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其升先进事迹

2021-02-07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崔其升演讲稿

2010年2月27日,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第四期培训在北京市人大附中隆重举办,崔其升演讲稿。来自上海北京、山东、云南、四川、宁夏、新疆、湖北武汉、浙江温州等地130多为名校长和校长云集在人大附中礼堂,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等20余位领导和专家出席。

开学伊始,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和她的同事到以课改闻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交流。今天,刘彭芝校长特意邀请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来北京做演讲。崔校长带着语文备课组长徐立峰老师和一个班的孩子,在名校长的眼皮底下,上了一场精彩的观摩课。

崔其升校长演讲原音重现

大家上午好,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县杜郎口镇的一所初中校,也是农村校,现有600学生,14个教学班,规模不大。我1997年4月28号到这所学校当校长。做校长之前的十几年以及我到了这所学校的一两年,这所学校在我们县里是薄弱校,双差校。一没有正常的常规,二没有很高的成绩,从1998年暑假以后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到现在已经有12年了。

12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在这12年当中,我和我们的老师团队脚踏实地的搞创新,一心一意的谋发展。2005年11月12日和13日,山东省在我们学校举行了无规学校教育教学现场会。从2006年到2009年末,四年时间来杜郎口学校参观人员已经达到了45万人。这个人群当中,有我们教育部的领导,有教育学会的郭振有会长,有中央教科所的领导,更有山东省教育厅七位厅长。

尤其是当我想起到杜郎口听课参观,潍坊市的一所学校为了早早的赶到学校听第一节课,在高速路上开车速度过高,当时天又有大雾,死了人。当我听说贵州的秦琼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钱买卧铺,站了十几个小时到聊城。下火车的时候竟有两个人腛了脖子,肿的像我们家里喝粥的碗口那么粗,站力不住,直接倒在了地上,住进了聊城市人民医院。

我是时刻刻的提醒我,学校的改革只是刚刚一个起步,只是正在进行中,我们还不完善,我们的工作还有好多在后边。今天,有幸代表杜郎口的老师学生到我们全国知名的人大附中来给大家上一节观摩课,我觉得非常光荣。12年来,尤其是最近8年以来,我们由\"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思想,以\"促成主动进取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为动力,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

现在回想一下,在三个方面,在改革上有一定的价值,有一定的意义。

第一,最近三年,我们以学生性格的健全为课堂的方向、目标、落脚点,和学生的对接为根本。我们不是让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会做几道题,在考试当中得一个高的名次,得一个高分。因为我知道,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他的个性,他的品质,他的道德都是在学校里培养的。

最近我们五年坚持着三句话的培养目标。\"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把这句话当做我们课堂当中所追崇,所追求,所完成的我们的主线。我们要求学生把学习当成自我的事情,课堂上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若干个学生的积极性。到学校参观的人都知道,杜郎口的学生回答问题不用举手,只要有观点,只要有思路,只要和两一个同学的解题方法不相近,不相同,自己主动的走到聚焦处,面向着老师和同学进行讲解。我们学校近年来没有了讲台,撤走了讲桌,老师走到学生的集体队伍当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成为学习的首席。

因为刚开始改革的时候,也曾经要求老师10+35分钟的时间模式,老师充其量在45分钟的课程当中,不要超过10分钟,让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占有,但是老师的传统惯性,一张嘴就收拢不上,整节课半节课都是老师自己的,学生没有话语权,所以后来我就大胆的给老师开座谈会,开碰头会,我们把讲台撤掉,让老师和学生真正的走到一起,打成一片,把黑板下的聚焦点让给学生。

在课堂上关注\"表现、表演、表达\",这三个\"表\"就是课堂的评价标准。我们非常艰难,一节课下来,我们观看的是学生,他的参与度怎么样?发言的质量怎么样?他的勇敢精神怎么样?他的自我主任怎么样?不再看老师。

我自从来到杜郎口,我眼睛紧紧地定在学生的表现上,定在学生的面容上,看学生的表情,看学生的心态,看学生的眼神,看学生在这节课当中的精神面貌,是否真正的融入课堂,进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一体化。所以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民主才有自主,有了自主,才能当家做主。只有当家做主,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主动性\"。

为什么我们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让农村的土地承包给农民,还是那个土地,还是那个劳动力,还是那些生产工具,为什么分下去以后大不一样了呢?正是因为这块地,我种玉米,我种大豆,我种棉花,我说话算数。今天我拉秧,明天我除草,这是我的事。不是在生产队长的安排下,30多个劳动力一起锄草。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对自主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当中彰显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自己的阵地,有自己的时间,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欢乐。这样,学生把课堂当做一种快乐,当做一种生存,当成了一种生命。

多少人到杜郎口看课,最受感动的就是,这里的学生不走神儿,这里的学生点燃激情,热血沸腾。一节课下来,学生挣问抢答,喜不自禁,斗志昂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思维真正的开发出来,暴动出来,感染出来,激活出来。我们的学生不愿造假,我想这应该是开放课堂的结果。有的学生在家住一天两天还好,住二十天,就这个寒假,多少学生给老师打电话,\"我们还有几天(开学),我在家里烦得慌、闷得慌,我愿意在课堂度过,这是我的青春年华,这是我的欢乐的生活,演讲稿《崔其升演讲稿》。

我们也没有了作业,最近这几年,不管是社会的主科还是弱科,都没有了作业,都是在现场,在本节课上,学生在群情激奋的过程当中,在互相点评,互相争论与反思的过程当中,利用黑板面的多来完成的。这样的课堂,如果说用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王景华的话说,四句话:课堂乱了,课堂返了,墙壁四周都是黑板了,老师什么也不给管了。

掌声响起..他说我这是初步到学校听课的印象,但是后来反思一下,这是革命,这是民国初期剪辫子运动,放大脚运动。干教练干了几十年还没有如此激动,还没有如此兴奋过。

看到的学生像小老虎一样,自信。什么是自信?有的说,兴趣是自信最好的老师。那么我要问什么是兴趣,兴趣在哪里?兴趣在学生尝试着自己做自己想自己问自己干,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收获,有满足,有自信,有自尊。你让他干,你让他说,你让他演,你让他辩。把他看作是一个主体,是一个主人,那么他把自己最光彩亮丽的一面奉献给大家。

我昨天晚上喝茶水喝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人大附中激动的,一宿睡了两个小时。今天早上头晕眼花,我到外面买了东西吃进去上了会场,因为我要在这里面向我们教育部的部长,面向我们人大附中的刘校长,更要面对更过的知名校长在这里演讲。我想,我不能失败,我不能把杜郎口的特点特色在我的演讲当中,当大家感受不到啊。

掌声再次响起..

我想我的心情也是学生的心情。

在课堂当中,为什么他们精神焕发,为什么他们激动不已呢?就是解放了,开放了。

我曾经看材料,现在英国的首相布朗他的左眼曾经在上中学的时候因为不小心,在踢球的过程当中,让这个球把自己的左眼砸伤。三个月的治疗,最后换来的是眼睛没有保住,家长劝,朋友说,他都听不进。后来他的哥哥听说了这件事情,买来了一把手枪和六发子弹,到家和他的弟弟说,\"弟弟你不要苦闷,我陪你散散心,到门口那棵大树打靶。我三发子弹,你三发子弹,咱们来一个比赛。前三发子弹是哥哥打的,不知是有意识的打不中,还是就是技术不过关,一发没打中。到了布朗打的时候,前两发子弹全没有射中,到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候他的哥哥提醒他,\"弟弟,在这件事上,我不如你,因为我要是打靶,我要闭上左眼,你的左眼被上天蒙住了,就是让你专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让你专心从事自己的事业。这时候布朗受到了激发,受到了感动,一枪瞄准,正中目标。后来,布朗在多次演讲当中,就用这句话\"上帝蒙住了我的左眼,就是为了让我专心致志的干我做的事业\"。不但没消沉,而且勇敢的上了学,46岁成为英国内阁的财政大臣。后来,布莱尔没有做到任期,就把首相转给了他。

所以老多事情我就想,用学生不断地突击试验,去尝试,去做的过程当中,学生有体会,有感受,有思想,有启发,有了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基石。勇敢勇为,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是第二一点。这种精神从哪里来?我想教育不是说辞,课堂不是传授,我们搞教育不能讲道理,不能让他弄上文字材料让他读一读,而是在他的生存过程当中,教育是师生的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自信,勇敢,这是人生必备的素养。

怎么勇敢?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向老师的解决办法说不!敢于向超过我学习业绩的同学说三道四!我不差,我不弱,我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心声,课堂上自由的自然的流露,就把他勇敢的性格开发出来了。

多少家长给我打电话,谢谢你校长,我的孩子在你的学校里,性格得到了熏陶,得到了变化。原来他内向的人,是个羞羞答答的人。现在一到村里,在庄子口就下车,见到大爷喊大爷,见到奶奶喊奶奶。在家里,他舅舅来了,他姨夫来了,原来在内屋里不敢出来,现在见到,除了打招呼以外,还要攀谈,还要问这问那。我们省里的领导原来到学校停课,一节课下来想到办公室里,结果我们全班的学生把教师的门口把老领导围拢起来,让他答\"记者\"问。马厅长说,别说你们学校现在教学质量高,中学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即便是将来升不上学,在社会在地摊卖菜也是好样的。

掌声第三次响起..

真的,我觉得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不能把他割裂开。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成长教育,性格健全,人格高尚,都是在课堂里出现的。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感受,让学生融汇,容纳。他有了这样的素养,有了这样的内涵,那么他就有了这样的素质。团结,合作,奉献的品质。

听有的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就20%在于自己的努力,80%在于人际之间的关系。这个人际关系怎么来?就是在课堂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男女之间,组团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建立的小对子制。优秀的和薄弱的结成小对子,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帮助别人为价值。甚至于有的优秀学生,他自己有了机会发言,看到另一个比自己学习弱的同学没有说话,他就主动的让到一边去,让那个同学站出来发言。

这是什么?这是谦让,这是同情。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未来来发展,不能为了学生的学业、知识、考试而准备,真正的为了学生今后一辈子的终身发展。

遗憾的是,由于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有紧急任务要离开,为了观看杜郎口中学的现场课,崔校长关于课程改革的第二个观点没有来得及在今天介绍给名校长们。

杜郎口观摩课实录

刘彭芝把观摩课叫\"表演\"。好吧,至少杜郎口也\"表演\"12年了。

徐立峰今天的课是《蜡烛》。惯常的杜郎口\"三六三\"自主学习模式。老师不讲,在一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小组自学,然后到黑板前的聚焦点展示,老师在这里只起到引领和纠错的作用。其根本特点是,挖掘学生主体潜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人。

孩子们在朗读。

他们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诗歌,散文的形式展示给老师和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他们的观点得到认可,从而使自己自信,勇敢。敢说,敢想,敢为。

老师们看得很认真,在快结束的时候,镜头给到第一排的领导,有位老太太,我叫不上职位,她在用手擦眼泪。激动的泪水。

说真的,从崔校长作报告开始,我就激动得不行。我能从他的抑扬顿挫的演讲听出\"哭声\"。孩子们的表现很出色,刘彭芝说,\"农村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北京,面对这么多人上课,还是很自信,趾高气昂的。\"她去杜郎口参观的时候,想跟正在上课的孩子说话。孩子抬起头看看他微微一笑,继续和同伴讨论问题去了。这就是杜郎口的孩子没错。他们上课非常专注认真。当摄像机的镜头把孩子的表情放大到投影仪上的时候,你看到的仍然是死死盯着老师,紧紧看着课本的大眼睛。当成台下跟没人一样。

当孩子们说出押韵的四言绝句,说出幽默的真理,台下校长和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

杜郎口进京前的预演,是成功的。崔其升没有把杜郎口的特色毁在他有些紧张的演讲中。不管城市的校长是否能接受这所农村学校的课改模式,至少在从台下的反应来看,它走出来是可以有市场的。

后记

客观的说,人大附的政治观摩课很有特色。也许是本人没见过世面,可听到一节课了吧。他们的课程把课本的知识点转移到实事中去,而且让学生亲自体验回来,在进行展示。股票的话题贴近生活的实用性与社会热点。学生通过证券交易所实地考察,把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借助网络上查到的知识总结成调研结果。这个过程和杜郎口的自主学习异曲同工,老师也不怎么讲课,学生到讲台做起老师,组织学生的发言、讨论和评价。听这些学生(可能是高中)发言逻辑性与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当强。必须面对现实,农村的学生,可能都听不懂。

教育还不公平。教学条件不公平,师资力量不公平,考高回乡更不公平。不太富裕的农村孩子,上哪去找证券交易所感受实事,哪有条件随时上网查资料。不要说现在的社会发展不对了,农村人不务农都往城里跑了,一但考上城里的大学,谁还敢回到信息闭塞的庄子上。

今年教育工作大会上教育部说要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速度,能赶上刘翔的腿就好了!不要像吴非老师说的,\"1983年开始纠正党风,又怎么样?\"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推荐第2篇:崔其升报告有感

时间:2010年4月18日

地点:沁阳市永威学校

报告内容:第三届全国优质课堂教学展示

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

感想:

听得很认真,收获很多。记下崔校长的部分经典语录,摘录如下,做为自勉!

1、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

我参与,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2、要把时间、空间、自信、成长、快乐还给学生。

3、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几十个人的积极性。

4、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

5、让学生想念课堂。

6、辍学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基础,而在于我们的课堂出了问题。

7、痛苦压抑的学习生活是厌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8、要真正做好普九教育,关键还在课堂。

9、学校成功成在教师,学校失败败在校长。

10、校长要是教学的内行人。

11、中层领导的教育业绩必须是最优秀的,必须进入教师前三名。

12、一名好中层首先是一名好校长。

13、教师是课堂上的第一生产力。

14、为公是最大的为私。为私必须首先为公。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让好事找人。

15、严格是最大的关爱,实力是最大的尊严。

16、不怕没汇报,就怕没业绩。

17、领导不优秀就不称职,领导的家属不优秀就不合格。

18、管理就要一针见血,要一言中的,因为具体就意味着深刻。

19、领导总结工作要具体到某节课某个人,有事实才是工作,没有事实就是废话。

20、允许倒第一,但不允许连续倒第一。

21、每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者。

22、人人是主任,个个是校长。

23、实现自我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终目标。

24、学校的发展会反哺教师。

25、课堂要服务于教师学生的成长发展,与教师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

26、课堂要开放,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展示,不仅解决教学问题,还培养了孩子的性格。

27、课堂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健全。

28、让孩子把学习当做自我需求,这是孩子的成功,也是教育的成功。

29、训练学生的四个秘诀:训练、锻炼、历练、磨练。

30、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应试教育对书,素质教育对人。

31、课堂要训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32、课堂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33、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学的悲哀在于包办。

34、要让学生开口、开心、开窍。

35、32字箴言

要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尝试成功、感受快乐、

激活思维、释放潜能、

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36、研究知识文本,一定要打破常规进度,敢于创新。

37、教师教学要达到三专:专题、专注、专利。

其实,教育是一本书,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榜样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归根结底还在于自身的行动落实。就像崔校长说的,怎样去汇报并不重要;最关键的,在于如何从榜样身上寻找力量,真正去行动起来、踏踏实实地开展下一步工作。这才是听报告或者外出学习最根本的目的!

推荐第3篇:崔其升体会[优秀]

听《崔其升与杜朗口经验》的体会

东关小学胡小卫

听了崔其升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学习。确实,自信是学生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们应该把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只要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热情鼓励,承认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优点,树起他们的信心。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学生登上讲台讲自己的自学所得,互相交流,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的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确实是聪明之举、科学之道,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的体验与领悟要比教师讲授来得深刻,更易于理解。‚课改就是‘放生’学生‛、‚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是崔其升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所谓的作品就是要求每堂课,老师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是下水作文,或者是读后感悟,或者是物理小制作,化学小实验,或者是熟记定理定义的顺口溜、三句半等等。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耳熟能详,但一般人真正在教学中落实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是这么要求老师的,也是这么考核老师的。‚只讲两分钟是对老

师们在课堂上的要求,这并不是说老师们在课外不可以把自己‘作品’拿来与学生分享。‛ 崔其升说,围绕一个字就能讲五天课,才是好课。他这么说是希望老师们认真准备的每一节课都是丰富的。

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还是在津津乐道自己教学语言怎么流畅,教学过程怎么完善;当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还在关注教师教学设计如何精彩、教学环节如何完美时,杜郎口的课堂教学却将课堂的主体——学生‚学‛ 的效果作为了关注的重点。正因如此,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被称之为课堂教学革命,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革命,学生才能正真成为课堂的主人。

推荐第4篇:听崔其升报告有感

听崔其升报告有感

园林一中汤蓉芳

今天,我有机会听取了杜朗口中学校长崔其升作的报告,深有感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归还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教室里没有讲台,学生桌凳也不再按传统的纵横排列,学生以学习小组对面而坐,教室三面是黑板,上课时主要是学生讲,学生听,学生问,学生答,或站或坐,或静或动,这一切不是“作秀”,而是为了适应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这些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取而代之的,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人,由小组合作研讨、探究到演算、讲解、答疑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儿的课堂没有课前的“预设”,相反,更多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动态生成,正如杜郎口中学校园标语所写:“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则充当导演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起到指导、引领、提升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三者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相信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崔其升校长在《杜郎口动态》(第二期)的卷首语中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一核心理念,那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无论是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的巩固反馈,还是学校管理中环境卫生、就餐就寝的习惯养成教育,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些教育思想。特别是学校推出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时间。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互帮互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体会到了理解、宽容和谦让的意义,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对问题的分析、论证、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培养了思维能力,还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这是科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朗诵,可以吟唱,可以舞蹈,也是培养情感,陶冶情操,这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上课不再受约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信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在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现实。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发展自我,这是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最成功的经验。

3、成就教师,让课改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学校拥有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虽然在改革之初,有一批教师对学校的教改持怀疑态度,但在学校刚性制度的强力推动下,这些教师及时更新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入到学校

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现在,在杜郎口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观念极其一致,每天工作十

五、六个小时(《杜郎口动态》第二期第三页),不惜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无怨无悔,做好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过关课、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人人参与,每天自我反思,真正是闻过则喜,组内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到目前为止,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能面向全国各地教师执教公开课,熟练讲解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有一批教师成为课改专家,经常飞赴全国各地执教示范课、讲学、作报告等等。可以说,课改成为杜郎口中学教师发展的平台,成就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师!

4、成功校长,应将发展学校当作自己的天职

教育专家朱永新在《我的理想教育》一书中说:我心中的理想校长,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是一个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敢于落实的校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就是这样的一位校长。

改革之初,崔校长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一学期听课近千节。通过听课,与教师交流、沟通思想,崔校长发现教学质量低下的症结所在: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一统天下,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罐装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激不起学习兴趣;有一半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厌学,进而辍学。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崔校长带领一班人马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首先,让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由于师生及学生家长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导致教学改革进展缓慢,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为了让改革顺利进行,崔校长带领班子成员与教师交流、沟通,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营造氛围,给师生“洗脑子”。我去年我去过了杜朗口中学,比如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这样的标语:“教学过程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见解。教学方法要变生硬灌输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教学形式变共性教育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室里“我的课堂我作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精彩” 的标语赫然醒目;走廊里悬挂着几百幅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感言,“教改后的课堂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勇敢是成功的关键”、“我的心情随课堂的生动而快乐,我的收获随课堂的细节而硕大,我的视野随教改的存在而开阔”等等是些正确的舆论导向,我认为这些使得杜郎口中学的师生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为学校顺利进行教学改革作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科学制定措施,强力推行。杜郎口中学在更新师生观念的同时,制定了若干措施和规定,如学校明确提出“10+35”的课堂模式,即45分钟的一堂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一看课堂气氛,二看课堂形式,三看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次等等。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才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杜郎口中学的“

三、

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逐渐明晰。这期间,崔校长历经了多少困苦和挫折,但他凭着对家乡孩子的满腔热爱和对教育改革的执着追求,顶住来经过几年的探索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衣带渐宽终不悔”,将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当作自己的天职,最后,终于赢来了杜郎口中学教改成功的辉煌今天。他说:“很多观摩我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看到了我们学校的成果,而没有注意到成果背后将是个怎么样的制度。”是啊,他和他的老

师们在这十几年里付出了很多很多,在现在,校长和老师们仍然在继续的探索教育,他们的成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榜样,他们也将在中国教育史上刻下辉煌的一页,他们为教育付出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珍视的!

听了校长的报告我感触很深,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只有老师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也能够在课堂的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那么大家都尽力了,我想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推荐第5篇:听崔其升校长报告心得体会

听崔其升校长报告心得体会

2013年7月18日,教育局组织全区教师在中学报告厅听了全国著名校长崔其升的专题报告。崔校长是我国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在报告会上,崔校长讲了杜郎口中学的管理模式,成功的秘诀。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真实的事例向我们讲述杜郎口中学是怎样由低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他精辟地点评了教学改革的原因和它的重要性,论述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人的管理的观点。

崔校长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我认为很实际,很实用。听了崔校长的报告,收获颇多,下面谈一些粗浅体会。

1、崔校长在教学上主要是抓课堂。他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把时空、机会、成功、快乐、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之快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应试和素质的问题,做到了主体学生和主导老师的和谐统一。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出现答案和方法,老师做到不断的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把学习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2、课堂由原来的老师传播变为策划,由原来的一言堂变为百家争鸣,由原来单纯的学知识变为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班上有一个学生会,就不能让教师讲。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兵教兵”、“兵带兵”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交流、沟通和相互影响。老师变了,学生变了,课堂也变了,随之而来的好成绩给大家带来了改革成功的喜悦。

3、教师的成长、角色的定位是教学中关键的关键,是第一位的问题。教师角色应是发动者、开发者、启动者,由“主演”,走向了“导演”;由现成变成了生成;由经验型变成了科研型;由师长变成了学生的朋友。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方法、能力激活。

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上,要让师生互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人人都有思考,有探索,做到动口,动手,动脑,动心,人人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使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自由、和谐、激情燃烧的课堂。

2013年7月

推荐第6篇: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读后感

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读后感

近日我拜读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一书,感觉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杜郎口中学通过自身的摸索、探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精神实质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专长、精神有自己成长和表现的舞台。当然学校也要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提供发展优势智力领域的场所, 让学生发现潜能、表现自我, 体验自豪与快乐。

其实每一位学生本身都有着巨大的学习潜力,而我们多数情况下都没有给学生发挥这种潜力的机会。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总是习惯于老师来讲,学生来听,造成了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这种自己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想法了。而杜郎口中学的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向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也必须跟着不断提高。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件大好事。

读了这本书,我不自觉地同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进行了对比。是啊,自己的课堂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课堂上就怕孩子不会,所以基本上老师的讲占课堂一半的时间,而杜郎口的课堂却把三分之二的时间还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体会,自己从学习中寻找乐趣,真正体会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这样的理念。

通过潜心的学习,我能够清楚明白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今后我还会不断钻研新课改的相关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真正的让孩子成为“小先生”,让课堂成为孩子施展才华的地方。

推荐第7篇:《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读后感

读《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有感

由于所在的学校一直在推广杜郎口模式所以我有幸读到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这本书,说实话,这本书确实带给我极大的震撼。最令我敬佩的是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老师,一位普通的农村学校校长,在他身人让我看到了立业、敬业、忠诚的精神。

杜郎口中学在崔校长的带领下通过自身的摸索、探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精神实质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种理念是先进的、是可以学习的!培养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做人的道理、一种自信乐观的态度!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少的就是这种内在。课堂上似乎永远都是我们在逼着他们学习,他们找不到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一个个的知识点重复一遍又一遍,依旧犯着错误,他们不知道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不会归纳总结、不会学习;生活上,攀比风严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面对这些,深切感觉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于是杜郎口模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杜郎口模式中的课堂突破传统,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由表现欲衍生出求知欲,并最终化为学习的动力。

在杜郎口模式中,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里的学生是每一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关注的目光,身为人师,我们必须睁圆眼睛,将目光投向所有学生。睁圆眼睛不仅要求我们广泛看,看学生的品行,看学生的学习,看学生的生活;还要求我们认真看、时时看、事事看,看每一位学生的昨天与今天,看到所有的学生的所有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重要,从而树起高度的自信。

如果非让我用一句话提炼《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读后感,那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学习!确实,自信是学生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们应该把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只要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热情鼓励,承认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优点,树起他们的信心。

读完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明白了杜郎口的成功经验,就是把握真谛,让教育返璞归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就是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化为自身需求,在主动参与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以往的教室里,一般来说,学习好的同学会被安排到前排,学习差的往往会被安排到无人关注的角落,但在杜郎口模式中,课桌却如一个个小方阵,六张或八张小课桌一拼凑,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人员搭配也是优、中、差结合。预习新课时,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分析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需要展示时,小组会选出各自的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和解题的思路。课堂重组,对部分教师心中传统的师道尊严带来了冲击,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到学生中去,起到引领的作用。这样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相互沟通,很好地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杜郎口中学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并且把自学提纲的内容及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学生登上讲台讲自己的自学所得,互相交流,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的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确实是聪明之举、科学之道,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的体验与领悟要比教师讲授来得深刻,更易于理解。我们有许多老师喜欢把知识揉烂了、掰碎了喂给学生,实际效果却不然。所以我们要从学生长足发展的角度出发,有

时候培养能力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的做法令人称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尝试着把杜郎口中学的一些好的做法运用到课堂中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借鉴杜郎口中学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当然读着本书的时候对我触动很大的还有校长崔其升其人。读“当年他毕业,还不到20岁,分配到镇小学教学,没黑没白地干了一年,愣是把成绩弄到了全县统考的第一名”这句的时候,我想想自己?为什么同样的起点,却得出不同的成就,使我不得不对崔校长深深的敬佩,他的认真、他的负责,他的全身心投入教学都正是我要学习的。

崔校长的艰辛和磨难,喜悦和期望,委屈和无奈,汗水和泪水,坚守和抗争,都纷扬为生命的一道风景,伴随杜郎口中学的成长,一起镶嵌进他铮整鸣响的风骨里,他的果断,他的坚持,他的执着的精神不正是我要学习的吗?他深入佐证他的判断,他把自己泡在教师的课堂上,他甚至认真到事无巨细的程度,真应了那句话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想想我自己对于处事遇到困难就推脱,对于学生三分热度,从没想过严格要求自己和认真对待工作。在这里我对于以往感到万分的惭愧,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学习崔校长这种朝着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

推荐第8篇:读《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有感

读《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有感

读了《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震撼。令我敬佩的是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老师、一位普通的农村校长,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立业、敬业、忠诚的精神。

杜郎口中学在崔校长的带领下通过自身的摸索、探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精神实质可以用40个字加以概括,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这种理念是先进的、是可以学习的!培养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做人的道理、一种自信乐观的态度!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少的就是这种内在。课堂上似乎永远都是我们在逼着他们学习,他们找不到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一个个的知识点重复一遍又一遍,依旧犯着错误,他们不知道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不会归纳总结、不会学习; 最终老师厌教学生厌学。

面对这些,深切感受到我校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按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教学,从中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快乐轻松,但艰辛的模仿学习中我也有深深的困惑和苦恼。

一、时间紧的问题:杜郎口有三种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个课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上三节课。结合我校实际,如果一个课题上三节,教学任务远远完不成。如果一个课题上一节课,预习时间难以保证。所以我解决的办法:预习主要靠课前完成,事先编好自学学案发给学生。预习不完的内容课上预习。预习、展出、反馈在课堂上交叉式往复式进行,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学案的编写问题:每堂课都要用学案,既耗时费用也很大,学校能否承受得起。我想解决的办法:只有通过集体备课将任务分解,减少个体工作总量。

三、大面积与尖子生问题:课堂上只是少数学生在动,多数学生没有展示的机会。解决的办法:只有分组时好、中、差学生结合,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结合,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

四、怎样点拨启发到位?就是说在学生想要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启发、点拨,难点处、关键处点拨。如果难点地方不点拨,学生讨论交流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老师及时补充,及时点评。

五、关于实验课的预习问题:课余时间实验室不开放,学生无法预习实验,上课时分组实验只能探究1—2个实验(如果所有实验都一一探究,保证不了展示时间),其余实验没时间作,缺乏感性认识。

六、关于时间的分配比例问题。杜郎口提出“10+35”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少于35分钟。我认为在时间性分配上应视教学内容而定,不应设置严格界限,在实验初期设定是可以理解的,尽可能抑制教师讲,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交流,多展示。但教师的适时点拨、讲解、强调、归纳、总结也是十分必要的。

焦虑中我反思教学改革缺少整体的布局和谋划构思,只是学人家的形式而非内涵,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我还将不断尝试杜郎口提出的“10+35”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学生情况,努力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学生、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凯里市万潮中学

2013年9月18日

推荐第9篇:听杜郎口崔其升校长报告有感

听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报告之感

红旗镇三板小学 陈翠珍

昨天上午,我有幸在实验中学聆听了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报告,深有体会,受益良多,这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成功的教学改革,使落后的学校发生蜕变。

听了崔其升校长的报告,我知道了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曾经是一个管理混乱、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条件及教学质量特差的学校,崔校长上任时可谓“临危受命”, 而且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层层阻力。可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艰辛的探索,现如今这所中学已经蜕变成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杜郎口模式”已成为一个成功的代名词,可以想像,崔校长肯定为之付出了许多许多,相信杜郎口的老师们也为之付出了许多许多。这一点让我们相信,就像崔校长报告中说的那样,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角色,只要老师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也能够在课堂的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那么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二、创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杜郎口中学在崔校长的带领下,以抓教师课堂改革为核心,构建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这在的中国教学改革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在报告中崔校长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仔细想想,这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积极思考、判断,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并亲自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淋漓尽致的说出来。我认为这种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观一定会使学生们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夯实,并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绝佳效果。杜郎口创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抓住了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从而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根本和保障。这点让我想起了就在我们学校

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例,这个学期最后三周,学校学科教学还末转入复习,我校就有一位教师因患急病住院,请假三周,由于学校的师资一时难以调配,她任的课程教学就此停了下来,安排代课的老师也只是负责看班或让学生自学这科,班主任和学生们都担心期末考试受影响,最后两周,她所教的班级(四年级)的学生自己提出说,可以让他们的科代表来带大家复习,为同学们上课,学校也鼓励他们自己好好学习,以最好的成绩报答病中的老师,结果这两个班真的是学生自己组织了复习,科代表和班中的尖子生轮流讲课,这样复习了两周,两个班该科的成绩不但没有落下,还考出了全校同科最好的成绩。这个事例体现的不正是杜郎口的“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人,让学生获得成功”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吗?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就会把自己的优秀展示给大家。

三、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

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我觉得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及时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变化,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习杜郎口教师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听了崔校长的报告,我们不仅要“心动”,而且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唯独如此,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勇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

推荐第10篇: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的办学理念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的办学理念

1、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2、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3、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奉献。

4、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5、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6、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7、教学内容要由唯知识走向生活,突出生活的体验与生命感知。教学过程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见解。教学方法要变生硬灌输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教学形式变共性教育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8、课堂的生命力来自于对事件和事实的感受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与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丰富活跃的猜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辩;来自于探究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与喜悦;来自于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

崔其升的教师观

在崔其升看来,办好学校,首先要为教师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一支有较高的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

的教学工作,领导班子是关键,只要领导班子过硬,敢打硬仗,能够以身作则,再加上认真负责,没有一个学校办不好!

崔其升的学生观

崔其升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也就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杜郎口中学从1998年开始搞教学改革。从那时起,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定位就是不看教师看学生。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现在每次听课,每次考核,每次公开课、观摩课,杜郎口中学都是从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 第一,是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

第三,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深化、拓展,包括自己个人的才艺展示;

第四,生成。生成是每节课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课堂上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从1998年到现在,不看老师看学生,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信念。因为不管是应试也好,学生终身发展也好,还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创新的人才,未来都是落在学生自己一个人身上。

崔其升的课堂教学观

崔其升认为,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开放课堂很关键的一点便是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放飞。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者必须融入教育对象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的知识水平、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社会经验、人生体验等可能存在着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相互友爱,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尊重差异,同学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表现有众多方面,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品质差异、条件差异等,作为教师,应承认差异,并立足现实,在尊重的基础上改差变优,促优求进,切不可粗暴或带有色眼镜待人,尊重同学们的情感,师生交流是心灵的呼唤,教师的工作是滋润心灵的过程,让每个心灵都得到安慰,让学生真情流露,能给老师说知心话,师生之间平等友善,亲师信道,处处流淌着亲

情与关爱。尊重同学们的个性,不仅是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宽容学生们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发疑、质疑、析疑、解疑,让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教师、权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平等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发展学生。教学不是一味地如何教,而是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并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这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并能尊重个性,因而有利于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性、创造性,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有不同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真正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认可并鼓励学生合作,毕竟自我认识是有限的,资源共享,你有一个观点,他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互相交换,可以有多个观点。也可以争辩,在争辩中可以开发思维,精力集中,动用多种器官联合表达,争辩可以引向深入,争辩可以使真理更加明辨,争辩可以向他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争辩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态度更加认真、严肃、科学。教师要善于提供同学表达的场景与舞台,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本班不可缺少的主角,“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您一份惊喜”,表达了同学们是多么热切表现自己。“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观。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是我们教学文化的特征。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在自学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提高,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主发展心理平台。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师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教学就不存在或没有发生。而交往是主体间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

主体的关系。主体之间交往过程能够互相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二者在平等对话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得到教益;学生在得到教师教育、启迪的同时,反过来又影响和启发着教师,师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所以,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

教师应屏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主角”、“师道尊严”观念,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并不是要教师的行为变成学生的行为,而是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其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引导、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形成自信;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为全员合作、有效教学,为学生快乐学习、自信发展,创设阳光的教学空间。其实,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文化就蕴涵着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理念。

第11篇:崔杰先进事迹

崔杰先进事迹

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崔杰,女,1964年1月23日出生,现年50岁,汉族,大专学历,1991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20多年,工作责任心强,诚信度高,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具备较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2009年5月8日在辽阳市文圣区新城街道太子岛村组织当地8户农民成立了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种植销售黑色农产品,201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进修农业种植与管理专业,圆满完成学业并以优异成绩取得《农民经纪人》证书、《农民技术员》证书、农业《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2月成立了中共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现任:中共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支部书记;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辽阳市黑色农产品协会会长;中农商会辽阳市太子河区分会会长;辽阳市文圣区老科学分会常务会长;辽阳市私营企业协会理事;先后被区政府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0年被辽阳市政府授予《巾帼创业标兵》称号;被辽宁省供销联社授予《优秀农民经济人》称号;2012年被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授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先进个人》;被沈阳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授予《村业精英》等荣誉称号。无破产、无银行欠资等不良行为记录,信誉度高,社会声誉好,遵纪守法、社风清明、能过积极带动社员守信守法经营,在当地口碑好,示范带动作用强,有凝聚力号召力,担当意识强,有与时俱进高效创新的精神,对党建工作特别重视,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的5名党员和6名党员积极分子都能够起到党员的先锋模

范带头作用,都能够做到敢于亮身份、敢担当、有作为、肯服务。党组织成员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经常与农户在田间地头进行传、帮、带活动,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由最后一公里变成了零距离。合作社在崔杰书记的带动下,在上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领导的殷切关怀指导下,全社547户农民共同走上特色农业发展的致富之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更快捷的把党中央的惠农政策及时送到农户手中,合作社及时成立了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会委员会,建立了职工服务站,成立了职工读书屋,让农民深刻体会到党的爱民、富民、强民政策。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崔杰的带动引领和监督指导下,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的发展宗旨,种植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质量安全及环境污染等事故;合作社成员无论是在生活问题上,还是在经济问题上,从无成员利益纠纷等不良事件;无任何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相反多次受到辽阳日报、千山晚报、襄平晚报、辽宁日报、农民日报以及辽阳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中央七台的表彰宣传,是当地农民爱戴的“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第12篇:听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报告有感

听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报告有感

有幸在2010年5月20日上午现场聆听了山东聊城市仕平县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展示活动》的课堂教学改革报告。听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因此想立即把自己的心得、反思、体会写下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下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好好的对照崔校长的精彩、朴实的报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目的。

杜郎口的教学实行的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暨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

这种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自学,有专门的预习自习,学生都有预习笔记,上课时,共同交流语系情况,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目标。接着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展示,教师随机点拨,随后就是巩固阶段。整个过程都牢牢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人,让学生获得成功”是杜郎口人始终坚守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积极思考、判断,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并亲自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淋漓尽致的说出来。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观使学生们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夯实,并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绝佳效果。

听了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报告,有三点思考:其一,杜郎口中学的巨大变化,杜郎口中学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有一位关注教学、积极思考和发掘教学规律的校长的强力推动。其二,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路径,是以抓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为突破口,来推进学校的改革工作和管理工作。崔其升校长找准了、抓住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主要矛盾和突破口,身先士卒,攻关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终于苦尽甘来,功成名就。其三,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与有益经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与角色的转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考与借鉴范例。对于这一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题,杜郎口中学的校长与师生们,不但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还做出了具体实践操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教育的根、主旨、核心在哪里?人格,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崔校长激动地如是说。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人格的提升和发展是教育的关键。只有让学生会做人、会做事、懂做人、懂做事,才能使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一个对社会有用,能对社会、对人民做出应尽的贡献的、健全的人。

杜郎口人用心的探索,信心百倍的决心,让他们有了超乎寻常的收获,让我们眼前一亮,看到了一幅与众不同、又是那么真切的教育“神话”。

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及时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变化,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习杜郎口教师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我们不仅要“心动”,而且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唯如此,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勇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

我听到了,我知道了;我看到了,我了解了。教育不能只靠一时的热情,不能只靠听到的经验,只有把听到的、看到的,认认真真的去做,去体验,才能有收获、有所得、有反思后的进步!

听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报告有感

第13篇:《崔杼弑其君》 教案

《崔杼弑其君》 教案

《崔杼弑其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二、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三、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

四、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晏子不死君难”和“大史书曰”两节;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具、教法:

一、实物投影仪。

二、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 一

通过对《左传》的介绍,导入文: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引导学生阅读后“相关链接”,了解更多的有关《左传》的知识。)

《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

学生诵读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

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

.通假字:

遂取之“取”通“娶”

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4.文言虚词积累:

偃御武子以吊焉(代词、代“齐棠公”)

庄公通焉(代词、代“棠姜”)

吾焉得死之(表反问,怎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表修饰)

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免,是反子之义也。

申蒯,侍渔者。

(2)被动句

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

(3)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将庸何归?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并适当引导和点拨。)

三、显示同学们的意见,适当评点并补充,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

四、学习小组讨论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

.学生讨论

2.学生发言

3.明确

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据文内容明确)

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在叙述事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

五、学生再读文,加深认识。

六、布置作业:

.预习文

4、、6段

2.完成后练习

一、二

第 二

教学要点:

主要分析“晏子不死君难”一节和“太史直书”,了解晏子和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

印发金圣叹的《才子必读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晏子”。

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那么,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

二、

(1)齐读第

四、五段。

(2)学习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

讨论:

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

讨论后,显示学生意见:

(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

(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

(3)他狡猾,奸狡。

(4)机智、圆滑。

()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

(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

(教师明确)

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在对待崔子弑君这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

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主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

在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对比阅读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加深理解“不死君难”。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讨论:

①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

②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

明确: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五、出示投影,学习《董狐直笔》(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加深对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认识并渗透文言知识。

①翻译:其我之谓矣!

②区别古今义:书法不隐。

六、后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的收获。如:叙事有条理、有层次;重点分明突出,讲究叙事技巧,人物形象鲜明等。

七、布置作业:

①后拓展,阅读并翻译(《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五》)

②完成后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③动手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评价要点。

第14篇:《崔杼弑其君》 教案

《崔杼弑其君》 教案

《崔杼弑其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二、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三、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

四、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晏子不死君难”和“大史书曰”两节;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具、教法:

一、实物投影仪。

二、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 一

通过对《左传》的介绍,导入文: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引导学生阅读后“相关链接”,了解更多的有关《左传》的知识。)

《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

学生诵读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

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

.通假字:

遂取之“取”通“娶”

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4.文言虚词积累:

偃御武子以吊焉(代词、代“齐棠公”)

庄公通焉(代词、代“棠姜”)

吾焉得死之(表反问,怎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表修饰)

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免,是反子之义也。

申蒯,侍渔者。

(2)被动句

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

(3)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将庸何归?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并适当引导和点拨。)

三、显示同学们的意见,适当评点并补充,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

四、学习小组讨论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

.学生讨论

2.学生发言

3.明确

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据文内容明确)

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在叙述事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

五、学生再读文,加深认识。

六、布置作业:

.预习文

4、、6段

2.完成后练习

一、二

第 二

教学要点:

主要分析“晏子不死君难”一节和“太史直书”,了解晏子和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

教学准备:

印发金圣叹的《才子必读古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晏子”。

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那么,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

二、

(1)齐读第

四、五段。

(2)学习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

讨论:

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

讨论后,显示学生意见:

(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

(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

(3)他狡猾,奸狡。

(4)机智、圆滑。

()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

(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

(教师明确)

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在对待崔子弑君这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

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

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主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

在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对比阅读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加深理解“不死君难”。

四、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讨论:

①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

②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

明确: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

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五、出示投影,学习《董狐直笔》(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加深对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认识并渗透文言知识。

①翻译:其我之谓矣!

②区别古今义:书法不隐。

六、后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的收获。如:叙事有条理、有层次;重点分明突出,讲究叙事技巧,人物形象鲜明等。

七、布置作业:

①后拓展,阅读并翻译(《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五》)

②完成后练习、积累文言知识

③动手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评价要点。

第15篇:崔光日先进事迹

崔光日先进事迹

47岁的崔光日现任汪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指导员,二级警督警衔。先后在汪清县看守所、复兴派出所、刑警大队、缉毒大队、督察大队、东光派出所、交警大队工作。从警24年来,崔光日始终坚守自己的誓言:当警察就要为民办事,就要承担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他一直以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面对犯罪分子临危不惧、奋不顾身;面对同志和困难群众像亲人般温暖;面对亲戚朋友的说情不徇私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2年的一天,时任缉毒警察的崔光日身着便装与两名同事在办案的路上碰到两伙人打架,其中一伙人手持尖刀、铁棍等凶器,追杀过来。在这危急时刻,崔光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大喝一声:\"我是警察,把刀放下!\"这伙人疯狂到了极点,发现有人阻拦,失去理智,挥刀乱刺。在制止斗殴的过程中,崔光日腹部被刺中两刀,肠子都露出来了,鲜血染红了全身。为表彰崔光日英勇无畏抓捕歹徒的英雄壮举,他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2004年,崔光日被任命为汪清县公安局东光派出所代理所长。他带领民警积极探索乡村警务改革,很快把一个后进派出所改变成先进派出所。2005年,崔光日被调到交警大队,他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很快适应新的警务工作。2008年,他被任命为交管任务十分突出的百草沟中队任中队长。为了遏制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崔光日带领中队民警将辖区内的202省道、安汪线和满天星旅游区道路全部进行了一次踏查,把险路险段确定为重点监控路段,并将巡逻时间每天延长4小时,加大了管控力度。由于辖区内拖拉机比较多,大多没有灯,崔光日带领民警挨家挨户免费给拖拉机粘贴反光贴,当年没有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崔光日在百草沟中队当中队长期间,交通事故比以前下降了40%.

2009年,崔光日被调回大队任督察工作。他不徇私情,一视同仁。一次,一名副大队长违反用车规定,他按章进行了通报处罚。从他接手督察工作以来,大队无一人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崔光日在执法中坚持\"三个一视同仁\":特权车与普通车一视同仁;弱势驾驶人与有门路的一视同仁;外地的驾驶人与本地的一视同仁。执法办案铁面孔,帮扶关爱手足情,他工作在哪里,哪里都会留下他的爱心和温暖。2008年5月,崔光日在老松线巡逻时,发现一台小货车拉的货物严重超宽,依法对驾驶员胡某进行了处罚。事后,崔光日了解到胡某家住春阳镇,经济条件比较差。中秋节来临之际,崔光日为胡某家送去了200斤大米,100斤白面,50斤豆油,解决了他家燃眉之急。

崔光日乐于助人,而自己家境却很清贫。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孩子上学,家里的所有开销全靠他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崔光日10年前就患上糖尿病,打针吃药也是一笔不小开销。无奈之下,妻子借钱去韩国打工,将女儿留给崔光日照顾。在他的呵护下,女儿以优异成绩,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2012年8月,在一次执勤中,他体力不支,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送到医院。经检查,他已经患上尿毒症晚期,每周需要3次血液透析,一次需要4个小时,但他仍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每天早晨7点就到达执勤岗位,风雨不误。\"只要我还能站着,我就接着干下去\".

崔光日的病情牵动着局领导和广大干警的心,局里两次开会研究为他治病,让他休息,但崔光日却一口回绝。由于他治病花销很大,家庭困难,交警大队干警自发为他捐款献爱心。

坚守,是一种信念;执著,是一种追求;热爱,是一种奉献。崔光日,一个生命的强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顽强的韧劲绽放生命的光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誓言,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内涵和真谛。

拓展阅读:用生命践行信念的\"铁人\"

从警24年来,崔光日用忠诚彰显一名人民警察的价值追求。2012年8月,他被确诊为尿毒症,由于同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尽管他每周需3次透析,但仍坚持在执勤一线,只因他热爱警察这个职业。10年来,他路面执法达上万起,没有一起被投诉。

因为执勤要喊话,为避免多喝水,他专门买了一个带吸管的塑料瓶,每次嗓子干了就用吸管沾沾嘴唇。胳膊上用于透析的瘘,正常情况下10年都不会堵塞,而他一年就堵了,医生说,这是因为他执勤经常挥动胳膊、过度劳累造成的。

崔光日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但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但每当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他都竭尽全力给予帮助。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揽活逆向行驶,被崔光日处以200元罚款。他询问得知这名司机家庭困难时,专门买了400元钱的年货找到出租车司机,说:\"逆行是严重交通违法,必须处罚,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留着过年吧。\"

当缉毒警时,有一次崔光日着便衣外出办案,遇到有两个人手持尖刀正要行凶。崔光日立即冲上去制止,被疯狂的犯罪分子刺中了两刀,肠子都露了出来。但他仍然坚持与随后赶来的战友们一起将犯罪分子制伏。

崔光日曾荣获吉林省\"公安系统优秀基层民警\"、\"吉林好人\"等荣誉称号

2 大川学校广播站学习崔光日广播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警察叔叔。

47岁的崔光日现任汪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指导员,二级警督警衔。先后在汪清县看守所、复兴派出所、刑警大队、缉毒大队、督察大队、东光派出所、交警大队工作。从警24年来,崔光日始终坚守自己的誓言:当警察就要为民办事,就要承担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他一直以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面对犯罪分子临危不惧、奋不顾身;面对同志和困难群众像亲人般温暖;面对亲戚朋友的说情不徇私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2年的一天,时任缉毒警察的崔光日身着便装与两名同事在办案的路上碰到两伙人打架,其中一伙人手持尖刀、铁棍等凶器,追杀过来。在这危急时刻,崔光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大喝一声:“我是警察,把刀放下!”这伙人疯狂到了极点,发现有人阻拦,失去理智,挥刀乱刺。在制止斗殴的过程中,崔光日腹部被刺中两刀,肠子都露出来了,鲜血染红了全身。为表彰崔光日英勇无畏抓捕歹徒的英雄壮举,他被荣记个人三等功。

2004年,崔光日被任命为汪清县公安局东光派出所代理所长。他带领民警积极探索乡村警务改革,很快把一个后进派出所改变成先进派出所。2005年,崔光日被调到交警大队,他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很快适应新的警务工作。2008年,他被任命为交管任务十分突出的百草沟中队任中队长。为了遏制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崔光日带领中队民警将辖区内的202省道、安汪线和满天星旅游区道路全部进行了一次踏查,把险路险段确定为重点监控路段,并将巡逻时间每天延长4小时,加大了管控力度。由于辖区内拖拉机比较多,大多没有灯,崔光日带领民警挨家挨户免费给拖拉机粘贴反光贴,当年没有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崔光日在百草沟中队当中队长期间,交通事故比以前下降了40%。

2009年,崔光日被调回大队任督察工作。他不徇私情,一视同仁。一次,一名副大队长违反用车规定,他按章进行了通报处罚。从他接手督察工作以来,大队无一人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崔光日在执法中坚持“三个一视同仁”:特权车与普通车一视同仁;弱势驾驶人与有门路的一视同仁;外地的驾驶人与本地的一视 3 同仁。执法办案铁面孔,帮扶关爱手足情,他工作在哪里,哪里都会留下他的爱心和温暖。2008年5月,崔光日在老松线巡逻时,发现一台小货车拉的货物严重超宽,依法对驾驶员胡某进行了处罚。事后,崔光日了解到胡某家住春阳镇,经济条件比较差。中秋节来临之际,崔光日为胡某家送去了200斤大米,100斤白面,50斤豆油,解决了他家燃眉之急。

崔光日乐于助人,而自己家境却很清贫。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孩子上学,家里的所有开销全靠他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崔光日10年前就患上糖尿病,打针吃药也是一笔不小开销。无奈之下,妻子借钱去韩国打工,将女儿留给崔光日照顾。在他的呵护下,女儿以优异成绩,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2012年8月,在一次执勤中,他体力不支,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送到医院。经检查,他已经患上尿毒症晚期,每周需要3次血液透析,一次需要4个小时,但他仍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每天早晨7点就到达执勤岗位,风雨不误。“只要我还能站着,我就接着干下去”。

崔光日的病情牵动着局领导和广大干警的心,局里两次开会研究为他治病,让他休息,但崔光日却一口回绝。由于他治病花销很大,家庭困难,交警大队干警自发为他捐款献爱心。

坚守,是一种信念;执著,是一种追求;热爱,是一种奉献。崔光日,一个生命的强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顽强的韧劲绽放生命的光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的神圣誓言,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内涵和真谛。

第16篇:零距离聆听崔其升报告,直观性认识杜郎口课改

零距离聆听崔其升报告

直观性认识杜郎口课改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树一中学

王树华

2011年5月15日(周日)上午,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应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教育改革家李庆平的邀请,在诸城一中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的专题报告。诸城市中小学教育干部、骨干教师700余人与会。

诸城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教研室主任李砚祥主持会议,在大会开场时对诸城市近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在闭会时对诸城市中小学下步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诸城市政协副主席、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海轶等人与会陪同。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与会者,对这次会议内容做了文字速记和书面整理,完整细致地记录整理了崔其升校长的这次报告发言。该文所录崔其升校长的这次报告发言,有90%的内容是崔校长报告发言的原话。谨愿此文所录崔其升校长的报告讲话,为我们大家真实认识杜郎口中学的课改与管理,提供一份最为直观简约的文字材料。

一、筚路蓝缕的改革破冰之行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单纯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问题,其根基应该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工作风格。课堂教学改革是次要的、表层的,在教师队伍中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精神风貌,这是统一课改认识的前提,远比课改措施问题要重要。

崔校长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十四年之前就任杜郎口中学校长时的重重困难、层层阻力。

1997年的杜郎口中学,是一个管理混乱、跨不迭的学校。14个班级学生的学杂费,班主任收后不上交学校,自己挪用,学校开支得需要向班主任好言相借;上午第四节课与下午第一节课教师都不愿上,学校安排不下去课;打架动殴的学生有时挤满了派出所;升高中的学生人数是个位数;连续十年学校考核全县倒数。

听说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崔其升将要就任这所学校,崔其升在该校任教的爱人以及父母都极力反对。

崔校长就任伊始就收到“如果你想改变现状,让我们吃苦受累,我们就把你轰出去”的恐吓信。他曾以市场最低批发价买了四套办公椅,被老师以“吃回扣”之名告到检察院,检察院一个星期内来学校检查了他两次,最后的检查结果反而客观还了他一个的清白。还有很多人往他院子里丢砖头、掷血书,罗列“十大罪状”上告,贴满大街小巷和电线杆。

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不服输的崔校长越发坚定了学校改革的决心,就像当年的陈胜、吴广起义那样,学校反正无路可走,毋宁改革,置之死地而后生。

回首所走之路,崔校长总结出了一所学校“成在教师,败在校长”的认识。学校的发展,与硬件条件、生源质量的关系不是十分重要,而是取决于教师的工作状态,取决于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治校水平。教师主动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愿风气,朴实、高尚、忘我的精神风貌,发自肺腑的正面的忘我的思想觉悟,教员的价值观因素,对于办学至关重要(此观点,亦是李庆平校长多年倡导的“培育富有团队凝聚力的积极进取的学校文化”)。

“杜郎口中学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就是我崔其升的认识、想法、主张,能够变成了老师的行动。”有的学校学习杜郎口办学模式,曾经出现教学成绩下降的情况。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校的课堂表面看好像是杜郎口的小组合作“三三六”模式,但学生活动背后教师点拨、导演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教师的课堂思想还有问题。

中央教科所田慧生所长视察该校时,曾说过杜郎口的成功在于有个“崔其升”。校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校长的奉献牺牲,校长的智慧和人格,校长的大气和有德,校长的管理措施,校长的统一人心,关系着学校的发展。

二“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师生向上进取,不甘落后” 崔校长性格要强,事业责任心强烈。“工作争第一做得好是应该,得第二就有愧”。

“找不足,寻差距,谋发展”是杜郎口的办学宗旨。很多时候崔校长和老师们在外风光地做完报告,回到学校看到课堂不够精彩、学生情绪激发得不够高涨时,他们更多的是焦灼。李伟波老师前一天课堂最精彩,第二天就成了倒数。这种情况,让他们时时为自己的课堂没有活力而担忧。 面对记者如何看待自己成绩的提问,崔校长回答“按照100分打分,不足50分,还谈不上及格”。“成绩让别人去说,问题要自己找。”到杜郎口参观考察的已达70万人,络绎不绝。但崔其升和他的教育团队,走在校园中、坐在教室里,眼里看到的都是问题,每天都要雷打不动、毫不留情地进行工作“反思”“点评”,扎实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做人比做事重要。坚持以工作论人,“看工作,看表现,看贡献”,教师的评优晋级,把工作成绩摆到桌面上来,自我比较,众人评论。一个成绩落后、打人取闹的女教师,动用多种社会关系来说情上岗,但崔校长顶住各方面压力拒不聘任。

如何培养教师的自律问题,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今天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没有一纸成文的教师考核、量化、奖惩方面的政策制度了,他们探索的是让更多的人走向自律自治。“教是为了不教”,同理,“管是为了不管”。杜郎口正在走向一种没有制度的理想的管理状态。

三、学习者被尊敬是最重要的改革突破口

1998年,崔校长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存在着厌学情绪。在座谈调查中,一个学生“老师讲的我听不了,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的话语,深深触动了他对教师“一言堂”教学方式弊端的思考。

崔校长同时列举了一系列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崔校长1977年在读高中时,他的数学老师因第二天外出办事,让他给全班同学当小先生讲课,因为“被看得起”他充分准备,成功地上了一堂数学课。

崔校长谈到自己4月份在咸阳作报告过程中,因有上级领导视察他校,需要临时取消自己的报告日程,会议举办方小张主任担心无法向听众交待,给崔校长下跪求情让他做完报告。

崔校长谈到他这次来诸城时,市教育局李庆平、张海轶、李砚祥三位领导驱车远到高密迎接的感人事例。

他谈到在一次在济南宾馆吃饭时,自己向一个孩子投去了关注的眼光,换来了这个孩子隔着玻璃打手势,渴望与自己对话交流的事例。

上述这些事情,加深了崔校长对“人有被尊重需要,学生有被尊重需要”的理解认识,他明确提出了“人只有在被尊敬的时候,他的心灵才会被打动”教育观点。

学生人人有自尊、有面子,教育的规律就是让学生人人有尊严。杜郎口最近几年的改革就是探讨了“如何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的需要”以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角、主人”这两个重点课题。

课堂评价的底线应该是,后进生在这堂课中干了什么,发言了没有,后进生的表演、表现、表达得怎么样。如果后进生没有站起来,只是当听众,这样的课堂就给他判零分。

在小组活动时,后进生必须有话说,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后面的同学,给后进生“我是小老师,大家是听众”的自我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进生只要去说,就会有思考,就会分析得有道理。 “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一个也不能少地参与是杜郎口课堂的特色,近几年学校升学率达100%,这符合“木桶理论”的规律。

从最末一个学生抓起,后进生的参与,不会影响优秀生的培养。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优秀生与后进生互相启迪,互相竞争,你有思路而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学生在课堂中的攀比心态,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能够自然形成“不甘人后”“争问抢答”“互相表现”这样的课堂氛围。

现在,他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脱稿来讲解(拿着书本、笔记登台讲解就算违规),“打好腹稿,两手空空”,得体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也是他们的一种课堂标准。

在不服输攀比心理的驱动下,杜郎口学校的报告厅经常有自我申报要求为大家进行课堂学习展示的班级,当然这一个班级又会带动着另一个班级不甘落后的展示挑战。

杜郎口中学的师资专业水平不高,50人的学科教师队伍,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者只有1人,但他们在课堂教学理念方面还是积累了一定经验的。

崔校长提出“课堂不看教师讲得有多精彩,而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生动”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课堂学习“一要发动,二要调动”,杜郎口中学就是借此发展的。课堂能够把学生发动起来,敢说敢辩,敢于追问,敢于超越,学生才会有灵感火花的迸发。学生相互启迪的思考是无限的。课堂上往往学生的发言还未结束,就被制止住了,因为其他人已经领悟知道了。 一位初三优秀数学教师曾经向崔校长诉苦:“以前我讲解一道例题有五六种方法,现在学生经过启迪讨论能够介绍出掌握住十多种方法,我都不敢讲了,我得请教学生了,学生成了我的老师。这让我怎么教?”崔校长安慰其“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称赞达到这种“青出蓝而胜于蓝”的境界的老师,才算是高明伟大的教师。

崔校长回忆自己当年高中当小先生那一次经历,自己吃透例题,抛开课本,把例题的规律方法、知识联系、迁移运用讲解十分到位时,赢得了同学 “你的讲得比老师还明白” 的称赞,给了他莫大的满足感。自己当小先生这件事,让崔校长领悟到: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学生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过了师生之间哪怕是再民主平等关系的影响。

四、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激动学生” “参与者永远比旁观者投入”。崔校长结合自己当年培训小学教师的经历,结合开会听报告要提问听众问题的体验,结合学生课堂请教听课教师的事例,得出了“出人头面的参与角色”与“当观众听众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认识,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让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意义。

山东教科所陈培瑞主任对杜郎口的课堂变化,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课堂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了几十个人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热爱学习,不是教育出来的事情,不是依靠改变家庭贫困现状这些思想教育所能奏效的。在一次课堂讲解中,在一次小发明小发现中,教师一二句的点评,听课者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的举动,这些细节举动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不少学生厌学,把上学当做一种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应酬”活动。究其原因,是教育者的赏识教育做得不到位,学生没有唤起被尊敬的情绪,学生的内驱力、动力没有被教师唤醒。课堂上,学生没有展示自己风采的亮相活动,也就难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崔校长归纳为 “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 九个字。

崔校长强调课堂教学并不是多么深奥繁琐的事情,其本质就在于唤醒学生的自尊。课堂是心灵之约。课堂贵在一个“情”字,重在以情激情,以情打动人心。

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激动学生”的“三动”。学生的情感,要与知识内容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如果没有流露出来,就不是好的课堂。

杜郎口的语文课不只是学习课文,常常还要谈谈学习感受,现场写写作文。譬如,徐老师执教《背影》让学生谈谈父爱,有的学生深情地说到自己父亲的袜子露着五个指头洞,却不舍得三元两块去换双袜子,是为了给自己攒学费的动人细节;有的学生热泪盈眶地谈及父亲知道自己爱吃水饺,星期六冒着雨赶三四里路去割猪肉来包水饺的感人事迹。学生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发自肺腑的情感,融汇进了课堂,让课堂有了情感有了灵性。

课堂的情感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落脚点。杜郎口的课堂,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律动着教育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人文关怀。

五、关于“2+38”课堂模式的体会

杜郎口40分钟的课堂,教师组织、导演的时间只能为“2”分钟(教师以学习者身份进行的环节展示时间除外),另外的38分钟要交给学生去支配。

崔校长曾经戏称杜郎口的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徐利在课堂上是个“右派”,因为他常有“我不说出来,学生就不会”的心理在作祟,他不懂得在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节骨眼上,大胆留给学生时间去思考一下,甚至可以让学生到网络上、到图书室里查阅一番。学生花费三天时间自己“悟出来”的知识,自己探究来的知识,这是最有营养最宝贵的知识。

没有课堂“堵一堵,难一难,别一别,悟一悟”的环节,就没有课堂的亮点、出彩处。

“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学习的敌人,是对于老师的依赖。”崔校长联系一个生活实例说明这个问题,他校的某位老师教育孩子见面向人问好,采用“大爷来了,快叫大爷”这样的包办教子法,就不如“走过来的人是谁,该怎样称呼问好”这样的启发教子法高明。前者只会长期一直听见这位教师包办代替孩子叫人“大爷”的声音,而没有给孩子以思考的角色,没有给孩子以自我的思维。教师口头上喋喋不休地讲,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其实这都是在“包办”。 现在的杜郎口教师,教学把握就在于一堂课时间分配给师生的比例。“10+35”“0+45”(课堂教师封口)这些模式,核心理念就是课堂上教师少讲,把机会多让给学生,让学生多爬黑板,学生讲解出现差错时让学生去辨析和讨论。学生单纯通过听觉、视觉获取的知识容易遗忘,远比上自己通过探究思考、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深刻。

“教师独霸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必须加以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阻挡不了。”这是市教研室高中部王德主任与崔校长交流的一个观点,崔校长对此表示完全赞同。

崔校长总结说,自己报告要把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说出来,让大家形成共识,这远比谈什么课改具体措施重要。只要大家达成共识,策略、措施都很容易寻找。

六、关于杜郎口的学校管理

打造名校,改变硬件建设并不重要,锻造学校领导班子团队至关重要。一个学校的风气,是领导营造出来的。

崔校长介绍了做学校领导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 一要有资格。

做学校领导,必须是优秀教师。教学成绩落后,就没有资格当领导指挥他人。优秀者的认定,是公平公正产生的。不优秀,就不能再做领导。崔校长的堂兄弟崔其同教师,因为教学成绩落后,被他撤销了级部主任一职。

1999——2000学年度一个学期,学校有七位女教师歇产假,出现了教师空岗现象。崔校长在此期间,代课执教过语文、数学、物理学科,教学成绩在全县统考中都位居前列。

政治教师孙国强生病了,崔其升的爱人高俊英一个人执教12个班的政治课,期末统考成绩12个班全部都是全县第一。

学校原副校长李启涛,提出学校事务多,教师有所多余,自己少上一个班课的要求时,崔校长晓之以领导班子吃苦在前的创业道理。副校长张代英曾经长期在一线上过8个班的课。

杜郎口的改革发展,有人说是“催其升”的结果。崔校长介绍说,学校的发展变化很大,可是他严格要求、克制自己的本色始终未变。作为校长,自己“克己复礼”从未变节。

领导干部不上进,不带头,不作表率,就会起到阻碍作用。领导干部要多想一想自己当初要求被提拔时的承诺与表态,反省一下距离当初的为官承诺有多远,不能有言而无信的人品问题。

二要有风格。

杜郎口风风雨雨十多年走过来,患有重病的的崔校长付出很多,十分不容易。

回首1999年,学校无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了储备资金,崔校长带领班主任,亲自焊接学生车棚,改造学生宿舍,为学校省下了十万元的工钱。牺牲了好几个假期的时间,他和老师们一起动手去硬化学校地面。学校平房漏雨,崔校长自己爬屋顶修葺。

凭着十四年的奋斗,杜郎口现在每年的听课考察收入三四百万元费用,六七十个教师的福利待遇自然是十分客观,教师一日三餐,衣着驾照,孩子上学,学校都有照顾。 这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结果。“很多人只看到我们的风光,没有看到我们付出的”。

杜郎口的班主任老师,除管理、指导、评价学生外,要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教反馈,大多数时间还要在教室里办公,与学生一同上课。

杜郎口不少老师周日都要到学校备课。学校福利这么高,整天搞听课评课,如果课堂教学再达不到标准,连他们老师自己都觉得过不去,对不住自己,对不住学校。大部分老师要到外地讲学,这也逼迫着他们自己,主动去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很多老师乘飞机在国内飞来飞去,机外陌生地方的不少新鲜风景,他们都来不及欣赏一下,往往要在飞机上一路子备课。

这是杜郎口教师自己对自己的管理,自己对自己的约束。 三要有品格。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积极向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全心全意进行课改思考,比工作比贡献,不比利益多少。教师晋升职称,要把个人的资料都公开在桌面上,学校考评分数逐项累积出结果,每个人互相监督、公平竞争。

崔校长有个规定,凡是教师外出讲课给自己孩子买的礼品,必须第一时间分送给夫妻双方的老人,必须送去50%(比例只增不减),否则取消外派资格。如果孝顺父母做不到,他就难以立于校中干事。

崔校长外出作报告的收入,也多数分给了学校的教师。“给我的,我都给大家”。连伙房的职工,也经常到他家做客,经常从他家拿酒拿烟。对职工的关怀,是崔校长高尚的品格。

崔校长注意营造职工对单位热爱的情怀。凡是“出自本心”热爱单位的人,用心用力为单位做出贡献的人,只要是好心,学校就给他以双倍的回报。为给学校节约开支,到北京进修三天半花费仅58元钱的邓立强;在上级检查的关键时刻,主动为学校刷墙的后勤主任刘峰,学校对他们这些人都是加倍激励的。

为公就是最大的为私。 四要严格。

严格是关爱,严格是帮助。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崔树光,小青年学历低一些,因为微机录入一篇文字稿,出现的错别字太多,被崔校长逼着中午不准吃饭加以修改,崔校长说这是在培养他干事严谨的作风。

张代英办公室里卫生不干净,崔校长发现后,运用问题工作法,当场把学校干部集中到她办公室里召开“卫生现场观摩会”,批评领导干部缺少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并说课堂上存在着学生不能声情并茂地表现等这么多的问题,很多领导干部容得下、看不到,这是不用心、不作为。

学校餐厅吃自助餐,有教师多盛多占吃不了导致残留浪费的现象,崔校长发现后就当场逼他吃完。学生宿舍里上搭下挂、乱七八糟的,他就把问题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加以研究。教师穿着邋遢,不修边幅,他也要求加以整改。很多人和学校就是失之于细节。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能做好事情”。有一次,崔校长参加“点评会”迟到4分钟,他自己主动缴纳罚款400元。

学校“一把手”工作最难干,教学质量、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意外事故、师生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必须眼里要有问题。崔校长介绍说,他坚决容不下学校出现人为的管理漏洞。

学校管理,应该“严”字当头。

杜郎口的一大批教师,思想上进,主动要求他人听课、提意见、找不足,他们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看待别人对自己的建议批评。给自己指问题、提意见的人,出现问题监督着自己必须改正的人,这是自己的恩人。正因如此,杜郎口的“点评会”务实不务虚,激烈尖锐,持之以恒的工作批评之风曾未休止。

批评就是关爱。

七、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感悟 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落实。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学得恹恹欲睡”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必须得以改观。

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能够主动热情地参与课堂。让我们看看杜郎口课堂学生参与的热烈气氛吧。

残疾生李楠同学,拄着双拐,腰里挂着导尿袋,情绪高涨地参与课堂抢答。一个“瘸子”同学,担心抢不到黑板演示,就坐在黑板旁边听课,以便展示时第一个抢到黑板前。一个“侏儒”同学,够不着黑板,课上就让同学们把他抬起来,在黑板上展示。这些身体残缺不全的同学,毫无任何的自卑,也没有同学的歧视,在课堂上张扬着生命的风采。

崔其升校长忆及当年与李庆平校长,在上海参加“齐鲁名校长”培训班上的课堂学习情景,课上某位教授不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而是在讲课过程中不断与学员互动问答,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之一人讲、众人听的课堂模式,更有效率。

崔校长还谈到,2007年在潍坊举行的全国目标学习研讨会上,泰安市一位崔老师把学习目标分给小组长,让组员互讲,不会的问题可以前去请教听课的教师,结果不想被学生问到尴尬境地的听课教师们,在这堂课上的听讲就格外认真,也不会有打瞌睡的现象了。

崔校长所举的两个生活实例,旨在通俗地告诉我们:人们当听众的角色与当表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展示,和被动听讲这是效率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

杜郎口一直把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参与度、参与量、参与状态,作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里,学生们的思考互相启迪,学习愿望就会得到强烈激发。

杜郎口的课改,正由课堂上对“书”(知识)的关注,转向对“人”(情感)的关注。知识是次要的,人学习的情感愿望如果得以激发的话,就会产生无限的探索力量。

下一步杜郎口的课改,正在准备打破教学进度,打破常规教学设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性的实践探究。

譬如语文课,“同学们,你们给我论证一下为什么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代表性作品有哪些?查阅资料,谈谈你对其中一部作品的了解与认识。”

杜郎口的课堂学习下步要探索上出“专题、专利”特色,要有学生思维的专利性。一个思考题,人家是什么观念,我的观念是什么,我的专利是什么。例如,有的学生考证出毛泽东出身不是农民,因为他不懂得“亩产2万公斤大米”的荒谬性。有的学生根据俄国档案馆史料,判断出列宁的不少事迹,是当时为了赢得民众崇拜而编造出来的。

杜郎口正在探索让学生把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写成文字,编辑成报纸(已出上百期)。

很多属于学生专利性探究的知识,崔校长说他最为看重。 学生爬黑板写生字,课本之后的几个字,可以拓展到形近字与同音字。

曾被李庆平校长邀请到诸城做过报告的孙维刚老师,能够把初二的数学内容,延伸辐射到高中内容。

杜郎口正准备加强对知识深度与广度的研究。

数学课,可以把数学题与现实生活运用结合起来,进行数学生活化的探索。

现在的学生,依靠诸如教辅资料之类的文字材料这种途径来获取的知识太多,而通过体验性获得的知识过少,个人探究、推敲、归纳、总结来的知识过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过少。

中考临近,杜郎口就把油印室的门上锁了,一张讲义也不印了,当然他们不是怕花钱,而是以此引发学生对教材进行深透的分析研究。命制试题,也不是教师来拟制,而是教师发动学生来开动脑筋,自己命题。现在不少试卷的大多题目,多数学生都会,从头到尾的考练拉练,实在是浪费时间,缺少针对性。

课堂是学生人格修养的舞台。课堂学习要把与人的培养结合起来。课堂知识目标,应该是一个凭借。在课堂学习对学生品格性情的培养问题上,崔校长介绍说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着力培养了学生“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奋力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三种品格精神。学生具备了这三种品格精神,将来干任何事情都会出彩。

八、李庆平校长与杜郎口中学的情缘

在这次报告会期间,崔其升校长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李庆平校长以前给与杜郎口中学的发展帮助,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教育改革家李庆平与杜郎口中学有着特殊的感情。 2006年8月5日,山东聊城迎来了全国语文教育界的二十多位权威领导、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五百名中学语文教师、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中心第22届年会隆重召开,在该会李庆平理事长的领导组织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聊城市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全国语文教育专家陈金明、苏立康、吴心田、王景华、袁卫星、杨宏丽、程翔等人与会。 第三天上午,年会代表们赴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在校园各处参观,深入杜郎口课堂亲身感受。

“在杜郎口中学这里,学生们表现出的高素质、强烈的自信心、落落大方的举止、挥洒自如的谈吐,让与会代表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课堂上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全面贯彻,课堂完全成为学生的舞台,特别是语文课堂高度融合了各学科知识,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思想。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老师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堂,正是新教育实验中提出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摘自于《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中心第22届年会记实》报告)

教育改革家李庆平对杜郎口中学给与了热情的关注,为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发展推波助澜,赢得了崔其升校长的敬重。

2005年11月全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李庆平校长对所听杜郎口中学的两堂语文课,在大会上作了专家评课发言。在这次全省教改会议上,李校长高度评介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突出特色,提出了辩证认识讲授教学法等方面的教改建议。

“当年这次全省会议,还没有多少人认可杜郎口的教学模式。会上如果没有李庆平校长和潘永庆院长对语文和数学学科的高度认可,也就不有杜郎口中学的今天。”这是崔其升校长在报告会上,对李庆平校长真情流露的道谢之语。

在这次评课中,教育改革家李庆平以 “思为主攻”的观念(即课堂训练学生思维为主攻方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钱梦龙先生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教改体系予以缺陷弥补,发展性提出课堂教学的“四为主”教改理论,深入阐述了课堂教学时效性与创新性的“双性标准”问题,高屋建瓴地指出“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工程”就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在学习中形成“激发兴趣——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的新教学程序观。

“课堂教学应该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应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应该像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一样全面重视。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第四个含义是,我认为要彻底改变现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只教书不育人、人人围着书本转的局面我们要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生命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那么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的老师倾心投入、满怀激情,以激情感染学生。”(摘引于 “杜郎口中学校园网” 中的《 媒体关注——专家报告》中李庆平的会议发言稿)

教育改革家李庆平,六年之前在杜郎口中学的全省大会评课发言中,所阐述的这些课堂教学理念,可谓是高瞻远瞩,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意义。

九、李砚祥书记关于诸城课改的总结介绍与指导意见 李砚祥书记在崔其升校长报告会的开场白中,简要介绍了诸城市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诸城市从2007年召开全市课改动员大会开始,历时三年(诸城课改的第一个“三年规划”阶段),多措并举不断深入课改,初见成效。

诸城课改取得了“四大”成效:1.诸城课改从小学到初中联动进行,整体推进、区域推进具有一定成效;2.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3.“自主互助,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潍坊市乃至山东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县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市不少学校和教师获得了潍坊市重大问题研究奖、潍坊市教学成果奖等奖励,赢得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好评,被《现代教育导报》、“人民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

自今年始,诸城市教研室提出诸城课改进入了第二个“三年规划”(2011年——2013年)阶段。诸城课改第二个“三年规划”指导纲领,近期即将下发。在诸城课改第二阶段,诸城市教育局将坚定不移地大力、强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整体、深入推进课改,打造特色课堂、高效课堂。

前不久潍坊教科院的李秀伟、崔秀梅,加之今天的崔其升校长,应邀前来诸城报告讲学,为诸城课改传经送宝,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已经拉开了诸城第二期课改的序幕。

诸城市教育局曾经多次组织干部和教师,前去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最近一次是去年,组织了全市初中校长和市教研室人员在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吃住一周的零距离考察学习。

崔校长莅临诸城作报告,这是全市干部教师进行课改学习的大好时机。

在崔其升报告会闭幕式上,李砚祥书记总结崔校长报告时,称道崔校长以通俗、朴素、诙谐的语言,作了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的专题报告,耐人寻味,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和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大家进一步讨论学习。

崔校长的报告,给李书记个人最大的感受与启示有三点。

(一)崔校长的报告,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观点。崔校长的讲话,使我们对学校领导管理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层次。

崔校长负责敬业、执着追求、永不满足,当年“义无反顾”地强力推进改革,才有了杜郎口中学辉煌的今天。李书记对崔校长的改革,称之是“义无反顾地强力推进改革”,恰当之至。

(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做人”的管理。崔校长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四格”(资格、风格、品格、严格)要求,对于我市加强学校领导队伍建设很有借鉴意义。一所学校的发展,没有学校文化的引领,没有师德建设的保障,没有教师积极向上的奉献精神,没有领导师生超常的努力付出,就不会“苦尽甘来,功成名就”。

(三)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是课改的关键。看课堂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看是否把学生摆在了被尊重的地位。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人人获得尊严,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对于今后的诸城市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李砚祥书记提出了四项课改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端正“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大力推进课改。

1.深化对“课改是一把手工程”的认识。“一把手”对于推进课改的意志与决心,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单位“一把手”应该拿出精力,带头多听课多研究课,坚定课改的意志与决心。

2.继续发扬锐意改革、大胆进取的精神。目前我市第一个三年规划时期的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不少:课改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不少学校与教师没有“动”起来,传统教学的惯性与教师的惰性势力很大。学习小组的划分与评价,没有很好的路子可寻。课堂教学设计低效与无效的环节不少,教学问题设计过低或者过难,缺少思维价值。

3.深入学习杜郎口课改经验。深入研讨学习《杜郎口解密》《让课堂动起来》《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杜郎口“旋风”》以及有关杜郎口课改的推介材料,从中汲取借鉴杜郎口先进经验。

(二)提高打造精品课堂的意识。

今后诸城课改的主题词,就是“高效课堂”与“特色课堂”这两个关键词语。“特色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多样化、个性化的追求,旨在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特色课堂”最易彰显。“高效课堂”是我们近年一直追求的目标。

(三)继续实施“三大战略”。(1)“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策略。

诸城实验中学曾经邀请杜郎口中学各科教师到校讲课,龙城中学近期邀请昌乐二中9名教师讲课,这都是“请进来”办学。

下步,我市各校可以从本市之内或者从教研联合体之内,聘请名师讲课、作报告。适当时机,我们会组织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走出去”,到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深入取经。

(2)“学段联动,整体推进”的全盘策略。

每一所学校都要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没有例外,没有任何理由例外。每所学校都要成为诸城市课改高速行驶的“动车组”。

(3)坚持“六大机制”创新的策略。

诸城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建立六大机制,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水平”成果,荣获2009年潍坊县市区创新工作项目奖,这些过去三年成功的课改经验,我们要继续坚持。

(四)强化课堂教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突破研究。1.强化学生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与有效评价研究。 2.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机制。

3.利用诸城市教研室多年坚持的“微格教学研究法”,突破课堂低效无效的环节研究。

4.由对书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突破学生课堂问题研究。5.优化教学设计研究,评价教师备课,不仅要看问题设计的质量,还要看问题的突破方式。

(五)强化“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教研活动研究。为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难点问题,就要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展示比赛,比学赶超。

(六)进一步巩固“三大保障”措施,开展教师“四项教学比赛”和学生“五项竞赛活动”,通过师生“两赛“活动,掀起创先争优的教学研究高潮。

(七)实施教师“三大“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助力工程、名师团队锻造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通过积极落实分阶段召开课改现场会、推介会,校长、骨干教师课改论坛,实施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打造课改名校名师等行之有效的课改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快诸城教育体制的改革。

第17篇:零距离聆听崔其升报告,直观性认识杜郎口课改

学习杜郎口 教学思想的心得

白洋

零距离聆听崔其升报告直观性认识杜郎口课改

崔校长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十四年之前就任杜郎口中学校长时的重重困难、层层阻力。

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不服输的崔校长越发坚定了学校改革的决心,就像当年的陈胜、吴广起义那样,学校反正无路可走,毋宁改革,置之死地而后生。

崔校长性格要强,责任心强烈。“得第一是本分,得第二就有愧”。 做人比做事重要。坚持以工作论人,“看工作,看表现,看贡献”,教师的评优晋级,把工作成绩摆到桌面上来,自我比较,众人评论。 “教是为了不教”,同理,“管是为了不管”。杜郎口正在走向一种没有制度的理想的管理状态。

此外,崔校长还列举了一系列的实例,来说明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学生人人有自尊、有面子,教育的规律就是让学生人人有尊严。杜郎口最近几年的改革就是探讨了“如何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的

需要”以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角、主人”这两个重点课题。

课堂评价的底线应该是,后进生在这堂课中干了什么,发言了没有,后进生的表演、表现、表达得怎么样。如果后进生没有站起来,只是当听众,这样的课堂就给他判零分。

在小组活动时,后进生必须有话说,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后面的同学,给后进生“我是小老师,大家是听众”的自我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进生只要去说,就会有思考,就会分析得有道理。

“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一个也不能少地参与是杜郎口课堂的特色,近几年学校升学率达100%,这符合“木桶理论”的规律。

从最末一个学生抓起,后进生的参与,不会影响优秀生的培养。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优秀生与后进生互相启迪,互相竞争,你有思路而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学生在课堂中的攀比心态,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能够自然形成“不甘人后”“争问抢答”“互相表现”这样的课堂氛围。

现在,他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脱稿来讲解(拿着书本、笔记登台讲解就算违规),“打好腹稿,两手空空”,得体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也是他们的一种课堂标准。

崔校长提出“课堂不看教师讲得有多精彩,而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生动”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课堂学习“一要发动,二要调动”,杜郎口中学就是借此发展的。课堂能够把学生发动起来,敢说敢辩,敢于追问,敢于超越,学生才会有灵感火花的迸发。学生相互启迪的思考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学生的发言还未结束,就被制止

住了,因为其他人已经领悟知道了。

“参与者永远比旁观者投入”。崔校长结合自己当年培训小学教师的经历,结合开会听报告要提问听众问题的体验,结合学生课堂请教听课教师的事例,得出了“出人头面的参与角色”与“当观众听众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认识,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了让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意义。

“课堂上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热爱学习,不是教育出来的事情,不是依靠改变家庭贫困现状这些思想教育所能奏效的。在一次课堂讲解中,在一次小发明小发现中,教师一二句的点评,听课者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的举动,这些细节举动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不少学生厌学,把上学当做一种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应酬”活动。究其原因,是教育者的赏识教育做得不到位,学生没有唤起被尊敬的情绪,学生的内驱力、动力没有被教师唤醒。课堂上,学生没有展示自己风采的亮相活动,也就难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崔校长归纳为 “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 九个字。

崔校长强调课堂教学并不是多么深奥繁琐的事情,其本质就在于唤醒学生的自尊。课堂是心灵之约。课堂贵在一个“情”字,重在以情激情,以情打动人心。

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激动学生”的“三动”。学生的情感,要与知识内容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如果没有流露出来,

就不是好的课堂。

第18篇:崔国胜同志先进事迹

崔国胜同志先进事迹

崔国胜同志生前任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校长,2005年9月6日因病逝世,年仅49岁。崔国胜同志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献给了林业教育事业。l978年崔国胜从牡丹江林业师范学校毕业来到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他一干就是二十七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当校长,他都以全部的心血和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当教师的十几年里,他牢记党的宗旨,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情扎根在林区,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克服重重困难,在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在当校长的日子里,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挂念的是学校的发展。他亲手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办成了远近闻名的全省 森工名牌学校。二十七年来崔国胜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林业教育战线上,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2000年起,共有1762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有8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高考升学率居牡丹江地区各市县前列,创造了全省森工林区中学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他个人先后荣获省森工总局拔尖人才,省专家型校长,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

1978年崔国胜从牡丹江林业师范学校毕业,他一毕业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林区的教育事业,走进了海林林业局一中的校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初登讲台,因学生基础太差,难以适应他的教学方法,一向不服输的崔国胜为了尽快地提高教学水平,每月从微薄的几十元工资中挤出些钱,买来许多教学参考资料;每年自费订购l0余种有关教学方面的报 1

刊杂志。为了备好一课,他经常反复推敲;为了一个小问题,他曾去几十里路以外的老教师那里取经。白天,忙碌一天;夜晚,则把自己关在自家的小屋里,点亮那盏9瓦的台灯,反反复复地推敲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高等专业课程,先后取得了专科和本科文凭。同时撰写并发表了40多万字的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0年他执教的班级政治学科的高考平均分数,列全省森工系统和牡丹江地区各县级学校第一名。

教好一门课不容易,当好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在海林一中他整整当了13年班主任。他把当班主任看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接了当时全年级基础最差的“慢班”。好心的老师曾提醒他:千万别当那个班的班主任,出力不讨好。可是他心想,当老师不能怕苦、怕麻烦,只要多付出一些心血和汗水,肯定会有收获的。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当初那个谁都没瞧上眼的“慢班”,学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达84%,列全局第一。

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苦磨砺,让他真切地爱上了林区教育事业,也将他的命运与学校和孩子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于198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常说:“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用惊天动地的誓言,只要坚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就一定能取得一流的成绩。”

80年代后期,林区经济陷入了“两危”的困境,林区教师工资低,导致大批骨干教师流失,海林林业局一中也和其它林业学校一样陷入 2

了既教不了,又办不下去的怪圈。就在这时,海林局党委选中了在教学一线的崔国胜,让他担当起让一中起死回生的“掌舵人”。

此前,崔国胜连一天的中层干部都没担任过,从一名普通教师一跃成为一名校长,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这样的升迁太荣幸了。然而,熟悉当时真实背景的人们心里都十分清楚,他接过来的是副令人望而生畏的烂摊子。此时,全校只有300多名学生,高中不足100人,其中高三学生仅24人,学校已经连续多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

这期间南方沿海一些名牌学校多次来函来电,邀请他去执教,并许以相当优厚的待遇。其中,珠海市一所中学高薪聘请他去当校长,条件是每月一万元工资,年薪不少于20万。此时在教学上已在省内外颇有知名度的他,完全可以不当这个“千头万绪理还乱”的校长,完全可以像别人一样丢 下这个“烂摊子”,完全可以轻松地挑选一个理想的单位,去施展自已的抱负和才华,率先脱贫解困,但他一一地谢绝了那些别人羡慕不已的邀请,毅然留了下来。他知道:如果高中解体了,势必会影响到小学和初中的发展,那对本来就已相对薄弱的林区教育,无疑将是雪上加霜,他对人讲:“我生在林区、长在林区,是林区人民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锻炼了我,如果我走了,我将愧疚一生。我不能在林区教育最困难的时候离开,我也不相信海林局一中前景渺茫。”

上任后,他曾焦急地寻找着摆脱困境的道路。为了改变教学条件,他曾尝试走勤工俭学之路,在学校周边建起了近千平方米的门市房出租,承租了林业局浴池,接收了林业局幼儿园和印刷厂,但有限的收 3

入,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的资金问题和师资问题。他四处奔走,寻求联合办学,但都没能成功,有谁愿意和海林林业局一中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联合办学呢?

1997年,他大胆地提出了实施“名师战略”,走“内外结合,分步推进,整体提高”的高中发展之路,以高中教育优先发展,强有力地拉动全局初中和小学教育的发展,增强自我竞争能力。他的这一具有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改革方案,很快赢得了局领导的赞赏和支持。

找到正确的办学思路不容易,具体操作起来更是困难重重。且不说要精心挑选到真正的“名师”不容易,单是把勤工俭学几年来辛苦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底都投入到吸引“名师”上面,那份风险就够大了,更何况习惯了分配“大锅饭”制度的原校教职工,怎么能够一下子适应外聘教师拿高薪、大学本科毕业生拿同等地方工资、原本校教师拿企业的低工资的“一校三制”分配原则呢?于是,校内外有怀疑的,有观望的,有发牢骚的,还有给他“找麻烦”的。

为了求到名师,他主动出击,诚恳地邀请名师。那年春天,他在翻阅《中国当代名人大典》(教育)和《黑龙江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教育系统)时,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兰西一中特级教师安茂森的名字上,没有安老师的电话号码,他通过“114”查到他的电话,几次打电话过去,安老师都婉言谢绝了。可他却不肯轻易放弃,1997年5月,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兰西,“秘密”约见了安茂森。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安老师被他锲而不舍干大事业的精神打动了,这年9月,安老师站到了海林林业一中的讲台上。

为了把名师留下,他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具体困难。 4

为此,他先后两次把局里分给他的楼房让给了请来的名师们。为了给老师们找到合适的住房,他亲自选地方,帮借钱,搬东西,买生活用品,他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安茂森等一批名师。七年多来,他陆续从山东、甘肃、吉林、辽宁、四川、新疆及省内各地招聘了60多名优秀教师。其中特级教师2名,硕士研究生3名,平均年龄38.2岁。目前,一中的高级教师占高中教师的85%,70%是县市级以上优秀教师。

“名师战略”全面推开了,教师们工作热情高涨,良好的校风、学风正逐步形成,流失的学生回来了,很多地方的家长也慕名把子女送来了,一度被人冷落的海林林业一中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开展“名师战略”中,他始终坚信:只要把点滴的爱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迸放出泉涌般的能量。决不能让穷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生胡连岭,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在家,他听说后,赶了几十里来到他家,进门一看,要倒的房子里一贫如洗,家里没人,一打听在地里干活,他又徒步走了5里多路,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胡连岭父子,做通了他父亲的工作,当天带着胡连岭赶到学校,自己掏钱为他购买了书包、笔和本子,经校委会同意,全部免除了他的学杂费、资料费,并且每月发给他200元的助学金。在2002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樊晓磊是一个单亲家庭,姐姐辍学打工,母亲靠卖冰棍维持生活,他听说后,立即前往他的家里,做通了他母亲不想让孩子上学的思想工作,把樊晓磊“请”回了学校,并给他以胡连岭同学同样的待遇,母子俩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天,樊晓磊在他的日记上写下了“为了报答崔校长和学校对我的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一中争光。”在2003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 5

录取,一直到现在,每到放假时,母子二人都到学校来看望他。

近几年,由于学校越办越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送钱送物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一次,省内一所重点学校的老师到海林一中应聘,经过综合考评后,认为可以接纳,临走时,硬要塞给他一万元钱表示感谢,被他严历拒绝。他说:你来任教是靠你的工作能力,绝不是靠关系,更不是靠钱,如果给我钱,那你就不要来了。那位老师深受感动。象这种情况每年不下10余次,但都一一被他拒绝了。

2004年9月初的一天,一位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进校上学,按规定应交7,O00元钱,可是他却对崔校长说:崔校长,我给你5,000元钱,那2,000元交到教导处。当时被他回绝。在收费上,他对外人这样,对自己的家人也是一样。几年前,弟弟家里的儿子升入初中,因分数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录取分数线,按规定应交6,000元钱,当侄子找到他时,望着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说:“你也要和其他同学一样交钱,如果拿不出,大爷给你拿一部分,你自己家凑一部分”。

在学校扩建过程中,一位开发商找到他,说只要给他学校建楼这个活,先付10万元好处费,以后其他好处费再议。被崔校长义正词严地回绝。

担任校长多年来,崔国胜同志多次拒绝外聘教师的“感谢金”,多次拒绝学生家长的“好处费”。他吃在食堂、住在办公室,没有吃过学生家长一顿饭。即使近年来学校扩建工程不断,经手的工程造价累计达1,460多万元,崔国胜也没有从中拿过一分钱的回扣。

6

为了给学校省钱,他出差从来不买卧铺票,坐硬板,每到一处都选最便宜的旅店。每次出差,他的背包里装的最多的是方便面。

在刚开始推行“名师战略”时,面对外聘教师优厚的待遇和几倍于本校教师的工资,教职工们的心理一时难以平衡,他深知能否解决好这一矛盾,直接影响到改革是否有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为此,他身体力行,除了做好校长的本职工作外,还兼任了高中一个年级政治课,最多每周24节课,相当于两个人的工作量,他自己始终不拿高薪,还是按月领取很低的企业工资,就连应得的兼课费他也分文不取。有人曾以最低的兼课费做了粗略的计算,几年来,他仅兼课费就少领取两万多元。他的立言立行,同时也感染了广大教职员工,保持了学校过渡时期的稳定。

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当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后,他把600元奖金,全都捐给了学校,为图书馆添置了部分图书。因工作突出,上级部门两次奖励工资,他都让给了其他职工。林业局每年颁发给他

二、

三万元奖金,他全部用做学校购买办公用品或给老师搞福 利。在崔国胜心中,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作为教师,就要把课教好;作为校长,就要把学校办好。

2004年12月,崔国胜陪妹妹去北京看病,顺便也给自己做了一下检查。没想到自己却拿到一张诊断书:恶性肝肿瘤。当时医生建议他马上手术,可是,学校那一大摊子事,他怎么能放得下,他对妹妹说:“这病暂时要不了我的命,可学校要是因为我的病受影响,那我会真的倒下呀!”他不顾妹妹的央求,放弃了手术,并再三叮嘱妹妹,不 7

要对任何人透露他的病情,包括自己的家人,免得他们担心。

返回学校的崔国胜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都要在学校转上两圈,从教学楼到食堂再到学生宿舍,在学生和老师眼中,他一如平日那份平和与威严。可他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也许不多了,要加快点速度尽自己所能多做事。

在崔国胜生命最后的每一天,他都在与死神抗争。打扫办公室的清扫员发现崔校长的纸篓里多了许多空药瓶,可是瓶上都没有标签;师生们发现崔校长时常摁着腰,问他怎么了,他说是腰间盘突出。自知病情不断加重的崔国胜,去年12月底谎称到外地开会,在妻子的陪同下,悄悄地来到北大肿瘤医院,做了射频介入治疗,他只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就急匆匆地返回了学校。

今年7月中旬,中考、高考都结束了,此时的崔国胜感到自己可以喘口大气了,但他的病情已严重恶化,胸部长出一个大包,腰胯部骨头疼痛难忍,他和妻子商定要去医院再看看。7月l6日晚上,也就是临行的前一天,崔国胜还坐在家里拟定学校的中考科生简章。

在天津肿瘤医院住院期间,崔国胜每天都要接听学校和家长打来的大量电话。这期间,崔国胜对妻子说:“我要死,就死在天津吧,这时候我不能回去,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人心稳定”。

然而,9月3日,已处于昏迷中的崔国胜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时他得知学校的招生已经结束,现已开学,一切步入正轨时,他对家人说:“我要回去„„”,“今年录取分数线定多少?„„”。

2005年9月6日22时38分,崔国胜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挚爱着的事业和无限眷恋着的学校、老师、学生。

8

第19篇:熊坤其老干部先进事迹

熊坤其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熊坤其,男,1956年9月出生,曾在健龙镇政府工作多年,为副处级退休干部。退休后,他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时刻关注着璧山发展、健龙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别样的夕阳红。

一.户改工作的热心人

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力所能及的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全县农转城工作中,有熊老倾注的一份心血。

今年9月当得知健龙在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时,他忧心忡忡。为了让健龙控制区内村民充分享受到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惠,为了不让健龙在户改工作中落后于其他镇街,他到县里、镇上搜集户改文件,又去网上搜集了大量户改资料,准确掌握了我县户改政策。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我县的户改政策在全国都是相当实惠的。之后,他奔走于控制区内各个村社,向村民宣传户改政策,为村民们计算比较转户前与转户后享受各种待遇的差别,为村民答疑解惑。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主动联系镇里户改办,汇报情况、说明问题并督促解决。在他的帮助下,户改工作渐渐顺畅了起来。他这样说:‚如果健龙少转一个人,等于是健龙人民少收入2000元,2000元对于村民来说,意味着什么,至少一千五百斤粮啊。‛

二.五个重庆的力行者

在建设‚五个璧山‛活动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光和热。 守护平安校园,创建‚平安璧山‛。 熊坤其是退伍转业军人,50多岁岁了,身子骨还十分硬朗,一番拳脚功夫还是打的那么顺畅。他召集身强体健的老同志组织义务治安队,在学校放学时义务在学校及附近路段巡逻,并轮流护送家住偏远的学生。在今年初全国发生一系

列‚校园砍杀‛事件后,他深感小学及幼儿园安保工作的漏洞。于是,他组织学生家长,成立‚家长校门安保队‛,组织人员轮流在各小学幼儿园门口看护,防止可疑人员出入学校。不少家长称,有了他们这支队伍,再也不愁孩子的在校安全了。

‚畅通璧山‛的不老人。当看到丁健路年久失修,路况恶劣时,他一刻也放不下来。他深深的知道,地理位置偏远的健龙,交通对于健龙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不辞辛劳,常常驱车1个半小时,从璧城回到健龙,做起了一个丁健路的义务养护人。缺乏材料,他就大老远的从工地上弄来碎石,一点一点的填平坑洞。缺乏人手,他就发动自己家人,利用节假日时间来健龙修路。于是乎,在丁健路上,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身影:一个老人带着草帽,领着几个年轻人填坑削包。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路好了,来健龙的人就会多起来,出入健龙会快得多。

‚健康璧山‛的领路人。每天早上六点不到,熊老就来到离家不远的街心广场,拉起电线,调试音响。他在做什么?他在为打太极做准备。一番准备,清点人数后,他领着三十位老人就着旋律打起了太极。原来,退休后的老年人大多早上三五成群打打扑克、下下象棋。熊老来后,觉得这样不行,身体迟早会垮。他参过军,练过武,会打太极,索性搞了个太极拳晨炼队。他说:‚建设‘健康璧山’,我出不了多大力,只能组织一群老人打打太极,锻炼身体。如果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好身体,还怕什么事业做不成。健身健身不光是健壮身体,还有健心,锻炼出一颗大心脏,一颗坚毅的心。‛

三.人退志不退,父子同心,开创经济工作新天地

熊坤其闲不下来。退休后,经过实地调查,市场分析,与儿子一起办了个工厂。儿子跟他商量说:‚父亲,你搞了这么多年管理,来抓生产。我年轻,就去跑销售。‛刚开工时,质量上不去,他很是着急。

亲自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实际操作情况,与老师傅一道,改进工艺流程。产品满足市场标准后,他还觉得不够,前往重庆工程院,找教授来帮忙改进工艺。三番五次改进后,他们的产品终于成为了同类中质量最好的,在市场上赢得了份额,供不应求。2009年夏,工厂招工严重不足。熊坤其就来到健龙镇,不畏酷暑,走遍11个村社就行宣讲:每月基本工资1200,还有加班补贴、各类奖金,缴其五险一金,包住宿。优厚的条件,诚挚的邀请,在全行业严重缺工的情况下,他们在一月内招齐了空缺,不能不称作是个奇迹。

前来视察的领导夸他为宝刀不老的双面手:年轻时搞政府工作是把好手,老了搞经济工作仍是把好手。

四.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熊坤其退下后,热心社区建设,一直在处理社区纠纷及调解。一次,社区接到一对夫妇的投诉,他们反应楼栋里面不知道谁家,每天早出晚归,脚步声特大,不顾及邻居休息,他们住在一楼,因此受打扰最重。熊坤其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早出晚归又声音特大的人,是一位单身的残疾母亲,她在擦鞋店做记件,为了多赚一元钱,她早出晚归,因为拄拐杖,行动不便,所以开楼栋门和上楼梯时,声音确实比较大。当社区工作者把这个情况反馈给那对上访夫妇时,女人唏嘘落泪,男人低头不语。从此,每晚他们为她点亮门灯,守侯她的特大声音安全上楼后,他才香甜地入睡。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冰冷的墙体和灰色的水泥有了暖色,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比邻而居的人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熊老说,邻里和谐要从友善开始,多为他人想,其实也就是多为自己着想,小社区和谐了,大社会就多一份和谐,离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更近了。

五.‚唱、读、讲、传‛书经典,教育后人传佳话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不仅自己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还将先进性

教育开展到实处,充分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中,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传奇。

他阅读大量红色经典、革命故事、励志故事、古代诗歌典籍等著作,积累大量素材,利用自己写作能力好的特长,把经典故事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经过艺术加工,将一个个旧故事改编得革命味、现代气息十足。怕故事不受欢迎,他就每天傍晚在社区花园给小朋友们讲他改编的故事,不好再改,直到小朋友们说好为止。社区里小朋友亲切的称他为:‚会讲故事的熊爷爷‛。时间长了,连周围的大人也围聚在周围听他讲故事,人们夸他,说曾爷爷讲故事比电视里说的评书还好听。有了好故事后,他积极联系各地的老干部宣讲队,为他们提供故事范本。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动活泼又教育味十足的故事源源不断的在街头巷尾宣讲。知道的人说,正是熊老让革命故事没有重复,永远丰富多彩。

中共璧山县健龙镇委员会

2010年11月25日

第20篇:劳模李运其先进事迹

植根荒山志云霄 搏浪市场谱新歌

劳模李运其先进事迹

他,是一个敢闯敢干靠双手打拼先富起来的百万富翁;他,又是一个倾其所有将2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开荒造林的大傻瓜;

他,是一个眼光独到在商海恣意遨游的农民企业家;他,也是一个热心公益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领头人。

他,就是**县射埠镇李运其,一个普通却又极不普通的中年农民。

把200多万都丢到荒山上,人人都说他傻

在乡亲们眼中,李运其从小就不安分,脑袋里常有新点子蹦出来,由于家境清贫,十几岁就外出闯荡,他打过工,办过厂,开过矿,搞过汽车运输。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十余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李百万。1996年,他怀揣着一份喜悦,一份收获,带着妻子儿女从河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临近春节,但是村上却感觉不到太多过年的气氛,显得异常的冷清和萧条,因为乡亲们的生活依然不富裕。看到这一情景,李运其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琢磨:自己富了,能为家乡干点什么好呢?

他回想起在河南开矿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把石头山开垦出来大兴造林,靠大面积种植药用经济价值非常的枣皮树发家致富。他顿时眼前一亮:为何不带领乡亲们一起来走这条致富之路呢?说做就做,当晚他便和妻子谈起自己的想法,妻子听了是一万个不同意,认为那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并声称只要你去造林,我就卖掉商店带小孩回娘家。妻子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没有改变李运其的想法,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心动不如行动,他第一时间找到村支书要求承包村上110亩荒山。当初,村支书以为是他在开玩笑。这也难怪,当时在月塘村乃至在全镇、全县,花这么多钱来承包荒山造林,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村支书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最后与村组签订了110亩山地承包协议,承包期四十年。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说他傻。他的妻子也是一个个性倔强的人,二话不说,不顾丈夫的挽留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回到冷冷清清的家中,铁骨铮铮的汉子潸然泪下。但他没有气馁,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让乡亲们和家人刮目相看。他拿出20万元按河南老百姓的方法将110亩山地全部种上了 枣皮树,虽然栽培管理都很到位,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等方面的原因,三个月后,110亩的树苗全部枯萎死亡,20多万元一下子全部打了水漂。

第一次造林彻底失败了!家人的埋怨、乡亲们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接踵而来,面对重重的压力和困难,李运其没有退却,在林业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他毅然决定改种楠竹、板栗,油茶等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冬春是植树造林最好的季节,他利用农村春节拜年走亲访友的农闲时段,花高价请了二十多个劳动力向荒山开战了。为了加快造林进度,他在山上搭了一茅棚,人多的时候,六十人的队伍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山上。冬去春来,迎着刺骨的寒风开山劈石,顶着酷暑的烈日挑土填方,一锄一锄挖下去,一山一山的开垦过来,一颗颗苗木种下去了,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自己默默体会。整整一年多来,李运其日日夜夜战斗在山上,逢年过节之时,所雇的农民工都回家团圆去了,他却废寝忘食地坚守在山地,认真仔细收拣损坏的工具,检查一颗颗苗木,苗木倒了的把它扶正,夭折的补植,就如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它受到一点点伤害。正是由于他的耐心和细致的培育、看护,新种植的苗木成活率达到了惊人的97%。这一年,李运其新造林1120亩。

后来,本村的荒山开发得差不多了,李运其的目光又瞄准了邻近的新桥村、柴塘村、鹿明村。这时,两大难题摆在他面前,一是资金问题,垦复一亩荒山费用约150元,购买种苗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其二是树苗种下去需要长期的管护,要用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出成果。他咬紧牙关,节俭度日,一边带领着30户村民继续他的荒山造林,一边向亲戚朋友筹借资金。几年来,他甚至没有给家里添置一件家具,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裳,连自己心爱的东风汽车也卖掉了,还左找人,右找关系向银行贷款。到2000年,经过他几年时间的精心培育和管护,所种植的油茶和板栗树绿树成荫,总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这时,他已累计向荒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把一个弱质产业做成了大规模,人人都说他精

李运其曾形象地对大家说林业多种经营将变成‘三本存折’活期存折,定期存折,长期保值存折。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壮大,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长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独创性地开始实施七个基地,三个结合战略。七个基地即建立板栗基地、良种油茶基地、楠竹基地、金银花药材基地、白杨树基地、花卉苗圃基地、速生桉树基地;三个结合即把经济林与用材林相结合,林木与豆类、凉薯等经济作物结合,林木与花卉相结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2006年,李运其带领村民开垦荒山新造林达11000亩,创造了一个开荒造林的奇迹。如今走进李运其的林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杨树、**林,硕果累累的油茶林,争奇斗艳的花卉,一排排辛勤劳作的农民,俨然一方广袤的绿色天地。

基地有了,怎样依托基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眼光敏锐的他看到了花卉苗木和油茶深加工这一难得的商机。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居住环境和食用油的需求日益增长,花卉产业和油茶产业必将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此,他多次往返**、**等地考察园林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学习栽培技术。他充分利用当地因干旱常年不能耕作的稻田和荒地,通过联营,引种等形式发展桂花、罗汉松、草皮、玉兰、大叶樟等花卉苗木近800亩。同时,他高薪聘请园林绿化技术人员,对外承接园林绿化业务;并与**多家花卉苗木公司经纪人建立了广泛联系,拓展销售空间。

花卉苗木做起来了,他又把目光瞄准了油茶深加工。**县是传统的油茶产区,有着丰富的油茶资源,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油茶产业政策的出台,**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李运其也紧紧把握住了这一历史契机,2006年,他注册500万元成立**市农其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主营油茶基地建设和深加工。到2008年,他通过低改、新造,建成了近5000亩良种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为发展油茶深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底,李运其摩拳擦掌开始着手实施油茶深加工项目。但油茶深加工对于长期以来从事基地开发的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植物油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又谈何容易。生性不服输的他又拿出当年开垦荒山时的劲头,经过专家们的分析论证后,他毅然背上行囊南下北上、东奔西跑,考察植物油市场,了解生产工艺。几个月下来,一整套生产销售方案已经成竹在胸。紧接着就是繁重的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由于资金紧张,很多事情他都只能亲力亲为。为了确保厂房按时完工,尽快地安装调试设备投入生产,抢占市场,他曾60多天守在工地没回一次家,有次还因过度劳累晕倒在了车间里,当他那早已回心转意的妻子赶到医院时,一下子竟然没有认出他来。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艰辛与努力,一个占地10余亩的精炼茶籽油深加工基地在万树叠翠的射埠镇月塘村拔地而起。厂房建成后,他又和技术人员一道,日日夜夜蹲守在车间进行设备调试。

2008年11月,终于调试成功,生产出来的精炼茶籽油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检测,达到了国家一级油标准,填补了**市精炼茶油的空白。如今,公司生产的天子山牌精炼茶籽油,已成功进入步步高、心连心等大中型超市,走进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厨房。公司也发展壮大成为了拥有150名员工和一个年产3000吨精炼茶籽油加工厂、11000亩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朴素的着装、朴实的语言、实干的作风,这就是李运其的真实写照。2004年至今,他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小康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全县十佳县域精神实践者、全县十佳农村致富带头人、政协‘两为’特别贡献奖、**县劳动模范等荣誉。 这一串串耀眼的光环,记载着他不平凡的经历。但他没有沉浸其中,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致富。

把乡亲们时刻放在心里头,人人都说他好

李运其常对农民群众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大家成功才是成功;一个人富裕不是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调动广大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他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契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动群众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油茶、楠竹等林业产业。他还把多年积累起来的林木栽培技术经验传授给村民,并派技术人员进行重点指导,解决了农民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在他的基地示范带动下,射埠镇掀起了开荒造林的高潮,全镇涌现规模造林大户25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近年来,他还先后无偿赠送给邻近村民苗木二万多株。月塘村的龙胜平以前在家务农,经济效益并不好。看到李运其种植花卉苗木,效益不错,他萌生了种植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资金,他连买第一批苗木的钱都凑不上。在这个紧要关头,李运其先为他垫资,让他购买第一批苗木,并免费为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2004年,龙胜平种植了10亩苗木,2008年开始见效,到现在,他的苗木基地达到了50亩,年利润达到了6万余元。而像龙胜平一样,加入到李运其的造林队伍中来的农户,仅月塘村就达到了30余户,他们都说李运其是他们致富创业的贴心大哥。

勤劳致富了的李运其并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他常说: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是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2008年,他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为了群众的利益日夜奔波,一年多时间,头发竟然白了一大半。而且他还非常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几年来,他先后捐资80多万元,用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济困,充分展示了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个勤劳朴实,积极奉献的的农民新形象。在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来袭的时候,他的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当他看到很多当地大部分返乡农民找不到工作,便立即调整生产重心,增加就业岗位,60多名返乡农民工得以稳妥安置。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走在去工厂的路上,李运其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李运其,一个憨厚朴实却不失睿智的普通农民,他用勤劳的双手在苍莽林海中构筑起一条山区人民通向富裕的金光大道,他将迈着坚定的步伐,带领乡亲们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

《崔其升先进事迹.doc》
崔其升先进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