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如阅读、操作、思考),可以是小组合作性学习(如讨论、分析、实验、探究),还可以是全班性的交流和评价。在多元化的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都有进步和提高的可能。

3.开展合作性学习

差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合作性学习,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实现差异共享,自然成为开展差异教学的关键。在动态分层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科A等生的核心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科B等生和C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比如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在“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环节中,往往是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起引领作用,基础知识扎实或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起辅助作用;在“实验操作”环节中,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突出作用,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实验;在“分析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环节中,则是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挥的作用更多一些。正是通过这种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差异共享,才有可能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

4.进行差异化指导

在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灵活的、开放的。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教师采取的方法应是不同的;其次,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是灵活的,比如在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策略,又有面向部分学生的策略(比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提供的策略可能是不同的),同时还有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不同的学生方法也是不同的;第三,即使对于相同的对象,比如同一层次的学生,或者同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

差异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都要求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评价内容多元化,即评价的内容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第三,评价方法多元化,即教师应不断创新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与发展功能。比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C等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多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B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于A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又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强化对小组整体的评价,弱化对组员个体的评价;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弱化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强化学生的纵向比较,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诸如此类,都是有益的尝试。

第15篇: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从思维方法角度透视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初中教师的视觉,探讨有效的衔接策略。笔者试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渗透模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解题指导,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重视科学实践活动,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本文还指出由于初中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教师很有必要参加各种研修,以缩小初高中教师教学思维的差异。初中教师要做好“送”的准备,搭好思维方法台阶,实现衔接教学。

关键词:思维方法;初中科学;高中物理;衔接

在高一新课程中,物理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师生的一个问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上出现了“架空”现象。笔者采用师生访谈的形式,尝试剖析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思维方法问题。本文从思维方法角度,透视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思维方法在衔接中存在的断层

先看初中科学老师的访谈反馈。初中科学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从教学内容看,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练习题大多要求学生解说现象,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从教学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课标范围内,对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再看高中物理老师的访谈反馈。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际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对应用数学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再看高一学生的一种常见状况:初中科学学得不错,兴趣也浓,中考成绩也不错;高中却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都不知道怎么学了。根据上述现状,笔者从思维方法角度,对初中科学与高中物理的衔接断层问题做如下分析:问题一: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着脱节现象。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注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这种强调能力立意,符合新课程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九年级时,应试现象太害人。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包揽一切,学生一味等着喂食,功利性太强。以致部分学生喜欢做题目,不喜欢动手做实验,关注题目的结果,不注重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学生能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却很少关心有多少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忽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问题二:初高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初中教材中比较直观的、对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测量、力、运动、用电常识,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达到教材要求;而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八年级教材中压强、浮力和九年级教材中电功率,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出错最多。这说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降低了理论思维水平,强调从演示实验与生活常识出发学习科学,将这种思维的培养要求向后推移到高一。因此高一学生的智力表现、思维水平、成绩变化大起大落的情况还是较为常见,且在物理科、抽象要求较高的学科出现了大面积的不及格现象,到高二以后则又相对比较稳定。从这一变化情况来看,高一是思维质变的关键期,与此相适应的高中教材的思维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一部分同学进入高一不适应的原因。另外,初中实行素质教育,而高中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这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性。

二、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效益,实现思维方法衔接的几种策略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外,与抽象思维比较,它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历来重视概念、规律的教学,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忽视观察、演示实验等直观形象的教学,忽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也会因为缺少形象的支持而难以发展。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由于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他们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仍然直接或间接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在实验中不仅有形象的感受,还有形象的识别和描述。实验过程是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如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所探究的问题无法呈现出实验现象,有时即便有现象也是肉眼看不见的。这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使实验的现象“显现”出来。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渗透模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中,人们用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反映和替代客观对象,并通过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就是模型方法。高中物理教材中,要建立大量的物理模型,例如:这就要求在初中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建立合理的模型和理想化过程对于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这种方法的自觉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处理较复杂的问题时采用的具体分析、合理简化、科学抽象的方法,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还可向学生渗透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模型建立、完善的历史。模型的不断提出、修正、更新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逼近事物的本质。初中阶段这种模型思维方法的渗透,避免了学生进入高一接触到理想模型时的陌生感。为高中阶段学习建立“理想模型”作了铺垫,在建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加强解题指导,培养学生动态思维能力。根据思维对象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适时改变思维的程序和方向,并调控思维的过程,从而实现思维的目标,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动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相反,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相对静止和稳定状态在思维活动中的反映,就是静态思维。物理学研究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各物理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从相互关系中掌握概念和物理规律。要学好物理,高中生要具备动态思维。从高一学生的错题根源来看,学生对孤立的、不变的问题,易于理解,而对于变化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则较难掌握。从思维发展来看,高一年级的新学生比较熟悉静态思维,动态思维能力亟待培养。所以很有必要树立初中生的动态思维意识。4。重视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在原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取得新颖的、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成果,这样的思维活动称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有层次高低之分: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取得重大的新发明,建立崭新的科学理论,对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是高层的创造思维;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个体来说,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巧妙地运用前所未有的新成果,也是创造思维活动。这种新异的、符合任务要求的高品质的思维方式对学好高中物理有极大的帮助。初中科学综合实践,倡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及反省的习惯,系统地解决问题和冲突。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从而逐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上所述,使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不仅仅是高中物理老师的责任,也是初中科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思想上,初中教师要做好“送”的准备,在策略上,要实施相应的有效手段,向课堂要效益,搭好思维方法台阶,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于初中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很有必要参加各种研修。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内涵。通过校本研修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物理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横向和纵向集体备课,即加强一个年级段的集体备课和初中整个阶段的科学课程中物理章节的集体备课,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水平。利用网络研修解决教师教学上的困惑,通过网络研修,教师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和智慧的共享,促进自我素质迅速成长。缩小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的差异,为初高中教学架设“阶梯”,让学生都能顺利越过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译。美Roberj。SternbergLouiseSpearSwerling著。思维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朱龙翔。物理教学思维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科学6册

[4]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6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宿松县2011年小学科学学科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长铺中心小学曹鲜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的科学课就具有这样的挑战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试验、猜想等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或个性化的结论。科学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只要精心设计,创设有趣教学情景,将学生置于渴求知识的氛围,同样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大胆质疑 激发探究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

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动手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的快乐,唤醒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科学教学课堂中尤为重要。教学中需要学生不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需要学生大胆操作、大胆说、大胆想,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我在成长》时,指导学生测量男、女身高时,首先让学生带来了测量身高的工具,并且各自猜自己的身高,然后再测量。看谁猜得准。这时他们自己估摸自己的身高,然后精心测量,在测量时同桌合作,或自由组合,此时学生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又是量又是记,十分积极,猜中的同学哈哈大笑。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是很重要的。因为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操作中形成表象,靠表象作为进行抽象地概括的支点,理解记忆知识,促进感知,有效的理解新知识。又比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

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验,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科学课的教学离不开实验材料,因为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是培养他们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教学仪器,而且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做生活有心人,将身边资源带进课堂,打造高效和谐、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堂。

活动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活动材料是为课程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那些贴进学生生活,有趣味性,容易操作,能很好地揭示科学问题的材料,做为学生探究活动之用。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教科书上是用气球与羊毛制品摩擦做实验。这样就要把气球挂起来,气球比较轻,即使没有风,也很难纹丝不动地听人摆布挂在那里,而且稍不小心,就容易把气球弄破。教学时,我把实验材料改成吹塑纸与绸布摩擦,一张吹塑纸放在用可乐瓶头做的支架上,另一张手拿,摩擦后两端靠近,两条吹塑纸相互排斥,飞速绕着旋转,静电现象非常明显,学生非常感兴趣,又便于学生操作,实验效果非常好。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和课本有关的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

的兴趣,当然多媒体在出示的时机和使用的方法上,也要有精心的设计。使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指导学生观看,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在科学课上需要了解的内容太多了。所以在教学上把一些抽象的、现实生活不存在的,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来了解,实实在在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活的知识,学生也喜欢。教学《人生之旅》时,课文中只是几幅插图而已,根据插图学生很快的就知道,人的一生划分婴儿期、中年期、老年期。单凭这些知识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又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比如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上课时给学生播放了,学生在多媒体上观看了这些资料后,心情非常激动,从中知道了自己怎样长大,人生多么有价值,父母养育我们多么不容易。在此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谈一谈,现在自己在家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学生各抒己见,特别是有的同学现在有时和父母顶嘴不尊重父母。了解人生阶段的一些知识后,觉得以后要理解父母,尊敬父母。这样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还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教育,使这节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让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教学很有实效。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第17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中的合作学习》

宛城区金华乡金华中心小学李玉华

1《如何实施科学教学

如何实施科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和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会交往,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合作学习更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对这种合作学习形式都乐意接受,热情很高。但我们也发现,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活动中有的小组往往目标不明,不知从何做起,从何说起;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包办了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后进生只有旁听旁观的份;有的小组效率很低,在规定时间内总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使活动无法继续下去,还有的小组甚至会讨论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究起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仅仅把它看作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使之流于形式;(2)合作学习的形式单一使学生不感兴趣;(3)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什么时候,什么样的问题最需要合作 对于该问题的合作需要多少时间 (4)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估。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办法

(一)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

(二)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对于学生来说:(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2)学会发言。要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3)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三)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学习

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

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间,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要有科学的准备。

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合作准备。

(五)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像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六)要合理的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的有效性,主要看参与对小组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的贡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景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否则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

营建小组合作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互益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在直言无忌而有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第18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平安堡学区实验小学彭守龙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教给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由于少年儿童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知识的选择性较差。他们只注意表面现象,而不能仔细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利用“摩擦生电”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一个小游戏。在一个小碟子里装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汤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块摩擦一会儿,这时,汤勺上就产生了电荷,具有了吸引力。把小汤勺靠近盛有小米粒的碟子上面,这时小米粒受电荷的吸引,就会自动跳起来,吸附在汤勺上。这时,有趣的现象就要发生了——刚刚吸上汤勺的小米粒,一眨眼工它们又像四溅的火花,突然向四周散射开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带电的汤勺吸引小米粒的时间是很短的,当小米粒吸附在小汤勺上以后,汤勺上吸附的小米粒就都带有与汤勺同样的电荷。由于同性电荷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吸附在汤勺上的小米粒互相排斥,全部散射开了。

谁先分出来

把粗盐粒和胡椒面掺和在一起,能很快把它们再分开来吗?

这个游戏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进行,看谁用最好的办法,最先分出来。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先给每人发一把塑料小汤勺,然后在每人桌前放一勺盐、半勺胡椒面。准备好后,裁判就可以发令,让参赛者开始分了。谁最先分完,谁为优胜。

这个游戏看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用手一粒一粒拣盐,肯定是得不了优胜的。如果你懂得一点静电的知识,要想取得优胜,就轻而易举了。参赛者听到裁判“开始”的口令后,把塑料汤勺先在毛衣或别的毛料布上摩擦一会儿,然后把汤勺逐渐靠近盐和胡椒面的混合物。这时,胡椒面就会跳起来吸附在塑料汤勺上。用这个方法,你会很快把盐粒和胡椒面分开这是因为塑料汤勺经过摩擦带有电荷,产生了吸引力,胡椒面比盐粒轻,所以被吸起来。注意,你不要把汤勺放得太低,否则盐粒也会被吸起来。

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远

在做这个游戏之前,参加者每人先得做一个“压缩气火箭”。具体做法如下:

找一只软塑料瓶(比如装胶水的空瓶子或装饮料的空瓶子),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插进一根塑料细管(可以把废圆珠笔芯的笔头剪去代替),再用万能胶粘牢。找一根10 厘米长的、套在塑料管外能够自由滑动的麦秆,在麦秆的一端粘上四张三角形的彩色纸作为火箭的尾翼;另一端用面团封严,捏成火箭头似的形状。等面团干了以后,比赛用具——压缩气火箭就算做好了,可以进行比赛了。

比赛时,参赛者并排站在一起,把麦秆做的“火箭”套在塑料管上,裁判发出口令后,参赛者用手使劲一捏瓶子,“火箭”就会嗖的一下,飞出10来米远。谁的火箭飞的距离远,谁就是优胜者。也可以连续发射多次,把每一次发射的距离加起来,谁的距离远,谁为优胜者。这个火箭的发射原理是这样的:瓶中的空气通过塑料管进入麦秆,因为麦秆的前端是封闭的,进入里面的压缩空气膨胀后向麦秆的后端(没有封闭的一端)喷出,给麦秆一个向前的作用力,麦秆就向前飞去。

肥皂小赛艇

把火柴或羽毛杆的一端从中间劈开(劈开的长度约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在劈缝里镶上一小块肥皂,一个“小赛艇”就做成了。把这个“小赛艇”放在水盆里,它就会自动地在水中快速行驶。参加做游戏的人,每人都准备数量相同的“小赛艇”,在裁判的统一口令下,同时把“小赛艇”放进盆中(最好在一个大盆中进行;为了安全,不要到池塘边玩这个游戏),看谁的“小赛艇”行驶速度最慢,就给谁记为1分;倒数第二名记为2 分??以此类推。第一批赛艇比赛完了,再进行第二批赛艇的比赛??最后一轮比赛完后,谁的累计分最多,谁就是优胜者。这个游戏,还可以比谁的赛艇行驶的距离最远,谁为优胜者。“小赛艇”之所以能在水中行驶,是因为镶在火柴上的肥皂在水里逐渐溶解,不断破坏着火柴后面水的表面张力,而火柴前面的张力没有被破坏,所以火柴后面的水分子被火柴前面的水分子拉向前去,“赛艇”就前进了。注意,当盆中水的张力都被肥皂水破坏以后,“赛艇”就不会前进了,这时就得及时换水。

喷气快艇

当我们手头上有下面这些材料时,就可以做一只“喷气船”,用来进行比赛。这些材料是:金属小铁盒(扁罐头盒、金属肥皂盒均可)、空铁筒(或圆罐头盒)、两根铁丝、几节蜡烛头。 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先在铁筒里面装一些水,注意水量不得超过铁筒容量的三分之一。再把铁筒用一个盖或是别的东西堵死,不让里面的水流出来,然后再在盖上钻一个小眼。用铁丝把铁筒固定在金属小铁盒上,在铁筒下面放两三节蜡烛头,点着蜡烛头以后,铁筒里的水过一会儿就会烧开,蒸汽就会从小眼里喷出来,推动小铁盒向另一个方向前进。于是“喷气船”就做好了。 如果几个小朋友每人都做一只这样的喷气船,就可以做一个“赛船”游戏了。当参加者的小船都开始喷气时,就可以把小船放进水里。等裁判一声令下,一撒手,小船就可以向前驶去。比比看,哪一艘船跑得最快。用这个方法,你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不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科学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而游戏教学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好玩、好动时期,因此,游戏教学能有效地使学生收获科学。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游戏

教师首先需抱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将教学视为一件可以愉悦人心,促进成长的事。若以游戏教学,这样在处理教材、设计上更具有创造性。在教学的方法方式上,就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浓厚的人性色彩。在教学目的的达成上,有效性更强。例如苏教版《登月之旅》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环形山的特征,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各种材料,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大作坊,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材料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造环形山,然后每个小组展示成果介绍一种自己组最有创意的造环形山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动手制作,在玩乐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对环形山的特点有了实质的感受。这样的课堂,远比我们传统的一板一眼的讲授效果好的多。从实际出发,面对客观现实和生活实际,首先要转变观念,将科学科教学的严肃化、抽象化的观念逐步转变到教学即游戏的观念上来。 二,上学生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应先准备鼓、橡皮筋、塑料尺等能发声的物体,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都会振动。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19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9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

一、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积极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好奇的心理,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课堂上,可以先讲解科学书上的知识,在课下,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真实的自然事物,让学生把学到的与实际相比较,加深学习印象。例如,在学习“花的构成”这一节中,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校园里,认真观察桃花、梨花等花朵。让学生仔细观察,既了解了花朵的构成,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花进行比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对小学科学兴趣的培养,从而使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讲科学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要积极观察周围的事物,形成自己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观察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教学中需要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尽力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多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和学校现有的科学实验设备进行教学。有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细胞的构成”这一节中,就可以运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体会细胞的构成结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授课,也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

观察是认识新事物的首要感知,观察也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那么观察具有哪些性质呢?客观性:这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教育学生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观察到的现象。持久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品质,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敏锐性:引导学生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全面性: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使其观察效果更全面。选择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观察的重点,明确观察的方向。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准确、全面、细致地观察,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我们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点拨。例如: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指导学生认识到要观察必须先确定观察点。在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四种实验中认真观察,观察点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点并没有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对出现的这些不同现象产生疑问,就更想了解,更想学习,老师就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培养学生观察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实践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学习习惯。倡导“做中学”,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遇到问题,不是依赖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而是如何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自觉主动地去实践,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前先动脑,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活动中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认识空气》的教学中,空气和水一样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水占据一定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吗?怎么感觉空气的存在?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讨论、设计,先提出预测,提出实验方案,再选择方法和仪器、药品,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后得出:刮风的时候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对于空气是否也占据一定空间的问题,意见不一致。同学们提出了几种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方案。拿烧杯、纸和胶布,在组长的组织下做空气实验,有条不紊地验证了猜想:空气占据一定空间。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和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活动的感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获取了有关空气的很多知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快乐,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激励学生善于总结反思

学生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要给探究者提供反思机会,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成功。例如:教学《神奇的电磁铁》一课,学生在进行组装电磁铁实验时,有时会出现电磁铁没有磁性。这时老师不急于帮助学生查找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可能导致电磁铁没有磁性的多种原因: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两节电池接反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时,学生在模拟实验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地球不自转绕着太阳转时,观察点总是处于白天。学生通过与另外三种现象进行总结、对比,得出发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地球自转是其中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善于总结和比较,培养学生喜爱科学实践的精神。

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资源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可用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家里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科学教学中,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让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例如: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看到的尽是室内物体,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就看不到室内物体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科学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善于利用课外资源,自主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培养情感,培养素养,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黄冰心 单位:平和县山格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内涵追求研究

一、专心创设环境,生化自然观

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这正是科学意义所在。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自然观的过程同样离不开生活,换言之,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就是给学生自然观形成提供沃土。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二是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1.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科学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研究的是自然界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律。所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亲历自然科学是科学本身的要求。科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近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发现和探索,是学生形成自然观的便捷途径。如三年级起始单元就让孩子们回忆自己从事过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里发现生命的存在等等,正是为学生亲近自然不断创造机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结合科学课程为学生多创设这样的亲近自然的实践环境。

2.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通常是复杂多变的,要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不断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其自然观发展。因此,我们平时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讨论、科技制作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历科学。学生在亲历科学的过程中,搜集资料、自主寻找科学证据、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科学结论,潜移默化地形成自然观。

二、潜心挖掘资源,显化自然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开展自然观教育,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挖掘,是十分重要的。

1.教材内容为主

将自然观具体化为教学内容是自然观教育的基本形式,纵观小学科学教材,体现自然观的素材很丰富。挖掘这些内容,创设有效科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观念的陶冶、体会自然的思想和方法。整个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贯穿着历史上对于科学领域进行探索所表现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主要体现在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的规律和人类探索这些规律的历程。

2.课外资源为辅

科学自然观的形成还要充分发挥课外资源的作用,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观、游览等形式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课内学习与课外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就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具体说来,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针对性地接触相关阅读资源,如网络、图书提供的科普知识、科学历史、科学家传记等。还可以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参观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艺术馆等公共场所,这些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有着很大吸引力,教育效果可见一斑。

三、悉心演绎课堂,点化自然观

课堂是帮助孩子形成科学自然观的主要阵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直接决定了实际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学活动类型更加灵活多样,它的应用和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点化学生自然观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更需要关注科学探究、现场考察、实验、讨论辩论4种教学活动类型。

1.科学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引领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能够围绕自然现象中的科学问题展开,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自然观。 2.现场考察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然观首先就要让他们去多多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在大自然的陶冶中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直接的感受比间接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习的印象。现场考察就是一种很接近自然的形式。自然的情境给学生理解自然提供了形象的自然感觉,这种自然感觉有助于科学过程的想象,进而促进学生对于自然的深入理解。讨论辩论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分组的,保证每个人都要在有想法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学生在自主发表观点的同时也能够认真听同伴的想法,并在同伴的想法中进一步思考。让学生集体形成一种观点的表达、质疑、澄清、修正、补充的气氛。教师在讨论中适当进行帮助,并且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形成自然观、获得知识,这种同伴教育比听课更加容易获得好的效果。

四、总结

科学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对自然探究兴趣的鼓励,并对学生具体活动参与情况、投入程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老师应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认真程度适当地做出评价。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假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应该记录在学习记录卡上。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事件、体验、自我反思以及观念的变化都要记录在成长记录袋中。全面对学生的动态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观的发展。

作者:许晓春 单位: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浅析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我们都是科学家》为例,该单元的知识内容虽然较少,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包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名字、哪位科学家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及该理论又创造了什么、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哪位科学家发现了镭、《本草纲目》是哪位科学家撰写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等。从教学内容上看,与后续的单元相比较本单元更侧重从理论上为学生开启科学之门。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抓住并在教案中突出这一教学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先对整本教材的难易度、理论等有一个大致的分布了解,并根据每一单元的特点来安排教学活动,以避免教学资源的分散。

二、营造宽松严谨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指的是教师教、学生听这一互动活动所处的“软环境”。一般认为,小学课堂的氛围应当是活泼有趣,无拘无束甚至倾向于宽松随意。然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再活泼有趣的课堂还是应当具备基本的纪律性。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应当把握好轻松愉悦的度,营造一个宽松严谨的教学氛围,即该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时很舒服,很快乐,但这一切又建立在不论是知识内容、传授手段、课堂活动等都严谨的基础之上。以《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为例,该单元将会介绍到动植物的属性特点,部分教师会巧妙地引入并借助《动物世界》这一科普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学习。这一方式固然会极大地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但其丰富的信息也会在无意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就应当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在观看中做好笔录或回答教师的相关问题等,以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仍不忘记学习任务。

三、采用手脑兼备的教学方式

考虑到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及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会丰富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等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保证学习的理性与严谨,特别是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平衡好趣味性、益智性、严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采用手脑兼备的教学方式。以《土壤与生命》为例,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团队探究法这一教学方式,即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研究土壤的不同方面。其中有部分探究内容需要学生亲自去采集或观察土壤甚至进行实验才能得出结果,即具有“走出教材,走进自然”的特点,它在创造知识趣味性的同时也借助实操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

四、尝试资源互换的成果分享

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后所收获的知识,假如单纯地通过纸笔方式或测试的方式去展示与检阅,则不仅少了互动性,而且也相对较为封闭。为此,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尝试以资源互换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如上文提到的土壤研究,由于每一个小组的研究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除了本小组研究课题之外的其他课题知识也是需要掌握的,与其提交一份报告给老师或翻阅课本,不如在班级内举办一个分享大会,给小组上台展示成果的机会并与其他小组进行问与答的互动。这一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趣味性,同时由于需要与其他同学分享,学生在研究时也会有意识地保证成果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从而很好地实现开心的玩乐与认真的研究两者的平衡。

五、总结 不论是教学风格还是课堂氛围,每一个教师都在努力寻找着严谨与有趣、严肃与宽松之间的平衡点,小学科学教师自不例外。为了能够在不影响学科趣味性、活泼性的前提下又保证学科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教师可以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营造宽松严谨的教学氛围、采用手脑兼备的教学方式、尝试资源互换的成果分享等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的知识价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作者:王晶晶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高效教学探究

一、重视课前准备,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通过课前准备,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把握,同时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更适合让学生进行探究。在课前精心转变教学内容,可以让教师灵活的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课堂教学高效、顺利的进行。例如,要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之前,我进行了全方面的精心准备。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设计教学的流程。在掌握了教学内容之后,我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对声音的认识。通过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递的过程不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知识水平用多媒体制作了教学课件,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几个小动物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学生的积极性立马被激发出来,他们非常活跃地进行模仿。然后,把学生引入到科学教学的内容中,让学生探究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阅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充满趣味和探究的科学教学中,使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发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科学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生进行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分析和操作来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之后,他们会对科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他们能够看得到的、新奇的材料让他们进行探究和观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本质,使他们对科学学科充满兴趣,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的产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要通过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学习的信念,更好地投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实现新课改教学中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进行口头表扬,还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展现在具体表格中,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学习,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中,我采用奖励学生星星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激励。1.在上课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用品的学生奖励一颗星;2.教学过程中,积极和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奖励一颗星,被教师表扬的学生奖励一颗星。3.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过程顺利、有序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一颗星。通过奖励制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参与,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科学知识。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还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积极的进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四、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抓住课堂契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自然科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

(二)加强师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还做到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要变“给学生压力”,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使课堂更精彩,可以说这样是一种最优方法。

五、总结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教师要抓住教学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互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实现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作者:陈立文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茶棚学区茹各庄小学

第六篇:小学科学教学活力探究

一、激发兴趣,唤醒探究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趣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并以积极主动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探究性活动。例如:在教学教科学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第五课“铁钉生锈了”时,我饶有兴趣地给学生例举了生活中的铁锈,再拿出样品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铁生锈与什么有关?在生活中怎样减缓铁生锈的速度?„„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他们纷纷动手观察、试验。最后通过动手实验发现铁钉在水或空气中容易生锈,而在油中却不生锈。给铁加保护层(涂油漆或做成搪瓷)会减缓铁生锈的速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想尽办法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唤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从而变“接受学习”为“探索性学习”,进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积极参与注重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是简单地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声音”第二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每个同学先倾听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并描述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而思考:这些声音听起来为什么不同?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个橡皮筋、钢尺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践行合作探究模式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靠学生亲自尝试、探究获取的。学生有了兴趣和热情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增强,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工具”。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知识的探究欲,要培养他们去主动参与,善于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后,让同学们五人一小组,各自明确自己的任务,搜集有关水的知识。课堂上,同学们跃跃欲试,畅所欲言,交流了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淡水和咸水的分布状况,以及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进而产生了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践行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结论。如在教学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时,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

五、创新拓展,探究科学规律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身边处处皆学问。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在教学科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做一做实验,观察生活现象,进一步了解声音的有关知识,由于刚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同学们兴趣盎然,没过几天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玩耍时发现:用棒子敲打盆子,盆子就发出声音,而棒子停止敲打后,盆子仍然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面对学生的疑问,让全班同学每人拿来一个盆子和小棒,亲自做实验:结果发现那位同学说得很正确,为什么小棒停止了敲打,而声音仍然在延续呢?我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最后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声音的产生不是敲打而是震动。并且震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越慢,声音就越低。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以加强。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让科学课堂也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张进秀 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小学

第七篇:小学科学教学板书升华

一、于学生前概念之时,引入板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其不完整性。在这时,教师把课前所了解到的——学生的不完整知识,及时板书在黑板上,非常重要,这可以为学生纠正自己科学知识的不足或错误奠定扎实的基础。如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毛老师的一堂《水的蒸发》中,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对水蒸气的相关信息时,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衣服晾在阳台上会干,水都到哪儿去了?你们知道水蒸气是怎么样的吗?这时学生的信息马上爆棚,而且收集到模糊、错误的信息,水蒸气是(白气)。这时,毛老师就及时抓住机遇,板书他们的信息。最后,一堂课下来,学生去掉错误的前观念,形成新的科学认知。这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本身的需求。

二、于共同疑问之间,切入板书

科学上伟大的结论,都来源于质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激发学生的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来产生疑问,那么,这时正是切入板书的好时机。如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我出示一瓶啤酒、一瓶雪碧让学生观察,让他们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提问:“面对啤酒和雪碧,你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想研究他们为什么会冒泡,为什么他们要装在玻璃瓶里,为什么它们里面的液体没有装满等等。此时,教师应把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下子就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自己“创造”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

三、于层层递进之中,写出板书

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深化的过程。那么,在每个知识层次学习过后,适时板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获得的清晰路径。如一位骨干教师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她是这样教学的: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先讨论,再实验,并实验汇报发现什么现象。她马上板书:气体。2.根据课本方法,分组实验这个气体的特点。当学生看到现象后,板书: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3.引出气体的名称。板书:二氧化碳。4.得出结论。板书:化学变化。学生在这样层层递进的板书线路指引下,感受什么是化学变化这个知识点,又在层层深化的思维下,提升了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于偶然生成之机,插入板书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偶然发生的事情,有时就会碰到。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收获不错的效果,也许会成为课堂中的亮点。如在一次青年教师观摩课《食物的营养》中,教师在讲解食物的成分——淀粉时,有学生读错淀粉的淀,把它读成“dìng”。教师只是更正说了一遍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没有深入下去。结果,这个错音字充斥了整堂科学课。从科学课上的角度来说,他没有过错。但不管什么老师,都应该教正确的知识。如果这位新教师能学习老前辈陆园执教的《米饭》这个细节,可能会好点。他偶然遇到这个问题时,马上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淀——diàn。结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学生再读错。《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就说,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相互渗透,科学学习能丰富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于思维碰撞之后,点出板书

科学课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地方,有碰撞就有收获。如果我们把这个收获及时地板书在黑板上,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肯定,其一堂课的重点也一目了然,达到完美收官的效果。一次,观摩《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时,一位骨干教师在教学测量水的温度,测的是自来水、温水、热水。测好后交流自己的数据和收获。接着,继续10分钟的连续测温。最后,延伸到冰水的温度。每次学生思维碰撞后,这位骨干教师都及时板书他们的收获。这样,既肯定学生,又拓展和培养了思维。

六、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基础性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因此,我们小学科学教师有必要记住板书这个环节,适时板书,优化自己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深深吸引着学生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作者:岑益松 单位:慈溪市附海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PAD助力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一、巧用投影功能,有效提升实验效果

在科学课上,常常要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看到实验现象,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怎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和现象,是上课教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教师常在投影仪下进行演示。然而,投影仪有位置固定、操作台狭小、投影角度有限等缺陷。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不得不把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IPAD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能从任意方向投影,用它来展示演示实验,在投影仪那里遇到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一部分教学中,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上课教师设计的实验是,在鼓面上撒上黄豆,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看到黄豆在跳动。按照传统教学安排,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现象,教师会安排分组实验。分组实验的效果固然好,但每组一个鼓,教师准备工作量大,分组实验时间也相对较长。此外,这一课实验多,一次又一次的分组实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影响整堂课的进度。在采用IPAD同屏技术后,此处只要请一位学生做演示实验,其他学生在大屏幕上就能清楚地看到黄豆在鼓面上跳动,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学中,上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把装有小苏打的无纺布小袋放入装有白醋的封口袋,看到封口袋慢慢地鼓起来,由此说明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一般的投影仪是从上向下投影,看不清封口袋鼓起来的过程。在采用IPAD同屏技术后,此处只要用它从侧面投影,大家就能在大屏幕上清晰观察到封口袋慢慢鼓起的全过程,解决了投影仪只能从上向下投影的缺陷。

二、巧用上传功能,即时分享实验过程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中长期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及时看到实验结果的。如三年级种植凤仙花、饲养蚕宝宝,四年级面包发霉,五年级种子发芽、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六年级制作一个大的晶体、铁生锈等实践活动。对此,学生可利用IPAD的拍照、录像功能,记录好课后在家完成的实验,并上传至班级博客,让大家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得到教师和同学及时点评。还有些实验需要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例如,“月相变化”一课,上课教师会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拍摄或手绘看到的月亮图片。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手绘,能把每天看到的月相组合在一张图上,但学生绘图时可能会有误差。相机拍照真实,但是一张张分散的照片需要整理、铺开观察和对比。此外,怎样拿到课堂上给大家观看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利用IPAD拍照,再用美图秀秀按顺序组合拼成一张大照片,上课前一天上传至班级博客,就成了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巧用拍摄功能,真实展示实验结果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猜想、假设、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事实依据,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记录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文字、画图、表格等。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因此学生对实验记录会感到困难。科学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实验做得非常认真,也有很多发现,但是记录纸上却寥寥几笔。到了交流环节,大家都缩着脖子不愿意讲,原因大多是记录没做好。IPAD具有拍照、录像等功能,上课教师能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随时拍下有价值的现象,以便交流环节使用,不仅大大降低了实验记录的难度,也节约了时间。例如,“简单电路”一课,让学生设计连接不同的电路。学生在操作一段时间后,连接出不一样的电路,有的是串联电路,有的是并联电路,而且不同小组的并联电路看起来还不一样。在交流环节,各小组要把他们的电路摆放到投影仪上,边展示边讲解。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为了方便管理,投影仪都是固定在讲台一侧的。学生把电路摆放到投影仪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还会出现在拿的过程中连接断开、重新调整的情况。为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教师可以利用IPAD的拍照功能,及时拍下各组连接成功的照片。这样,到了交流环节,就可以直接播放各组的电路连接照片了,大大节约了各组来回摆弄电路的时间。又如,“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比较吸进人体的空气①和呼出体外的空气②的区别。上课教师把点燃的小棒轮流插入装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通过观察发现,当燃着的小棒放入瓶②中时火焰变小,近乎熄灭,再放入瓶①中时火焰又变大。如果操作得好,就可以反复观看到两三次这样的现象。尽管如此,学生仍然只能模糊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排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而利用IPAD录像功能,通过同屏技术,不仅能让后排的学生在大屏幕上看清楚火焰的变化,而且可以重复播放,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巧用上网功能,轻松实现资料查询

科学课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超出预设范围,而且教师自己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为了避免尴尬,我们常常让学生课后探究,结果大多是不了了之。如果教师这时候能利用IPAD的上网功能,及时进行资料查询,很多问题就能立刻解决了。同样,如果学生在分组讨论分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能够利用IPAD的上网功能进行资料查询,从而大大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对于IPAD的以上功能,虽然我们可以借助传统的照相机、摄像机、台式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加以实现,但是IPAD不仅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而且携带方便、容易操作,使得课堂运用更加轻松自如,大大释放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潜能。然而,如何规避它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深思的。例如,IPAD不能替代黑板,IPAD模拟实验不能替代真实的实验,IPAD不等于教师。因此,只有辩证地看待IPAD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巧妙地利用它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有效助力小学科学教学。

作者:李小兰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第九篇: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探析

一、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

1.以老师为课堂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课堂中老师仍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了限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没有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听课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进一步的教学安排。

2.传统教学观念严重

现如今仍有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学生的分数就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体现。这样的观念是极其不科学的。科学中有很多现象和实验,老师没有对这些进行解释说明,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原本充满趣味性的小学科学却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因此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能力无法提升。这样的教学观念,不仅不利于现阶段的科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也是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小学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学校的教学方式极其不科学,课堂中老师对科学知识重点讲解,反复强调,却没有及时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探究。课后也仅仅是给学生布置作业习题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看似周到全面,然而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改变老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积极参与学习。另外,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老师还要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学习。

2.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开一些“不解之谜”,说明一些生活现象,与此同时,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3.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活力。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科学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灵活,不再拘泥于课本,还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些不适合现场实验的科学实验过程。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料库,老师可以时刻根据教学需要,添加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三、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时刻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

第20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学情分析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体现的核心理念。完成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分析贯穿始终,不外乎4个阶段:学期初学情分析、课堂学情分析(课前、课中、课后)、学期末学情分析。1 学期初学情分析

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教师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4方面展开分析:

1)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分析;

2)通过对学生上学期的试卷分析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3)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分析学生的集体特点和个人学习特点等;- 1 -

4)通过认真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本学期学生应有的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

2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教师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准备性、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应达到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决定先要复习哪些学过的内容,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

3 课中学情分析

课中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好操作的一个内容,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判断、分析,并及时作出回应,这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直接相关。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

(1) 提问分析学情

由于课堂学情分析有明显的即时性,学生带给教师的信息经常在教师还没有办法作出分析处理时便一闪而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有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2) 田野表格记录分析学情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那样积极主动地分析学情之外,对那些一闪即逝,无法或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学生信息该何时进行分析处理呢?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是一种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

方法。田野研究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课堂就是的田野,教师就是耕作者,最方便去真实地进行课堂学情记录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课中分析时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也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般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作业分析、测验等来实现。课后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提倡表现性评价的办法,顾名思义,评价的依据是学生身体的动作行为,可以尝试几种做法:作业分析;小测验分析;动手操作及作品评价和分析;访谈式分析;档案袋;评定量表。总之,课后分析要达到的目的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发现困难,改进教学。

5 学期末的学情分析

关于学期末的学情分析,就是要根据学生一个学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其中试卷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学情分析的途径,也是教师常做的工作。试卷分析重在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失分较多的题目的失分原因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明白学生学习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今后在学习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学习效果。在试卷分析时,教师只质性地谈自己的感觉和看法是不全面的,一定要有科学的统计,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除了计算优秀率、合格率、正确率、出错率以外,还要对学生的失分情况进行具

体统计分析,找出失分原因。

总之,要汇总平时积累的信息,把形成测验、平时表现与期末测试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从而完成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极其重要的学情分析,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科学教学论文范文.doc》
初中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