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2020-12-20 来源:实施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九集中学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着眼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以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为核心,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让其在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发展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更要看到其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3、多元性。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次评价;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纸笔测验和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评价主体要体现多元,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使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发展。

4、激励性。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坚持诊断性、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更要坚持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取积极进取,挖掘潜能的信心和动力,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三、评价的内容和办法

(一)学业成绩评价(10%+10%+10%+70%)

1、课堂学习活动:(专心听讲、积极思维、大胆发言、遵守纪律、参与讨论)10% 评价的办法:教师即时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评价+周学生自评互评。 在上课期间,学科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思维、发言、遵纪、讨论等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可采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眼神、手势、

1 学生鼓掌喝彩等形式,达到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与鼓励;每周或每月,组织学生就其课堂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家长与教师评价等方式,评出表现优秀和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将课堂受表扬情况装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生

2、作业、练习、复习活动:(书写认真、按时完成、及时复习)10% 评价办法:教师即时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评价+周学生评价。 教师在批改或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对学生作业的完成、书写、正确程度等进行即时评价,可采用口头表扬、书写激励语、优秀作业展评等形式,鼓励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周或每月,由学生本人、小组、家长、老师集中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将受表扬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评价人:教师、学生、家长

3、单元检测与平时考查成绩(每学期最少检测两次)10% 评价办法:由教师根据教材设计检测题全班统一检测给出成绩。 每学完一个或几个单元后,为了诊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标准,设计出检测试题进行单元诊断性检测,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指导学生分析学习状况,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组织学生自己做好学习评价和小组互相对学习进行评价,评选出学习优秀生和学习进步生。同时,小组内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生

4、学期中、末由学校统一检测,统一阅卷,统计成绩(计算三率)70% 评价办法:由教务处统一试题,对学生期中和学期终各进行统一检测评价。

在学业成绩的评价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要将课堂、作业、学习习惯即时评价、单位时间内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业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指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不断总结与指导,为学生提出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兴趣化、情感化,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评价负责人:各学科教师、教务处。

(二)特长发展评价

1、各种兴趣小组(舞蹈组、书法绘画组、电脑组、体育技能训练组、科技制作创新兴趣组、英语兴趣组)

评价办法:训练成绩(参加学校组织的展示、参加县级以上的比赛活动或表演活动)+训练过程(按时参加活动、态度端正、训练认真) 各兴趣组的负责老师,坚持每周或每月通过全体小组成员集体评议每个成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评出表现优秀和良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学期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训练成绩及平时表现情况,进行总评,评选出优秀特长生上报学校予以表彰奖励。教务处每学期对各兴趣小组的成绩结合平时活动训练,评选出优秀兴趣小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评价负责人:各兴趣组负责人、教务处。

2、展示活动评价(运动会、庆“元旦”文艺演出、庆“国庆”红歌大赛、书法绘画展览、科技作品展示等)

评价办法:由学校组织评委评出各项活动的优秀作品,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每学年学校组织两次运动会,春季、秋季田径运动会,设个人1-3等奖,集体设年级总分前三名进行奖励,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并实施;每年由政教处组织庆“六一”文艺演出和才艺展示,评选出优秀节目和优秀演员,学校进行奖励;每学期,各兴趣小组必须开展一次作品展示或比赛活动,教务处统一进行验收和评选优秀作品,学校进行奖励和考评。

评价人:教务处、政教处

(三)道德素养与行为习惯评价

1、周“五星少年”评选

评价办法:每周各班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由各小组评选出“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学生,在“五星评比栏”内给获得者奖励一颗红星。学期终了,根据平时奖励积累,评选出“五星少年”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奖励。 评价人:班主任、学生

2、周“纪律流动红旗”“卫生流动红旗”评选

3 评价办法:每周政教员、学生会辅导员和学生会成员通过检查各班学生卫生打扫与保洁、早午饭后自觉学习教室纪律、早操、课间操、课间文明玩耍、安全等情况进行积分,评选出周纪律、卫生先进班级,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发放先进流动红旗,激励学生积极进步。 评价人:政教员、值周领导、学生会辅导员、学生会

3、月“文明教室”评选

评价办法:每周由政教处组织学生会对各班教室的卫生、桌(面)椅保护、物品摆放有序、桌椅摆放整齐进行检查积分,每月根据平时检查情况评选出“文明教室”,在学生大会上予以表彰,发放“文明教室”流动红旗。 评价人:政教处、学生会

4、学期中“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初评和终评表彰

评价办法:期中总结会前,各班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出“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由政教处在期中总结会上予以表扬,,将光荣榜张贴在校园醒目处公布。学终各班依据每个学生全学期的表现情况,结合平时评价,评选出“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进步学生”,学校在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并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评价人:教师、学生、政教处、学校

5、学终评语评价:

评价方法:学期终了,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学期学生表现情况总结,由学生自己先对本学期表现情况做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进行互评,最后班主任根据学生自评、组评和平时掌握的学生表现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既让学生明白自己本学期的进步与不足,同时也看到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进步的自信心。填在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中。 评价人:学生、班主任

(四)其他评价:

1、学优生评价

评价办法: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努力学习程度,由班主任提名,学校进行表彰。条件是成绩必须为年级前150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评价人:班主任、学校

2、会学习的学生评价:

评价办法:各学科教师在学优生中选择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积极努力上进、并能就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交流的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予以表扬或表彰激励。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校

3、合作小组评价:

评价办法:主要从“四组”之中产生(帮困学习小组、中心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兴趣特长学习小组),条件为:A、组长责任心强,管理规范,活动经常;B、成员能在知识运用、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民主、平等、敢说、敢做的良好学习氛围;C、小组学习方式有较大变革,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能力得到自我发展;D、组内能够充分体现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特点;E、组内成员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中获奖人数多,整体成绩优异。

评价人: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

四、几点要求:

1、全体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信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在实施本评价方案的过程中,既要按部就班的认真执行和落实,更要不断地创新评价方法,扩大评价的范围,使平价的效益最大化,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九集中学

推荐第2篇:学生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郝桥回民小学学生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 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手段。评价的运用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评、他评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校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本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和“局部入手,分层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构建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评价结构。

二、评价总体目的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打破一卷定终身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对学生成长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而构建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题的互动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四、评价方法:

1、口头评价,即教师当众口头评价,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素质要求出发,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形成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非语言性的评价,即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手势、面部表情、动作、目光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3、多种激励方式评价方法,即教师坚决杜绝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应运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进步。如:“树星、奖状、争章”等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树星评价:通过树星评比活动的开展,结合在学生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树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5、建立成长记录册和成长袋,即运用成长记录册,体现评价过程的主体互动化、过程动态化。利用成长册收集到的材料观察学生的成长。

五、评价项目及标准

1、评价项目

1)、日常素养评价:道德品质、习惯养成、个性情感、心理品质。

2)、发展性评价:学习能力、社会实践、个人特长。

2、评价标准(见回民一小学生综合评价项目及标准)

六、具体评价形式:

教师评-小组评-家长评-自评

学生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回 民 一 小

推荐第3篇:学生评价实施方案3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县教研室提出的“1234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县教研室“1234展”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根本,以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为核心,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有差异地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等促进发展的功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让其在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发展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水平,更要看到其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3、多元性。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次评价;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纸笔测验和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评价主体要体现多元,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使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发展。

4、激励性。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坚持诊断性、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更要坚持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取积极进取,挖掘潜能的信心和动力,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三、评价的内容和办法

(一)学业成绩评价(10%+10%+10%+70%)

1、课堂学习活动:(专心听讲、积极思维、大胆发言、遵守纪律、参与讨论)10% 评价的办法:教师即时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评价+周学生自评互评。 在上课期间,学科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思维、发言、遵纪、讨论等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可采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眼神、手势、学生鼓掌喝彩等形式,达到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与鼓励;每周或每月,组织学生就其课堂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家长与教师评价等方式,评出表现优秀和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将课堂受表扬情况装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生

2、作业、练习、复习活动:(书写认真、按时完成、及时复习)10% 评价办法:教师即时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评价+周学生评价。 教师在批改或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对学生作业的完成、书写、正确程度等进行即时评价,可采用口头表扬、书写激励语、优秀作业展评等形式,鼓励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每周或每月,由学生本人、小组、家长、老师集中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将受表扬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评价人:教师、学生、家长

3、单元检测与平时考查成绩(每学期最少检测两次)10% 评价办法:由教师根据教材设计检测题全班统一检测给出成绩。 每学完一个或几个单元后,为了诊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标准,设计出检测试题进行单元诊断性检测,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指导学生分析学习状况,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组织学生自己做好学习评价和小组互相对学习进行评价,评选出学习优秀生和学习进步生。同时,小组内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生

4、学期中、末由学校统一检测,统一阅卷,统计成绩(计算三率)70% 评价办法:由教导处统一试题,对学生期中和学期终各进行统一检测评价。

在学业成绩的评价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要将课堂、作业、学习习惯即时评价、单位时间内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业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指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不断总结与指导,为学生提出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兴趣化、情感化,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评价负责人:各学科教师、教导处。

(二)特长发展评价

1、各种兴趣小组(舞蹈组、书法绘画组、电脑组、体育技能训练组、三跳训练组、科技制作创新兴趣组、英语兴趣组)

评价办法:训练成绩(参加学校组织的展示、参加县级以上的比赛活动或表演活动)+训练过程(按时参加活动、态度端正、训练认真)

各兴趣组的负责老师,坚持每周或每月通过全体小组成员集体评议每个成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评出表现优秀和良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学期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训练成绩及平时表现情况,进行总评,评选出优秀特长生上报学校予以表彰奖励。教导处每学期对各兴趣小组的成绩结合平时活动训练,评选出优秀兴趣小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评价负责人:各兴趣组负责人、教导处。

2、展示活动评价(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展览、科技作品展示等)

评价办法:由学校组织评委评出各项活动的优秀作品,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每学年学校组织两次运动会,一般情况下,春季为田径运动会、冬季为跳踢运动会,设个人1-3等奖,集体设年级总分第一名进行奖励,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并实施;每年由政教处组织庆“六一”文艺演出和才艺展示,评选出优秀节目和优秀演员,学校进行奖励;每学期,各兴趣小组必须开展一次作品展示或比赛活动,教导处统一进行验收和评选优秀作品,学校进行奖励和考评。

评价人:教导处、政教处

(三)道德素养与行为习惯评价

1、周“五星少年”评选

评价办法:每周各班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由各小组评选出“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学生,在“五星评比栏”内给获得者奖励一颗红星。学期终了,根据平时奖励积累,评选出“五星少年”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奖励。

评价人:班主任、学生

2、周“纪律流动红旗”“卫生流动红旗”评选

评价办法:每周值周员和值周班级学生通过检查各班学生卫生打扫与保洁、早午饭后自觉学习教室纪律、早操、课间操、路队、课间文明玩耍、安全等情况进行积分,评选出周纪律、卫生先进班级,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发放先进流动红旗,激励学生积极进步。

评价人:值周员、值周领导、值周学生

3、月“文明教室”评选

评价办法:每周由政教处组织值周学生对各班教室的卫生、桌(面)椅保护、物品摆放有序、桌椅摆放整齐进行检查积分,每月根据平时检查情况评选出“文明教室”,在学生大会上予以表彰,发放“文明教室”流动红旗。

评价人:政教处、值周学生

4、学期中“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初评和终评表彰

评价办法:期中总结会前,各班按一定的比例,评选出“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由政教处在期中总结会上予以表扬,,将光荣榜张贴在校园醒目处公布。学终各班依据每个学生全学期的表现情况,结合平时评价,评选出“三好学生”“五星少年”“优秀学生干部”“进步学生”,学校在结业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并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评价人:教师、学生、政教处、学校

5、学终评语评价:

评价方法:学期终了,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学期学生表现情况总结,由学生自己先对本学期表现情况做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进行互评,最后班主任根据学生自评、组评和平时掌握的学生表现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既让学生明白自己本学期的进步与不足,同时也看到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进步的自信心。 评价人:学生、班主任

(四)其他评价:

1、学优生评价

评价办法: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努力学习程度,由班主任提名,学校进行表彰。条件是成绩必须为年级前五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人:班主任、学校

2、会学习的学生评价:

评价办法:各学科教师在学优生中选择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积极努力上进、并能就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交流的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予以表扬或表彰激励。

评价人:学科教师、学校

3、合作小组评价:

评价办法:主要从“四组”之中产生(帮困学习小组、中心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兴趣特长学习小组),条件为:A、组长责任心强,管理规范,活动经常;B、成员能在知识运用、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民主、平等、敢说、敢做的良好学习氛围;C、小组学习方式有较大变革,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能力得到自我发展;D、组内能够充分体现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特点;E、组内成员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中获奖人数多,整体成绩优异。

评价人: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

四、几点要求:

1、全体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信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在实施本评价方案的过程中,既要按部就班的认真执行和落实,更要不断地创新评价方法,扩大评价的范围,使平价的效益最大化,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推荐第4篇:学生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标准,我校对学生素质教育评价进行改革,取消“分数评价”制,以规范化奖励制度为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努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充分发挥个人天赋及特性,最终达到使全体学生高分高能,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多元化评价的内容:

1、评语评价

以前的等级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发展情况,只是一种模糊的、千人一面评价,对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等,不能全面反应出来,学生也不能全面了解自己。如关心集体、礼貌行为等,只有用评语的形式来表述。评语一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二是充分体现全面育人的德育功能;三是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达到具体化、情感化、规范化。评语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认知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两大方面的具体表现,全面评价,并突出个性,覆盖面不可太单一狭窄。要求评语的模式是:优点+鼓励。

2、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也可称之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档案袋收集的内容大致包括二类,一是收集学生自选之最:如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一本书、最难忘的一次讨论、最出色的一次成果展示等;二是各项评价所制作的一些过程性表格,包括学生的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喜报、证书等,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不断发展。

3、课堂即时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是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善于倾听,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从而为课堂添新的活力。

4“星级”学生评选

过去期末评选优秀学生,主要是评选“三好学生”,这样的评价,过多的奖励给了学习成绩靠前的少数学生,而大部分学生与“三好”无缘,面对发奖时,大部分学生那失望的眼神,无奈的期盼,我们便隐隐感到,这种评价方式的单一,名义上是在鼓励争光,激励先进,实际上已经无形中误导教师和学生为分数而战,压抑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若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习的厌烦,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学校经过认真思考,学校改变过去传统的“三好学生”的评选办法,采用评选“星级”学生的方法,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学校主要设立了以下“星级”学生:⑴学习之星 ⑵文明礼仪之星⑶卫生之星⑷团结互助之星 ⑸孝敬家长之星⑹尊敬老师之星⑺劳动之星⑻爱护公物之星⑼生活习惯之星(10)特长之星(11)写字之星(12)读书之星等。

评选条件及办法: (一)基本条件

1、自律意识强,能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

2、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成绩在班内良好。

3、思想品德优秀,爱校爱班,热心为集体做好事,在尊师守纪、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文娱体育等方面表现良好,在班内、年级内均能起到榜样作用。

4、有艺术特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活动,为班级及学校争得荣誉。

5、担任班队干部(包括课代表)热心负责,表现优良,受到老师同学好评。条件:

1、

2、3为必备条件,具备条件

4、5中任一条者优先参评。

对有下列行为的学生发现一次不予参评:

1、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不爱护校园环境卫生者;

2、不按时打扫卫生者;

3、有损坏公物,攀折花草树木行为者;

4、在校园 内,尤其是楼道及教室内追逐打闹,使用不文明用语者;

5、进入网吧、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适宜”场所者;

6、顶撞老师、侮辱同学者;

7、个人桌凳出现乱涂、乱划现象者;

8、有迟到、旷课行为者;

9、参加劳动、活动不积极者;

10、考试作弊者;

11、有其他较严重违纪情况者。 (二)必备条件

1、学习之星: ①、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 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各科成绩一般都要在优秀或A等以上;最低学科成绩不得低于80分。③、笔记本、作业本齐全,其中作业做到整洁、工整,完成率达100%。正确率较高。 ④、模范作用好。积极帮助学差生提高学习成绩,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⑤、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受过纪律处分和通报批评。

2、文明礼仪之星: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自觉遵 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 ②、坚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校园内外均能做到文明有礼,善于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敢于同不良行为做斗争。 ③、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④、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本月内无任何违纪行为发生。 ⑤、诚实守信,校内外言行一致。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与同学坦诚相待,谦恭礼让,团结合作。能尽心尽力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在班级(学校)创建和谐班级(校园)中有较好的表现。 ⑥、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始终保持自身清洁;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表现突出。

3、卫生之星:热爱劳动,能积极干好自己的卫生值日工作,乐于帮助他人。穿着朴素大方,衣服整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友爱之星:能热心为学校、班级、同学们服务,与人友好交往,团结友爱。懂得尊重和宽容别人,不打骂同学,不为小事与人斤斤计较。

5、孝敬家长之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能积极帮助家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

劳动,受到家长邻居的好评。

6、尊敬老师之星:尊敬师长,乐于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良好。

7、劳动之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内外及家务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有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坚持搞好班级和区域卫生,值日、值周认真负责,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会做饭及烧简单的菜。

8、爱护公物之星:热爱班集体,能主动管理好班级和学校的公物,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

9、生活习惯之星: 生活中艰苦朴素,不刻意追求吃穿用,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粮食和劳动成果。

10、“读书之星”评选标准 ①、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阅读的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 ②、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每学期至少阅读完5本课外书或阅读量达十万字以上,并提供书目)。 ③、能背诵古诗达到年段标准。 ④、积极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在班级中能发挥带头作用。 ⑤、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2篇)。 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习作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征文活动。 ⑦、阅读质量高,能够讲述书中精彩片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1、写字标兵评选标准 ①.坐姿、握笔姿势正确。 ②.书写规范正确:笔顺正确、无错别字、漏字、多写字,有一定速度。

12、特长之星评选标准: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技能,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13、全能之星:学期末所积荣誉卡积分高,就被评为全能之星。 (三)评选办法

1、班级一月评选一次,学校两个月评选一次。

2、以班级为单位,推荐本班候选人作为“班级之星”,正班风,促学风。每班推选各星级符合条件者1名上报学校,评选过程要充分发挥民主,宁缺勿滥。方式有:自评,小组评,班委评,任课教师、班主任评。在学生自评和小组评选的基础上,推荐给班委进行再评。

2、班级候选人填写申请表,班主任审稿后上报学校。

3、学校评议组对候选人事迹材料认真审查后,确定最终人选,成为学校“之星”。

4、大会表彰,颁发奖状、荣誉卡。

5、设置专栏展示“之星”事迹。

6、整理档案,将评选结果装入学生档案。

三、实施要求:

1、各个班级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不丢落、省略每一个细节。

2、在评选时,要认真对照标准进行,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要尊重人格,以鼓励为主。

俎佐中心小学 2011年3月

推荐第5篇:“学生之星”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之星”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树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理念,按照“倡导负责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和“领袖风范、领军人物”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全校学生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让每个学生找准奋斗目标,体验成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将学生日常生活表现和成长过程相结合,激励所有学生奋发进取,共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网络。学校通过在全校实施“星级学生”评选活动旨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星级学生”的表率示范作用,努力构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

二、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海斌

副组长:纪中文钱桂荣

组员:高

一、高二年部全体学生

三、评选内容及标准

1.文明之星

(1)思想进步,品行端正,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2)服饰整洁大方,仪表端庄,生活俭朴。

(3)坚持讲普通话,能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文明、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能自觉抵触

和纠正周围不文明的行为。

(4)乘车购物能主动谦让,照顾老弱病残。参加集会或观看演出能守秩序,适时鼓掌

致谢。

(5)遵守公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为人坦诚,具有优良的诚信品质和

道德素养。无任何不良诚信记录。

(6)团结同学,热爱集体,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在学习中,乐于合作、交流,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2.学习之星

(1)学习目标明确,独立思考能力强,刻苦钻研,乐于探究。善于与同学交流合作,勇于创新。

(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作业质量高。

(3)善于分析,勤于总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的学习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习效率高。

(4)能很好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能以自己的

学习行为带动他人,积极配合班主任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

3.进步之星

(1)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学好问,能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完成预、复习工作。

(2)有较强的上进心,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成绩进步显著或单科成绩进步显著。

(3)文明习惯、思想行为等综合表现进步显著,受老师表扬。

(4)能够及时总结进步原因,并与同学共享。

4.科技之星

(1)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小活动,有浓厚兴趣,进行科技制作或科学小实验。

(2)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知识面广,创新意识良好。

(3)积极参加科技类竞赛活动,科技小设计、小制作等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比赛荣誉。

(4)主动制作各种科技(含学习)模型,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并获得国家专利。

(5)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5.文学之星

(1)热爱文学创作与读书,有一定的文学基本功。

(2)善于利用时间广泛阅读各类有益于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的书, 且能正确处理学习

与阅读的关系。

(3)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征文活动,积极向广播站、校刊投稿。在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

(4) 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积极参加演讲、诗歌朗诵、辩论等竞赛活动,曾在校级(含校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6.体育之星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认真上好两课两操,每天锻炼一小时。

(2)参加学校或市运动会,单项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和班级争得荣誉。

(3)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特长。

(4)学校各项体育测验达标。

7.才艺之星

(1)对歌唱、舞蹈、器乐演奏、书法、绘画、摄影等具有浓厚兴趣,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了解并懂得一定的文艺理论和常识。

(2)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积极代表班级、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比赛。

(3)在各类艺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演讲等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4)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有一定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现美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8.服务之星

(1)能主动为同学、为集体、为社会热心服务,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

(2)自觉地做好值日工作,珍惜劳动成果。在双休日、节假日主动地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3)担任班干部及校学生会干部工作主动积极,认真负责,管理力度大,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

(4)在班级或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协助班主任组织有力,成效明显。在班级管理中有创新之举。

9.环保之星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任何地方都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

(2)不购买、食用“三无”食品和产生“白色污染”的食品。

(3)保持学校、家庭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并主动劝阻周围学生的不良卫生行为,能积

极参加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

(4)爱护校内外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等,不乱涂乱画。

(5)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各项环保活动,在环保方面提出过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10.爱校之星

(1)思想品德好,模范地遵纪守法,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集体荣誉感强。

(2)积极维护学校利益,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爱护公共财物,敢于同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对于即将遭到损坏的公共财物能主动采取防范措施,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4)对学校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评价过程与方法

1.宣传动员阶段:每学期初,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认真学习《“星级学生”评价实施方案》,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努力构建人人争当“星级学生”的良好氛围。

2.班级定期评选:“星级学生”评比重在平时,重在过程。各班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评比,由学生自评、互评,最后由团支部、班委会、班主任进行最终审核,评出每学期班级各类“星级学生”。

3.班级“星级学生”评比:各班级在每学期两次评比的基础上进行总评,对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星级发展情况作出评估。在学生自荐述职、同学互评的基础上,征求家长及任课教师的意见,班主任最终对每一位学生形成班级星级认定意见。所有评选结果要在班内张榜公示。

4.校级“星级学生”评选:在班级评出的“星级学生”基础之上,选出特别优秀的人选(每班每个项目推荐1名候选人,重点班适当放宽至2人),参加校级“星级学生”的评比。德育处对各班上报人选进行审核后,组织由年级组成员、班主任代表及学校相关领导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出校级“星级学生”,评选结果在全校张榜公示。

5.“校园之星”评选:在班级评出的“星级学生”基础之上,达到五星级“星级学生”称号的学生,可以申报“校园之星”。评选方法和校级“星级学生”评审相同。

备注:1.每班每人一次至多申报五星。

2.班级“星级学生”的评定人数,为每个项目3-5人。

3.校级“星级学生”的推荐人数,每班每个项目推荐1名候选人,重点班适当放宽至2人。

4.每班获得五星级“星级学生”称号的学生,将其事迹材料以电子稿形式上报德育处,参加 “校园之星”的评选,原则上每班推荐1人。

五、表扬与激励

1.校级“星级学生”的名单在学校橱窗、网站、校报上公布,获得“校园之星”称号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予以表彰,由学校颁发证书及奖品。

2.德育处将组织获得 “校园之星”称号的学生撰写个人事迹材料在橱窗、网站、校报等媒体上广为宣传,并将荣誉计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及学籍档案。

3.校级“星级学生”、“校园之星”是学校评选省市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的必备条件。班级“星级学生”是评选校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的必备条件。

推荐第6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的精神,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香河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发展、变化过程,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一张试卷选拔人才的作法,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性,关注和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扩大评价的涵盖面,分散评价的关注点。

(二)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和实施,积极探索运用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实践活动记录等其他资料,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

展的评价机制,彻底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三)通过综合素质的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过程。

三、评价的组织和方法

(一)成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其职责是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具体的评价程序及规则,认定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

(二)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成员不得少于3人,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具备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

(三)评价方法:由评价小组对每个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应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查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家长评价的结果,给予学生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各项评价内容,每个评价小组成员应陈述对学生的评价结论及事实依据,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

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2)等级。由分项等级和总等级组成,均采用A、B、C、D来呈现。对被评为D等者,应极其慎重;取得A等的学生名单要在所在学校内公示一周;学生体质健康考核不及格者,总等级不得评为B等以上等级。

四、评价的内容及说明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由《香河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记录袋》组成,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必备材料,也是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1、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是对学生三年来的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者应从这六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予一个等级(评定等级为A、B、C、D)。同时评价者应以上述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学生三年来各学科在每学期中的考试或考查的成绩、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的整体呈现。其材料应依据《初中学生综

合素质发展报告书》。

3、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三年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记录及考评情况,分别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做出终结性等级评定。评定等级为A、B、C、D。

4、爱好特长

由学生自主填写,如有显性材料能证明其特长的,可将材料装入其成长记录袋。

5、获奖情况

由学生自主如实填写,并将有关获奖的证明材料复印件装入其成长记录袋。(由评定小组审核)

(二)成长记录袋

1、作品集。包括满意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发表的或自己满意的文章、书法、美术、音乐或电脑制作的作品,科技小发明的文字资料等能表现学生特长和才艺的作品或成果,也可收入部分代表作品的产生说明或入选说明,分析和评价自己作品的反思材料。

2、《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填写,依据同学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观察、评价、考试或考查成绩及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描述性评价而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

3、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三年来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记录与考评情况,并附有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证明材料(学校或社区证明)。

4、获奖证书。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评比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达C等以上的才能准予毕业,才能被高一级学校录取。其中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达B等以上的才能被重点高中录取。

六、制度建设及要求

(一)学校要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项目要求,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完善学籍档案管理。每学期都要依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学籍档案材料要成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的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是对学生毕业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要对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决定装袋内容。成长记录袋要能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每学期进行一次材料整理,保留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典型的或有代表性的材料。毕业时,成长记录袋中应只保留典型的有代表性和能体现学生特色的材料。

(三)学校要对学生三年来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和个人特长等方面状况进行全面总结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要能反映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步和潜能,并提出改进和

提高的建议。

(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香河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内容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内容之一,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推荐第7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杨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 和县教体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学校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机构健全了评定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成员组成广泛,具有代表性。校长周长钦任组长,副校长李松正副组长,成员有副校长1人、中层领导2人、教研组长3人、教师代表1人、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各1人,共11人。评定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杨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程序及要求》,任免评定小组成员,组织监督评定工作,认定仲裁评定结果。

(2)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工作暨指导小组”。校长周长钦任组长,副校长李松正副组长,成员7人,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3)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监督小组”。组长由工会主席王洁担任,岳建良、张胜利任成员,负责评定纪律监督。

(4)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班5人。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制定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完成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三、队伍建设

(1)致力评定队伍的建设,加强评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把它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内容,记入教师档案。未参加培训的管理者、教师不得作为学校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小组的成员。

(2)学校评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坚持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和公示;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学校评定委员会下设工作暨指导小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评定工作的指导、日常事务的处理和评定纪律监督。

(3)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学期,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班主任是班级评定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评定工作的全过程负。其他成员要全面参与评定工作,评定结束后全体成员应在评定表上签名认定以示负责。学校评定委员会对各班的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致使评定严重失真,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并上报。

四、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评定小组及下设机构成员向社会及全校公示,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向班级的学生公布,一周之内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个教师作为评定者,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替换。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向社会及班级学生公示,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定结果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并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记录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

和年度考核挂钩。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则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学校建立诚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提高诚信度。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电子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小组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六、内容方法

1、评定内容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内容整合为六个方面:(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内容及其细化表现作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

2、评定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小组,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互评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小组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的前一个月,由学校评定小组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先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年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并在班内公示。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小组备案。校评定小组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

3、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小组,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原则上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占班级人数25%,并且评为A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班级学业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前40%的学生,各班级要严格控制这个比例。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非常慎重,原则上学生只有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被评为D级,被评为D级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定小组审核并清楚明白地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做好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结果:

① 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结果来确定学生的评定结果。 ② 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评定的成绩来确定该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总评成绩。

③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同学,严格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A级同学的名单,名额比例为25%。如若出现分值相同,同进A级又超过25%的情况,将参考这些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与材料裁定。25%以外的,总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总评成绩良的同学确定为B级。总评成绩为合格的定为C级,不合格的定为D级。

(5)评定的记载: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杨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

七、其他

本方案自2013-2014学年起执行,如与上级即将出台的评价方案有出入,以上级的方案为主,学校方案另行修订。

杨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

2013年 9月5日

杨庄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长; 周长钦

副组长:张学锋 李新阔

成员:张胜利 岳建良 王杰 刘慧君 段慧杰

崔玲燕 付军英(家长)王会庆

推荐第8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顾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固镇县顾庄小学

2014.9

顾庄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更好体现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衔接,以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为基本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班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2、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3、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力求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与课外评相结合。

4、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5、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内容 (一)综合素质评价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为基本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通常把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以下几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质。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4)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一定的锻炼健身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一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终结性评价的参考依据。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不计入综合评价档案,仅作为学生成长档案的参考资料。

1、形成性评价

(1)、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标为依据,紧扣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测试形式力求多样,可以书面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

(2)、表现评价。包括对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设计和活动展示的评价等,全面反映学生活动设计、活动实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求整齐划一。主要内容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方法独特,思维灵活,具有创造能力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作业完成。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可以实施“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点评等多种方法,以评星、鼓励性评语形式呈现。

2、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科目涵盖所有课程,测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客观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评价结果以等次形式呈现, 80分以上、70—79分、60—69分、59以下分别对应A、B、C、D等次。

(三)、实践能力评价

实践能力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

品德与生活(社会)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语文可以有社会交际、朗读、参观、访问、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测量、设计制作等;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曲、简单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地参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过关测试。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主要通过过程、情景观察、能力展示等形式进行,各项评价结果均以等次形式呈现。

四、评价方法和要求

(一)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要求,在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维度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班级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实际资料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二)评价要求

1、评价次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如实填写,不得敷衍应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终结评价为主,一般在学年末进行。2012年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只采取终结性评价,不再补充评价资料。

2、评价结果。从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恰当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等次呈现。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分别对照综合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给出等次,在综合六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总评等次。实践环节科任教师评价,由教师根据相关课程学段的实践目标,结合学生实践能力,依次分科目给出等次。班级总体评价,以星级形式呈现,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在适当的星级栏内打“∨”。各项内容的评价等次,均填入《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

3、荣誉填写。《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荣誉档案”栏,主要填写学生荣获的各种荣誉称号或受到的表彰奖励,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征文评奖等获得的荣誉等。

4、学校评价。采取概括性的描述性评语,客观填写评定意见。

五、评价保障措施

1、各学区、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师组成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确定学校评定方案,制定评定程序;成立班级评定小组,组织本校评定工作,处理评定过程中的分歧,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公布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信息等。

2、各学校要建立评价制度,实行诚信评价,校长要参与综合表现纪录审核、综合素质评价、人员资格审核,并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查,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顾庄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表》一式两份,学生毕业学校留存1份,报高一级招生学校备案1份,作为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依据。

推荐第9篇: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滨湖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为此,我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四、评价的具体措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

(一)学科学习目标评价

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2、表现性评价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5、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活动观察:校内外活动观察,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夏令营、艺术汇演等,能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长表现: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表现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但不能将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各种竞赛的获奖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要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正确率、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况;完成作业的速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来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之外,更应注重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等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表现性作业。表现性作业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工艺活动、交流合作学习、课外阅读的数目和反思笔记等。

5、档案袋记录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包括:A.学生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况,如所进学校、主要课程测试成绩、一般能力等级、特殊能力倾向,优秀与荣誉、个人社交和发展情况。B.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a.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主题收集资料。如单元测试成绩单、综合素质报告单。b.目前最佳作品展现,包括生成过程,如最好的作业、最好的作文、优秀的美术作业、摄影照片、录音磁带等。c.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乃至各项竞赛获奖证书等。d.同伴之间的,如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等。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每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1、内容及标准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纬度,每个纬度又包括若干要素。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别制定评价内容(具体评价指标见附件1)。

2、组织实施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每学期期末进行,主要用于改进学校日常教育教学。

①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由班主任组织进行。事前,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及家长作出说明,提出要求。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个纬度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每一个纬度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前,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②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等方式组织。学生按班级或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评定内容与标准,结合每个学生日常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对其6个纬度下的关键表现进行等级评定。学生互评后,要计算出全体学生对某一学生各纬度的平均得分(全体学生给分之和除以全体学生数),然后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等级。

(3)教师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各科教师参加的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在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6个纬度的日常表现,参考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意见,为学生写出评语草稿,分别从6个纬度为学生初定1个评定等级并就此集中或分别征求评价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的意见,修改评语,维持或变更评定等级。对于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慎重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④确定总评等级。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定得分,按照最终得分=学生自评分数乘20%+学生互评分数乘20%+教师评价分数乘60%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纬度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每一纬度的总评等级。每一纬度最终得分和总评等级之间转换原则为:90分以上为A(优秀);75分至89分为B(良好);60分至74分为C(合格);59分以下为D(不合格)。等级评定为A等级的应当公示。各个纬度A等级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年级总人数的30%,学生的6个纬度尤其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评为D等级时要极其慎重,要有充分资料予以支持,并将学生的材料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除非学生有严重违法乱纪或犯罪表现或国家有强

制性规定,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不评定为不合格。

⑤填写好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小学生考评手册。

五、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为2:3。

2、期末考试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6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4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平时表现等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依据学校星卡评价细则,以得星多少按四档赋分,分别为四星级90、三星级80、二星级70、一星级60。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采用等级制。(四等级)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60-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推荐第10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工作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机构的组成与主要职责

1、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 (1)名单: 组 长:陆继文

副组长:李艳艳 穆秀芳

成 员:穆玉玺 李欣远 王慧丽

全体班主任 (2)主要职责:

①委员会根据《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根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宣传工作。

②制订评定的具体时间、操作程序。 ③对整体评定工作进行协调、调控。 ④认定本校评定小组。

⑤对班级评定结果进行审核、认定仲裁及上报。 ⑥对班级评定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指导。 ⑦对评定工作进行纪律监督。

2、教师评定小组

(1)由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五人组成。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班级学生评价工作、结果的合成、为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接受家长的咨询。

3、班委会评定小组:

(1)由班长负责,由五名学生组成,成员班级民主选举产生。

(2)职责:负责班级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生活、纪律、表彰等情况记录及评价工作。

三、队伍建设

(1)致力评定队伍的建设,加强评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未参加培训的管理者、教师不得作为学校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小组的成员。

(2)学校评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组成。坚持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和公示;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

(3)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学期,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班主任是班级评定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评定工作的全过程负。其他成员要全面参与评定工作,评定结束后全体成员应在评定表上签名认定以示负责。学校评定委员会对各班的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致使评定严重失真,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并上报。

四、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向社会及班级学生公示,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定结果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并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记录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学校建立诚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提高诚信度。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电子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五、评定内容、评价方法、等级分配以及操作流程

(一)评定内容。根据教育部《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中提出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含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两个部分。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是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

个性发展评价指标是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包括个性特长、个人成果及其他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等三个方面。

(二)评价方法:

1、从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严格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在一年级上学期到六年级上学期,由学生本人与教师共同记录学生的成长事实,在六年级下学期,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基本素质评价中的思想品德一级指标,按

二、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进行写实性描述,其它四个一级指标按总评分值,以等地形式呈现评价结果。A:优秀(≥9分);B:良好(≥7分,<9分);C:基本达到要求(≥6分,<7分);D:尚需努力(<6分)。

3、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在九年级下学期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教师据实填写。

4、评定工作完成后即向参评的学生及家长发布评定结果。

5、如实填写综合素质评价表,每学期进行一次。

(三)等级设立分配

我校等级名额比例:A级学生不超过25%,C级学生为10%左右,其余为B级。(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或受处分未撤消的学生,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可定为:D级)。班级等级名额与学校相一致。

(四)评定的信息来源

1、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和日常表现。

2、学生的平时成绩(所有学科)。

3、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

4、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

(五)操作流程

1、确定机构:由班主任推荐并选举产生班级教师评定小组和学生评定小组,并及时予以公布。

2、宣传动员:召开综合素质评定主题班会以及教师动员大会,宣传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学习有关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知识,并分发“告家长书”,以便取得家长的支持。

3、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个方面的要求,根据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发展情况,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自评包括描述性评语(150字左右)和给各个要素打分。

4、家长评定:即家长根据子女在小学发展阶级的表现及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要求,实事求是进行评价。

5、班委会评定:即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同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先由学生评定小组每个成员对照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给每个同学进行打分,再由副组长计算班委会评定的最后实际得分,评定者要签名。

6、教师评定:即班主任教师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问和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周记等方式给予学生客观和公正评价,对予5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如实在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安每学期做出班主任评语,其他教师评定小组成员应该参考学生本人、家长及班委会成员评定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考虑,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要素和关键表现,实事求是给每位同学进行打分,评定者要签名。

7、综合实践活动评定: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成绩和学生平时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由班主任实事求是进行填写。

8、其他事项记录: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运动会比赛中的成绩及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获奖后,按学期填写记入其他事项记录。

9、评定结果公示:班级评定结束后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后将评定结果告诉学生本人。期间:(1)由学校设立投诉电话评定监督小组应接受投诉与提出复议,专人负责做好记录。(2)在校内设立意见箱,每天开箱一次,对有异议评定结果,由校评价工作监督小组领导组织专人调查,决定是否复议,并做好解释及各项工作。

10、评价结果的审定与归档:学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位学生评定结果进行评定,由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上报有关部门予以存档,供中招录取使用,其它原始资料及各种评比表等一并移入政教处存档,评价结果一旦归档、原则上不予以变动。

11、评语表述: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语(要体现学生成长,突出特长和潜能,指出不足,鼓励进步,填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并签名)。

12、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相关内容:由班主任亲自填写报告册中各科期中、期末、总评成绩及相关栏目,并要求学生和家长认真填写报告册中相关栏目,并按要求签名或盖章。

13、每学期放假前,报告册分发给学生,在新学期学生注册时收回报告册,由班主任统一保管。

注:评定内容一律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填写,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第11篇: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山东省青岛市56中学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为了学生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细节,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其最大可能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构建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想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求,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档案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题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题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三、指导思想

1、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2、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四、我校发展性评价三项改革办法

1、建立学生成长综合记录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改分学科档案为综合记录档案袋,改教师管理为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我管理档案袋。建立综合记录档案袋,要确保一方面收集最能反映学生成长发展的材料,展示学生成长历程,激励学生树立信心、悦纳自己、渴求成功;另一方面,收集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汇集各科教师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期望,鼓励学生自觉及时调节个人行为,向着新的目标健康发展;同时,为学生初三时参加高中学校提前自主招生报名,提供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

综合档案袋内材料由五部分组成。

(1)目录:学生自己设计,包括栏目:顺序号、材料题目、完成日期、页号等。

(2)自我描述:题目由学生自定,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总体描述,内容可包括:有哪些优点、特长,取得过哪些成绩,喜欢的人生格言等,即要突出学生个性。

(3)每学期在每学科至少选择一份材料,如:认为最满意的作业、最有创意的活动方案、最成功的试卷、最理想的小制作、美术作品等等。

(4)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发表的习作,参加社区活动的表扬信等等。

(5)学年的自我发展总结。初三毕业前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的发展性评价报告。

综合档案袋由学校统一印制,学生自我保管,每学期期末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自我整理,内容不求多,不求滥,力求精选有代表性、有意义的能反映学生成长、成就的材料,切实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成长资料,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评价,社区的评价,成绩与作品,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这些资料不仅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涵盖被认为是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的、客观的档案。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在评价的部分采用了激励性的语言。

3、学科测试采取A、B卷及申请再试制

申请再试制主要针对平日知识检测后,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加强复习,解决问题后向学科教师提出再次考试,学科教师要根据上次检测内容及难度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二次考试的机会,二次考试后取最高成绩给予记录,从而给学生多次机会,树立信心,鼓励成功。

A、B卷制主要在学期期中、期末的大阶段性考试中,针对大部分学生与极少数落后较大的学习困难生,分别制定一般性试卷A卷及降低考试标准的试卷B卷,由学校教导处安排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自愿选择,以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和信心,小步伐,不停步,不断进步。

五、各学科发展性评价办法

政治学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政治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学科成绩:满分100分,课内表现25分,课外表现25分,检测50分。

课内表现:

1、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10分。

2、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并能大胆提出问题,努力解决,有创新精神。10分。

3、有时事评述,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发言积极有独特见解 10分。

课外表现

1、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做题答案有自己见解10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收集整理材料,写好调查报告10分。

3、小论文 10分。

检测

1、平时检测 10分

2、期中检测 10分

3、期末检测 30分

语文学科:

新世纪的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适应新课改下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八年级语文从本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采取了一些改革和大胆的尝试,并且在尝试过程中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一套较完整较系统的评价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语文的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三部分:

1、总结性评价

2、过程性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三部分。

总结性评价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对学年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书面的考查。检测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在期末总结中占70%。

过程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学生综合性评价,这其中包括平日课堂发言、作业单元检测、杂记成绩等几个方面。平日的课堂发言是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体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法。根据平日课堂问题的不同类型,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单元检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的测试,也分高、中、低三个方面,平日家庭作业则是根据其及时、工整、准确率分三个不同档次。即高、中、低、每天、每周的杂记根据数量与质量分为高、中、低三档。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依照及时完成、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详略恰当分为高、中、低三部分。当然以上各项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作相应处理,根据不同程度酌情提档或降档。

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对本学期的自我总结、评价和平日小组成员的总结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察学生的计划,以及平日表现。分为高、中、低三部分,一般每一档占35—40分;中档占30—40分;低档占15—20分。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积极性,要持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

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20%+期终考试成绩70%+课外拓展10%。

100分,占

一、过程性评价从课堂作业、平日检测、课外拓展几方面进行(共20%)

1、课堂表现:

A、听讲的认真程度,不随便讲话等(20分) B、回答问题次数(10分) C、小组讨论的积极性(10分)

D、课堂或课下提出有见地的问题(10分)

2、作业情况:

A、完成作业的数量(10分) B、书写的质量(10分) C、正确率(10分)

3、平日检测:每两周一次单元检测,一学期共10次左右检测,学生自己选择其中4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平日检测成绩。(20分)

4、课外拓展:(共100分占10%)

A、动手进行小制作或是画各种图案(30分)

B、查阅资料(30分)

C、完成老师指定的探究性课题(20分)

D、参加数学竞赛获奖(20分)

二、期终检测:期终检测成绩×70%

英语学科:

为了不使考试成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英语学科过程性评价办法,使之达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满分为100分,比例分配:平日学习25分,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10分,平日检测15分,期末检测50分。

一、平日评价:

1、参与课堂及学习情况(5分)。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上课积极发言5分。能经常主动有效发言5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4分,发言不主动老师点名发言3分。

3、书面作业5分,能独立完成及时上交且正确率较高5分,不能独立完成偶有抄袭现象4分,经常不交作业2分。

4、完成探究性活动10分,每学期能较好完成一次5分,一般3分,以次数累计分数。参加市及学校竞赛活动获奖一次作为较好完成一次探究性活动。

二、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

课堂上能经常认真听并模仿录音带,朗读语音语调优美,发音准确,经常用口语且较为流利10分,较好7分,一般5分,尚可3分。

平日评价及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评分办法:先进行自评,后由小组评,教师以自评和小组评为依据作为终评分数。

三、单元检测:

以学期四次单元检测作为评价依据,一次检测优(80分以上)得4分,及格得3分,30分以上得1分,累计分数。学生可自愿选取四次分数最高的检测用以累计分数。

四、期终检测:

期终检测成绩=期终考试分数×50%

物理学科:

物理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30%+期终考试成绩×70%

一、过程性评价(100分)

(一)课堂评价(50分)

1、课前准备充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10分)

2、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3、主动参与试验探索、积极合作、自主操作,能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10分)

4、运用物理知识应用举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

5、物理公式、原理的运用能力。(10分)

(二)课外表现(20分)

1、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试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实验。

2、小论文:能运用物理知识来描述某一物理现象及其应用。以及对某一层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型的建议。有创新精神。

3、加分:物理竞赛、小制作、发明在市级及以上级别获奖者,适当加分。按有关规定直接计入总成绩。

(三)平日检测(20分)

1、课前预习,课后提出问题,作业完成及时。(10分)

2、目标检测,课后习题,实验报告册完成情况。(10分)

3、平日单元检测成绩,课堂提问成绩。(10分)

二、期终考试成绩×70%

化学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化学集备组提出发展性评价实施意见如下:

评价内容:

一、过程性评价:

1、听课情况侧重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注意听讲、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以及积极思考等方面。(10分)

2、课堂参与侧重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以及归纳、表达等方面。(20分)

3、完成实验侧重对实验的理解、科学态度以及操作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准备、熟练操作、观察记录以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等。(20分)

4、作业情况侧重课后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后阅读、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及时上缴和完成质量。(10分)

5、探究学习侧重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等方面。(10分)

二、阶段性检测以平日检测和单元测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对学生阶段性进步的肯定。(30分)

评价形式: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自我评价:30%;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40%

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分为四个档次:

A、100%; B、80%; C、60%; D、40%。

阶段性评价依据其测试成绩,取其中两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值计分。

总结性评价计分形式:

(过程性评价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生物学科:

生物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50% + 期终考试成绩×50%。

一、过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50分)

①、认真听讲、阅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20分)

②、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③、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积极合作,自主操作,会分析处理实验现象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20分)

2、课外表现(30分)

①、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等等,尽可能有书面探究报告。(20分)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每次10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多完成累计计分。参加市校学科比赛获奖并完成1次。

②、小论文: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描述生物现象或解释社会问题或进行情感教育等。(10分)每学期至少一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2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二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检测:

考试成绩×50%

注:评价办法见评价表。

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成绩=过程评价成绩(50分)+期终考试成绩(100分)╳50%

一、程性评价:

1、参与课堂,上课情绪好。(10分)

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10分,较好7分, 一般5分,尚可2分。

2、上课积极发言(10分)

能经常积极主动有效发言10分,能主动发言正确率不高7分,表现一般 5分,老师点名发言,发言不主动2分

3、实践作业 (10分)

包括收集资料、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等,有书面报告。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视质量高低由任课教师打分。

4、地理小活动(10分)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视完成任务情况由教师打分。

5、平日检测 (1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完成情况、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择两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考试:

考试成绩╳50%

历史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学科成绩满分100分,其中过程评价„„50分,总结性评价„„50分。

一、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20分)

(1) 认真听讲(10分):平日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情绪高涨„„10分;一般„„6分;尚可„„3分

(2) 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能经常主动发言且正确率极高„„10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7分;需要点名发言„„5分。

2、课外表现(15分)

(1)课前预习,搜集与本课相关资料情况(5分):能进行课前预习且经常搜集相关资料„„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课堂剧、手抄报、手工制作(5分):本学期至少完成两次,多完成累计计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

(3)论文: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解释问题(5分):本学期至少两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15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本学期选三次成绩最高的作为纪录成绩。80分以上„„5分;60分以上„„3分;30分以上„„1分

二、总结性评价:

期末检测成绩×50%

美术学科:

一、学习能力、态度、情感方面共占50分

1、材料用具准备情况占10分;

2、口头作业占5分;

3、课堂纪律表现情况占10分;

4、完成作业情况占10分;

5、课后自觉整理环境保洁情况占10分;

6、文明礼貌同学合作情况占5分。

二、课堂探索发言情况占20分

2、提出构思构图、色彩造型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占10分;

3、完成探索性课题情况占10分。

三、每学期的综合评价占30分

四、注:优秀(100—85分);良好(84—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

音乐学科: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更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制定了音乐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终考核两方面。具体如下:

过程性评价内容和方法是:

课前准备情况,包括带音乐书和竖笛以及其他教师布置准备的东西,占5分,一次不带扣1分,每节课记录。

学习态度,包括上课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纪律各方面的情况,占10分。教师观察和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行评价记录。

平时每节课进行个人演唱、演奏的检查;每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占10分;应掌握的音乐相关知识方面的提问检查,占5分。

课外艺术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展示个性艺术特长加10分。

期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是:

组织期终班级演唱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组织期终班级演奏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音乐综合能力考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写出“音乐作品赏析”感受体会,占15分。

学生的综合评定 = 教师评总分的80% +学生自评分的20%

80分以上的为优秀;

70-79分为良好;

60-70分为一般;

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信息技术学科: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挑战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能否迎接未来知识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时代的新要求。如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成三部分,

平日课堂表现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其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即平日课堂表现中的合计总分=教师评价*50%+小组评价*30%+自我评价*20% (1)平日成绩占总分的20分,每节课我们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出一练习题,并于当堂记录学生的成绩。(2)平日表现占总分的20分,这主要考察学生的每节课的表现,即教材准备情况2分,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5分,课堂协作表现3分,学习进步大小5分、动手操作情况5分。

单元测验占总分的30分,每单元结束我们给学生出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并采用任务趋动法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题目。

期末测验占总分的30分,即最后的期末综合测验。这样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单纯看学生学习了什么内容,而是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和综合能力。并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和展示等活动。

体育学科: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应以多种体育项目为锻炼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为此,在对学生评价中关注学生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关注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健康。

考核评定办法依照《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由学校组织实施,每学年5分,三年满分为15分。 考核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成绩及格;(2分)

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每一单项达30分;(2分)

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1分)

对学段(即一学年)评定不合格者,属于哪项内容不合格,扣除其全部得分,其余合格项目仍按实得分累计。

第12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全面建立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教师和广大家长全面了解和掌握《郎溪县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的基本要点,明确下一步学校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确保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立组织、明确分工

1、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组(下设评价小组)

组长:黄明富

副组长:张远冰、虞觉民

2、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 长:蔡刚

成 员:钱军、李伟及13位现任班主任

办公室设在教导处。

3、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察小组

组 长:邹天云

成 员:张正平、周有智

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4、工作职责:

(1)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全面负责全县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评价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评价方案、实施细则和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组织对班主任和教师的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对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程序;对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认定、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

(3)监察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监控本校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接受各界人士的质询与质疑、监督与投诉,并制定具体投诉方式与处理办法,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二、强化宣传、操作细则

1、利用学校网站和宣传栏向全校及社会公示《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说明》《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由教导处组织教师学习上述文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上述文件,让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都关心关注此项工作,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

2、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和班级评价小组利用系统软件上机完成自评、互评和师评活动。由学生依据《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评定内容和参考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地总结、分析和评定,并认真填写《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的学生自我评价;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按照《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教导处汇总分析数据,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统考折合、总分各项分数,下发给各班级,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班主任组织认真填写《2009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中的自评、互评、师评、统考折合、总分、等级、值得记载的情况(须附原始实证材料)、学业考试成绩、教师综合性评语。完成家长、学生、班主任签名,确认无误后交教导处形成学生成长记录袋。

凌笪中学

2009-4-17

第13篇: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实施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评价方法,使教育评价更科学化、正确化、公正化,重视过程评价,发挥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发掘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构成内容

学生成长档案袋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涉及的内容可以很广泛,它的构成可以为:

1、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审美与表现等方面。

2、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项目。

3、学生在某一方面进步和获奖情况。它包括学生自己、家长和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努力程度、进步过程和素质提高的相关材料。

三、评价原则

1、激励性与导向性原则:成长档案袋评价的过程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在活动和过程中既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又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2、自主性与互动性原则:“成长档案袋”的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主与他评相结合,提供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平台。要在评价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3、科学性和过程性原则:成长档案袋评价应科学、系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收集材料的范围要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 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学生成长记录真正成为过程评价。

四、操作流程

1、学科学习档案袋内容及收集、记录的方法。

各学科学习档案袋内容由各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形成过程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实现学生操作、任课教师指导与监控的有机结合。一般要在一章节或一单元结束后收集一次。 语文学科:着重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性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可以围绕某一专题放入资料,如写字练习、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作业、老师评价最高的一次作业;可以放入汉语拼音、基本笔画、独体字验收情况表;朗读(朗诵)、讲故事的录音带、课本剧表演的照片、自编的儿歌等

数学学科:可以放最优秀的作业,最满意的一次测查卷,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小奖品、竞赛活动的证书等。

艺术学科:每学期末的教师评价表,最满意的美术作品,老师奖励的书签或评价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参加表演的照片,还有是参加兴趣组活动的作品。

2、各类评价

⑴ 同学的悄悄话:写在书签上,有你最想评价的一个同学,也有同桌的互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暂可不作该项内容的评价。

⑵家长的话:由学生带回家中,请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出对其子女或被监护人的成长状况评价。 ⑶我的心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并对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加以赞赏,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3、成长果实:

在学期结束时由学生自己整理本学期来能反映自己成长的项目或最佳作品等,可以是学生的一幅图画,一篇作文,一件书法作品,一张获奖证书等等,可以是学生本人认为值得展示的任何东西。

4、素质报告书

由班主任在期末时填写,具体操作方法参照教育局的有关学生“素质报告单”的规定执行。

五、档案袋的管理

1、成长档案袋由学校统一保管,每个月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班会课进行一次整理,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展示交流。

2、引导家长参与。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生活成长资料进行收集,并及时编排、保存,并具体介入整个过程,实现家校互动。

3、及时整理筛选。按一个阶段或一项学习、生活主题积累收集到的材料、获得的信息和成果,师生协商、整理筛选后,保留在档案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第14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确保我校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标准及要求 项目

等第

评价标准及要求

责任人

一、道 德 品 质

合格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3、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行为要符合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违反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而被学校记通报以上处分的,至今仍未撤消处分的。

二、公 民 素 养

合格

1、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2、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学校布置的各种有益的活动;

3、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1、在校期间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曾经发生不文明行为的,且在师生中产生很坏影响的;

2、经常去营业性网吧,看不健康书籍,有不正当交往,且经多方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学 习能 力

合格

1、各考试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2、考查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3、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县级以上等级奖的;

4、被评为百优少年的。

5、在各种学科比赛活动中,曾获校级以上表彰的。

学部

不合格 学习成绩差,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

四、交 流 与 合 作

合格

1、平时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为实现目标探究合作的;能约束自己行为的;

2、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部

不合格

平时不与他人合作,性格孤癖,长期有自闭行为的;从不参与探究活动的。

五、运 动 与 健 康

合格

热爱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学习评价成绩较好,在校级以上各种体育竞赛中获奖的

学部 体育组

不合格 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学习成绩评价为较差的。

六、审 美 与 表 现

合格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校内外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比赛中获奖的;

2、其他有突出表现的。

3、艺术课程评价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学部 团委 音体美组

不合格

没有完成艺术课程的学习,音乐和美术学科考核成绩不及格或较差的。

三、评价组织

为加强对我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确定学校的评价方案,制定学校的评价程序;指导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学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的纠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组织教师对全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对全校初中部教师和初中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和解释工作。

2、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监控学校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接受学校有关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处理。

3、班级评价小组:各班级要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课任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5-7人。小组中的学生成员不参与评分,但应参加实证材料审核,评价细则讨论等决策过程。

四、评价工作原则

一是“三公”原则。坚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保障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二是“三化”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均参与评价工作;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操作信息化。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及时把相关评价信息电子化,在评价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与客观性。三是“三结合”原则。坚持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评价方法与程序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每学年组织一次,第

一、二学年在学期末进行,第三学年在5月底前结束,第三学年在评价时,既要参考第

一、二学年的评价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发展情况。

1、资料建设。各班级要全面建设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

成长记录档案袋主要记录和收集学生日常主要行为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实证材料。实证材料必须是原始、真实、完整、全面的。学校建议主要收集以下八类实证材料:1)各类课程学生等级评价表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现的统计材料;3)关键性作品、作业;4)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5)各类表彰、奖励以及处分证明、证件;6)关键性评语;7)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认可的特长鉴定;8)自我成长计划和成长小结;9)《成长的足迹》;10)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表;11)家长通知书;12)学生荣誉申评表;13)《学生学习成长记录》册;14)其它有效材料。

2、评价程序: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先由学生本人作出自我评价,上交班级评价小组。然后按评价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最后评价材料如实填写于相应记录中,并将材料放入成长档案袋。

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鉴定。

2)学生互评:学生所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参与,集体形成评价结果。

3)教师评价:评价小组的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照评价标准,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量分。

4)结果合成:每个维度的评价,学生互评占20分,教师评价占30分,统一考试、考查等硬性评价结果占50分。学生自评不纳入结果合成,无统一考查的等级评价,学生互评占40分,教师评价占60分。

毕业生最终评价结果的合成:七年级评价结果占30%,八年级评价结果占30%,九年级评价结果占40%。

5)结果审定: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并负责解释。

6)反馈与公示:各班级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及家长,评定等级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由班级评价小组研究后给予答复。

7)监察与投诉: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也可直接向县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学校负责调查与处理。学校在接到投诉后1周内作出答复。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和请求复议;

8)对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降低标准,以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六、呈现与使用

1、评价结果: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两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价等级

1)综合性评语:学生自我评语,教师综合性评语。

2)评价等级: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对学生某一维度评价为D等级时应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须的交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核,对符合直接认定为A等级条件的,必须在学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方可认定。

3)等级比例:学年度和毕业生最终评价均以学校为单位划分等级,其中公民道德素养维度A等级不受比例限制,其他四个维度A等占实际参加测评人数30%,B等占35%,C等占30%,D等不高于5%。

2、评价结果的使用

1)用于指导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2)作为学校评估和监控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3)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4)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9、本细则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七、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

1、全体师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合理,要签订诚信责任状。

2、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

一、二项等第均为“不合格”。

3、如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核实,将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挂钩。

以上细则未尽事宜,待后完善,解释权归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第15篇: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

莱城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基础素养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和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其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组织机构

(一)为搞好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区教育局成立莱城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莱芜市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方案》,制定《莱城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

2.审核各乡镇、学校基础素养评价的实施方案以及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各学校的基础素养评价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

(二)各乡镇成立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乡镇的实施方案;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4.指导、监督初中学校基础素养评价工作;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结果。

(三)各学校成立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分别报乡镇、区评价委员会备案。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乡镇、区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基础素养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名单要提前向评价班级的学生公布。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对于多数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完成对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填写《莱芜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三、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评价内容

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的内容。评价以《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表》为依据。

(二)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基础素养评价各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基础素养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班级评价小组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基础素养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避免以偏概全。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学生基础素养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莱芜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

(三)评价次数

基础素养评价分为学年评价与毕业评价,学年评价一般在学年末进行,每学年评价一次。毕业评价在初中毕业前进行,由四个学年的评价结果汇总合成。

(四)评价结果

基础素养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基础素养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等级评价包括学年等级评价和毕业等级评价。

(1)学年等级。每学年从5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学生各评价维度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具体办法为:将各评价主体评出的等级A、B、C、D分别赋值为

4、

3、

2、1,然后按照p=0.6pj+0.2pz+0.2ph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其中pj代表教师评价,pz代表学生自评,ph代表学生互评。

(2)学年评价各等级所占比例的划分。基础素养学年评价每个维度的等级达到A级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40%,B、C级的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学生基础素养的某一维度评为D级应慎重。

(3)毕业等级。毕业等级由初中四年每个学生各维度评价的等级加权成每个维度的毕业等级,也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

(4)毕业等级合成办法。先将各等级赋分值:A=4,B=3,C=2,D=1;然后按照N=L15%+Q15%+B20%+J50%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其中N代表毕业等级分值,L、Q、B、J分别为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等级分值。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基础素养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莱芜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莱芜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证明学生基础素养情况的重要材料。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结果,是初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条件。凡报名参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的考生,其毕业评价等级各维度都必须达到C以上(含C)。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乡镇、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的实施方案,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做到让所有家长知晓。

2.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基础素养评价实施细则,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办法及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办法及组成人员名单,便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4.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培训制度

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价人员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区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

(三)建立诚信制度

1.区教育局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并报区教育局评价委员会备案。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与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5.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基础素养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严肃处理。

(四)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1.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五)建立评价质量评估制度

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有重大问题要重新组织评价,对弄虚作假的情况则要在诚信记录中记载。

3.每学年学生评价工作结束15日内,学校应将评价工作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市及区评价委员会对学校的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对弄虚作假的情况则要在诚信记录中记载,如有重大问题应组织重新评价。

4.高中阶段学校有责任对升入本校的学生基础素养进行评估,其结果要及时反馈初中学校,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差异,应提请评价委员会审核,一旦查实评价明显失实,要在相应当事人(单位)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

5.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六)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要妥善保管好《莱芜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电子档案。市及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库,档案库应保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相关的文件材料,形成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管理系统。

2.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以适应中小学评价制度改革及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

初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表

维度

要素

关 键 表 现

主要实证材料

爱祖国爱家乡

1.是否认真参加升国旗仪式;

2.是否了解市情、国情,有建设家乡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1、班主任期末评语;

2、每学期的奖励或处分等原始记录;

3、在班级值日、学校环境保洁等方面表现情况记录;

4、担任学校、班级或小组干部的记录;

5、为同学服务、乐于助人等方面表现的记录;

6、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原始证据;

7、遵守纪律情况记录;

8、参加升国旗活动等大型集会的表现记录;

9、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记录;

10、参加社区活动记录;

11、参加环保活动的记录;

12、为困难群体、个人或其他特别需要帮助者,如希望工程、失学儿童、贫困地区等提供帮助的记录。

诚信

情况

3.是否有撒谎、考试作弊行为;

4.是否真诚待人;

5.是否守信用。

遵纪

守法

6.是否遵守法律法规;

7.是否遵守学校纪律。

尊重关心他人

8.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同学;

9.是否乐于帮助同学。

社会责任感

10.是否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行为;

11.是否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环保

意识

12.是否具有环保意识,知道家乡的主要环保问题;

13.是否爱护环境卫生;

14.是否有过度、超前消费行为;

15.是否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维度

要素

关 键 表 现

主要实证材料

学习

学习

态度

16.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认真;

17.是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18.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9.各科学业是否均衡发展。

1、学业考试与考查成绩的原始记录;

2、平时学习表现记录,包括平时作业和表现性评价记录。表现性评价主要是指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非学业表现评价.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验操作、口语交际、表演示范、演讲辩论和其它实践活动等。

3、校级与校级以上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据;

4、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选修、出勤、活动记录以及考查成绩。

学习

方法

20.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1.是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将优势科目和技能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学习能力

22.是否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23.是否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

24.是否听取他人建议不断改进。

学习效果

25.各学科平时回答问题和作业情况;

26.学业考试成绩。

维度

要素

关 键 表 现

主要实证材料

沟通

分享

27.是否能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承担自己的任务,认真负责;

28.是否能正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29.是否能尊重和理解他人;

30.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或记录;

2、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区活动或社团活动中个人表现的原始记录;

3、劳动技术课考查成绩(或累计学分)的原始记录;

4、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与成果报告及累计学分的原始记录;

5、自己独立完成的论文、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摄影、电脑制作等)、小发明成果或其它能体现实践创新能力和特长的相关证据;

6、口语交际成绩报告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成绩记录。在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信息、科技创新等大赛中的获奖记录。

独立探究

31.是否能够独立思考;

32.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3.是否掌握探究的策略与方法。

实践

能力

34.是否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35.是否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36.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是否有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及作品。

创新

精神

37.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质疑。

维度

要素

关 键 表 现

主要实证材料

心理健康

38.是否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成绩与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9.是否能控制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无过激行为。

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

2、体质健康标准年度评定和毕业评定成绩;

3、运动会中的获奖证书;

4、体育课、课间操的出勤、表现记录。

体质

健康

40.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精力充沛,达到国家规定的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1.是否能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两操;

42.运动会和其它体育项目比赛中的成绩。

生活方式健康

43.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44.是否讲卫生,没有不良嗜好。

审美情趣

45.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46.是否会欣赏美、鉴别美。

1、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其审美情趣的作品;

2、音乐、美术课成绩的原始记录;

3、在校级或校级以上级别艺术活动中获得成绩与奖励的证据。

审美表现

47.是否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认真上好艺术课,艺术作业按时完成;

48.是否有自己的艺术作品或特长。

使用说明:各乡镇和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本评价表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文章录入:莱城教育责任编辑:莱城教育

第16篇: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珙县上罗中学校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学校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机构健全了评定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成员组成广泛,具有代表性。校长郑会平任主任,副校长熊宗炳、李长军任副主任,成员有副校长2人、中层领导5人、年级主任3人、教师代表3人、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各1人,共16人。委员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珙县

第 1 页, 共 6 页

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任免评定小组成员,组织监督评定工作,认定仲裁评定结果。

(2)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工作暨指导小组”。 校长郑会平任组长,副校长熊宗炳、李长军任副组长,成员7人,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3)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监督小组”。组长由龚建春担任,李敏和贾庆东老师任成员,负责评定纪律监督。

(4)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班5人。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制定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完成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三、队伍建设

(1)致力评定队伍的建设,加强评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把它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内容,记入教师档案。未参加培训的管理者、教师不得作为学校评定委员会和班级评定小组的成员。

(2)学校评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坚持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原则,其主要职责是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和公示;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学校评定委员会下设工作暨指导小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评定工作的指导、日常事务的处理和评定纪律监督。

(3)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学期,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班主任是班级评定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评定工作的全过程负。其他成员要全面参与评定工作,评定结束后全体成员应在评定表上签名认定以示负责。学校评定委员会对各班的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果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致使评定严重失真,将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并上报。

四、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评定委员会及下设机构成员向社会及全校公示,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向班级的学生公布,一周之内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

意某个教师作为评定者,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替换。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向社会及班级学生公示,广泛宣传学校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评定结果的作用等,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并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接受、记录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和年度考核挂钩。如果在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则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取消其三年作为评定者的资格。学校建立诚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提高诚信度。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电子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六、内容方法

1、评定内容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内容整合为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内容及其细化表现作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

2、评定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互评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的前一个月,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先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年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并在班内公示。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委员会备案。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评定结果一式叁份,学校存档、社会事务办、招生办各一份。

3、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

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原则上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占班级人数25%,并且评为A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班级学业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前40%的学生,各班级要严格控制这个比例。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非常慎重,原则上学生只有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被评为D级,被评为D级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清楚明白地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做好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结果:

① 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结果来确定学生的评定结果。

② 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评定的成绩来确定该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总评成绩。

③ 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同学,严格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A级同学的名单,名额比例为25%。如若出现分值相同,同进A级又超过25%的情况,将参考这些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与材料裁定。25%以外的,总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总评成绩良的同学确定为B级。总评成绩为合格的定为C级,不合格的定为D级。

(5)评定的记载: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珙县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

七、其他

本方案本学年起执行,如与上级今后出台的评价方案有出入,以上级的方案为主,学校方案另行修订。

本方案的解释权属珙县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珙县上罗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2008年 9月18日

第17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初中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临政办发[2008]9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切实加强初、高中课程改革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各类教育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公民素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二)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原则。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表扬学生的进步,分析和理解学生的不足,提供诚恳的建议和帮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自己发展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原则。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质性评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不同评价方法的优越性和互补性。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性活动,激发评价主体和客体各自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家长评价这一环节应有的功能,让家长广泛参与学校的评价改革。

(五)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原则。学生评价的着眼点要瞄准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要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要贯穿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多种潜能的开发、体质健康等学生素质发展的全过程。

(六)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原则。评价要做到客观、具体,实事求是。

三、评价目的

(一)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

(二)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三)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四、评价内容及实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亦称“基础素养”)。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纬度的表现。

(一)学科学习目标评价 实行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1、学生日常学习评价。指对初中学生三年各学科学习成绩的阶段性和过程性评价,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小组学习、活动参与、出勤以及期末测试等内容组成。学生日常学习评价采用等级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公布。学生日常学习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每个初中学校每一学科A等级的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全校该年级学生总数的25%至30%范围内。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是学生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学习评价结果每一学科均须达到C及其以上等级;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参加补考,补考工作由各初中学校负责统一组织,补考成绩达不到C等级的考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学生日常学习评价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各县区要制定具体的评价实施办法,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县区不得组织统一的期末考试。

2、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是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每年制定《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考试的具体组织办法。

(1)科目设置及组织实施

文化课考试:文化课考试设置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9个考试科目,采用闭卷考试方式,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和发布成绩。

信息技术考试:信息技术考试采用上机考试方式,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县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体育与健康测试根据《实施办法》和《临沂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临沂市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临教基字[2009]12号)要求组织实施。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各县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

考查科目:音乐、美术、英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考查科目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由县区教育局自行确定。

(2)成绩呈现

文化课和信息技术等考试科目成绩,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和实际分数记录。成绩达到科目总分的90%(其中政治、语文达到85%)及其以上者,记录等级A;达到75%至89%记录等级B;达到60%至74%记录等级C;59%及其以下记录等级D。

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测算得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A(优秀),75分至89分为B(良好), 60分至74分为C(合格),59分及以下为D(不合格)。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

考查科目成绩: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或实际分数呈现。

(3)命题、审题及阅卷

命题注意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注意准确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侧重于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题量适当,难度适中,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

建立和完善学业考试命题、审题和阅卷制度。明确命题、审题、阅卷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命题、审题和阅卷人员的队伍建设。成立以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小组,加强对命题、审题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命题、审题人员应充分了解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并准确把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与完善命题、审题的专家库,审题人员和命题人员必须分开。阅卷人员必须是在职的骨干教师,要确保阅卷工作的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要加强对主观题阅卷质量的管理,建立阅卷质量的过程监测制度。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

1、内容及标准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纬度,每个纬度又包括若干要素。各纬度及其要素内容详见《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表》(附件1)。

2、组织实施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分为学期评价与毕业评价。学期评价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主要用于改进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毕业评价在初中毕业前进行,由各个学期的评定结果汇总合成,主要用于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高中段学校招生。各学校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日常评价的基础性作用。要采取恰当方式把日常评价结果纳入毕业评价中,避免日常评价流于形式、总结性评价缺少过程性评价支撑的现象。

(1)学期评价

①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由班主任组织进行。事前,应当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及家长作出说明,提出要求。

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6个纬度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每一个纬度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前,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②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由班主任通过班会等方式组织。学生按班级或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评定内容与标准,结合每个学生日常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对其6个纬度下的关键表现进行等级评定。学生互评后,要计算出全体学生对某一学生各纬度的平均得分(全体学生给分之和除以全体学生数),然后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等级。

③教师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各科教师参加的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在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6个纬度的日常表现,参考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及家长的评价意见,为学生写出评语草稿,分别从6个纬度为学生初定1个评定等级并就此集中或分别征求评价小组成员及有关单位的意见,修改评语,维持或变更评定等级。对于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慎重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④确定总评等级。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定得分,按照最终得分=学生自评分数乘20%+学生互评分数乘20%+教师评价分数乘60%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纬度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相应的每一纬度的总评等级。

每一纬度最终得分和总评等级之间转换原则为:90分以上为A(优秀);75分至89分为B(良好);60分至74分为C(合格);59分以下为D(不合格)。

等级评定为A等级的应当公示。各个纬度的A等级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年级总人数的30%,上一年度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估先进的学校以及省、市级规范化学校,A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不超过35%。一所学校各班A等级学生的比例原则上应均衡确定。

学生的6个纬度尤其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评为D等级时要极其慎重,要有充分资料予以支持,并将学生的材料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除非学生有严重违法乱纪或犯罪表现或国家有强制性规定,思想道德素养一般不评定为不合格。

⑤撰写评定报告及报审。班主任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就评语和评价等级向被评价学生征求意见。在完成逐一向学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每个学生的总评等级,定稿评语,撰写本班学生本学期评价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填写相关评定表格,存入学生档案,并将评价结果通知到学生和家长。

(2)毕业综合评价

①各纬度毕业评价等级由各学期每一纬度总评等级汇总生成。依据每一学生各学期每一纬度的总评等级分值,计算出每一纬度的平均分值(所有学期评价等级分值之和除以学期数),根据得分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原则,转换成每一纬度的毕业评价等级。

②学生毕业前,学校需打印或填写《临沂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附件2)或《临沂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附件3),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将毕业综合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评价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一周内给予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

3、结果呈现

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包括两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价等级。综合评价结果评出后,学校评价委员会应对综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确认。

(1)综合性评语。包括学生自我综合评语、班主任综合评语两类。其中,学生自我综合评语由学生本人填写,主要填写学生本人初中生活的经历与体会;班主任综合评语,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各学期和初中阶段的总体表现,经过班级评价工作小组的集体评议,客观、公正、准确地对学生各学期和初中阶段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写出整体描述性评语,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既要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不回避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对学生优点、进步的描述,既要充分又不能夸大其词;对学生的缺点或不足,要在具体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改正或改进的建议。评语要具体,反映学生特点,不能千人一面,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其健康发展的期盼,体现激励性,反映其进步和发展状况。

(2)评价等级。是指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各个纬度的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六个纬度的前2个纬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进行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后4个纬度(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行四等级评定,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评价标准详见《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表》(附件1)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直接体现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状况,各县区要充分重视其意义和价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用好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结果。

(一)用于指导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各县区要切实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等发展性功能。学校要重视整理、分析各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及时、恰当地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反馈,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正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指导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及时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监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各县区要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总体评价信息,要组织专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总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信息处理,诊断学生发展、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同时要做好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与教师、校长、学校评价的衔接工作,选取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有关指标信息应用到这些评价中去,调动多方面开展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工作主动性,多渠道发挥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达到毕业水平的具体标准由初中学校制定,原则上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部项目均达到C (合格) 等级的学生才能取得毕业资格。不合格者由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合格方能准予毕业。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办法,依照市教育局每年制定的《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定执行。

六、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一)各县区教育局和普通初中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等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初中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

(二)学生成长档案要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各县区教育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学校积累、整理实证材料,指导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拓展实证材料的来源,引导学校提炼好实证材料。实证材料的提供务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证材料的内容,主要收集以下几类实证材料:①各类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或终结性考试或考查成绩;②考勤、教师观察等日常记录的统计资料;③关键性作品、作业;④综合实践活动有关记录和证明;⑤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证明;⑥关键性评语(班主任、授课老师或其他重要人士);⑦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认可的特长鉴定、医学检查等证明;⑧自我描述;⑨其它相关重要材料。

(三)各初中学校在评价时应注意对实证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学校要特别重视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各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合理划分各部门、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家长等在收集整理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实证材料方面的职责,将该项工作常规化。

(四)要严格规定学生发展标志性成果的种类,对可能加重学生负担和大量占用学生校外活动时间的项目,不作为标志性成果和认定特长生的依据,不与升学挂钩。信息技术作为学业考试科目后,其他任何单位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标志性成果,不与升学挂钩。

(五)学生评价结果经评价委员会批准后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学生成长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使用“山东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管理平台,相关数据按要求录入管理系统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并按要求逐级上报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备案。纸质档案可参照管理系统中《临沂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格式印制和填写或使用管理系统打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基础信息;②身体素质发展状况;③学科学习目标评价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④班主任评语;⑤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评价;⑥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⑦综合评价;⑧附录。

七、组织领导与制度保障

(一)组织领导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初中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职责:①制定评价方案、实施细则和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②组织对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工作;③对下级评价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程序;④组织专家对下级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以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⑤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质询、质疑与监督,并制定具体投诉方式与处理办法。

2、各学校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由校长、学校有关中层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职责:①确定学校具体评价方案,制定具体的评价程序;②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解释工作;③指导班级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本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④组织教师对全校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⑤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

3、学校成立评价监察小组,建议由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校长兼任书记的学校由校党支部推荐人选)、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监控学校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学校要组织独立测评小组抽样检测各班的评价结果,接受本校有关投诉,进行调查处理,如不能处理,应上报县区评价监察组织处理。

4、各县区、学校要加强对日常评价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安排,各学校可根据评价的要求对现行教育教学管理组织进行适当调整,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评价组织领导工作常规化。

(二)制度保障

1、公示制度。初中学生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要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2、诚信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为参与工作的有关人员、学生本人等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应在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并通报批评。学生的信用记录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信用记录不佳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成员。

3、培训制度。要通过各种措施,对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有效和公平。

4、监督制度。纪检监察、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对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应有相应措施,实行社会监督,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如发现学校有不公正的行为,可以向上级评价委员会提出投诉,评价委员会应给予答复。

5、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若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必须认真对待他们的申诉,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作出恰当处理,并及时向申诉人反馈。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若对学校的复议不服的,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委员会提出申诉,上级评价委员会应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并及时向申诉人反馈。

6、评估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评价工作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对相关工作及时进行评价,对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进行考核。

7、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全程监控评价工作的进程,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重大影响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八、几项要求

(一)经费保障

各县区应当按照当地物价水平合理测算评价成本,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所需费用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确保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各学校要本着够用、实用、耐用的原则,为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办公设备保障。

(二)评价结果的上报

各初中学校都要按本方案要求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依托“山东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形成电子档案。于每学年第二个学期开学初一个月内(毕业年级为最后一个学期末),连同学校该学期的学籍变更数据,同时逐级上报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备案。

2013年9月1日

第18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 为做好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评价与制度改革的通知》,《垣曲县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差异性原则。评价中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体现个体差异;

3、公平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评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学校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机构健全了评定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成员组成广泛,具有代表性。校长段红星任主任,副校长李银东副主任,成员有中层领导3人、教师代表2人、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各1人,共9人。委员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程序及要求》,任免评定小组成员,组织监督评定工作。

(2)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指导小组”。校长段红星任组长,副校长李银东任副组长,成员7人,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日常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3)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工作,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班3人。评定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制定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完成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三、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评定委员会及下设机构成员向社会及全校公示,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向班级的学生公布,一周之内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个教师作为评定者,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替换。

(2)建立诚信制度。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学生本人、学校、评定委员会成员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参与评定的有关教师的信用记录和表现与评选和年度考核挂钩。

(3)建立举报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影响或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可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级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档案,形成管理系统,以适应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积极摸索一套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成长过程和个性特长潜能,又能够为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监控评估机制。评定委员会将组织人员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应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四、内容方法

1、评定内容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内容整合为六个方面:(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运动与健康;(5)审美

与表现;(6)综合实践活动。这六个方面内容及其细化表现作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

2、评定程序

(1)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互评小组。

(2)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评定。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确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工作由评定小组组织开展。

(3)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展的前一个月,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评定小组,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作为评定者,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

(4)评定工作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纪律,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评定的程序先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给予综合的评定,把学生每学年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并在班内公示。

(6)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评定委员会备案。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纪录备查。

3、评定办法

(1)评定的依据: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定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必须有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和书面理由为依据,以备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评定小组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当将日常的事实记录作为评定依据时,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如果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评定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2)评定的表达: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1)等级表达。评定者应从6个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评定给出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2)评语表述。应以综合素质评定的

内容为主要依据,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鼓励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指明努力的方向。

(3)评定的比例:原则上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占班级人数25%,并且评为A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班级学业成绩(期中、期末成绩)前40%的学生,各班级要严格控制这个比例,B级占50%,C、D占25%。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非常慎重,原则上学生只有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才能被评为D级,被评为D级的学生其材料必须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清楚明白地说明理由。同时要注意做好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

(4)评定结果:

① 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的结果来确定学生的评定结果。 ② 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评定的成绩来确定该生初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总评成绩。

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总评成绩为优秀的同学,严格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A级同学的名单,名额比例为25%。如若出现分值相同,同进A级又超过25%的情况,将参考这些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与材料裁定。25%以外的,总评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总评成绩良的同学确定为B级。总评成绩为合格的定为C级,不合格的定为D级;也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予公正的评价。

(5)评定的记载:期末学业成绩评定和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一并汇入档案。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学校对学生在初中学习三年来的基础性发展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毕业成绩以初中阶段三个学年评定的成绩之和来确定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

七、其他

本方案自2012—2013学年起执行,如与上级即将出台的评价方案有出入,以上级的方案为主,学校方案另行修订。

本方案的解释权属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英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2014年 9月1日

4

第19篇: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整理)

南阳小学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

(讨论稿)

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受到广泛的重视,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当前,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课程改革的整体进展还不相适应,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后,进行小学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学业水平评价原则 1.学业水平评价全面性原则。

学业评价涵盖所有学科。 2.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

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三、学业水平评价的内容及办法

学业水平评价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单项能力测试、阶段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测试、期末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测试(本项只局

限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特长技能、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七个方面。

1.课堂表现评价:

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级的评价要素,形成有特色的评价单,评价侧重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内容:

包括课前学具准备、听讲情况、发言情况、参与讨论与人合作情况等。

评价方法:

可采取学科教师随机进行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每月给出评价等级。 2.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仅限于有作业要求的学科。评价侧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每天按时、主动完成作业情况、书写的整洁度、正确率、作业完成的速度以及及时进行矫正等情况进行评价。课外学习情况可以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来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

评价方法:

以教师评价为主要的评价形式,综合每日的作业完成情况月末给出评价等级。

3.单项能力测试评价:

对学科中的基本技能进行分项考核、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最后综合单项测试成绩给出综合能力评定等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单项测试不再给出综合评价等级)。

评价内容:

语文学科可分别对朗读能力、识记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书法、写作、课外阅读等进行评价。

数学学科可分别对口算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编解应用题能力等进行评价。

英语学科可针对听说能力、单词识记能力、背诵课文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音乐学科可针对乐理、演唱、演奏等能力进行评价。

美术可对想象、绘画、动手制作能力进行评价。

体育可对广播操、单项田径项目、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科学学科侧重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单项能力测试的项目学校可结合实际自行选择,评价标准自行制定,测试后以等级的形式呈现。

4.知识技能综合运用阶段测试评价:

阶段测试是在一个阶段教学结束后,根据教科书中对于本阶段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出的学业水平评价。阶段测试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面。 评价内容:阶段测验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测试内容的范围,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认识,基本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等。

评价方法:

以阶段验收的形式进行,试卷题目的选定可以采取分层设置的方式,学生可以自愿选择题目进行作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按照等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等级。 5.期末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测试评价:

考试学科参加统一测试,非考试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期末测试。(四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1次抽查学科或年级进行区级调研考试;一至六年级非考试学科按照学科特点测查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及基本技能,保证上好每一节综合学科;小学生毕业综合文化素质测查测试语文、数学、英语) 5.特长技能评价:

对学生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

包括学科获奖、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模、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表现性活动奖励情况。但不能将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各种竞赛的获奖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在学期末对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性质的活动情况和获得相应荣誉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

6.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每名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痕迹进行积累,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过程性材料和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

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信息等。包括:(1)学生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通讯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况,如特殊能力倾向、荣誉、个人社交和发展情况。(2)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①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主题收集资料。如单元测试成绩单、综合素质报告单。②目前最佳作品展现,包括生成过程,如最好的作业、最好的作文、优秀的美术作业、摄影照片、录音磁带等。③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乃至各项竞赛获奖证书等。④同伴之间的观察评价、教师观察、评价及剖析,来自家长、社会的反馈信息,如教师的表扬或建议、学生的感想等。成长记录要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可与学科教学结合;与学生的品行、兴趣发展,习惯的养成结合;可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结合;还可与班级的管理工作结合。成长记录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优势领域。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更典型、客观、真实,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程。

评价方法:

可采取定期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结性评价内容。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明确改进的方向。要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业水平评价结果的呈现——学业水平报告单

学业水平报告单由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单项能力测试评价、

阶段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测试评价、期末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测试评价、特长评价六方面内容组成。

课堂表现评价和作业评价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随时进行,月底给出评价等级,期末将四个月的评价结果汇总折合成综合评价等级。综合等级确定的标准根据校情自行制定。

单项能力测试评价方法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项目也可以自行选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最后将每一学科的几个单项成绩进行综合,给出综合评价等级。综合等级确定的标准根据校情自行制定。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单项测试不再给出综合评价等级。

知识技能综合运用阶段测试主要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进行,每月给出阶段测试评价等级。学期末将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和

期末成绩汇总成综合评价等级。综合等级确定的标准根据校情自行制定。 特长技能评价学期末将学生本学期参加特长活动情况和获得荣誉的情况汇总到《学业水平报告单》中,不再确定评价等级。

五、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评价工作相关要求

⒈各班级在本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班级学业水平评价实施细则。

⒉加强培训,理解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克服陈旧的评价和考试观念,消除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疑虑;以多种形式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评价考试观念,争取广泛支持。

⒊加强对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第20篇:三中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三中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根据教育法和学校的章程规定,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寻找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评价,树立榜样,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同学,在学校形成学先进,比进步,争上游的良好风气。为扎实、有效的做好学生多元化评价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评选内容、标准

(一)综合荣誉

1、三好学生:

⑴德、智、体全面发展。

⑵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成绩优秀。

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两课两操,体育成绩良好。

⑷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能够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班三好学生的数额要控制在班级学生数的15%以内。

2、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在三好学生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⑴工作能力强,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身作则,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工作成绩突出。

⑵综合素质高。能协调好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得到师生的较高评价。

每班优秀学生干部的数额要控制在班级学生数的5%以内。

3、优秀团员:

⑴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

⑵品德高尚,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敢于抵制不良行为作斗争。 ⑶热爱团的组织。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服从组织分配,踊跃参加学校和团委开展的各项活动。

⑷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良,并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活动。

⑸按时参加团员注册,能较好地履行团员权利和义务。 ⑹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现象。

每班优秀团员的数额要控制在班级学生数的5%以内。

(二)学校“学生之星”的评选标准、办法 A、评选项目:

1、文明之星

2、学习之星

3、进步之星

4、助人之星

5、劳动之星

6、文体之星

7、诚信之星

8、纪律之星

9、奉献之星

10、艺术之星

B、评选标准:

1、文明之星:

标准:①模范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举止文明,仪表整洁,尊师守纪,团结同学,模范遵守学校校规,认真做好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能够起带头表率作用,无任何违纪现象。

②学期操行评定需达到优秀者。

2、学习之星:

标准:①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学好问,能较好地掌握各门功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学习习惯良好,各科学习总评成绩名列班级前列,体育成绩合格者。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优秀者。

3、进步之星:

标准:①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学好问,各总评成绩平均分进步显著或单科成绩进步显著、思想表现进步显著,受老师表扬者。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4、助人之星:

标准:①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事迹突出,如经常自觉做好事,拾到物品交公受学校表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5、劳动之星:

标准:①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爱惜劳动成果,认真做好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自觉捡拾地面垃圾,讲究个人卫生,能起模范带头作用者。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6、文体之星:

标准:①坚持煅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表现突出,如体育成绩名列年级前3名,运动会获奖,参加校合唱队、舞蹈队等文体活动,成绩显著者。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7、诚信之星: 标准:①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为人诚实正直,在同学中起表率作用。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8、纪律之星:

标准:①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无任何违纪行为,协助老师和班干部维持班级纪律,对学生中的违纪行为及时制止,所在班级纪律良好,受到学校表彰。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9、奉献之星:

标准:①朴实正直,责任心强,主动为学校和班级做好事,主动帮助后进生,主动帮助生病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在班级表现突出。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10、艺术之星:

标准:①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艺术类活动,在书法、美术及其他各类兴趣活动小组组织的艺术竞赛在,成绩优秀,有艺术特长,表现突出者。

②学期操行评定达到良及良以上者。 C、评选办法及表彰: 具体步骤:

⒈由学生本人在开学初向班级提出“争星”目标,在期末根据自己的平时表现对照各奖项的标准向班级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申请表附个人事迹简述。

⒉由申请的同学在班会课上做事迹陈述,然后由学生根据无记名投票产生各项候选人。

⒊候选人名单经班主任上报,报学校政教处审查、批准后,交学校领导审阅,最后由学校在大会上公布表彰,结果计入学生个人档案。

二、评选要求及名额:

1、每个学生可以申报多项先进奖项。

2、班主任需根据条件严格按照评选程序认真执行,政教处认真核实,如条件不够,宁缺勿滥。

3、各班根据以上项目,认真评选,每项可申报1人,学校审批,在全校范围内每项择优评出10人,给予表彰,优秀事迹在橱窗中展出。

三、评选周期:

1综合荣誉每学期评选一次,一学年评选两次。

2.校园之星每学期评选3次,第5周、第10周、第16周评选出结果。

四、责任分工

1、班主任要督促检查学生成长记录的填写情况,在第16周将全部学生(含未评选上的学生)的成长记录收齐,分类上报(推荐学生放在最上面)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分类汇总(推荐学生放在最上面)给学校各责任部门,各责任部门将成长记录和校园之星的获奖名单送交档案室存档。

2学校各责任部门负责照相(规格2寸),年级主任负责在宣传栏张贴相片。

3、班主任将每期校园之星的评选情况,通过书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告知其家长。

4、学期末各年级主任将本级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在放假前上报学校档案室存档。

2011年2月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doc》
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