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满才乡个人先进事迹

2021-01-0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孝才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北固乡龙楼村党支部书记

高孝才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高孝才,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北固乡龙楼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领导干部,他在实际工作中带领龙楼村11个村民小组,562户农户,党员群众1826人,该村土壤贫瘠,资源缺乏,交通闭,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与村干部一道发扬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的精神,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是北固乡事业单位退休干部。1983年退伍后,曾任新桥乡企业办主任、农机站长,2002年调至北固乡政府工作,2003年10月退休。2004年乡党委政府围绕“选好一个书记,带好一个班子,致富一方群众”的“三个一”原则,该同志被推选为龙楼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支书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改变本村“班子成员思想分散,党员群众思想陈旧,因循守旧,视土地为命根子,征地拆迁工作无人做也没人敢做,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落实”的状况。如何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支持开发建设是村干部的职责所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尽快投入角色,开展工作,他带领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走家窜户,向群众宣传土地开发利用的价值,与老干部、党员、群众交心谈心,让老干部和党员转变思想观念,服从大局,认识到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协助自己做好群众的工作。说归说做归做,看新班子如何给群众谋利益,是开展好工作的重点和前提条件。

一、切实打开工作新局面,努力为民办实事

该村1社2003年新建腾辉延伸路,因部分社员怕土地被占失去生活来源,于是阻挠施工,致使该工程被迫停工两年之久。工作就此入手,用行动来改变群众的看法,得到群众的支持,是他的决心和责任所在。他采取入户做工作,找党员和村民代表交换思想,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认为“这件事做好了,把群众通行难的问题解决了,你就是好书记,解决不了书记就别当了”。道理讲清楚了,法律法规宣传了,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但施工开始三天又停下了,因个别人认识不一致,总想占点小便宜,他利用亲戚朋友关系帮助解释“要致富,先修路,路修不通会影响村民致富奔小康”。停工三天后,顺利施工,满足了群众的愿望。部分群众见面说“新书记能干,这么困难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后的工作我们坚决支持”。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修通了道路。由于道路修通,半年后该社的80余户300人的拆迁任务,只用40天全部顺利完成,群众搬迁至小区,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为以后的土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强化村务财务管理

1、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担任支书初,班子成员思想分散,个别党员认为“你是退休

干部有工资,不应该回来抢饭吃”。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首先,是在班子里分别交换意见,找退休老干部、党员谈心,利用他们的经验和力量来改变个别群众的认识。在工作中,明确各自职责到人头,又互相配合。他给村干部讲,村干部现在的工作“不是动员群众交粮、交款,而是如何落实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实

现开发区推进城乡发展的目标”才是村干部的职责所在。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只有城乡建设发展了,群众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变了,群众满意了,才能说明我们工作做好了。2006年以来,该村新引进项目8个,包括达成铁路扩能,德泉化纤等新征土地700余亩,拆迁近300户、800多人,新建小区4个,无群众阻挠建设和集群上访现象。该村40-50岁人员,就近到企业上班达260余人,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在支部建设方面,利用先进性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成立五个党小组,利用退休后有经验的同志担任小组长,做好党员的帮助教育工作。强化责任,实行片区负责制。中心工作,班子成员相互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既明确了责任,又增强了团结,工作井然有序,村支部多次获开发区、北固乡“先进集体”、他个人多次获得开发区北固乡“先进村支书”等殊荣。

2、深化村务、财务管理,增强基层队伍的向心力

上任之初,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征地拆迁经费由各村民小组自行安排处理,村只管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针对这些现象,加强财务管理最重要,开专题会形成制度,制定大小资金由村统支统付,一支笔审批,先批后支,每月做帐,村干部按规定发放补助,他以身作则,管理出实效,集体经济显著增强。2005年村集体资金只有2300元,到2010年,修村道路用资金28万余元,2011年将各社的道路修成水稳层碎石路,主路修水泥路面,

预计再投入80万元彻底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坚持每季度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向群众宣传“村两委”一年来工作思路和措施,让群众明白村班子一年来应做和所做的工作,公开群众最关心的事宜,这样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清白,理顺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队伍的向心力。

三、心系群众,关注民生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村班子为民办实事的着眼点。

1、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近年来,带领村班子积极采取“上级政府帮一点,村集体挤一点”的办法,为4社打60厘米大、60米深的深井一口,为2社扩埝,花费资金近3万元,切实解决了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

2、解决了行路难问题。由于达成铁路扩能后改建成封闭铁路,该村通行难成为大问题,他多次向上级书面请示,协调相关单位给予资金帮助,得到了达成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支持,规划了

2、

3、

4、

5、

10、11社新桥高岩村至玉堂村的村道路,主路长2800米。各社道路2700米,经费、土地由本村自行负责。2009年6月路基和排水系统全部完工,2010年新桥高岩村至本村境内主路1800米,已修成水稳层碎石路面。2011年规划将本村境内主路1800米改建成水泥路面。把各社道路2700米,修建为水稳层的碎石路面,计划2011年投入资金80万元。根据开发区的实际,国家不投入,村也没让群众集资,但解决了沿途群众通行难问题,

架起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平台,方便了群众,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3树风貌形象,助推发展。

一是抓农房改造,控制盲目乱修乱建,二是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行改厨、改厕、改面墙和庭院建设等风貌整治。

4、倡文明新风,引领发展

将全村划分为4个卫生包干责任区,每周开展一次卫生评比,每年开展卫生庭院的评选活动,应道村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如今的龙楼村,村道路四通八达,电子产业欣欣向荣,小区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和谐,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老百姓都在说:“这都是高书记给咱村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这样的干部才是我们的好干部”。

推荐第2篇:孝满全家

孝满全家

作者:刘清平

指导教师:吴延朝

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初二三班

孝满全家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有关 “孝”的故事数不胜数,而在我这个小小的家里虽然没有“孝感动天”那样惊天动地的故事,却也有着数不清关于孝顺的小小行动。

记得有一次我爷爷生病了,还挺严重的,爸爸连夜把爷爷送到了医院,并且一直陪伴在爷爷身边。爷爷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在那个月里,我只见到了爸爸一次,他只穿着薄薄的毛衣在寒冷的冬天里忙来忙去,忙起来,有可能一天都不能睡觉。爷爷回家以后,爸爸瘦了好多,却还要为照料爷爷忙前忙后。爸爸所做的一切,无疑为我为全家人做了一个好榜样。

妈妈也是全村有名的大孝子,每次做点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奶奶送去。以前和奶奶家离得近,可自从搬家后我们隔了一个村,妈妈还是像以前那样,甚至有时候也会给姥姥送过去。那时候我觉得有必要这样吗?每次和妈妈说,她都是沉默不语。直到有一次,家里买了我梦寐以求的空调,本来我以为会按到我们那个小小的家里,妈妈却说要给爷爷奶奶按,当时我生气的说到:“干嘛把空调按到爷爷奶奶家啊,我可是你的亲生女儿啊!为啥不给我们按?”妈妈这时说到:“孩子,爷爷奶奶还是我的爸爸妈妈呢,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应该照顾他们,你说该给谁按上呢?”我一时无语,但再仔细一想,也是啊,如 2

果我们不照顾爷爷奶奶,还要指望谁呢?妈妈真的给我上了好好的一课。

弟弟还小,却很懂事,他干不了什么活,却会在父母闲着的时候给爸爸妈妈捶背,当爸爸妈妈在干活的时候,他还咿咿呀呀的对他们说“爸爸妈妈辛苦啦!”这些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也帮不了爸爸妈妈,却也让爸爸妈妈很是欣慰。

电视中关于 “孝顺”的广告有很多,本来我一直没觉得怎样。但是,有一天,我也像电视中的那个孩子一样,给妈妈端了一盆洗脚水,妈妈笑着说:“宝贝,你长大了!”我笑盈盈的看着妈妈,此时,我明白,原来孝真是一件很简单很幸福的事。

这就是我们小小的家,一个充满 “孝顺”的家。“子孝父心宽。”让我们和父母和睦相处,共享这世间最美最纯的亲情吧。好好的孝敬父母,让我们快乐无忧过日子。让我们的孝心绽放最耀眼的光芒,结出最甜的果实,让它的光年和馨香芬芳亲情,升华人间真情,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迎接一个人和、家兴、国盛的春天。

作者:刘清平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初二三班 指导教师:吴延朝

推荐第3篇:满 满 的 孝 心

满 满 的 孝 心,满 满 的 爱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人间的真情,不是金钱不是美玉,而是那满满的孝心,那种爱„„

“最美孝心少年”是一期推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少儿节目,下面让我们走进“最美孝心少年”„„

被人称为“奔跑女孩”的路玉婷。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从不接受爱心人士的救助。她只有一边上学一边送机票,才能维持一家人的吃喝穿住。路玉婷爱自己的妈妈胜过爱自己。有一次,因为妈妈病重,她为了照顾妈妈,所以,竟写了一千多字的退学信!多么感人!看到这儿,我已是潸然泪下„„

被人收养的女孩黄凤,为了治好爸爸的病,她求人焊了一张铁床,从家乡走到上海!为了不让爸爸饿肚子,她必须一边赶路,一边捡垃圾。我被她的坚强所深深折服!

看到这儿,我真感到“面具店里失盗——丢脸”。想想我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枕着烙饼挨饿——懒死了”。饭桌上,我嫌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商场里,我嫌这件衣服胖了;那件衣服艳了。再想想路玉婷、黄凤,我真是惭愧。 同学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一口吃不成胖子,一脚踏不到天边”。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刷刷碗、扫扫地„„不要等父母去世了,才懂得珍惜。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六三班

那满满的孝心,满满的爱,会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也要像路玉婷、黄凤一样,关心他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靖雯

辅导老师:王焕霞

推荐第4篇:乡邮政个人先进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

我叫,现年46岁,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在邮政局任乡投递员,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在别人看来,投递工作是一项简单而又轻松的活。而我自己认为投递工作虽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要干好不容易,心中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要求自己,别人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自己要做的更好。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我时刻努力要求自己,争取干出更出色的成绩,也让我更加坚定的树立扎根邮政的信念。

一 个人总结 1 在思想上我丝毫不放松,极力拥护上级制定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并积极贯彻执行。配合上级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加强自己的思想教育,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观念,在日常工作中保障用户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挥自己模范带头作用,集体的事抢着做,带动其他职工争做岗位能手。并且能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以优质的服务来带动业务的发展。 2 在行动上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严格恪守岗位义务制,按照省市局的投递邮件时限,频次及投递深度的要求投递各类邮件报刊,认真执行定位妥投制度,做到不捎点、不甩点、不丢失、不积压延误,严格遵守通信保密纪律,服务纪律和职业道德。 我在本人的任务岗位上勤勤奋恳,用本人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项任务。我在日常的任务中,做到多看、多听、多做。多听听同事在消费中对各种成绩的看法。锻炼本人的各种能力,以等待本人在任务中有更出色的成绩。

3 自2007年局下达职工积分计划,从2007年至2010年,我在职工组名列前茅。十几年来先后被省市县评为“服务标兵” “先进乡邮员”“先进投递员”“个人先进”。 2000年获得市局“先进乡邮员”。 2002年获得市局“先进投递员”。 2003年获得省局“服务标兵”。 2003年获得市局“先进投递员”。

2004年至2010年被县局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投递员”。 4 身为一名投递员,我积极响应县局以上的方针政策,主动配合支局长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能以大局为重,能够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处处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支局的凝聚力。通过多年来的工作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积累经验,争取做到更好!

2011年春季玉米种销售八千多斤,化肥30吨。一本通销售300套。共计四千多元,特价图书一万两千多元,保险一二季度完成40万元。揽储80多万元。积极主动地协调村邮站工作,为唐河局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今后的任务中,我将针对不足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改善,不断的完美本人,平凡工作岗位上一个平凡的工作者,却不甘平庸,日复一日为人民群众真诚地服务、年复一年为唐河县邮政无私地奉献,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继续发奋,创出更好的业绩,做一个合格的邮政人。

推荐第5篇:润物细无声 德孝满校园

润物细无声 德孝满校园

——绵竹市孝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孝德学校以育人为宗旨,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大厦,让学校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一、美化自然环境,奠定育人基础

近几年,孝德学校加大校园环境美化力度,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现在,步入孝德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的自然美景。大操场四周的榕树,教学楼间的茶花、栀子,玉兰……无不渗透花的美丽、清香。花丛中“爱护花草树木”的警句时时警醒学生,学生们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享受着环境的幽雅,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二、着眼德孝文化,培养人文素养

古有“姜诗顺母割爱至孝,庞氏顺夫敬母至孝,安安为母送米至孝”的“一门三孝”之说。孝德孝泉两镇因此而得名。孝德学校依托“一门三孝”的故事,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重点以“孝”与“德”为主题,在深入挖掘中国“孝”、“德”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孝”、“德”文化分崇孝、修德、笃行三个层面来设计。

学校综合楼命名为“德馨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孝行楼”和“品尚楼”。学校有两条路命名为“怀恩路”“侨裕路”,教育学生知

恩于心,感恩于行。学校有“徳孝廊”,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主,四个篇章, “忠孝篇”、“仁信篇”“礼仪篇”“爱国篇”,二十四孝图。学校还创设了电杆文化,以“感恩”和“爱心”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处处是育人之地”是孝德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学校号召全体教师自拟校训,自编校歌,自创校徽。各层楼廊道里悬挂着名人头像及名人名言以及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等作品。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里打骂声,粗言痞语声销声匿迹,文明礼貌语言,自拾垃圾行为蔚然兴起,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三、构建班级文化,丰富文化内涵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人文环境,也为了给学生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地让每位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各班教室外墙上设置了个性墙,主要用于展示各个班级的自我特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自拟、自定、自制了很富创意的班规、班约,在教室里,班主任设计了“光荣榜”、“展示台”、“操行评定栏”等专栏。学生们个个参与,人人争优,营造了不甘示弱,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品位

在搞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净化学生灵魂,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崇尚高尚品质。每周一次的升旗

仪式,旗下讲话,优秀班级评比。学校刚刚拟定了学月主题活动方案。1—2月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月,3月为经典阅读节,4月为创新科技节,5—6月为魅力艺术节,7—8月为综合实践活动月,9月为德孝文化节,10月为阳光体育节,11月为数学文化节,12为英语文化节,学校力争让各项活动更有内涵,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少先队组织的“与雷锋同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国梦之我的理想” “六一庆祝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九九重阳看望老人”“清明缅怀先烈”……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感染了学生,熏陶了学生,使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劳动。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张扬和升华。学生们初步懂得了劳动光荣,知识宝贵,爱心无价,奉献无比的道理。

五、创新制度建设,打造团队精神

孝德学校特别注重制度建设,以制度促教风、校风、学风。近几年,相继制定了《孝德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孝德学校年度考核制度》、《孝德学校班主任考核制度》、《孝德学校教师常规管理制度》等。各管理人员分工负责,职责明确,每天早晨,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少先队礼仪岗佩戴“礼仪巾”在校门口迎接师生。为师生带来了全天的快乐和愉悦。生动、活泼、文明、向上的三十分钟大课间活动,消除了师生疲劳,充沛了师生精力。优雅、工整、美观、朴实的教师办公室,崭新的办公桌椅,统一规范的办公室布置,使教师舒心、安逸。近几年的孝德学校,校园处处欢歌笑语,师生个个朝气蓬勃,那种团结,和谐,温馨,向上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校园。

校园文化是一项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的工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有待不断探索,努力思考。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谱写校园文化新篇章,是我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将会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富的活动锻炼学生。

推荐第6篇:新华乡卫生院个人先进事迹

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

-----黔江区新华乡卫生院李海峰同志事迹材料

李海峰同志在1990年7月招聘到石家镇卫生院工作,1993年1月转正后到原石家区新华乡卫生院从事医疗卫生保健工作,1998年1月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忠厚老实,被组织提拔安排到原石家区杨柳乡卫生院任院长,面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的乡卫生院,他一干就是9年。于2007年5月又被调回拆区并乡后的新华乡卫生院任院长助理,从事防疫工作,2008年3月提拔为该院副院长工作至今。

他在工作中始终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随叫随到,关爱有加。刚参加工作两年期间,他就出诊318次,走遍了全镇每个村民委员会,特别是在杨柳乡卫生院任院长期间,以身作则,白天坐诊,下午和晚上出诊为儿童接种疫苗,经常是泥巴裹满裤腿,经常挨饿受冻,经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他胆大心细,曾经独自一人成功为一产妇徒手取出滞留胎盘,挽救了她的生命,后来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和惧怕。但是他依然坚持这样默默的工作,杨柳乡的卫生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得到了区卫生院、县卫生局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称赞。由于拆区并乡后这几年

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刻苦努力,掌握了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疾控预防工作的基本技能,是我院乃至全区疾控工作的业务骨干,他思想进步、热爱本职、忠心职守、积极钻研、开拓创新,十几年如一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防疫工作者。

一、永不变色的朴实本色扎根基层卫生事业奉献一身 从不谈报酬,从不给领导增加麻烦,从不与职工争吵,从来就是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的工作,从来没有要求组织做什么,一直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平凡的人,但是做到了常人无法完成的工作。为了便于出诊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接种疫苗,使边远山区的儿童能享受到免疫接种疫苗的基本权利,利用一辆二轮摩托车,不管风吹雨打,还是列热当空,还是白雪飘飘,都坚持每月一次分别到石中、梨子两个村巡回接种,他每年出诊90次,在7个村民委员会间巡回医疗3遍,救治危重病人11人,治愈11人。

二、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十八大”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学习教育活动,主动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的指导,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己并收到良

好的效果。五年来,在从防疫疾控工作和院内管理中,努力学习医院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在院内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岗位落实,责任到已。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他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7年来,进社区、进学校、进农家,他坚持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他不断地开展调研分析,不断培训乡村医生,坚持原来每月接种1次,改为时时接种。为了完成全国联网,不懂、不熟悉计算机的他,认真从头学起,请教同事,自己翻着新华字典,不断地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在原来基层数据不全,不准确的现状,不但做到了坚持卡证吻合,还做到卡证与上报系统数据准确,在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得到了这样的优异成绩。

总之,李海峰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于成绩他永不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2014年4月30日

推荐第7篇:刘孝波先进事迹

无悔青春献教育 恪尽职守为两基

——记铁厂中学刘孝波老师先进事迹

刘孝波,男,汉,198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毕业,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现担任铁厂中学地理教学和分管德育、“两基”工作。

该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敬业爱生,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以身作则,并能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在各项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了“工作无小事”的思想,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该教师作为学校班子的主要成员,他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的组织开展,在抓好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亲自组织制定“两基”工作方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自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在这一场“两基”攻坚战中,他坚持以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的教育为宗旨,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使我校高标准地完成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好评,为我县“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过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确保“两基”工作的有效开展,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学校成立了以刘老师为组长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基”工作。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利用各种形式的会议,让大家明确“两基”工作的重要性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义,强化目标责任制,指导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基础设施改造、档案整理和安全稳定工作,并坚持每周汇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安排部署“两基”工作,解决具体问题。为全乡的“两基”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形成了学校“两基”工作事事有人抓,样样有人管,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刘老师在“两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组织制定了《控辍保学制度》、《“两基”工作制度》、《“两基”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责任分明,杜绝了我校教师违规、学生流失的现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为提高教师依法治教意识,他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根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新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为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辛勤工作;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施教的观念,对学生实施爱心教育,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加强后进生的帮教,无论在品德上,还是学习上,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为了使全乡“两基”工作统筹安排,各种数据档案真实、准确,按照上级规定的指标,他主动做好上下协调,抓好“两基”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改进意见。他要求学校“两基”档案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收整;使我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做到教育管理规范,控辍措施到位,办学特色多样。

刘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更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做到教的最优化就要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把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在工作中,他把严格要求与情感管理相结合,为融洽师生感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加强了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解决存在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精耕细作,借鉴创新,最终达到了有效教学。

从教以来,刘老师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其中在2010年春季学期教学水平测试中荣获地理学科全县第一名,在2010年秋季学期教学水平测试中荣获地理学科全县第三名,在2011年春季学期教学水平测试中荣获地理学科全县第四名。在2010年12月撰写的论文《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荣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在2011年7月荣获文山州2006—2010年“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

总之,在刘孝波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的“两基”工作将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他将继续为“两基”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为铁厂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推荐第8篇:十大孝星先进事迹

学习本领为孝敬父母

现年35岁的××*是××*县人,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致残,靠双拐行走。他5岁时,父亲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28岁时母亲又得了脑瘤瘫痪在炕上。因为残疾,他至今未曾娶妻。几十年来,××*硬是凭着超人的毅力和穷家娃特有的拼劲、韧劲和感天地的孝心,给饱受病痛折磨的父母以爱心和温暖,尽心竭力

地报答着父母的养育之恩。

××*是个身残志坚、爱心盈怀和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人。因为家境贫寒,他仅上过5年学。自学完初中、高中课程和山西师大汉语言专科后,被原郭道乡政府临时聘用,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撤并乡镇时,他返村回家,断了生计。但是,这个倔强的小伙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找朋友凑了点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摩托车拉客挣钱。由于车旧,出租车又多,他的收入非常低微,有时一天都拉不上一个客人。因此他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血汗钱,连续5年都没有添过一身新衣裳。可是对待两位老人,他却毫不含糊,每天出车回来,都要买点新鲜蔬菜,一年四季的衣服也总是安排得齐全周到,从不让老人冻着饿着。

为母亲买药在路边冻了一夜

屋漏偏逢连阴雨。XX年,柔肩负重的母亲不幸得了脑瘤。××*痛不欲生,想着父亲患病的20多年里,母亲既当女人又当汉,犁耧耙耱,担茅出圈,又要照顾自己和重病的父亲,受尽了苦累。若是没有母亲遮风挡雨,这个家早就垮了。想到这里,他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和咬出了血的嘴唇说:“不管怎样,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好母亲的病,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养育我长大,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的母亲就这样离去。”于是,他求亲告友,四处借贷,前后十多次拖着残腿往网返100公里以外的临汾市襄汾肿瘤医院为母亲购买专治脑瘤的药。因为手头紧,药贵,他每次只能先买点,快吃完时又去买,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纷,从来没有耽误过。那是寒冬腊月的一天,正值春运高峰,××*买好药后,因腿不灵便没有赶上末班车,过路的几趟车又都不停。为了节省钱继续为母亲治病,他舍不得花钱住旅馆,又怕冻坏了残腿,只好忍饥挨饿在路边不停地走动,度过一个难熬的漫长冬夜。医生被感动了,院长被感动了,医院所有的员工被感动了,破例给了他许多照顾和优惠。经过一年多的服药,花了15000多元,母亲的病情渐渐好转了,而身高仅1.5米的××*却瘦得快要被风吹走。母亲摸着儿子两条细得像麻秆似的残腿,心疼得泣不成声。他却爬在炕上安慰母亲说:“妈不哭,我还年轻,只要妈不痛苦,儿就觉得很幸福。”

像女孩一样照料母亲

8年来,为了给母亲巩固治疗,他千方百计挣钱买药、买补品,有时实在没钱,就瞒着老人偷偷去卖血。他一日三餐天天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喂药、喂汤。8年来,无论出车多乏多忙,他每天早晚都要坚持为母亲擦洗两次身子和帮母亲按摩,使长期卧床的母亲从没长过褥疮。他还像个女孩一样,学会了为母亲梳头,经常给母亲洗脚。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如今奇迹般地坐起来了!只要有人到家里串门,××*的母亲就会流着泪说:“要是没有我这个拐腿娃,我早就埋到地里去了。”

5间上世纪70年代的土瓦房,平整的土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诠释着“孝”博大精深的内涵……

推荐第9篇:十佳孝星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家庭先进事迹

***,女,现年71岁,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下岗职工,在漫长的二十年的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婆婆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邻居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2015年被*妇联授予‚濮阳十大孝星‛。

1990年,婆婆因高血压血管破裂引起的瘫痪,随后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婆婆原本在家还可以帮助***料理一些家务,她可以出去打个零工补贴一下家里,因为婆婆的疾病改变了这一切,并且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婆婆的偏瘫让***最头疼的就是照顾,因为不能动,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每次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生怕婆婆吃得不卫生、不可口,一天三顿饭都要在床上,还要给她变着样的做吃的。因为长期不活动有时解大便比较费力,婆婆体内的大便已干结成块,依靠她自己怎么也拉不下来。***怕婆婆由于排便用力造成脑血管壁破裂,便清洁双手,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硬块的大便从婆婆体内抠出。婆婆通畅地排完一次大便,成为***和家人们最快意的事情。由于长期在床上躺着,难免身上会有褥疮,好儿媳怕老人受罪年复一年坚持每两个小时为老人翻身捶背,每天晚上饭后都要为老人洗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家境不富裕但是***还是想方设法的为老人治病并每周带老人做康复训练,希望老人的身体能有所好转。

谁知好景不长,8年后,婆婆的病情又严重起来。1998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婆婆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还拼命地咀嚼自己的舌头,弄得满口淌血。***见状,连忙用毛巾塞进婆婆嘴里,以免她继续咀嚼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又害怕引起窒息,只好抽出毛巾,用手指抠开婆婆牙齿,让呼吸系统保持通畅。婆婆不自主的咀嚼还在继续,***的手指很快就被咬破了,手指上的血和婆婆的血混在一起,染红了枕巾。十指连心,痛彻心扉,可是再痛也抵不过对婆母的孝心爱意,她坚持着,支撑着,直到‚120‛救护车呼啸着赶来。

婆母住进了医院,以后的三个星期,她一直处于昏迷之中。通过脑部ct扫描显示,她的右脑血管大面积梗塞。如不及时救治,将会留下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植物人。当时,婆母全身插满了输子,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和丈夫轮流陪护,时刻守候在婆母身边,与他们共度难关。三个星期里,***从未脱下过衣服睡觉,脸来不及洗,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可是,每次回家做饭,***也总是打着精神为婆婆做卫生、可口的饭菜。三个星期后,婆母转危为安,恢复了神智。

体力和肢体的恢复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在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楼道里一步一挪地做着肢体恢复活动,开始20分钟一次,后来增加到40分钟。回到病房,她还要给婆婆用开水烫脚,做腿部按摩,请理疗科大夫为婆婆做理疗。天道酬勤,这话一点不假。三个月后,婆婆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医院的大门。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稳健,但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的家庭并不富裕。那时,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丈夫和她自己。按1998年的工资水平,全家工资加起来,1个月也不超过1000块钱。婆婆出院后,为了让婆婆增强体力,需买一些营养品滋补身体,婆婆住院这一个多月下来,家里的收入所剩无几。1998年1月,儿子结婚了。之前,家里给他爱人的订亲礼是1000块钱,这对于那时已经是‚万里挑一‛的年代而言,确实是有点寒酸了。就是到现在,家里还看着10年前家里买的17寸海信彩电,家具还是10年前的简易木质沙发和床铺。直到2010年,才添置了一张餐桌和一台冰箱,那是为婆婆吃饭方便、卫生才买的。除了这些,家里没有更多的摆设了。这些东西,摆在120平方的房间里,整个屋子显得很空荡。可是,这里面有和谐的家庭,有慈祥的婆婆,有和自己一样孝顺的儿子儿媳,***觉得很充实,也很幸福。

***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她身体也不是很好而且常年吃药的情况下,还要每天照顾年过九旬瘫痪的婆婆,在这二十年来,她每天省吃俭用,感冒发烧的小病从不舍得去医院看病,自己熬碗姜糖水喝喝,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别人救济的,从未为自己添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对自己很苛刻但是对老人确很舍得,新鲜水果从不间断,而且给老人弄成糊状容易吞咽,鱼肉也时常给老人换着花样做。她说:‚有什么好吃的先让老人吃,增强她的营养。

细微之处见真情,几十年来,光是在婆婆的饮食起居上,***就下了不少心思。为老人准备的每日三餐虽然几乎没有荤菜,但素菜尽量做到顿顿不重样,让老人吃地舒心,她定期为婆婆换洗、添置衣服,一有空就将老人推到屋外晒太阳,将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怕婆婆躺在床上闷,她挤出钱给老人买了个大收音机,看到婆婆经常乐得跟孩子似的,***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都依着老人们的性子来,从不惹老人家生气。对老人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现在她的细心上,婆婆体温的高低、床垫的干湿、卧室的冷暖,她都时刻挂在心上,甚至是老人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反映、每一个生活细节,她都毫不放过。她对婆母的孝情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弥久弥真。当有人问她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婆婆呢?***总会憨笑着说:‚常言道:‘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人们操劳了一辈子,照顾他们是应该的。

从婆婆患病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7300多个日日夜夜,对任何人来说,都不能不算作人生中的一段漫长经历。对于***来说,这段岁月承载了他从50岁到70岁的时光。在即将踏上不惑之年的门槛之前,她回首过去,仰无愧于自己的父母双亲,俯不悔于自己为孝敬父母付出的20载光阴。抬望前路,她又觉得身上的担子依然很重,因为婆母还需要自己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圣人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为喜,一则为惧。‛***的婆婆都已经是年逾百旬的老人了,光阴难留,岁月易老,怎能不倍加珍惜?殚精竭虑,安守孝道,尽己所能,回报亲恩,让婆婆度过祥和的晚年——这,就是***最大的心愿。

推荐第10篇:钟世才先进事迹

头套着螺丝帽,增加的重量仍压不住他颤抖的右手,文件之上,是一串串歪歪扭扭的字迹。汗,顺着胳膊,像蚯蚓一样爬进衣袖,又湿润了桌子。额头上,一根根筋暴了起来。

然而,他却强忍着淋巴癌带给身体的剧痛,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纪委干部钟世才。

为民请命 铁肩担道义

1991年初夏,刚过而立之年的钟世才调到钟山县纪委工作。从此,他三进信访室,两进审理室,从检查员到审理室副主任、主任,信访室主任,纪委常委,整整18年,默默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的就是矛盾,要化解矛盾,就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钟世才常说:“办理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最重要,只要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到钟山县投资的曾路生,为要回抵押在该县经贸局的3000元医药销售风险承包抵押金,四处奔走,历经3年却无结果。2004年,求告无门的曾路生到纪委信访室上访,时任信访室主任的钟世才立即受理。“按常规,曾路生反应的情况,信访室完全可以把问题转给有关部门。”一位同事告诉曾路生。

钟世才却没有这样做。“踢皮球永远也做不了事。”他坚定地说,“既然他找到了我们,就是对纪委的信任,我们可以吃苦受累,但决不能辜负群众。”

他带领信访室的同志首先到卫生局和医药公司了解情况。当被告知2002年以前医药公司属经贸局管之后,他们又奔赴经贸局,得到的答复是当时分管医药承包业务的领导退休了。

此事岂能因一个人退休就不办了?钟世才又找到了那位已退休的领导,终于查清原委。仅一个月时间,曾路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3000元钱。他说:“钱不多,但我看到了政府的姿态。”

2003年,钟山县石龙镇西江桥、月亮塘两自然村数百名村民因怀疑征地补偿款发放中有猫腻,群情激愤,一起到县纪委信访室反映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造访者,钟世才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然而,为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钟世才同村民挨个谈话,认真地做笔录。随后他又带人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历经3个月调查,一个村干部截留、贪污村民征地补偿款的案件,渐渐浮出水面。贪污村民征地款6万元的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被贪污的征地补偿款全部被退回。村民欢呼声一片。

爱岗敬业 带病办大案

在同事当中,钟世才一直有个“活字典”的外号,在法规条例的应用上,他从来不翻书,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这个身材瘦小、不善言谈的普通人,真的是个天才吗?

笔者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找到了答案。在他的工作日记首页,抄录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说到这事,钟世才略显羞涩:“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我有一个专用的硬皮本子抄录各种条例。自从生病,没力气写子了,就偷懒只抄有关信访的内容······”

2006年3月,一直自信身体没问题的钟世才出现满脸浮肿的症状,在家人和同事的催逼下,他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结果出人意料,淋巴癌!

在南宁医院和县医院住院治疗的日子里,钟世才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与煎熬:病情好转,恶化;好转,再恶化;更何况他的心还在工作岗位上啊。

听说钟世才得病的消息,许多同事不禁叹息连连:“这样好的人,怎么就得了这个病!”

2007年9月,身体刚有好转,钟世才就回单位上班了。“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由于身体虚弱,他四肢经常颤抖,甚至不能写字。写字的时候,为了把右手按在纸上,他在笔上套了一个大螺丝帽,已增加笔的重量。

2008年5月,一个十分棘手的案件转到了他的手上:钟山县回龙镇、红花镇民政办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套取、截留、私分、贪污民政救灾救济物资。

“这个案件估计背景比较复杂,建议应付一下算了。”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

钟世才义正言辞予以拒绝:“不管有多复杂,只要关系百姓利益,不仅要查,而且要严查!”

为搜集证据,钟世才前往公安镇一位刚刚去世的孤寡老人家里调查。

2007年,上级部门曾到这位老人家里走访,因发现其家徒四壁生活困难,特意下拨1000元让老人修缮房子。然而,钟世才调查中发现,公安镇民政办有人竟把这1000元纳入个人囊中,结果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得到这笔修缮款。

钟世才下决心要把这个案子查个一清二楚。

然而,一时间,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指责声、怨恨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邪不压正,只要我们还真理于老百姓,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关键时刻,钟世才沉着冷静,鼓励第一线的办案人员。

钟世才拖着病体,连续战斗在办案第一线,禁用2个月时间,这起案件就水落石出:钟山县民政局原局长等一批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他的付出,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200

1、2002年获县优秀党务

工作者称号,200

3、2004年获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被贺州市纪委纪检监察系统三等功一次······

廉孝两全 铁骨柔情传美名

走进钟世才家,四壁萧然,1996年买的沙发和茶几前,只有一台旧电视,除此之外,别无长物。钟世才每月1000多元工资,最多时要养活一家5口人。

他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一切。查案时,有些人暧昧地笑着,递给他用信封装着的“小小心意”;一些人在他的全力奔走下得以澄清事实后,也曾感激地往他手里塞东西······

可钟世才把这些全部推开。他嘴边始终挂着一句话:“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钟山县纪委副书记邓杰说,她每次审帐,都情不自禁地想起钟世才。2001年的一天,她拿起钟世才递来的报销单,愣住了:单子上贴着面值80元的手撕发票,下方却注明——实报75元。“这5块钱也报了吧,现在还有谁这样报账的?”钟世才却坚持:“这顿工作餐确实是花了75元,我不能对不起公家。”

钟世才不但是工作出色的好干部,还是有口皆碑的贴心好女婿。尤其是他数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瘫痪的岳父岳母,被乡里乡亲广为传颂。

从1985年结婚那天起,他就把当时已年逾古稀的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2002年,不幸降临到钟世才家:已经93岁高龄的岳父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年近90岁的岳母又因跌跤骨折导致瘫痪。面对两个瘫痪的老人,钟世才悉心照料,喂饭喂水、擦身换衣······

在钟世才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两位90多岁高龄的瘫痪老人,卧床两三年,直至逝世,总是干干净净,从未生过褥疮,房中连一点异味都没有。

但面对亲人,钟世才总是感到很愧疚:妻子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起了清洁工;儿子大学毕业他也没帮着找个工作。

······

采访结束后,我们看着钟世才在病床上朦胧睡去。才做过化疗,他需要休息。他的口中时而还说着与工作有关的梦话——人虽病了,但心仍然在工作岗位上。

面对此情此景,贺州市纪委领导说:“钟世才是我们贺州市纪检干部的标杆啊!”

第11篇:好力保乡包德福杨才先进事迹

小村官 大作为

---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乡包德福村

党总支书记杨才

杨 才,男,1964年1月出生, 1994年7月入党,1992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乡包德福村党总支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任村委会出纳员、副主任,1996年6月至今一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他十几年如一日,忠诚党的事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忘我工作的模范行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

以建强支部为切入点,树好形象召唤民心

杨才同志所在的包德福村位于好力保乡的最北部,全村辖3个自然屯,耕地面积13270亩,户数476户,人口2010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杨才同志担任村书记以前,村党支部支委成员由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而集体辞职,作为临危受命的他深知党建工作对凝聚队伍、促进发展、保持农村和谐稳定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他立足

1 大党建思路,把建设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培育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建强支部作为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措施,他率先在全村推行了党员“双线管理”工程,党员干部“双述、双评、双诺、双量化”、“倒臵式”民主理财、发展党员“六步法”(推荐优秀村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票决发展对象、公示发展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村班子千分考核等工作机制。在村级建立党员服务站、在自然屯建立党员服务点,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完善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推行了村民代表会议常设制、民主决策“五步法”(党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监督实施)和“三资一章”(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村委会公章)民主管理制度,实行了村民的村务公开监督、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日常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四个双向的民主监督机制,规范了村级权力运行。通过几年的努力,包德福村形成了管理民主、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7月被兴安盟委评为《“五个好”嘎查村

2 党支部》,2009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2010年1月受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在杨才同志的带领下,班子成员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真正做到了在其位、谋其职、尽全力,形成了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共识和合力,打造出了一支勤政廉政、群众满意的村两委班子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党员队伍。

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抓好发展凝聚民心 杨才常说“作为村书记,就是要让群众日子富起来”。 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他与村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充分调查研究,立足于玉米主产区的优势,决定大力发展生猪产业,但老百姓对发展生猪还很陌生,没人愿意去尝试,眼看着这么好的产业,旗里又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老百姓不愿去做,杨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带动群众发展生猪产业,他带领村民外出学习,请专家来村讲座,逐户做群众工作,

3 在他的努力下,当年全村就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规模化养猪3个,200平方米以上规模养猪大户5个,发展生猪散户养殖300户。目前生猪养殖已成为包德福村的主导产业,实现了人均增收1000元;为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杨才同志又把眼光放在了劳务输出上,经过他多方奔走,建设了包德福劳务输出基地2个,培养劳务经纪人5人,实现年转移剩余劳力700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使村集体资源与农户生产相结合,实现双向增收,杨才费了很多脑筋,探索出了两个双向增收的路子。一是发展以 “小林场”为载体的速生丰产林建设,实现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双增收。他利用速生丰产林中可兼种农作物的特点,将村集体林地承包给贫困户管理耕种,种子、化肥等开支由村集体投入,贫困户负责林木和田间农作物管理,年末利润分配时扣除村集体投入后纯利润的70%给贫困户,30%交给村集体。实现了村集体与贫困户的双增收;二是发展以“小农场”为载体的高效农业,实现村集体和科技示范户双增收。采取承包户

4 负责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村集体负责担保贷款投资的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办法,将村集体优质水浇地做为示范田承包给本村懂科学技术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农民,实现了村集体和科技示范户的双增收。2010年,包德福村农民人均村收入达到7000元,同比2006年增加2400元。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办好实事感动民心

杨才认为,“只有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才会支持你”,要做好村级工作就要真正做好“惠民”、“富民”、“亲民”三篇文章,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几年来他带领两委班子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仅将国家对农民的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全部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还带领村两委班子利用壮大后的集体经济,实施了七项惠民政策。一是实施奖学、助学政策,对考取重点高中和中专的奖励200元,考取专科奖励300元,考取本科奖励500元,考取研究生奖励1000元;几年来,共为51名学生发放奖学、助学金2.5万元;二是实施有

5 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村集体投入7.47万元,为全村467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三是电脑进村工程,村民安装电脑宽带,村集体给报销一年的宽带入网费,几年来共为村民报销宽带费1.2万元;三是为全村的中小学生支付意外伤害保险金,几年来共支付保险金2万元;四是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对首次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农户奖励20元,对双女结扎户奖励100元;五是从2006年起为全村2010名村民交纳合作医疗个人统筹资金;六是发展新型能源,为农户免费建设沼气池100座。七是协调农业银行在包德福村实施“阳光信贷工程”,为全村农户发放惠农贷款1000多万元,为农民发展产业、创业致富搭建了一条绿色、快捷的融资通道。同时为满足党员和农民培训、文体娱乐活动、村务公开的需要,村集体投资80万元,建设了集办公,党建、综治、计生宣传,村务公开,村民培训,文体娱乐活动六位一体的党建综合办公楼。配套建设了计划生育文化大院,文化宣传长廊,门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并实施了硬化、绿化。为提高农民精神

6 文化生活搭建了平台。

杨才同志1999年被中共扎赉特旗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2002年、2004年、2008年、2009年先后五次被中共扎赉特旗委员会评为优秀嘎查村党支部书记。

第12篇:捐资助学 情满土乡

捐资助学 情满土乡

林川乡唐日台小学撰稿:周成义2014年7月14日

2014年7月14日上午,青海安源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海东市行业协会一行来我校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梁健、青海安源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海滨等领导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宣传保险奉献爱心。中心学校领导董书记、唐日台小学校长乔文良代表师生向来我校献爱心的来宾表示感谢,并回赠锦旗一面。

青海安源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海东市行业协会一行向唐日台小学捐赠的有彩笔91盒、书包91个、铅笔盒91个、铅笔91把、篮球3个、足球3个、羽毛球拍4付、羽毛球2盒、乒乓球拍4付、乒乓球5盒、保温杯7个总价值合计10024元。另外,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海东市行业协会还向唐日台小学捐赠现金5000元。

此次献爱心活动受到青海经济频道、互助电视台两大媒体的关注。

第13篇:满乡秋韵摄影讲话

在剑锋杯“满乡秋韵”摄影大赛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冠名单位的企业家们:

大家好!在剑锋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由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组织的剑锋杯“满乡秋韵”摄影比赛,在县摄影家协会协办下,圆满完成了摄影比赛的全部内容,通过作品评选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任评委对全县609幅参赛作品的初评、中评和定评的三轮淘汰评选,共有58幅作品获奖,严格按照参赛规则,公平、公正地评出了这次影赛的等次奖,其中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入选奖30名。

在此,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向支持这次摄影比赛的剑锋集团、县摄影家协会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对获奖者表示祝贺!

“满乡秋韵”摄影比赛活动,是县委宣传部2011年的一项工作,由旅游局牵头组织这项活动。目的是通过影赛不仅能开拓摄影者视野,提高摄影的鉴赏水平,跳出“机器加人、领导加会场、领导加群众”这些固有的拍摄定式,把大地景色自然之美、把艺术摄影刻意追求创作之美融合在摄影的瞬间定格之中,不断提高摄影的画面质量,提高摄影的可视性,锻炼摄影者用艺术摄影的眼光拍摄照片,而且重要的是展示宽城满族自治县旅游景区、景点的美丽景色,全面提升宽城旅游知名度,开拓旅游市场,推介旅游产品,这才是这次影赛的真正目的。这项体验也才刚刚开始,希望我们的摄影家和热爱摄影的爱好者以后积极参与类似活动,也请我们的企业家们、实业家们多多支持这些有益的活动!

为了保证此次摄影大赛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由县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委会主任,县旅游局局长、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承德剑锋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负责日常工作。县旅游局按照县委宣传部工作要求,于2011年10月下旬组织召开了由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及全县部分摄影爱好者参加的剑锋杯“满乡秋韵”摄影大赛的动员会,对大赛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满乡秋韵”摄影比赛活动受到县摄影界广泛关注,来自全县各个部门的30多名参赛作者,除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外,许多热爱摄影的基层工作者也积极参与,上至年过花甲的老者,下至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用手中相机捕捉满乡旅游景区、景点的美景,并踊跃参赛。经过历时近20天的征稿,我们绝大多数参赛作品符合评选要求,从众多的画面中我们看到,每一位作者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为了拍摄到满意的画面,许多人穿梭于景区景点、城镇街道,深入偏远乡村拍摄景区景点秋天的画面,创作积极性高涨。同时,我在这里再次感谢各景区、景点给予拍摄者大力支持。从整个参赛作品来看,对主题的理解、深化还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满乡秋韵”主题摄影重点要突出的,就是通过镜头反映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调结构、促发展,捕捉宽城生态休闲旅游园区内重要景区、景点的信息,一种秋的风貌展示,是大写意的“秋”,而不是纯艺术创作小写意的秋。她的内涵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等等诸多方面,所以,从整个参赛作品看,多数作品反映的是春的自然景观,导致对主题的升华不够,这也为我们的参赛者在以后的参赛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比赛不是目的,通过这种形式切磋技艺,总结提高,用艺术的眼光拍摄照片,用敏锐目光拍摄好艺术作品,是我们摄影者永远的追求!也是我们摄影人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最后,利用这次颁奖良机,希望我们摄影协会、摄影记者及广大摄影爱好者认真做好准备,在今年,我们还要举办以旅游宣传为重点的摄影大赛活动,通过摄影大赛的举办展现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强劲发展,希望大家为办好摄影作品展出谋划策,奉献出精品杰作,努力提升宽城摄影人的整体社会形象。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励,为宽城摄影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14篇:满乡雪情散文

满乡飞雪是黑土地上一道瑰丽的风景,她似一位刚柔相济的北方女子,来的时候,或低回婉转或气势磅礴,满乡总是敞开黑土的情怀深情容纳。

雪花飞飞扬扬、袅袅婷婷从天而降,来得轻柔、来得细腻、来得有些措手不及。每一瓣花都晶莹剔透,气息里带着甜丝丝的凉意,似放飞的蝴蝶,有着美到极致的落落大方。

听雪花的声音,窸窸窣窣旋着清纯的裙摆,带着纯自然的乐音,悄然拉开冬季的序幕。“落雪了,真美!”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和赞叹。

雪花是冬的精灵,调皮地栖落你的肩,偶尔钻进衣领里或者吻你的手,凉丝丝的与你嬉戏,好像在提醒着你:“我来了,你的冬天不会寂寞。”,你在欢喜中抬眼望去,周围的房屋、荷塘和树木都披上了一件鲜亮亮的白衣,宁静的浑江水、巍峨的五女山全都笼在白茫茫的世界里。

一阵风过,雪下得紧了,刚才还是温声细语,突然四面八方旋舞着,四周变得迷乱混沌,让你辨不清方向,让你的思绪在雪的世界里肆意驰骋。

风雪中险峻挺拔的五女山,不知是否听到两千多年前那日夜不停哒哒的马蹄声,是否听到北扶余王子朱蒙历尽艰险而又刚毅不屈的一声长啸?居于高山之巅的纥升骨城,古城墙上不知是否曾在风雪中燃起战时的烽烟?声名鹤起的高句丽王国,威武的王子是否曾在风雪中执剑呐喊?祥云瑞雪,是否曾使王子燃起千秋霸业的愿望?

历史的车轮在风雪里旋转,不知是否听过五女屯兵那美丽而又古老的传说?是否幻想过她们修筑城堡除暴安良那英姿飒爽的倩影?五女山这个神奇而又闻名遐迩的名字,承载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满乡人的祖先无与伦比的勇敢和智慧!

雪花依然在肆意飞舞,蜿蜒的浑江水,秀美的桓龙湖笼在茫茫的雪野中与五女山紧紧相依。你看到水上渔舟了吗?你是否嗅到满乡的鱼米在风雪中已经传出浓浓的香味。

试想,几位在寒风瑟瑟旅途中的行人,冒着风雪推开吱吱扭扭半人高的柴门。一盆温暖的炭火,一锅热气腾腾的杀猪菜,几条鲜活的浑江鲤鱼,一瓶辣味十足的老白干米酒,率直而又热辣辣的东北话,韵味十足的满乡人的热情顿时热气腾腾地飘出农舍。盘腿坐在热热的火炕上,呷一口米酒,唠几句贴心的家乡话,疲惫顿无,足以消释户外的冰雪寒天,那是何等的舒适和惬意!

雪花飘累了,又收起方才的火爆和肆虐,就那么几片,零零落落栖息在路旁的枝桠上,装点着荷塘里灰黄的枯荷。

闭上眼睛,好像听到满乡人喧闹奔放的唢呐和锣鼓,对,那就是热情洋溢的东北大秧歌!你可曾记得雪地上那踩着花样高跷的舞步?那装扮奇特的各式捧腹的角色?那系在腰间耀眼的彩带和手中神奇的花扇?那甩开的臂膀是满乡人的豪爽神韵!

广袤丰腴的黑土地赋予满乡人纯朴而豪放的风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融着泼辣幽默和稳重大气。不信,你看眼前的雪花吧,将满乡人的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挥洒的那样淋漓尽致!

冬天来了,你无论是在花香四溢的南国还是在风雪正盛的北方,是否渴望来满乡来做客了呢!

第15篇:西兴乡养猪示范户刘孝春先进事迹1

紧抓市场经济形成规模化养殖

西兴乡养猪示范户刘孝春先进事迹

近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猪肉市场紧俏,猪肉价格稳中有升,规模养猪业的兴起已经形成了“朝阳产业”。依托孙吴县委县政府提出“牧业强县”的战略方针正确指引下,在孙吴县西兴乡一个总投资达70万元,占地面积1400 m2,相连4栋栏舍,年出栏达2000头猪的规模养猪场呈现在过往行人面前,该养猪场就是勇进村村民刘孝春2006年独资兴建、2010年改扩建的。他的养猪厂地现有存栏生猪317头,其中可繁母猪168头,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几年来,刘孝春积极发展养猪产业,经过艰苦创业,锐意开拓,走出了一条依托科技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绿色生态养殖致富之路。

一、选好项目,走养猪致富路

2006年底刘孝春决定重新上个致富项目,从360行中他选择了养殖业,当初又定不下来养什么,没有确定下来,2007年由于国家价格上涨,生猪生产前景看好,他首选定位养猪上。年初他与多方联系,购置废旧门窗150多个,前往辰清购置木材,当时资金较紧,砖厂外赊的砖钱没有给,想办法从朋友、亲属及信用社借贷进50多万元,进行标准化

1猪舍建造,已购进母猪22头(皮杜)杂交品种,又从绥化购进因特兰猪15头,其中种公猪5头,迈出他养猪致富的第一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养猪提供良好条件

刘孝春发展养猪业以来,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2010年初他投资70余万元,建造1400多平米的适用猪舍4栋,自打一口深水井,购进饲料粉碎机等先进设备,他的养猪厂一步步成长起来,为形成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科学技术,实现集约化管理

实现养猪的集约化管理,仅靠敢想敢干,凭一股冲劲和拼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应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刘孝春把应用科学,提高养殖技术当做养猪生产的第一要务,抓住一切机会,利用闲暇时间,到县乡畜牧兽医部门系统学习养猪技术,并通过订阅杂志、上互联网搜索、购养殖光盘多渠道搜集养殖贸易信息,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市场、引进新成果、不断强化自身技术本领和掌握市信息的能力。刘孝春深知科学饲养管理是养猪的关键,他的养猪生产成功主要是把住了以下二点:一是防疫灭病。防疫灭病工作是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刘孝春养殖上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对有异常的猪进行及时确诊与治疗。他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疫病的易发期进行定期免疫注射,如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苗的注射,及时定期对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进行驱除,定期对猪进行补

硒补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此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并保障了猪群的健康。二是优质繁育。在繁殖工作上加强了母猪的饲养管理,对空怀母猪及时补饲调好体况利于配种,对仔猪、妊娠猪、瘦弱的母猪进行补给适量的精料用于恢复体质。对种公猪的管理上也得到了加强,两年来,他先后购入了优质种公猪10多头,由此他的猪群配种率和产仔率都高于同行业。而且猪群质优体壮,经济效益也高于同行业。

2010年他的养猪厂形成了繁育、育肥、销售为一体化的养殖基地,年生产仔猪500头,育肥猪300头,出栏2000头以上,他养的猪肉畅销往孙吴、黑河、哈尔滨等市场,为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好典型。

第16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我叫×××,家住××镇水泥预制厂,在××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成人,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来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赶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吃力地低这头,呕吐不止.我没有再多想,立马撑起雨伞,找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奶奶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事迹材料《孝老爱亲先进事迹》。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门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门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几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好心就有好报,我门对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她们对我门儿孙的疼爱,每当工作都忙的时候,父母总是能给我门烧好开水、作好饭菜,奶奶还能照顾好小孩子,使我门安心工作.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我们堂兄弟六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门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门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她们。比如:每当奶奶住院交药费的时候,我们兄弟六人都是争这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奶奶。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每年孝敬父母赡养费都是多给。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闹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门之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也没得到,到是受到了别人的指责,是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最终走上法庭.我门要本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本这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他门兄弟之间、我门妯娌之间的关系.这些年来,正是她门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法,使我门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邻里关系

我的家住再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零几户人家,这些年来,我门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这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我门有一个邻居是从外地搬来的,家境较为贫寒,他的儿子经人介绍毫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但家里穷的连见面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我给了他二千钱才应付过去,后来结婚,照旧拿不出钱办喜事,为成就这对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犹豫的拿出二千元钱来,帮他门办了婚事,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动得他门的老母亲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讲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第17篇: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先进事迹

XXX,男,57岁,中共党员,XXX职工。

他三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他有一个特殊而又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两个姐姐、一个兄长,兄长小时候因病致残成为了聋哑人,80年代初,同为聋哑人的嫂嫂生下侄儿,侄儿哺乳期过后,XXX担心哥哥嫂嫂无法教侄儿说话,他主动将侄儿接回自己的家,自己手把手的教孩子说话写字,连大侄儿的两岁女儿都有些妒忌说:“您都没对我像弟弟这么好”。侄儿生病时,他带他看医生,连医生都称赞他这个叔叔胜似父亲;侄儿上学时,他怕哥哥嫂嫂无法辅导孩子,常常背着侄儿扯着女儿上下学,就这样,他带侄儿11年,直到他小学毕业。在家人眼里,都说我们家又多了一个儿;在别人眼里,都说这个侄儿和他儿子没两样。

2011年前,XXX和父母的住所相邻,经常看到他买菜买面为父母做饭,吃完饭陪父母散散步,一幅幅颐养天年的景象,羡煞旁人。然而2011年,母亲不幸身患脑瘤,躺卧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而父亲已年过九十,无法照料,XXX承担起了照料母亲重任,白天由聋哑的哥哥照顾母亲,夜晚他下班回家,除去一身疲惫,照料母亲,为母亲洗脚、按摩、翻身,洗漱完完毕后,陪父母聊会天,看着他们安然睡去,自己却无法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他担心害怕自己熟睡后,会

发生什么,儿子经常半夜三更来到父亲的旁边,说:“爸,我替你守一会儿,你去好好睡一觉,有事我喊你。”但XXX总是不放心的说:“没事,熬一会就天亮了,你去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然而这样的照料,并没有得到幸运之神的照顾,2012年,XXX的父亲也瘫痪在床,如此一来,加剧了照顾老人的困难。

光阴荏苒,老人们身体一天不如一天,XXX不顾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瘦弱,对老人的照顾反而更加体贴、周到。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XXX用他四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颠覆了它。他每天准时在清晨5点起床,为两位老人准备饭菜,早饭准备好后,给老人们洗漱,换纸尿片,为老人擦便擦尿,常常弄得满手都是,但他毫无怨言,无悔付出着。为了避免父母因长期躺卧在床生疮,他每天为老人擦洗、翻身、按摩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几千个日夜如一日,直到父母去世。老人生前常说,有这么好的儿子,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

XXX用自己无私的双手托起了老人们的老年生活,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便成了他无言的承诺。

第18篇:敬老“孝星”王小平先进事迹

哈场敬老“孝星”事迹材料

王小平,女,52岁。从2000年开始,父亲就与其生活在一起,至今11年。家有一女,现年25岁,毕业于集宁师专,在东乌旗幼师学校实习。

2001年,爱人与母亲相继去世,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这之后在2006年又下岗,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仅仅是父亲的退休工资、生活补助费及母女两人的低保。父亲今年76岁,身体一直不好,检查患有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炎。曾外出就医,但昂贵的费用实在负担不起,还要供女儿上学,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照顾父亲,父亲每天的饮食起居她都悉心照料,饮食上,饭菜不仅要做到可口,更要易于消化,那些偏凉偏辣的食物她都尽量不让父亲吃。父亲的衣服也要定期换洗。父亲的年纪大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也会让他卧床不起,她会给父亲及时去拿药,给父亲按时喂药,父亲怕她累,她每次都会笑着告诉父亲放心没事的。

物质上对老人的照顾是必要的,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点王小平都做到了,平日和老人在一起看电视,她一定给老人选他爱看的节目,并且陪他一起看。另外,还鼓励父亲多出去转转,多与邻居的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心情上愉快了,精神就不空虚,他对生活就会有热情。“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精神饱满,对身体状况十分有益处。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更能诠释“孝敬”这两个字。老人正是需要点点滴滴,二十年如一日的关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关爱老人,日月积累,也就做了一件孝敬老人的大事。

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王小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滋润老人的心田,她的孝心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艺术”,感染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她是快乐的,因为她以孝敬为乐;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的爱在传递着人间的温情,回馈她的是理解和关怀,她为子女树立了榜样,让爱世代相传。王小平这种可贵的行为,于平凡中见伟大,弘扬了社会孝心孝行的风气,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第19篇:敬老“孝星”王小平先进事迹

哈场敬老“孝星”事迹材料

王小平,女,52岁。从2000年开始,父亲就与其生活在一起,至今11年。家有一女,现年25岁,毕业于集宁师专,在东乌旗幼师学校实习。

2001年,爱人与母亲相继去世,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而这之后在2006年又下岗,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仅仅是父亲的退休工资、生活补助费及母女两人的低保。父亲今年76岁,身体一直不好,检查患有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炎。曾外出就医,但昂贵的费用实在负担不起,还要供女儿上学,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照顾父亲,父亲每天的饮食起居她都悉心照料,饮食上,饭菜不仅要做到可口,更要易于消化,那些偏凉偏辣的食物她都尽量不让父亲吃。父亲的衣服也要定期换洗。父亲的年纪大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也会让他卧床不起,她会给父亲及时去拿药,给父亲按时喂药,父亲怕她累,她每次都会笑着告诉父亲放心没事的。

物质上对老人的照顾是必要的,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两点王小平都做到了,平日和老人在一起看电视,她一定给老人选他爱看的节目,并且陪他一起看。另外,还鼓励父亲多出去转转,多与邻居的老人拉拉家常。老人心情上愉快了,精神就不空虚,他对生活就会有热情。“笑一笑十年少”老人精神饱满,对身体状况十分有益处。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更能诠释“孝敬”这两个字。老人正是需要点点滴滴,二十年如一日的关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关爱老人,日月积累,也就做了一件孝敬老人的大事。

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王小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滋润老人的心田,她的孝心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艺术”,感染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她是快乐的,因为她以孝敬为乐;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的爱在传递着人间的温情,回馈她的是理解和关怀,她为子女树立了榜样,让爱世代相传。王小平这种可贵的行为,于平凡中见伟大,弘扬了社会孝心孝行的风气,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第20篇:孝昌电视台党支部先进事迹

提整精神区位凝聚发展合力

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中共孝昌县广播电视台支部委员会先进事迹

(2012年5月31日)

县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在县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科学发展、创新超越”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致力服务中心工作,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事业发展再创新高,广电形象不断提升。

一、加强班子建设。

电视台现有党员21人。为了建设一个团结互助、战斗力强的党支部班子,全体支委齐心协力,负重拼搏,精诚团结协作,密切分工配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党员的高度拥护和支持。广播电视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行业,在党支部的教育培养下,全台党员充分发扬团队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打造了一支协作和谐共进的电视铁军。连续三年来,以党员为主的电视团队在中央台、省级台发稿共计2000余条,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其中在市级台发稿年年突破千条大关,位居全市第一。

二、增强业务素质。

时代的迅猛发展,对党员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党员的学习教育作为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部分,根据社会发展和党员思想变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教育。每月定期组织党员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把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将每周四定为学习日,共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讲座26次,选送9名党员到大专院校脱产或函授学习,选送11名骨干记者到省、市电视台学习,选送18名技术人员到省广电局参加电视新技术学习培训,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强化服务意识。

每年都开展以“提高业务技能”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营造了比业务、比技术、比贡献的赶学比超的良好势头。2011年至今,电视宣传工作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正确导向,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精心策划“两会”及大型会议的宣传报道、精心组织《抓项目促跨越》、《跨越发展乡镇行》、《抗旱保春耕》、《实事工程巡礼》等主题性报道、大力开展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的宣传报道,积极策划民生节目,开展“治庸问责”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报道,新闻报道质量稳步上升,内外宣传成效显著。坚持节目创新,提升栏目品质,发挥教育服务作用,《垄上行》满怀垄上情,服务垄上人,《澴川时空》主动出击,节目和创收实现双赢,《多彩孝昌》准确定位,精品迭出。政府网站建设跨越发展,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区、部门网站全覆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实施目标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了职工干事谋事的激情,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务实工作作风,电视事业发展一年一个水平,一年一个档次。

四、增强奉献意识。

每年都不定期开展献爱心活动,并借助“孝行日”活动,号召全局党员干部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救助特困家庭。同时制作、播出了一批救助生活困难群众的典型报道,通过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文娱比赛、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培养党员的奉献精神和爱心意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电视台党支部将进一步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作用,深入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广播电影电视传媒事业,在广电事业大发展征程中,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中谱写出华美的乐章。

《孝满才乡个人先进事迹.doc》
孝满才乡个人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