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0-10-18 来源:实施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前进的新的驱动力。企业信息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和决策管理的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加强九公司VPN广域网的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公司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在公司信息化的实施准备阶段,这一阶段要建立的组织机构和所需的一些初始数据可以在选定软件之前就着手准备和设置。

1、实施信息化组织的建立

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员组织上的保证,如果组织人选不当、协调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项信息化的实施周期和成败。信息化组织由三层组成: (1).领导小组。由公司的主管领导牵头,组成领导小组,领导信息化的实施工作。

(2).实施小组。信息化实施工作是由信息中心负责完成。 (3).业务组。这部分工作的好坏是信息化实施能不能贯彻到基层的关键所在。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人员,带着业务处理中的问题,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掌握,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法,最后协同实施小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规程和准则,还包括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

二、初始数据准备在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初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一些产品、人员、客户、供应商等基础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这些数据是公司进行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1.系统安装调试

在人员、初始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信息化系统安装到公司中来,测试各个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2. 系统试运行

系统模拟试运行和用户化,这一阶段的目标和相关的任务是: (1)、模拟试运行。在基本掌握公司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行的基础资料,将各种必需的数据录入系统,带着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

(2)、制定新的工作准则与业务流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和模拟运行之后,发现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出适合用户的工作准则与业务流程,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3)、验收。在完成必要的用户化的工作、进入现场运行之前还要经过企业验收通过,以确保信息化的实施质量。最后系统验收通过后,信息化系统就可投入到正式使用中,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但实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将转入到业绩评价和下一步的后期支持阶段。这是因为有必要对系统实施的结果作一个小结和自我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三、公司信息化的措施

公司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公司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如果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老的组织结构不进行整合、落后的机制不转变,仅仅采用了计算机,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公司的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甚至还会增加管理成本。推进公司信息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公司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因此,公司信息化建设需有以下保障措施 :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要积极贯彻公司信息化的精神,根据广域网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部门要按照公司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部门组网设备。在硬件方面配置电脑、交换机、光纤接入等,满足入网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公司机关原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统一并入公司信息化网络系统。

(2)、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各部门要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确保信息化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3)、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同时,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实施技术顾问的鼎立支持,更在于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负责人,到基层操作人员在内的公司全体员工的全面参与和配合。

(4)、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在计算机系统上搭建管理应用软件,它的实施完全是一个管理变革的过程。它的实施和运用涉及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决不是一个部门甚至一个领导就能够全程包揽的工作,所以如果把信息化建设仅仅寄托于寥寥几人会使其难以维持。

(5)、强化信息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坚实基础。数据管理是公司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数据管理不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仅仅是公司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

(6)、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及时传输。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即使都输入到计算机里,输入计算机系统的也是错误的信息、过时的信息,公司信息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造成公司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的损失。从源头消除虚假信息产生的条件,确保系统提供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公司的运行状态,正确地进行公司班子的决策和规划。

加强公司信息管理并不是代替公司的基础管理,而是对公司基础管理的要求更高。任何时候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信息管理和基础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最大合力,更好的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从而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推荐第2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上体附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平台建设

1、生机比达4:1,师机比达1: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习的平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平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印、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让复合型网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习和使用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欢迎投稿给我们!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校园,并且在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中开始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新一代的科学技术,电脑及互联网使得我们与世界之间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举手之间,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从此,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三十平米的空间,我们的活动不再受制于两点一线;作为一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学校,作为一所有着优越教育资源的学校,我们更有理由走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着眼于形势,立足于将来,我们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

一、基础设施

我校目前有21个教学班,727名学生,57名教职员工,分布在安亭和天平两个校区。

两个校区分别安装两套与徐汇城域网互通的学校局域网,有两个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演示厅,两个电子阅览室,每个教室配置信息园地(网络入口),共计177台电脑;学生数与学生用机比达6:1,教师数与教师用机比达1:1。

二、人力资源

我校目前有市区级骨干教师9名,分别在教学教育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的整合课评比中获奖,并有多篇论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我校有网络管理员2名,责任心强,计算机技术程度较高,一名已完成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本科课程,另一名正在进修该课程;

我校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通过网络学习已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全(转载自万业宝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校教师100%采用电子教案,并能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优势,进行形象生动,富有活力的多媒体教学,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兴趣课,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兴趣也非常浓厚,具有进一步发掘的潜力资源;

三、制度建设

我们学校早在XX年就建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信息组组长专人负责,各教研组具体分工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累积了丰富的多媒体制作经验、信息化工作经验,师资培训经验;

在每学年的年度评估中,专门制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信息化程度的评估机制,以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制度;

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信息技术的软件和硬件投入逐年增加;

四、信息化推进计划进度

在XX年9月前,完成两个校区的局域网建设;(已完成)

在XX年1月前,完成学校网站建设,内容涵盖学校特色、班级特色、教研组活动、师生互动等。

在XX年1月前,建立高质量、大含量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流通,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XX年9月前,建设好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的网络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增进家校的联系;

在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形成有特色,重实效的信息整合平台。

您可以访问万业宝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2014年小学信息化工作推进方案》相关的文章。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工作要求,保障“三通两平台”顺利推进,《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于2014年1月28日发布实施。

《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纵向涵盖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具备基础设备设施、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应用能力、长效机制四大板块,每个板块里又设置了具体的模块和子模块,内容全面,规定详实。横向设置了配置内容(建设类别)、规格(功能)要求、建设单位和数量、配备要求等指标。以应用为核心,按照“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设置了基本和选择配置层次,提出了定性和定量指标描述,既适合发达地区,也符合欠发达地区学校,同时适应不同规模的学校需要。

《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坚持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理念,体现了教育云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是我省今后一段时间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则和依据,将对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保障中小学信息化健康有序规范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第3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0年是全市信息警务改革年,为深入推进信息警务工作改革,积极适应新形势任务要求,不断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改革目标

以加大信息应用力度为核心,以业务信息系统高效运行为保障,以信息应用机制创新为动力,力争通过一年的信息警务改革工作,使全县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度提升,使不适应形势的工作模式彻底改变,使信息主导警务新型工作模式真正建立。

二、明确核心任务

紧紧围绕金盾二期工程建设,切实抓好“三三四五”计划的落实和准备工作。持续增加硬件投入力度,开展应用意识教育活动,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力争全局民警八会率达到100%,八熟率达到80%,培养信息化建设队伍和后备力量,打造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模式的县域公安队伍,全面规范公安网络、设备管理,杜绝违规现象发生,加强信息采集工作,提高数据录入质量,进一步拓宽信息化工作手段,积极推进高端领域探索实践,深入开展与公安工作紧密结合的各类信息化应用,坚持实战出成效,力争全年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率达到破案总数的45%以上,公安工作网上业务流达到90%以上。

三、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

一是定期开展信息应用意识教育活动。县局今年将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应用意识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全体民警认识到信息化对推进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真正树立信息警务工作理念。

二是组织开展信息应用观摩学习活动。适时组织开展信息应用学习交流、实地观摩活动,促使广大民警开拓工作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应用广度,挖掘应用深度,自觉投入信息警务工作改革之中。

四、大幅提升全警信息应用技能

一是实施信息应用“扫盲”行动。目前全局民警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过大,相当一部分民警水平较底,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少数民警甚至连一些基本操作也不会,连本职工作都需要别人代为操作,今年县局将对全警信息化能力进行摸底,分类梳理,分对象、分年龄、分业务,采取岗位练兵、集中辅导、结对帮带、拜师教徒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系统的培训,力争全警“八会”率达到100%,尽快形成“人人会应用,人人用得好”的良好信息化应用格局。使全警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全面实现文件自己打,信息自己传,数据自己录,工作自己干的局面。

二是开展信息应用评优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信息应用评选竞赛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适时表彰奖励,力争“八熟”率达到80%以上,努力将全警应用技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建立信息化人才资源库。吸纳有基础、有志向,肯钻研、肯吃苦的民警重点培养,同时采用引进、招聘的方式,解决信息化建设高端人才和后备力量匮乏的现状。积极组建一支信息化建设核心技术队伍。

五、增强硬件投入力度

2010年我局将牢牢把握警务保障机制改革,省、地分级负担公安经费的契机,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保障机制,力争将全县公安机关老旧、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信息化设备分批次全部更新,计算机终端达到全警人人拥有,同时对硬件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加强一线单位和技术部门的拥有率,达到按需分配,提升硬件资源运行使用效率。

六、为各类系统建设打牢基础

今年上级公安机关要新建的应用系统很多,重点是公安大情报信息系统、边界接入平台、全市网络OA办公系统、全市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市县350兆警用无线集群系统、刑嫌人员库、

涉密业务系统等,同时论证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和110报警自动分析系统,制定建设方案,并完善已建成的现有各类应用系统。县局将积极进行前期部署,认真进行学习调研,深入分析探索,制定相应的配套方案,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为上级新建系统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完成本县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监督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天眼工程覆盖率,完成市局下达的新任务指标,第一季度内完成全县四级网升级改造,确保升级率100%。

七、深入推进信息化领域各项应用

1、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应用

一是实现行政办公全部网上进行。市局将在2010年元月完成全市公安机关新型OA办公系的安装、调试、培训、测试工作。从2010年2月份起,在全市公安机关普遍推行运用,涵盖各个部门、所有领导和民警,真正形成“材料网上传、文件网上审、报告网上批、通知网上发、工作网上看”的日常办公网上全程流转工作模式,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最大限度推行公安业务网上流转。部门之间、上下公安机关之间工作信息、各类报表全部实行网上报送,所有公安业务管理最大限度网上进行,实现各类业务管理规范化、精确化。力争公安工作网上业务流达到90%以上。

2、大力推行网上办案应用

一是充分应用移动警务查询办案。完善移动公司警务通系统,加快电信警务e通推广应用,打牢移动查询平台基础。做到随时随地准确查询,实时实地精确执法。

二是充分应用“天眼”监控办案。充分运用“天眼”视频监控技术,加强值机人员配备,明确监控岗位职责,探索相关战术战法,完善应用奖惩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强化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人技互动功能,做到“前端摄像头24小时不眨眼,监控巡防24小时不断人”,切实发挥全市“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在应急处置、打击现行、社会防控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三是充分应用“刑综”串并办案。大力推进刑综系统综合应用,加强刑综系统和现勘系统的日常应用,抓好跨区域协作办案系统应用,涉外案件请求协作录入率达100%。刑综系统中全年所有刑事案件立案、破案信息录入率、抓获刑事案件作案人员信息录入率、立案和抓获作案人员信息中的“两个五项数据”填写率、未知名尸体与疑似失踪被害人的指纹和DNA信息采集录入率、命案信息系统录入率等各项指标均要达到100%。全年利用刑综串并破获案件达到20起以上。

四是充分应用DNA数据比对办案。加大违法犯罪嫌疑人员DNA信息入库力度,在DNA数据库联网的基础上,加大反拐“六类人员”信息采集,达到“应采尽采”的要求。加大违法犯罪嫌疑人员DNA采集入库工作力度,按时保质完成上级机关下达采集任务。

五是充分应用禁毒系统分析办案。积极拓展禁毒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扩大智能分析系统数据输入量,确保本县吸毒人员信息上网率和破获涉毒刑事案件上网率达到100%,积极为涉毒案件破获提供科学依据。

3、大力推行社会治安网上管控

一是实行派综系统综合管控。狠抓派综系统“三率”达标,确保系统数据录入率达75%以上,住址规范率达98%以上,项目齐全率达85%以上。积极启用派综“警用地图”模块,开展派综系统警用地图标注活动,完成系统录入地址标注率达95%以上,办案录入率达100%。

二是实行实有人口网上管控。加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切实加强常住人口、重点人口、租住人口等人口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人口信息数据准确、鲜活;加强人口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在全市公安移动警务平台成功无缝对接后,为数据查询提供方便快捷的支持。

三是实行旅馆信息网上管控。严格实行“实名、按人、实数”登记和比对,旅馆业信息系统

中的身份证登记率要达到100%;系统比对率达100%;通过旅馆业系统侦办案件占信息化办案总数10%以上;抓获网上逃犯抓逃总数5%以上。

四是实行民爆信息网上管控。加强民爆物品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公安网、IC卡信息交换技术,实现对涉爆单位、涉爆人员和爆炸物品的动态管控,有效防止涉爆案件发生。

五是实行枪支信息网上管控。加强公务和民用枪支系统应用,实现对所有枪支的使用、保管网上进行监控,确保枪支管理规范安全。

六是实行印章信息网上管控。加强印章业信息系统应用,所有公章通过系统完成备案、制作,公章和用章单位信息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有效预防和打击印章违法犯罪活动。

七是实行交管信息网上管控。充分运用车驾管信息系统、交通事故处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处理系统三大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数据录入数量和质量。车驾管数据录入准确率、车驾管数据及时上传率、下载率均要达到100%;交通违法非现场处罚比率要达到50%以上,交通违法数据48小时录入率要达到95%以上,录入修改率低于1.5%;交通事故数据24小时上报率要达到95%以上,交通事故数据采集全项率要达到98%以上;交通事故案卷文书和档案电子化率要达到100%。

八是实行道路交通违法网上处理。加强道路交通信息录入、告知、处理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实现违法录入和告知同步。利用网络、手机短信、邮件等形式告知违法当事人违法时间、地点、违法行为、接受处理等事项。

九是实行出入境管理信息网上管控。用好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熟练掌握系统内各类信息的查询、下载、核查、比对、处置和归档。对境外人员纳入实有人口进行管理,临住登记信息24小时内录入和上传,做到境外人员底数清楚,管控有效。备控信息录入率、网上查询比对率、报警人员信息核查率均要达到100%。

4、大力推行网上执法

一是实行网上立案审批。积极启用派综“执法办案”模块和刑综“执法办案”功能,推行所有案件网上登记、网上受理,解决立案不实的问题。推行网上审批,从受理立案到审核审批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网上流转,解决违反程序办案问题。推行电脑制作笔录,同步进行录音录像,杜绝刑讯逼供及其他执法不规范问题。推行网上制作法律文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民警工作量。

二是大力推行网上执法监督。积极建立推行警务活动监督平台,在基层所队接待室、审讯室、户籍室、候问室安装摄像头,接入公安网,同期留存视频和音频,实现局领导和经授权的有关部门,随时在公安网上对基层所队民警执法办案、接待群众、内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监督。

5、大力推行网上研判

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机制,整合信息研判力量,配好情报信息研判队伍,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增强打防管控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实行警情信息每周、每月研判通报制度,大力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最大限度发挥情报信息导侦、导控、导管的功能,创新警务机制,改进勤务模式,努力构筑预知、预警、预防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新机制。

八、深入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针对各部门间数据采集工作进度不平衡和数据不精确,无法达到全项录入的现状。今年各部门要对现有数据采集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将采集任务和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同时要提高采集录入质量,县局将加强考评和通报,并开展采集能手、业务标兵活动。

九、加强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从近年来我县公安网络发生的几起违规事件来看,一些部门对安全、保密工作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网络、设备、终端的添加、管理、维护、报修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这些现象是导致违规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今后仍然存在的隐患。

今年县局将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部门互联网的接入和公安网络设备管理,同时强化“一机两用”监控系统、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的管理,加强公安网安全宣传教育,加大“一机两用”违规事件查处力度,增加考核考评所占分值比重,坚决遏制公安网络违规行为,确保公安网络安全。

二是完善信息中心技术系统。加强中心机房建设,健全设备运行管理维护机制,提升管理维护能力,增强抵御各类风险能力,确保信息中心各类数据安全。

十、始终坚持实战出成效。

利用天眼、刑综、派综、指纹、PKI等已建和即将建设的各类系统,把民警从拼体力、拼消耗的传统工作方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探索实践信息化的高端应用,使用灵活多样的信息化应用手段,有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服务于群众,力争全年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率达到破案总数的45%以上,全局民警八会率达到100%,八熟率达到80%,公安工作网上业务流达到90%以上,打造适应信息化时代工作模式的县域公安队伍,全面杜绝违规现象发生,深入开展与公安工作紧密结合的各类信息化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主导警务模式的创新机制。

推荐第4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区2011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2011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根据《XXX省信息化条例》的文件精神,树立向信息化要资源、要战斗力的理念,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和助推“三大区域”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区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深化电子政务和信息社会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三网融合。根据《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我区信息化工作推进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推进我区信息化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推进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企业普及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本地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政务信息公开共享。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三)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安全组织领导机制及应急协调处理机制建设;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落实各级信息化主

管部门机构设置,职推进信息化机制落实和措施建立。

(五)加强信息化项目和资金管理。

三、建设举措

(一)大力宣传贯彻《河南省信息化条例》。以及《条例》 颁布的意义

一是组织学习和广泛宣传。将《河南省信息化条例》分发到各职能部门,并抽查各单位的学习情况,使各部门充分掌握《条例》核心内容,不断扩大《条例》知晓度,推动形成共识。其次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对《条例》宣传力度,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公开栏、公告栏、宣传栏、企业例会、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真正形成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合力。

(二)加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力度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加快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建设。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

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三)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

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四)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

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五)切实抓好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区各职能部门能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根据我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还没有建成这一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要结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建设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层层审核,严格把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四是要制订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安全事故;五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加以解决。

四、工作步骤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对各乡镇、区直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同时各乡镇、区直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我区实际,围绕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工程管理、信息服务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由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同时出台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和优点,努力营造加快全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强化全区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信息员培训工作,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网页制作与管理知识和信息收集、发布方法。

推荐第5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

推荐第6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长治市双语学校

2015-2016学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李士宏

副组长:张海堂 李明生 崔 璨

成 员:何 彬 申娇艳 程虎龙 范永锋 苗 旺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五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 (2)、人机比目标

2015年,学校机生比例达到1:9;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要求学校要建设两个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底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中心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组建马站小学教育资源库。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名专任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2015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维护及应用等。

(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立并完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为加强领导,教育局成马站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全校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把手要亲自抓,全面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工作。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纳入督导评估范围,积极推进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把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与本地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各信息技术实验校建设等统筹安排,既体现超前性,又要注重可行性。要根据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全县信息化教育规划的落实。

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高,发展快,投入大,要强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与管理。在建设和发展中,要按照国家和区的有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杜绝建设和管理中的漏洞。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克服单纯技术倾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网络和网校为载体,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内容,增强吸引力和生动性;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根据部门职责范围,严查严防,堵塞漏洞,发现违规行为和内容,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抓好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的同时,要对全校所有适龄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专职教师本专业学历化,逐步实行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14年,完成一轮全体适龄小学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要将教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特级、各类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支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旧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促进教学改革。

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可通过以下形式,搞好教育资源建设:

1、组织最优秀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

2、引进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我县资源贫乏的局面。

4、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四)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适当收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社会各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对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中,要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建立成本分担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严格执行收取计算机上机费专款专用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挪用,要帐目清楚、使用合理、随时待查。要加大对所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投入资金的效益。

推荐第7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市局的信息化考核要求,根据我校办学特点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平台上,以信息化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校的教育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加强我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使信息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化条件,使学校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活动有效实施,成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贵青 常务副组长:余鹏云

副组长:刘利云

段生福

杨杰明 组员:各备课组长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实施方案、筹措经费,检查、评估、督促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并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研组,指导学校信息化工作。

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四、加强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购置一批校园网的设备,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配套设备,完善校园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的网站初具规模,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和投影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常规化,从而能更好、更高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3.三支队伍建设管理: ①学校分管信息技术工作的负责人,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支持者;②学校网络管理员,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是教师和管理层之间的中介;③学校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是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的骨干力量。

(三)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辅导,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大部分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专题网站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

1.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4)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2.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1)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3.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创新的工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须有力到位。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祖传明(校长),副组长:祖伟峰(副校长),成员:王文华、高树欣、王文娟、程慧媛(信息技术教师)。

(二)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年度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三)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保障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子阅览室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分权限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重点工作

(一)软硬件建设

在我校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在硬件方面,按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装备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在软件方面,通过“市场购买、网上下载、广泛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快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把校园网打造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根据“培训先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所有中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能在县、市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同时通过培训,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部分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以此来带动一大批教师。通过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来推动学生的信息化进程,使我校真正成为综合实践课为主的规范化学校。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

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软硬件建设,装备中心机房等相关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更换部分电脑,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电子音像资料库,重视软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步伐。

五、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和制高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投入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分层要求,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加强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培训。

3、增加投入。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占学校基础投资的比例要提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设备的投入和更新。

4、机制激励。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

推荐第8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2010—2015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以“教科研”为先导,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信息化建设。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xxx校长任组长、xx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建江流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组长由赵辉担任),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

四、工作目标

1、2012年春季开学,

三、

四、

五、六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平均十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2011年,适度调整机型配置及设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2013年4月,要高标准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

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十五”期间,完成一轮全体专任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统筹规划,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着眼未来,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占城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加快全校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经费筹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体制。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强化超前、科研意识,指导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站在科教兴国、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制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投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

2、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

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

建立奖励机制,制定相应措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树立典型、开展活动、全面推动、注重提高”的原则,加快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每年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优课、示范课等活动。继续做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力争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报告、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习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课题带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教学实践探索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证研究和学生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协作自主的多样化整合模式。

3、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研究,依托县级资源库,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教育资源,形成高水平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注重信息资源的科研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资源应用效益。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

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强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和设备设施使用工作,不断完善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系统和设备设施使用、维修档案,确保所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评审和监管制度,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素质培训,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网络设备设施管理队伍,一定要加强对网络设备设施检查力度。

要组织学生学习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主题教育,注重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增强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规范。

推荐第9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隔蒲潭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区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项目实施和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加快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

(2)、人机比目标

2012年,学校机生比例达到1:9;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

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要求学校要建设两个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到2014年底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中心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组建马站小学教育资源库。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名专任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2012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维护及应用等。

(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立并完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为加强领导,教育局成马站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全校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把手要亲自抓,全面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工作。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

纳入督导评估范围,积极推进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把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与本地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各信息技术实验校建设等统筹安排,既体现超前性,又要注重可行性。要根据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全县信息化教育规划的落实。

小学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高,发展快,投入大,要强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与管理。在建设和发展中,要按照国家和区的有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杜绝建设和管理中的漏洞。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克服单纯技术倾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网络和网校为载体,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内容,增强吸引力和生动性;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根据部门职责范围,严查严防,堵塞漏洞,发现违规行为和内容,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抓好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的同时,要对全校所有适龄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专职教师本专业学历化,逐步实行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12年,完

成一轮全体适龄小学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要将教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特级、各类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支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旧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促进教学改革。

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可通过以下形式,搞好教育资源建设:

1、组织最优秀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

2、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我县资源贫乏的局面。

4、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四)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适当收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社会各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对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中,要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建立成本分担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严格执行收取计算机上机费专款专用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挪用,要帐目清楚、使用合理、随时待查。要加大对所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投入资金的效益。

推荐第10篇:党支部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共神华神东设备管理中心委员会文件

神东设备党„2013‟1号

关于下发《设备管理中心党支部

信息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

现将《设备管理中心党支部信息化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信息化 建设 实施方案 通知

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中心2013年2月28日印发

- 1 -

设备管理中心党支部信息化实施方案

根据神东党„2013‟9号文件《基层党支部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提高中心党建科学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以中心网站大党建版块为载体,以各基层党支部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实施中心党建信息化建设整体工作。现将实施方案及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方案

设备管理中心党建信息化工作,初期在中心网站大党建版块运行,2013年7月初到9月底,公司业务协同平台党建信息化模块在全公司各直属党组织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工作信息化。届时,按照公司的总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实现中心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顺畅平移至协同业务平台运行。

党建信息化建设面向中心所属6个党支部,104名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覆盖全体员工群众。以党员为主导,围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主进行网上承诺,对践诺节点活动进行记录、自评和互评。以支部为主体,对党员承诺组织互评和审定,对践诺环节共性的、重点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如提供学习资料、开设网上党校、开展学习竞赛、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

二、中心党委成立基层党支部信息化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郭建军

副组长:李小元

成员:王建军 杨万朝 张建铭 李飞 王宇东

段海霞 孟晓光 沈秋彦 周俊丽 运伟鹏

张启龙 蔡发

- 2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党政办。

领导小组职责:定期研究党建信息化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

各支部要高度重视党建信息化工作,成立由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组成的党建信息化工作小组,充实工作力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要把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设六个支部工作小组:

(一)党政、经营、辅助党支部

组长:孟晓光

副组长:庞素华 孙柏林

(二)运行部党支部

组长:沈秋彦

副组长:白晶 任飞

(三)检测、调度党支部

组长:周俊丽

副组长:贺英波 吴鹏龙

(四)调剂部党支部

组长:运伟鹏

副组长:孙志平丁琳

(五)技术部党支部

组长:张启龙

副组长:王强 陈广利

(六)项目部党支部

组长:蔡发

副组长:杨荣 曹涛

- 3 -

三、建设内容

根据公司党建信息化建设六个平台的基本需求,在中心网站大党建模块相应实施以下六种功能:

(一)自我管理功能。党员自己提出承诺,自我约束,接受监督,各党支部发布党员自我管理及承诺情况明细。自主学习,开展自我创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各党支部发布自我学习体会及心得等情况。工作任务、自我承诺实行过程管控,结果认定,与各自业务工作充分融合,各支部对党员承诺事项节点进行发布和考核。

(二)学习教育功能。建立网上党校、专业课堂、情趣哲理等内容,强化自主学习,自我素质的提高,各支部对支部集中学习、党员自学的内容进行引导,发布参考学习资料。

(三)业务工作功能。将支部所有业务工作分类,按期有序以表格化的形式进行安排,解决支部工作由谁做、如何做的问题,做到流程化业务、程序化运作,格式化处理。

(四)互动交流功能。党员群众提出建议意见,各支部书记和委员要及时组织进行交流沟通,做到组织与个人、领导与党员群众沟通顺畅,交流充分,认真释疑答复,切实解决问题,推进民主管理。常态化举荐、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道德模范,各支部要将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人员事迹及时发布到大党建平台。

(五)展示服务功能。展示支部、党员风采,展示工作成果、个人事迹,做到宣传示范、资源共享、成果共用、鼓舞士气、服务党员群众。

(六)业绩考核功能。科学考评、公开透明,提高客观性真- 4 -

实性,提高效率,促进工作,中心党委及时将对各支部的考核结果进行发布,各支部要将对党员的考核情况进行及时发布。

四、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信息维护、信息利用、数据分析、数据建档、检查考核等相应的制度和考核办法,按照“标准统

一、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党建信息化建设维护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中心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六项功能维护及时、信息准确、更新规范。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督促检查,中心党委将对本《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调研检查,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党建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确保公司党建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中心顺利推广实施。

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支部设专人及时更新维护中心“大党建”网站信息,做到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确保每月在相应版块中至少发布2条信息。

(二)根据集团及中心重点工作、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方针学习、党建知识传播等内容,结合“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网上培训学习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

(三)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发挥网上党校优势,组织本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网上党校学习。

(四)及时更新本支部党员的详细信息。

(五)公开“党员承诺制”的承诺内容,建立登记台帐,按照承诺节点定期通报践诺情况及交流经验等。

(六)各党支部对党建信息化工作要引起足够重视,各党支部书记、委员及相关部门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如工作被动影响

- 5 -

到项目实施,需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具体业务工作人员如出现工作滞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需承担相应责任。

(七)中心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纳入中心2013年度精神文明绩效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兑现。

- 6 -

第11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荐)

河东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3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

[1][2]下一页

第12篇:司法所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荐)

关于推进司法所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

实 施 意 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推进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政法„2008‟1号)、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政法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川政法„2008‟117号)等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水平与科技含量,为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司法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司法行政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法部门网络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现有信息化资源,尽最大可能节约国家财力,推进司法所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投资的综合效益和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以信息化提升司法行政系工作水平,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要求,按照全省政法专网的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推进司法所信息化建设。

— 1 —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以司法所的现实需求为主导,突出司法行政工作重点,优先解决影响司法行政工作战略性、关键性的突出问题。

标准先行,同步建设。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司法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业务特点,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防止标准混乱,重硬轻软。

整合资源,节约财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考虑部门和全局的关系,创新机制,推进共享,防止“信息孤岛”,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安全保密,运行稳定。安全体系建设应作为司法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1、依托政法专网,建立市(劳教所)、县、司法所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实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互联互通。

2、依托政法专网,建立VOIP语音系统。

3、建立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在线审核、管理系统,实现“减、假、保”等相关执法环节的网络化管理。

4、建立司法行政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司法行政系统与政法部门之间,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2 —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通各司法所到所在地国家电子政务骨干网的网络通道。要求光纤接入,带宽不低于4M。

(二)各司法所要抓紧建设局域网,已经建立局域网的要根据业务需要改进和完善,实现内部的互联互通。

(三)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安全建设标准框架和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有关规定,司法所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机制,按不低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2级的安全标准建设。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与整个信息化建设同步开展,同步运行。

四、工作进度

2012年5月底前,根据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确定的政法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共享方式、共享软件(含安全技术标准)及其建设模式和方案,各区县司法局制定和完善司法所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规划。

2012年12月底,实现与政法专网、语音电话的对接。 2013年12月底前,按照省上部署,完成全省司法行政信息交换平台、基础数据库、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管理在线审批系统建设,实现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与各级政法部门之间业务网络横向间互联互通,初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013年6月底前,规范业务协同的网络化流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实 — 3 —

现与其他各政法部门业务网络横向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按需共享。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司法所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各地各单位一定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要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和工作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力量,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好实施方案

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具体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落实相应的年度计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三)落实建设资金

我市司法所信息化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要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争取落实政府专项投资,建立有效的建设资金保障渠道和机制,采取“统一立项,分级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解决。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

(四)加强队伍建设

充实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特别要注意物色、培养和充实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善于管理,勤奋敬业的复合型人才。注意整 — 4 —

合现有技术人员资源,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尽快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各地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

— 5 —

第13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2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1 2

--中国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省、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经费

1.中央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的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广域网、信息平台的基础性建设与维护;省级以上残联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中国残联互联网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信息、统计资料的编辑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平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五、检查及总结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1 2

第14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第15篇:山亭区信息化建设扶贫实施方案

山亭区信息化建设扶贫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扶贫工作重点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到2017年底,扶贫工作重点村固定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0兆比特每秒(Mbps)以上;到2018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

扶贫工作重点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16年,扶贫工作重点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接入宽带;到2018年,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扶贫工作重点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到2018年,每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至少培育1名有文化、懂技术、能服务的信息员,带动村民开展农村电商、信息化养殖等,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村民增收,提高信息脱贫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到2020年,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宽带提速工程,提高扶贫工作重点村宽带发展整体水平。继续完善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光纤接入网建设,新建固定宽带接入网全部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实施免费提速,让利于民。目前城市居民宽带速率达到20M、农村达到4M,逐步推进偏远贫困自然村通宽带工作。

(二)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动信息脱贫服务进村入户。组织开展“网络进我家”活动,鼓励和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制定宽带网络服务惠农措施,出台优惠营销策略,推广满足农民实际需求的惠民套餐。提高信息终端普及率,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合农村居民使用的电脑和操作系统,以及实用价优的智能终端和高清电视机,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开发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推广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提高互联网普及率。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加快中小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化建设投入,实现宽带网络全接入,普通教室基本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同步课堂”、“名师讲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中小学校每一个班级。各地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构建覆盖中小学校师生的网络学习空间,鼓励教师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利用空间开展个性学习、自主学习,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经常化应用。

(四)实施信息服务示范工程,提供贴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求的服务。按照省、市经信委统一部署,整合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村镇服务人员,以及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员等人力资源,培养一支能力强、责任心强、热心服务的信息员队伍,建立信息员工作制度和人员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开展“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活动,推广实施“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电子商务示范项目,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农资购买、农技推广、医疗健康、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按照市场机制整合驻村超市、小卖部等个体工商户,以及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线下服务站点等资源,推广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向农民开展先进信息技术的宣传、推广、普及,培育网络化服务模式,发展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

(五)实施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工程,提升农民发家致富能力。依托“好品山东”山亭服务中心,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一批农村电商能人,使他们学会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农民利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运用电子商务创新生产经营活动,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区经信局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好品山东”山亭服务中心等相关企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协同推进信息化精准脱贫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把信息扶贫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自职能任务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稳步推进、按时完成。

(二)加大资源投入,形成推进合力。积极争取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联通、移动、电信、广电、铁塔等企业,突出重点贫困村,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制定专项网络营销和信息惠民的优惠政策,制定措施,加强贫困村镇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鼓励贫困农民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服务。

(三)注重实施效果,巩固扩大信息扶贫成果。注重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推广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围绕重点任务,率先在省经信委帮扶的“第一书记”所在村开展试点示范,由点到面,逐步在区扶贫工作重点村中推广。及时挖掘和总结信息化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事迹,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积极营造依靠信息化享受便利生活、帮助脱贫致富的浓厚氛围。

第16篇:下花园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下花园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努力加快共青团信息化建设步伐,已经成为各级团组织拓宽工作领域,延伸工作手臂,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落实团省委在我区开展共青团信息化建设试点的要求,团区委决定实施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项目,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团的十六大和团省委十三大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项目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便捷化服务的模式,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其他有效手段,着眼于共青团自身建设和长远发展,全面推动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全区共青团系统的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团组织的网络优势,更广泛更有效地团结、教育和服务青少年,提高新形势下团组织围绕党政大局和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的能力,努力使信息化建设工程成为服务党政中心的新载体,凝聚青少年的新手段,服务青少年的新舞台,团内交流的新平台,工作宣传的新窗口,不断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扎实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

二、任务目标

近年来,按照全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团区委进行了探索实践,初步建立了下花园共青团网站并在条件较好的花园乡作为试点也建设了网站。但大部分基层团委由于条件有限所以网络化建设比较薄弱。此次全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组织开展各种服务我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我区经济发展、凝聚我区各类青年群体的网络活动,达到对青少年工作覆盖、感情覆盖和信息覆盖,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各类新型青年群体组织,逐步探索网络建团等新型的建团模式,实现共青团组织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凝聚和服务。

三、具体措施

1、启动实施。按照团省委要求实施共青团信息化建设需要电脑、手机群发装置等硬件设备,并建立较高水准的共青团网站。所需资金由团省委转移支付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区财政配套。并需要区组织人事部门配套1名专业的网站维护人员。目前团区委已争取到团省委信息化建设经费。并考察了部分网站建设公司。

2、基础网络建设。10月上旬,聘请专业网络公司和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建立水准较高的下花园共青团网站并链接在 “中国河北青年”上;并与团省委合作,年内实现网络信息化,定期召开视频会议、实现初步的无纸化办公;各乡镇、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团委要能够实现无障碍上网;积极争取政府农村信息化建设政策,在部分村实现无障碍上网;依托网站,利用各类即时通信工具建立网络信息群;建立下花园青年论坛。

3、青年人力资源库。依托团省委人力资源库,建立我区青年人力资源库;团区委近日将联合人事、教育等部门在全区优秀青年教师、青年岗位能手等评比活动。对评比活动中获奖的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企业家、优秀青年教师、青年岗位能手等杰出青年人才的全部覆盖,并实行动态管理;

4、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结合我区实际,对基层团干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培训项目;组织各类青少年网络比赛,并通过比赛培养建立一支青年网络信息人才队伍;通过信息网站开展长期的、有特色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组织农业科技、青年创业等技能培训。

5、服务经济发展。依托下花园共青团网站,开展“下花园文化展示”系列活动,宣传我区人文、经济、旅游特色;主动服务我区大杏扁等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利用各级青年网站、青年网络人才帮助其在产品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特色网络经营;依托各级青年网站帮助我区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展示网站;依托各级青年网站为我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求职信息、技能培训等服务项目。

6、基层组织建设。依托我区农业、工业产业协会,探索实现协会网络建团;尝试组建以我区外出务工青年、外地求学青年学生、外地经商青年等为主的网络团支部,实现跨地域的网络建团;在建立网络团支部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网上团员证、网上团员注册等新型网络团务手段;针对基层空巢村现象,依托村委会,通过党建代团建,利用网络实现交叉建团、网络建团、远程建团等,健全基层团组织建设。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下花园区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全区共青团系统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全区各基层团组织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基层团组织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全力配合好团区委的工作,更好地在服务党政大局,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提高共青团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2、狠抓硬件,夯实基础。各级团组织在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中,要拥有单独的办公场所,具备信息化建设相应的办公设备,能够实现无障碍上网等符合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办公基础,并指定专人对网站进行维护,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3、抓住重点,确保效果。各基层团委要把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工程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要抓住重点,克服难点,加大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各级团的干部要尽快掌握信息化技术,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帮助,优化工作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共青团下花园区委 2008年10月10日

第17篇: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5年)

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5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9月刘XX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和《XX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方针,在我校“让每一名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现状分析

1、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移动电教车9部,信息技术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学校现已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各教室没有固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XX市第六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XX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XX市第六十六中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

3、学校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正在努力形成体系完备、管理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组织建设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工作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职责,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常态化。

1、XX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李XX(校长)

成员:刘XX(副校长)、麻XX(副校长)、丁XX(副校长)、张XX(总务处副主任)

2、XX市第六十六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麻XX(副校长)

成员:高XX(教务处主任)、吴XX(德育处主任)、张XX(总务处副主任)、林XX(信息中心负责人)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办公室信息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资源制作及存储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校园网络安全制度》。

五、建设内容

1、2014-2015年学校教育资源开发计划 ①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充分发挥网络传输信息及时快速的功能,以校园网为平台,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在教师中推行电子教案。引导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业评价的探索。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学校将组织教师采用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实效。 ②班级管理的数字化。

以校讯通、班级博客为基础,指导学生家长学习应用学校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 ③学校管理的数字化。

学校的学校的校务、教务、德育、总务等各类管理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工作学习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业管理信息、评价信息等。 ④网站建设的多元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使校园网站充分发挥体现展示学校形象、集成教育资源、彰显师生发展、融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完善学科教学主页,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2014-2015年校级教育技术培训计划

①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认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②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请专家作讲座,为教师讲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3、完善学校信息化设施条件,为共享区级优质资源创造条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为每名教师人手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

②各教室(含实验室和专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投影仪;

③建设1个多媒体会议厅,1个电子阅览室,1个电子语音室,以及1个符合高中现代化建设标准的信息技术教室。

4

第18篇: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所行动计划(2015-2017)》、中共马山县委员会 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马发〔2015〕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支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振兴马山教育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坚持应用驱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振兴马山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三通”基本实现覆盖。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到2017年底,全县基本实现各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应用需求,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M,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4M,村级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100%。稳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基本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级课堂教学全覆盖。试点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

设,逐步使所有老师及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

(二)“两平台”初步建成使用。自治区建成广西教育资公共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后;我县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形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同时利用自治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基础数据,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不断深入。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

1.实施宽带网络提升工程。结合“宽带广西”、“村村通”工程实施,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没有接入互联网的光明山学校等4所村级小学要尽快完成宽带网络接入,已接入互联网的学校要对现有接入进行宽带提速升级,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是2M,建设和改善校园无线网络。

2.实施校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程。逐步将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办学条件。将宽带网络接入信息化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为我县中小学校普通教室接入网络、备配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配备教学专用电脑;建设计算机教室,提高生机比。

(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加快马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马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上与上级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形成面向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学习资源服务、教育教学服务、网络学习支撑等在线学习和交流服务功能的一体化网络支持环境,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结合本县实际,争取2017年完成本县平台建设,并与自治区级、南宁市级平台无缝对接。

(三)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

1.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广西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马山县管理信息系统,如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等支撑教育改革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县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教育数据伴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建设适应我县教育管理的通用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2.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应用。做好本县信息系统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动态更新工作,充分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应用于人财物事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建设一支信息技术应用骨干队伍。从各学区、学校选出一些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或有一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成立县级信息技术应用骨干队伍,通过集中培训,使这支队伍成为我县各学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中坚力量。

2.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贯彻

落实教育部关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政策与精神,每学期举办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研修等不低于一次,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测评,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3.建立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将教师自信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教师管理体系,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建立老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激励机制,推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遍化。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微课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

(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1.多渠道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常态化、普遍化应用,使实现“校校通”的学校的绝大部分班级能够使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学校通过校本研修、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晒课等多种形式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应用。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教师生成性个性化资源洪和共享机制,使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更新、改进并适时推送满足教学点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推广“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增强对教

学点教师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2.试点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探索“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选择服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运营机制。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试点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在各学校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探索利用空间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推动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积极推进课和改革。

3.开展区域和学校信息化试点示范。2016年,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重点在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模式,进行推广示范。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马山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机构

黄汉仕

马山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

蒙姣燕

马山县教育局副局长

教研室、人事股、基建计财股、电教站等业务股室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电教站,办公室主任由蒙姣燕同志兼任。

(二)落实经费保障

县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信息化运行维护、教育资

源建设、教师培训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各中小学校也要将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信息化运行维护、教育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等各环节,满足于学校宽带租用、信息化运行维护、资源建设等基本需要。

(三)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岗位设置,充实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提升人员层次;县级电教站作为全县信息技术管理和指导部门,要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技术过硬,能指导全县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各中小学校也要建设一支信息技术应用骨干队伍,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能够正常开展各类教育教学需要。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

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按需求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

第19篇:监狱信息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某监狱信息化建设工程技术方案

[来源] [发表时间] 2010-3-9 13:43:00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犯罪也不断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这给公安部门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在费尽周折将罪犯绳之以法后,一个更加艰巨的问题摆在了司法干警面前,就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当今的新形势,科学地做好罪犯的管理改造工作,完善监狱自身各方面的建设。

就目前监狱系统而言,现有的信息化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有信息化硬件平台缺乏、落后,目前的设备无法满足管理人员应用需求,急需更换;

·现有信息化软件平台标准各异,无法形成规模应用,往往造成信息孤岛,各自为政,对工作的整体管理造成障碍;

·系统内部业务软件平台缺乏,使绝大部分基层单位不得不将本已有限的警力和时间花在繁重、琐碎的重复性劳动中,从而造成比较大的成本浪费。

随着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对监狱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监狱系统陆续在政策、财政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倾斜,这为监狱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极大地吸引了业界的关注,使得各省市监狱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内容和质量方面都将进行很大的提升。

本次方案设计根据项目的相关文件及项目的实际需求,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总结曾经从事过的多个项目所积累的经验,以某监狱为例,对安防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

在本项目中,系统总体设计考虑到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拓展接口。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口,可以通过RS2

32、数据库或TCP/IP方式API协议接口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集成。每个子系统以各自的主控系统为中心,独立工作,同时通过集成与其它子系统有机地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在品牌选型方面,由于安全防范系统具有功能的特殊性、联动的复杂性、集成的层次性等特点,因此必须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开放性,采用主流的、统一的品牌产品,实现安全防范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系统的深度集成功能。

总体设计原则可概括为:

·先进性: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成熟性和实用性: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项目现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确保耐久实用;

·开放性和兼容性: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可与未来更换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连性和互操作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安防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经济适用性: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要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系统集成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项目需求与方案设计

信息化建设工程一期由监狱管理局单位提出,工程项目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光纤网络系统、报警联动视频系统、监狱对讲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旧线改造系统。本文以视频监控系统、控制系统、报警联动视频系统为讲解重点,光纤网络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和旧线改造系统稍作说明。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室内监区、放风区、室外监区、主要出入口、办公大楼、炊场、接见楼、习艺楼等区域进行监控,要求做到全方位、实时监控,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对整个监狱区域的全覆盖。

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前端系统主要指摄像机系统,视频监控用摄像机能够把活动景物的光信号转变为图像的电信号。摄像机器件是视频摄像机的核心部分,作用是完成光电转换,其结构和性能将直接决定摄像机的各种指标。

本项目需要进行视频监控的各个区域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功能需求配置不同型号、规格和性能的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构成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部分。前端摄像机设备均利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监视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图像信息,经传输线路传送至分控中心和主控中心进行显示、控制和存储。

本系统设备选型主要考虑如下:

·环境工作条件:在充分考虑包括工作温度、机械振动等状况在内可能对前端设备正常工作有所影响的因素后,进行设备选型;

·环境照度条件:考虑了包括白天和夜晚的全天候照度变化情况,保证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

·被监视目标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监控范围和视野以及一定的监控范围和视野条件下系统对监视目标宏观和微观等方面的监测要求等;

·产品性价比:在充分保证用户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护用户投资,使投资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设计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切身需要,站在使用方的立场上认真考虑了监狱的每个监控点位,并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揣摩,力争做到最好。

控制系统设计

分控室系统设计

根据监狱管理方面职责的不同,现设计分控中心共13个,分控中心内所安放设备为:硬盘录像机、单/多联操作台、液晶显示器、网络交换机、自监摄像机等。

每个分控制室负责对辖区内所有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进行汇集、显示管理、存储等工作,分控系统设备在满足第一级管理功能的同时,通过硬盘录像机标配的RJ45网络接口将设备连接入千兆光纤网络,视频图像以数字形式经由网络传输至中心控制室进行图像二级管理。

硬盘录像机设计采用BFAK系列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作为图像存储设备,每台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图像存储时间需要达到15天(CIF格式)以上,按照实时录像设计,每路视频信号存储一小时,录像文件的大小约225M,据此设计:225M×24小时×16路×15天=1296000M≈1300G。

总控制室系统设计

本次设计中心控制室配置主要设备为:电视墙显示系统、数字矩阵、数字矩阵管理主机、千兆核心交换机、报警主机等(如图1所示)。

总控室设计安装三台数字矩阵设备,数字矩阵设备通过千兆电口模块直接连接至中心控制室千兆核心网络交换机,通过数字矩阵将前端各个分控室的图像进行汇集、显示,每台数字矩阵设备可以控制四台液晶电视分别进行四画面分割显示或单画面显示,数字矩阵管理服务器也通过千兆电口模块连接入核心交换机,通过网络对三台数字矩阵进行权限、操作、日志记录等功能,保证中心控制设备稳定运行。

总控制室采用的中心平台软件首先在网络视频监控平台业界提出“Networkismyself”的设计理念,采用流媒体技术、P2P、Java、WebService、Minicore、Plugin、Portal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中心平台系统中,这些先进技术在中心平台系统中的灵活应用使得中心平台系统具备多方面的技术优势,保证其系统实现和系统应用的先进性。

网络系统是本次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所有分控部分的视频图像全部通过网络传输至中心控制室,LAN局域网是传输链路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本次系统选型的特点及传统设计经验,现设计采用H3C7502E系列千兆核心交换机作为LAN网络的核心。

报警视频联动系统

本次系统设计安装28个紧急报警按钮装置,13个分控室各安装一个,余下15个则安装在重要领导办公室内,采取隐蔽方式安装。报警视频联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位为:前端报警装置、地址码模块、总线制报警主机、管理服务器、报警联动输出箱以及协议转换器等组成。

本次采用的报警主机为总线制报警主机,整体报警系统通过总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每个紧急报警按钮装置均配套安装一个地址码模块,地址码模块的作用就是每个紧急按钮在报警主机系统内均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就像计算机的IP地址一样,这样报警主机就可以在某一区域产生报警信号的同时迅速确定该报警区域的准确地址,从而联动声、光及视频监控。

通过上述一整套报警系统设备可以实现前端任意一个紧急报警装置所输出的开关量都在第一时间内传输到总控制中心,可以直接联动警铃、警灯、以及视频图像自动弹出(如图2所示)。

光纤网络系统

光纤网络系统为整个监狱的网络系统提供一个物理的配线平台,在本系统方案设计中,主要为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提供专用线路通道。

光纤网络系统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它要求传输的数据保密可靠,不能丢失更不能被其他单位复制,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系统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本次系统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目前的使用需要,还要考虑到将来一个时期内的变化,为将来的网上办公、可视电话等高新技术系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是为监狱管理领导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监狱各个区域实时情况,可以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而建设的。

本项目中配置会议桌、椅、投影机、幕布、报警联动板等设备,可将主控室内所有图像通过投影机投影到幕布上,可以使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到前端发生的情况。

报警地图联动板为专业定制设备,主要材料为有机玻璃面板,面板显示内容为监狱整体监区平面地图,安装LED指示灯,LED指示灯通过导线连接至总控中心报警联动输出板,可以实现某一监区发生紧急情况报警时,相应的LED指示灯会常亮或频闪,提示管理人员相应区域发生了紧急情况。

旧线改造系统

监狱原室内弱电线缆(门控线、网络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音频对讲线)全部通过PVC线槽墙壁敷设方式进行传输,室外部分弱电线缆为架空方式传输,本次系统设计将原有室内部分旧线缆路由进行更新,室外部分路由进行入地处理。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步建成覆盖整个监狱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

一、应用功能完备的监狱信息化框架体系,各个分控中心对辖区内的视频摄像机进行第一级视频监控管理,图像清晰、流畅,视频图像采用本地存储方式,总控制室可随意调看前端各个分控中心的视频图像及录像回放资料;分控报警系统无误报,如发生报警可迅速将图像上传至电视墙显示屏;语音对讲系统工作稳定,语音清晰、流畅;整体系统具备可延展性,方便监狱今后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扩容。

本项目的中心平台系统软件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大规模联网视频监控系统

中心平台系统通过资源树技术、海量视频访问技术、分布式视频信息存储技术、自适应视频网络传输技术、视频源并发访问处理技术、视频传输故障自愈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视频前沿技术的开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大型系统所必须解决的诸如海量用户和设备的接入管理、区域/分级联网、服务质量体系构建、异构网络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视频信息的多元存储模式、海量视频信息的分布式并发存储/检索与分发等技术难点,使之具有全面满足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能力要求和质量要求。本中心平台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可以跨平台使用。

基于资源树的系统先进架构

大型的联网频监控系统均具有从最高级别监控中心开始向各级下属监控中心、下属应用节点和用户端系统以及前端摄像设备逐级扩展的向下发散展开的管理控制特点,同时,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还具有从前端视频监控点开始向各级监控中心逐级收拢的向上汇聚的传输特点。这就是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控制流向下逐级展开视频传输流向上逐渐汇聚的相向流动特点。本中心平台系统深入分析了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这一特征,建立起了符合这种特征的“资源树”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开发科完整的资源树技术。

前端设备接入的开放式接口

中心平台系统采用独创的视频源设计技术,实现不同类别不同技术的前端设备的任意扩展和动态接入,满足了大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

中心平台系统的视频源技术是一项自主开发的开放性接口技术。通过该接口,可以轻松实现将市面上各种不同技术规格的DVR、嵌入式视频主机、普通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乃至不同技术规格的视频压缩卡都纳入系统控制。同时,各种新的技术、新的设备都可以通过中心平台系统的视频源接口技术轻松得到扩展应用。

终端/用户纵深式控制管理

中心平台系统基于资源树架构下的权限纵深式管理机制提供了应用系统授权分级管理,用户登录操作鉴权处理以及系统日志等系统安全管理控制能力。同时,根据业务需求,系统也可提供临时的授权,使低级别或其余机构的用户跨级访问非权限范围内的视频资源。

系统在资源树中心对系统资源的集中控制、管理和监视,通过授权方式实现用户终端的权限控制。系统中所有注册用户根据权限、所在机构的不同等属性组成树状的管理结构,用户根据级别访问不同内容的视频资源。其中,高级别权限用户可以随时掌控其权限范围内用户的客户端使用情况,并对可疑用户进行远程封锁管理。

异构网络下视频自适应传输机制

由于各种异构网络接入条件在带宽、时延、误码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因此,能否提供视频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流畅性和平稳性的优良性能的保证,是大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软件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区分是否达到大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软件水平的分界点之一。

中心平台系统开发了许多专门的网传优化技术。例如:基于资源树的流媒体分发技术、关键帧重置技术、轻量级数据包技术、网络带宽动态嗅探技术、基于资源树并发访问的单视频流传输组织技术、问题数据包丢包和接收端重建技术、基于资源树的传输故障自愈技术、通过资源树网络流量负载均衡控制技术、基于资源树的客户端悬浮接入技术等。

中心联网系统管理功能

管理服务功能:中心平台系统管理服务功能主要由资源树管理中心软件包中各软件模块提供。实现对整个网络监控系统的管理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本系统可以实现的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管理服务、资源树管理、节点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等等。

客户端服务功能:系统客户端服务功能主要由Monitor软件包中各软件模块提供。在系统中,Monitor作为客户端工具,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发布到任何授权的节点主机中,比如,可以是各级监控中心的主控台,也可以是某一普通使用人员的桌面PC、甚至是某个末端客户系统。Monitor经过授权发布后,即可成为使用者桌面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平台,享受其中授权使用的功能服务。

第20篇:某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

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政府内部运作机制,充分整合我镇信息资源,加强全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企业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互通,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工作效能,努力建设公正透明、办事高效的政府。

二、工作原则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务实推进各项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在试点工作中,要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突出应用、项目带动、点面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示范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用4—5年时间,基本实现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 ——信息网络化:推进“村村能上网”工程,通过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络延伸,实现宽带接入,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千村百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使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达每个农户。

——政务公开化:加强镇、村(居)委两级电子政务建设。选择有条件的村(居)委开展电子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居)委财务电算化系统建设,推进村(居)委政务管理工作实现公开。

——服务社会化:通过搭建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党政基层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推广等服务组织,以信息服务为推动,全面开展“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镇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完善规章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工程管理、信息服务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由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全镇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同时出台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和优点,努力营造加快全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强化全镇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信息员培训工作,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网页制作与管理知识和信息收集、发布方法。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doc》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