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先进事迹

2020-04-18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站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全县蔬菜生产工作以设施种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旧棚生产,一手抓新棚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蔬菜产业。重点抓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百亩乡镇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建设、高原夏菜基地建设,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全县完成瓜菜种植面积86513亩,其中瓜类8505亩,设施种菜13950亩(塑料大棚4006亩,中小拱棚种菜9284亩,日光温室 660亩),大葱栽植30000亩,高原夏菜10000亩,常规种菜完成24058亩。年产鲜菜12.8万吨,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630元。

(一)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在四郎河川区恢复旧棚生产的基础上,新建水泥骨架大棚300亩、300座,其中在永和罗川新建120座、宫河代店新建100座、永正樊湾子新建80座,使全县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总面积发展到2840亩,在生产上力争做到建成一个投产一个,投产率达到100%;同时在永和罗川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80座,使全县日光温室种菜面积发展到660亩。在此基础上,并发展中小拱棚种菜9284亩。促进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扩大和发展。

(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提速发展

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城郊农民收入,保证宁正煤田蔬菜供应,县上在部分各乡镇城郊大力发展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今年在城郊共新建竹架大棚706座、706亩,其中宫河王录200座,周家芦堡子206座,宫河彭姚川150座,山河李川150座。县政府分管领导亲临现场,解决建棚当中的资金等实际问题;所在乡镇组织精兵强将,实行目标管理,wxt567 户外冲锋衣品牌排名www.daodoc.com加快了建设进度;县上业务部门确定专人蹲点,指导大棚建设和栽植管理。由于领导、资金和技术服务到位,保质保量完成了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任务。

(三)万亩无公害大葱基地建设

全县完成无公害大葱栽植面积3万亩,其中正茬1.8万亩,回茬1.2万亩,在大葱生产中重点抓好秋季育苗,大力推广春季育苗,狠抓田间管理。在山地大葱发展种植的同时,向川、塬发展,重点抓了宫河彭姚川、东山头、王录、长口子四个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搞好大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大葱品种,在此基础上,农技推广示XX县项目把宫河彭姚川村确定为蔬菜项目示范村,评选了15个大葱种植示范户,辐射带动该村300户群众规模种植大葱。同时,组建大葱经销协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销售收入。

(四)突出农技推广示XX县蔬菜项目建设

今年,是XX县蔬菜站实施农技推广示XX县蔬菜项目第一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蔬菜站用科学发展观、政风行风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统揽项目工作,以提高蔬菜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和任务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达到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技术培训到户、增产增收到户,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蔬菜产业迈上新台阶。蔬菜项目引进了西农八号、甘甜1号、津春3号、津优22号、陇椒2号、尖椒22号等 12个品种,主推了高陇覆膜栽培、膜下暗灌、空中吊蔓等7项技术,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户率均达到96%。今年,全县确定了7个蔬菜生产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300个示范户,示范面积728.2亩,带动6000户,辐射面积15000亩。全县建设宫河良种场、彭姚川、罗川、解川四个示范基地,规模5600亩。同时正宁大葱地理标志认证已通过农业部审核,现已发布。

二、主要工作措施

蔬菜生产关系着XX县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的大事,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把全县蔬菜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绩酬挂钩,年终兑现,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担子,因而确保了全县蔬菜生产任务的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蔬菜产业开发资金投入是关键,特别是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为了使四郎河川区水泥骨架大棚和永和罗川日光温室瓜菜生产按时按期投产,保证宫河王录、周家芦堡子两个乡镇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落到实处,县政府XX县农牧局多方筹措资金,为四郎河川区投资500多万元,为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投资50万元,解决了我县蔬菜生产中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确保了永和罗川日泺曙室示范点今冬按期投产。

(三)紧紧依靠科技,加强技术服务

在技术指导过程中实行全程化服务,落实农技推广示XX县项目,充分发挥菜农示范带动作用,以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主要技术措施有:一在品种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引进推广尖椒22号、陇椒2号、23

31、改良猪大肠、宝冠1号西红柿、白丰8号黄瓜、西农8号西瓜、日本甜王甜瓜、掖选1号、章丘大葱、三叶齐等20多个瓜菜新品种;二在育苗上,推广嫁接育苗、营养钵育苗等新技术;三在施肥上,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施肥新技术的应用;四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相结合;五在生产管理环节中,推广标准化蔬菜生产栽培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农闲时间和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举办长短期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聘请蔬菜专家讲课、种菜能手显身说法等形式,解决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年初聘请了陇东学院刘金郎等蔬菜专家教授对设施瓜菜的种菜户普遍进行了一次技术培训,今年共举办各类瓜菜培训班20期,培训技术人员4000人(次),编写“大棚无公害瓜菜技术规范”、“大棚无公害瓜菜病虫防治方法”等技术资料5000份。

(五)搞好协调服务,解决生产难题

今年我县大力发展设施种菜,早春冻害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因冻害菜苗短缺的难题,农牧局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从XX泾阳调回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菜苗60万株,解决了宫河王录、周家芦堡子、城郊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四郎河川区设施种菜基地菜苗短缺的问题,保证了大棚因灾能够正常生产。

三、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我县蔬菜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菜农文化素质低,管理粗放;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四是蔬菜产业发展是单一的政府资金支持,缺乏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五是设施蔬菜生产建设中形象工程与方便群众生产管理相矛盾,致使部分示范点有空棚,部分菜农无棚种。

四、今后工作打算

1、搞好永和罗川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

2、重点抓好今冬明春大棚建设及育苗工作,为明春设施蔬菜生产奠定基础。

3、抓好冬季菜农技术培训工作。

4、进一步抓好农技推广示XX县建设项目。

5、抓好项目争取工作。

推荐第2篇:蔬菜生产总结

2006年蔬菜生产总结

宝应县蔬菜经作站

一、蔬菜生产现状

1.蔬菜复种面积有所减少。据最近调查统计,今年全县旱地蔬菜播种面积为16.55万亩,蔬菜总产量为23万吨,总产值1.7亿元。经分析与去年18万亩的播种面积相比,少了1万多亩,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修道路、建筑厂房等被毁,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产品流通困难和种粮而被改。

2.特色蔬菜明显。经过多年的蔬菜种植,我县蔬菜已形成以安宜北港村的速生菜、安宜东升村的草莓、泾河大同村的西瓜、柳堡王通河的辣椒一村一品的特色蔬菜种植模式。

3.设施栽培趋向滑坡。全县有日光温室3座,少于上年20座,大中棚(钢竹架)5000亩,少于上年7000亩,小弓棚面积5331亩,少了2331亩,主要是工业占用菜地和土地流转的制约,有些菜农的棚架、大膜等保护地设施束之高阁。

二、工作回顾

今年我县旱地蔬菜在播种面积上虽有所下降,但由于今秋适宜的湿光气候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使得全年生产总量接近去年,故形成了今年的丰收年景。但与我们的努力工作也有一定关系,回顾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搞好技术培训.为了提高蔬菜产品的内在质量,指导广大菜农种好菜。今年,我们举办了由各乡镇农业助理、蔬菜技术员以及蔬菜种植大户参加的技术培训班,围绕西瓜抗病品种技术应用、蔬菜新品种技术应用及推介等有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培训。据统计,全县分四期共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2.做好试验示范。黑乌菜是我县寒冬时节的一种主要蔬菜,多

被人们利用它来做菜、做汤,但多年来由于育种工作跟不上,致使该品种混杂、退化、变异等状况加重,为保护好这一具有宝应传统特色的蔬菜品种,我们今年承租了9亩地对黑乌菜这一传统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从种植农户手中收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供试样种,分小区进行片选,从苗期就开始去杂,直至收获,经过首轮提纯,大部分小区收获样种种性纯度已达85%。

3.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好品种、新技术一直以来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的关键。一是引进新品种:西瓜是我县有关乡镇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近几年连作种植的影响,枯萎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为控制或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提高西瓜种植效益和稳定种植面积,我们引进示范了两个抗病品种“抗病京欣和新抗二号”,前者重茬枯萎病率1.5%,后者重茬枯萎病率1.8%,且这两个品种口感好和产量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二是推进高效蔬菜种植效益:通过应用大棚西瓜套四季豆(红扁豆)、早春西瓜+小白菜+秋辣椒、早春番茄+伏缺青菜+秋大椒(秋莴苣)等高效反季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而且增加了土地产出率。我们在黄塍示范园区的蔬菜特经(设施栽培)复种指数达到2.8,亩产出达到0.6-0.7万元,亩纯效益也在3000元以上。

4.项目建设循序渐进。①与扬州市帮达蔬菜研究所联合申报的三项工程“主要蔬菜连作障碍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已实施完毕。我们把它作为我县主要围绕西瓜的产业特点,解决西瓜的枯萎病危害而影响连作的工作来展开,通过强化培训、砧木嫁接、商品化育苗等一系列工作,已推广抗病品种近1万亩,嫁接育苗近0.3万亩,较好的完成了项目的实施内容。②与泾河镇政府申报的钢架棚式西瓜高效复种技术应用,计划建设500亩的高效蔬菜(设施栽培),其中黄塍新丰村建设150亩,合同分配资金近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发展蔬菜产业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县发展蔬菜产业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上热下冷。省、市领导对发展蔬菜生产的重视程度高、热情度高,与山东寿光进行互派人员学习交流。而镇、村级领导对种植蔬菜态度冷淡、积极性不高。

2.市场空间大,农民热度小。蔬菜是日消费品,市场需求大,但因其投资大,风险大,农民种植热情不高。

3.技术储备多,到位实施少。目前我县旱地蔬菜有两个示范园区,引进了不少新品种、新技术。如嫁接技术、电热基质育苗、早春西瓜—秋西瓜(秋辣椒)等高效种植模式等,但在实际生产中,这些技术普遍应用的却很少。

4.劳力强输出,菜农能力弱。现在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基本是妇女和老人,她们种植蔬菜水平不高,且胆子小,接受新技术意识差,不敢种植蔬菜。

5.粮食补贴多,蔬菜投入少。近几年,对种粮优惠政策较多,不仅免农业税,而且还有很多良种补贴,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很高,但对于蔬菜投入的优惠政策却是雷声大雨声小。

四、2007年工作打算

1.抓好基地建设。以示范园区为基点,把落实蔬菜基地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进一步拓宽蔬菜品种,引进大椒,萝卜等常规蔬菜优质品种,向更广的蔬菜领域开发。要每个镇落实200-300亩的临镇耕地作为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种植业的亮点工程。

2.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转变,向优质无公害方向发展。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南京、上海

等大中城市已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并逐步辐射、覆盖全省,这些都对我们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给出了新的标准,无公害生产成为今后蔬菜发展的突破点和支撑点。我们今后不仅要不断制定无公害生产标准,申报品牌,而且还要不断扩大无公害生产基地,创立品牌、宣传品牌、利用品牌、保护品牌,发挥品牌效益(效应)。目前我县旱地蔬菜中仅有“金禾”西瓜、“朗亭”马铃薯等有限的几个无公害品牌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创更多的蔬菜品牌。且我们在创品牌的同时,还必须有超前意识和超前行动,还要注意品牌打假,最典型的例子是:每年到了6月中下旬,宝应“金禾”西瓜已脱空的情况下,市场上还到处是瓜贩“金禾西瓜、包熟包甜”的吆喝声,无形中侵犯了“金禾”品牌,但无人(机构)保护和打假。

3.发展设施栽培。以实施高效蔬菜经作(钢架棚式栽培)项目为抓点,进一步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无论西瓜还是蔬菜应以设施栽培作为基本的生产条件,设施栽培的投入虽然相对较大,但较常规栽培产生的效益也是可观的。在政府补助的同时,鼓励民资投入,因为发展蔬菜设施栽培的最终收益者是农民自已。基地生产要全部实行大棚设施栽培,尤其以钢竹架大棚为主,全部采用春提早秋延迟栽培,适当发展日光温室,走工厂化育苗,设施化生产的路子。

4.增加政府投入。做好由上到下的政府领导扶持工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出台一些菜农优惠政策,如市、县政府鼓励发展蔬菜设施栽培种植,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户发展的设施大棚实行补助,镇政府规划投资公共设施如基地的路、电、水等。

2007年1月30日

推荐第3篇: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水生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荷藕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以荷藕为主的水生蔬菜是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蔬菜生产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县水生蔬菜产业一直稳步发展,但前年洪涝灾害对。文章“水生蔬菜生产工作总结”正文开始>>

荷藕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以荷藕为主的水生蔬菜是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县水生蔬菜产业一直稳步发展,但前年洪涝灾害对全县水生蔬菜生产的影响较大,加上近二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势头较好,我县水生蔬菜生产的完全恢复和快速发展仍有较大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县提出了\"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依靠科技,增加收入\"的要求,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稳定了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

一、***x年***x县水生蔬菜生产情况

尽管不断上涨的粮食行情和今年夏秋季节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我县的水生蔬

菜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全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克服了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和任务。

1.努力协调水生蔬菜面积的落实。

今年我县水生蔬菜计划面积为12万亩,但由于种种原因落实的难度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县及时召开了全县水生蔬菜生产工作会议,了解各乡镇水生蔬菜发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并与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同志和部门进行充分交流,帮助他们排查可以长藕的洼地,同时对病情较重的水稻田和鱼塘进行改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使得全县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据调查,今年全县共种植水生蔬菜13.3万亩,比去年少1.2万亩,降幅为8.3%;其中荷藕面积为8.6万亩,比去年少1.3万亩,降幅为13.1%;慈姑面积为3.1万亩,比去年少0.1万亩,降幅为3.1%;菱角面积为0.5万亩,比去年增0.1万亩,增幅为25.0%。尽管面积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年初的计划指标相比,增加1.3万亩,增幅达10.8%,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2.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新品种、新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动力。今年我县重点抓好了射阳湖镇莲藕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园和望直港镇荷藕科技生态园这两个园区的建设,先后在园区内建立了近3000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方,大力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示范等工作,为全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储备了技术,工作总结《蔬菜生产工作总结》。我县先后从苏州、金湖等地区引进了苏州紫花芡实、五月红菱等新品种,全县共发展菱角5000多亩,芡实3000多亩。在抓好新品种引进和示范的同时,我县还在望直港镇荷藕科技生态园示范区开展藕慈复种、藕田养鱼、生物防治地蛆、无公害标准化种植、质量全程监控等技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周边农民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县水生蔬菜产量的提高。尽管今年夏秋季节天气等因素对我县的水生蔬菜生产影响较大,但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我县的水生蔬菜产量基本保持了稳定。据调查,今年全县13.3万亩水生蔬菜,总产量达21万吨,比去年低2.3万吨,降幅为9.8%;平均亩产为1580kg,仅比去年低40kg,基本上维持了去年的产量水平。

3.积极推广莲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我县的荷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已逐步成熟。为了使荷藕及其产品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我县在荷藕生产中大力推广“无公害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同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锐劲特”,有效地控制了荷藕的农药残留,从而促进了我县荷藕生产的无公害化。同时与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手,实行原料基地备案制度,对农残和重金属由原来的出口产品检测前延至基地环境和原料的检测,全县共检测水、土样本和原料样本104个,合格率达100%,并因此对出口产品实行免检,不仅全年为各企业节省检测费用300多万元,也提高了通关速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成本。

4.继续推进荷藕产业化进程。

我县共有荷藕加工企业40多家,荷藕经纪人组织49个,形成了苏中、荷仙、水泗3大荷

藕批发市场,荷藕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今年我县继续积极推进荷藕产业化进程,促进荷藕生产、流通、加工三者更紧密的结合。一是协助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全县共签订荷藕生产订单3万亩以上,同时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作,对出口加工企业实行质量建设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基地产品实行标识化管理。我县会同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生产基地进行严格检测,对检测合格的基地统一编号并备案,发给协会统一印制的标识,农户凭此标识进入企业销售,并随生产线运转直至出口,发生因农残、重金属超标等质量问题,凭此标识进行质量追踪。三是实行荷藕生产的全程质量监控,基地农户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质量安全。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为使荷藕等水生蔬菜的新品种、新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我们积极参加送科技下乡、科普早市等活动,加强产业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全年共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2次,参加科普早市活动3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为扩大我县荷藕这一产业的影响,我县还以***x县荷藕行业协会名义组织20人参加了省电视台综艺频道《非常周末》栏目的现场节目录制,并于2月26日播出,历时2个多小时;组织蓝宝石、华贵、富田、莲顺等企业集中在《江苏经济报》上宣传一次。此外“江苏莲藕展新姿”还以省协会名义在《江苏农村经济》上宣传一次。

推荐第4篇:蔬菜生产技术措施

蔬菜生产技术措施

1、做好防旱保苗。蔬菜生产的关键是育苗,在干旱面前,我们应想尽千方百计育好苗,保好苗。

2、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适宜耐高温品种,如热抗小青菜、成都越夏莴笋、夏光伏包菜等。

3、推广遮阳网应用技术。应用遮阳网不仅可遮光

30-50%,调节光照强度,满足蔬菜对光照的要求,而且还可以降低地表温度8-13℃,降低叶温2-3℃,减轻高温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4、推广防虫网应用技术。干旱蔬菜病虫害较重,应用防虫网既防止虫害发生,也避免因害虫传播的病毒等病害发生。防虫网与遮阳网的运用,还可防止暴风雨对蔬菜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5、适期采收。采收过早过迟都可能影响蔬菜品质,适期采收可获得较好的商品性能。现在气温高,采收后要尽快上市销售以防变质、腐烂等现象发生。

茶叶生产技术措施

1、恢复茶园树势的改造措施。根据茶园旱情的损害程

度,分别对茶树进行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树冠和树势的综合技术改造。

2、树冠改造与其他措施的配合。①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②与采摘留养相结合;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相配合。

3、做好防旱保苗和茶苗的组织工作。对已早死的茶树待“十月小阳春”时,将原旱死茶苗剔除,补种上同一品种的茶苗,并组织相关人员联系组织茶苗,以满足我县受灾茶园的恢复性生产。

4、继续加强茶园防火工作。由于我县茶园大多分布在山区 ,与森林相间,在搞好茶园抗旱工作的同时,应注意防火工作。

推荐第5篇:蔬菜专业户规模致富先进事迹

**镇**村十一组专业农民周玉根,今年42岁,全家4个人,务农劳力主要夫妻2人,承包耕地18亩,其中种植蔬菜的管棚11亩,露地菜4亩,林木3亩。自2000年“家家富”工程开始学种蔬菜,如今已成为菜农中的佼佼者。坚持市场为导向,灵活安排茬口品种,年内种植蔬菜10种,总产值已达98000元,除去成本,净利润78000元。

1、瞄准市场,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今年种植的蔬菜一般亩收入都达到5000元,9月份时他看到市场花菜缺货,价位高,就种上了3.8亩早花菜,选择申花1号50天,结果亩收入4000元。

2、科学种植,合理安排茬口。年内15亩蔬菜面积共安排五种茬口,一是草莓接大棚花豆,接长豇豆,属于高效茬口,总收入达到45000元。二是黄瓜套种长豇豆延秋生产,亩收入1万元。三是长豇豆、白菜、莴笋茬、冬瓜、白菜茬、毛豆、花菜茬,都效益较好,既充分利用了耕地,又做到了与市场对接,无后顾之忧。

3、刻苦钻研技术,提高种菜花含量。今年他种植的蔬菜总收入比上市增长1倍,主要经验之一在于重视了蔬菜的品种优选,“台湾75”毛豆、“豆王1号”长豇豆、“青杂3号”白菜、“种都青”莴笋等等,引进的均为实践证明了的高产优质蔬菜品种,稳定高产,抗逆性好、商品性好、受消费者欢迎。

下一步打算:在有合适的土地流转时,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已经三茄下种,准备冬栽大棚番茄3亩,茄子3亩、辣椒4亩。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推荐第6篇:蔬菜生产实习总结

姓名:XXXX院XXXX专业XXXX班

XXX年1XX月XXXX日

实验内容:蔬菜生产实习总结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X

本学期蔬菜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

一、清除杂草,以及菜地中的

蔬菜植株以及清除旧地膜,之后进行翻地等;第

二、整地,播种(菜豆,胡萝卜),种苗(辣

椒、番茄,茄子,芥蓝,白菜);第

三、给菜豆搭架;第四施肥;第

五、除草;第

六、育苗。以下是进行具体内容总结。

第一、清除杂草,以及菜地中的蔬菜植株以及清除旧地膜,之后进行翻地。首先是将杂

草以及毛节瓜植株进行清除处理,清除的过程中,重点是将杂草清除干净,尽量将早操的根

部铲除,以免来年杂草疯长;其次,在清理好杂草以及毛节瓜植株之后,进行翻地环节。翻

地深度大约在25cm左右,在翻地过程中,由于土壤比较板结,需要一边翻地一边将大土壤块

打碎,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生产需要。

第二、整地,播种(菜豆,胡萝卜等),种苗(辣椒)。

(一)、整地,其目的是创造良好

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

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由于所耕种的土壤比较板结,所以在整地的过程中我

们伴随施用基肥,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土壤肥力效果;

(二)、播种,主要是用播种菜豆、胡

萝卜以及菜心三个品种。菜豆的种植是以点播方式进行种植,在播好菜豆之后,在回土的过

程中,不能用大土块覆盖到菜豆种植上面,应该用比较细小肥沃的土壤覆盖种子,但不能太

厚;胡萝卜是以条播方式进行,先在菜畦上用小锄头开好条形种植穴,并撒上有机肥,之后

播上胡萝卜种子,回一层比较薄的肥沃土壤即可;菜心是以撒播方式进行,在菜畦上整出一

小块菜地,把土壤充分打碎,整平,整平后便可撒上菜心种子,撒好种子之后,要撒上一层

有机肥。在将以上种子播种好之后,要马上浇足量的水,以水从菜畦侧旁渗出为准;

(三)、

种苗。蔬菜苗的种植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步骤:①移苗,首先是将苗从栽培穴中移除,在移植

过程中要将栽培苗的培样基肥一起和根系移出,这样可以使幼苗能快速定根,提高其生活率;②种植,先在菜畦上整好土壤,用小锄头开好种植穴,便可将幼苗移植到种植穴中,在回土

时,不要让突然盖住辣椒苗叶片,在回土好后,要用手指轻轻压实土壤。在种植好全部的苗

之后,最后一项工作是浇定根水,定根水的量,关系到苗的成活率问题,所以要浇足量的定

根水。

第三、给菜豆搭架。当菜豆长大之后,要使其能长出比较好的菜豆芽,需要进行搭架处

理,我们所用的搭架材料是竹条,将竹条在菜豆苗上方搭建成一个呈三角形的架子,架子要用绳子绑紧,以防被风吹倒。

第四、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施肥问题。在开始种植蔬菜苗,到苗成活后就可以开始施肥,开始时主要是施用水肥,即将肥料用水融化之后用来施用,水肥的优点是能使菜苗能够马上能获取肥料,但也有缺点,由于水肥的渗透快,易挥发,所以水肥被植株利用率相对偏低。施肥频率主要是由蔬菜品种而定,一般施肥频率为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在蔬菜生产管理中期,由于蔬菜此时需要的营养成分比较多,这个时候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以施用固体复合肥为主,方法是:在蔬菜植株旁边撒上适量的复合肥,撒好之后在用土将肥料覆盖好,最后进行浇水流程。

第五、除草。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除杂草,蔬菜会因竞争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以及生长空间,所以要在日常的管理中清楚杂草,我们清楚杂草的方式是用手拔或者用小锄头铲除杂草。

第六、育苗。首先是用育苗盆装好有机肥,之后向穴中撒上适量的蔬菜种子,种好之后要定期浇水,将育苗盆置于温室中育苗。

生产实习感受:在本学期的蔬菜生产实习中,我从中学到了整个蔬菜生产的大致流程,首先是菜地杂草清理,其次是翻地,再者是种植蔬菜,最后是后期管理。蔬菜长势的好坏主要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后期管理,好的后期管理可以使得蔬菜有一个好的收成。

蔬菜生产观察记录:

我们小组采取轮流管理制,规定每天都必须有人去给蔬菜浇水,除草。以下使我们小组的管理记录的大致情况:

2011年9 月2 日清除杂草,毛节瓜,旧地膜,翻地等

2011年9 月23日整地,播种(菜豆,胡萝卜,菜心),种苗(辣椒)

2011年10月 7日发现有虫害,及时给菜豆及菜心喷洒农药除虫

2011年10月14日给菜豆搭架,给菜豆,菜心,辣椒施复合肥,整地种番茄,茄子,芥蓝,白菜,顺便补撒胡萝卜种子;并松土

2011年11月4日补种空地,那里移栽一些生菜和莴苣,再给菜豆,辣椒施水肥 2011年11月15日撒播豌豆苗、菠菜,胡萝卜种子

2011年11月20日移栽了芹菜

2011年11月25日除草,给菜地的蔬菜施肥

2011年11月27日撒播香菜种子

2011年12月4日撒播茼蒿种子

推荐第7篇:无公害蔬菜生产(推荐)

无公害蔬菜生产

摘要:本文概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无公害蔬菜认证体系及标准,无公害施肥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1、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

无公害蔬菜生产就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与植保措施,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与品种本身的优良特点,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与化肥污染,减少对农田环境的不良影响,使蔬菜、农田、气候三者协调发展,生产出无公害蔬菜及其制品。

1.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低水平总量平衡和相对过剩,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基本解决温饱转变为追求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多样性小康消费,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农产品在满足自给需求以外进入商品交换中,粗级低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不畅,低价位运行,适应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适销对路的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求和赢得市场青睐。

1.2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必要性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为维护人类健康;二是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为了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四是树立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国际新形势的需要。很多地区通过发展无公害蔬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是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

2、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2.1生产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

具体标准有: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4—84农田污染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3848—1986地面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2.2具体工作措施

2.21对蔬菜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既能控制病虫的为害,又要农药残留符合卫生标准,就必须积极推广低毒的生物农药,推广抗性品种,重视农业防治措施,禁高毒农药,科学应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保护生态环境。

2.2.2提高蔬菜肥料施用技术,既保证蔬菜的优质,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有机肥要充足,使用粪肥一旦腐熟后施用,氮、磷、钾搭施合理,积极推广符合标准复合肥或配方施肥。

2.2.3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蔬菜基地必须合理规划。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产地。

2.2.4建立蔬菜质量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机构。

2.2.5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3、无公害施肥

3.1施肥原则

坚持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原则

3.2施肥原理

3.2.1养分归还学说

3.2.2最小养分率

3.2.3报酬递减率

3.2.4因子综合作用率

3.2施肥方法

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尽量采用多元复合肥,叶菜生长期短,要重基肥轻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追肥或少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生长后期不追速效氮肥。在采收前8天,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硝酸盐在叶菜上积累。

各类蔬菜施肥重点: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重点。

有机肥不会导致蔬菜硝酸盐污染,耐贮藏,菜质好。用于蔬菜的有机肥应经高温堆沤腐熟,杀死病菌、虫卵后施用。沼气废渣液是无害化肥料,肥效高,经常施用,病虫少,可减少农药用量50%,提高蔬菜产量80%。用沼气渣液生产蔬菜,是最佳的无公害蔬菜。

基肥、追肥的施用: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

3.3施肥技术

3.4注意事项

3.4.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有机肥料的一般特点是养分全面,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肥效较长而且比较稳定;含有大量有机质,能够改良土壤。有机肥料的这些优越性是化肥所没有的。由于有这些优越性,施用有机肥料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一般品质较好 。

3.4.2有机肥料需作必要的处理。

人畜粪尿、家禽粪便、饼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在施用以前,必须经过贮存、堆沤进行发酵处理,使其充分腐熟,然后才能施用

3.4.3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配方施肥。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单一施用某种化肥,往往导致养分比例失调,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3.4.4鲜食农产品在临近收获时尽量不要坠饰氮化肥。氮素化肥易造成农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因此鲜食蔬菜临近收获时尽量不要再追施氮素化肥,以防止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3.4.5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4、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4.1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采

用以抗(耐)病虫品种为主、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生物(生态)防治与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将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程度及有害物质最大残留量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及国家允许范围之内。

4.2主要病虫害

4.2.1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番茄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根腐病、黄萎病;辣椒疫病、炭祖病、疮痂病、日烧病等。

4.2.2主要虫害

主要虫害: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4.3防治方法

4.3.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例如:番茄可选用以色列石头番茄、百丽番茄等;茄子可选用早红茄1号、国茄1号、国茄六号等。辣椒可选用兴蔬系列辣椒。

4.3.2培育无病虫壮苗。

4.3.3温汤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5℃的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拌,闷6~10小时后,控干水份,催芽育苗或直播。

4.3.4药剂处理

可选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催芽播种。

4.3.5土壤处理

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2~4公斤喷洒床土,然后用薄膜覆盖2~3天后晾晒7~8天,再进行育苗。保护地可选无病虫土与腐熟有机肥6:4比利的营养土育苗。

4.3.6嫁接防病技术

可选用茄砧1号、托鲁巴姆、托托斯加作砧木,茄子作接穗,有效地防治茄子三大病害。用辣椒砧作砧木嫁接,可有效地防治辣椒疫病。番茄砧

1、2号嫁接栽培,防治番茄青枯病。

4.3.7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天敌等生物措施。

4.3.8施用增产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值。

4.3.9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技术措施;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相信随着我国的发展,无公害蔬菜将越来越多的走向每一位公民的餐桌。

推荐第8篇: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制度

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保障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食用蔬菜食品的安全,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蔬菜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

第四条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

第五条蔬菜生产者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六条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

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

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

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克、速灭威、速扑杀

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

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

第七条蔬菜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

第八条蔬菜生产者对违规生产的蔬菜产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经济损失和其它不良影响负全部责任。

第九条各级农业部门、执法部门、村组、专业合作社、蔬菜流通组织和个人、蔬菜生产者均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负监督责任和义务。

推荐第9篇:蔬菜标准化生产制度

泰兴市家乡美蔬菜专业全作社

生产管理制度

1、为保证蔬菜生产有效管理,实行生产技术科负责制,分设生产技术管理、生产管理。

2、理事长投入品的采购,生产安排,实行农资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监督生产技术科做好本职工作。

3、生产技术科职责:

(1)负责生产安排、作物品种搭配、茬口安排、采收、产品外调等;

(2)负责记录蔬菜生产状况、农田作业的监督管理情况、田块标示和记载;

(3)负责对种植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 (4)负责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5)负责基地新品种种植示范。

4、技术员职责:

(1)负责基地的环境卫生,病虫害发生状况的调查; (2)负责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建立完整的记录和管理档案;

(3)负责监督农药的使用及施药器械使用后清洗,剩余农药如数退还仓库,农药包装统一处理,记录防治时间、地点、蔬菜品种、蔬菜生长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使用器械、喷药人员姓名等;

(4)负责生产人员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

1 泰兴市家乡美蔬菜专业全作社

投入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建立基地种植网络管理程序,植保员;

2、技术员负责在种植前首先对土壤和水质进行化验,合格后方能种植,植保员对所使用农药进行追踪观察;

3根据种植的蔬菜品种进行用肥确认,采购的肥料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并合法登记的合格产品;

4、病虫害发生时技术员根据发生趋势,确定防治方案,采购农药必须登记为蔬菜方可使用,防治过程须在植保员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5、防治过程中,技术员首先对配药及药械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配备。农药由技术员领取并负责按照农药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使用。施药人员一定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晴天高温季节10—16时一般不施药,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抢救;

6、农药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并合法登记的合格产品,有完整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使用档案;

7、技术员填写田间工作档案,对所使用的农药名称、基地编号、使用日期、间隔日期、间隔期限、使用器械、剂量、稀释倍数、指导人员、操作人员等均应填写清楚进入田间管理档案,以便追踪管理;

8、技术员负责监督器械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定点存放;

9、使用农药不包括国家禁用或限用的农药品种;

10、投入品存放在密封条件达标的专用仓库,农药器械及其它农用器具由仓库保管员统一保管和发放使用。

11、生产技术内必须无条件配合和支持技术员工作。

2 泰兴市家乡美蔬菜专业全作社

蔬菜生产农药残留控制制度

1、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管理的措施。农药由技术员领取并严格遵循使用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

2、农药通过正规渠道采购,保存相关票据,对种植的蔬菜生长期间实行农药使用登记制,遵守安全用药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3、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和农药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并举,提高操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4、调整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不使用国家禁用或限用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稀释倍数及安全间隔期,蔬菜必须在安全间隔期后采收;

5、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体系,每种蔬菜由企业检测人员进行农药快速初检,合格才能上市;

6、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及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 泰兴市家乡美蔬菜专业全作社

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报告制度

从事蔬菜生产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必须设立专职或兼职植保员。

1、植保员的职责:调查田间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监督防治全过程,保管和登记农药与药械使用情况,向上级报告病虫害和防治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植保员需登记项目:病虫害发生种类及时间、防治措施类型、农药名称及生产日期、防治日期、使用器械名称、剂量、稀释浓度、操作人员姓名、蔬菜生长期、防治效果、农药间隔期限;

3、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采用各种措施增强蔬菜抗逆性,适时、有限、低浓度使用化学防治;禁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各种农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科学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4、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和预测预报结果,掌握“预防为主,防治为辅”方针,防治时期一般控制在害虫低龄期和病害发生初期。

4 泰兴市家乡美蔬菜专业全作社

农产品条码标示与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农产品(蔬菜、瓜果)生产必须遵循“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组织生产。须建立蔬菜生产全过程登记制、蔬菜产品商标制、蔬菜包装条码标示制等为主体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1、依法申请农产品产品商标,有利于区别与其它产地农产品;

2、农产品产品包装必须要有条形码,便于快速查询农产品生产信息:蔬菜品名、产地、生产人员、生产日期、保质期、联系方式、检验合格证明、质量等级;

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登记制。内容包括:农产品种名称、播种育苗时间、投入品购进使用情况,产品上市抽检时间、批发上市时间地点;生产基地实行统一购药、统一喷药、统一地块编号,并由基地管理员统一记录;农产品上市前由技术员(植保员)统一抽检,检验合格方能上市。

推荐第10篇:蔬菜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蔬菜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乡***年度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经济;抓蔬菜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很好,为了便于上级领导检查我乡工作,现将我乡***年蔬菜生产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

思路

年初,我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导思想,依据本乡实际,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兴乡,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认真加强对蔬菜产业

化的引导,依托本乡“四季春蔬菜、花卉批发市场”,紧紧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种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调动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乡“三线十基地”全面开发,为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开好局。

二、围绕目标,完成各项指标 党委、政府凭借发达的交通优势,充足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及传统的蔬菜种植习惯,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变指导为引导。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强化扩大温棚保护地栽培,舍得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标: (1)、蔬菜面积---发展到万亩,效益2800万元

(2)、蔬菜单项人均收入----550元

(3)、张关亩等6个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温室大棚、小弓棚面积5500亩,占蔬菜面积50以上

(5)、蔬菜种植收入万元以上的户,450户以上,4000元以上的户,2000户以上。 (6)、蔬菜科技户1500户以上,培训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实现蔬菜基地10个(张关亩、崔老家、蒯庄、贾烟墩、胡老家、高庄、李汉楼、田庄、袁村寺、张庄) (8)、推广先进生产模式15个 (9)、引进新品种69个 (10)、先进技术普及率90 (11)、优良品种覆盖率100

三、“三线十基地”蔬菜高效开发 乡党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线十基地”建设,沿G310国道、203省道、虞贾路,黄金十字架,重点抓基地建设产业化。目的是较快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种植模公文写作式:

(1)、以张关亩村为中心的1500亩温室大棚无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为中心的1200亩无公害

“春包菜(番茄)---秋黄瓜”模式 (3)、以袁老家为中心的3500亩优质“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庄为中心的高架山药、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为中心的“大葱---花菜”模式

(6)、以高庄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汉楼为中心的山樱椒模式 (8)、以贾烟墩为中心的“啤酒大麦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张庄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庄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黄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显著地增加了我乡菜农今年的经济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建设

1、围绕领导决策搞好科学规划,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

卉大市场三期工程建设,在原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350万,硬化二条街道,建造3排门面楼,新开发50亩的停车货场,使大市场的日蔬菜吞吐量达300吨以上。

2、实施“市场推动”战略,促进基地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种植品种和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形成了具有较高外向市场份额的大白菜、黄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结构,拓宽了销售渠道,使我乡的蔬菜走出家门,销向全国,面向国外。

五、典型经济效益:

1、***村是我乡的蔬菜专业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亩,人均亩地,97年刚刚解决温饱。近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温棚发展到480架,人均蔬菜单项收入达2000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乡的秋黄瓜近年已主导了商丘大市场及周边县市场,但在秋涝之年是如何获得丰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实际上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入秋以来,阴雨绵绵50多天,多种庄稼地都形成内渍外淹,不同成度的绝产减产,一般常规管理的黄瓜很难忍耐50天的低温、阴雨,减产9成或绝产,但崔老家村的几百亩秋黄瓜却另一番青枝绿叶、硕果累累的景象。原因是在乡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前期重化控、中期重保瓜、盛瓜期重根外喷肥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局面。亩效益3000元以上;崔福明等科技意识强的户,亩产5000元12全文查看

第11篇:蔬菜花卉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昆明市农业局昆农通200927号及晋农200920号“关于2009年蔬菜花卉生产工作意见”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加快蔬菜花卉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蔬菜花卉两大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009年工作情况总

结如下:

一、蔬菜花卉生产情况

1、蔬菜:截止10月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16.15万亩,产量31.29万吨,产值5.38亿元,分别完成县下达任务的9

5、92.3、137.95,综合平均单价为1.72元/公斤,外销蔬菜达26.78万吨,占生产总量的85.6,出口蔬菜9.39万吨,占生产总量的30。全年预计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7.4万亩、产量34.07万吨。

2、花卉:截止9月底全县花卉园艺种植面积40001亩,产值5.30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8278亩,产切花13.5亿枝,产值4.738亿元;盆栽观赏植物236亩,40万盆,产值1320万元;绿化观赏苗木1487亩,119.6万株,产值4317.5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县花卉园艺种植面积40344.5亩,预计产值6.63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8278亩,预计产切花18.15亿枝,产值5.83亿元。

二、主要科技措施的推广完成情况

1、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推广:1-10份全县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14.5万亩,生产无公害蔬菜28.13万吨,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推广4万亩,主要示范品种为荷兰豆、西葫芦、青花、辣椒、上海青、菠菜等,通过示范带动了广大菜农应用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开展生产,提高了我县蔬菜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营养、安全、卫生、优质的蔬菜产品。全年预计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15.2万亩、产量29.3万吨。

2、新品种引试推广:1-10月份,通过各农科部门、蔬菜企业、花卉企业等从不同渠道引进荷兰豆、辣椒、青花、甜玉米等蔬菜新品种13个,引进专利玫瑰新品种3个,进行试验示范,其中以新街乡、宝峰镇、上蒜乡、昆阳镇、昆阳诗颖花卉公司为栽培示范点,并开展相应的配套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对全县蔬菜花卉品种更新奠定了基础。

3、技术培训:1-10月份,我县进行以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为主的菜农培训125期,参训人员11250人次,花卉生产技术培训26期,培训花农1450人次,发放蔬菜栽培技术资料5500余份,花卉生产技术资料1200余份,通过培训,提高了菜农、花农素质,促进了生产发展。全年预计菜农培训130期,参训人员12500人次

4、综合技术推广:(1)、蔬菜1-10月份生物、物理综合生产技术推广面积100000亩,其中:安装杀虫灯51盏,辐射防治面积2500亩;生物肥料(忠城、喜超之星、生物钾、生命素)8900亩;黄板(12.4万张)4150亩;性诱剂2200亩;测土配方施肥45000亩;生物农药(印楝素、绿晶、苜核

第12篇:蔬菜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乡***年度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经济;抓蔬菜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很好,为了便于上级领导检查我乡工作,现将我乡***年蔬菜生产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思路

年初,我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导思想,依据本乡实际,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兴乡,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认真加强对蔬菜产业化的引导,依托本乡“四季春蔬菜、花卉批发市场”,紧紧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种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调动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乡“三线十基地”全面开发,为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开好局。

二、围绕目标,完成各项指标

党委、政府凭借发达的交通优势,充足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及传统的蔬菜种植习惯,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变指导为引导。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强化扩大温棚保护地栽培,舍得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标:

(1)、蔬菜面积---发展到1.1万亩,效益2800万元

(2)、蔬菜单项人均收入----550元

(3)、张关亩等6个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温室大棚、小弓棚面积5500亩,占蔬菜面积50%以上

(5)、蔬菜种植收入万元以上的户,450户以上,4000元以上的户,XX户以上。

(6)、蔬菜科技户1500户以上,培训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实现蔬菜基地10个(张关亩、崔老家、蒯庄、贾烟墩、胡老家、高庄、李汉楼、田庄、袁村寺、张庄)

(8)、推广先进生产模式15个

(9)、引进新品种69个

(10)、先进技术普及率90%

(11)、优良品种覆盖率100%

三、“三线十基地”蔬菜高效开发

乡党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线十基地”建设,沿G310国道、203省道、虞贾路,黄金十字架,重点抓基地建设产业化。目的是较快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种植模公文写作式:

(1)、以张关亩村为中心的1500亩温室大棚无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为中心的1200亩无公害“春包菜(番茄)---秋黄瓜”模式

(3)、以袁老家为中心的3500亩优质“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庄为中心的高架山药、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为中心的“大葱---花菜”模式

(6)、以高庄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汉楼为中心的山樱椒模式

(8)、以贾烟墩为中心的“啤酒大麦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张庄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庄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黄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显著地增加了我乡菜农今年的经济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建设

1、围绕领导决策搞好科学规划,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三期工程建设,在原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350万,硬化二条街道,建造3排门面楼,新开发50亩的停车货场,使大市场的日蔬菜吞吐量达300吨以上。

2、实施“市场推动”战略,促进基地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种植品种和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形成了具有较高外向市场份额的大白菜、黄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结构,拓宽了销售渠道,使我乡的蔬菜走出家门,销向全国,面向国外。

五、典型经济效益:

1、***村是我乡的蔬菜专业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亩,人均0.8亩地,97年刚刚解决温饱。近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温棚发展到480架,人均蔬菜单项收入达XX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乡的秋黄瓜近年已主导了商丘大市场及周边县市场,但在秋涝之年是如何获得丰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实际上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入秋以来,阴雨绵绵50多天,多种庄稼地都形成内渍外淹,不同成度的绝产减产,一般常规管理的黄瓜很难忍耐50天的低温、阴雨,减产9成或绝产,但崔老家村的几百亩秋黄瓜却另一番青枝绿叶、硕果累累的景象。原因是在乡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前期重化控、中期重保瓜、盛瓜期重根外喷肥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局面。亩效益3000元以上;崔福明等科技意识强的户,亩产5000元以上。

3、崔老家村卞庄组菜农张益常,投资3500元建温棚一座,占地面积0.42亩,采取五种五收种植模式“冬蕃茄、套种西瓜、辣椒、丝瓜、豆角”,当季收入9600元,冬接丝瓜茬种茄子1100棵,收入11000元。

4、胡老家村李电池组菜农代氷建四口人,六亩地,其中四亩蔬菜,建两座温室,修复1.6亩大棚,采取规模种植(全部蕃茄),“抢早抓巧,精细管理”,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

5、张关亩村高建华5口人,5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玉米----套香菜”模式。上半年番茄收入16000元(良种+良法)

6、韩春生4口人,3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白菜----秋香菜”模式。春茬番茄实行三层覆盖栽培,收入12500元。

第13篇:蔬菜生产情况汇报材料(材料)

***乡***年度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经济;抓蔬菜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很好,为了便于上级领导检查我乡工作,现将我乡***年蔬菜生产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思路

年初,我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导思想,依据本乡实际,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兴乡,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认真加强对蔬菜产业化的引导,依托本乡“四季春蔬菜、花卉批发市场”,紧紧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种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调动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乡“三线十基地”全面开发,为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开好局。

二、围绕目标,完成各项指标

党委、政府凭借发达的交通优势,充足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及传统的蔬菜种植习惯,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变指导为引导。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强化扩大温棚保护地栽培,舍得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标:

(1)、蔬菜面积---发展到1.1万亩,效益2800万元

(2)、蔬菜单项人均收入----550元

(3)、张关亩等6个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温室大棚、小弓棚面积5500亩,占蔬菜面积50%以上

(5)、蔬菜种植收入万元以上的户,450户以上,4000元以上的户,2000户以上。

(6)、蔬菜科技户1500户以上,培训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实现蔬菜基地10个(张关亩、崔老家、蒯庄、贾烟墩、胡老家、高庄、李汉楼、田庄、袁村寺、张庄)

(8)、推广先进生产模式15个

(9)、引进新品种69个

(10)、先进技术普及率90%

(11)、优良品种覆盖率100%

三、“三线十基地”蔬菜高效开发

乡党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线十基地”建设,沿G310国道、203省道、虞贾路,黄金十字架,重点抓基地建设产业化。目的是较快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种植模公文写作式:

(1)、以张关亩村为中心的1500亩温室大棚无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为中心的1200亩无公害“春包菜(番茄)---秋黄瓜”模式

(3)、以袁老家为中心的3500亩优质“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庄为中心的高架山药、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为中心的“大葱---花菜”模式

(6)、以高庄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汉楼为中心的山樱椒模式

(8)、以贾烟墩为中心的“啤酒大麦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张庄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庄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黄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显著地增加了我乡菜农今年的经济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建设

1、围绕领导决策搞好科学规划,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三期工程建设,在原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350万,硬化二条街道,建造3排门面楼,新开发50亩的停车货场,使大市场的日蔬菜吞吐量达300吨以上。

2、实施“市场推动”战略,促进基地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种植品种和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形成了具有较高外向市场份额的大白菜、黄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结构,拓宽了销售渠道,使我乡的蔬菜走出家门,销向全国,面向国外。

五、典型经济效益:

1、***村是我乡的蔬菜专业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亩,人均0.8亩地,97年刚刚解决温饱。近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温棚发展到480架,人均蔬菜单项收入达2000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乡的秋黄瓜近年已主导了商丘大市场及周边县市场,但在秋涝之年是如何获得丰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实际上是科学技

第14篇:元氏县蔬菜生产实施方案

元氏县蔬菜生产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省会城郊优势,加快蔬菜生产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紧密围绕发展城郊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示范带动为载体,加快培育和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满足城乡居民蔬菜需求,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底,全县发展以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5000亩,2011年发展到2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5万亩,建成4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千亩农业园。

三、蔬菜生产发展重点

一是搞好生产规划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的原则,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北部乡镇的区位优势,充分鼓励和引导农民适度集中、连片种植、规模生产,抓好蔬菜基地建设。重点在因村镇、赵同乡、马村乡和姬村镇建成4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千亩农业园。 二是高标准发展蔬菜基地。2010年新发展的蔬菜生产基地要达到:(1)交通便利,运输方面。(2)土地肥沃平整,

生产潜力较大。(3)规模发展,集中连片。(4)基础设施配套,生产条件保证。(5)栽培结构合理,保障周年均衡生产。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利用其资金雄厚、信息畅通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四是推进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品种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实现蔬菜生产标准化、检测制度化、产品名牌化。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快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陈联记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负责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与协调。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2、搞好政策宣传和技术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外出学习参观、技术培训、典型引导等形式,提高干部群众对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认识,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搞好蔬菜生产建设。

3、加大扶持力度。金融部门每年扶持设施农业贷款不少于1000万元,县政府每年安排设施农业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设施大棚贷款贴息补助。

4、强化科技意识,提高蔬菜产品科技含量。坚持“科技兴菜”战略,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设施农业、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拓市场,对内组织生产、协调关系等作用,促进按市场变化需求及时指导农民调整蔬菜产业结构,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6、创新品牌。充分利用无公害基地认定,无公害产品认证,争创元氏蔬菜品牌。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规程指导组织生产,实现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保证蔬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2010年10月4日

第15篇: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当前几项重要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7月22日市农委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市农委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农办主任、蔬菜办(多办)主任、扶贫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聊城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半年工作会议精神、中共聊城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市农委主任张世杰详细总结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关于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张世杰主任说,我们以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为动力,借鉴现代工业的发展理念,抓项目促调整、抓产业促提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局面。1-6月份,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4.95亿元,同比增加3.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789.59元,同比增长15.47%。战胜三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夏粮喜获丰收,单产达到426.7公斤,增产1.5%;总产达到235.49万吨,增产1.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产销两旺,效益显著提高,总产603万吨,同比增长20%;畜禽养殖稳中有增,牛、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8万头、250万头、135万只、2.3亿只,肉、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7万吨和20万吨,分别增长3.14%、7.86%、1.47%;渔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鱼类产量3.24万吨、产值3.6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8%和16.7%。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10个方面的提升:

(一)狠抓政策落实,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矗上半年,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弱苗补助资金等补贴政策,下发资金6.09亿元;完成了733万元的扶贫项目、1.4亿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了农民减负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落实了土地政策,换发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3.22万份,指导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7.3万亩。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落实,打牢了农业发展的群众基储社会基础,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共规划实施各类农业项目325个,今年实施116个,目前正在实施。通过与省直对口部门对接,新争取农业项目近30个已经落户聊城。千方百计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建设项目,为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发挥了应有作用。

(三)狠抓资金落实,提升农业产业投入规模水平。三年计划投资10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3亿元。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4月中旬以来已经完成投入7.3亿元,占全面投入的31.7%,农业产业投入的大幅增加,创造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良好开局。

(四)狠抓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专业村达到180个,专业乡镇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21家,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131处,乡村农资经营服务网点3258个,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庄稼医院107处。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3家、17家和19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4家。全市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狠抓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今年以来,面对春季长期低温天气灾害,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促春管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了配方施肥、生化防控、“一喷三防”等技术,为小麦生产迎来第八个丰收年发挥了关键作用。畜牧、水产开展了科技兴牧、科技兴渔活动,农机部门积极普及机收机播,全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路子逐步走开。

(六)狠抓改革开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活力。5月底,全市组织了17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余种产品参加了20nn年山东农产品及食品深圳展示订货会。签订销售合同近7000万元,达成招商引资意向协议2500万元。走出去、引进来,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page]

(七)狠抓生态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春季造林13.16万亩,义务植树1560万株,新建和完善林网43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00余万亩,新增绿色食品9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6.43万亩;扶持了4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改造标准化鱼塘6000亩,培育休闲渔业典型4处。同时,农业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饲料打假专项治理等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打造聊城生态农业品牌、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成为聊城农业发展的新特征。

(八)狠抓城乡统筹,提升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12970户;位山、郭口、彭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87万亩,饮水安全工作解决了8.2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徒骇河城区段开发治理工作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九)抓好机关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提高机关效能既是“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信访》等10项制度,举办了解读一号文件、杜立芝先进事迹报告会,实行了公开承诺制度,规范了机关行为,提升了工作效能。

(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严格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廉政准则宣传教育和机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着力解决了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对补贴政策、项目建设、减负政策等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行风民风更加端正,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关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和“全面提升年”活动进展情况,张世杰主任指出,我们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和“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特别重视,宋书记、林市长两个一把手都亲自抓,经常性的检查调度农业生产,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5月1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宋远方到农委调研,对市农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按照全面提升年要求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振兴。6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同志亲自到市农委调研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进展情况,强调要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为抓手,开创聊城“三农”工作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全面提升年”活动和实施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制定的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来农委调研,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过的,这说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我们要真正吃透上情,摸准自身实情,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提升和振兴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促进农业、农村工作跨越式发展。

第16篇:大棚蔬菜生产实用技术

蔬菜优质安全生产及主推品种与技术

烟台味丹周江

一、蔬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一)选择适销对路品种

主要根据目标市场需求,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病性、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的品种。如:番茄——长途运输选用硬度大的大红果,就近销售选用粉红果。茄子——当地销售选用长茄、紫萼品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圆茄品种很受欢迎。洋葱——出口日本、韩国选用黄皮、大型品种;出口俄罗斯可用紫皮或黄皮品种,对个头要求不严格。

(二)合理安排种植模式

依据覆盖方式: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小拱棚——早春栽培。依据市场供应情况:滕州马铃薯实行三膜覆盖,4月份上市,2-3元/斤,效益高。地膜覆盖只能在6月前后上市,0.8元/斤。根据种植习惯:过去寿光日光温室一大茬栽培,近年开始两茬栽培,利用蔬菜两次壮年期。

(三)采用科学管理技术

实现高产目标:包括培育壮苗、适时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等。实现优质目标:包括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等等。

(四)采取品牌认证经营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质量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原料基地认证);采取产品产后处理、净菜包装上市;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新型产业化运作模式——农超对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

二、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为例介绍蔬菜安全生产新品种与新技术

(一)现代日光温室可持续发展的土壤管理

温室蔬菜栽培的施肥管理中,应该重视有机肥的长期施用。菜田培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不应低于30g/kg,在中等肥力的菜田土壤上,施肥增产的最大空间约为最高产量的1/3左右,拿到这部分产量的关键在于合理施肥。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30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已经达到100~150mg/kg条件下继续施用有机肥,并注意氮肥的适宜比例(1:1.3)配施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温室的测土施肥重点是不断根据需要补充不足的氮素,同时钾肥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长期施用优质有机肥一般并不缺磷,可阶段性测土,根据需要适当补充养分。

另外,作物秸秆是温室土壤肥力的良好调控剂。稻草的施用量一般都在10000~20000kg/hm2。根据报道,稻草施入土壤中20d左右,土壤中NO3-N就能下降到较低水平,产品中NO2-的含量也相应降低,且产量显著提高。施用作物秸秆是调控蔬菜温室土壤肥力,特别是降低土壤NO3-N含量的有效措施。

(二)大温差变温管理是综合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般黄瓜等瓜类作物采取大温差四段变温管理,番茄等茄果类作物采取大温差三段变温管理。

1、黄瓜大温差四段变温管理

采用生态防治法,即上午棚室温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过33℃,相对湿度降至75% ;下午室温降至20~25℃,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5~20℃ ,后半夜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2~13℃。采取此法管理,既可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具体操作方法是:上午日出后使棚室温度迅速升至25~30℃,相对湿度降至75%左右。温室条件好的,早晨可排湿半个小时,实现温、湿度的双限制,既抑制了发病,同时也满足了黄瓜的光合成条件,增强了抗病性。下午室温降至20~25℃ ,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即实现湿度单限制控制病害,温度有利于光合物质的输送和转化。前半夜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 ,室温控制在l5~20℃,利于低温限制病害。后半夜相对湿度大于90%,将采取控制温度10~13℃低温限制发病、抑制黄瓜呼吸外,尽量缩短叶缘吐水及叶面结露持续的时间和数量,以减少发病。当夜间温度高于12℃时,可整夜通风。

2、番茄大温差三段(或四段)变温管理

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到22~28℃(在灰霉病发生期可升至33℃时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减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室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室温保持在20~25℃;室温降至20℃,关闭风口以减缓夜间室温下降。前半夜室温应保持13~15℃,后半夜保持在9~13℃ 。也可实行四段变温管理。即上午温度控制在24~28℃,下午20~24℃,前半夜13~17℃ ,后半夜9~13℃。冬季室内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地温应保持在18~20℃,最低不能低于13℃ 。

(三)合理调控光照、温度和湿度,保证大温差变温管理顺利进行

1、调控日光温室小气候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日光温室小气候是在一定的大气候背景下利用设施人工创造的小气候,它的调控受着大气候条件和设施结构的限制,因此其小气候调控的范围是有限的。

(2)不同蔬菜对气候条件有不同有要求,同种蔬菜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小气候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小气候调控必须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来进行。

(3)在调节一个因素时,常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因此这就要求对各种调控措施必须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虑。

(4)调控小气候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在调节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如隆冬和早春必须抓住增温和保温这个关键问题,还要注意市场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

2、温室光照的调控

日光温室是在低温短日照季节开发利用光能资源的设施,由于设施的限制,在许多情况下室内光照不能满足蔬菜的最佳要求,所以光照调控主要是增加室内的光强和延长光照的时间。主要措施如下。

(1)选用无滴膜提高透光率 选用无滴膜作温室的透明覆盖物时,可大大提高透光率,室内的光照条件能明显得到改善,湿度降低,病害减轻。

(2)改进拱架,减少遮阴

我市温室结构有相当部分不尽合理,这些温室跨度小,前屋角度偏小,前面为一面坡,屋内立柱多,棚膜不易绷紧,影响采光蓄热。防冻抗灾、抗风能力差,膜上灰尘、草屑不易扫干净,遮光较多。因此,对这些结构不合理的温室按照当前先进温室的建造标准进行重建或改建,主要是加大跨度和高度,增加前屋面角度,将前屋面改为弧形,将地平栽培改成半地下室栽培。

(3)减少山墙遮阴的影响

除正午之外,由于山墙遮阴,室内存在三角形弱光区。解决办法最好是加长温室长度,减少弱光区面积。

(4)保持薄膜清洁

保持薄膜清洁,经常清除灰尘及其他杂物的污染,增加室内光照。 (5)做好普通聚乙烯棚膜的处理

在生产中,许多菜农为省钱,买普通膜作棚膜,这种膜在使用中内面经常形成大量密集而细小的水滴,水滴吸收阳光使室内光强减弱。用擦抹和振动等方法来清除这些水滴只能收到短时间的效果。经试验,采取盖膜前20d到1个月,把棚膜铺在地上展开,让阳光曝晒,盖膜时把原来朝向太阳的一面朝向室内。若没有晒膜条件,可在扣膜后1个月选晴天无风的中午,把棚膜返过来使用。经过上述办法处理后室内光强比未处理的增加10% 以上,达到或超过无滴膜的效果。 (6)适时揭、盖草帘,增加室内光强度和光照时间

早上揭帘时间原则上以揭帘后室内温度短时间下降1~2℃,随即温度立即回升比较适时。傍晚盖帘后室温上升2~3℃,随后就缓慢下降为适时。如遇到下雪天气,尽可能在中午时分揭开草帘见光,只要室内温度不下降,可尽量延长见光时间。在大风天气,揭开下部草帘并固定好,使温室下部见光。遇到连阴天后骤晴的情况时,则用“花帘”的办法,让植株逐步适当见光。

(7)张挂反光幕

利用反光幕来充分利用反射光、折射光在幕前栽植的蔬菜植株上叠加,以改善作物群体内光照条件,增加光合产物。

(8)人工补光

若遇连阴天气,可用荧光灯、白炽灯或点燃沼气灯补光,以改善日光温室植物生长的光环境。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钠灯、金属卤化灯补光。

(9)调节光质

采取聚乙烯转光膜、彩色薄膜等覆盖材料可调节室内光质。聚乙烯转光膜能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转化成红光或红橙光,减少对作物无益的紫外线增加。红光和红橙光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并能提高室内气温和地温。

(10)加强田间管理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同一种蔬菜移栽定植时,力求秧苗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减少株间遮光;南北向做畦定植最好,使植株尽量多采光;适时吊蔓,并做到整个温室内的植株生长点分布在一个南低北高的斜面上,使植株高矮、错落有序,大量减少相互遮挡现象;合理安排作物种类和种植形式,强光区种喜光蔬菜,弱光区种耐阴蔬菜;适时做好植株整理,及时进行整枝、打权、打老叶等田间管理工作,改善室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采光量。

(11)遮阳

当室内温度超过蔬菜生长适温范围,而通风仍不能降温时,为了防止高温、强光对菜叶、果实灼伤及高温障碍,改善室内作业环境,可采用遮阳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是较先进的遮阳覆盖材料,两者在设施蔬菜栽培上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温室温度的调控

日光温室热环境形成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透过薄膜进入室内,被土壤和空气吸收转化为热能,使温度升高。温室内土壤也不断向外辐射能量,而且温度越高向外辐射能量越多,但地面辐射属红外热辐射。塑料薄膜能让短波辐射进入,但对地面长波辐射有一定的阻挡能力,在温室内形成了辐射能量的积累,使室内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对流是温室内外热量传导的一种重要方式,密封温室,抑制对流,可以减少热量外传,这种现象叫“密封效应”。传导是热量外传的另一种方式,多层覆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外传。夜间或阴天温室的热量主要靠土壤贮存热量的释放。根据温室温度调控的原理及分布特点,应落实好以下措施。

(1)薄膜的选择 选择透光好保温强的薄膜。如聚氯乙烯薄膜作棚膜,可提高温室整体的保温增温能力。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建筑后墙(土墙),墙厚达1m以上,后坡的长度和厚度也要适当。

(2)增大温室容积

日光温室容积越大,其比面积(温室整个表面积被温室的整体容积除)越小,温室的保温性能越好。

(3)提高温室密封性

提高温室整体的密封性,可大大减少热量的散失。建温室时应用棚膜翻包在脊檩处覆盖并搭在后坡上,用泥土压严。经常开启的门应做双层门并吊挂棉帘,或修筑缓冲问。

(4)坚持多层覆盖,防止温度逆转出现

在我市常用的方法是草帘和浮膜相结合的双层覆盖措施,该覆盖法比只用草帘覆盖最低气温提高3~5℃。

(5)正确掌握揭盖草帘的时间

虽早揭晚盖能增加室内光照时间,但揭得过早或盖得过晚都会导致气温明显下降。冬季正确揭盖草帘时间是,盖草帘后室温短时间内回升2~3℃,然后非常缓慢地下降。若盖帘后气温没有回升而是一直下降,说明盖晚了。揭草帘后气温短时间内下降1~2℃然后回升,若揭草帘后气温不降而是立即升高,说明揭帘晚了。生产上也可根据太阳高度来掌握揭帘时间,一般是当早晨阳光洒满整个棚面(前坡)时即可揭开。栽培黄瓜、番茄的温室,盖帘时室内气温不应低于18℃。

(6)起垄栽培、膜下灌水 温室内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灌水有利于增高地温,一般可提高1~3℃ ,同时又增加了近地光照。

(7)挖防寒沟

防寒沟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水平传导,对地温尤其是温室前部地温有明显的增高作用。

(8)通风

通风是最常用的降温措施,日光温室多采用自然通风。一般用两块或三块棚膜拼接形成一道或上下两道放风口。上放风口一般处于温室前坡最高处附近,下风口距地1m左右处。只开上风口时,排湿降温效果较差,只开下风口时降温效果更差,上下风口同时开启时,降温排湿效果最为明显。

通风要根据季节天气情况和室内栽培作物种类灵活掌握。冬季和早春通风要在外界气温较高时进行,而且要严格控制开启通风口的大小和通风的时间,如果放风时间早,或时间长,或开启的风口大,都可能引起气温急剧下降,所以一般冬季和早春不宜放早风。秋冬茬黄瓜扣膜后,初期要经常开上放风口排湿降温,夜间气温低于15℃后,傍晚才关闭放风口(有的扣棚后进行高温闷棚就不必放风)。进入深冬季节重点是保温,必要时只在中午打开上风口排除湿度和废气。冬春茬黄瓜从定植至缓苗,一般是严密封闭不进行通风。蹲苗期适当通风,结瓜期早晨绝对不放风,达到上限温度(32~33℃)之后再放风。

温室种植韭菜、番茄、辣椒,由于这些作物忌讳湿度过大,应注意启用上风口及时排湿。 (9)解决好“三薄”、“两小”问题

“三薄”是墙体薄、后坡薄、草帘薄,“两小”是前屋面受光角度小(前屋面过平),造成进光量少、透射率低、温室容积小(跨度小、长度小)。“三薄”、“两小”导致温室的防寒性差,蓄热量小,散热快。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两项措施:一是变“三薄”为“三厚”,即墙体加厚。二是变“两小”为“两大”:①加大受光面。②加大跨度、长度和脊高,南北跨度8m以上(半地下式可放到10.2 m),东西长度80~100 m左右,脊高升到3.4~3.6m。这样既增加了可利用面积,又扩大了温室容积。容积大蓄热量增加,室内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低温来得迟,持续时间也短,抵御低温能力增强。跨度增加后,3~4道横拉秆要坚固,同时根据拱架所用的材料的牢固程度,室内可设3~4道立柱支持,以防雪雨后前屋面积难以承受巨大压力而倒塌。从实践经验看,这种大跨度、厚墙体、大容积的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有较强的抗御低温能力。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在温室的后墙、山墙外堆积玉米秆,前沿外加一层草帘(又叫裙帘),或内部加一层薄膜,平畦栽培的可临时支架小拱棚;有条件的可用双层薄膜覆盖;严寒来临时室内加木炭火盆、电炉、火炉、点蜡烛等增温。

4、温室水分的调控

温室内的土壤水分来自人工的灌溉,空气中的水气主要来源于土壤表面蒸发的水分和植株蒸腾的水分,由于温室密封性好,水气不易外散,生产中又为了保温通风量又小,水气在温室内积累,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高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比室外大得多,且随外界条件的变化改变不明显。因此,温室内水分条件的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调控措施如下:

(1)合理浇水

浇水是增加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根本措施,因此正确选择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就成为调控室内相对湿度的关键措施。具体要做到: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水;浇温水,不浇冷水;浇小水,不浇大水;浇暗水,不浇明水;小沟浇水,不大沟浇水。

(2)地膜覆盖

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灌水可切断地面水分蒸发,进入室内的阳光大部分不再对地面水分进行汽化,这部分热量作用于室内气体和土壤的加温,所以能显著地提高室温和地温。水分蒸发量的大幅度降低使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急剧下降。

(3)使用消雾无滴膜

消雾无滴膜不仅有普通无滴膜的通光率、保温性、防老化及无滴等功能,而且能使靠近棚膜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到膜的表面,形成水向下流滴,从而防止和消除棚内的雾气,降低空气湿度,相对湿度比普遍无滴膜低10%~12%,光照强度增加20%~25%,棚室内地温和气温升高2~3℃ ,从而大大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4)地面覆草

在大行垄沟内铺5~6 cm厚的麦糠、麦草(最好切碎)或其他秸秆等,具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避免室内湿度过大,抑制杂草滋生蔓延,增温,释放CO2等作用,还为下茬增施了有机肥。 (5)使用烟雾剂、粉尘剂

烟剂点燃后可以燃烧,但没有火焰,农药的有效成分因受热而 汽化,在空气中受冷凝聚成团体颗粒,沉积在植物表面,达到防病之目的,日落后施药最好。粉尘剂是农药原药加上填料混合加工成的超细粉粒,用喷粉器喷施,使粉尘颗粒在棚室内形成飘尘,并长时间的悬浮弥漫,均匀地沉落在植株各部位,省工、省时,防效达90% 以上。施药前关闭棚室,采用退行喷药法,先从一端摇喷,让喷粉管上下左右均匀摆动,沿走道向后退行至出口处,把门关上。喷粉宜早晚进行。实践证明,使用烟雾剂和粉尘剂,既防治了病害,又降低了空气中的水气,收到一举两得效果。

(6)通风散湿、换气保温

当温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通风口,使室内外空气对流,将室 内水气扩散出去,达到降低湿度之目的。一般温室白天控制在25~30℃,超过30℃ 即开上放风口小放风,换气排湿,同时补充CO2含量。

(7)增光、增温、降湿

温室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光能,光照好则温度高。温度升高利于温室内相对湿度降低,不仅病害发生少,而且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能力。增光的措施有建造合理结构的温室,选用消雾无滴专用膜,及时揭盖草帘,保持棚膜清洁,蔬菜作物合理布局,加强植株调整,张挂反光幕、人工补光、推广覆盖双层膜,运用压膜线压膜等技术。

(四)积极推广宣传病虫害的非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始终贯穿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整个过程,为保证蔬菜产品的优质,加强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是肥城必要的。本课题组经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栽培为前提,合理选择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多重措施,以减少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切实保证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提高菜农的农产品安全意识。

1、选用抗病虫品种

通过多年引种试验,选择适宜在我市日光温室中栽培的高抗、多抗优良品种。这对预防蔬菜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如耐低温、抗病的番茄品种:倍盈、齐力达、迪利奥、格雷斯、粉鹤

518、美粉宝石等;黄瓜品种:白玉天使、拉迪特、优秀二号、斯托克、富士冠军等;西葫芦品种:冬玉、法拉利、法利特5号、碧玉等在我市日光温室中栽培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虫优质高产能力。

2、合理轮作换茬

目前,我市日光温室的单作率高,特别是秋冬春一大茬的蔬菜,更是如此。每年都种一种蔬菜,或黄瓜、或番茄容易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发生病虫害,针对这种情况,生产上可在夏季种上一茬小葱或蒜苗,它们的叶片可挥发出具有辛辣气味的硫化丙烯,其根系能分泌杀菌素,两者能有效地抑制空气和土壤中的各种病原菌传播、侵染,或杀死病原菌,对减轻连作病害效果显著。

3、温室土壤深翻改土法 由于温室土壤生产的局限性,连作容易使土壤受到污染。生产上通过合理的土壤翻耕与挨土,也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般深翻后客土深度在10~30cm,不但能克服连作障碍,达到防止病虫害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4、高畦栽培、地膜覆盖

垄作或高畦栽培蔬菜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浇水后积水,而且土壤表层容易干燥,冠层内相对湿度低不易发生病害。一般畦高在15~25cm即可。

由于多数病害当空气湿度达到80~90%时极易发生。可在室内覆盖一层地膜,时间在定植幼苗前一周左右提前覆盖地膜,并应用膜下暗灌技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向空气中蒸发,从而有效降低室内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5、物理防治害虫

有些害虫的发生,不但可以为害蔬菜的根、茎、叶,也可以传播病害,加重病害的发生,在日光温室中使用物理法防治害虫比大田中较容易些。

(1)黄板诱杀害虫。

用60cm×40cm长方形纸板,涂上黄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挂在室内。每室30~40块,用来诱杀蚜虫、白粉虱效果非常好,当黄板粘满害虫时再涂上一层机油,可减少用药次数。

(2)室内设防虫网阻虫。 在温室的通风口及入口处用20目~30目的尼龙网纱密封,可阻止蚜虫迁入室内。

6、及时放风、排湿

由于温室处于密闭状态,浇水后室内的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大田,相对湿度大容易诱发病害。要及时排湿放风,尽量控制叶面不结露。放风排湿应掌握上午适当晚放的原则,当日光温室温度升到30℃时再放风。一般每天在晴天的上午9~10:30左右或阴天的中午进行放风20分钟,当室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以延缓温度下降。进入10月下旬后外界气温逐渐降低,本着放风口由大到小的原则管理。及时通风可以将室内的湿气放出,这是防止病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经常通风还可以将室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去。

7、高温闷棚

(1)在盛夏待作物收获后,浇透水扣严温室一周。可利用太阳能提高空内温度,达到土壤消毒作用,减少土传病害发生,克服日光温室连作障碍。

(2)在蔬菜生产期间如发生病害,可选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温室密闭,升高温室温度,当温度达到46~48℃时维持2小时左右,立即通风。可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如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等。

8、优化群体结构

冬季日照强度小,多低温寡照天气,在生产上,栽培日光温室蔬菜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个体生长健壮的条件,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的群体结构。提倡合理稀植,适时整枝、打杈,避免果菜类蔬菜植株徒长,摘除病叶、弱叶、病花、病果和老叶。蔓性蔬菜采用支架或吊蔓栽培,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9、适宜的肥水促控 (1)合理施肥

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在根据蔬菜的需肥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平衡施肥。尽量少施化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一定要充分腐熟有机肥后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常含有大量的病原茵、虫卵、蛹等,施人温室后,易引发病虫害。另外,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植株抗性的提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科学浇水

温室灌溉与蔬菜病害的发生关系密切。如土壤水分过多,易造成徒长,植株组织柔嫩,抗性降低,容易得病。如果土壤含水量适当,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同时在水分管理上切忌或旱或涝。目前生产上,提倡采用低压管灌溉、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

10、有机沼气的利用

在日光温室内建造个沼气池。利用沼气增温补光,可有效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抗灾减灾与抗病能力。沼液不仅富含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份,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同时沼液具有杀灭病菌、虫卵作用,将减少农药用量。具体方法:

(1)喷施沼液

将充分腐熟的沼液澄清过滤后,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苗期水与沼液配比为3:1,成株期为1:1,使用农药时也可用沼液稀释喷用。

(2)点燃沼气灯

冬季温室内温度早晨气温最低,为提高温度,预防生理性病害及冻害,冬季5:00~7:00点燃沼气灯。春秋两季气温较高,点燃沼气灯主要是提高棚室C02浓度,提高光合效率,一般6:00~8:00点燃沼气灯。阴天可将燃放时间延长到2.5个小时。可有效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的抗逆、抗病虫能力。

第17篇: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

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当前几项重要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7月22日市农委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市农委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农办主任、蔬菜办(多办)主任、扶贫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XX市“全面提升年”活动半年工作会议精神、中共XX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市农委主任张世杰详细总结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关于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张世杰主任说,我们以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为动力,借鉴现代工业的发展理念,抓项目促调整、抓产业促提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践,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局面。1-6月份,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4.95亿元,同比增加3.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789.59元,同比增长15.47%。战胜三十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夏粮喜获丰收,单产达到426.7公斤,增产1.5%;总产达到235.49万吨,增产1.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产销两旺,效益显著提高,总产603万吨,同比增长20%;畜禽养殖稳中有增,牛、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8万头、250万头、135万只、2.3亿只,肉、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7万吨和20万吨,分别增长3.14%、7.86%、1.47%;渔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鱼类产量3.24万吨、产值3.6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8%和16.7%。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10个方面的提升:

(一)狠抓政策落实,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矗上半年,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弱苗补助资金等补贴政策,下发资金6.09亿元;完成了733万元的扶贫项目、1.4亿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实了农民减负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落实了土地政策,换发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3.22万份,指导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7.3万亩。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落实,打牢了农业发展的群众基储社会基础,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共规划实施各类农业项目325个,今年实施116个,目前正在实施。通过与省直对口部门对接,新争取农业项目近30个已经落户聊城。千方百计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建设项目,为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发挥了应有作用。

(三)狠抓资金落实,提升农业产业投入规模水平。三年计划投资10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3亿元。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4月中旬以来已经完成投入7.3亿元,占全面投入的31.7%,农业产业投入的大幅增加,创造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良好开局。

(四)狠抓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专业村达到180个,专业乡镇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21家,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131处,乡村农资经营服务网点3258个,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庄稼医院107处。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3家、17家和19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4家。全市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狠抓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动力。今年以来,面对春季长期低温天气灾害,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促春管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了配方施肥、生化防控、“一喷三防”等技术,为小麦生产迎来第八个丰收年发挥了关键作用。畜牧、水产开展了科技兴牧、科技兴渔活动,农机部门积极普及机收机播,全市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路子逐步走开。

(六)狠抓改革开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活力。5月底,全市组织了17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余种产品参加了20nn年山东农产品及食品深圳展示订货会。签订销售合同近7000万元,达成招商引资意向协议2500万元。走出去、引进来,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七)狠抓生态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春季造林13.16万亩,义务植树1560万株,新建和完善林网43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100余万亩,新增绿色食品9个,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26.43万亩;扶持了46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改造标准化鱼塘6000亩,培育休闲渔业典型4处。同时,农业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饲料打假专项治理等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打造聊城生态农业品牌、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成为聊城农业发展的新特征。

(八)狠抓城乡统筹,提升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12970户;位山、郭口、彭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87万亩,饮水安全工作解决了8.21万人的

饮水安全问题,徒骇河城区段开发治理工作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九)抓好机关建设,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提高机关效能既是“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信访》等10项制度,举办了解读一号文件、杜立芝先进事迹报告会,实行了公开承诺制度,规范了机关行为,提升了工作效能。

(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严格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廉政准则宣传教育和机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着力解决了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对补贴政策、项目建设、减负政策等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行风民风更加端正,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关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和“全面提升年”活动进展情况,张世杰主任指出,我们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和“全面提升年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特别重视,宋书记、林市长两个一把手都亲自抓,经常性的检查调度农业生产,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5月1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宋远方到农委调研,对市农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按照全面提升年要求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振兴。6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同志亲自到市农委调研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进展情况,强调要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为抓手,开创聊城“三农”工作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全面提升年”活动和实施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制定的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来农委调研,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过的,这说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我们要真正吃透上情,摸准自身实情,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提升和振兴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促进农业、农村工作跨越式发展。

第18篇:绿色食品蔬菜生产要素

第二章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

基本知识

(一) 蓝色食品的概念

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Green Food)并非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描述。蓝色象征生命和活力,国际上通将于环境有关的事物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食品良好生态环境,其生产加工全过程既不存在对食品的污染,又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将其定名“绿色食品”。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的开发重视保护和改善食品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同时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直到餐厅的全过程,不存在对食品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绿色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特征以外,无污染和完全性是他的主要特征。

2 绿色食品的分级为了有效推进“绿色食品工程”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绿色食品分为两个级别。

(1)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的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的产品。

(2)A级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的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二)绿色食品的特征

(1)注重原料﹑产品的产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的检测,要求产地的环境为最佳是生态环境,不存在污染。这是判断是否具有生产的基础条件。

(2)生产过程中的全程质量监控,包括生产﹑加工﹑保鲜﹑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不受污染,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

(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三) 绿色食品同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

1.无公害食品无公害蔬菜也称无毒害蔬菜(Innocuousvegtable)或无污

染蔬菜(No-pollution vegetble),或称为安全蔬菜(Self vegetable)。无公害食品是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而制定的食品生产配套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有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行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六大体系。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证蔬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不受损害。二是把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无公害栽培技术,确保产品中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对人体不产生危害的搁置之下。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已经公布的剧毒农药,同时又允许限量﹑限时﹑线浓度使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污染食品中的“无”是相对的,无污染食品中的“无”是指食品中的污染物含量在规定的标准值以下。医学卫生证明,在次值以下人们食用是安全的。所以,无公害食品相对于绿色食品中的A级绿色食品。

2.有机食品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叫法,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食品。石油工业(集约化农业﹑现代农业)虽然使农业产品的产量迅速得以提升,在西方国家甚至出现农产品的剩余,但是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尤其是初级农产品的污染并进入食物链。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一种新的农业体系,以替代常规的农业。提出了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名称。1972年成立于发过的有机农业国际联盟最初由美﹑法﹑英﹑瑞典以及非洲等几个国家发起,现已经分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机农业总的要求是把农业看出是自认的生态体系,应用适当的方法不给环境造成超过自然状态的压力,采用尊重自然生态平衡的机制,避免使用合成化学物。

在他有机农业生产中要求

(1)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水﹑土﹑气)

(2) 大力提倡轮作和施用腐熟的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肥。

(3) 应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利用天然药剂,禁止化学合成农药。

(4) 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抗病虫优良品种。

此外,也提出生产有机食品的栽培操作方法﹑有机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加工食品的要求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有机食品相对于我国制定的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于1993年加入该组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4年建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Center简称OFDC)以促进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坚持IFOAM)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欧盟有机农业日生产规定(EECNO.2092/91)以及德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机农业协会和组织的标准和规定,结合我国农

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制订了《有机认证标准》。该标准是对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基本要求,申请OFDC有机认证者需要与OFDC签订协议,保证执行本标准,并接受OFDC检查员的认证检查。OFDC办证委员会根据审查检查员报告的情况,给符合标准的农场﹑加工厂和贸易单位颁发有机认证证书,并授权他们在有机产品上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志。

有机食品我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畜禽饲料添加剂及转基因品种等。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产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中主要的肥料来源的是发酵好的作物秸秆﹑畜禽粪类﹑绿肥和有机废物。以作物轮作和各种物理﹑生物﹑生态措施来控制病虫害为主要手段。

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一般转会期需要三年左右,转换期内按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三年转换期内所生产的产品称为有机转换产品,经过OFDC检验合格后,发给有机转换产品的证书及标志。三年后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取得正式的有机食品证书,并统一使用有机食品的标志。

由于有机食品需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生产对产地的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是不能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转基因品种,产品的质量标准及卫生标准要求较高。在我国现有的环境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下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地方﹑少数产品获得认证。但是有机食品生产的标准是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国际食品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品的外贸出口量越来越大,发展有机食品蔬菜是克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主要手段。应加大有机食品蔬菜烟柳开发的力度。

第19篇:蔬菜产业化生产考察报告

蔬菜产业化生产考察报告

2007年12月11日至14日,我们组织一行四人赴山东寿光进行了为期4天以蔬菜产业化生产经营为重点的考察、学习;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对蔬菜生产工厂化育苗、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及寿光蔬菜生产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现将考察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理解

1、设施与气候

山东寿光地处东亚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641毫米,无霜期年均195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山西长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温半干燥区,年均气温 9℃,年降雨量411毫米,无霜期年均160天)。寿光蔬菜生产全部采用节能型日光温室进行生产,温室三面采用厚土墙,采光面以钢架竹木混合结构为主,结构简易、保温性能好,温室内冬季最低气温为8摄氏度,不需任何加温措施即可进行周年循环生产。

2、产品与市场

山东寿光蔬菜生产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品种多而不杂乱,采用一片地区一个品种的种植模式,种植规模大,农产品收购方便集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经过当地政府二十多年的大力支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寿光当地的蔬菜种植业依托有利的市场环境,自然而然地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寿光的种植户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有多大产量,就有多大市场;市场优势是寿光蔬菜产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3、品质与管理

蔬菜品质的提升是寿光蔬菜种植业发展长盛不衰的又一主要因素。在寿光,蔬菜品质的提升直接得益于种苗的品质和管理技术;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和种植基地,寿光的种子、农资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成熟。在寿光,种子推广企业在售出种苗前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试种,并让种植户看到试种的效果;同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成熟也为寿光蔬菜品质

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或却的作用,在考察过程中,通过与园区对比,我们注意到:寿光彩椒种植的成功就是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成功。

二、对园区发展方向的思考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对园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作出如下打算:

思路一:学习寿光模式,大力发展优质蔬菜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充分利用长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建设工厂化育苗车间,做一流的种苗示范和推广园区。

在实施的过程中,园区日光温室、连栋温室需进行改造,增加必要的保温措施,连栋温室需增设工厂化育苗设施,资金投入较大,经营风险较高;同时,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思路二:维持园区现有设施,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重点抓好早春、晚秋两茬大路蔬菜的种植,采用承包到人的经营方式,最大限度节约园区经营成本,维持园区经营特色。

第20篇:乡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乡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

乡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小康更需要蔬菜。“抓蔬菜就是抓经济;抓蔬菜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抓蔬菜就是抓富民工程”。我乡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今年蔬菜生产形势很好,为了便于上级领导检查我乡工作,现将我乡××*年蔬菜生产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思路

年初,我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根据县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的指导思想,依据本乡实际,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兴乡,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认真加强对

蔬菜产业化的引导,依托本乡“四季春蔬菜、花卉批发市场”,紧紧抓住“大棚春提前秋延后”高效种植的牛鼻子,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并调动一切科技信息力量,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乡“三线十基地”全面开发,为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开好局。

二、围绕目标,完成各项指标

党委、政府凭借发达的交通优势,充足的光、热、水、土等资源及传统的蔬菜种植习惯,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干部作风,变指导为引导。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村典型(典型模式、典型效益)强化扩大温棚保护地栽培,舍得人力、财力、物力,基本完成了年初目标:

(1)、蔬菜面积---发展到万亩,效益2800万元

(2)、蔬菜单项人均收入----550元

(3)、张关亩等6个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4)、温室大棚、小弓棚面积5500亩,占蔬菜面积50%以上

(5)、蔬菜种植收入万元以上的户,450户以上,4000元以上的户,2000户以上。

(6)、蔬菜科技户1500户以上,培训蔬菜科技人才600名

(7)、实现蔬菜基地10个(张关亩、崔老家、蒯庄、贾烟墩、胡老家、高庄、李汉楼、田庄、袁村寺、张庄)

(8)、推广先进生产模式15个

(9)、引进新品种69个

(10)、先进技术普及率90%

(11)、优良品种覆盖率100%

三、“三线十基地”蔬菜高效开发

乡党委、政府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三线十基地”建设,沿g310国道、203省道、虞贾路,黄金十字架,重点抓基地建设产业化。目的是较快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格局,突出形成了十大种植模公文写作式:

(1)、以张关亩村为中心的1500亩温室大棚无公害“番茄---夏玉米----香菜(芹菜、大白菜)”

(2)、以崔老家为中心的1200亩无公害“春包菜(番茄)---秋黄瓜”模式

(3)、以袁老家为中心的3500亩优质“黑皮西瓜、八里香甜瓜----大白菜”模式

(4)、以田庄为中心的高架山药、大祘模式

(5)、以胡老家为中心的“大葱---花菜”模式

(6)、以高庄为中心的的“辣椒----花菜”模式

(7)、以李汉楼为中心的山樱椒模式

(8)、以贾烟墩为中心的“啤酒大麦套甜玉米-----大白菜”模式

(9)、以张庄为中心的的“早花菜---大白菜”模式

(10)、以蒯庄为中心的“春弓棚番茄----秋黄瓜、(辣椒)”模式

以上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拉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显著地增加了我乡菜农今年的经济收入。

四、“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建设

1、围绕领导决策搞好科学规划,舍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四季春蔬菜、花卉大市场三期工程建设,在原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350万,硬化二条街道,建造3排门面楼,新开发50亩的停车货场,使大市场的日蔬菜吞吐量达300吨以上。

2、实施“市场推动”战略,促进基地发展。通过市场引导,种植品种和结构有了较大幅度的转化,形成了具有较高外向市场份额的大白菜、黄瓜、香菜、辣椒、包菜、芹菜、花菜等“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结构,拓宽了销售渠道,使我乡的蔬菜走出家门,销向全国,面向国外。

五、典型经济效益:

1、××*村是我乡的蔬菜专业村,人口1134人,土地917亩,人均亩地,97年刚刚解决温饱。近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温棚发展到480架,人均蔬菜

单项收入达2000元,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

2、××*乡的秋黄瓜近年已主导了商丘大市场及周边县市场,但在秋涝之年是如何获得丰收的?外界很少知道,实际上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入秋以来,阴雨绵绵50多天,多种庄稼地都形成内渍外淹,不同成度的绝产减产,一般常规管理的黄瓜很难忍耐50天的低温、阴雨,减产9成或绝产,但崔老家村的几百亩秋黄瓜却另一番青枝绿叶、硕果累累的景象。原因是在乡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前期重化控、中期重保瓜、盛瓜期重根外喷肥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局面。亩效益3000元以上;崔福明等科技意识强的户,亩产5000元以上。

3、崔老家村卞庄组菜农张益常,投资3500元建温棚一座,占地面积亩,采取五种五收种植模式“冬蕃茄、套种西瓜、辣椒、丝瓜、豆角”,当季收入9600

元,冬接丝瓜茬种茄子1100棵,收入11000元。

4、胡老家村李电池组菜农代氷建四口人,六亩地,其中四亩蔬菜,建两座温室,修复亩大棚,采取规模种植(全部蕃茄),“抢早抓巧,精细管理”,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

5、张关亩村高建华5口人,5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玉米----套香菜”模式。上半年番茄收入16000元(良种+良法)

6、韩春生4口人,3亩大棚蔬菜,采取“春番茄---夏白菜----秋香菜”模式。春茬番茄实行三层覆盖栽培,收入12500元。

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支柱产业高效益

以乡科技站、农技站为依托,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蔬菜新品种69个,经过试种示范,推广稳定了45个有价值的品种,如大白菜种:日本夏阳、南韩四季王、青杂三号等;番茄种:金棚一号,

以色列148号等;辣椒:洛椒98a,湘研

16、砀椒1号等

西瓜种:黑金刚2号、黑宝等;

甘兰种:金春早88等;

黄瓜种:津优1号、津春2号等;

芫妥种:泰国耐热芫妥、昌龟杂交芫妥等;

豆角种:天子三尺绿、春条901等;

推广的新技术35项:

(1)、温室大棚多层覆盖技术;

(2)、中、晚熟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3)、西瓜嫁接抗重茬技术;⑷、西瓜近地面薄膜覆盖栽培技术;⑸、黄瓜“浸瓜保瓜技术”;⑹、无公害生物农药应用技术;⑺、配方平衡施肥技术;(8)、几种瓜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等; (9)、吡效隆高效座瓜技术(10)、农药混配防病治虫新技术等。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给我乡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

六、今后打算

1、强化科技意识,转变干部作风,,“转变权力作用,发挥知识作用”,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2、突出支柱产业唱好蔬菜重头戏,形成一村一型的财源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明年增加面积2000亩,提高效益人均80元。

3、巩固沿线开发蔬菜示范高效园成果,乡主要干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力争年年有突破。

4、增加科技投入,办好每月二次的蔬菜科技培训班,做到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家家都能靠蔬菜致富。

5、办好搞活四季春蔬菜花卉市场,向基地要资本,向市场要效益。

6、明年计划建成保鲜库一座(500吨以上),通过冷贮和加工,增加反季节市场份额,走产鲜加保鲜节能增效的路子。

《蔬菜生产先进事迹.doc》
蔬菜生产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