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述职报告

2020-09-26 来源:财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农村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是农村基层党建述职报告,请参考!

农村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的决策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XX镇按照《中共XX市委关于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强核心工程”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抓班子、强队伍、抓机遇、强服务、抓载体、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机制”和省、市有关文件为主线,多措并举,扎实地推进我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我镇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做好“3·23”、“3·25”突发事件的后续工作

(一)继续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群众不满情绪 为了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我镇多次组织镇和“三感”“两宝”村“两委”干部70余人,深入到“三感”“两宝”地区,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做好重点人物的思想教育工作,详细解释事件的真相和后果,宣传有关法律政策,化解了广大群众的不满情绪。同时利用“五五”普法工作和“法律进乡村”的活动契机,在“三感”、“两宝”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律、政策讲座10次,普法人数7520人次,使两个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二)协调各方,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协调好感城边防派出所组织干警深入到“三感”“两宝”地区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帮助群众办理户口登记和解答户籍相关的疑难问题;二是协调好教育部门帮助不敢到感城上学的学生补课;三是利用“XX商会”和“XX城大学生联合会”等XX籍老乡团体,发挥自身号召力,劝导两个村群众化解恩怨,恢复正常往来接触。四是组织两个村的返乡大学生进行座谈,帮助他们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协调他们回家做好自家亲人、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恩怨。

(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消除不稳定隐患

我镇积极组织镇干部深入到“三感”“两宝”地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立及时、高效的信访机制,敞开大门耐心细致接访上访群众,积极应对化解该事件遗留的后续问题,充分做好“两宝”的土地承包纠纷、“三感”风能征地款发放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从源头上消除了不稳定的隐患,有效化解了群众的不满情绪,缓解了社会上多种矛盾积压的紧张气氛。

(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 2 -

我镇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在感城镇开展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严打行动,严格按照“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群”的严打原则,充分发挥派出所的主力军和镇联防队的作用,整合各种力量,加强社会治安巡逻,加强在国道两村周边、舞厅、酒吧、夜宵店等各种人群聚集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尤其重点打击酗酒打架斗殴、“两抢一盗”、聚赌闹事和吸毒贩毒等犯罪。

一年来,我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25起,调处125起,解决19宗遗留多年的土地、宅基地纠纷,破获现行案件4起,破获积压案件6起,查处治安案件55起,查处现行案件55起,查处积压案件3起,取缔网吧8家,取缔电子游戏室2家,强制戒毒22人,送劳教5人。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消除了隐患,净化了感城治安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明确目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年以来,我镇多次组织召开了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分析我镇党建工作现状,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我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目标和落实措施。一是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全面负责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和考核,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建立了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把党委委员分成四个组,每个组包3-4个村,要求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到所分片检查指导党建工作,镇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各党建小组的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三是大力推行镇和村干部联合,“驻村、坐班”工作制度。要求镇干部每周到驻点村里工作不少于3天,村干部要按照值班表轮流坐班。不仅明确了工作职责,而且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集中精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选准配强村级班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我镇始终把党支部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是去年,我镇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对党支部班子成员的考察,把党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能力强,发展经济有方的党员配备到班子中,“让强人来当家“,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如生旺村,该村人口只有700多人,原来是我镇的一个问题村,两委班子不和,原支部书记罗建雄由于挪用公款,被党纪处分,党支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这次换届中,我镇选准配强了该村党支部班子,选好了带头人,使该村党支部焕然一新,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增强,许多长期以来打不开局面的工作,很快改变了面貌。一是投入8万元装修了村文化室,配齐了办公设备,使该村的办公场所焕然一新。二是强化对村干部的管理,使村“两委”干部工作更加协调。三是村干部的作用明显加强,村干部每天轮流坐班,群众找干部办事不再难。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我镇共撤换了支部书记5名,使我镇农村党支部的整体执政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培养后备干部队伍。为了提高村干部处理农村事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今年,我镇组织各村党员干部43人到广东省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增城市和我市八所镇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田镇报白村、三家镇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等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人家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和建设文明生态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工作方法,通过考察学习和培训,开拓了视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提高了村干部的带头致富能力。

推荐第2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述职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述职报告

县委全委会:

现将本人一年来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1、基层组织情况。乡党委辖党总支1个,党支部 17 个(其中农村支部 13 个,非公企业支部1个,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支部1个)。党员517名,其中农民党员 429人,妇女党员 58 人。35岁以下的党员105人,60岁以上的党员 208人,初中以下党员 348人,高中(中专、中技)党员103 人,大专以上党员 61人。截至目前入党积极分子 95人,2010年新发展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3人,35岁以下1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人)。流出党员 29人。

2、干部队伍情况。乡上共有各类人员49名(其中公务员16名,事业干部23名,工人3名,县聘人员6名,三支一扶1名)。女职工21名(其中女干部12名)。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3岁。职工的平均年龄33岁。35岁以下的职工23名,50岁以上的职工4名。文化程度本科18名,大专22 名。副科以上干部 10 名。村干部 37 名(其中女干部1名),平均年龄45 岁,其中30岁以下5名,55-60岁3名。有大专文化程度4 名。

(二)具体工作

一是抓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今年以来我们除抓好“三会一课”、参观培训、星期一会议学习等正常宣传学习的同时,结合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在主要路口新制作了彩门,设置了固定宣传标语。在谢家营新农村主道和乡政府农贸市场的路灯杆上设置了228副醒目的永久性宣传灯箱标牌,在乡政府和各村张贴悬挂宣传牌16块、宣传展板38块、宣传标语230余条,开设宣传专栏15块。在宣传中我们不断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宣传引导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扩大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抓培训,提高干部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乡村干部的培训,实行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每月讨论一个主题,每季听取一次讲座,每半年举办一场论坛,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调研报告”为内容的“四个一”学习活动。让乡村干部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收获回来。共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4期110人次,其中参加县上组织的村干部创业技能培训1期4人次,参观学习了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地观摩相结合,邀请市、县农技专家、致富带头人、法律服务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进行新特蔬菜种植等知识讲解。从根本上解决部分乡村干部对政策法规理解不深、发展经济路子不宽、化解矛盾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是抓班子,配强干部队伍。去年,我们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清水沟、祁家河两个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清水沟村由乡包村干部兼任村支书,祁家河村选拔了一名甘农大毕业生任副书记主持村委会工作;罗景村、新营村选拔了致富带头人,八门寺村挑选了一名年轻复退军人。共调整村支部书记5名,配备副书记主持村委会工作4名,调整村文书5名,调整计生专干7名。实行“一肩挑”两个村。我们对调整的村支部书记建立关爱机制,逢节进行慰问累计两次资金6500元,并在危房改造方面给予照顾,对新提拔的进行了工作考核。四月份,我们又对工作没起色,被列为后进村的祁家河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由乡包村干部兼任村支书,下派了一名乡机关优秀干部,大力促转化。对较先进的罗景村、新营村、谢家营村、黄坪村、寨子村提出了更高标准,引导上台阶;对中间的红土坡村、清水沟村、杨家营村、八门寺村、刘家湾村、桦岭村、窝子湾村帮助寻找差距。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规范村级议事决策程序上求突破,今年在全乡13个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目前,村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年龄结构优化,党群关系和谐。

四是抓队伍,提高工作水平。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乡党委以党员“五带头”(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建佳绩、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作为衡量标准,以抓作风转变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服务“三农”工作的主力军。针对乡干部出台了包村干部双评双考制度,工作实行“捆绑制”,对村“两委”干部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实行千分制量化考核,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等情况,对村支部书记实行“一定双评双考”制,根据考核结果,发相应的奖励补贴,对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的村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在全乡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围绕把党员队伍管理好、作用发挥好的目标要求,在各村党支部中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思想政治类、经济发展类、工作监督类、公共事务类进行设岗,根据无职党员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特长爱好、实用技能对党员进行合理分类编组。政治理论水平、表达能力强的党员组成参政议政组,致富能手组成“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组,懂法律、身强力壮的党员组成治安联防组,政策观念强、办事公道的党员组成村民理事组,威信高、善于处理矛盾纠纷的党员组成民事调解组。通过设岗定责活动,充分调动无职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农村无职党员“无职有位、有位有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抓调研,梳理发展思路。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将全乡分为4个区域:即蔬菜产业区(黄坪、祁家河、罗景、红土坡、谢家营、杨家营、新营等7村,重点发展冷凉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由目前的9000亩发展到15000亩。户均达到2亩以上。主要是要配套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马铃薯产业区(清水沟、寨子、八门寺、刘家湾、桦岭、窝子湾等6村,重点发展高效、优质马铃薯。全乡由目前2万亩发展到3万亩。户均达到6亩。主要是道路建设的问题),胡麻产业区(刘家湾、桦岭、窝子湾等6村,重点发展优质胡麻。全乡由目前1万亩发展到2万亩。户均达到4亩。主要是解决加工增值的问题),功能服务区(在现有榆欣淀粉厂和集贸市场、乡政府所在地各机关单位15家集中区,建设管理好主街道,新建1处农贸市场,扩大淀粉厂规模等)。在发展重点上按照“抓四点、促全面”的思路开展工作。一是谢家营村新农村建设和沿川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设。二是以乡政府所在地新营村为主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区域建设。三是以黄坪村为主的产业种植区域建设。四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六是抓责任,创新工作载体。年初我们制定了《新营乡领导干部包片包项目责任书》、《乡领导解决突出问题一览表》和《村干部包办实事一览表》,并张榜公布,使任务具体、责任明确、群众清楚。在全乡范围开展“双联双助”(党员领导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农村困难党员群众;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帮助困难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五访五问”活动(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信访户、意见户,问诉求意见;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家属,问就业情况)。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1280户,现场解疑答问820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2件,解决矛盾纠纷43起。乡机关党员干部帮助贫困党员12户,帮扶资金2000余元。16人结成了“一对一”帮扶队子,帮助五村理清了发展思路。

七是抓创新,推进党建工作。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模式的要求,我们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突破过去地缘和行业区域限制,按行业、新农民组织及党员自身等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率先在罗景村创建党(总)支+村支部+非公企业支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支部+农户的模式。二是创新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根据县委发〔2010〕23号文,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帮扶党组织的信息、资金优势,所结对的党组织与乡党委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了力所能及的结对帮扶措施,县发改委发挥争取项目的优势,已争取道路建设项目2个,投资38万元(其中谢家营村道路已开工建设)。

一年来,全乡基层组织夯实,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或超额完成。完成农业增加值3380万元,比去年2852万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比去年计划500万元(实际完成3370万元)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86元,比去年2512元增长14.9%。

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展良好。一是完成双垄沟覆膜玉米种植1.351万亩(其中留床4000亩,机械覆膜1170亩),占计划的103.9%。二是冷凉型蔬菜种植1.115万亩,比去年新增2115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6个。在去年红土坡试种100亩的基础上,新发展旱作双垄全膜种植1096亩(30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引进试种紫菜花、金黄菜花、宝塔菜花、绿菜花等特色蔬菜新品种,新建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榆中县南部高寒二阴地区新特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亩。三是新建优质高效马铃薯育种基地2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胡麻种植1.1万亩。四是谢家营村争取资金11万元,实施残疾人暖棚养羊项目27户。五是沼气池建设200口,已建成190口。六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修梯田600亩,已完成务650亩(其中罗景400亩,谢家营200亩,黄坪50亩),占年度任务的108%。九月底县上再次下达我乡梯田建设任务700亩(其中罗景300亩,寨子400亩),现已动工修建,预计11月底完成。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218.3亩。打造“生态沿川”,投资55万元栽植各种高规格、高档次景观苗木3万多株(丛)。新建成150亩义务植树绿化基地1个。打造园林化单位,在乡政府新拓绿化面积2亩,栽植各类苗木350株(丛)、主街道栽植高档次行道树100株。新建五园三化学校1所。七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期,受训1500多人次。组织乡村社干部赴县内外考察3期100多人次,组织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30多人次。六是狠抓畜牧防疫工作。完成秋季牛防疫515头,羊免疫3912只,猪免疫3118头,禽类免疫4029只,防疫密度达到53%。

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一是新农村建设力度大。罗景村新农村在去年完成100户农户住宅主体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已硬化村庄道路1.3公里5200平方米,整修围墙、护坡3000平方米,整修人行道2300平方米,整修绿化带1500平方米,栽植景观苗木300株,种植绿地1500平方米。拆除脏乱差建筑80户400间5000平方米。二是沿川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有新的进展。新投资1300万元(其中主体建设1000万元,装修300万元)2000平米的两院四合院投入使用。初步设计拟投资1140万元的观光农业280亩,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初设。投资25万元清除沿川湖淤泥25000方。成立了沿川湖物业管理公司,招聘了12名环卫、安保工作人员,确保了沿川湖文化中心经常性的整洁、安全。组建成立了12名人员参加的绿化养护队。三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乡村道路硬化3条11.3公里;砂化乡村道路2条6.4公里。投资66万元新建菜窖1座2280方。西部人饮工程红土坡50万元项目于9月中旬动工开建。四是乡村群众活动阵地有新的建设。新列建的5个标准化卫生所和红土坡村委会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谢家营、罗景村委会完成场院绿化、美化。投资98万元的乡政府职工活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投资90万元600平方米的新营小学宿舍已开工建设。投资349万元的沿川小学项目已完成初设和过渡用房建设。五是乡政府所在地功能服务区得到长足发展。投资1万多元,购置高档次景观苗木100株完成主街道绿化美化工程。在路灯杆上设置了固定宣传标牌48副,设置其他固定宣传标牌5个、彩门3个。投资319.95万元,改建商铺11户79间3199.5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2010年度共出生174人(计外出生17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0.22%。出生率为8.87‰。当年结扎61例,放环102例,药具6例。出生性别比86.2,其中一孩83.6,二孩87.5。清理出生漏报21人(其中计划内9人)。当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0.8万元。流出人口786人,育龄妇女持证477人,持证率100%;流入人口7人,验证率100%。二是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0.42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82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9万元。落实家电、汽车补助20.54万元。发放覆膜机3台、起垄机45个、微耕机30辆。三是注重民生工作,落实救济救灾政策。共发放救济救灾款7万元。85户五保户发放补助金11.5万元。享受低保户433户1307人,发放低保金76万元。优抚对象32人、参战参核51人、高龄老人7人、义务兵家属优抚对象20人,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5.8万元。四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快。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人口921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6.7%,全乡已参保8848人,参保率达96%。未参保368人,其中在校学生165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135人,整户常年外出68人。60周岁以上老人2916人,已享受政策2565人。(未享受政策老人351人,其中死亡38人,子女未参保313人。)五是全面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识别程序,准确把握标准,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等方法,共识别确认出扶贫对象1644户,5911人,其中五保户81户,86人;低保户427户,1302人;扶贫低保户425户,1598人;扶贫户711户,2925人。目前,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信息已全部微机录入完毕。六是组织劳务输转1750人,占任务2250人的78%。近三年“两后生”总计253人,参加各类培训43人,输出36人。七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先后开展集中大型整治5次,坚持每周1次单位院落整治,落实常年主街道、沿川文化中心卫生整治管理。累计投入资金10万元,出动三马子等车辆200台次,清理垃圾3500方。八是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去今两年对黄坪通讯营、清水沟防护连2个部队先后慰问12次,送慰问金及慰问品4万多元。协调部队出资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建成油化军民共建双拥路1.3公里。先后6次召开军地干部联席会,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为部队官兵授课2次。驻军积极参加当地建设,为清水沟小学捐赠桌椅30套、爱心书包70个,慰问贫困户28户次,送慰问金9000余元。近期黄坪部队官兵为当地贫困户送去面粉、食用油计4000余元。为黄坪村发展冷凉型蔬菜维修渠道5000米,铺设pVC管道3000米。九是文化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今年初中毕业生诊断考试500分以上50人,比去年增加了10人。沿川文化中心群众性文体活动经常开展。今年9月份,成功举办了榆中县第二届民俗文化节。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万元,建成新营、谢家营村文化广场。九是加大各级干部队伍的维稳、信调、安管等工作力度,全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项工作比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了较快的发展变化。但我乡和其他乡镇以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制约因素多。二是工业项目少,没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支撑点。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13个村有12个是空壳村。四是道路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13个村发展极不平衡。五是村级阵地和文化活动场地建设滞后。六是本人领导和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将带领乡党委一班人和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建设东城区、打造新榆中”的工作思路,结合全乡产业发展的四个区域布局,在发展重点上按照“抓四点、促全面”的思路开展工作。

在项目建设上,全力抓好冷凉型蔬菜和胡麻油产业的发展壮大,抓好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抓好以沿川湖文化中心为主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设进程。

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设计规划沿川湖文化生态园。文化生态园将以沿川湖为依托,道路为骨架,以绿化广场和文化广场为主体,努力打造生态绿化、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全力构建绿色家园,力争再利用五年多的时间将沿川湖文化生态园打造成优美的“陇上西湖”。

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做到五个创新。一是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的设置模式。根据实情,健全各村共青妇组织,组建各种协会。在罗景村创建的总支+支部(党小组)+企业(市场)+协会+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将逐步在条件较好的新营村、谢家营村、红土坡村推广创试。二是创新基层组织干部的选配方式(大力储备培养后备干部、选强配强干部、选拔乡干部到村任职、返聘退职村干部)。三是创新基层组织管理机制(落实“一定三有”制度、转变培训方式、加大参观考察调研交流、尝试村支书试用制)。四是创新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办事制度,努力营造基层民主团结的政治氛围,减少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五是创新基层组织工作载体。在村党组织中广泛开展 “三争一促”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双联双助”、“五访五问”活动。努力把班子建成能带动发展产业,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班子。努力使党员干部做一名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让自己安心的好干部。

推荐第3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求实创新,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不断夯实党的基础,形成了党建工作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党建工作共管机制

进一步明确班子成员党建工作分工。党委书记对本乡党建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党建,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在全乡形成党建工作以党委为核心,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乡党委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点,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乡机关周一学习制度。乡党委严格执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乡党委及

时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广泛征求意见,并就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在会上提出了整改措施,会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促进了共同提高和班子团结协作。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上半年共发展党员4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名,培养新党员发展对象8名;二是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激励奖励制度,努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改变村干部思想观念,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2009年以来,乡党委调整了3位村支部书记,调整充实了8名村干部,提高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工作水平,增强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三是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争取上财政支持,我们对村活动场所实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拓展为民为企服务全程代理范围,确保村级工作正常、高效运行。

(四)以五大载体建设为抓手,全面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继续巩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全乡12个村都建立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基地,全面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全乡60%以上的党员、80%以上的村干部双带作用突出。进一步扩大陶西村和新丰村的蔬菜、水果、草莓、养鸡四个“双培双带”示范产业。

二是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乡12个村党支部为72名无职党员设立了10个岗位,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说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水平。

三是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我们在全乡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坚持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做到公开、优质、高效。坚持为民所想、急民所急,让群众真正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中得到方便和实惠。

四是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自2009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乡21个党支部,907名党员结合自身

实际,以能履行为落脚点,向群众做出承诺。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乡共梳理问题77件,整改解决了存在问题的突出问题48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5件,通过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履诺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五是有效实施了“双向带动”工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乡成立了驻苏州流动党支部,通过送学辅导,规范了流动支部的学习和日常管理制度。乡党委积极筹划创新,顺利与苏州市吴中区城南街道党工委签订了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协议,探索出了我县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认可,也从而有效的落实了我乡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工程。2009年以来,我乡流动党支部的党员带动了家乡50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陶余权兄弟回乡创业,经营华安门业,带动家乡20人就业。

(五)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稳定农村干部队伍

为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乡党委落实了

离职村干部生活待遇,全面办理了现任村干部养老保险,让现任村干干得安心,让离任村干退得舒心。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乡党委明确了“加强组织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富民强乡、构建和谐文明”活动主题。全乡21个党组织结合实际,明确了各自的活动主题。

创新载体,抓好结合

突出公开承诺。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基本要求,紧密联系实际,逐级开展了承诺,全乡21个党组织共承诺事项72项,党员共承诺事项856项,并签订了承诺书,在党务公开栏进行了公示。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与庆祝建党89周年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重点工程(项目)的实

施结合起来;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与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招商引资、防汛抗旱、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等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网站媒体和宣传栏、标语、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创先争优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目前,乡党委已在乡政务公开栏开辟了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全乡制作宣传展板15块,悬挂横幅27条,编发活动简报17期。

推荐第4篇:榕江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榕江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10 年11 月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将自己抓农村基层党建的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 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县共有党委 20 个,村党委 1 个,村党支部 140 个,党员 9655 名,其中农民党员 5573 名,占57.7%.一年来,我严格按 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 力,精心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等活 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全县 已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 15 个,占乡镇总数的 88%,创建\"五 个好\"村党支部 97 个,占村党支部总数的 70%.主要抓了以下几 个方面: 一是履行职责抓落实.一是履行职责抓落实.我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 职责,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专题会议,每年组织召 开2次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 题;实行县委常委联系党建示范点制度,今年分领域确定了 46 个 党建示范点,每名县委常委联系 2—4 个示范点,具体指导基层党 建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 制企业党建的意见》、《县委全委会听取和评议乡镇党委书记履 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职责专项述职制度》,在今年年初的县委全 委会上,17 个乡镇党委书记分别作了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了大 1 会评议.通过各项责任的有效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 作.二是优化班子夯基础.二是优化班子夯基础 .针对我县农村村级班子成员普遍老 化,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较低,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实际,我 们坚持和完善\"双推一选\"、回请、下派、公选等方式,多渠道 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 村党组织书记,全县先后从致富能人、退休老干部、回乡知识青 年、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86 名,选派 45 名大 学生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320 名,入党积极分子 415 名,新发展党员 520 名;7 个村试点推 行了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立足发扬民主,严格工作 程序,认真组织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其中开展\"公推直 选\"试点的村党组织有 50 个,占全县村党组织总数的 35.7%;已 完成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有 110 个,占全县村党组织总数 的79%;全县 140 个村全部推荐产生了村民选举委员会,正在进 行选民登记工作.通过换届,村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年龄文化结 构得到有效改善,把一批年轻、有头脑、工作能力强、热心为群 众办事的人选拔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班子的整体功能得 到有效加强.同时,严格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将村干部报酬 由原来每村每年 6500 元提高到 18000 元,并拿出 31 万元对 2004 年底以前退职的 443 名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贴,村干部的积极性 得到有效提高.三是创新形式建组织.三是创新形式建组织.对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进行了积极大 胆的探索,紧紧围绕蔬菜、百合、洋芋等产业基地,引导党员、致富能人领办、创办各种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全县 共建立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党支部 10 家、产业党小组 48 个;对党 2 员人数 50 人以上、经济发展好、产业发展有特色、有规模的 7 个村,把原村党支部升格组建为党总支或村党委,党组织引导、服 务产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了\"把 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促进企业党组织建设;把党员培养成企业 骨干,促进企业提高效益,整体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 的\"双促整推\"活动,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流动建、挂靠建、跨区域建等方式,在113 家企业中组建党支部 37 个,党建覆盖面 进一步扩大.四是建设场所固阵地.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 四是建设场所固阵地.设的重点,今年,结合全省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积极 整合资金,多方争取项目,投资 532 万元完成了 35 个村和 1 个社 区活动场所的新建、改扩建任务,并配套了办公设备,有效改变 了过去\"开会无场所,议事无阵地\"的局面.同时,配套 23 万元 建成 77 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信模式终端站点,村级活 动场所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五是提升素质强能力.五是提升素质强能力.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贯穿于 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采取办培训班、科普知识讲座、座谈讨 论、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培训活动.各乡镇、村以农村 实用技术为重点,引导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户学科 技、学法律、学村务管理.今年 4 月份,组织部分村党组织书 记、村委会主任赴山东潍坊市学习考察;10 月份,对全县 140 个 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系统的政策理论和实用知识培训,对120 名县直机关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党务知识培训;先后组织 41 名村干 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大专班;抽调140 多名涉农部门、基层站所科技干部,开展\"真情送服务, 建设新农村\"活动,使全县 90%的农村党员掌握了 1-2 门实用技 3 术.六是选好干部带队伍.六是选好干部带队伍.干部队伍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 所在,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从后备干部中产生,通 过民主推荐,扩大考察和公示范围,以工作实绩衡量干部,使一 大批实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通过设立意见 箱、公布电话、张贴公告、在媒体上发布选任信息等方式,对拟 提拔干部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和网民监督,共受理群众举报 16 件,对3名有问题的拟提拔对象进行了坚决纠正.七是规范管理促作风.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把推进各项工 七是规范管理促作风.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党建工 作的有效措施.严格规划管理, 先后投资 2500 多万元完成了城 严格规划管理, 严格规划管理 市、旅游、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各类规划 58 个,各项建设 控制性详规达 100%,建设性详规达 85%以上;严格执行\"四书两 证\"制度,从严审批建设项目,凡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相关 部门不立项、不审批、不建设;严格保护石林、湿地、枣林、黄 河两岸景观,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严格土地管理,制定出台了 严格土地管理, 严格土地管理 《统一征地暂行办法》和《城镇国有土地管理暂行办法》,坚持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禁开发商直接向群众征用土地.严格 严格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 对全县所有建设项目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 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全县项目建 设管理水平.严格财政管理,制定出台了《永靖县财政资金管理 严格财政管理, 严格财政管理 暂行办法》,从预算、拨付、审计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财政资 金管理,做到了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来专项全到位.严格村务公开管理, 严格村务公开管理 ,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务公 4 开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村务公开内容,创新村务公开形 式,严格规范村务公开程序.目前,全县 17 个乡镇和所辖的 150 个村(居)全面推行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公开面 达100%.严格人事管理,制定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 严格人事管理, 严格人事管理 层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干部职工人事调动管理 工作的若干规定》,对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全部安排到东西山区乡 镇工作;经过细致摸底,将夫妻双方都在乡镇和基层事业单位工 作、双方工作年限相加最长的夫妻一方且以女方为主的 32 名干部 职工调到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县直单位缺编人员实行凡进 必考;明确规定教师队伍不准转行,促进了干部人事的规范管 理.八是创先争优比工作.八是创先争优比工作.各级党组织把创先争优与搞好本职工 作结合起来,立足岗位争优秀,服务群众做表率,通过党组织和 党员公开承诺、领导公开点评、群众公开评议把创先争优活动落 到实处,全县正在掀起不是先进争创先进,州级先进争创全省先 进,全省先进争创全国先进,全国先进巩固成果的比学赶超高 潮.今年,全县有 20 个单位获得了州级表彰奖励,23 个单位获 得了省级表彰奖励,9 个单位获得了国家级表彰奖励,县法院正 在积极申报全国优秀基层法院,县检察院正在申报全国先进检察 院;全省落实惠农政策、全省县乡统计信息化建设、全州计生工 作信息化建设等 13 个现场会和农业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研讨会、国家发改委项目稽查工作交流会、全省财政局长座谈会、全州组 织系统信息宣传工作会等 80 多个国家、省、州会议在我县召开.九是廉洁自律树形象.九是廉洁自律树形象.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修定完善了县委、县政府各项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 议事决策程序.认真组织开展了《廉政准则》主体教育活动,进5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提高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同时,通过聘请民主监督员、开设\"行风网上点评\"系统和电子信 箱、公布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加大民主监督和行风评议力度, 有效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虽然,我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州 的要求相比,差距还较大,各领域党建发展不平衡,\"两新\"组 织党建覆盖面还不广;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促发展的 责任意识还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号召力,在新农 村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等等.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州委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严格工作标 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 新台阶.

推荐第5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上报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人:温泉镇党委书记 柯照华

(2012年4月)

2011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责任,打造第一工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动双赢。为温泉四大项目、四大工程、四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发展环境、违章建设、征地拆迁三大难题的有力破解,推进温泉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创建标准,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着力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工作,新一届党委选举产生后,及时制定了《温泉镇五个好党委创建届期规划》、《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工作、学习制度,提出了“三少、四讲、五有、六多六不”的纪律要求,在全镇开展强化“五种责任”,争做“五有干部”的“比学创”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建设,党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党建责任制

强化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提供保障,形成了党建工作的良好的机制。一是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镇党委与各基层党组织签订承诺书,明确了镇和基层党组织的年度工作任务。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考核细则》,将农村党建工作纳入镇综合考核主要内容,与村干绩效相挂钩。三是农村党建工作季督查制度。四是建立 1

保障机制。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镇级财政预算,去年镇财政拿出20万元用于各村的党建工作经费。

三、抓实常规工作,筑牢党建基础

加大农组日常工作力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坚持村党组织书记“一诺双评”制度。着力实施党务公开,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扎实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实行村级事务管理流程化,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加强后进村的转化提高和难点村的治理工作。着力城乡党组织共建工作,推进镇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员星级管理。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全面推行党员发展预审制和全程票决制。加强党员阵地建设,新建东营村农民培训及党员活动中心、榆树村党员活动室和资福村综合办公楼。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镇投入资金6万元为各村配备电脑,统一安装,统一入网,并将今后的网费纳入镇级财政预算,完成了镇村党建信息网络建设。坚持党委领导联系选派(聘)村和选派选聘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选派(聘)工作,帮助选派干部和选聘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选聘生待遇,为选聘生到村任职创造条件。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2011年镇自筹资金6.5万元在春节、七一和2012年春节前分三次对老党员、离任老村干、离退休干部进行慰问。

四、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党建活力。

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一是以“理清发展思路,凝聚发展活力”为主线,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聚民智”、“书记带头大走访”和党员干部主题教育,认

真谋划温泉发展大计。确立了紧抓扩权机遇,呼应县城北扩;开发优势资源,承接二三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温泉强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了全力推进继续实施“钾长石、养生园、22万伏变电所、集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等五大项目;聚力推进“温泉地热公司建设、罗城安置区建设、汤池敬老院和养老中心建设、县城防洪堤建设、小农水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农发项目建设、中彩项目和两植一养、镇为民服务中心筹建、中心幼儿园建设”等十大工程;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党的建设、民生工程”等五项重点工作;努力破解“征地搬迁、建设环境、控制违章建筑”等三大难题;全力加快“特色镇区、风情小镇、秀美乡村”建设的年度工作目标。二是以展现先锋形象,发挥引领作用为主线,开展创先争优承诺践诺活动。以双向承诺为抓手,积极营造事争一流,人争先进的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养生园项目全面完成了起步区和安置区330亩的土地征收任务,并圆满举行了开工典礼,风情小镇正在开工建设。钾长石项目新新型建材厂和钾长石精粉厂、原料厂即将建成投产。投资2500万元的温泉集贸市场项目、投资2000万的城关防洪堤工程、投子400万的小农水项目总投资300万的中彩项目等都顺利实施。生态旅游稳步推进,温泉镇2011年被授予省优秀旅游乡镇荣誉称号。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以后,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认真组织了党组织分类

定级工作,对全镇20个党(总)支部进行了分类定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城乡结对帮扶制度、党建工作保障制度等四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党建“六大载体”,切实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统筹抓好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和农村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我镇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村级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部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等。今后,我们将以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思路,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一战略目标,认真总结经验,找寻差距,扎实工作,全面提升我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推荐第6篇:农村基层综治工作述职

沙溪村2017年综治述职报告

各位村民代表、各位领导:

大家好!在镇党委政府、镇综治办及派出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村根据本村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特点,确保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保证我村各项综治工作平安稳定,就2017年来综治工作作如下汇报。

作为一名负责整个村级综治稳工作的村干部,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肩负着所有村民朋友的信任与期望。为确保沙溪村的平安稳定,村民生产生活有序,2017年来,沙溪村的综治工作做到了防微杜尽,基本无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就沙溪村综治工作,本人向大家作一个基本情况的汇报。沙溪村全村常住人口715户,共4386人,村辖12.8平方公里。沙溪村综治工作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吸毒问题,本村共有精神病人20人,吸毒人员33名,基本做到全面跟踪管控;二是信奉邪教迷信分子5人,也都在掌控范围之内;三是麻将馆问题,作为农村普遍的大众娱乐方式,这是一个比较顽固的风气,只能控制不能发展成为赌博性质;四是花炮厂整改与村民发生的占地征山经济矛盾,上半年比较突出,在村委的介入下,都得到妥善处理。五是写马的问题,通过村义务巡防队的突击突查,沙溪村写马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沙溪村2017年上半年以来,全村共发生大小矛盾80余起,意外死亡共3人,争取经济赔偿130余万元。调解成功76起,出具协议45余起。群体性矛盾争议2起,坎岭组花炮燃放厂事件在镇综治办的主导下,得到全面解决;陈家冲组村民与陈伟的山岭补偿问题,在村委介入下,妥善解决。说明村民对村委和政府公信力的认可。

沙溪村义务巡防队共有11名义务巡防员,每月夜晚不定时对本村域进行义务巡防工作。上半年以来共驱赶南川河电打鱼30余起,收缴电鱼机8部,教育10人。抓获非法捕捉青蛙2人,放生青蛙10余公斤,抓获偷鸡贼1人,收缴偷狗贼摩托一辆,举报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苗头20余起,极大程度震慑了不法分子。为文家市镇秋收起义纪念90周年,沙溪村义务巡防工作常态化,积极配合镇综治办“百日行动”,坚持每晚义务巡防护平安,既维护了沙溪村的平安稳定,也为文家市镇的盛大纪念活动做出了应有的安保贡献。

沙溪是我家,平安创建靠大家。为了维护沙溪的平安,请各位村民代表及各位领导对沙溪综治工作进行监督,也欢迎举报村内违法乱纪行为,我将尽最大努力来做好沙溪村的综治维稳工作,谢谢。

沙溪村村民委员会 陈智

2017年11月6日

推荐第7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摸清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真正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覆盖”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近日,在深入我乡村委会、自然村,实地走访农村党员、与基层干部交谈、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不妥之处,请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一、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全乡共有基层党组织(支部)23个,其中机关支部1个,学校支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部1个,农村党支部20个;共有党员676名,预备党员52名,其中男性503人,女性173人。在年龄结构上,60岁及以上的人,占党员总数的29.14%;46-59岁的人,占总数的37.57%;35-45岁的人,占总数的17.01%;35岁及以下的人,占总数的17.6%。在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总数的21.15%;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总数的22.4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总数的56.36%。在这支队伍当中,明显地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年龄老的多,年轻的少;性别男的多,女的少;文化低的多,高的少。

1二、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及主要做法

(一)注重选拨,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

一是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造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这三个选配标准,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期间通过加强领导、严格程序,乡干部全程参与指导和监督,扎实抓好了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支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改善了村级班子整体结构。任职以来,村级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班子团结稳定,作风民主,并能立足本村实际,带领群众调结构、引项目、筹资金,工作有声有色。

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选强人、选能人,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通过担任村党务助理、村务助理等对其进行锻炼。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对新任“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让新班子成员会想事,会干事,敢创先,善争优,切实把工作热情转化为工作成效。

(二)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对党员干部的管理

建立了村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将全乡所有村干部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落实和登记造册。继续坚持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建立健全了民主议事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帐乡代管制度,对村党组织工作目标、

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等都及时在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公开或张贴上墙予以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

(三)加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切实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为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乡下大力气解决村党支部无房办公的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安排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指标;另一方面,采取向市县争取支持和乡财政拨付一点以及村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建房的资金问题。近几年来,基层农村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两委”成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部分村“两委”成员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的能力比较低下,依法自治能力弱,工作平平淡淡,对解决本地区出现的问题无所适从,缺乏组织领导能力,存在畏难情绪,对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信心不足,对加快发展当地经济思考不多,工作上不敢大胆放手去管,习惯按部就班。

(二)个别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支部书记与主任思想步调不一致,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不配合、互相内耗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相互对立,各唱各的调,各管各的工作,互不服气;二是领导关系错位,村委会不接受党总支的领导,重大决策缺乏沟通;三是村“两委”班子部分成员不熟悉业务,理解政策不深不透。

(三)部分群众缺乏民主大局意识。一是存在地域界线之分,村与村之间、东片与西片之间群众以“自我”为中心,仅从本村组、本片区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全局观念。

四、工作思路对策

(一)要经常深入村组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村组干部理清发展思路,理顺思想情绪,化解矛盾隔阂,加强上下沟通,尽力促使干部群众做到心齐、气顺、劲足。

(二)要正确协调处理好村“两委”的关系。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相互不包办代替或错位越位,注重工作上的交流和通气,促使村党总支和村民委员会围绕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把经济搞上去,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

(三)要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有人管事”的问题。首要的是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环节,把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以更好地提高村级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村委会的自治能力。

(四)要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积极引导各村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

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从最容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项目入手,采取有效办法,发展集体经济,拓展增收渠道。

(五)要加强和重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多渠道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注重监督,尽力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增强透明度,提高可信度。

推荐第8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摸清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真正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近日,在深入我乡村委会、自然村,实地走访农村党员、与基层干部交谈、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不妥之处,请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一、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全乡现有 个党支部,名党员,其中男性人,女性人。这些党员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支部类型:机关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企事业单位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农村支部人,占党员总数的%。在年龄结构上,60岁及以上的人,占党员总数的%;46-59岁的人,占总数的%;35-45岁的人,占总数的%;35岁及以下的人,占总数的%。在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总数的%;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总数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总数的%。在这支队伍当中,明显地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年龄老的多,年轻的少;性别男的多,女的少;文化低的多,高的少;从业务农的多,经商办厂的少;经济条件上穷的多,富的少。总体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的主

流是好的,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及主要做法

(一)、注重选拨,进一步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一是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造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紧紧围绕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这三个选配标准,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期间通过加强领导、严格程序,乡干部全程参与指导和监督,扎实抓好了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换届,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支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改善了村级班子整体结构。任职以来,村级工作很快步入正轨,班子团结稳定,作风民主,并能立足本村实际,带领群众调结构、引项目、筹资金、跑市场,工作有声有色。如2010年村级换届后,全乡共选出村主任和支部书记名,平均年龄岁,比上届年轻岁。 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选强人、选能人,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通过担任村党务助理、村务助理等对其进行锻炼。大规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对新任“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让新班子成员会想事,会干事,敢创先,善争优,切实把工作热情转化为工作成效。

(二)、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对党员干部的管理

建立了村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将全乡所有村干部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了落实和登记造册,上报区委组织部备案。继续坚持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建立健全了民主议事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帐乡代管制度,对村党组织工作目标、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等都及时在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公开或张贴上墙予以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

(三)、加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切实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为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乡下大力气解决村党支部无房办公的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安排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指标;另一方面,采取向市区争取支持和乡财政拨付一点以及村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建房的资金问题。近几年来,基层农村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两委”成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部份村“两委”成员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的能力比较低下,依法自治能力弱,工作平平淡淡,对解决本地区出现的问题无所适从,缺乏组织领导能力,存在畏难情绪,对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信心不足,对加快发展当地经济思考不多,工作上不敢大胆放手去管,习惯按部就班。

(二)、个别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支部书记与主任思想步调不一致,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不配合、互相内耗的

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相互对立,各唱各的调,各管各的工作,互不服气;二是领导关系错位,村委会不接受党总支的领导,重大决策缺乏沟通;三是村“两委”班子部分成员不熟悉业务,理解政策不深不透。

(三)、部分群众缺乏民主大局意识。一是存在地域界线之分,村与村之间、东片与西片之间群众以“自我”为中心,仅从本村组、本片区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全局观念;

四、工作思路对策

(一)要经常深入村组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村组干部理清发展思路,理顺思想情绪,化解矛盾隔阂,加强上下沟通,尽力促使干部群众做到心齐、气顺、劲足。

(二)要正确协调处理好村“两委”的关系。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相互不包办代替或错位越位,注重工作上的交流和通气,促使村党总支和村民委员会围绕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把经济搞上去,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

(三)要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有人管事”的问题。首要的是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环节,把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

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以更好地提高村级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村委会的自治能力。

(四)要想方设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走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积极引导各村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从最容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项目入手,采取有效办法,发展集体经济,拓展增收渠道。

(五)要加强和重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多渠道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注重监督,尽力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增强透明度,提高可信度。

推荐第9篇:农村基层选举调研报告

调 研 报 告

课题名称:

乡村选举及乡村治理情况的分析 --- 以xx市xx区xx镇xx村为例

姓名:000 学号:00000 院系:xxxxxxx 班级:xxxxx

乡村选举情况的分析

以xx市xx区xx镇xx村为例

xxx 学号:xxxxxxx

【摘要】基层民主选举是一种先进的制度,这种制度在安徽农村是否可行?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必须应当予以回答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很多村落都实现着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本文以xx市xx区xx镇xx村为例,从李集村的现状和选举情况作为切入点,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在此类村庄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 社会调查报告:转型期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现状思考

关键词:报告、农村、调查、思考、民主政治、基层民主选举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及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基层民主选举的大政策背景下,是否能够选出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小康之路的带头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以往理论界对农村基层选举褒贬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开端,让农民意识到了自身的政治权利,通过选举也培养了农民参与政治的能力;村委会民主选举能改善和影响村干部的工作和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基层民主选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行为,也无法改善农村的政治和治理环境;选举过程中诟病良多,核心集中在贿选、家族势力复活等方面。这些研究并没有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因而也无法确认民主选举制度究竟是否有利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民主选举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中国农村发展参差不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文明程度也多有差异,所以对于基层民主选举的承载能力也各有不同。民主选举在有些农村可能会起到好的推动作用,在有些农村反面的作用会多一些。其作用的发挥,不仅受到选举过程的影响,而且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治民主化程度、传统习俗等因素有关。因此,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不是回答民主选举制度一定好或一定不好,而是应当结合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状况的农村,深入调查不同类型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各自有什么特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民主选举对这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现有研究还没有充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对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这次调查主要从西河村展开,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很多村庄会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由农村向城市转变。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二、调查地简介:

村民的经济状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型前,村民靠种地收入,第二个阶段,村民通过到城市做生意,或开出租车等服务城市获得收入。第三个阶段,是通过租房获得经济收益,或在本区依靠外来人口做小生意。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村民办民营企业,个体户经营获得收入。职业方面来说,建筑业一直在本村中占很大比重,从当时的开大卡车到现在的包工头,挖土机。

西河村最靠近市区,不仅受城市带动作用最明显,有很多优惠政策。也为它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现在,济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西河村以及附近几个村都要拆迁开发,居民为获得更高的拆迁补助,百分之六十的有地基的居民都加盖楼房到五六层。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来济发展。但是市区的房价和房租相对高昂,所以交通便利、离市中心较近的边缘区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最好的选择。西河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这就为西河村加盖的楼房提供了房客。从调查来看,租房得来的收入也确实相当可观,这样仅靠租房为生的居民在全村也有百分之三十。另外一些没有房可租和想增加收入的居民则选择做些小生意。人口的涌动带动了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周围村庄的人也都涌入做起了买卖。主干道上人头攒动,各种蔬菜水果,小饰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市场需求增大使得本村人和外村来做生意的商贩都获得了一份客观的收益。居民年收入在50000元左右。

但是,人口的增长也给交通和治安带来了压力。整个村子的治安十分不理想,冲突主要集中在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于他们没有很好的身份认证和管理,人口突然增长也让公安系统感到很无力,晚上喝酒闹事,聚众打架也成了家常便饭。西河村的民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也变的浮躁,追求经济利益至上。但是另一方面来讲,村民能够遵纪守法,不会犯大错误。 城市居民大部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耕地就全变为了建设用地。20年来,卖地成了西河村集体收益的主要来源。刚才提到,现阶段村子的拆迁开发和城市发展不仅使村民收益增加,卖地给开发商对于村庄本身来讲,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利润。

所以写到这里,笔者想谈的一个问题是,村委会竞选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据调查,从竞选中获取个人利益是村委竞选人竞选的主要原因。 本次选举的调查内容: 人口 :2036人

有选举权的人数为

1028人

投票的选民有986人,其他因为外出或其他原因未参加投票 候选人的条件: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本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

依法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1、参选的村民有十余人

2、据调查,落选的人中,其中二人是上次的委员,三人曾参加过竞选,其余都

是第一次参选。。

3、决定当选的关键因素,是选民对于候选人的印象,以及他预计的一些政策。 选举的结果:

村民对选举的结果满意度相对比较高,不过一部分人也提出,选谁都是一样的,满意也只是说跟自己预想的差不多。

村民对选举结果的评价相对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对整个选举流程的认可。并没有作弊的出现。

三、选举中我认为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

1、候选人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美国大选中,各个利益集团支持自己的候选人,候选人上台,在政策上,会倾向于这部分“投资人”。在这样的村委选举中,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仅仅依靠候选人自己的财力物理人力,根本不能够在村中起到广泛的影响。所以,其背后有一个支持他的利益集团。如果候选人当选,因为在这个转型时期,村庄的发展会有很多的机会,如房屋的开发,道路的修建,拆迁建设等等。前面也提到本村中一部分人从事着建筑运输行业,而且他们拥有相对雄厚的财力基础。他们为了能够在以后得到工程,所以会支持自己的候选人。这包括财力支持,拉动身边的人,请客吃饭,贿选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2、家族在选举中仍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给自己家族的人投票。更关键的是,家族的作用在于他以家族中每个人为起始点,不断向外辐射。通过每个人的力量得到更多的选票。而且现在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家族的影响又不单单是血缘关系,在其中也掺杂着利益关系。由于本村大部分人并没有固定的职业,所以转换职业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职业对于个人没有锁定性,什么能够赚到钱,就选择干什么。这样一来,例如我家族的人在村委担任要职,那我就会选择能够利用村委关系得到利益的职业。

3、很多村民在金钱的诱惑下对个人民主权利,对于法律的无视。村民思想认识不足,民主意识淡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本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依法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在这样一个靠近城市,信息相对发达的地区,笔者认为村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并不是由于文化素质造成的。而是村民在金钱的诱惑下对个人民主权利,对于法律的无视。农民很想有一个公平公正的选举,选出自己的心目中的候选人,但是选谁都一样,无论是谁,都是上台现有车后有房。所以在这样一种选谁都无所谓的状态下,加重了村民对自己的选举权的不重视。也许曾经他们也很重视自己手中的一票,但是随着几次选举和几代表现,逐渐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对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变的很淡薄,可有可无。很多村民认为,既然如此,那不如谁给的钱多,谁给的实惠多,我就选谁。据调查了解,有些村民委员会在进行选举时,部分村民积极性不高,漠不关心,有的甚至一家七八口人都不去参加投票。所以由于村民对自身权利的不重视导致了下一个问题的出现。贿选问题。

4、村民的不重视,和利益集团的支持导致贿选问题。很多人在谈农村选举中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贿选,那贿选的原因是什么?正如刚才所谈,村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不够重视,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杠杆失去平衡,导致大家都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了民主权利。而利益集团正是利用这点,通过大量的砸钱,使得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能够得到更多的选票。

5、候选人在选出之后并不能够为民请命,真正考虑本村的发展。很多村民还是希望能够公正选举,村官能够为村庄做事。据调查,村民很关心的问题是希望自己选出来的村官能够作风正派,清正廉洁。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村民深受其害。而大部分候选人在当选后,都没能好好表现,把村庄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选举中的可取之处:

1、镇领导没有越俎代庖,指定村委会候选人。村民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应由群众或村党、团、妇女和村民小组集体提名推荐,然后,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协商确定正式候选人,由群众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以选举结果为准,最后报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在很多乡镇领导认为,村民委员会本来就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乡(镇)人民政府对其选举的候选人进行指定,也是理所应当不容置疑的。所以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乡镇领导直接指选,派选或者由上边少数几个人事先定出名单,然后通过上串下连、明里暗里做工作,操纵村委会选举,只是让群众象征性地划圈圈走形式。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得村民的选举热情不高,有怨言。而在本次西河村的选举中,并没有出现此类现象。这也得益于乡镇政府对选举的重视和程序的规范性。

2、选举程序规范规范,选举过程中未出现暗箱操作、违法违纪现象

由于村委会选举的所有程序原则上参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而乡镇政府又普遍非常重视,因此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未出现不少不按程序、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村委会选举参照选举法、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据了解很多经济落后,偏远的山区村庄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乡域较宽,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这给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有的村根本不开村民大会,直接由少数几个人就把选票填写完,随后就给村民宣布选举结束了。在选举当日,有的村民甚至还不知道村委会的候选人都是些谁。什么提名推荐和讨论协商候选人,什么唱票、监票、计票,什么无记名投票等都未予严格执行。这种程序上、制度上都存在很大的漏洞

而在西河村的选举中都没有出现,一切选举在程序上和制度上都严格进行。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这些离城市市区比较近,信息比较通畅,不断发展的村庄来说,存在很多问题,如上面提到利益至上,贿选,不重视选举权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和程序上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从这一点来看,这一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制度上和程序上给予了法律保障 ,但是对于个人来讲,还出现了很多观念上的不足。但是,这也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我也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会面临转型期的特点,而更多的转型村会不断完善,在村民思想观念上更上一层楼,达到基层民主制度最初的预期目标。

推荐第10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华山街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调 研 报 告

为深入了解我街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推进我街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按照区纪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调研”课题组。课题组结合以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集中力量,先后深入全街道26个村,对全街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华山街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

华山街道位于济南市东北部,辖3个办事处,26个行政村。近年来,我街道上下在努力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同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部署的反腐倡廉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街道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村民议事会等组织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初见成效,各村书记、主任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有了制度保证,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各种制约机制逐步完善。

二、近年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自2005年以来,我街道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0起,共处理16名党员干部。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完善各项监 1

督制度,各类案件的发生率逐年下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自我街道在农村实行了“两议六公开”制度,每季度对“六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我街道规定每月26日为全街道农村“两议”会日,即每月26日召开党员议事会和群众代表议事会。每季度对六项内容进行公开,即:财务、用电、计划生育、农民负担、宅基地和企业承包进行公开。重点把财务公开作为主要内容,所有收支逐项逐笔公开明细账目,切实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各项公开,保证了全街道的社会稳定,基本杜绝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严格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不断加强源头治理,防止和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针对腐败易发的重点环节,明确规范相关的制度。建设工程均由纪委牵头,财政所、建委、工程建设单位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操作”,特别是在我街道自来水户户通,主要街道户户通、卫生院门诊楼建设、敬老院建设等工程中,我们都严格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切实把工程建设成为阳光工程,让群众放心满意,也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三是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严格财务管理。我街道实施了会计委派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杜绝了漏洞,无乱收乱用和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也避免了因村财务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上访事件。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

政准则》,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收看先进典型任长霞、牛玉儒和警示教育片王怀忠,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以案明纪,引以为戒,增强了道德约束能力,做到了警钟长鸣。

三、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和座谈会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我街道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是有成效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个别村书记、主任存在不团结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个别不能干部仍存违法乱纪行为。个别村干部仍然存在公款吃喝、参与营业性场所娱乐活动、作风飘浮,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问题。

二是个别村财务管理不规范。我街道自执行了会计委派制度以来,各村都能够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去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各别的村财务管理不严,存在着白条入帐,签字手续不全等现象。

三是个别村理财小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理财小组在各村成立以来,确实起到了监督、制约的作用,但是有个别村的理财小组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有的村理财小组成了摆设。

四、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对案件的认真分析,究其深层次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别村存在“两张皮”现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工作趋于复杂化,而农村的党员干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还有家族势力

的影响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个别村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造成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村级的健康发展。

二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无论是作风上的问题还是廉政方面的问题,其根源都在思想上,思想认识不到位是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思维定势,不思进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部分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政廉政意识薄弱,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问题比较严重。有的干部政治纪律性不强,不敢坚持原则,明哲保身,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和庸俗作风。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是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的规章制度宏观上比较全面,但没有制定出具体标准和相关配套规定,如实施细则等;有的脱离实际,难以操作,有时存在以领导签字与口头表态取代按章办事的问题。村民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监督组织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村务、政务公开的多是文件和结果,事前公开和过程公开比较少,尤其是财务公开的少。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加强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广泛宣传和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收看反腐败典型案例搞好警示教育,加强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做好警钟长鸣。

二是强化会计委派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严格遵守财务管理规定,加大会计委派的力度,切实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坚决杜

绝“一支笔”现象的发生。

三是强化审计制度。每年对各村进行两次审计,对审计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加以改正,并通报批评,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管理,按照要求对各村村务公开情况每季度进行检查一次,半年给每家每户发放一张明白纸,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理财小组的管理,充分发挥理财小组的作用。

四是对违反廉洁勤政规定的村干部应进行责任追究。应该坚持惩前必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进行处理,对不是党员的村干部构不成违纪的,但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要在全街道进行通报批评并写出深刻的检查,对严重违反廉洁勤政规定的按照党纪国治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六、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人员配备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街道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纪检监察的范围和工作强度。现在我街道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人员相对较少。

二是纪检干部缺乏专业培训。虽然纪检干部能够坚持不断学习,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政治理论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增强做好新时期纪检工作的能力。

三是相关部门协调力度不够。近年来我街道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多为经济类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因纪检干部大部分缺乏专业经济知识,和审计等部门协调有一定难度。

七、对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完善思想教育机制。思想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必须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广大干部从法律、纪律和他律逐渐转变为高度的自律,从恐惧惩罚到内在的责任感,到对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的珍惜和对自身人格的尊重等等。

二是完善制度,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是保证。要建立和健全制度规范机制,用好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是抓住关键,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四是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搞好教育防范,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保障责任追究有章可循;健全责任网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第11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县地处秦巴山区,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9个行政村,总人口28.9万,农业人口26.1万名。全县共有党组织521个(党委3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77个),共有党员10331人,其中:农村党支部209个,农村党员6329名,流动党员639名。2005年

全县生产总值11.2亿元,财政收入243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839元。近年来,我县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提供了加强的政治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党风廉政工作,近期,我们通过对群众信访件、案件查办和警示训诫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并深入到城关镇中坝、涧池镇西坝、平梁镇新河等10个村采取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狠抓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清正为民

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的重要措施。我们把夯实廉政教育基础为切入点,将党风廉政知识纳入镇村干部培训主要内容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必学内容,共讲授廉政党课场次,对名镇村干部、名农村党员进行了廉政知识培训。同时,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讲廉政课、召开专题报告会、播放电教体、举办知识竞赛和廉政歌曲大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树立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和高尚情操的鼓舞下,涌现了一大批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基层党员干部。城关镇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代权,在月工资仅410元的情况下,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指导本村农民发展经济。2003年,该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元,到2005年已达到元,年均增长。三年来,张代权的小车为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等村务工作行程公里,可他从未在集体报销过一分钱的汽油和修理费,村两委会的其他干部月工资不足400元,也毫无怨言,默默奉献。

2、建章立制,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

为了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我县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村务公开,积极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单位,使群众在方便中得到实惠,在明白中消除了误解,群众对基层单位的满意度不断上升。一是实行“村财乡管”制度。针对当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上存在的财会人员不稳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差,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违反财经纪律较严重的现状,我县于200年出台了以“村财镇(站)管”为主要内容的《汉阴县村财乡镇代管纪律规定》、《汉阴县村级会计委派制验收办法》,并在各村成立了理财小组,对较大支出和各种票据实行村两委、理财小组、镇农经站三层审核,基本做到了账目清楚、指出合理。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初步形成了以村财镇(站)管为主体、村财镇审和自我管理为辅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新机制,全县179个村级组织中,有个已实行了村财委托镇管,占到97。二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自1999年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以来,我县制定了《汉阴县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汉阴县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办法》、《关于进一步进全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了领导机构,组织了学习培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在全县各镇和村委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政务和村务公开,目前全县18个乡镇已全部推行政务公开,有179个村(居)委会实行了村务公开,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探索村两委班子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述职述廉、党建工作述职等制度,使群众对政务、村务、党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不断提升。三是积极探索村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制度。针对部分离任村干部经济手续不清、交权不交账等现象,我们对各村名村级离任干部实行了经济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使村干部清白离任,群众放心原任,新任干部大胆接任。

3、强化监管,严办基层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

在重大项目实施、大额度集体资金使用、集体土地调整或转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乡镇党委、纪委切实加强对各站、办、所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对胆敢违反政策和纪律,侵害群众利益和谋取私利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绝不手软。,我们坚持围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大对不廉“村官”的查处力度;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办案保驾护航作用;围绕稳定工作,查办大要案,做到查清问题,惩治腐败,促进工作,维护稳定。2003年以来,全县各级纪委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贪污、贿赂等以权谋私的案件件,给予党政纪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人,予以警示训诫人,警示了全县的党员干部,有

第12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全会强调,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去。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农村有乡镇党委、村党组织68万多个,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9.7%;农村党员3029万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农村基层干部680多万名,他们直接联系着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辛勤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通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党和人民是信赖的。但也要看到,当前有些地方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作风粗暴、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这个问题,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来进行

这几年,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最近,又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对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有力保障。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

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以良好的作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保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防止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防止盲目攀比、强迫命令等问题的发生。要严明纪律,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农村综合改革顺利进行,保证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要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

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继续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手,着力抓好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要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征收征用中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挪用、截留支农惠农专项资金的问题,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这些年,少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甚至违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些案件性质恶劣,影响很坏。要切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接待和联系群众制度。着力解决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不严格按法律和政策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形象不好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要及时采取组织处理措施。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努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要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教育。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用《意见》提出的“六要六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办事要公、作风要实、用人要当、为政要廉,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要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乡风。二是要以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为重点,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财务制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要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三是要全面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切实强化监督。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项,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公开,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四、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方式方法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年,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意见》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如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和民主评议制度,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为村级财务管理服务,等等。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同时要进7步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比如,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如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就成为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农村基层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比较复杂,对群众提出的各种诉求,既要真心实意地听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处理,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和解决问题。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五、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全面领导的责任,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县(市)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抓好自身和村级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王静

2010年6月25日

第13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营造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带着这一课题,我们于3月上中旬对习水县东皇镇、马临工业经济区临丰村、良村镇吼滩村、隆兴镇滨江村、大坡乡罗家坝村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农户502户,村组干部和乡镇干部97人,村民637人,其中党员287人;召开党员、村民、村组和乡镇干部座谈会12次。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党风、政风和

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农村基层社会政治稳定。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那一世范文网.文章-http://.找范文,到那一世范文网.]

1、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薄弱。一是农村基层对党风廉政教育重视不够。有的乡镇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缺乏足够认识,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具体办法和有效措施。二是乡镇纪委人员少,没有专职纪委副书记和监察室主任,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过多,精力分散。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三是基层干部对党纪法规缺乏学习,法纪意识不强等。

2、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地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正。有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矛盾纠纷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

及时,不按章办事,推诿扯皮,虚报浮夸、打牌赌博、酗酒滋事、跑官要官“走读”等现象时有发生。

3、法纪观念淡薄,违纪违法行为较严重。一些村支书和主任管钱管物一把抓,自收自批自支,严重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对此干部群众反映强烈。

4、基层民主管理和决策搞“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较为严重,村民自治和村民议事制度不健全,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好。乡镇村一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执行不力。政务、村务公开多数流于形式,涉及经济和重大事项的不及时公开或假公开。

5、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党员年轻普遍老化。

6、违法占地建房现象严重。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

的政治保证。

1、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告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靠一支具有良好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素质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因此,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要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抿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使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建立健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保证。要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解决农村教育薄弱、义务教

育保障水平偏低、资源分配不合理、学校乱收费、理顺乡镇财政体制等方面入手,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强化监督检查。

3、强化监督,在“三公开、一管理、一监督”上下功夫。一是要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站所办事公开上下功夫。二是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上下功夫。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针对目前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出现的腐败问题,加强管理,强化审计,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程序。三是在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监督考核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扩大群众民主评议面,真正使组织检查考核收到实效。

4、切实解决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5、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强化“一岗双责”的落实。落实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是关键、乡镇是主角,村要积极配合。乡镇、村要把落实责任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每项工作要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纳入乡、村干部政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考核,努力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不抓不行,抓不好也不行”的责任机制。增强乡、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第14篇:农村基层选举调研报告

课题名称:

农村转型时期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分析---以市中区西十六里河村为例

姓名:王旭东

学号:2009080077

院系:社会发展学院

班级:社会工作0902班

农村转型时期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分析

以市中区西十六里河村为例

王旭东0902学号:2009080077

【摘要】虽然基层民主选举是一种先进的制度,这种制度在山东农村是否可行?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必须应当予以回答的问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山东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很多村落都实现着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本文以十六里河镇西河村为例,从西河村的现状和选举情况作为切入点,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在此类村庄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

社会调查报告:转型期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现状思考

关键词:报告、农村、调查、思考、民主政治、基层民主选举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及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基层民主选举的大政策背景下,是否能够选出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小康之路的带头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以往理论界对农村基层选举褒贬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开端,让农民意识到了自身的政治权利,通过选举也培养了农民参与政治的能力;村委会民主选举能改善和影响村干部的工作和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基层民主选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行为,也无法改善农村的政治和治理环境;选举过程中诟病良多,核心集中在贿选、家族势力复活等方面。这些研究并没有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因而也无法确认民主选举制度究竟是否有利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民主选举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中国农村发展参差不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文明程度也多有差异,所以对于基层民主选举的承载能力也各有不同。民主选举在有些农村可能会起到好的推动作用,在有些农村反面的作用会多一些。其作用的发挥,不仅受到选举过程的影响,而且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治民主化程度、传统习俗等因素有关。因此,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不是回答民主选举制度一定好或一定不好,而是应当结合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状况的农村,深入调查不同类型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各自有什么特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民主选举对这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现有研究还没有充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对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这次调查主要从西河村展开,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很多村庄会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由农村向城市转变。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二、调查地简介:

1、十六里河镇的情况

十六里河镇地处省城南大门,东与历城区港沟镇相邻,南与锦绣川乡、仲宫镇接壤,西与党家镇毗邻,因政府驻地在十六里河村而得名。人口出生率14‰,自然增长率8‰。 辖区“一纵两横”,省道103线纵贯南北,东南外环路和绕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三泉三景”,镇内斗母泉、林汲泉、甘露泉属济南市“七十二名泉”,其中斗母泉为七十二名泉之最高泉。佛峪、青桐山、玉函山三大自然风景区鸟语花香,景色怡人,成为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积极打造以兴隆水库、佛峪、斗母泉为主的“三点一线”近郊旅游品牌。“一大名产”,济丽红杏是该镇的农业特色名产。 2005年,该镇先后荣获“市级文明镇”、“省级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市级计划生育创新奖”、“市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区级教育执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总人口 53129

男 27044

女26085

家庭户户数 14578

家庭户总人口47924(总)

家庭户男 24067

家庭户女 238570-14岁(总) 103150-14岁男 55400-14岁女 477515-64岁(总) 3941715-64岁男 1990415-64岁女 1951365岁及以上(总) 339765岁及以上男 160065岁及以上女 1797

户口本地住在本 44291 地

2、西河村的情况:

西河村本是济南市历城区一个普通的村落。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济南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增大,所以十六里河镇由历城区管辖改属为济南市市中区。这一政策不仅使全镇人实现了由村民到市民的转变,更使十六里河镇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改观。 村民的经济状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型前,村民靠种地收入,第

二个阶段,村民通过到城市做生意,或开出租车等服务城市获得收入。第三个阶段,是通过租房获得经济收益,或在本区依靠外来人口做小生意。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村民办民营企业,个体户经营获得收入。职业方面来说,建筑业一直在本村中占很大比重,从当时的开大卡车到现在的包工头,挖土机。

西河村最靠近市区,不仅受城市带动作用最明显,有很多优惠政策。也为它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西河村的现状:

现在,济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西河村以及附近几个村都要拆迁开发,居民为获得更高的拆迁补助,百分之六十的有地基的居民都加盖楼房到五六层。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来济发展。但是市区的房价和房租相对高昂,所以交通便利、离市中心较近的边缘区变成了外来务工人员最好的选择。西河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这就为西河村加盖的楼房提供了房客。从调查来看,租房得来的收入也确实相当可观,这样仅靠租房为生的居民在全村也有百分之三十。另外一些没有房可租和想增加收入的居民则选择做些小生意。人口的涌动带动了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周围村庄的人也都涌入做起了买卖。主干道上人头攒动,各种蔬菜水果,小饰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市场需求增大使得本村人和外村来做生意的商贩都获得了一份客观的收益。居民年收入在50000元左右。

但是,人口的增长也给交通和治安带来了压力。整个村子的治安十分不理想,冲突主要集中在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于他们没有很好的身份认证和管理,人口突然增长也让公安系统感到很无力,晚上喝酒闹事,聚众打架也成了家常便饭。西河村的民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也变的浮躁,追求经济利益至上。但是另一方面来讲,村民能够遵纪守法,不会犯大错误。

城市居民大部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耕地就全变为了建设用地。20年来,卖地成了西河村集体收益的主要来源。刚才提到,现阶段村子的拆迁开发和城市发展不仅使村民收益增加,卖地给开发商对于村庄本身来讲,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利润。

所以写到这里,笔者想谈的一个问题是,村委会竞选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据调查,从竞选中获取个人利益是村委竞选人竞选的主要原因。

本次选举的调查内容:

人口 :2036人

有选举权的人数为1028人

投票的选民有986人,其他因为外出或其他原因未参加投票

候选人的条件: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本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依法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1、参选的村民有十余人

2、据调查,落选的人中,其中二人是上次的委员,三人曾参加过竞选,其余都是第一次参选。

3、决定当选的关键因素,是选民对于候选人的印象,以及他预计的一些政策。

选举的结果:

村民对选举的结果满意度相对比较高,不过一部分人也提出,选谁都是一样的,满意也只是说跟自己预想的差不多。

村民对选举结果的评价相对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对整个选举流程的认可。并没有作弊的出现。

三、选举中我认为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

1、候选人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美国大选中,各个利益集团支持自己的候选人,候选人上台,在政策上,会倾向于这部分“投资人”。在这样的村委选举中,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仅仅依靠候选人自己的财力物理人力,根本不能够在村中起到广泛的影响。所以,其背后有一个支持他的利益集团。如果候选人当选,因为在这个转型时期,村庄的发展会有很多的机会,如房屋的开发,道路的修建,拆迁建设等等。前面也提到本村中一部分人从事着建筑运输行业,而且他们拥有相对雄厚的财力基础。他们为了能够在以后得到工程,所以会支持自己的候选人。这包括财力支持,拉动身边的人,请客吃饭,贿选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2、家族在选举中仍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给自己家族的人投票。更关键的是,家族的作用在于他以家族中每个人为起始点,不断向外辐射。通过每个人的力量得到更多的选票。而且现在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家族的影响又不单单是血缘关系,在其中也掺杂着利益关系。由于本村大部分人并没有固定的职业,所以转换职业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职业对于个人没有锁定性,什么能够赚到钱,就选择干什么。这样一来,例如我家族的人在村委担任要职,那我就会选择能够利用村委关系得到利益的职业。

3、很多村民在金钱的诱惑下对个人民主权利,对于法律的无视。村民思想认识不足,民主意识淡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本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依法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在这样一个靠近城市,信息相对发达的地区,笔者认为村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并不是由于文化素质造成的。而是村民在金钱的诱惑下对个人民主权利,对于法律的无视。农民很想有一个公平公正的选举,选出自己的心目中的候选人,但是选谁都一样,无论是谁,都是上台现有车后有房。所以在这样一种选谁都无所谓的状态下,加重了村民对自己的选举权的不重视。也许曾经他们也很重视自己手中的一票,但是随着几次选举和几代表现,逐渐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对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变的很淡薄,可有可无。很多村民认为,既然如此,那不如谁给的钱多,谁给的实惠多,我就选谁。据调查了解,有些村民委员会在进行选举时,部分村民积极性不高,漠不关心,有的甚至一家七八口人都不去参加投票。所以由于村民对自身权利的不重视导致了下一个问题的出现。贿选问题。

4、村民的不重视,和利益集团的支持导致贿选问题。很多人在谈农村选举中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贿选,那贿选的原因是什么?正如刚才所谈,村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不够重视,利益和民主权利的杠杆失去平衡,导致大家都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了民主权利。而利益集团正是利用这点,通过大量的砸钱,使得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能够得到更多的选票。

5、候选人在选出之后并不能够为民请命,真正考虑本村的发展。很多村民还是希望能够公正选举,村官能够为村庄做事。据调查,村民很关心的问题是希望自己选出来的村官能够作风正派,清正廉洁。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村民

深受其害。而大部分候选人在当选后,都没能好好表现,把村庄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选举中的可取之处:

1、镇领导没有越俎代庖,指定村委会候选人。村民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应由群众或村党、团、妇女和村民小组集体提名推荐,然后,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协商确定正式候选人,由群众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以选举结果为准,最后报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在很多乡镇领导认为,村民委员会本来就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乡(镇)人民政府对其选举的候选人进行指定,也是理所应当不容置疑的。所以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乡镇领导直接搞指选,派选或者由上边少数几个人事先定出名单,然后通过上串下连、明里暗里做工作,操纵村委会选举,只是让群众象征性地划圈圈走形式。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得村民的选举热情不高,有怨言。而在本次西河村的选举中,并没有出现此类现象。这也得益于乡镇政府对选举的重视和程序的规范性。

2、选举程序规范规范,选举过程中未出现暗箱操作、违法违纪现象

由于村委会选举的所有程序原则上参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而乡镇政府又普遍非常重视,因此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未出现不少不按程序、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村委会选举参照选举法、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据了解很多经济落后,偏远的山区村庄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乡域较宽,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这给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有的村根本不开村民大会,直接由少数几个人就把选票填写完,随后就给村民宣布选举结束了。在选举当日,有的村民甚至还不知道村委会的候选人都是些谁。什么提名推荐和讨论协商候选人,什么唱票、监票、计票,什么无记名投票等都未予严格执行。这种程序上、制度上都存在很大的漏洞

而在西河村的选举中都没有出现,一切选举在程序上和制度上都严格进行。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这些离城市市区比较近,信息比较通畅,不断发展的村庄来说,存在很多问题,如上面提到利益至上,贿选,不重视选举权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和程序上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从这一点来看,这一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制度上和程序上给予了法律保障 ,但是对于个人来讲,还出现了很多观念上的不足。但是,这也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我也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会面临转型期的特点,而更多的转型村会不断完善,在村民思想观念上更上一层楼,达到基层民主制度最初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十六里河镇介绍

问卷星网站调查问卷-----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第15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2007-12-12 16:24:5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2)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调研报告

*县地处秦巴山区,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9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农业人口万名。全县共有党组织521个(党委3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77个),共有党员10331人,其中:农村党支部209个,农村党员6329名,流动党员6名。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243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8元。近年来,我县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提供了加

强的政治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党风廉政工作,近期,我们通过对群众信访件、案件查办和警示训诫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并深入到城关镇中坝、涧池镇西坝、平梁镇新河等10个村采取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狠抓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清正为民

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的重要措施。我们把夯实廉政教育基础为切入点,将党风廉政知识纳入镇村干部培训主要内容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必学内容,共讲授廉政党课场次,对名镇村干部、名农村党员进行了廉政知识培训。同时,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讲廉政课、召开专题报告会、播放电教体、举办知识竞赛和廉政歌曲

大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树立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和高尚情操的鼓舞下,涌现了一大批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基层党员干部。城关镇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代权,在月工资仅410元的情况下,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指导本村农民发展经济。2003年,该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元,到2005年已达到元,年均增长。三年来,张代权的小车为计划生育、退耕还林等村务工作行程公里,可他从未在集体报销过一分钱的汽油和修理费,村两委会的其他干部月工资不足400元,也毫无怨言,默默奉献。

2、建章立制,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

为了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我县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村务公开,积极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单位,使群众在方便中得到实惠,在明白中消除

了误解,群众对基层单位的满意度不断上升。一是实行“村财乡管”制度。针对当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上存在的财会人员不稳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差,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违反财经纪律较严重的现状,我县于200年出台了以“村财镇(站)管”为主要内容的《汉阴县村财乡镇代管纪律规定》、《汉阴县村级会计委派制验收办法》,并在各村成立了理财小组,对较大支出和各种票据实行村两委、理财小组、镇农经站三层审核,基本做到了账目清楚、指出合理。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初步形成了以村财镇(站)管为主体、村财镇审和自我管理为辅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新机制,全县179个村级组织中,有个已实行了村财委托镇管,占到97。二是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自1999年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以来,我县制定了《汉阴县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汉阴县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办法》、《关于进一步进全

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了领导机构,组织了学习培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在全县各镇和村委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政务和村务公开,目前全县18个乡镇已全部推行政务公开,有179个村(居)委会实行了村务公开,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探索村两委班子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述职述廉、党建工作述职等制度,使群众对政务、村务、党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不断提升。三是积极探索村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制度。针对部分离任村干部经济手续不清、交权不交账等现象,我们对各村名村级离任干部实行了经济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使村干部清白离任,群众放心原任,新任干部大胆接任。

3、强化监管,严办基层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

在重大项目实施、大额度集体资金

使用、集体土地调整或转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乡镇党委、纪委切实加强对各站、办、所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对胆敢违反政策和纪律,侵害群众利益和谋取私利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绝不手软。,我们坚持围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大对不廉“村官”的查处力度;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办案保驾护航作用;围绕稳定工作,查办大要案,做到查清问题,惩治腐败,促进工作,维护稳定。2003年以来,全县各级纪委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贪污、贿赂等以权谋私的案件件,给予党政纪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人,予以警示训诫人,警示了全县的党员干部,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第16篇: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我镇党委立足镇情,以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为目标,本着“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突破、探索性工作抓创新”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形成“以创新助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党建工作只有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并推进整个大局前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镇党委主动将党建工作与促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基层、在一线、在全镇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党员队伍,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础工作

我镇共有35个行政村,下设4个党总支,49个支部,共有党员948名,其中农村党员8名。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摆在基层党建工作首位,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带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抓阵地强制度、抓两头带中间、抓创新促发展”的思路,重点在阵地与制度建设、典型村创建、中间村提升、后进村转化以及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全镇基层组织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抓阵地强制度

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镇党委始终坚持以“抓基层、强基础,以阵地建设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以“两室”建设的标准化为重点,按照整齐划一、功能合理的要求多方筹措,进行统一配置,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场所建设。在硬件建设上,确保了每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达到“三室两栏四有”标准,即党员活动室、党组织办公室、党员电教室、村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栏,党员电教设备、桌椅、档案柜等。在软件建设上,室内统一悬挂党旗,统一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生活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规章制度和党组织结构示意图、“五好”党支部标准等内容上墙,统一印制各种表、卡、册、簿,提升了全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整体面貌。此外,还做到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好村两室阵地,广泛开展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

同时,为强化党委的统领功能,实现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抓不懈,镇党委着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建立人才支持制度。积极组织全镇农村党员集中进行学习,并选派先进党员代表、致富能手外出参观学习发展经验,提高带富能力。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在农村广大党员群众中间,树立“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我争先”的争创意识。根据广大党员群众的各自特长,在党员中建立志愿服务小组,针对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文化宣传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并注重在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压实担子,引导优秀青年在本村或者本镇范围内干事创业、献计献策,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同时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步伐。二是强化建设,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在党务公开方面,将党务公开的内容分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党组织履行职责”和“经常性党务工作”三个方面,使公开内容与本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在村务公开方面,规范理财,严格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积极推进“村民点题公开村务”制度,做到凡村民关注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让村民及时了解、全面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情况。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建立村干部年度考核制度。通过集中开展主题教育,使广大农村干部牢固树立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理念,从根本上保持农村干部的先进性。并通过落实村干部年初计划、年终述职制度,细化对村干部的管理,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对村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和测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

(二)抓两头带中间

近年来,我镇精心打造基层党建先进村。主要特点包括:村庄经济可持续发展、村两委成员凝心聚力、村内惠民公共基础设施及“两室”阵地建设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等等。并先后培育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建村、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村沟渠寨村、市级传播传统文化示范村圣水庄村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庄,选树了5个红旗党支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次。

后进村的突出症结主要表现在“散乱缺穷”四个字上:“散”主要是指班子散。个别村的领导班子不够团结,遇事不能互相补台,内耗较为严重。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步调不统一的现象,形不成一个合力,群众威信有明显下降趋势,导致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乱”指村务管理不够规范。个别村在落实村务管理流程要求时,自律意识较差,缺乏大局观念,有“自我做主”、“违规办事”的现象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规范化建设。“缺”指人才缺。一些后进村因长期不注重培养后备干部。干部出现断档,有的村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认识不够,对村里的优秀积极分子没有很好的重视和培养,导致人才外流情况比较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俗称“三八、六一部队”。村里的“能人”则往往忙于个人务工经商,跑出去闯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里的发展。“穷”指经济落后,集体经济簿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导致了“两室”建设、阵地

建设简陋、滞后,党的组织活动开展不利的现象存在。村容村貌差,公共事务及公益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上述四点虽是个别现象,但我镇也将其转化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今年,先后确定了疙瘩岭、高建庄、丁武寨、冯任庄四个后进村,着力对四村的饮水、道路、农田灌溉、两室建设方面进行改造,迈出后进村改进提升的第一步。目前,四村已经分别形成了发展、规划、转型的工作思路。其中,疙瘩岭已经投入10万元对饮水和农田灌溉设施进行改造;高建庄村也投入60万元对村民中心两室进行新建、装修并新添置了休闲健身器材等。通过推行“先进带后进、合力推中间、先进创经验、后进变先进”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后进村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有力的促进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均衡发展。

(三)抓创新促发展

(四)抓班子强队伍

在探索创新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镇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精神选好“领头雁”、配强“指挥部”,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发挥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在选人用人上,抓住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开拓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实践中,我镇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使村干部队伍构成更趋于合理化、年轻化。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村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在管理考核上,讲究方法。确立了以“五个好标准”和“农村干部考核奖惩办法”为依据,以“两考”(考察群众威信、考察工作实际)为重点,以“三评”(群众测评、党员讲评、党委考评)为手段的工作机制。对农村党支部及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考察,并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村干部优胜劣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四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一定三有”工作机制。结合农村干部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推行村书记、村主任“基础职务工资+绩效”的结构制度。保证村干部基本收入的同时,防止村干部“有待遇没压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出现。在具体工作中,根据村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为优秀的村干部提供外出培训学习、增长才干的机会,使农村干部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认真落实农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定期为退休的村干部安排体检。形成压力与动力并重、保障与激励并进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目标。

同时,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投入全镇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上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镇党政领导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及时对大学生村官入村后的工作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大学生村官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定期工作汇报、集中培训等制度。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机关干部及一些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干部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传授农村工作方法、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涉农法规以及实用农业技术等。使他们通过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亲身实践,展现风采、提高能力。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本村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为使他们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基层服务,镇党委结合每个阶段性的工作,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做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大学生村官成长。四是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五是强化考核激励,树立创先争优意识。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机制,大学生“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争先、落实奖惩的重要依据,激励大学生村官争优进取意识。

二、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

镇党委始终将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新民居建设工作、大学生村官管理以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抓重点、中心工作推进基层党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紧贴活动主题,突出抓好“三个重点”。首先,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及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调研等形式,着力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其次,是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全力开展“五有五争做”活动(即:有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规范的活动场所、有规模的集体经济、有可行的党员承诺、有健全的工作机制”;争做产业致富能人、争做科学理财好手、争护标兵、争做弘扬正气、争做团结和谐模范),着力培育一批“五好”、“五带头”的领头雁。第三,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查摆问题,强化措施,全面落实“村帮村”、“一帮一”、“党员联系困难户”等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三个重点的集中推进,筑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石。二是围绕活动要求,全力创建“示范点”。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基层组织作用突出、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的创建目标,深化“基层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确立了以南片唐子寨村、中片圣水庄村、北片新建村为重点的3个村级示范点培育,为全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典型的多点打造、全面铺开,力求到20xx年“七一”前,全镇7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准,60%以上的党员达到“五带头”优秀***员标准。第二,在新民居建设中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模范作用。实行党员包片制度,调动党员力量组建工作组,入户调查、宣讲、答疑释惑。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载体,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力求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担重任、解难题,保证整个建设过程有序推进。如:在新民居建设中,成立决策机构,将“五审一议两公开”工作法融入新民居建设中,做到重要事项由党员、村民代表举手表决,提交镇党委研究讨论,并向村民全面公示后方可通过。在北五村新民居建设中,建立了“新民居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加强监督力度,杜绝现象。截止到目前,全镇已经完成了石河镇北部村民安置中心、唐子寨一期、沟渠寨一期新民居项目建设,北七村片区、田庄片区和孟家店片区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下一步我镇准备积极谋划红瓦店片区、孟家店二期、沟渠寨二期、七星寨片区新民居工程和圣水庄旧村改造项目。

存在问题及不足

多年来,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省、市、区的有关要求和新农村建设、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3、村“两室”出现年久破旧、电教设备不全的现象。近年来,由于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造成“两室”年久失修,党员活动场所破旧,并且大多数村“两(2016信访工作调研报告)室”没有防盗设施,目前有2个村(高建庄村、七东村)的远程教育设备丢失。

4、在换届选举中存在外出选民参选热情难调动的问题。部分外出农民对换届选举不大关心,大多数外出村民认为:“我一人不能决定选举结果”,导致参与办理“委托”人数不多。如何确保选举人数过半,如何保证外出选民依法进行委托投票成为村级选举出现的新问题。

5、创新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顾虑较多,怕出事,怕得罪人,缺乏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的勇气和信心还不够足;少数干部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的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不多,实效性不强。

6、村务规范运转受到体制机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就当前现状来看,农村基层组织中党支部成员全部为党员,在镇党委的统一管理下,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其党员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镇党委统一部署工作、认真抓好落实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村主任以及村两委成员中非党员的农村干部,由于身份相对“特殊”,加之现如今并没有针对非党员干部设立的约束体制,导致个别行政村出现“村书记易管、村主任难管”“党员干部易管、非党员干部难管”的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例如在农村“三资”管理中,有时会出现,在镇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农村资产私自被租赁、转让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镇政府缺乏相关制约体制,对农村村务规范管理造成影响。

下步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村情镇况,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设置以及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按照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在优秀的、有政治和经济头脑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要坚持对党员进行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多组织党员参加学习,积极引导***员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认真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在正确认识乡情、村情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创办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实体。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一村一品的产业化路子,通过资产、资源、土地参股的形式,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

三是加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引导。在尊重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全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分两批进行。首先,在选举良好、村情比较稳定的常规村换届选举中,坚持“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实行村民代表推举、党员推荐、党员选举,使一批致富能人进入组织视野。其中,对于联村共建、组建党总支的情况,采取通过选举产生一名总支书记,联村各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委员的换届办法,保证选举顺利完成。其次,对于个别选举情况复杂、干扰因素相对较多的难点村,进行逐户走访,采用“因村制宜、逐个攻克”的原则,加强宣传及警示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警戒卡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保证宣传广度及质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顾全本村发展大局,充分认识换届选举的重要性,保证选举如期顺利进行。同时,严格选举程序,加大选举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不能亲自参加选举的村民,将对其村内亲属或联络人进行委托讲解,务必做到依法完成委托程序,依法行使选民权利。并按程序进行候选人的预选及正式选举工作,切实做好投票、监票、唱票和计票工作,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消除群众的戒心;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引导,消除隔阂。

四是着力提升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是理顺村级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做到对村主任和非党员村干部的管理约束“有的放矢”,我们将引导村主任及非党员村干部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监督下开展各项工作。并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系统、全面、规范的村干部问责制度,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办事程序,做到分类指导、抓好落实。

第17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 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一)

根据《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专题调研提纲及责任分工》要求,市委组织部、市老干局、市城投公司、市电教中心工作组在对郧县青曲镇洪门铺村、周家洼村、巷子口村、乐园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实际,撰写此报告。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村级组织设臵

十堰市现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840个,农民党员80726人,占全市党员的52.44%。其中村村、村企、村居联合的“区域型”党组织493个;依托茶叶、蔬菜、柑橘、水产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型”党组织226个,村级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从洪门铺村、周家洼村、巷子口村、乐园村情况看,村级党组织健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流动党员组织设臵难。2011年,四个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近2000人,占总人数的42%,外出务工党员86人,全市外出务工经商党员1.04万人,且分布广、行业跨度大,流动党员党组织设臵和党员管理难度大。二是村级组织设臵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村级经济正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副、工、贸多产业发展,特别是跨村连片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基地,需要党组织提供引导和服务。如洪门铺村和巷子口村,近几年发展蔬菜产业,联系日益紧密,给党组织设臵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村级组织设臵与工作任务不相符。乐园村由尖疙瘩村和芦家沟村合并而成,人口多、村域面积大,国土面积2349.84公顷,合并前有村干部6人,现仅有3人,仅仅靠村级党组织人员力量十分有限,党小组和无职党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

全市现有行政村1845个,村干部5780人。其中35岁以下755人,占13.06%;35—54岁4489人,占77.66 %;55岁以上536人,占9.27 %。大专以上学历257人,占4.45 %;高中、中专学历3200人,占55.36%;初中及以下学历2323人,占40.19%。村党组织书记1843人,其中35岁以下142人;35—55岁1443人;55岁以上204人。大专以上学历109人;高中、中专学历1129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05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的434人。有大学生村官219人。从调查情况看,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优。突出表现为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无专业特长。洪门铺村现有村干部5人,平均年龄50多岁,60岁以上有3人,初中文化程度4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人,且都没有专业特长,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观念不新。部分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跟不上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调整步伐,只能机械地抓落实;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思想狭隘,存在短期行为;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能动性、创造性不够。有些村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三是能力不强。适应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好事抢着干、难事推着干、缠手事躲着干、得罪人的事顶着不干”,“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既没有发展集体经济本领,又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办法。四是动力不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职责繁重,但村级组织又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权责分离且不对等,有的村干部面对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动力不足,一有门路,就丢下“乌沙帽”走人,影响了村级工作。五是后继乏人。大批农村有文化的年轻人转向城市、城镇务工或居住,选拔年轻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如洪门铺村35岁以下在家务农的不足10人,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不愿回村,造成许多地方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存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

(三)关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全市1845个行政村中,有村级活动场所的有1539个,占86.22%,尚无活动场所的24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3.78%。村级阵地中,有党员活动室的有1539个。从四个村的情况看,都有远程教育站点和农家书屋,有3个村配有电脑和电视,有2个村通因特网。目前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阵地建设不规范、不统一,质量不高。一些经济薄弱村存在活动场地狭窄、设施简陋等问题;条件好的村与条件差的村差距大,影响部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阵地功能发挥充分。绝大部分村阵地主要用来日常办公、党员活动等方面,远程教育设备、电脑等设备利用率不是很高。有的村虽然配了电脑,但利用电脑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做得不够。如工作组帮建的四个村,都建有农家书屋,但书都是新的,几乎没发挥作用。个别村将活动阵地部分出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三是经费不足,阵地维护不够,设施老化严重。我市绝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有438个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活动阵地有钱建、无钱管,更无力添臵活动设施,老化严重,成为空壳和摆设。四是软件建设不够。村干部考勤制度、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够;党务、村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设臵不规范;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档案不健全,对村集体财产、配套设施情况不清,监管、维护、管理不到位。

(四)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及运转经费保障

村级组织活动及运转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经费无保障。全市无村办企业、无农业生产基地、无农业资源、无自有经济收入的“空壳”村达438个。四个村都没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洪门铺村现有集体经济主要靠村集体林退耕还林补贴,一旦政策执行完毕,集体经济就断了来源。二是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基本只够日常办公支出,根本无法保障村干部待遇。三是村级债务沉重,困扰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全市资不抵债的村130个,占9%。全市负债过百万元的村有329个,50-100万元的205个,10-50万的497个。四是村干部待遇偏低。全市村主职干部的工资基本上都在每月360元左右,其他“几大员”的工资每月仅200多元,村主职干部工资最低的每月仅300元,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五是村级财务管理有待加强。部分村文书业务素质不高,不能胜任工作;村级收入部分存在坐收坐支的现象;村级经费支出“白条”多、不合规单据多、不合理的开支多;财务公开不够,监督不到位,执行审计制不严。

(五)关于村集体经济

2010年底全市有1332个村当年无收益,占总村数74.62%;当年有收益的村453个,占总村数的25.38%。其中5万元以下的村1284个,占71.93%;5万元以上的村501个,占28.0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不愿发展。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村干部宁愿自己干,也不愿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存在怕苦畏难、怕承担风险等现象,还有的认为工作头绪多,没法搞。二是能力不强,不敢发展。部分村干部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本村的优势把握不够全面,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等、靠、要、熬”思想严重,没有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潜;少数村干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多,考虑集体利益的少,有的为了享一时之乐,将集体资产一包几年,形成了“前人花钱、后人还帐”的恶性循环。三是投资乏力、后劲不足。村级经费主要用于工作运转,根本无力投资发展集体经济。四是责权利不清,集体经济“长不了”。部分村争取集体经济项目,花大量资金建成后却没能有效管理,权责利不清,集体收入昙花一现。五是村集体经济管理存在漏洞。有些村干部对集体机动地的实有数字瞒报,以此来降低村集体收入,获得上级党委和部门在资金上、物质上的更大支持,还有些村干部将集体地“公地私种”,自己从中获利,或者“公地私有合法化”,使村集体地越来越少。六是鼓励和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较少,机制还不健全。

(六)关于村干部报酬及积极性调动

我市村干部工资报酬主要从财政转移支付中列支,由乡镇统筹发放,按照相对统一的工资标准,各地对村干部工资报酬发放和管理,一般采取结构补贴、定额补贴、基本补贴与实绩考核结合的方式。少数地方实行了业绩考核的办法,完成乡镇确定的考核目标,村干部可拿到标准工资,完不成的相应扣减一定比例的工资。部分村主职干部离职后领取了低额生活补助。丹江口市、竹山等地为部分村主职干部办理了商业养老保险,全市有3277名村主职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占在职村两委班子成员总数的24.77%。目前村干部报酬及积极性调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待遇偏低。洪门铺村村干部年平均工资为4000元,大大低于全市普通干部工资,甚至不及外出打工者收入的一半,经济条件差或债务负担重的村,工资则经常难以兑现,有的村干部开展村务工作还得垫付相关费用;村干部养老、就医问题日益凸显,存在后顾之忧。二是负担偏重。实行村组合并和交叉任职后,村干部工作量大幅增加,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捉襟见肘,难以兼顾。三是热情不高。工资待遇低,经济上没甜头;提拔晋级难,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得罪人,社会上没盼头;社会保障差,离职后没靠头,导致村干部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不平衡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四是后继乏人。工资太低,对农村青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从四个村情况看,村干部平均年龄为50多岁,35岁以下的仅1人。五是滋生不正之风。待遇偏低,对部分村干部失去吸引,工作中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有的把当村干部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为政不廉、办事不公,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七)关于村民民主权力保障及村民自治

目前我市村民民主权力保障及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民主决策中不够民主。虽然都建立了“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但许多地方流于形式、流于制度。有的村以村民会议召开难为由,长期不召开村民会议。有些村民代表开会前没有同村民沟通和充分听取意见。还有些村在决策重大村务时,没有按照“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程序开展,既没有开党员会,也没有开村民代表会,村民群众很有意见。二是民主管理存在形式主义。有的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是由干部群众一起讨论制定,而是由少数村干部制定,约束村民的多,而约束村干部的少。有些村务管理混乱,财务既不让村民参与管理,也不向村民公布情况。三是民主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有的村委会既不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也不接受村民评议,使得村委会得不到有效监督。有的村村务公开内容不真实、随意性很大,流于形式。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党责任落实不够,存在抓经济硬抓党建软的倾向,对村级组织建设抓得不力。有的地方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党建工作上级虽然有文件、有要求,但到基层却不能落到实处。一些领导干部到村检查指导工作,谈经济工作多,过问党建工作少,一些领导对村级党组织现状,情况不熟,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主动探索、创新精神,只等上级给政策,拿办法。目前,对基层党的建设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布臵任务多,检查落实少;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讲究形式多,注重实效少。”乡镇党委对村干部缺少必要的管理、监督、制约措施,有的即使有,也流于形式,无人管,无人问,无人抓,基层组织建设落不到实处。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任务不明、思路不清,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基层组织建设点多面广,内容十分丰富,近年来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市委提出实施“活力工程”,省委也提出要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具体的考评办法和细则,但是从四个村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村组干部要抓发展、保稳定、促民生,真正把精力用来抓党建的不多,更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存在上级要检查的时候突击抓几天、领导过问的时候思想紧几天的不良现象。就是抓也仅抓硬件,建建房子、摆摆桌子、搭搭架子,没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制度是务虚的,用于迎检,没有实际意义。

(三)部分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有的表现为班子不强,班子成员素质差,能力低,观念陈旧、保守,不思进取,在群众中没有号召力,尤其是缺乏一个踏实肯干、公道正派,具有致富本领的党支部书记。有的班子不团结,搞内耗,“保垒里战斗不止”,无法形成核心,干部之间思想上互不交流,感情上恩恩怨怨,工作上“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有的村委会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上来的,不愿接受党支部领导,致使两委之间关系紧张。有的村党组织不热心党的建设,不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工作无创新、无进步。相当部分党支部平时很少组织党员学习,有了事才临时召开党员会,有的支部虽然组织学习,但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

(四)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会抓基层组织建设。受农村传统、地域环境影响,一些村干部思想保守,开拓创新精神不强,工作方法陈旧,发展能力较低,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另外,村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中还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农村工作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一般较少,工作方法缺乏创新,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相适应。对农村工作“素质高的不愿干,素质低的干不了”,大部分有文化、有头脑的青壮年劳动力宁可外出打工,也不当干部,“两委”换届时只是“矮子里面拔高个”,严重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部分村干部工作中存在私心,缺乏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法制观念,凭感情办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甚至在工作中背离了党的政策,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不满。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原则,创新方式,灵活有效设臵农村基层党组织

1、明确基本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必须有利于促进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方便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具体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准党组织设臵与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点。二是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现实需求,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加便捷有效地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变革要求,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和党员分布等情况,灵活设臵党组织。四是积极稳妥,适时推进。注意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的稳定性,允许多种设臵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

2、创新设臵方式。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一些成功的实践探索,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臵方式。基本思路可概括为“横向联建,纵向整合,动静结合,特色推进”。横向联建就是实行村与村、村与企(乡镇企业)、村与居(居民委员会)之间联合建立党组织,以实现优势互补。纵向整合就是按产业、行业划分建立比较专业化的党组织,或按产业跨区域、跨行业建立经济联合体党组织,促进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双加强。动静结合就是在加强对本地务工的农民党员进行组织化教育管理的同时,以乡、村或联村为单位在外出务工的党员群体中建立流动党组织(分长期和临时两种),实行由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机制。特色推进就是在农村一些需要改进组织设臵方式但尚不具备改建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按行业、企业、新经济联合体及党员特长或年龄等情况灵活设立特色党小组,促进党支部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创新党组织设臵方式:一是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组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党组织;二是以专业组织为依托,组建行业协会党组织;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龙头企业党组织;四是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建立示范服务基地党组织;五是以农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为依托建立园区党组织;六是以农业专业市场为依托建立市场党组织;七是以驻外机构为依托,建立驻外党组织;八是以流动党员管理站为依托建立党组织;九是以强带弱建立中心村党组织;十是按年龄层次,单独组建老年党支部。

3、处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党”与“政”的关系。党在农村中的组织体制和行政体制紧密相连,要力求做到互相衔接。调整党组织设臵方式,特别是跨区域建立联合党组织时,必须同步考虑行政体制的统一问题。二是正确处理“遵守党章”与“主动创新”的关系。既要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推进,又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三是正确处理“动”与“静”的关系。要从动态上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方式调整的时机,既不落后于农村形势发展要求,又不超越于形势发展要求;既不能盲目进行或朝令夕改,又不能一成不变或一劳永逸。四是正确处理“组织引导”与“个人意愿”的关系。实践中既要加强组织引导,又要充分尊重民意,把党组织设臵方式的创新实践化为利民办事、助民致富的现实行动。

(二)教育培训,强化管理,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力。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帮助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三是加强政策法规、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指导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要完善乡村干部培训制度,建立长效培训机制,通过学历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采取定期轮训、集中调训等措施,使乡村干部培训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提升乡村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其发展农村经济和驾驭农村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

2、健全干部选用工作机制,选准配强基层干部队伍。按照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选配好村领导班子,特别是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进一步建立健全“重民意选干部,凭实绩定取舍”的基层干部选用机制,把民主推荐作为基层干部选拔的必经程序和关键环节,坚持凡是提拔和使用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进一步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知晓度,从而建强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3、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解决好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从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看,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问题。要保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后继有人,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势在必行。一是把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的知识型“苗子”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预选对象,从基层公务员队伍中预选乡镇后备领导干部;二是从致富能手中优选管理型人才,把那些农村致富大户和致富能人列入后备干部队伍;三是从农村科技骨干和技术“秀才”中筛选科技型后备干部。

4、加强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村干部的内部自我监督。建立健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联席会议,集中研究、民主决策村务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实行村务公开,强化群众对村干部的监督。加大村务公开监督工作力度,规范公开办事的程序,扩大村务公开的范围,增加工作透明度。实行村干部向村民述职制度,保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和决定村级事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谈心谈话和诫勉制度,及时了解村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等全面情况,完善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村级“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档案。四是探索审计监督新途径,加强对村级“一把手”的任职审计。对村级“一把手”不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离任的村干部要进行离任审计,并将结果向群众公布。

(三)建管用并举,切实发挥村级组织阵地的作用和功能

1、立足实际,因村制宜建阵地。山区农村因基础条件不同,差异极大,在阵地建设上宜立足各村村情,在面积大小、建设风格、规模标准上,不能一哄而上,不搞一刀切,搞“千村一面”,要因地制宜、因村而宜。要全面谋划,统筹考虑,区别不同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列出建设计划和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经济条件较好但目前还没有活动场所的,要加大建设力度;对已经有场所的要抓好达标升级;对于建好活动场所的,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各级党委在对村级活动场所的帮扶力度上,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考核工作中,要分类确定指标,既要看建设成效,也要看基础条件和建设难度。

2、建用并举,提高综合利用率。规范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大作用。一是决策议事中心作用。利用办公活动场所组织发动群众、处理村级事务、讨论表决重大事项。二是教育培训中心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讨论、现场咨询、播放远程电教片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村民群众的学习培训活动。三是群众活动中心作用。依托办公活动场所和文化体育健身设施,紧扣培育新型农民的主题,每年至少集中组织开展3至5次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村级阵地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休闲文化中心。四是信息服务中心作用。设立“说事”室、卫生室、文化室等场所,有效利用村务公开栏,公布村务党务、有关涉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业致富信息,为群众生产生活等全方面提供服务,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五是社会维稳中心作用。使阵地成为基层矛盾调解中心、服务群众的窗口。

3、配套设施,着力提升阵地功能。强化村级卫生室、文化室、图书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三室一家”,搞好日常修缮维护,配臵必需的设施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村级办公阵地的综合功能,确保能够建得好、用得上。加强村级阵地的资产管理。健全完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档案,对村集体财产、配套设施情况,变更情况及时登记造册,明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使用权归村集体,村级组织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活动场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坚决防止随意出售、出租、抵押等情况的发生,做到监管、维护、管理“三到位”。加大村级办公阵地的美化、净化、亮化力度,结合实际,重点搞好村级办公活动场所的环境绿化和院墙、厕所等附属设施建设以及室外场地的硬化,夯实村级办公阵地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四)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建立健全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1、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村级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逐步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积极化解历史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助村级组织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引导走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建立一村一品发展战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形成稳定可靠的财源体系。同时,村级组织可根据实际,加强发展行业、产业协会,一个协会发展一项产业,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3、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减少村级支出。在财政扶持和村级自我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家、先富起来的个人以及所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以捐款、捐物等捐赠方式兴办村级公益事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村级(农民)主体、社会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建立村级公益事业投资者利益补偿机制,企业捐款和投资村级公益事业,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村级公益事业可以冲抵营业税、所得税。

4、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财务管理。一是结合实际,精减村组干部职数。二是减少报刊征订费用,除规定的党报党刊外,不得强行征订其它报刊。三是实行“零招待费”制度,所有为村级组织服务、达标检查活动等,必须安排招待的,建议由政府统筹解决。四是规范农村优抚、特困救助、补助支出,加快五保户集中供养,对五保户中的危房户优先进入乡镇养老院集中供养。

5、建章立制,加强监管。要从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力度,重点是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完善“村账乡管”制度。加强会计监督,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收入、支出和债务的管理。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村民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建立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分析,年终有总结,切实提高村级组织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五)创新思路,夯实基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1、提高认识,营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和具体的政策措施,研究发展办法,制订出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强“造血”功能。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干部职工分别进行挂村结对帮扶和挂户结对帮扶,指导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搞好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2、拓宽思路,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应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拓宽思路,广辟集体经济增收的来源渠道,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子。树立多业并举、多产并进观念,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打优势仗,走特色路,探索出各具实力的村级经济发展路子。城郊和交通要道的村居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要道经济,积极搞好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项目;地处小集镇附近的村居应积极发展社区配套服务业,通过经营和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要强化招商引资,整合村级资源,形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3、强化管理,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要加强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取和管理,如对粮田、鱼塘、房屋承包等合同,要按时足额收缴承包金;村集体经济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生产,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比例和总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行政村,要在增加村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增强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加强现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使村集体资产管理走向规范化轨道,杜绝乱借、乱用、贪污、浪费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聚集村级集体财力,坚持民主理财,接受群众监督,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防止和减少村级不良债务的形成。

4、强基固本,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水平。着力选配一个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较好、懂经营、会管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选好一个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好带头人。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性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实用技术等培训,增强农村干部的市场观念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制订完善村干部监督激励办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广大群众致富上来。加大在农村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工作力度,改变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状况,努力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村干部培养、选拔、管理、监督系统,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

(六)以提高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为着力点,不断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建立村组干部工资稳步增长机制,提高经济待遇。中央、省及地方财政应逐年追加对村级转移支付额度,确保村干部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改变村级转移支付一定数年不动的状况。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解决村干部待遇报酬问题,使村组干部年工资不低于外出务工者平均收入水平。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县、乡、村集体及村干部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按一定比例分别承担保险费,实行统帐结合式管理。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的办法,对严重疾病或生活难以自理的村干部予以补助,切实为离职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2、为村干部成长进步提供发展平台,提高政治待遇。坚持以人为本,从多方面关心、爱护村干部的成长进步,政治上给他们荣誉,工作上为他们撑腰,学习上加大培训,生活上予以关照,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将从村干部中招聘国家公职人员的做法常态化,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人员到乡镇任职,或录用为公职人员,以此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调动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村干部职业化进程,实行村干部“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制”,制定出台有关具体政策,加快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体系,使村干部干有所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干有所值。

3、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带头致富,增强村级自我支付能力。鼓励各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闲臵资产、开发可利用资源等途径,兴办二三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介组织,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对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部分,可以确定15-25%比例,用于发放村干部的误工、交通费用等补助,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贡献较大的村干部给予一定资金奖励。鼓励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制定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为村干部带头致富提供项目、信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支持村干部带头领办和创办基地,使他们先行一步富裕起来,逐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更好地安心服务于农村基层工作。

4、强化村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明确责任机制。实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把手”负责制,并按照职位分工确定每位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做到权责一致、责任明确、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二是完善目标机制。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推行目标管理。三是强化考核机制。根据各村实际,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在确定考核指标时,既突出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又对其它方面做好充分考虑,赋予相应的分值,方便具体操作。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和乡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四是严格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积极运用奖惩手段,对一些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富有进取心和奉献精神的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保障民主权力,推进村民自治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制,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村民依法参与、政府依法推进的舆论氛围。支持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确保村民自治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充实和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指导部门的工作力量,不断提高民政部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村民委员会及其他村级组织有效运转。

2、落实自治制度。一是民主选举。对选举制度进行规范与完善,比如要规范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方式、人数;对选举前、选举时、选举后的各项有关选举工作进行组织和监督,保障整个选举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民主决策。大力推行“一会两票”民主决策机制,使村民能够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将议事范围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保障村民会议所作出的决策得到落实。三是民主管理。进一步修改完善村民自治的规章制度,依靠制定并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的村规民约等规章来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实行依法治村、依规管村。四是民主监督。推行一户一张明白卡,一组一名监督员,一村一个公开栏,做到“给群众一个说法,还干部一个清白”。

3、完善政策法规。根据村民自治的发展情况,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围绕“四个民主”,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和各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规范、完整的行政指导规章、办法。尽快制定有关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详细规则,规范四个民主的具体运作程序。理顺村民自治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村民自治指导、管理体制,科学界定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指导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将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综合地抓好落实。

4、加强宣传引导。定期举办各类村干部培训班,宣传党的强农惠民政策、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通过各农村社区市民学校,举办各类教育讲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各级干部特别是民政干部的理论和法律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规范的行政指导办法。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面宣传和典型教育相结合,报道村民自治的典型实例,营造全社会尊重和支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18篇:农村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部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11个,党委10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361个,党员7475名。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部分单位党政“一把手”角色定位不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经济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在农村,由于没有成规模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普遍较少,而村级债务负担比较重,据统计在28个村(菜场)中,年集体收入少于50万元的8个,入不敷出的村13个,年收入达到200万元的村仅有4个,集体经济薄弱使修路、敬老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同时群众由于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普遍存在“个人顾个人”思想。在社区,基本没有集体收入,而区财政下拔的办公经费一年仅8000元,连最基本的办公所需耗材都难以满足,社区党支部想组织党员开展一些活动,或奖励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都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久而久之,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这点在社区表现尤其明显,据统计,目前50个社区中还有2个社区没有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不足50平米的有23个,50-100平米的11个,阵地建设步伐仍较缓慢,如和济社区党委,现有党员234名,而借用的办公场所中党员活动室面积不足20平米,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开展;三是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农村、社区干部职务补贴和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整体来看,村、社区干部待遇仍然偏低,以2009年为例,农村主干年平均岗位报酬12231.5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为8123.5元;社区主干平均岗位报酬11400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9600元,明显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岗位报酬水平,同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人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是农村干部的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责任意识淡化,群众威信不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不多,在当前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下,村级组织必须思考“干什么”、“怎么干”的课题,村干部必须成为“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的干部,但目前,我们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到研究市场、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上来,同时,部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不善于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调研中发现,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这个问题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农村青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较难;部分改制和停产企业多年来未输入年轻力量,发展党员后继乏人;近两年新发展的26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党员中有17名因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后流出城区;而离退休回村、回社区党员逐年增多,从而造成了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截止2009年底,全区1763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739名,占41.9%;35岁以下党员426名,仅占24.1%;全区2582名社区党员中,55岁以上1057名,占40.9%;35岁以下党员773名,仅占29.9%;二是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在教育方面,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不少单位还经常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个别支部仅在每年“七一”组织一次活动,还有部分支部,为了保证参会率采取发放5-50元“书报补贴”、“误工费”的办法,但“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依然困难。在管理方面,对那些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大部分的流动党员都是在外出前或返乡后一次性交纳全年党费,个别党员甚至几年联系不上。在监督方面,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软弱,在调研中发现,太西街道太西社区有1名10年无法联系、未参加组织生活、未交党费的党员,党支部一直未采取组织处理措施,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有很多缺失。三是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明显。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政治热情、荣誉观念淡漠,再加上支部工作同中心工作缺乏有机融合与渗透,致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在服务群众和经营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接管的改制企业党员,存在人户分离较多、流动就业较多、不满情绪较多的“三多”现象,导致这部分党员联系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对社区党组织不认同等问题,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不顺畅,机制优势未能充分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因身兼数职,既管党务又管政务,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任务分工不明,抓不住党建工作重点,甚至忽略了党务工作。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自觉。有的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不够强,遇事喜欢个人说了算,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甚至担心发扬民主不利于集中;三是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多数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指标较为笼统,难以量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导致党建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强先锋意识。要从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树好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时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党建网联工程”的实施,发挥网格优势,创新组织设臵,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立足夯实基础,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选强配齐支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培训,不断提高支委会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提高社区、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二是要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实际,找准突破点,依托现有的经济条件和优势,做活工农结合文章,拉长产业链;通过广泛招商用活外来资源,盘活闲臵资源,拉动项目建设;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构建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产业带,带动旅游沿线村的经济发展;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建设。要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共建单位扶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问题,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同时,要落实党组织活动经费,建立党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新机制,提高党组织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发展需求,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要采用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培训、示范点建设、大学生村官“一帮一”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位成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使每位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现代技术、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他们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实地培训,现场学习,培养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大发展力度,充实后备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中的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使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创新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学习文件、了解上级精神与学现代知识、学业务、学法律、计算机知识等结合起来,增加广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教授大课、到爱国主义基地和党建模范支部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在教育时间上,原则上要保证每月一次,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灵活开展。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使党员的言行自觉落实到组织的管理监督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引导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对接收的改制企业党员,要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按党员居住地、工作单位为准,及时合理接转组织关系,解决人户分离问题;要创新管理方式,分类进行帮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等,为下岗失业党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五)健全工作制度,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工)委、党总支(支部)在党的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以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且制定的《创建“五型”党组织量化考核细则》和《“双亮双争”党员品牌活动考核细则》为参考依据,将党建工作考核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以党建联席会为主的协调机制、以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社区“三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决策机制、以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以岗位目标承诺和党员承诺为主的管理机制,以民主评议、结对帮扶、设岗定责、关心激励为主的党员发挥作用长效机制,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三是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扩大党内民主渠道,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的力度,使党员能够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19篇:农村基层团支部调研报告

白涧镇辛东村

团支部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白涧镇辛东村是一个库区移民村,位于 102国道白涧段南北两侧。全村14至28周岁的青年共有223名,其中团员65名,团青比例29%。近年来,该村团支部在党委及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以建设“五有”团支部为目标,把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突破口,有效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辛东村表现突出,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蓟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辛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主要成效

1、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团队影响

农村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在农村的工作基础。镇团委积极响应团县委加强基层团建号召,多次深入到村广泛宣传、细致讲解,做足思想工作,最终赢得了村党支部领导的大力支持。辛东村团支部在基层团建工作“配强班子,完善职能”的要求下,积极推进团组织建设工作。一是配齐配强团支部领导班子。团支部书记由县级优秀党员杨秀东兼任,团支部副书记由该村大学生村官战涛担任,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支部委员由4名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基层工作能力的青年担任,平均年龄29岁,均为大专以 1

上学历。二是不断完善团支部职能。辛东村团支部根据工作定位,把全村青年纳入管理范围,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配合党支部全局工作,重点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使全村青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开辟团建阵地,培养农青成才

为适应农村青年想富盼富的需求,提高团员青年技能水平,促进青年增收成才,团支部与村两委班子协调沟通,为广大团员青年开放村文化站作为团员的活动场所。团支部借助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并坚持多措并举,以培训实用技能、提供技术服务、分享致富信息等为基本手段,重点扶持有一定生产经验、有较强创业意识、较高社会诚信度的农村优秀青年,帮助他们发展苗木、养猪、养牛等种养殖项目,并充分发挥扶持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滚动发展,形成规模,服务更多的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村团支部两年来已累计培训青年50余课时,直接受益青年180余名,真正成为服务广大青年农民的“贴心组织”。为了让农村青年有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团支部又在村苗木基地建立起农业示范活动阵地,由苗木发展青年带头人组织指导,每月三次,让广大团员青年定期在这里参观学习、动手劳动,已累计培养了45名苗木“技术达人”。

3、加强队伍建设,巩固组织基础

青年团员队伍管理是基层团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离开

了团员,团支部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基层团建就没有任何意义。加强青年团员队伍管理,一是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辛东村团支部按照《团章》的有关要求,积极将适龄农村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团组织中来,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青年踊跃加入团组织。在辛东村,青年种植大户、青年运输专业户、青年商业者等上进青年被优先发展为团员,形成了壮大团员队伍与增强基层团组织感召力的良性循环。二是不断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辛东村团支部一直坚持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培养学习型农村青年,在团员中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全面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团员素质。同时注重增强团员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团员在实践活动中受锻炼、长才干,进而在基层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成为骨干,保证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实行“推优入党”制。为了提高青年对团的重视,发挥他们的入团积极性,村党支部规定,28岁左右青年入党支部,不是团组织推荐的不准作为发展对象,团龄不够一年的不准作为发展对象。两年来已有6名团员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推优入党3人。

4、广泛开展活动,体现自身价值

辛东村团支部为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主题活动:

⑴、组织青年团员节假日慰问村内孤寡老人、残疾人、

五保户,为他们做家务、打扫卫生、陪他们过节。目前已组建一支8人的志愿队伍,轮流为困难村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深受百姓好评。

⑵、聘请县林业局专家到村为农村青年培训苗木种养技术,已累计开展9期,通过培训已让我村60余青年受益匪浅。

⑶、利用村文体活动广场举行团员青年篮球比赛,青年团员自由结队,每月择日比赛,设臵制度与奖励,鼓励青年加强体育锻炼。

⑷、在全村整治村容村貌的行动中,组织广大团员在村内积极宣传环境治理的益处,为村容村貌整治做好宣传服务。

⑸、团支部积极行动,多次率领团员对村内的垃圾进行清理,美化村内环境,给百姓生活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让团员们通过劳动体现出了自身价值。

二、辛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主要问题

近年来,辛东村基层团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

1、基层党组织在支持团组织工作上不给力。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目前在经济压倒一切的工作思路下,村级党组织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关心不够。从基层团委书记兼职情况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普遍认为团

的工作是一种“附带产业”,这无疑给团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2、基层团建工作的开展尚未找到突破点。由于大部分团干部是兼职,主要精力集中在党政中心工作上,没有足够精力来思考和开展团的工作。团干部缺乏热情,责任感不强,被动应付现象普遍。这种前提下,必然还没有比较成型的既符合农村发展需要、适应广大农村青年团员需要,同时又能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政中心工作的团的工作体系。

3、农村青年对团组织的认知、信任和需要呈弱化趋势。农村青年在社会经济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对团的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信任感和需求感在减弱。团工作容易变成团干部费尽心思,团员青年反应冷淡,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落得虎头蛇尾。

三、辛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建议及思考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优化基层团组织工作环境。只有依靠“党建带团建”,团的建设才能把握和体现党的要求,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以作用求地位”;随着蓟县基层党支部“五比三创一考评”活动的开展,基层团支部建设应纳入村两委班子考评之中,从而激发村党支部对团工作的重视,“以地位求作用”。

2、根据农村生产实际、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提升活动内在吸引力。

层团支部应重点做好青年创业致富工程的服务工作,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和市场信息,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服务。

3、关注90后团员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做他们的贴心人和知心人,让他们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

第20篇:农村基层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02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

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一是局部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局部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一些人各类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怀,但是问,对村庄两级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发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村庄干部向农民讨取的多、赐与的少,分摊的多、服务的少,农民发生埋怨心情。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落空决心,在工作上往往发生冲突心情。三是农民群体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本来的农民群体实践上曾经分化成通俗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别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级,他们对事物的转自:http://看法、感情、声望和社会、经济位置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分歧。复杂的工作对象然后发生了复杂的乡村工作场面。四是农民的自立认识和决定计划才能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别思想才能加强,特殊是新一代农民的文明

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

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3、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是治理方法从\"直接型\"向\"直接型\"改变。在传统体系体例下,乡镇县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属于直接收理。随着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要改变到经过增强微观调控、规范市场、发明优越的外部情况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妥的工作,县政府部分则果断\"退位\",不再详细代替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法由简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场方法指导、服务、示范改变。顺应新情势发展的需求,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指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泼乡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治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改变。惠农政策的施行,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基本上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调和乡村,必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具体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乡镇都要\"指导、支撑、协助\"群众经过规范的方法和顺序,民主决定计划,自立处理,更多地运用司法、经济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权和村委会相对自力性的基

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

参考资料: http://

《农村基层述职报告.doc》
农村基层述职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