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工作报告范文

2022-12-08 来源:工作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财政工作报告

县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8)

关于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1日在东源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东源县财政局局长 邱如东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认真落实县委“四五三”总体要求、“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和“三个三”工作部署,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减收因素增多等诸多困难,强化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保障民生支出,较好完成了县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体情况。2014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3,540万元,为预算的101.67%,同比增加13,268万元,增长22.0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449万元,为预算的99.69%,同比增加9,484万元,增长22.07%;非税收入完成21,091万元,为预算的106.95%,同比增加3,784万元,增长21.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95,969万元,同比增支64,350万元,增长27.78%。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334,493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5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3,31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36,135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299,85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5,969万元、上解支出2,726万元、国债还本支出30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85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4,64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度使用32,946万元,净结余1694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08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下同)23.25%;国防支出16万元,增加220%(主要是上级追加);公共安全支出11,994万元,增长20.04%;教育支出60,425万元,增长30.15%;科学技术支出1,527万元,减少48.7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51万元,减少39.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516万元,增长28.96%;医疗卫生支出35,508万元,增长28.55%;节能环保支出5,081万元,增长5.41%;城乡社区支出1,826万元,增长17.65%;农林水支出56,891万元,增长26.97%;交通运输支出3,387万元,增加114.64%(主要是上级追加);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84万元,减少83.2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48万元,增加169.45%(主要是上级追加);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964万元,增加64.51%;住房保障支出7,740万元,增长51.0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89万元,增长7.3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25万元,增加22.55%;其他支出8,409万元,增长238.12%(主要是上级追加)。

(二)基金收支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基金总收入完成70,263万元,其中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74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1,4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083万元。2014年基金预算总支出55,93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58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74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0,012万元,农林水支出2,033万元,其他支出533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对比,年终结余14,33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3,428万元,净结余905万元。

(三)2014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1.咬定目标抓增收,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财税部门化压力为动力,咬定目标抓收入稳增长。及早细化分解税收任务,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征管员、企业、乡镇和税种,并严格执行收入目标责任制;财税部门相互沟通协作,合力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始终绷紧收入进度这根弦,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增强收入主动权;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征收,加大清欠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企业(项目)制度,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培育税收超千万企业12家,实现税收收入2.5亿元,占全县税收的21.5%。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资产、资源类等非税收入征管,监督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同时,坚持抓节支促增收,将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到预算编制执行当中,严格执行党政机关“五个零增长”的政策要求,从严从紧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县会议费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4.94%。2014年全县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完成11.7亿元,增长18.62%。

2.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大力支持工业园区扩园增效,全县投入“一园四区两基地”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招商引资奖励补助1.35亿元,获得市农发行贷款1亿元,采用BT形式引进社会资金约2亿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扩容提质,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四馆一宫、“八路两园”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力。积极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宣传推介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省旅游扶贫资金3,000万元用于建设康泉旅游大道。围绕县委县政府“三赛”工作“保三争一二”的工作目标,落实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工作经费,全力支持“四个一批”、“三个50”等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财税扶持政策,拨付“营改增”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约1,400万元,切实帮助企业减负稳产。

3.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夯实农业基础,投入1.91亿元支持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罐区改造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示范县建设工程;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1,3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4万亩。改善农村环境,投入2840万元继续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投入10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发展。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65万元,扶持农村公益项目84个。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4,278万元,惠及农户8.6万户;全面铺开水稻种植保险,落实补贴资金近500万元,有效减少农民因灾受损。落实资金154万元支持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支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引导全县53个重点帮扶村筹资2,040万元入股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确保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投入681万元支持“两不具备”整村搬迁安置点建设。

4.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加快建设“民生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集中财力解决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县民生保障实现新改善,全年民生支出21.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6%,同比增长25%。教育事业方面,全年支出60,425万元,同比增加13,999万元,增长30.15%,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其中:县财政筹措3,600多万元用于乡镇和县城板块教育“创强”,支持完成教育强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落实困难家庭学生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补助近900万元,学前教育资助、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免学费补助政策得到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标准再次提高。文体传媒方面,县本级预算安排342万元,支持了广场文化活动、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开展,支持了文化市场整治、非遗保护及申请、四馆一宫、镇村文化站建设及基层文体场馆免费开放,安排低保户文化消费补贴460多万元,为全县4.6万人的低保户每人发放价值100元的文化产品。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残疾人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累计拨付资金1.4亿元;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安排就业补助750万元、创业贷款贴息106万元;筹措公共租赁房建设资金2,300多万元,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55万元,进一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医疗卫生方面,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解决县人民医院新院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22万元全面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支出提高到35元,累计拨付1,585万元;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生态保护方面,支持新一轮绿化东源大行动,县财政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将投入1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投入5153万元用于碳汇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治采复绿、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打击“三偷”等专项行动;筹措300万元推进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5.围绕资金安全和效益,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制定出台县直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会议费、差旅费等管理办法,严格“三公”经费管理。扎实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试点,县直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新增4个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确保资金拨付安全、规范、高效。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管理水平,全年完成政府采购业务93宗,采购金额1.1亿元,有效节约资金940多万元,节约率8.09%。加大财政评审力度,全年完成各类预、结算工程417个,累计核减资金2.49亿元,综合核减率18.93%。开展国有资产清理,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全年依法处置资产4宗,挂牌交易拍卖总额6,491万元。扎实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小金库”治理、违规使用专项资金以及“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等专项行动,查处违规金额811万元,对个别单位存在的财务现金管理不规范、接待费开支和资金库存过大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推进规范化财政所建设,制定实施村级财务“双向公开”制度,促进村级财务公开透明、更加规范。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较好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的要求。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持续稳定增收压力大。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新型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税源结构单一,税收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型企业,在实体经济低迷、矿价持续下跌的大环境下,税收增长乏力,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突出。本级财力规模小,对上级财政依赖程度高,各项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基本公共服务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而新增财力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财政支出压力巨大,资金调度困难;三是预算管理还不够科学精细,财政资金监管力度仍需加大,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四五三”总体要求、“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和“三个三”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培育财税新的增长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持续深化财政改革,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奋力推动东源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五大名县”建设。

2015年预算编制原则是:坚持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零增长”的要求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倾斜;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优化基本支出定额,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2015年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 86,800 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下同)13,260 万元,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 62,940万元,增长20 %;政府非税收入 23,860万元,增长 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2,519 万元(其中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941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35,912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本年度支出34,218 万元,净结余1,694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为 225,231万元。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拟安排223,355 万元,比2014年预算数增加(下同)15,978 万元,增长 7.7%;上解支出1876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9,813万元,增长11.5 %;公共安全支出11,966 万元,增长 6.4%;教育支出 53,825万元,增长29.6 %;科学技术支出1,301 万元,减少20.4%(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538万元,增长 1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9,584万元,减少6.4 %(主要是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减少);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673 万元,减少47.8 %(主要是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节能环保支出 4,724万元,增长279.1 %(主要是上年结转增加);城乡社区支出 2,169万元,增长34.8 %;农林水支出 37,060万元,增长29.6 %;交通运输支出1,959 万元,增长80.1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329万元,减少32.7 %(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03 万元,增长 13.8%;金融支出 11万元,减少77.1%(主要是上年结转减少);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1,041万元,增长60.4 %;住房保障支出8,355 万元,增长 6.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935万元,增长3.5 %;预备费1500 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63万元;其他支出 2,806万元,增长17.9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45,101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0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064万元(其中上年结转本年度支出12,159万元,净结余90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45,101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3,514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支出179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5,415 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 29,525万元,保障性住房支出8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330 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的支出800 万元,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800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160 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4,327万元;农林水支出29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339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30 万元。收支平衡。

三、2015年财政工作措施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东源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六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把握新机遇,奋力开拓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做大“三大增长极”培财源、增后劲,使经济发展量增质更优。一是支持工业园区扩能增效。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一园四区两基地”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二是落实各项招商经费和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四个一批”、“三个50”、“双百亿”工程建设,帮助破解融资、土地等要素瓶颈问题,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做大经济总量。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PPP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资,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城镇经济“增长极”。四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杠杆”,完善产业引导政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商贸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五是把握中央和省投资重点,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联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申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二)狠抓增收节支,不断增强财政实力。加强纳税服务意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稳产达产,夯实增收基础。严格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收入征管部门、工业园区和乡镇责任,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财税工作的局面;完善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保证收入均衡入库;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源监控,既抓好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又重视抓好零散税种征收,做到抓大不放小,进一步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资产、资源类等重点非税收入征收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三)加大民生投入,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民主保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着力建设民生财政,做到新增财力向民生事业倾斜,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包括: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支持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振兴初中计划”实施,推动县三小、第一幼儿园建设,巩固提升“创强”成果。完善财政投入“雪中送炭”的托底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基础养老金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县人民医院新院工程建设,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平价医疗惠及于民。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推进水利示范县、林业生态县建设,加快以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发展,支持村道、农房改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和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重点支持“保水工程、治绿工程、清洁工程”等工程建设。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创建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安全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财政运行机制。深化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整合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全面推进县直预算单位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各界监督;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和公务用车改革。完善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好税收等优惠政策专项清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国有资产、财政专户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坚持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发挥效益。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推动“五大名县”建设上新台阶而做出新的贡献!

————————————————————————————————

大会秘书处 2015年3月10日

————————————————————————————————

(共印950份)

推荐第2篇:财政工作报告

2008年财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财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财税政策

,全县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狠抓财源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为重点,以组织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为中心,以强化征收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动力,经过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五年来,财政收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776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0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年5806万元增加到2007年11186万元,增长92.7%,财政支出从2003年25017万元基础上增加到2007年66732万元,增长166.7%。确保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任务。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初,经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25亿元(其中国税部门收入预算为2442万元,地税部门收入预算为4468万元,财政部门收入预算为559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其中,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95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0%,比上年实绩增长10%;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4.9%。

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802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8.42%,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186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2.4%,比上年同期增长23.6%。

2007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86万元,省、地“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补助7557万元,原体制补助263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专项补助14292万元,税收返还补助672万元,税改转移支付2545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106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945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5949万元,上年决算批复结余46万元,总财力为67000万元;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6732万元,上介支出168万元,结余100万元。

(一)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1、国、地税收入完成544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4.4%,其中,国税部门完成收入42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4.2%,比上年增长47.8%;地税部门完成收入501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3.7%,增长58.7%。

2、财政部门完成收入574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2.6%。

(二)全县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7年全县财政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不含专款),实际完成66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其分类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7945万元(经县人代会批准调整,下同),实际完成14925万元(含专款,下同),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56.2%。

2、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413万元,实际完成21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5.5%。

3、教育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4502万元,实际完成2047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6.1%。

4、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5万元,实际完成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66.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创科普示范县增加支出所致。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初预算安排450万元,实际完成55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27.2%。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安排2709万元,实际完成61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1.6%。

7、医疗卫生支出年初预算安排2249万元,实际完成44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12.6%,其中职工医疗保障金和农村医疗保障金支出1761万元,剔除此因素后实际支出2705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8、环境保护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万元,实际完成4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3.1%.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385万元,实际完成39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63.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所致。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254万元,实际完成90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7%,主要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1683万元

,增长60.3%。

11、交通运输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34万元,实际完成1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3%。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934万元,实际完成144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13、其他支出年初预算安排4347万元,实际完成296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下降44.1%。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任务目标的完成,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财税干部艰苦努力,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多渠道组织收入、从严控制支出而取得的结果。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仍然是在收支逆差较大的情况下完成的,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总结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确保稳定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完善征管措施,强化征管责任,改进征管手段,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任务到位,做到了应收尽收,实现了均衡入库,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776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02万元,增长90.7%。

(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快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筑牢基础财源,努力培植新兴财源,2007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烤烟生产发展,全年实现烤烟税1004万元,在不放松烤烟基础财源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高效化方面发展,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安排拨付农业发展资金445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812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加大对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5亿元,其中引资项目5个,引进资金3.2亿元,主要用于旅游、建筑建材、电力、企业技改等,同时,县财政已安排拨付城市维护建设资金3193万元(其中乌江二桥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善城区、乡镇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乌江二桥建设,对繁荣城乡市场,加快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推动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支持企业改制改革和发展,县财政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调剂资金,全年安排拨付919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完成了11户企业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促进了国企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加快了重点企业自身建设,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大力实施畜牧业发展牵动战略,做强做大畜牧产业,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畜牧养殖经济实体,加快以东华原纯种猪为龙头的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实现畜牧税费402万元,为财政增收夯实了基础。

(三)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确保重点需要。

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首位,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公共保障能力,保证了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及惠民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全年已安排兑现农民种粮补贴及综合补贴1358万元,杂交水稻补贴10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1465万元,油菜良种补贴19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74万元,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共发放兑现涉农补贴3392万元,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2、紧紧抓住西部大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认真落实转移支付政策,合理安排使用各项转移支付资金,一年来,共得到省对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4240万元(含专款补助14292万元),其中:“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755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缓解县乡困难转移支付补助10688万元,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2545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转移支付补助1824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61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089万元,“三费、菜蓝子”补助2477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01万元,已全额安排拨付到位,我县财政困难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3、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确保扶贫救灾、抚恤和社会救济等专项资金正常拨付的情况下,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和民生问题。2007年7月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半年来拨付资金1150万元,解决了59911人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问题,同时还加大了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投入力度,全年已安排拨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补助、社会保障基金补助以及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保支出2416万元,安排拨付救灾救济、社会抚恤等重点支出4237万元。

4、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2007年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1753万元,实际拨付教育经费20474万元,其中“两免一补”资金1392万元,保证了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切实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收缴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2007年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单位61户,收缴预算外资金3230万元存入财政专户,收缴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1957万元上缴国库,同时,认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小金库”清查工作,重点对五年来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共检查了62个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检查,共涉及截留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1156万元,已纠正违规违纪资金492万元,没收违纪资金4.3万元,责令取消不规范银行帐户20个,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行为,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2、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通过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认真编制采购预算,规范采购行为,创新采购手段,扩大采购范围,完善管理职责。2007年共完成政府采购82批(次),全年预算采购资金2534万元,实际支付采购资金2210万元,节约资金32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8%,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认真开展了国有资产处置转让工作,全年共处置转让36起,交易总额达654万元,使国有资产增值275万元;二是加大了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全年已收缴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688万元上交国库,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全县共清查117户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清查,资产总额为7.88亿元,资产清查盘盈1.29亿元,清查盘亏0.19亿元,待核销资产1.1亿元,负债总额为3.58亿元,净资产总额为4.3亿元,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依法理财,财政改革稳步推进

1、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逐步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县级部门预算编制已扩大到9个单位,通过合理核定支出标准,从严控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了收支行为,增强了预算约束,完善了财政监督机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积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启动工作,提高财政依法理财水平,按照“预算共编、核算统

一、帐户统设、票据统管、收入统解、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的原则,制定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位领导,2007年在全县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收支任务,财政改革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总结我县一年来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源建设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小,非税收入占比过重,可用财力相对较低,地方财政收入还不足以发放职工三个月工资,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给财政收支平衡形成了巨大压力;二是财源结构单一,后续支柱财源紧缺,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三是由于财政自给水平较低,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资金难以保证,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2007年仅为52.4%(全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仅为4.3%(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近20%),提高“两个比重”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课题;五是财政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预算管理改革亟待深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增收节支为中心,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加快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加大跑上力度,争取更多资金,缓解财政困难。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合理安排财政收支预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全县财政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008年我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地财政工作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中心,以加强财政管理为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确保重点需要,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及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初步编制了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8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1.6%,增加收入319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安排1.32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8%,增加收入20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256万元,总财力为47456万元,上介支出250万元,实际财力为47206万元。财政预算支出安排4.72亿元(不含上级专款),比2007年年初预算支出(调整数)增加7810万元,增长20%,预算收支平衡。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初步安排情况

1、税收收入预算安排7520万元,比2007年年初预算数增加2093万元,增长38.6%,比2007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5%;

2、非税收入预算安排5680万元,比2007年初预算增加686万元,其中:

(1)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00万元;

(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070万元;

(3)罚没收入600万元;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500万元;

(5)专项收入10万元;

(6)其他收入500万元。

2008年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安排10525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下同)增加支出2580万元,增长32.5%,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支出按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比例提高和社会抚养费列入预算、国土部门土地调查、发改部门重大项目争取和匹配资金等;

2、公共安全支出预算安排1738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25万元,增长23%;

3、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531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811万元,增长5.6%;

4、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安排55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25万元,增长57.1%;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安排500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0万元,增长11.1%;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2915万元, 比上年增加支出206万元,增长7.8%;

7、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2687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438万元,增长19.5%;

8、环境保护支出预算安排6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22万元,增长56.4%;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147万元,比上年减少支出238万元,下降17.2%;

10、农林水事务支出预算安排380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49万元,增长16.9%;

11、交通运输支出预算安排1428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294万元,增长965.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乌江三桥前期费用100万元,岩头河大桥预算安排500万元,通乡油路配套资金及公路维护预算安排357万元,公路建设贷款本息230万元,公路拆迁费70万元,路管所及水上安全经费20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24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07万元,增长32.8%;

13、其他支出年初预算安排579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446万元,增长33.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预算安排733万元,乡镇奖励性支出预算安排1000万元,债务支出800万元,以及边远乡镇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支出安排等。

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增长幅度同口径为18%,与全县经济发展增长水平基本一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积极稳妥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体现了“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三、2008年财政工作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构建和谐思南为主题,认真落实并积极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针对各项税收结构变化情况,既要抓好主体税种的征收,又要抓好零星税收,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不断挖掘税收潜力,努力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稽查力度,净化税收环境,提高收入质量,堵塞税收漏洞,强化企业和公民的纳税意识。三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规范税收减负,严防乱开减免口子,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研究非税收入使用管理办法,提高非税收入的使用效益,为财政增收夯实基础。

(二)加强财源建设,壮大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农业抓产业,围绕产业抓财源,大力培植名、特、优、新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二是大力支持和发展烤烟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烤烟生产激励机制,切实巩固和壮大基础财源;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努力培植速效财源、后续财源、增值财源和主体财源,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支持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需要

本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节支就是生财的观念,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一是继续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突出首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完善工资统发制度和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全县各级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千方百计确保各项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保障重点支出,做好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在确保全县社保经费正常预算安排的同时,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向上争取“两个确保”补助资金,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兑现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三是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农民种粮补助资金兑现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认真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公检法司、农业等事业经费等政策,确保支出依法增长。

(四)积极推进财政改革,构筑公共财政平台

2008年是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因此,一是在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农民补贴网络建设、“三农”资金兑现工作以及乡村债务清理等相关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发生;二是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质量,在探索“定额标准”上做到科学化,在编制程度上做到规范化,为今后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着力研究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力度,积极推行“三把关”、“四公开”,规范和完善“采管分离”制度,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四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积极推行零基预算制度,促进财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刚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财政体制,认真组织实施“金财工程”;七是积极探索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机制,强化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国库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加强财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一是继续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严格执行《预算法》,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不断增强预算约束力。进一步细化预算管理,逐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债权债务管理。大力开展债权债务清欠工作,防止资金流失。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举债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着力抓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处置转让等基础工作,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严把国有资产使用关、收益关、处置关;健全国有资产监督、营运、管理体系,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县域国有资源,促进国有资产有效增值;加强国有资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行为。四是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强化对扶贫救灾、社会保障、涉农等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五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监督条例》,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收缴、支付、使用全过程监督,做到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和会计秩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勤政廉政、务实为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财政队伍。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和发展大局,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二是结合实际,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三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理财依靠人民、理财为了人民的思想,讲服务、讲奉献。大力倡导“六种”风气,即:勤奋学习的风气,开拓进取的风气,调查研究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团结协作的风气,清正廉洁的风气。努力把财政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政型”的“四型机关”。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和教育全县财政干部具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创新为民之举,真正学会做大财政“蛋糕”的本领。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围,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富民兴思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3篇:财政工作报告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 会 议 文 件( )

关于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7年12月 日在沅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报告2007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按照“强基固本,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全面开创沅江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的要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财源进一步拓宽。全年预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含上划两税)33000万元,预计实现非税收入 8458万元,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929万元,预计完成各类社保基金收入25000万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及其他专项补助60432万元。预计完成本年一般预算支出77156万元,实现财政当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非税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均超历史记录。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预算收入。2007年市人大批准收入预算为3036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330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9%。其中:国税部门预计完成16400万元,地税部门预计完成8200万元,财政部门预计完成8400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各税收入预计完成24016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预计完成20973万元,其他工商各税预计完成 3043万元;专项收入预计完成722万元,为预算的100%。

2、预算支出。预计完成预算支出77156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调资补助、社保补助等),为调整指标的94.74%。比上年实际支出61650万元,增加15506万元,增长25.15%。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预计支出10569万元,为预算的95.48%;公共安全预计支出3769万元,为预算的100%;科学技术预计支出365万元,为预算的100%;社会保障和就业预计支出10094万元,为预算的100%;文教卫事业费预计支出34871万元,为预算的95.46%;环境保护预计支出1820万元,为预算的100%;城乡社区事务预计支出1489万元,为预算的88.15%;农林水事务预计支出9055万元,为预算的96.79%;交通运输预计支出1760万元,为预算的94.62%。

(二)主要工作回顾

1、注重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加强了工业经济建设投入。今年来,财政通过各种方式累计投资500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工业企业改制、民营企业技改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主体税源。特别是中联重科的成功引进,财政对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投入就达3000多万元。 二是加强了农业产业开发投入。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财政投入1886万元,用

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助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44万元、农业专项资金155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三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7年先后投资4800万元,拓宽了白沙大道、S204线,拉通了沅江大道、巴山西路、柳桩路,完成通乡通村公路硬化400多公里,太阳桥与巴山桥建设基本竣工并加强了对琼湖公园与旧城改造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巩固和夯实了市域经济发展载体,提高了沅江城市形象,促进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强化征管措施,积极组织收入。

今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洞庭湖环境治理等因素给我市财政收入带来的严重影响,为确保收入任务的序时完成,改革征管手段,创新征管理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一是认真实施市政府财税征管办法。实行奖励加分成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纳税企业、征管单位和协税单位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全市三级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全面实施财税信息化管理,源头管税,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大税收清理、稽查和打击偷漏税收的力度。继续实施“金税工程”,推行“宏观税赋分析”,开展以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及相关行业税收专项清理整顿的“蓝剑行动”,确保了收入的足额入库。四是坚持科学调度。按照均衡入库要求,实行月与月之间、季度与季度之间的资金调度,未雨绸缪,确保了任务完成与时间进度同步。

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

一是深化了“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完善了《沅江市“乡财市管乡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和《沅江市“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实施办法》,实行乡镇工资统发和支出网上审核制度,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建立中国农

民补贴网,加强了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建立台账,澄清家底,加强对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的管理,增强了乡镇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了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制定了《沅江市非税收入征管实施细则》,建立了以非税票据为主的非税监督体系,加强对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金和罚没物质的管理,拓宽了理财领域。完善非税网络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了非税收入的依法征收和应收尽收。

三是推进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沅江市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采购范围不断扩大,采购程序不断规范。今年已实现政府采购次类410次,采购规模4140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2280万元,工程类采购1380万元,服务类采购480万元。节约资金518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2.5%。

4、突出基金征管,加强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征收激励机制,加大清欠力度,努力归集各类社会保障基金。今年预计归集25000万元,为年初预算22000万元的113.64%,比上年同期19578.8万元,增长27.69%;预计发放各类社会保障基金24000万元,为年初预算21000万元的114.29%,比上年同期17547.6万元,增长36.77%。基本解决了农业“三小场”和芦苇场的社保问题。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生育保险和“大病互助”,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建立了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5、着力财政监督,规范财经秩序。

今年来,市财政围绕“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强化职能,完善监督”的目标,与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开展了税收质量、收支两条线、

支出标准化管理等专项监督,有效地规范了财经秩序。一是高标准完成了全市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及部门预算的编制,把好了预算计划和宏观管理关;二是加强了市、乡两级财务管理。今年共对全市110个单位的财务进行了监督检查,调帐处理纠错2086.9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得到不断巩固,财政支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其他财政改革不断推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财政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总量难以提升,收入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均财力相对较少,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乡镇财政负债较大,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任务还很艰巨;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改革还需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去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预算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沅江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牢固树立超常跨越的发展定位和现代化管理的“大财政”理念,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植财源,严控财政支出,实现确保工资发放、确保机构运转、确保重点需要、确保收支平衡目标,为实现沅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2008年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 预算收入。全年预算40000万元,比上年年初计划30360万元

增长31.75%,比上年实际完成收入33000万元增长20%。其中按征收机构分:国税局23000万元,地税局11000万元,财政局6000万元。

(二)预算支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877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减上解支出,本年可用财力为5341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5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480万元,文教卫事业费支出2486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00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65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00万元。

三、完成2008年预算工作措施

2008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与公共财政体系、促进财政经济快速增长的攻坚之年。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有利条件:一是在市委更好更快发展经济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联重科、通威集团等一批新的大型企业落户沅江。二是以沅纸、辣妹子、太阳鸟游艇、金太阳、林源纸业为龙头的骨干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三是税收征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征收、监管、协税、护税网络更加规范有序,偷、逃、漏税行为得到有效扼制。四是我市经济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为2008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中央的惠农政策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给我市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不利因素:一是国家治理洞庭湖环境污染导致我市一批小型纸厂关停和部份麻纺企业的即将关停,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增长;二是国家新的税收政策关于增值税转型和所得税降点对我市税收增长的影响较大;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将要规范的津补贴及相应增加的各类社保金,给我市财政带来了

巨大的支出压力;四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地方财政的资金配套,对我市财政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诸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市财政2008年的主要工作是:

(一)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突出支持优势工业的发展。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招商引资,立项争资。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骨干企业和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造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壮大主体财源。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投入,精心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发展集约型农业,巩固基础财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三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财源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更多地吸纳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向财源建设项目。从完善城市功能和增加城市辐射力出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兴财源。四是切实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努力加强对乡镇财政的领导和业务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财政增长。

(二)不断规范征管秩序,实现收入目标。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与税源调查。建立重点税源和重点纳税人税源台账,完善纳税公示制度,积极培育良好的征纳税环境。二是加强征收管理,坚持依法治税。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创新征管理念,改进征管办法,加大征管力度,规范纳税秩序,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级次和重点税种上争取新突破,

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执法督查,抓好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非税征管制度与网络建设,强化非税收入监督体系,努力推进非税收入征管的规范化、法制化。

(三)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支出。

充分发挥新形势下财政的公共职能,全力保障工资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集中财力解决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规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禁铺张浪费,集中财力保重点、保稳定、保发展。

(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二是进一步推行“乡财市管乡用”改革。按照农村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对乡镇实行“分级预算、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乡(镇)、办事处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全面推行工资统发,不断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切实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采购程序,建立政府采购信息库,逐步实现采购与管理相分离,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五)不断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增强预算意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预算一经批准,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加强预算的审计监督,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强化一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全面加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

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严厉查处各种财经违纪违法行为。三是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与高效运行。严格把好专项资金的立项关、拨付关、检查关,杜绝资金虚报冒领和浪费行为。四是着力抓好乡镇债务化解工作。按照“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坚决杜绝新债发生,科学制定偿还计划,建立偿还基金专户,强化偿债资金监督,积极消化现存债务。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工作,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08年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

推荐第4篇:乡财政工作报告

2014年,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发展、务实、创新、提高的指导思想,从本乡实际出发,积极培植财源,积蓄财力,严格预算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行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保证了全乡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14年我乡财政预算安排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收入安排积极可靠;二是量财办事,量力而行;三是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现在就我乡二0一三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19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125.06万元(民政资金),非税收入78.35万元;共计395.27万元。

二、结合我乡支出的实际情况,二0一三年预算执行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95万元;农林水利事业费13.2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75.4万元(计划生育协会2万元);文化广播事业费1.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万元,教育事业费1.8万元;公安、司法工作经费支出0.5万元;村级管理费23.97万元;综治经费1万元;河道治理工作经费1.5万,党建经费1万元,人大、政协经费1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2.4万,行政管理费用64.12万元;社会保障事业支出67.04万元,森林防火安全经费0.5万元,统计事业费1.4万元;支出合计:381.18万元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乡人大的关心与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培植财源,抓收入、压支出、保重点的财政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圆满的完成各种惠民补贴的发放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关怀真正落实到实处,并结合我乡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以增加乡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同时,抓好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财税管理体系,为今后更多的惠民补贴发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乡财政仍十分困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分析,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代表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采取措施努力完成201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任务: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管理使用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跟踪问效,使各项资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宽“三农”资金渠道,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完善和实施好各项涉农补贴制度。全乡共发放良种补贴资金30.83万元,直补20.98万元,综补125.29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25.12万元;民政社保资金67.05万元。四是积极推广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2014年“一事一议”集中连片项目6个,公路硬化7701米,渠道三面防渗1830米,居民集中区垃圾池10个,财政奖补计180万余元。

(二)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市管”成果,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工作职责。二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三是加强对村级经费及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

(三)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乡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乡域经济;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乡的困难情况,树立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乡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巩固行风建设,细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理念,全面提升财政形象。二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大力倡导“财为民所用,事为民所急”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乡财政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各位代表:2014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乡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乡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为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5篇:某县财政工作报告

xx县2009年度财政工作报告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9018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79662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财政追加各项专款、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增为

143354万元。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4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71%,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66万元,占预算数的101.54%,较上年增长(下同)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19616万元,占预算的100.02%,比上年增长30.03%;非税收入9850万元,占预算的104.72%,比上年增长36.12%。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组织县级收入4051万元,占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30%;地税部门组织县级收入15565万元,占预算的100.03%,较上年增长30.03%;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9850万元,占预算的104.72%,较上年增长36.12%。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3100万元,占调增预算的99.82%,比上年增长(下同)29.85%。分项完成情况是:(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58万元,增长16.52%;(2)公共安全支出6102万元,增长33.85%;(3)教育支出28168万元,增长24.54%;(4)科学技术支出1433万元,增长26.1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05万元,增长31.4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03万元,增长21.11%;(7)医疗卫生支出10301万元,增长34.6%;(8)环境保护支出3551万元,增长11.49%;(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193万元,增长39.67%;(10)农林水事务支出22714万元,增长20.65%;(11)交通运输支出3471万元,增长249.55%;(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570万元,增长29.96%;(13)地震灾后恢复建设支出8135万元,(14)其他支出3391万元,减少35.51%(因“普九”债务化解科目调整)。以上各项支出除农林水事务和工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占调增预算的99.65%、95.89%外,其他支出均占调增预算的100%。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财政体制算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66万元,加上“两税”及所得税上划返还4705万元,预算执行中上级财政追加专款4567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504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91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补助152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3232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2510万元,各项结算补助337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化债补助4363万元,上年结余1843万元,全年可用财力为143423万元,减去上解支出65万元。全年财政支出数为143100万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结余25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33万元,净结余21万元。

上述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上报上级财政审核批复后,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08年财政工作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字发展思路、四大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狠抓收入征管,着力优化支出,提高公共保障,严格监督管理,圆满完成了县委及省财政厅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四大目标(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财政支出实现“两升一降”,财政管理实现精细化,“普九”债务实现全面化解)。主要工作如下:

(一)强促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加大支持发展力度,转变支持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投入促发展。多方筹集资金16541万元,比上年增加12693万元,支持了利森水泥、海螺集团、工业园区、护城河治理、“三所”建设、北城干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机制激励促发展。认真执行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财政政策和县委工业强县十二条措施,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补助、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补助、发展工业专项奖励、企业退城进郊补贴、企业自营出口奖励、品牌扶持奖励等补贴奖励基金,用于激励工业强县的资金达500万元,促进了企业发展。严格按照县委激活乡镇活力十条意见,返还乡镇税收14万元,配套费172万元,土地出让金96万元,社会抚养费4549万

推荐第6篇:财政工作报告(版)

2008年财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财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财税政策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802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8.42%,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186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2.4%,比上年同期增长23.6%。

(一)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2、财政部门完成收入574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2.6%。

(二)全县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7年全县财政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不含专款),实际完成66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其分类完成情况是:

2、公共安全支出年初预算安排1413万元,实际完成21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5.5%。

4、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5万元,实际完成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66.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创科普示范县增加支出所致。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安排2709万元,实际完成61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1.6%。

8、环境保护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9万元,实际完成40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3.1%.10、农林水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3254万元,实际完成906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47%,主要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1683万元

,增长60.3%。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年初预算安排934万元,实际完成144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任务目标的完成,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财税干部艰苦努力,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多渠道组织收入、从严控制支出而取得的结果。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收支仍然是在收支逆差较大的情况下完成的,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总结一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确保稳定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快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大对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5亿元,其中引资项目5个,引进资金3.2亿元,主要用于旅游、建筑建材、电力、企业技改等,同时,县财政已安排拨付城市维护建设资金3193万元(其中乌江二桥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善城区、乡镇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乌江二桥建设,对繁荣城乡市场,加快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推动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支持企业改制改革和发展,县财政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调剂资金,全年安排拨付919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完成了11户企业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促进了国企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加快了重点企业自身建设,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大力实施畜牧业发展牵动战略,做强做大畜牧产业,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畜牧养殖经济实体,加快以东华原纯种猪为龙头的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推动全县畜牧业发展,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实现畜牧税费402万元,为财政增收夯实了基础。

(三)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确保重点需要。

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原则,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首位,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公共保障能力,保证了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2、紧紧抓住西部大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认真落实转移支付政策,合理安排使用各项转移支付资金,一年来,共得到省对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4240万元(含专款补助14292万元),其中:“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755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缓解县乡困难转移支付补助10688万元,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2545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转移支付补助1824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161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089万元,“三费、菜蓝子”补助2477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01万元,已全额安排拨付到位,我县财政困难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4、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2007年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1753万元,实际拨付教育经费20474万元,其中“两免一补”资金1392万元,保证了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通过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认真编制采购预算,规范采购行为,创新采购手段,扩大采购范围,完善管理职责。2007年共完成政府采购82批(次),全年预算采购资金2534万元,实际支付采购资金2210万元,节约资金32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8%,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坚持依法理财,财政改革稳步推进

1、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工作,逐步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县级部门预算编制已扩大到9个单位,通过合理核定支出标准,从严控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了收支行为,增强了预算约束,完善了财政监督机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积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启动工作,提高财政依法理财水平,按照“预算共编、核算统

一、帐户统设、票据统管、收入统解、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的原则,制定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位领导,2007年在全县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收支任务,财政改革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总结我县一年来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源建设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小,非税收入占比过重,可用财力相对较低,地方财政收入还不足以发放职工三个月工资,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给财政收支平衡形成了巨大压力;二是财源结构单一,后续支柱财源紧缺,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三是由于财政自给水平较低,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支持经济建设和发展资金难以保证,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2007年仅为52.4%(全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仅为4.3%(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近20%),提高“两个比重”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课题;五是财政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预算管理改革亟待深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增收节支为中心,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加快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加大跑上力度,争取更多资金,缓解财政困难。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合理安排财政收支预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全县财政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008年我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地财政工作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中心,以加强财政管理为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确保重点需要,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初步安排情况

2、非税收入预算安排5680万元,比2007年初预算增加686万元,其中:

(1)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00万元;

(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070万元;

(3)罚没收入600万元;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500万元;

(5)专项收入10万元;

(6)其他收入500万元。

2008年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情况

2、公共安全支出预算安排1738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25万元,增长23%;

3、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531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811万元,增长5.6%;

4、科学技术支出预算安排55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25万元,增长57.1%;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安排500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0万元,增长11.1%;

7、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2687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438万元,增长19.5%;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147万元,比上年减少支出238万元,下降17.2%;

10、农林水事务支出预算安排380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549万元,增长16.9%;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预算安排124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307万元,增长32.8%;

13、其他支出年初预算安排5793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446

万元,增长33.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预算安排733万元,乡镇奖励性支出预算安排1000万元,债务支出800万元,以及边远乡镇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支出安排等。

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增长幅度同口径为18%,与全县经济发展增长水平基本一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积极稳妥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体现了“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三、2008年财政工作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构建和谐思南为主题,认真落实并积极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针对各项税收结构变化情况,既要抓好主体税种的征收,又要抓好零星税收,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不断挖掘税收潜力,努力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税收征管办法。加大稽查力度,净化税收环境,提高收入质量,堵塞税收漏洞,强化企业和公民的纳税意识。三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规范税收减负,严防乱开减免口子,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研究非税收入使用管理办法,提高非税收入的使用效益,为财政增收夯实基础。

(二)加强财源建设,壮大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农业抓产业,围绕产业抓财源,大力培植名、特、优、新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二是大力支持和发展烤烟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烤烟生产激励机制,切实巩固和壮大基础财源;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兴工富县战略,努力培植速效财源、后续财源、增值财源和主体财源,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支持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需要

本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节支就是生财的观念,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一是继续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突出首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完善工资统发制度和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全县各级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千方百计确保各项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保障重点支出,做好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在确保全县社保经费正常预算安排的同时,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向上争取“两个确保”补助资金,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兑现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三是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农民种粮补助资金兑现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认真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公检法司、农业等事业经费等政策,确保支出依法增长。

(四)积极推进财政改革,构筑公共财政平台

2008年是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因此,一是在切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农民补贴网络建设、“三农”资金兑现工作以及乡村债务清理等相关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的发生;二是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质量,在探索“定额标准”上做到科学化,在编制程度上做到规范化,为今后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着力研究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力度,积极推行“三把关”、“四公开”,规范和完善“采管分离”制度,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四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实现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积极推行零基预算制度,促进财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刚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财政体制,认真组织实施“金财工程”;七是积极探索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机制,强化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国库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加强财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一是继续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严格执行《预算法》,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不断增强预算约束力。进一步细化预算管理,逐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债权债务管理。大力开展债权债务清欠工作,防止资金流失。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举债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着力抓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处置转让等基础工作,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严把国有资产使用关、收益关、处置关;健全国有资产监督、营运、管理体系,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县域国有资源,促进国有资产有效增值;加强国有资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行为。四是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强化对扶贫救灾、社会保障、涉农等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五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监督条例》,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收缴、支付、使用全过程监督,做到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整顿、规范财经秩序和会计秩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勤政廉政、务实为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财政队伍。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和发展大局,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二是结合实际,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三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牢固树立理财依靠人民、理财为了人民的思想,讲服务、讲奉献。大力倡导“六种”风气,即:勤奋学习的风气,开拓进取的风气,调查研究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团结协作的风气,清正廉洁的风气。努力把财政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政型”的“四型机关”。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和教育全县财政干部具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创新为民之举,真正学会做大财政“蛋糕”的本领。

各位代表: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围,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富民兴思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推荐第7篇:财政执法工作报告

财政局行政执法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自省、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历年《„„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精神,严格按照有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市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自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财政执法约束机制

(一)健全依法行政的领导机制。我局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依法行政工作格局。

(二)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我局注重行政执法配套制度的建设,把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加强依法理财工作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深化不断修订完善,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不断适应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以规范执法为抓手,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一)深化政务公开,确保群众知情。财政部门作为重要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落实执法公示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财政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之下。

(二)强化政策法规管理,形成规范执法亮点。一是严把地

方财政政策出台关,实行源头管理。二是加强政策文件的审核清理,确保政策执行合法可行。三是完善政策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三)强化执法人员管理,夯实规范执法基础。一是强化财政执法证件管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执法队伍是依法行政的基石。二是细化分解行政执法职责,对照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要求,将财政行政执法职责分解到岗到人。

三、强化法制培训,提高财政干部执法水平

(一)抓好面向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以局领导班子为重点,把《保密法》、《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局机关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确保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

(二)抓好财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全体财政执法人员的定期法制培训,分析典型执法案例,着力提升财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抓好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培训。局办公室负责按照年度财政学习工作计划要求,将当年度法制培训内容纳入局机关干部业务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六五普法”组织好集中培训。

四、本年度工作重点

(一)继续开展宣传普法教育活动,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能力与水平;

(二)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预算法》,严格执行人大会关于

财政工作的各项决议,有针对性地改进财政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要继续开展以政府采购为治理重点的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财政非税收入执法检查工作。

二〇一三年五月

推荐第8篇:某县财政工作报告

xx县2009年度财政工作报告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43354万元。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三)收支平衡情况

上述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上报上级财政审核批复后,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08年财政工作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字发展思路、四大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狠抓收入征管,着力优化支出,提高公共保障,严格监督管理,圆满完成了县委及省财政厅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四大目标(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财政支出实现“两升一降”,财政管理实现精细化,“普九”债务实现全面化解)。主要工作如下:

(一)强促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二)强抓财政收入,超额完成收入任务

(三)强控一般支出,支出结构明显优化

通过严格管理,优化了支出结构,实现了省厅提出的“两升一降”的目标。行政成本性支出32913万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而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达104463万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3%,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用于产业发展的支出达5724万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4%,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四)强重民生投入,民生质量明显改善

(五)强力监督管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六)强化人大意识,热点问题逐步解决

2008年,尽管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实现平衡,财政工作成效显著,但在财政经济运行中,收入质量不高、收支矛盾尖锐、政府负债过重、铺张浪费现象等问题依然存在,各位代表都十分关注。我们坚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将逐步加以解决。

三、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及收支增减因素,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原则,编制了2009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草案。主要安排如下:

(一)收入预算

(二)支出预算

(三)部门预算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2009年选择县司法局、县直工委、县农机局、县就业局、县科技局、乌木镇政府、观音镇政府、县职中、庙坝中学、天城中小学10个单位进行部门预算编制试点,以后将逐步扩大,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严格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的原则编制,清理存量资金,取消“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零基预算。(10个单位的部门预算附后)。

四、2009年的财政工作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09年财政工作重点是:

(一)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步伐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清理存量资金,归并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政府投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按照“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推动改革、注重民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重点加大对民生、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减排等支持力度。严格项目资金监管,加强项目预算、竣工结算评审。转变支持发展方式,利用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财政手段,完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工业强县等促进发展的财政激励机制。创新投资担保方式,扩大担保范围,提高担保贷款额度。

(二)着力强化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质量

加强收入征管,挖掘增收潜力。严格执行政策,坚决杜绝乱开政策口子,该收不收,该免不免等不规范做法,做到应收尽收。深入开展财源、税源调查分析,调整收入结构。不断完善组织财政收入的各项考核机制,增强组织收入积极性。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征收合力。强化收入监管,推行纳税缴费公开制、公示制,建立县级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深入开展财税收入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漏骗税行为。

(三)着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省财政厅提出的“两升一降”的要求,继续加大调整支出结构力度,着力压缩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逐步实现由“保工资、保运转”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转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机关。严格控制人、车、会、网络、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严格预算约束,减少预算执行追加,除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增支外,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原则上一律不追加。鼓励支持行政单位推行机关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行公务卡制度,制止公务消费中的不正当行为。

(四)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切实改善民生

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健全投入机制,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缓解“三农”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多方筹集资金,为“8+3”民生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助,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水平和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贴标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加大学校危房改造力度。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资金400万元,继续支持10个特困村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和城镇居民危房改造和加固力度。

(五)着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按照“精细、规范、高效”的原则,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深化预算编制改革。选择10个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标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到位率;加强预算执行工作,建立预算执行激励约束机制,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将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到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提高预算执行力。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修订完善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制定政府采购分散采购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业务程序。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债务监管,进一步清理核实债务,建立控债减债机制,着力控制新债,消化旧债;深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模式,建立乡级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乡镇财政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支持乡镇机构、教育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财政集中办会、投资评审、集中支付、财政监督等管理办法,提高管理实效。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定期将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涉及民生资金使用分配情况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着力落实人大决议,提高预算执行力

认真贯彻执行大会关于财政报告所作出的决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对重大收支预算调整请示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等财政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检查,规范执法程序,做到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推荐第9篇:财政检查工作报告

财政检查工作报告

县财政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沿纪通【2010】23号文件安排,第二检查组于2010年8月23日---9月9日分别对县林业局、县规划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民政局、县供水公司、沙子镇政府、沙子中学和一完小共8个单位在厉行节约工作落实情况、强农慧农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情况、“小金库”治理情况方面采取听单位领导汇报,查看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明细账簿和票据凭证的方式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县林业局:

一、厉行节约方面的检查情况。

2009年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97827.00元;印刷费11437.00元;水电费3459.00元;邮电费60019.16元;交通费:14180.00元;差旅费41660.40元;培训费7044.00元;招待费497851.00元;福利费228676.00元;专项工作经费50229.00元:其他43464.00元。全年累计支出1055846.56元。

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47869.35

1 元;邮电费33712.00元;交通费:54769.84元;差旅费17205.00元;会议费597.00元;培训费8430.00元;招待费533587.00元;其他55350.00元。元---7月累计支出751520.19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7月比2009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增长135610.19元。主要原因是涉农项目实施工作量大,工作费用增加;上级检查工作频繁,各级审计等监督检查机关多次审计,接待费大幅度增长。

二、涉农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情况。

林业局实施的涉农项目有2个,即巩固腿耕还林成果和天保工程。2007--2008年两个涉农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741.7万元,累计拨付资金2713.59万元,尚有1028.11万元项目资金没有拨付的原因是工程由多部门实施,工程进度缓慢,工程未完工,没有结算;2009年两个涉农项目累计到位资金489.49万元,累计拨付资金233.6万元,尚有255.89万元项目资金正在组织兑现17个乡镇的退耕还林户。2009年11月30日14号凭证拨入的1189900.00生态补偿资金,年终结转专项结余,2010年3月31日47号凭证拨入工作经费60000.00未列支。

2 县审计局2009年在对县林业局退耕还林资金审计发现挤占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15952.00元,县林业局已将15952.00元退耕还林专款归还到退耕还林专户,但还未兑现到退耕还林户,检查组要求立即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检查组。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

检查组对林业局育林基金、罚没性项目收入和支出账务进行了认真核查,育林基金、罚没性项目收入均使用财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罚没收据,其资金全额上缴财政,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规划建设局:

一、厉行节约方面的检查情况。

2009年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85773.30元;水电费11045.00元;邮电费19768.00元;会议费:109078.00元;差旅费77741.50元;招待费704665.00元;交通费19768.00元。全年累计支出723717.04元。

2010年元---6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50769.20元;水电费8752.00元;邮电费6021.00元;会议费:6116.00元;差旅费30524.00元;招待费645460.00元;

3 交通费41848.00元。元---6月累计支出789490.00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6月比2009年元---6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增长427631.50元。主要原因是业务量增大,特别是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垃圾填埋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大量的工作经费。

二、涉农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情况。

规划建设局实施的涉农项目主要是农村危房改造。2009年共实施2542户,分两期实施。第期实施875户,第二期实施1252户。第一期改造资金1010万元和第二期改造资金508.50万元及时拨付到有危房改造任务的乡镇。2010年第一批改造任务1023户,共需补助资金1820万元,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到位571.15万元,地级补助资金未到位,县级补助资金到位305.93万元,到位的839.42万元基本拨付到了19个任务乡镇,尚有板场、思渠两个乡镇共38.38万元未拨(其中板场21.32万元),规划建设局拟将这两个乡镇共38.3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返还县财政。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

4 检查组对规划建设局2007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账务及凭证、票据进行了认真核对,收支入帐登记清楚,经济往来明晰,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县国土资源局:

一、厉行节约方面的检查情况。

2009年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98836.80元;印刷费69903.50元;水电费24738.00元;邮电费86130.00元;交通费:640006.38元(其中燃料费111700.00元,维修费319906.00,保险费56556.32,其他151843.50元);差旅费540741.70元;培训费20562.00元;招待费335301.00元;会议费48138.00元;业务费289622.10元:宣传费:569239.20元,其他706068.80元。全年累计支出3917496.97元。

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43858.00元;印刷费30694.00元;水电费19656.00元;邮电费22677.00元;交通费262828.00元(其中燃料费83280.00元,维修费132628.00,保险费26390.00,其他20530.00元);差旅费146221.00元;招待费320310.00元;会议

5 费13582.00元;业务费142205.00元:宣传费179405.00元,其他165716元。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累计1359607.89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7月比2009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压缩599140.50元。

二、涉农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情况。

国土资源局实施的涉农项目有彭水电站占补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防治,2007年至2010年7月涉农项目累计到位资金7022.2万元,累计拨付资金3787.2万元,尚有3235.00万元项目资金没有拨付的原因是工程正在实施,工程进度缓慢,工程未完工,有些已完工的工程没有验收和审计,工程资金没有结算;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检查组对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和支出账务进行了认真核查,土地出让金收入均使用财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其资金全额上缴财政,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县民政局:

一、厉行节约方面的检查情况。

2009年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97827.00元;印刷

6 费11437.00元;水电费3459.30元;邮电书刊费117879.20元;交通费:27760.00元(其中燃料费14180.00元,维修费5960.00,其他7620.00元);差旅费41660.40元;培训费7044.00元;招待费497851.90元;办公设备购臵费1280.00,工会费9142.00;其他43464.00元。全年累计支出858804.80元。

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175892.50元;交通费204422.00元;招待费258316.00元;会议费43916.00元;办公设备购臵费5600.00;租赁费14205.10元;劳务费10405.00元;其他15255.90元。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累计728012.50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7月比2009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增长227043.10元。主要原因是涉农项目实施工作量大,工作费用增加;上级检查工作频繁,各级审计等监督检查机关多次审计,接待费大幅度增长。

二、涉农项目实施及资金运行情况。

县民政局实施的涉农项目是农村、城镇低保资金发放,2010年1---7月涉农项目累计到位资金3966.6172万元,累计拨付资金3966.6172万元,其资金发放是以

7 “一折通”直接兑现到低保对象。

社会救助、农村低保、城镇低保没有实行专户管理,账务看起来比较混乱。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检查组对民政局婚姻登记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账务进行了认真核查,婚姻登记收入使用财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其资金全额上缴财政,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沙子政府

一、厉行节约方面的检查情况。

2009年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38900.00元;印刷费27830.00元;水电费34630.00元;邮电费25700.00元;交通费:43800.00元;差旅费45340.00元;招待费145400.00元;会议费28300.00元;业务费18200.00元:宣传费:39750.00元,其他13200.00元。全年累计支出462850.00元。

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办公费21000.00元;印刷费14000.00元;水电费12000.00元;邮电费13500.00元;交通费21750.00元;差旅费24320.00元;招待费69400.00元;会议费13700.00元;业务费8250.00

8 元:宣传费12730.00元,其他5750.00元。2010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累计216400.00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7月比2009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压缩53595.83元。

二、强农惠农资金运行情况。

沙子政府强农惠农资金运行情况是:2007年、2008年、2009年粮食直补共拨入资金1286474.40元,合计兑付1286412.83元,兑付结余61.87元;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拨入134800.00,兑付134800.00元;良种补贴:200

7、2008年共拨入602055.00元,共兑付481417.00元,兑付结余120638.00元,结余上缴8609.50元;母猪补贴:2007年、2008年共拨入238650.00元,兑付171206.00元,结余67444.00元,结余上缴66044.00元;退耕还林补贴:2008年、2009年共拨入2306652.00元,兑付2158939.00元,兑付结余127713.00元,结余上缴25874.40元;财政扶贫资金:200

7、200

8、2009年共拨入1229000.00元,兑付1229000.00元;危房改造资金:2009年拨入1495000.00元,兑付1495000.00元;家电汽车下乡补贴:2009年拨入277412.20元,兑付结余

9 277412.20元。2010年开始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母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资金都以“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户。

强农惠农资金兑付结余的原因是:一些补助项目拨入资金大于实际应付资金,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母猪补贴。一些补助项目正在实施过程当中,如财政扶贫资金、家电汽车下乡补贴等。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检查组对沙子镇政府的收入支出账务进行检查,整个资金运作都是实行“零户统管”,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沙子中学

一、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2009年共拨入教育经费325625.00元,其事业性支出情况是:接待费:29187.00元:电话费:722.00元;旅差费3972.00元;办公费:35128.80元;水电费:13018.00元;印刷费:6045.50元。累计支出88073.30元。

2010年元---7月事业性支出情况是:接待费:16372.90元:电话费:8697.00元;旅差费7260.00元;

10 办公费:14101.40元;水电费:7307.00元。累计支出53738.30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7月比2009年元---7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压缩34335.00元。

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金发放情况:

2009年度财政拨入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金279750.00元,兑现补助学生2920人次。检查组现场抽查了八(3)班张丽琴、冉进华、熊青青,八(2)班万聪,九(2)班崔坤坤、席耀、陈鸿飞等共7名寄宿制学生,所抽查到的寄宿制学生全部得到了每学年750.00元的生活补助。没有发现截留、克扣、挪用、贪污学生生活补助金的情况。

三、“小金库”检查情况。检查组对沙子中学的收入支出账务进行检查,整个资金运作账务清晰,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和平镇一完小

一、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2009年共拨入教育经费466950.00元,其事业性支出情况是:接待费:56006.80.00元;旅差费15680.40元;

11 办公费:225327.50元;水电费:12268.00元;维修费161391.60元;工会费:17375.00元。累计支出508473.80元。

2010年元---8月事业性支出情况是:接待费:28793.80元;办公费:138127.50元;水电费:6197.00元;维修费:3130.00元;工会费:17510.00元。累计支出179378.30元。

同期比较,2010年元---8月比2009年元--8月公用事业性支出压缩159604.33元。主要原因是没有维修费支出。

二、“小金库”检查情况。检查组对一完小门面收入,学前教育收入进行了检查。2010年门面出租收入4600.00元,2009年春季学期学前收入138078.00元(含银行利息),秋季学期学前收入96402.87元(含银行利息);2010年春季学期学前收入168624.84元(含银行利息),秋季学期学前收入尚未结账。全部收入均立账,资金运作账务清晰,没有发现“小金库”的存在。

三、收费项目检查情况:

2010年秋季学期每生收取7.00元作业本费,采用“三

12 联单”收取后,以教学班为单位集中开具《铜仁地区中小学代收费专用票据》入帐。检查组认为这样导致学生手中有白条出现,要求从下学期开始必须统一一次性使用《铜仁地区中小学代收费专用票据》方能收费。

供水公司

第二检查组于2010年8月31日到供水公司开展财政检查工作,供水公司原财会人员崔德芬手中部分票据未移交到现在财会人员手中,现在的财会人员无法建立完整的收支账薄,检查工作无法进行。

第二检查工作组

2010年9月9日

推荐第10篇:21、财政工作报告(优秀)

关于小草坝乡二O一O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二O一一年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4月17日在乡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王富琦

各位代表:

我受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会议提出关于小草坝乡二O一O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O一一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二O一O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二O一O年,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深化改革,真抓实干,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财政工作在乡人大的监督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年初审议通过的收支预算,加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管理制度,增收节支,努力克服长期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的困难。二O一O年,乡财政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关怀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惠农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各项目建设资金、扶贫等专项资金的按时拔付及资金安全的跟踪监督管理、保证工资的发放及乡村两级机构的正常运转。

(一)收入执行情况

二O一O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97.9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650万元的168.92%,其中分项目完成情况是:基本财政收入423.97万元,扶贫收入完

1 成235万元,项目预算外收入完成439万元。

(二)支出执行情况

二O一O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23.97万元,比上年支出数507.9万元减支83.93万元,减16.52%,完成年度预算546万元的77.65%。分项目的支出情况是:农业事业费255.07万元 :其中农业技术培训费10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支出6.6万元,比上年支出数3.05万元增支3.55万元,减116.39%,完成年度预算7.2万元的91.67%;农村综合改革支出161.12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工资及公务费47.12万元,村级一事一议补助114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62.75万元减支1.63万元,减1.01%,完成年度预算202.45万元的79.59%,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一事一议项目的压减;计生事业费支出18.07万元(其中项目支出5万元),比上年支出数9.26万元,增支8.81万元,增95.14%,完成年度预算12.87万元的140.40%;文化事业费支出3.12万元,比上年支出数2.98万元,增支0.14万元,增4.7%,完成年度预算3.2万元的97.5%;城乡社区事务费支出34.31万元(其中公共服务项目建设25万元),比上年支出15.48万元增支18.83万元,增121.64%,医疗卫生事务费支出3.72万元,比上年支出2.79万元增支0.93万元,增33.33%;退休及抚恤经费支出12.63万元,比上年支出11.77万元,增支0.86万元,增7.31%,完成年度预算11.83万元的106.76%;煤炭工业管理及安全生产监管支出2.8万元;行政管理费支出131.53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31.04万元增支0.49万元,增0.37%,完成年度预算136.53万元的96.34%;其中:人大经费支出4.52万元,比上年支出数4.34万元,增支0.18万元,增4.15%,完成年度预算4.55万元的99.34%;政府机关经费支出83.9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09.18万元减支25.28万元,减

2 23.15%,完成年度预算136.53万元的61.45%;共产党机关经费支出8.11万元,比上年支出数10.93万元减支2.82万元,减25.8%,完成年度预算13.05万元的62.15%;其它机构事务费支出完成35万元;其它商品流通事务费支出完成50万元;完成一般预算外支出824万元,主要支出为扶贫项目支出完成235万元,其它产业及项目建设支出完成439万余元,主要以危旧房改造、抗旱抗灾、新农村建设、蔬菜产业、天麻产业等。以上增减支出原因主要是政策性调资、人员调动、部门上划等多方原因造成。

(三)、各项惠农资金发放情况

二O一O年我乡共发放各项惠农资金551.37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资金165.62万元;农村综合直补资金87.93万元;种粮补贴资金19.8万元;农业科技样板补贴资金17.2万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44.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16.22万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财源结构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基础薄弱,支柱性财源贫乏,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可用财力较少,财政供养负担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靠上级拔款,因此远远不能满足全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二O一O年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大搞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因此财政的钢性支出增长较快,增加了财政困难。

2、由于政策性支出增长因素较快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慢,财政收支平衡调节难度大,保运转的压力很大,按财政预算包干体制,财政资

3 金供需矛盾突出,工资除外,包干公务费远远不能保障机构的基本运转。按财政拔款的包干经费全乡全年只有10万余元的运转经费,但一年实际需要支出的公务费50余万元,所以导致我乡办公经费紧缺,以前年度的债务无法一次性解决,财政债务包袱较重,各种贷款及隐性赤字达仍然很大,财政状况相当困难,基本建设投入只能靠单一的上级拔款解决,严重制约了我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二、二O一一年需做的工作

1、克服困难,强化收入管理

经济发展是财政增收的基础源泉,解决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在乡财政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积极地争取上级拔款及项目的申报实施,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及管理。积极配合工商等各税务部门进行市场经济秩序的征管,严格执行“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的征管方针,遵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税收思想,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大清缴力度,扩大征收范围。

2、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支出管理

由于近来财政资金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我们在优先保证职工工资的同时,根据支出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加大对公务费用支出的监管力度,对乡直各单位及村级支出严格控制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节衣缩食,减轻财政的负担力度,严格把关,在审核中凡有不符合报销规定的一律予以减核。通过从收入,预算拔款到每一张支出原始凭证的监督和对全套帐

4 务实行严格管理,使我乡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效控制以往财政收入管理缺位,支出越位的现象。

3、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在农业科技样板推广,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金调配、监管,对各项专款资金实行专户、专人、专用管理,并对其资金的去向、安全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保障。

三、二O一一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开发地方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培植财源;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职工工资和两级机构的正常运转,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原则,确保各项专款的按时拔付,严格做到不拖、不扣、不挪;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方针,强化预算约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收入部分

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1190万元,其中:基本财政收入440万元,扶贫收入完成200万元,项目收入完成550万元(其中一事一议

5 项目完成16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20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完成120万元)。

2、支出部分

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646万元,其中:农业事业费212.08万元其中:农经人员经费2.43万元,村组干部补助及村委办公经费62.45万元,一事一议工程建设补助160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7.2万元;计生事业费12.87万元;文化事业费2.58万元;医疗卫生事务费0.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费6.32万元;退休人员经费11.95万元;扶贫项目支出完成200万元;行政管理体制费152.7万元,其中:政府机关经费178.53万元,人大机关经费5.55万元,共产党机关经费13.0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20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支出120万元;各项惠农资金仍按上级要求足额组织发放。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完成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乡财政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农业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肩负起财政职能在此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当前,摆在我们财政部门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两会”的精神,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重任。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财税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

6 积极应付困难和挑战,把各项措施想得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一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吃透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新的财经政策,认清财政工作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树立新时期的理财思想,为全乡人民管好家、理好财。努力开创基层财政工作新局面,促进我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2、强化收入管理,确保收入稳定增长,完成今年的预算收入任务 财政增收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的关系,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我乡实际,一是加强天麻产业和竹产业生产规范化管理工作,努力引进外资开发我乡的旅游资源,提高特色经济对我乡财政的贡献率;二是搞好我乡境内的煤矿等矿产资源的规范化生产经营,提高经济实体的运行质量;三是着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引进技术加强规模化的大棚蔬菜、地方无公害特色食品种植,积极培植新财源,努力实现财政增长与国内生产值的同步增长;四是全力帮助和支持税务机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市场经济的管理,促使社会市场走向法制化的发展轧道;五是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坐支现金。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3、强化财政监管,全面推行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乡经济全面发展

依法理财是保障财政性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坚持依法理财,就是要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对财政收支

7 活动的法制化。根据我乡现在的财政状况,在安排支出时,仍继续以保专项资金,保人员工资,保机构运转为重点。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支出的管理,强化预算结算,消除监督空白点,确保支出不突破预算,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各位代表,2011年的财政工作压力仍然很大,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完成今年的预算收支任务的困难和因素很多。我们必需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对财政预算的决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财政发展观,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今年的预算任务,为构建和谐小草坝,平安小草坝提供财力保证。谢谢!

第11篇:煤矿业财政工作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年工会经费收支情况

工会全年收入情况:年矿工会收入总额为5378534元。其中:工会经费收入4200000元,会费收入342281.34元,事业收入2123元,其他收入56432.66元。经费支出情况:支出总额3147423.49元,其中上解工会经费1568400元(按拨交工会经费的40%上解集团公司工会);会员活动费支出392131元(各车间工会开展活动费用);职工活动费支出453728.86元(职工宣传、教育及开展文体活动费);工会业务费支出374983.83元(职工代表、工会干部培训、会议费、专项工会业务费);事业支出1977.80元;其他支出585202元(拨职工大病互助金、特困职工救助金50万元,更换办公自动化及生产一线职工慰问等费用)。全年工会经费结余597725.51元。

二、年工会财务工作回顾

一年来,矿工会七届委员会在矿党委的领导和矿行政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工会法》及有关财经方面的方针政策,坚持把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作为工会财务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管理,工会财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工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一)采取措施,保证经费到位。面对新形势下工会经费拨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矿工会经常研究,认真分析,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足额收好工会经费。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下发文件、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宣传教育,加深有关部门对收缴工会经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依法拨交工会经费的自觉性。二是加强与矿行政的协商和沟通。工会财务人员与矿行政做到了勤联系、勤督促,积极争取矿行政的支持和帮助,促使工会经费足额到位。三是建立制约机制。把会费收缴纳入到车间工会“职工小家”考核标准中,实行了“一票否决”约束机制。凡是不交或欠交会费的车间工会和车间工会主席取消评先资格。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工会会费的稳定增长。

(二)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经费。一年来,矿工会认真落实工会财务政策,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和标准进行经费管理。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根据财务管理规定和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了工会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物品购置、验收、管理和使用制度、账簿登记、交接制度及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使工会财务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监督审查。工会年度预决算以及重大开支都经过集体研究后提交经费审查委员会批准。年终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经过经费审查委员会通过后,向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职工监督,听取职工意见,做到了民主理财,公开透明。

(三)统筹兼顾,合理使用经费。矿工会按照“勤俭节约、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用到维护职工权益上,用到关心职工生活、开展各项活动上,切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始终坚持“五项原则”:即有利于加强维护职能的原则;有利于服务基层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原则;有利于保证重点工作顺利实施的原则;有利于节约开支的公务员之家原则。做到有计划的使用经费,杜绝多头开支和浪费现象,保证了工会经费的正确流向。

一是资金向基层倾斜。保证了会员活动费用的支出,支持各车间工会建好车间小家。

二是保证工作重点。保证了在群众安全、合理化建议、建设职工之家、工会干部及职工代表培训等活动的费用。

三是保证重大活动。职工运动会、重大文艺演出、“双代会”等重大事项都专门列出费用,保证了重大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是保证扶贫送温暖工程。矿工会对“特困职工救助”、“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助学”、“职工大病互助”等四个基金,分别设立了专门账户,制定了管理使用办法,实行专款专用。在实际操作中,严格程序,手续完备,使各项基金在管理使用上做到了合情、合理、合法。

一年来,矿工会财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证了工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从整体运作来看,仍有不足的地方:一是往年的部分经费还未拨交到位;二是个别车间工会会费使用仍有不规范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年工会财务工作意见

工会财务作为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当前,在新时期形势下的工会财务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工会财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工会工作和职工会员服务。年工会财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经费收缴,规范财务管理,为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根据这个要求,矿工会年财务工作的重点是:

(一)深入贯彻《工会法》,抓好工会经费的收缴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会法》的宣传贯彻力度,认真落实《工会法》中关于经费收缴方面的有关规定,积极协商,加强协调,经常督促,取得矿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依法收缴工会经费,确保工会经费按时足额拨交,为开展好工会工作提供保证。

(二)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要认真总结财务工作经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水平。一是要严格财务预决算制度。大型活动开支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并列入预算计划,严禁预算外开支。各类临时支出必须手续完备、符合财务制度。二是继续坚持财务审核和“一支笔”签字制度,严把计划、购物、发放、报销关,保证各项费用合理、合法的使用。三是进一步加强工会资产的管理,使工会的资产保持账、卡、物相符,杜绝资产流失。五是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管好用好扶贫送温暖基金,做好特困职工家庭的帮扶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工会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矿工会领导集体要充分认识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切实抓好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和制度,切实加强工会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调动他们做好财务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经费审查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加强日常的审查监督。同时,要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财务工作,增强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促进工会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成绩。

第12篇:西城区财政科技专项

西城区财政科技专项

一、科技创新类项目(区科委) .................................................................2

(一) 企业条件: .......................................................................................2 (二) 项目方向: .......................................................................................3 (三) 补贴额度: .......................................................................................3

二、可持续发展类项目(区科委): ............................................................3

(一) 企业条件: .......................................................................................4 (二) 支持领域: .......................................................................................4 (三) 补贴方式: .......................................................................................4

三、

四、

五、知识产权专项(区科委): ...................................................................4 配套补贴(西城园项目): ...................................................................5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及时注册相关权益(知识产权相关补贴)(西城园项目): 5

六、

七、

八、

九、

十、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类补贴)(西城园项目): .6 获得投资类补贴(西城园项目): ........................................................6 环节:..................................................................................................6 项目截至日期: ...................................................................................7 附件1:重点支持领域(详细) ...........................................................7

(一) 电子信息 ...........................................................................................7 (二) 生物与新医药 ....................................................................................7 (三) 航空航天 ...........................................................................................7

(四) 新材料 ..............................................................................................7 (五) 新能源与节能 ....................................................................................7 (六) 资源与环境 .......................................................................................8 (七)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8 (八) 高技术服务 .......................................................................................8 (九) 知识产权专项资助.............................................................................9

一、科技创新类项目(区科委)

(一) 企业条件:

1.在西城区域内依法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范、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2.申报单位应当具备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积累及相应的专业技术团队,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科技类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经验; 3.申报单位应当具备承担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4.申请前补助的初创期企业还应当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 注册成立不满三年;

2) 上一年度总收入不足1000万元; 3) 上一年度年均从业人员总数少于100人; 5.申报项目的执行期不能超过两年;

6.同一项目,已获得西城区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不能申报本项目。

(二) 项目方向:

1.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

1) 前补助:

初创期中小企业及区属事业单位技术研发项目适用前补助方式。项目立项后立即给予资金支持。 2) 后补助:

非初创期的企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适用后补助方式。项目先立项,结题验收后一次性给予资金支持。 2.知识产权专项资助

(三) 补贴额度:

1.前补助:不超过项目总投资实际发生额的50%,单项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2.后补助:不超过项目总投资实际发生额的50%,单项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3.知识产权专项资助:对上一年度首次获得以下资质的单位予以资助: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资助1万元;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资助10万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助15万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资助20万元;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认证的科技创新、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类企业资助5万元。

二、可持续发展类项目(区科委):

(一) 企业条件:

1.在西城辖区内依法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范,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共服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

2.申报单位应当具备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积累及相应的专业技术团队。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科技类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经验。 3.申报单位应当具备承担项目的良好信誉。 4.项目实施地点或成果应用地点须在西城区域内。

5.同一项目,已获得西城区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不能申报本项目。

(二) 支持领域:

支持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而设立的主题试点、示范任务。重点扶持公共服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面向西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展的地区发展前瞻性研究、惠及民生的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类型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引导,激发公众参与科技创新和科学实践的活力,全面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补贴方式:

前补助

三、知识产权专项(区科委):

知识产权专项资助。对上一年度首次获得以下资质的单位予以资助:北京市 专利试点单位资助1万元;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资助10万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助15万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资助20万元;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认证的科技创新、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类企业资助5万元。

四、配套补贴(西城园项目):

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的,按所获资金不超过1:1的比例择优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有关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的,按所获资金不超过1:0.5的比例择优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企业单项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同一企业申请多项配套资金,年度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00万元。成立5年以上企业的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该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

五、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及时注册相关权益(知识产权相关补贴)(西城园项目):

(一) 年度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的,每项给予4000元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50万元;

(二) 年度获得国内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注册商标、集成电路布图等知识产权达到3项的,每项给予1000元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

(三) 年度通过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或者巴黎公约申请获得国外专利的,每项给予1万元补贴,单项专利最多给予在6个国家的申请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6万元。

(四) 年度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途径或通过逐一国家注册方式新注册国际商标的,每件商标给予3000元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2万元。

六、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类补贴)(西城园项目):

加入中关村信用促进会的科技园协会会员企业,每年经过认定的信用、财务、认证、知识产权维权与高端运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等中介服务费用,根据不同项目、等级分别给予20%、25%的补贴,同一企业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8万元。

七、获得投资类补贴(西城园项目):

属于“设计服务、内容创意、新兴金融、智慧城市”四大领域特色产业的初创型企业,于2015年起获得首轮或第二轮风险(VC)投资的,按照所获投资额的2%择优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支持资金。

八、环节:

西城区科委: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

九、项目截至日期:

西城区科委:2017年8月31日17:00; 西城园:2017年09月08日 17:00;

十、附件1:重点支持领域(详细)

(一) 电子信息

1、软件产品;

2、微电子技术;

3、网络及计算机产品;

4、通信产品;

5、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6、新型电子元器件;

7、信息安全产品;

8、智能交通产品。(不支持单位内部网站建设类项目;不支持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 生物与新医药

1、生物医药技术;

2、中药、天然药物;

3、化学药;

4、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5、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6、临床医学研究。(本年度不支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等项目) (三) 航空航天

1、空中管制技术;

2、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

3、航天测控技术;

4、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

5、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

6、卫星应用技术;

7、无人机应用技术。(四) 新材料

1、金属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

3、高分子材料;

4、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5、生物医学材料;

6、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五) 新能源与节能

1、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4、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产品。(六) 资源与环境

1、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2、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3、水污染防治;

4、大气污染防治;

5、土壤污染防治;

6、固体废弃物处置。(七)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l、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3、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

4、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5、地面机动交通工具行业相关技术产品。(八) 高技术服务

1、信息技术服务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现代物流(包括面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平台、无线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含对圆片和半成品的测试);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基于规模应用的ASP信息服务系统(应包括运行支持系统和服务软件两部分)。

2、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包括: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中试的技术服务;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抗体、抗原;为研究开发药物(尤其是中药)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专用试剂。

3、新材料技术服务业:为新材料研发,所需要的专项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为新材料工艺技术流程的验证,所需要的柔性中试放大线;为新材料新兴产业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材料数据库。

4、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服务业:面向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于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发、设计服务平台(如汽车产品相关设计、高精密模具设计等)。

5、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资源、环境监控与诊断;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的检测技术、设备与管理系统;推广并完善节能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技术服务。

7、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创新项目。

8、金融服务产业:面向金融后台服务业关键技术(金融数据安全、金融网络安全等)的创新研发项目。

9、设计服务产业: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专业设计服务项目。

10、旅游服务产业:提升西城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11、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智能交通、智慧社区、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应急指挥、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保障等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12、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原料安全可追溯系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农药等有毒有害残留物检测及消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

13、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合作项目。(九) 知识产权专项资助

1、2016年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

2、北京市第七批专利示范单位。

3、2016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2016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5、2016年度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认证的科技创新、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类企业。

第13篇:财政专项报销规定

财政专项报销规定

(一)基本规定:

1、发票必须为2014年1月1日(含)后开具,项目执行期间的票据;

2、发票不能连号,号码相近的、同一地点同一天开具的发票视同连号票;

3、报销单上金额大写部分不允许有涂改;

4、不允许报销:公交一卡通充值发票、办公用品、电话费、餐费、食品、礼品、市内交通、打印复印费;

5、发票抬头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6、发票的要求若有调整请以财务的规定为准。

(二)版面费发票

1、附录用通知方可报销,版面费发票上盖章单位需与录用通知上一致。

(三)机票、火车票

1、根据我校《财务处关于执行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差审批规定》,出差前向研究生部项目办提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差任务及预算审批单》,回校后报销差旅费时需同时提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差绩效及报销审批单》、往返车票(机票或火车票)及在此期间的住宿费发票,下载地址:研究生部首页——项目与成果——下载专区;

2、出差人员需为项目组内成员;

3、往返票齐全方可报销,起止点均为北京;

4、含节假日时间段的不能报销(节假日时间段指五

一、十

一、春节期间)。

(四)图书资料费

1、单张发票金额不能超过500元;

2、外地发票不可报销;

3、在当当网、卓超和京东这3家网店所得书票,若为外地分公司开具的书票且超过200元报销时除发票外还需附带发货明细小票。

第14篇:专项技术工作报告

专项技术工作报告

一、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公司治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由董事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董事长、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作为主要领导成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项活动小组,负责部署公司治理专项

活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中各个阶段(了解文件精神、自查、制订整改计划、公众评议、接受监管机构现场检查、总体实施并完成整改)的时间进度及相关工作内容,专项技术工作报告。

(二)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相关文件公司利用董事会会议召开期间及发送邮件方式,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和相应部门负责人了解文件精神和通知内容,充分认识到在现阶段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是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完成自查报告和制订整改计划对照中国证监会证监公司字28号《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圳证监局公司字65 号文《关于做好2009 年上市公司治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公司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了认真自查,制定了整改计划,总结形成了《公司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报告和整改计划》和《公司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事项报告》,该报告经2010年12月26日举行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上报深圳证监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自2011年1月开始,根据整改计划进行逐步落实整改。

(四)接受公众评议2010年12月30日公司公告了上述报告,同时公布了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联系人、电话等信息,接受公众对公司治理情况的分析评议。在公众评议阶段,公司对外公告的邮箱中收到一位投资者建议公司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邮件。

(五)接受深圳证监局现场检查2011年3月31日,深圳证监局检查组对公司治理情况及治理专项活动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了“三会”运作、相关制度制定和落实、募集资金使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情况。2011年7月5日,深圳证监局向公司出具了《关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治理情况的监管意见》(深证局公司字64号)(以下简称“监管意见”)。

针对监管意见,公司迅速召集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学习监管要求,针对具体问题,实施整改。

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公司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公司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前期公告的整改计划,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整改,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1、应进一步开展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续培训工作整改落实情况:整改期间,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及时组织了相关人员参加年度报告编制培训、董事会秘书培训、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培训。以后也会根据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上市公司协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培训通知,积极安排相关人员参加。董事会秘书办公室收集、整理证券市场最新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文件,将部分规则辅以案例制作成ppT,及时发送给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政策环境的及时了解和深入贯彻,工作报告《专项技术工作报告》。 公司每周结合证券市场环境及公司证券事务、经营工作现状,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送1—2篇学习文件,以达到预警作用。

2、内控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整改落实情况:按照最新法律法规,结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并履行相关审议程序。2011年3月,新增《独立董事年报工作规程》、《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防东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制度》。

2011年5月,修订了《投资决策程序与规则》、《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公司章程》、《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2011年5月,新增《募集资金使用实施细则》、《法定范围人员买卖股票申报办法》。

在整改阶段,公司审计部发挥了内部审计工作职能,针对公司2010年度内部控制情况实施了监督核查,并出具了公司《2010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向审计委员会提交了《2011年度审计计划》;针对募集资金、货币资金、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审计部已完成2011年第一季度的专项审计工作;就工作总结与计划,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汇报。

审计部在内控建设方面,确定了内控实施项目小组成员,搭建了内控工作组织架构;确定了内控实施工作方案,向公司管理层提交2011年度内控工作实施方案并通过;组织内控实施启动大会的召开;按计划给各内控专员下发收集内控制度和自评可能存在风险领域的指令,并收集整理初步自评风险点;确定内控实施的范围;完成风险控制标准矩阵(销售、人力资源、资产管理、全面预算、财务报告、资金活动、研究与开发、担保业务、业务外包、信息与传递、合同项目、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的编制。

3、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

整改落实情况:公司按规定召开了董事会相关委员会会议,发挥了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提高了董事会运作有效性和独立性,强化了独立董事和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保证了内控制度的完整、有效执行。

公司将继续组织学习《公司法》、《证券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及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证监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公司“三会”职能,切实履行法定程序,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将公司董监高人员的薪酬决策提交董事会审议。

4、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整改落实情况: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重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工作,对涉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专业领域的事项,积极征询独立董事的意见,发挥其专长为公司决策提供建议。公司也会不断完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体系,确保专门委员会的会议常态化、规范化,更好地为董事会决策提供服务。整改以来,公司审计委员会积极指导内审部工作,审议了内审部2011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与第二季度工作计划;并陆续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对公司相关工作进行审议或发表意见,相关内容有: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对年审注册会计师进场前公司出具的财务会计报表的书面意见、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自查报告、对年审会计师出具初步审计意见后的公司财务会计报表的书面意见、指导公司制定内控实施的范围及其依据、2011年第一季度募集资金专项审计报告。

公司提名委员会对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进行提名,并提交董事会进行审议。

公司战略委员会充挥发挥其在公司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对超募资金投资项目的调研、分析、讨论等工作,并提出自己对相关事项的意见和建议。

5、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

整改落实情况: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指引,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内容与流程进行信息披露事宜,对信息披露内容进行审核通过后再予披露,确保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为确保所披露信息的及时性,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组织各信息报告义务人学习公司《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使其知晓报告内容与报告程序;持续进行违规案例警示,使其知晓重大信息报告的重要性;制作了重要信息内部报告表、信息报告反馈表、重要事项进展情况表,使其与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办公室沟通畅顺。

为确保所披露信息的公平性,公司接受特定对象调研前,要求其出具访问提纲,调研时签署《承诺书》,调研后在公司给出的调研记录上签字;公司重大事项自进入决策之日起,要求相关人员签署了《内幕信息知情人承诺书》或向其出具《内幕信息知情人履行保密义务的提醒函》,并随着事项的进程陆续增加相关人员签署该承诺;定期报告及重大事项在编制、审议和披露期间,尽量不向外部单位报送依法律法规的要求需报送的资料,如果时间协商不成,则会将报送的外部单位相关人员作为内幕知情人登记在案备查。

第15篇:专项整治工作报告

一、组织领导及部署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积极推动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对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全市统一领导,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市政府成立了以包叙定市长为组长、许忠民、吴家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经委主任兼任整规办主任),负责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日常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成立了由区县(自治县、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精干的日常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为了加强对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在市整规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检局、市药监局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或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本地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会同市经委、市公安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检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商委、市农委、市建委等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措施和制度;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集贸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盗窃、扒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治安防范机构,维护好市场治安秩序;税务机关负责集贸市场税收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建立科学的市场税收征管机制;质检部门负责商品的质量监管执法和打假,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加强对强制检验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对集贸市场各类食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及卫生安全性评价鉴定,严厉查处制售伪劣食品行为;药监部门负责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和违法分子。

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专项整治方案,根据各自分工,通力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专项整治。工商部门一部分区县局与市场业主签订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有的建立了科、所联动工作机制,有的依靠“市场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卫生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实行整治一票否决制。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根据国办发[XX]15号文件,结合重庆集贸市场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3月8日,市政府召集市工商、公安、税务、卫生、质检、药监、经委、商委、农委、建委等有关部门会议,专题研究贯彻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15号文件的意见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月20日,市政府向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市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下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渝办发[XX]44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分别制定了贯彻意见,印发了文件,明确了各部门的整治任务和职责。部分区、县政府召开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或动员大会,进行统一部署。市工商、公安、税务、卫生、药监、质检等部门分别制定了贯彻意见,下发了文件,召开系统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布置,及时开展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我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从XX年3月至9月,用6个多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今年3月底前为安排部署阶段,主要进行摸底排查,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重点市场名单,制定整治方案,开展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第二阶段,4月至8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各区县(自治县、市)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商品进行集中整治;第三阶段,9月份为检查总结阶段,各地按照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目标,组织力量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的治本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8月1日,由市整规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包叙定主持召开了重庆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专题会议,市整规办主任、市经委主任余远牧、市质监局长孙波、市工商局长金起农、市商委主任王学斯分别就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上半部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打假专项整治、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等工作作了专题汇报。市长包叙定、副市长许忠民、吴家农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上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从9月1日至5日,市整规办和市工商局与市级8个委局分别组织了一次对全市重点整治的集贸市场的督促检查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对重点整治的216个市场进行了督查,并上报了集贸市场。

二、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XX]15号文件提出的十个方面的整治内容和措施,我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实行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按照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严格监管、完善制度、标本兼治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工作。这次专项整治,市政府确定观音桥、朝天门、学田湾、道门口、龙溪、马家岩、西物、渝州、袁家岗、泰兴电脑等10个市场为市级重点市场,各区县确定了216个重点市场,全市重点整治的市场共226个。整治的重点商品是集贸市场内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副产品、重要工农业生产资料、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按照分步推进的要求,XX年4月以前重点开展强化税收征管,整治偷税漏税;春节前后开展了节日商品大检查,重点整治假冒伪劣食品、烟酒等节日商品;春耕期间集中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不法行为,防止坑农事件发生;

四、

五、六月全市组织力量对市级10个重点市场和区县216个重点市场的集中统一整治行动;六月对夏季饮料市场、保健品和药品市场进行整治;七月份对建筑装饰材料、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市场进行整治,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假斗争;

八、九月份建立和完善集贸市场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诚信市场”、“文明市场”活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顿成果,防止反弹和回潮。

(一)认真清查、审核市场主体,严把市场准入关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结合企业、个体工商户XX年度的年检、验照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4.38万余人(次)对各类市场主办单位和市场内的经营主体普遍进行了清理、检查,认真审核其主体资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凡是经营主体资格合法,均按规定办理登记注册、年检,建立“经济户口”管理档案。对全市纳

入整顿范围的1567个交易场所普遍进行了清理,其中办理市场登记证的集贸市场1212个(占77.35%),出租场地或摊位的交易场所256个(占16.34%),将自有或自用场地(或柜台)出租50%以上的商业企业99个(占6.31%);全市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机构1112个,其中进行工商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556个(占50%),进行工商登记并领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146个(占13.13%),“市场管理委员会”及街道办事处、村社等单位410个(占36.87%);全市在集贸市场内的经营者总数为223270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13825户(占95.77%),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各类法人和非法人企业9445户(占4.23%)。通过清理整顿市场主体,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取缔了一批无照经营。共清理市场主体239199户(次),查处“三无企业”52户,变更登记17475户,注销企业1900户,吊销营业执照616户,取缔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摊位7522个,取缔无照经营3640户,共罚款576.63万元。

(二)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在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打假的重点商品是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副产品、农资、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等。据工商、质检、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不完全统计,至8月底止,共出动13万多人(次),检查市场1567个,检查经营户和企业109.84万户(次),查获假伪劣食品330.45吨、种子42.42吨、化肥556.4吨、农药13.95吨、药品2879盒、饮料52012瓶、商标标识及包装242.2万件,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9598万元,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标值911万元,查处案件5469件、结案4349件,其中大要案(50万元以上)39件,捣毁制假窝点612个,共处罚款104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420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分子515人。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如渝中区工商分局查处案值50万元的何某假冒伪劣手机拼装窝点案、梁平县工商局查处42头注水生猪案、开县工商局查获案值10万元的注水牛肉窝点案、涪陵区工商分局查获案值20万元的假冒“老干妈”、“陶华碧”牌豆豉窝点案、沙坪坝区工商分局查获70多辆拼装“力帆”、“新感觉”牌摩托车窝点案、城口县工商局查获案值近10万元的拼装假冒摩托车案、永川工商局查获43吨发霉变质大米案;市质监局在观音桥农贸市场查获案值8万元的云南石屏县豆制品、生产含甲醛次硫酸氢钠的豆腐皮案(1200件)、以及案值54万元、118吨不合格食用油案;沙坪区质监局查获案值69万元无证生产农药案、大足县质监局查获案值50余万元的生产假农药窝点案;市药监局查获标值60万元的销售

假药窝点案、查获无证照无任何冷藏设施非法销售生物制品、血液制品注射液案等,使一大批大要案得到及时查处,涉案人员受到严厉惩处。

同时,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3413件,受理消费者投诉8275件,查处各类案件5023件(其中10万元以下案件4978件,10—50万元案件30件,50—100万元案件3件,100万元以上案件12件),案值12530.65万元,罚没款1376.25万元。

(三)强化质量监管

今年以来,市质检局先后两次组织近郊区县质检局对重点大型集贸市场商品质量、计量器具、定量包装进行了大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5万人次,专项检查白酒、茶叶、调味品、化妆品、棉花及制品、日化产品、熟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饮料、卫生巾等建材、木地板等15种商品,共检查专业市场120个,摊点6618个,检查商品质量30030批次,质量合格24047批次,并将茶叶、肉制品、卫生巾抽查结果在新闻媒体上进行质量公告;对定量包装的饮料、小食品、调味品、酒类、茶叶、米面、冷冻食品、食用植物油、洗涤用品等10大类商品的质量、净含量、标准方法等指标进行了检查,共检查580批次,涉及120家生产企业,70家经营户,合格率达到85.9%;检查农贸市场含有的食品摊位1643个,检查批次1437批,查出含吊白块的食品276批次,数量21.26吨;各区县质监局对生产企业进行清查,查获含吊白块的食品73.77吨,货值47.9万元;对主城区大型建材市场销售的细木工板、强化木地板和石材进行突出检查,抽查641批次、9298户经营户、产品货值1260万元,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795.63万元。质检部门还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对集贸市场计量衡器进行了检查,共检定计量衡器195000台(件),受检率达60%;清理不合格秤支12976台(支)。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制检验,将酱油、食醋、粉丝、饮料、熟肉制品、食用油、化妆品等17种商品确定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重点商品,共强制检验1890批次,其中含吊的块食品强检647批,合格率为71.06%;毛肚产品强检598批,合格率为65.8%;细木工板强检394批,合格率仅为7.6%,并将检测结果在重庆日报上发布质量公告,引起市民强烈反响,促使一些不合格生产企业积极整改,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卫生系统积极加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质量监测,在全市15个区县(市)40个集贸市场开展粮油食品、肉制品、腌腊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30余类商品卫生质量免费监测。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已对5个集贸市场的大米、小食品、蔬菜、酱油等29类食品987件进行了抽样监测,合格率达89.12%。向社会公告了12期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质量。4至8月在全市集贸市场中集中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检查综合市场和批发市场672个,检查

食品经营户13927户,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61户,吊销卫生许可证的4户,查处和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和假冒伪劣食品20吨,取缔集贸市场及周边地区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31个,罚款25.92万元。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分别建立了2—3个食品经营示范市场。

(四)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强化中药材市场监管

市药监局在彻底关闭了南岸区南坪二贸易区药品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取缔非法药品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整治重庆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周边药品经营户,促进中药材市场的规范经营。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印发了《整顿南坪地区药品流通药品流通秩序的通告》,责令无证照药品经营者停止一切非法经营活动,做到撤货、关门、走人、转向。同时,采取由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反复地对城南大道、金山支路、裕佳花园等地区开展重点执法检查与设置联合执勤点蹲点,执法与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专项整治,使违法经营户既无法开门营业也不能暗地经营,并及时查获了一大批违法经营的药品,查封了一批非法药品库房。另外,还发动群众举报,收到24件举报线索,在公安机关配合下,以查户口方式查获了一批设在民宅中的非法药品仓库。通过专项整治,共取缔非法经营、挂靠经营药品户153户,查处违法经营、假劣药品案24件,没收药品标值110万元,罚款56.95万元。

针对国家药监局对重庆中药材市场药材质量抽验,抽检品种95.1%为不合格,以及市场周边设置共40多个未经批准且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库展和经营门店,对中药市场的生顾构成了极大威胁的实际情况,在渝中区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整顿中药材市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以市药品稽查总队、医药监分局、工商、公安、物价、卫生、城管等部门为主体的联合执法队伍武艺中药材市场衣周边经营门店的专项整治工作,发布了整治通告,对市场内的药材经营户重新登记,组织360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上岗业务培训,对165户经营户核发了《重庆中药材市场准入证》,建立了《违法违规记录》,药监分局在市场内设立办公室,加大了监管力度。取消了市场周边21户经营药品的资格,对3家医疗器械、24家保健食品经营门店加强了监督检查,严查超范围经营药品行为。通过专项整治,共取缔非法经营户3户,查处违法违规经营44起,没收违规经营和伪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性保健用品488种,价值11万元;查封无证经营的药品库房7个,货值130余万元。经国家药监局XX年抽检,其抽检药材品种合格率由4.9%上升到67.5%,超范围经营中西成药得到有效遏制;95%的药材使用了物价局统一标价签,从业人员佩证上岗,经营秩序有所

好转。

(五)开展市场税收专项检查,强化税收征管

市国税、地税机关按照国办发[XX]15号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XX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集贸市场税收专项整治。全市国税系统对在集贸市场的经营户办理国税登记的有133934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116754户,实行建帐征收的9865户。对109279户进入集贸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纳税人进行了税收检查,发现有问题户13101户,查补税款1672.94万元,加收滞纳金28.34万元,罚款163.28万元,调整双定户29198户。全市地税系统将年纳税额在300万元以上的集贸市场所有经营户、以批发为主的批发市场所有经营户、其他集贸市场中的经营大户列入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检查:一是双定户实际经营额超过税务机关核定定额的20%不主动申报的;二是建帐业户设置虚假帐户、帐实不符、隐瞒收入、虚假申报的;三是应建帐业户不按规定建帐的;四是发票使用违反管理规定的;五是未办理税务登记,没有纳入税务管理的。通过两个多月的清理检查,共清理出漏征漏管户12684余户,补税及滞纳金罚款共693万余元。同时,还从五个方面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一是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国税、地税统一行动,形成合力;二是全面调整定额,调整定额户79238户,平均提高业户税负水平20.81%;三是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四是坚持查帐征收,积极推进业户建帐工作,对5688户纳税进行了建帐整治;五是大力推行“银税一体化”,对实行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银行划转税款,既为11万余个体工商户提供了便利,简化了办税程序,也保证了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实现,加大了对偷逃税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开展市场治安整治,净化市场治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我市公安机关对纳入管理的1412个集贸市场,建立了756个市场治安室(警务室),朝天门等大型批发市场设置了治安派出所,全市共有市场治安工作人员6744人,其中公安民警1034名,工商干部1782人,联防队员1385人,保安1167人,市场治安员1376人,为强化市场治安管理奠定了基础。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与工商、税务、质检、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联合行动,认真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坑蒙拐骗、偷盗扒窃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肉霸”、“菜霸”、“鱼霸”等违法分子依法惩处,共查处欺行霸市案件158件,处理捣毁“菜霸”、“肉霸”、“鱼霸”团伙42个,“市霸”人员158人;截至8月底止,共破获发生在集贸市场及周边的刑事案件166

2件,破案1170件,破案率为70%;查处治安案件2958件,调解治安纠纷9898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887人,其中逮捕482人,刑事拘留698人,治安拘留3195人,警告787人,罚款1689人,为群众和经营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69万余元。在对全国重点市场观音桥农贸市场的治安整治行动中,捉获违法犯罪人员19人,其中逮捕6人,刑事拘留1人,治安拘留4人。尤其是一举捣毁了以谢靖为首的6人牛油垄断经营团伙,查清了他们欺行霸市、敲诈勒索、行凶斗殴的犯罪事实,并将其逮捕法办之后,对违法犯罪分子震慑极大,该市场内的治安问题迅速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较整顿前下降了68.9%。经过整治,86%的经营户认为市场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对市场治安的满意率在90%以上。北碚区公安分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摧毁了以王兴强为首的8人地恶团伙。该团伙以武力为后盾,在北碚城区开屠宰场强买强卖,垄断生猪屠宰和销售,经营户因拒绝在其开设的屠宰场买肉而多次被殴打至伤,严重扰乱了肉食品市场秩序。王兴强等6人因强迫经营罪被刑事拘留之后,使北碚城区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在专项整治中,全市公安机关在加强市场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同时,协同工商、文化、出版等部门,清理美容美发、书摊、电子游戏室、网吧等经营场所18407个,收缴黄色淫秽等非法出版物品49683件。为了切实抓好市场治安防范工作,本着边整整治边建章立制的精神,修改制定了《市场治安(警务)室工作职责》、《值班巡逻制度》、《安全防范措施》、《消防人员岗位职责》、《按处警规定》,使市场治安管理有章可循。督促有条件的大型集贸市场中的重点部位增设电视监控设备,组织市场保安人员、城市低保巡逻队员加强对市场及周边的巡逻防范。根据市场发案特点和市场货运流量,及时调整力量加强巡逻,捉拿偷盗、扒窃、敲诈勒索等现行违法犯罪分子,加强防火安全,做到“打、防、管、控”并举,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三、制定的措施及建章立制情况

(一)为了保证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达到国务院提出的预期目标,切实取得成效,我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分类指导。各区县(自治县、市)分别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存在的不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对全市确定的10个重点市场和各区县确定的216个重点市场,重点抓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依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制度不完善、消防安全不合格、管理跟不上的市场,重点抓规范;注重对经营户的教育和消防安全的整改。坚持打击与防范、整顿与规范相结合,边查处边整改,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治本的长效监管机制。

2.开展大规模的全市集中统一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声势和高压态势。四月份和五月份已分别组

织了一次集中统一行动,以及食品卫生检查和药品市场、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的集中统一行动和联合执法,收到明显效果。

3.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整治期间组织检查组,采取抽查、明察暗访、行评代表评议等形式,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3月底4月初,市工商局由七位领导率领7个督查组分片到40个区县(自治县、市)检查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9月2日至4日,市工商局组织2个督查组分别对10个重点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市级有关部门也分别组织了督查活动。

4.加强舆论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市场有线广播,广泛宣传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意义、成效,查处的典型案件,使广大人民群众、经营者积极支持专项整治工作,以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5.强化政府责任制,狠抓落实。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工商牵头,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切实负责,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统一的整治方案,根据各自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市、区县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或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专项整治情况和信息。如国务院七部委检查组来渝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和这次全市专项督查工作,各部门都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市工商局整顿办报送,便于整理全市综合材料。

6.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专项整治中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了案件指导、督办制度,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线索,坚决查处影响恶劣、违法性质严重的大要案件和典型案件。在专项整治中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执法腐败行为。

(二)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整顿促规范,边查处边规范,不断强化对集贸市场的监管。在全市集贸市场中,普遍建立和完善了以下监管制度:

1.市场准入制度。根据《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规定,所有市场(包括招商商场)须经市、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工商分(县)局登记注册后方可开业。进入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工商所按经济区域建立计算机管理的“经济户口”;坚决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

2.完善和推进市场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局所两级市场巡查制度,工商所按经济区域建立若干巡查组,分(县)局巡查队与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结合,不定期地对各工商所和重点市场巡查。

3.农贸市场普

遍建立肉食品、粮食进销台帐制度和食品卫生监督员派驻制。猪、牛、羊肉销售必须有“两章一证”,否则不准入市;对进货及销售情况建立每日记帐的台帐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集贸市场和大型批发市场由卫生局实施卫生监督员派驻制。

4.先行赔偿制度。消费者买到注水肉、病死肉或短斤少两,可在“市场监督岗”向管理人员投诉,市场开办者实行先行补偿或退赔,再由工商所依法对业户进行处理。这项制度已纳入全市工商企业信用工程,在有条件的专业市场中推广开来。

5.建立市场预警制度。对违规市场由区(县)局挂黄牌警告,并登记备案。

6.建立商品销售索证制度。商品交易市场普遍推广使用了“商品信誉卡”或销售凭证(购货单),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可在规定时间内退换,大正商场、港渝广场等市场向消费者公开承诺:“买到假货包退赔”以加强信用监管。

7.不良经营行为警示制。对集贸市场经营户违法违章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建立《违章违法案件登记簿》,记入经济户口档案;对违规者黄牌警告,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经销假冒伪劣食品者予以重处。按照市政府“食品卫生一次违规,终身出局”的要求,市整顿办、市卫生局、市工商局等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由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发布后执行。

8.建立市场业主自律管理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市)根据各自实际认真学习、推广了渝中区在市场业主中建立“商品交易市场协会”的经验,合川市、江津市等地区陆续成立了“商品交易市场协会”或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了市场业主自律管理的作用。

9.经营户责任书制度。工商所与市场经营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将经营户应履行的义务,享有的权利、销售的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承诺及违规责任等逐项列明,双方签字,并存入“经济户口”档案。

10.建立和完善市场商品质量监测和市场食品污染物监测制。由市质监局不定期地对进入市场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检,并将抽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告。由市卫生监督所对集贸市场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畜禽肉中兽药、抗生素、有害添加剂残留及调味品、大米等渗入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情况定期发布公告,以引导消费。

11.市场评比制度。进一步完善每两年一次全市文明市场、每年一次的区(县)文明市场、放心消费市场评比制度和一年一度的“双文明个体工商户”、“信得过摊户”评选活动,逐步建立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信用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8月1日市长包叙定在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第16篇:专项整治工作报告

专项整治工作报告

篇1

一、组织领导及部署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积极推动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对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全市统一领导,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市政府成立了以包叙定市长为组长、许忠民、吴家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经委主任兼任整规办主任),负责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日常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成立了由区县(自治县、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精干的日常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为了加强对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在市整规领导小组的领导之下,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检局、市药监局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或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专门工作班子,负责本地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会同市经委、市公安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检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商委、市农委、市建委等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查处,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措施和制度;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集贸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盗窃、扒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治安防范机构,维护好市场治安秩序;税务机关负责集贸市场税收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建立科学的市场税收征管机制;质检部门负责商品的质量监管执法和打假,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加强对强制检验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对集贸市场各类食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及卫生安全性评价鉴定,严厉查处制售伪劣食品行为;药监部门负责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和违法分子。

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专项整治方案,根据各自分工,通力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专项整治。工商部门一部分区县局与市场业主签订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有的建立了科、所联动工作机制,有的依靠“市场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卫生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实行整治一票否决制。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根据国办发[xx]15号文件,结合重庆集贸市场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3月8日,市政府召集市工商、公安、税务、卫生、质检、药监、经委、商委、农委、建委等有关部门会议,专题研究贯彻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15号文件的意见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3月20日,市政府向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市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下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渝办发[xx]44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分别制定了贯彻意见,印发了文件,明确了各部门的整治任务和职责。部分区、县政府召开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或动员大会,进行统一部署。市工商、公安、税务、卫生、药监、质检等部门分别制定了贯彻意见,下发了文件,召开系统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布置,及时开展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我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从xx年3月至9月,用6个多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今年3月底前为安排部署阶段,主要进行摸底排查,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重点市场名单,制定整治方案,开展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第二阶段,4月至8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各区县(自治县、市)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商品进行集中整治;第三阶段,9月份为检查总结阶段,各地按照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目标,组织力量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的治本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8月1日,由市整规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包叙定主持召开了重庆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专题会议,市整规办主任、市经委主任余远牧、市质监局长孙波、市工商局长金起农、市商委主任王学斯分别就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上半部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打假专项整治、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等工作作了专题汇报。市长包叙定、副市长许忠民、吴家农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肯定了上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从9月1日至5日,市整规办和市工商局与市级8个委局分别组织了一次对全市重点整治的集贸市场的督促检查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对重点整治的216个市场进行了督查,并上报了集贸市场。

二、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xx]15号文件提出的十个方面的整治内容和措施,我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实行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按照全面检查、突出重点、严格监管、完善制度、标本兼治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工作。这次专项整治,市政府确定观音桥、朝天门、学田湾、道门口、龙溪、马家岩、西物、渝州、袁家岗、泰兴电脑等10个市场为市级重点市场,各区县确定了216个重点市场,全市重点整治的市场共226个。整治的重点商品是集贸市场内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副产品、重要工农业生产资料、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按照分步推进的要求,xx年4月以前重点开展强化税收征管,整治偷税漏税;春节前后开展了节日商品大检查,重点整治假冒伪劣食品、烟酒等节日商品;春耕期间集中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不法行为,防止坑农事件发生;四、五、六月全市组织力量对市级10个重点市场和区县216个重点市场的集中统一整治行动;六月对夏季饮料市场、保健品和药品市场进行整治;七月份对建筑装饰材料、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市场进行整治,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假斗争;八、九月份建立和完善集贸市场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诚信市场”、“文明市场”活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顿成果,防止反弹和回潮。

(一)认真清查、审核市场主体,严把市场准入关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结合企业、个体工商户xx年度的年检、验照工作,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4.38万余人(次)对各类市场主办单位和市场内的经营主体普遍进行了清理、检查,认真审核其主体资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凡是经营主体资格合法,均按规定办理登记注册、年检,建立“经济户口”管理档案。对全市纳

入整顿范围的1567个交易场所普遍进行了清理,其中办理市场登记证的集贸市场1212个(占77.35%),出租场地或摊位的交易场所256个(占16.34%),将自有或自用场地(或柜台)出租50%以上的商业企业99个(占6.31%);全市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机构1112个,其中进行工商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556个(占50%),进行工商登记并领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146个(占13.13%),“市场管理委员会”及街道办事处、村社等单位410个(占36.87%);全市在集贸市场内的经营者总数为223270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13825户(占95.77%),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各类法人和非法人企业9445户(占4.23%)。通过清理整顿市场主体,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取缔了一批无照经营。共清理市场主体239199户(次),查处“三无企业”52户,变更登记17475户,注销企业1900户,吊销营业执照616户,取缔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摊位7522个,取缔无照经营3640户,共罚款576.63万元。

(二)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在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打假的重点商品是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副产品、农资、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等。据工商、质检、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不完全统计,至8月底止,共出动13万多人(次),检查市场1567个,检查经营户和企业109.84万户(次),查获假伪劣食品330.45吨、种子42.42吨、化肥556.4吨、农药13.95吨、药品2879盒、饮料52012瓶、商标标识及包装242.2万件,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9598万元,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标值911万元,查处案件5469件、结案4349件,其中大要案(50万元以上)39件,捣毁制假窝点612个,共处罚款104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420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分子515人。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如渝中区工商分局查处案值50万元的何某假冒伪劣手机拼装窝点案、梁平县工商局查处42头注水生猪案、开县工商局查获案值10万元的注水牛肉窝点案、涪陵区工商分局查获案值20万元的假冒“老干妈”、“陶华碧”牌豆豉窝点案、沙坪坝区工商分局查获70多辆拼装“力帆”、“新感觉”牌摩托车窝点案、城口县工商局查获案值近10万元的拼装假冒摩托车案、永川工商局查获43吨发霉变质大米案;市质监局在观音桥农贸市场查获案值8万元的云南石屏县豆制品、生产含甲醛次硫酸氢钠的豆腐皮案(1200件)、以及案值54万元、118吨不合格食用油案;沙坪区质监局查获案值69万元无证生产农药案、大足县质监局查获案值50余万元的生产假农药窝点案;市药监局查获标值60万元的销售

假药窝点案、查获无证照无任何冷藏设施非法销售生物制品、血液制品注射液案等,使一大批大要案得到及时查处,涉案人员受到严厉惩处。

同时,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3413件,受理消费者投诉8275件,查处各类案件5023件(其中10万元以下案件4978件,10—50万元案件30件,50—100万元案件3件,100万元以上案件12件),案值12530.65万元,罚没款1376.25万元。

(三)强化质量监管

今年以来,市质检局先后两次组织近郊区县质检局对重点大型集贸市场商品质量、计量器具、定量包装进行了大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5万人次,专项检查白酒、茶叶、调味品、化妆品、棉花及制品、日化产品、熟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饮料、卫生巾等建材、木地板等15种商品,共检查专业市场120个,摊点6618个,检查商品质量30030批次,质量合格24047批次,并将茶叶、肉制品、卫生巾抽查结果在新闻媒体上进行质量公告;对定量包装的饮料、小食品、调味品、酒类、茶叶、米面、冷冻食品、食用植物油、洗涤用品等10大类商品的质量、净含量、标准方法等指标进行了检查,共检查580批次,涉及120家生产企业,70家经营户,合格率达到85.9%;检查农贸市场含有的食品摊位1643个,检查批次1437批,查出含吊白块的食品276批次,数量21.26吨;各区县质监局对生产企业进行清查,查获含吊白块的食品73.77吨,货值47.9万元;对主城区大型建材市场销售的细木工板、强化木地板和石材进行突出检查,抽查641批次、9298户经营户、产品货值1260万元,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795.63万元。质检部门还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对集贸市场计量衡器进行了检查,共检定计量衡器195000台(件),受检率达60%;清理不合格秤支12976台(支)。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制检验,将酱油、食醋、粉丝、饮料、熟肉制品、食用油、化妆品等17种商品确定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重点商品,共强制检验1890批次,其中含吊的块食品强检647批,合格率为71.06%;毛肚产品强检598批,合格率为65.8%;细木工板强检394批,合格率仅为7.6%,并将检测结果在重庆日报上发布质量公告,引起市民强烈反响,促使一些不合格生产企业积极整改,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卫生系统积极加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质量监测,在全市15个区县(市)40个集贸市场开展粮油食品、肉制品、腌腊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30余类商品卫生质量免费监测。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已对5个集贸市场的大米、小食品、蔬菜、酱油等29类食品987件进行了抽样监测,合格率达89.12%。向社会公告了12期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质量。4至8月在全市集贸市场中集中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检查综合市场和批发市场672个,检查食品经营户13927户,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61户,吊销卫生许可证的4户,查处和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和假冒伪劣食品20吨,取缔集贸市场及周边地区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31个,罚款25.92万元。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分别建立了2—3个食品经营示范市场。

(四)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强化中药材市场监管市药监局在彻底关闭了南岸区南坪二贸易区药品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取缔非法药品经营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整治重庆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周边药品经营户,促进中药材市场的规范经营。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印发了《整顿南坪地区药品流通药品流通秩序的通告》,责令无证照药品经营者停止一切非法经营活动,做到撤货、关门、走人、转向。同时,采取由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反复地对城南大道、金山支路、裕佳花园等地区开展重点执法检查与设置联合执勤点蹲点,执法与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专项整治,使违法经营户既无法开门营业也不能暗地经营,并及时查获了一大批违法经营的药品,查封了一批非法药品库房。另外,还发动群众举报,收到24件举报线索,在公安机关配合下,以查户口方式查获了一批设在民宅中的非法药品仓库。通过专项整治,共取缔非法经营、挂靠经营药品户153户,查处违法经营、假劣药品案24件,没收药品标值110万元,罚款56.95万元。

针对国家药监局对重庆中药材市场药材质量抽验,抽检品种95.1%为不合格,以及市场周边设置共40多个未经批准且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库展和经营门店,对中药市场的生顾构成了极大威胁的实际情况,在渝中区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整顿中药材市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以市药品稽查总队、医药监分局、工商、公安、物价、卫生、城管等部门为主体的联合执法队伍武艺中药材市场衣周边经营门店的专项整治工作,发布了整治通告,对市场内的药材经营户重新登记,组织360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上岗业务培训,对165户经营户核发了《重庆中药材市场准入证》,建立了《违法违规记录》,药监分局在市场内设立办公室,加大了监管力度。取消了市场周边21户经营药品的资格,对3家医疗器械、24家保健食品经营门店加强了监督检查,严查超范围经营药品行为。通过专项整治,共取缔非法经营户3户,查处违法违规经营44起,没收违规经营和伪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性保健用品488种,价值11万元;查封无证经营的药品库房7个,货值130余万元。经国家药监局xx年抽检,其抽检药材品种合格率由4.9%上升到67.5%,超范围经营中西成药得到有效遏制;95%的药材使用了物价局统一标价签,从业人员佩证上岗,经营秩序有所好转。

(五)开展市场税收专项检查,强化税收征管市国税、地税机关按照国办发[xx]15号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xx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集贸市场税收专项整治。全市国税系统对在集贸市场的经营户办理国税登记的有133934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116754户,实行建帐征收的9865户。对109279户进入集贸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纳税人进行了税收检查,发现有问题户13101户,查补税款1672.94万元,加收滞纳金28.34万元,罚款163.28万元,调整双定户29198户。全市地税系统将年纳税额在300万元以上的集贸市场所有经营户、以批发为主的批发市场所有经营户、其他集贸市场中的经营大户列入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检查:一是双定户实际经营额超过税务机关核定定额的20%不主动申报的;二是建帐业户设置虚假帐户、帐实不符、隐瞒收入、虚假申报的;三是应建帐业户不按规定建帐的;四是发票使用违反管理规定的;五是未办理税务登记,没有纳入税务管理的。通过两个多月的清理检查,共清理出漏征漏管户12684余户,补税及滞纳金罚款共693万余元。同时,还从五个方面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一是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国税、地税统一行动,形成合力;二是全面调整定额,调整定额户79238户,平均提高业户税负水平20.81%;三是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四是坚持查帐征收,积极推进业户建帐工作,对5688户纳税进行了建帐整治;五是大力推行“银税一体化”,对实行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银行划转税款,既为11万余个体工商户提供了便利,简化了办税程序,也保证了税务机关重点稽查的实现,加大了对偷逃税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开展市场治安整治,净化市场治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我市公安机关对纳入管理的1412个集贸市场,建立了756个市场治安室(警务室),朝天门等大型批发市场设置了治安派出所,全市共有市场治安工作人员6744人,其中公安民警1034名,工商干部1782人,联防队员1385人,保安1167人,市场治安员1376人,为强化市场治安管理奠定了基础。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与工商、税务、质检、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联合行动,认真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坑蒙拐骗、偷盗扒窃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肉霸”、“菜霸”、“鱼霸”等违法分子依法惩处,共查处欺行霸市案件158件,处理捣毁“菜霸”、“肉霸”、“鱼霸”团伙42个,“市霸”人员158人;截至8月底止,共破获发生在集贸市场及周边的刑事案件1662件,破案1170件,破案率为70%;查处治安案件2958件,调解治安纠纷9898件,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887人,其中逮捕482人,刑事拘留698人,治安拘留3195人,警告787人,罚款1689人,为群众和经营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69万余元。在对全国重点市场观音桥农贸市场的治安整治行动中,捉获违法犯罪人员19人,其中逮捕6人,刑事拘留1人,治安拘留4人。尤其是一举捣毁了以谢靖为首的6人牛油垄断经营团伙,查清了他们欺行霸市、敲诈勒索、行凶斗殴的犯罪事实,并将其逮捕法办之后,对违法犯罪分子震慑极大,该市场内的治安问题迅速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较整顿前下降了68.9%。经过整治,86%的经营户认为市场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对市场治安的满意率在90%以上。北碚区公安分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摧毁了以王兴强为首的8人地恶团伙。该团伙以武力为后盾,在北碚城区开屠宰场强买强卖,垄断生猪屠宰和销售,经营户因拒绝在其开设的屠宰场买肉而多次被殴打至伤,严重扰乱了肉食品市场秩序。王兴强等6人因强迫经营罪被刑事拘留之后,使北碚城区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在专项整治中,全市公安机关在加强市场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同时,协同工商、文化、出版等部门,清理美容美发、书摊、电子游戏室、网吧等经营场所18407个,收缴黄色淫秽等非法出版物品49683件。为了切实抓好市场治安防范工作,本着边整整治边建章立制的精神,修改制定了《市场治安(警务)室工作职责》、《值班巡逻制度》、《安全防范措施》、《消防人员岗位职责》、《按处警规定》,使市场治安管理有章可循。督促有条件的大型集贸市场中的重点部位增设电视监控设备,组织市场保安人员、城市低保巡逻队员加强对市场及周边的巡逻防范。根据市场发案特点和市场货运流量,及时调整力量加强巡逻,捉拿偷盗、扒窃、敲诈勒索等现行违法犯罪分子,加强防火安全,做到“打、防、管、控”并举,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三、制定的措施及建章立制情况

(一)为了保证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达到国务院提出的预期目标,切实取得成效,我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分类指导。各区县(自治县、市)分别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存在的不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对全市确定的10个重点市场和各区县确定的216个重点市场,重点抓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依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制度不完善、消防安全不合格、管理跟不上的市场,重点抓规范;注重对经营户的教育和消防安全的整改。坚持打击与防范、整顿与规范相结合,边查处边整改,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治本的长效监管机制。

2.开展大规模的全市集中统一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声势和高压态势。四月份和五月份已分别组织了一次集中统一行动,以及食品卫生检查和药品市场、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的集中统一行动和联合执法,收到明显效果。

3.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各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整治期间组织检查组,采取抽查、明察暗访、行评代表评议等形式,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3月底4月初,市工商局由七位领导率领7个督查组分片到40个区县(自治县、市)检查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9月2日至4日,市工商局组织2个督查组分别对10个重点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市级有关部门也分别组织了督查活动。

4.加强舆论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市场有线广播,广泛宣传集贸市场专项整治的意义、成效,查处的典型案件,使广大人民群众、经营者积极支持专项整治工作,以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5.强化政府责任制,狠抓落实。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工商牵头,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方针,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切实负责,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全市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统一的整治方案,根据各自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市、区县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或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专项整治情况和信息。如国务院七部委检查组来渝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和这次全市专项督查工作,各部门都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市工商局整顿办报送,便于整理全市综合材料。

6.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专项整治中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了案件指导、督办制度,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线索,坚决查处影响恶劣、违法性质严重的大要案件和典型案件。在专项整治中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执法腐败行为。

(二)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整顿促规范,边查处边规范,不断强化对集贸市场的监管。在全市集贸市场中,普遍建立和完善了以下监管制度:

1.市场准入制度。根据《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规定,所有市场(包括招商商场)须经市、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工商分(县)局登记注册后方可开业。进入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工商所按经济区域建立计算机管理的“经济户口”;坚决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

2.完善和推进市场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局所两级市场巡查制度,工商所按经济区域建立若干巡查组,分(县)局巡查队与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结合,不定期地对各工商所和重点市场巡查。

3.农贸市场普遍建立肉食品、粮食进销台帐制度和食品卫生监督员派驻制。猪、牛、羊肉销售必须有“两章一证”,否则不准入市;对进货及销售情况建立每日记帐的台帐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集贸市场和大型批发市场由卫生局实施卫生监督员派驻制。

4.先行赔偿制度。消费者买到注水肉、病死肉或短斤少两,可在“市场监督岗”向管理人员投诉,市场开办者实行先行补偿或退赔,再由工商所依法对业户进行处理。这项制度已纳入全市工商企业信用工程,在有条件的专业市场中推广开来。

5.建立市场预警制度。对违规市场由区(县)局挂黄牌警告,并登记备案。

6.建立商品销售索证制度。商品交易市场普遍推广使用了“商品信誉卡”或销售凭证(购货单),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可在规定时间内退换,大正商场、港渝广场等市场向消费者公开承诺:“买到假货包退赔”以加强信用监管。

7.不良经营行为警示制。对集贸市场经营户违法违章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建立《违章违法案件登记簿》,记入经济户口档案;对违规者黄牌警告,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经销假冒伪劣食品者予以重处。按照市政府“食品卫生一次违规,终身出局”的要求,市整顿办、市卫生局、市工商局等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由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发布后执行。

8.建立市场业主自律管理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市)根据各自实际认真学习、推广了渝中区在市场业主中建立“商品交易市场协会”的经验,合川市、江津市等地区陆续成立了“商品交易市场协会”或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了市场业主自律管理的作用。

9.经营户责任书制度。工商所与市场经营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将经营户应履行的义务,享有的权利、销售的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承诺及违规责任等逐项列明,双方签字,并存入“经济户口”档案。

10.建立和完善市场商品质量监测和市场食品污染物监测制。由市质监局不定期地对进入市场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检,并将抽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告。由市卫生监督所对集贸市场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畜禽肉中兽药、抗生素、有害添加剂残留及调味品、大米等渗入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情况定期发布公告,以引导消费。

11.市场评比制度。进一步完善每两年一次全市文明市场、每年一次的区(县)文明市场、放心消费市场评比制度和一年一度的“双文明个体工商户”、“信得过摊户”评选活动,逐步建立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信用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8月1日市长包叙定在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篇2

xxx领导:

按照《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好专项整治活动的文件精神,确保活动能够取得实效,我单位迅速组织职工召开了专题会议,指定了专人负责,制定了活动措施,提出了活动要求,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整治”的通知》文件精神,指挥部领导在第一时间内组织班子成员和各车间、部室主要负责人召开了学习宣传会议,要求各车间积极配合好此次活动,切实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宗旨出发,抓好各项运输管理工作,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交班会、点名学习会、飞信等平台在职工群众中认真传达“百日安全整治”活动的要求和精神,争取让每位职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清楚此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二、成立组织,制定措施

为确保活动效果,指挥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范围,制定了相应的活动措施。一是运转、检修车间按照活动要求制定了“百日安全整治”的推进计划同时更换了日常业务学习内容,组织乘务员学习典型的人生伤害事故案例、各岗位作业标准和近期一段时间音视频分析出来的违章违纪问题。二是深化人身安全专项整治,通过以“x.xx”职工责任轻伤事故惨痛教训为戒,警示员工牢固树立“违章

就是违法、违章就是犯罪”的观念,并于x月xx日在指挥部会议室组织两车间召开了人身安全专项整治的反思会,深挖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弊病,确保自身安全。而且运管干部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期间每周下现场检查劳动安全关键环节不得少于2次,加大对员工作业中存在简化作业、有章不循、违章蛮干等现象的检查考核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此同时指挥部要求运转车间要重点抓好乘务人员的侯班检查力度,对乘务人员进行大局意识的思想教育以及在行车过程中遇非正常情况后的信息反馈的教育,保证行车安全。三是检修车间以机车质量、人身作业安全及机车关键部位的检查作为重点,加大机车出入库检查力度,防止机车重点部位的故障发生;同时认真执行好“月度故障分析”制度,根据临修票进行查找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三、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活动期间,经过指挥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百日安全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个别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个别乘务员仍然存在站场内穿越线路时不执行制度、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到位等情况。今后指挥部将进一步加大职工的日常业务教育力度,强化运管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按照活动要求,我指挥部评选了安全班组一名(x、x),并要求他们在今后的行车工作中严于律己,完成好每次运输生产任务。

四、确定重点,积极整改

为确保四季度的安全运输工作,我单位将继续保持好的方面,积极整改存在的不足,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一、积极改进安全工作方法,把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坚持走出去深入现场,树立危机意识,强化执行力,大力倡导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具有前瞻性、预防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二、继续加强职工日常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战斗、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以适应现代化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

三、抓好机车质量与日常保养工作。

做好中修修竣后机车整备检查环节的卡控,全面细致检查机车,特别是加强对走行部、大部件如齿轮箱的检测检查,发现异状及时反馈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行车安全的质量隐患。四、加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把“人身安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促进单位的全面建设。

此汇报。

xxxx年x月xx日

篇3

为规范我县土地资源管理和城镇建设,严格落实土地违法违规整治工作任务,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解决遗留问题的原则,规范我县土地资源管理和城镇建设,按照甘办函【20xx】73号《关于印发州集中开展土地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对我县县城规划区、镇规划区、镇规划区、公路沿线用地进行了土地乱象专项整治,现将具体阶段性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顺利实施土地乱象整治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早着手、早整改、早处理、早到位的工作原则。我局按照州级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起草我县土地土地乱象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政府分管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了专人对此次工作逐一摸排核查,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确保把此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宣传动员阶段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对涉及乡镇开展了土地乱象整治宣传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土地执法氛围,坚定整治土地乱象的信心和决心,牢固树立依法管地用地意识,为专项整治行动造势助威。

三、摸底调查阶段

(一)县城规划区域调查情况。针对20xx至20xx新增建设用地、从至加油站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出新增建设用地27宗。临时用地70宗,目前已对新增的27宗用地审批情况进行了公示;对影响公路路基临时搭建、影响国道建设临时搭建进行了拆除,现已拆除40宗。

(二)镇规划区调查的情况。镇因历史遗留问题、灾后重建等诸多因素,调查情况复杂多样,存在的问题:土地私下买卖、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一户多宅、未批先建等,经过调查了解:

1、因8.28.8.31地震,水资源严重受损,村、村民无法正常生活,被迫买地搬迁至坝区。(33户)另:外乡迁入镇的4户共37户;

2、镇农户共252户,按照政策修建的民居接待房共181户,另71户都存在住改商情况(均为公路沿线)

3、一户多宅情况较为严重,因历史遗留问题,老百姓法律意识薄弱。

4、因8.28,8.31地震,整个镇都是灾后重建的新房,都存在未批先建情况。

5、镇涉及户数多、范围广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镇规划区调查情况。镇规划区调查出未批先建临时用地6宗,均未办理过任何用地手续,土地来源为租用,均为临时搭建的超市、小卖部。

四、执法难度

1、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执法难度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不够。

2、镇土地买卖界定,定性难度大,如:土地买卖中既涉及宅基地和房屋,又涉及耕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的买卖。

3、未批先建违法性质难以确认。均为灾后重建

4、对违法用地进行规范后,再具体办证,明确产权时有难度,被规范的违规用地因缺少相应要件,在进行产权登记时无法被系统录入,建议在全州层面进行统一安排。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我局已向县委政府上报了初步土地乱象专项整治方案,目前该方案处于待定。

二、继续加强教育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环境。三、依法处罚,依法补办手续,依法规范。

四、是坚持人性化执法。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以法慑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典故启发人,立足方法手段创新、立足事前事中防范、立足群策群力群治、立足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信访,降低土地违法案件发案率,力争将违法现象消灭为零。

第17篇:民主生活会专项工作报告

民主生活会专项工作报告

民主生活会专项工作报告

根据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经市第六督导组同意,我单位于8月13日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6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车红斌、市人大副主任沙达提·瓦依提以及第六督导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进行指导。会议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结合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及工作实际,对政治坚强及“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查摆,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总体看,专题民主生活会贯穿整风精神,既严肃认真,又气氛热烈,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加油鼓劲的目的。现将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民主生活会

会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会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xxxx乡在前期集中学习29天、50次的基础上,又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对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相关要求。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及地、市委(扩大)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兰考和呼图壁县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坚定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开展好民主生活会的信心。

二是聚焦“四风”,广泛征求意见。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通过上门走访、面对面谈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各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191条,经梳理归纳合并为139条,其中涉及政治坚强和“四风”方面的107条,民生类的32条,其他类的0条。

三是深入查摆,撰写对照材料。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乡班子成员坚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把“个人找、群众提、相互帮”结合起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征求意见查摆问题83条,其中,政治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意见建议67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面意见建议16条。针对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查找出来的问题,乡党委先后召开8次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分析班子问题,共同会诊班子成员个人问题,并按照分类“梳辫子”、具体问题“到事、到人”的要求,班子认领问题21条,班子成员个人认领问题34条。召开8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照材料撰写工作,确定框架结构。对照检查材料初稿形成后,召开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班子成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乡党委书记亲自逐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达不到要求的退回重写。目前,xxxx乡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累计修改了9次,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普遍修改8次以上。

四是反复谈心,确保谈通谈透。按照“四必谈”的要求,乡党委从6月初就安排了谈心谈话活动。乡主要领导分别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交心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主要负责人谈心谈问题、谈深层次矛盾、谈思想障碍、谈差距不足,做到了不回避、不遮掩。截至目前,乡班子集体谈心3次,班子成员之间普遍谈心4轮以上,与分管科室及单位负责人和其他人员谈心合计20余人次。通过反复谈心谈话,每个班子成员都相互提出了至少2条辣味十足的批评意见。班子成员们在谈心谈话中有争论、有反复,但最后都形成了共识,做好了开展批评和接受批评的思想准备。

会议由乡党委书记贾xxxx同志主持,会议的议程:

8月12日16:00(北京时间)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重要批示、讲话精神,特别是认真学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在兰考县调研和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张春贤书记在昌吉州呼图壁县调研指导时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对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相关要求。

8月13日9:00——13:00(北京时间)

1、介绍参会领导和人员,明确会议主题和要求,通报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情况;

2、贾xxxx同志代表班子作对照检查,其他班子成员补充;

3、贾xxxx、保拉提·马里克、吾热孜别克·塔依尔、卢友涛、蒋恩丽、王晓梅等同志依次开展自我批评,并接受班子其他成员批评。

4、哈密市第六督导组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点评;

5、联系点领导沙达提·瓦依提同志作重要讲话;

6、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车红斌作重要讲话;

7、乡党委书记作会议小结,并代表乡领导班子作表态发言。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xxxx乡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说,xxxx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的班子,是一个务实的班子,是一个干事创业的班子。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

(一)政治上不够坚强方面:

1、政治坚定性不够强。党委班子对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把新疆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大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要求理解不深、落实不够,对持有宗教极端思想人员教育管控办法不多。班子成员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斗争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用不够,说的多、做的少,抓落实和督促指导不到位。如,党委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系不够完善,发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维稳巡逻意识还不够突出,信息员队伍、楼栋长、十户长的管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惠泽园小区、园艺场、恒顺、南戈壁、恰堡开发区等维稳薄弱单位的督查检查措施落实仍存在盲点。又如,近5年来,共有58户160余人以探亲、做生意、劳务输出等为由出境到哈萨克斯坦,今年有7户返回,针对这些出境返回人员及准备出境人员的思想动态,活动轨迹,班子没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分析研判,对出境返回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思想教育,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特别是新疆当前处于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三期叠加”的严峻性认识不足,维稳忧患意识、敏锐性不强。如,班子成员没有深刻理解市委黄书记在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到的“全市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地方、无关的部门、无关的人”的观念,总认为xxxx乡大部分居民在山区,信息闭塞,即使搬迁下来的牧民也比较集中,离市区较远,属于纯哈萨克族牧业乡,流动人口少、本民族宗教氛围比较淡,近10年来没有出过大事,现在也一样“不会出事、不会出大事”的侥幸心理,只抓过年过节、“七·五”等关键时期的维稳巡逻、检查,放松了对平时维稳工作的落实、检查,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系统学习和研究不够,宗教政策不熟悉,不能明确界定非法宗教活动的26种表现形式,对广大信教群众宣传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对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应用判断能力弱。如,班子成员对穿戴“吉里巴甫”服饰、蒙面、非正常留大胡须等异常现象意识模糊,认为这只是民族风俗习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短信、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媒体中转发、评论一些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言论与未经证实的负面信息,不批驳、不抵制、不发声亮剑、不报告。这反映出我们警惕性不高、缺乏高度的政治鉴别力、思想防范意识不够。

4、政治执行力不强。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围绕长治久安抓发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理解把握不深刻,落实部分惠民惠农政策抓落实上抓的不够。如,班子对宗教人士教育和培训只给上级报数字、凑人数,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班子成员联系宗教场所、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执行力不够,谈话仅限于下村“顺便看看、聊聊”上,不去后不知道谈什么,怎么谈,年底应付检查补补档案。又如,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常态化宣传做得不够。在挖掘本乡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方面力度不够,没有深入挖掘宣传本乡民族团结个人或集体。再如,南戈壁80套定居兴牧工程于2013年10月完工,由于水、电、暖及质量等问题与群众产生矛盾至今未能入住,也没有与居民签订住房协议,被市政府通报批评。

5、大局意识不强。没有把xxxx乡的稳定放在全市稳定的高度去谋划,执行自治区、地委和市委维稳工作决策部署,有时态度不够坚决,政治纪律意识淡薄,在维稳措施落实上打折扣、搞变通。对民族团结宣传落实不到位,不能做到“到人、管用、有效”,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会管,不善管。如,班子在处理兵地、铁地融合发展上考虑本乡利益多,在与其他乡镇争夺水源、草场等问题上,没有站在全市、全地区的高度考虑问题。

6、抓党建工作不强。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认识不高、“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的意识不强,没有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的职责。个别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较为突出,村级阵地不完善,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及作用发挥不明显,恰恰依村连续2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被组织部通报。党员干部面对维稳、信访、宗教等问题时不能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发声亮剑,带头致富、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个别党员出现带头上访、带头闹事等现象存在。

(二)“四风”方面:

1、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工作作风不实。班子成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强,工作中怕承担责任,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绕着走。对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存在拖延现象,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甚至小事拖大。坐在办公室和开会安排工作多,了解基层情况大多停留在听汇报层面,不能深入到村和农民中了解实际情况,缺乏“接地气”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对基层安排工作多、批评责怪多,指导服务少、检查督促少,遇到问题埋怨基层工作不力多,从自身反思检讨、帮助解决问题少,致使关系不融洽,上下配合脱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够,对分管工作没有做到率先垂范,对重要工作的落实没有亲力亲为,导致有些工作虎头蛇尾,重形式、走过场。比如:下村调研走马观花,仅限于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人群固定、范围不广,不注重实效,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不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喜欢听好话,回避问题和矛盾,难以做到深入扎实,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在指导基层工作上,浮在表面,针对性不强,听汇报、问情况多,实地查看、现场指导少。二是学风、文风、会风不实。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不够,不能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认为乡镇一级主要是抓落实、具体干,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应付式学习多、主动式学习少,学习与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往往停留在笔记与纸面甚至口头上。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在接到上级文件后,召集相关人员照本传达,安排工作不具体,没有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工作时限,导致会后责任分工不细,跟踪推进不力。上级下达的文件,不能及时以双语的方式传达到各站所村队,造成少数民族干部对文件精神理解不透,要求把握不准,落实质量不高。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三是调查研究不深不实。对涉及经济发展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前期调研不扎实、不全面,致使个别项目建成后使用率不高。如,四道沟水库牧民搬迁、园艺场开发区搬迁等工作是一项富民利民工程,党委在搬迁工作上定位不高,考虑长远发展不够,搬迁下来的牧民以没有活动室、房子较小、子女就业、入托以及生活费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经常上访、缠访。1997年搬迁下来的园艺场开发区,原计划每户划分宅基地5亩、耕地10亩,但随着近几年来城乡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的耕地及住宅地已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群众意见很大。乡党委修建的30套养殖大棚,由于水、电、路不通等原因至今没有使用,这些都是搬迁时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考虑长远,考虑不周全,导致群众上访、不满。四是工作落实不力。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钉钉子”精神,认为安排了就是尽到了责任,对于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静不下心来认真研究,不愿意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有“懒政”思想。班子成员习惯于口头安排、听汇报、定调子,有布置无检查,工作“一阵风”,缺乏“钉钉子”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如,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低保、各类补助等问题)有时确实没有及时汇报或反映。认为有些反映的问题不切合实际,或已答复,没有必要继续解释,或者回避问题和矛盾,能拖一阵算一阵。个别班子成员对乡各项惠民惠农政策了解不透,群众需要了解时答复不了,或者惠民惠农政策落实不够。比如低保、退耕还草还林政策上碍于群众情面,或者群众多次上访后,害怕继续上访或者缠访,给上级多报、虚报等现象。五是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有的班子成员对落实联系点工作重视不够,下联系点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多在被安排或村队干部反映情况要求领导下村时才入村、入户,且只是针对某个问题下村调研、解决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对基层工作指导、督促、落实、总结作用。有的班子成员不能做到切实关心、督导村、站所工作,认为作为分管领导只要知道就行,具体工作是村上和站所的事情,不需要操心。

2、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服务群众不到位。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下基层较少,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不够,宣传党的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够迅速,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比如,我乡没有办公阵地(修建中),在磷肥厂惠泽园小区租用2间办公室(与村委会合用),有时干部上报材料或者上山等原因,群众办事出现找不到干部或者盖不上章子等,导致群众跑几趟,出现办事难、找干部难现象。解决群众诉求问题治标不治本,在处理上访问题中,把功夫下在劝返、灭火上,缺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有时承诺的问题,没有及时兑现、没有及时解决,使群众不满。二是落实纪律制度不严。领导班子和一般干部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工作懒散,“等、靠、要”思想严重,安排工作就干、不安排就不敢干,没有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如,个别班子成员工作时间办私事,上班、开会迟到、早退,村干部、站所长有事反映找不见人,在工作上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干部,在纪律上要求享受“领导特权”。群众反映问题,个别领导没有耐心听取或解释,出现乱发脾气或大声哄等现象。个别领导和一般干部没有责任心。比如,在值班期间,乡政府的树木被牲畜啃、办公设施被人顺手牵走、或者群众办事不管不问等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工作、办事能力不强。由于学历不同,工作经历不同,分管工作不同,个别班子和干部办事能力弱、服务态度差,对惠民惠农政策理解不全,工作推卸责任,群众反映问题直接说我不知道等现象,导致群众直接找乡长、书记反映或打电话。班子成员交流不够,没有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谈心谈话活动,谈心谈话等只限于工作中安排,没有定期培训业务科室干部,提高办事能力,或者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四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不够。存在集中有余民主不足的问题,班子正职大包大揽,替副职做主,甚至一竿子插到底,影响了副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开会讨论一些议题,没有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对不同意见建议不能很好吸纳,存在家长制作风。班子副职责任意识不强,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班子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协作配合意识不强,落实“一岗多责”要求不到位,工作存在推诿现象。五是基层基础抓得不实。“基层重要”理念树得不牢,在加强基层、服务基层方面做得不够、检查督促工作较少。重项目、经济,轻基层组织建设。例如:经常开会要求各村发展畜牧、抗震安居项目落实、维修乡村道路等项目工作,指导村党建、党风廉政工作少,特别是针对发展党员、“四老人员”慰问、“四议两公开”、村级“三公开”、述职述廉等方面要求不多,做得不够,抓的不严。

3、享乐主义方面:

一是干事创业的激情不足。有的面对日益繁重的事务产生畏难情绪,工作责任心不强,从严要求不够,缺乏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有的认为,我乡小,是牧业乡,领导来的少,干多干少一回事,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有的班子成员对工作挑三拣四,不能很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认为艰苦奋斗已过时,老实做事、踏实做人不实惠,做事喜欢老方法不创新,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缺乏“四干两努力”奋斗精神。二是主动担当意识不强。对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缺少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锐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意识不强。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打折扣、做宣传、搞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缺少管用有效的措施,导致一些问题久拖不决。比如,在处理低保、草原补贴、定居兴牧工程、搬迁等复杂问题时有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担心矛盾激化不好收场,最终成为影响稳定的“老大难”问题。三是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名利观念较重。有的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见荣誉就抢、见工作就推,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觉得不公平。有的只图清闲,工作不在状态,怕苦怕累、挑肥拣瘦,干工作讲条件、摆困难、搞攀比的问题。比如,市里开展的“四讲四送”、“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等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对领导干部下乡的天数、联系的户数、要解决的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落实的不好。

4、奢靡之风方面:

一是勤俭节约意识不强。随着条件的改善,班子成员讲排场、比阔气思想慢慢滋生。在公务接待过程中,认为标准不够高、陪同的人少了表现不出诚意,会对工作有影响,存在超标准接待和浪费现象。对水、电、暖等管理不严格,下班不关电脑,办公室、宿舍“长明灯”等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三公”制度落实不到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十项规定”、地委“十二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措施打折扣,对“三公”经费,尤其是公车经费支出把关不严。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强调安排多,督促检查的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等廉政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防范“小节”意识不强,存在从众心理,对逢年过节人情往来、拜访请吃等行为未能有效制止和杜绝。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有5点: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政治坚强和“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得不牢靠,抵制“四风”问题的思想根基打得不坚固,没有很好地解决理想信念、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问题。

二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领会不深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在具体落实上有偏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衰退,引领事业发展的责任意识有减弱。由于基层工作压力太大,使得在为基层干部群众谋利益、做服务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此外,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本位”想法在领导班子中一定范围内存在。有的班子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有所偏离,工作追求外显的、量化的、上级要求的、考核必需的标志性“业绩”,往往忽视打牢基石、苦练内功。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得以形成的根源所在。

三是党性修养不够强。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强,提升自我素养的标尺线不高,缺少争先创优的劲头,缺少改革创新的勇气,精神状态不够振奋,奋斗意识有所弱化。有的班子成员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党性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渐放松了,警惕“四大危险”的政治之弦绷得不那么紧了。有的班子成员工作目标要求不高。工作繁重、压力大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任务,降低了工作标准。有的班子成员工作质量要求不实。有的班子成员觉得把份内工作做好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因而往往是考虑自己分管工

作多一些,支持分管以外的工作少一些。缺乏担当精神和在危机时刻的决断和勇气,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退。四是奉献精神减弱。班子成员中有的缺乏工作主动性,满足现状思想严重,小进则满、小富则安,激情干事、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劲头不足,出现精神懈怠、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等问题,没有始终坚持奋斗精神和工作状态,敢于担当和变化变革的意识不强,“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胆识和气魄和勇气不足,从而,在思想上产生了惰性,一些工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就是迟迟落实不到行动上。五是机制制度不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三公”管理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细化。对现有制度进行分析研判之后,“废改立”工作没有及时有效跟进,导致有的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有的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新立制度,又存在执行落实和检查评估不到位的问题。

四、整改措施

(一)强化学习,提升班子素质。一是进一步细化学习任务及学习计划,加大讨论交流及专题辅导比例,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等现代化媒体更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及上级会议精神。二是每年班子集中学习不少于20次,每名党委委员每年至少讲党课不少于1次,集中学习时不得随意缺席。三是交流讨论之前要准备发言提纲,学习文件要有笔记,学习会议精神或观看视频要有>心得体会,发言及>心得体会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实现学习有印、入脑有痕,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四是每名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包村上党课2次,参加村班子交流讨论2次,在帮助村干部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完善制度,坚决杜绝“四风”。一是建立健全办文办会的制度规定,精简各类活动,提倡节俭办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严控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二是党政班子成员进村入户工作每月不少于1周,帮助当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包村站所与所包村党建工作联创共建机制,有效提升村级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村干部“四种能力”建设和创新意识、理论知识水平。三是针对查找出来的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突出问题,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集体研究、对号入座、认真领账、责任到人、限时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退耕还草还林补助、搬迁、村级道路等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整治予以解决。四是发扬党内民主,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挥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三)提高为群众工作能力。一是增强公仆意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品德锤炼,不断完善人格操守,提升人生境界,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做事上依靠群众“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群众谋利益。二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继续发挥好“村民说事点”、远程教育等等作用,更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三是加大村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民族团结家庭、家庭卫生评比等农民喜欢的活动,提升农民参与村级各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四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大爱国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力度和“三非”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宗教场所和同宗教人士谈话制度,经常深入宗教活动场所了解情况,主动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交朋友,充分发挥爱国宗教教职人员的影响力,起到教育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好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五是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切实维护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认真学好“双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要充分认识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要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要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切实增强四个认同,将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加大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力度,经常性、长期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五、会议主要收获从总体上讲,这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的民主生活会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可以说班子集体收获很大,各成员受益匪浅。主要收获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树立了发展的信心。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让班子成员找问题、挖根源、谋发展的会。通过专题会议,班子成员进一步认识了不足,把思想认识转变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明确工作上和思想上的差距,找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修养的措施,坚持求真务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切实实让群众感受到通过先进性教育带来的变化,永葆党员先进性。二是互相帮助,共同协调,营造了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班子成员从大局出发,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内容出发,从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出发,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大家议、互相帮的方式,本着对自己本人、对同志、对班子、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评议,密切了感情,增强了信任,增进了团结,达到了“共同进步、共谋发展”的目的。三是找准了问题,亮出了不足,找到了努力方向。通过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纷纷表示,在严肃、认真而活跃的氛围中,自己对自己的不足认识得更加深刻了,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看得更准了,在大家的帮助、提醒下,制定的整改措施更结合实际,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六、市第六督导组给予的评价督导组认为本次民主生活会,紧扣主题、聚焦“四风”,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开得很好。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问题查摆得准。xxxx乡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严守政治纪律、反对民族分裂和反对“四风”,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对照“四面镜子”以及群众所思所盼,按照“像、准、深、实”的标准,深入查摆政治上不够坚强、“四风”突出问题。无论是班子、还是班子成员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没有兜圈子、绕弯子。每个班子成员都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敢于揭短亮丑,敢于触及实际问题,画像准、有特点、像自己。二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足。班子成员聚焦政治不够坚强和“四风”问题,动真碰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戳“麻骨”、点要害、触灵魂,辣味十足。大家的相互批评切中要害、点及软肋、针针见血,抛开了面子、掏了心窝子,谈开了问题、放下了包袱,红了脸、出了汗。三是剖析问题深刻。大家都联系个人思想实际、成长经历深刻剖析、深刻反省,找根源、谈教训,没有就事论事,做到了与事接茬、与人见面,触动了思想灵魂。各位班子成员都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 ,从政治意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担当精神等方面剖析“四风”根源。有的从“面子思想、攀比心理、享受观念”等方面深挖思想原因;有的分析原因时,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工作中的表现和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挖掘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病根”所在。四是整改方向明确。大家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些措施方向明确、具体可行,体现了从我做起、真转实改的态度,为下一步整改落实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总之,这次民主生活会的成功召开,较好地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的质量,充分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要求,抓紧制定完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第三环节活动取得成效。)

第18篇:县经科局财政工作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

情况报告

县财政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实现“产业倍增”战略目标,县经信局结合全县财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现将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好财政预算,支持工业经济工作有序开展 2012年,我局围绕“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通过运用财政贴息、补贴、奖励等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效应,促进财政投入方式转变,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社会合力。

一是认真落实《县全力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专项政策》,合理使用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市场拓展、品牌创建、高端人才引进、能源保障建设、企业上台阶等。

二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扩大财政资金预算总额,2012年一季度,我局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共计231万元。

三是做好部门预算,在保障局机关干部基本工资的基础

上,着力抓好公用经费的使用,大力压缩一般公用经费,保障重点项目及工作支出。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工作支出需求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局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产业经济工作,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的原则,杜绝小金库行为的出现,严格控制支出口子,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行为。在保证局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优先保证重大产业项目工作经费足额落实,保证与企业服务等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支出需求。一季度,我局主要办公经费用于成都节能环保产业研究院筹建基础工作,企业走访一季度“开门红”保障工作,以及县节能监察中心设立等重点工作。

2012年1-3月,我局积极加快项目促建,认真做好县委、县政府所确定的重点项目所需资金的配套争取工作,大力支持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企业经济运行监控。

1、根据经信发[2011]42号文件要求,争取工业和信息化监测平台专项工作经费21万元,监测企业信息员补贴经费11万元、监测企业信息员年度奖励经费1万元、部门工作经费9万元。

2、根据财教[2011]331号文件要求,为绿山农业公司争取科技计划项目资金100万。

3、根据财建[2012]19号文件要求,为四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型节能灯具及配件生产项目争取新兴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100万元。

4、根据财教[2012]3号文件要求,为紫色作物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项目争取省级科技系统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专项经费预算10万元。

三、创新制度,强化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均衡度,我局深化项目预算、综合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

一是全面把握财政政策,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对重点工程、重点部门的财政财务监督,完善重点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二是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治理工作,确保惠企资金的落实到位。

三是完善财政资金即时监控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日常监督。

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依法理财和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19篇:财政改革和发展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全国、*市财政工作会议、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所面临的挑战,理清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的财政工作。

一、20xx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以*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市财政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促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支出需要;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树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新形象,使财政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决策精神,紧急行动,精心组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保障抗击“非典”资金需要,努力降低“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此,我代表*区财政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兄弟部门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20xx年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克服困难,全面完成财政收支既定目标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非典”影响,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收入,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43806万元,同比增长10.60%。财政支出完成290508万元,同比增长14.84%,其中区级财力支出完成2564*万元。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力保障防治“非典”资金需要

面对“非典”疫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财政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沉着应对、果断决策,迅速成立防治“非典”资金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了防治“非典”资金及时到位。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2883万元,保障了防治“非典”资金需要。及时出台防治“非典”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防治“非典”资金使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管理监控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保证专款专物专用。认真研究落实“非典”财税优惠政策,帮助受“非典”冲击较大的公交、餐饮、旅店、旅游等行业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20xx年,全区共投入“非典”防控经费2732万元;减免各项税、费3110万元,为我区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典”影响,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新*”

20xx年,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区“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各种建设资金达55.80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30亿元;采取多种手段融资投入30.8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投入12.70亿元。另外,通过构建政府融资平台,取得了未来5年内174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这些资金为我区实现“新*、新奥运、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在筹集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全年审计建设项目8个,审计金额6*11万元,审减2666万元,审减率达到4.4%,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保大楼、*区看守所、复兴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和发烧门诊工程等一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重点功能街区建设步伐加快,街区所承载的功能作用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顺利进行;拆违、景观工程、绿化和道路养护、公厕改造等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改工程、平房煤改电工程等进展顺利。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使我区城市面貌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全力打造“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保证法定支出和公共支出需要,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20xx年我们统筹兼顾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共支出需要,提高了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xx年对教育、卫生、科学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了78014万元,占区级财力支出的30.95%,达到了法定的增长要求。安排文化支出1216万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安排行政管理类支出49371万元,保证我区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继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补助资金62846万元,同比增长7.5%,维护了全区社会基本稳定。继续建立2000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继续建立3000万元“扶贫解困资金”和“爱心助困资金”,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2711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生活。拨付5935万元资金,落实国务院和*市的增资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深化国企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是党的*提出的重要任务。20xx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国有资本运作的规范化。落实考核制度,将6家经营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xx年9月在6家营运机构中,全面推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经汇总统计,20xx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5.84亿元,支出为60.7亿元。结合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方案》,实行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共计收缴国有资本收益20750万元,初步实现了国有资本收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政府产业政策服务的目标。积极支持天恒置业改制、华天饮食集团与全聚德公司的资产重组以及加速华远集团管理者股票期权行权等,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向华远、华方派驻监事会,进一步强化了对营运机构的监管。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六)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大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区直机关大院率先试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金额累计1646万元,为下一步扩大改革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积极研究制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教委会计集中核算试点范围,将教委系统所有二级预算单位共122所中小学校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统一核算,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取得新的进展。20xx年制定了9种不同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并且进一步体现了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政府采购累计完成28601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2.34%,政府采购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9.1%。实际支付政府采购资金26058万元,节约资金254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89%。实现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17191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率达到65.97%,远远高于*市财政局规定的30%的要求。20xx年底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实行了“三统一”管理,即统一保险、统一维修、统一加油。对*区党政机关46辆“黄标车”进行了公开拍卖,开拓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激励与调节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稳步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街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部分街道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了各街道均衡发展。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太极华青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部门财务核算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七)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创新机制、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促进改革”的指导思想,20xx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财政监督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先后开展了市局追加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计信息质量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财政监督检查,共检查133户次,查处违规金额7343万元。通过实施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预算单位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财政监督为财政、财务管理服务已初见成效。

(八)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制定了《财政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深入开展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大讨论活动,培养干部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观以及“向一切人学习、向一切事学习”的学习观。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做好各项党风廉政牵头工作。积极参加“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聘请6名廉政监督员,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干部树立“廉正勤勉,理财奉公”的财政理念。建立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完善科学用人机制,激励干部争优创先。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全区财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全年开展各类财会培训2487人次,提高了全区财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总结20xx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财政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地域空间狭小的制约。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地域空间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则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大,后劲就足;反之,经济发展将受到较大制约。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我区地域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另外,*实施“古都风貌保护”政策,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在*市第一批公布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我区就有12片,占到全市总量的48%。稀缺的土地资源将成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经济决定财政。这种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必将反映到财政上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实现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区与朝阳、海淀等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上,甚至与丰台、通州、昌平等远郊区县的对比上,已经显现的非常明显。

2、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为落实“五个统筹”,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市财政局已经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在财政政策及资金等方面重点支持南城、郊区、山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这一政策缩小了我区争取市财政局资金和政策扶持的空间,争取市局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

第20篇:财政改革和发展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全国、*市财政工作会议、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所面临的挑战,理清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的财政工作。

一、20xx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以*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市财政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促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支出需要;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树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新形象,使财政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决策精神,紧急行动,精心组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保障抗击“非典”资金需要,努力降低“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此,我代表*区财政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兄弟部门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20xx年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克服困难,全面完成财政收支既定目标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非典”影响,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收入,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43806万元,同比增长10.60%。财政支出完成290508万元,同比增长14.84%,其中区级财力支出完成2564*万元。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力保障防治“非典”资金需要

面对“非典”疫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财政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沉着应对、果断决策,迅速成立防治“非典”资金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了防治“非典”资金及时到位。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2883万元,保障了防治“非典”资金需要。及时出台防治“非典”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防治“非典”资金使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管理监控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保证专款专物专用。认真研究落实“非典”财税优惠政策,帮助受“非典”冲击较大的公交、餐饮、旅店、旅游等行业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20xx年,全区共投入“非典”防控经费2732万元;减免各项税、费3110万元,为我区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典”影响,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新*”

20xx年,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区“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各种建设资金达55.80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30亿元;采取多种手段融资投入30.8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投入12.70亿元。另外,通过构建政府融资平台,取得了未来5年内174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这些资金为我区实现“新*、新奥运、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在筹集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全年审计建设项目8个,审计金额6*11万元,审减2666万元,审减率达到4.4%,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保大楼、*区看守所、复兴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和发烧门诊工程等一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重点功能街区建设步伐加快,街区所承载的功能作用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顺利进行;拆违、景观工程、绿化和道路养护、公厕改造等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改工程、平房煤改电工程等进展顺利。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使我区城市面貌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全力打造“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保证法定支出和公共支出需要,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20xx年我们统筹兼顾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共支出需要,提高了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xx年对教育、卫生、科学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了78014万元,占区级财力支出的30.95%,达到了法定的增长要求。安排文化支出1216万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安排行政管理类支出49371万元,保证我区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继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补助资金62846万元,同比增长7.5%,维护了全区社会基本稳定。继续建立2000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继续建立3000万元“扶贫解困资金”和“爱心助困资金”,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2711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生活。拨付5935万元资金,落实国务院和*市的增资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深化国企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是党的*提出的重要任务。20xx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国有资本运作的规范化。落实考核制度,将6家经营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xx年9月在6家营运机构中,全面推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经汇总统计,20xx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5.84亿元,支出为60.7亿元。结合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方案》,实行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共计收缴国有资本收益20750万元,初步实现了国有资本收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政府产业政策服务的目标。积极支持天恒置业改制、华天饮食集团与全聚德公司的资产重组以及加速华远集团管理者股票期权行权等,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向华远、华方派驻监事会,进一步强化了对营运机构的监管。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六)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大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区直机关大院率先试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金额累计1646万元,为下一步扩大改革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积极研究制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教委会计集中核算试点范围,将教委系统所有二级预算单位共122所中小学校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统一核算,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取得新的进展。20xx年制定了9种不同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并且进一步体现了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政府采购累计完成28601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2.34%,政府采购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9.1%。实际支付政府采购资金26058万元,节约资金254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89%。实现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17191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率达到65.97%,远远高于*市财政局规定的30%的要求。20xx年底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实行了“三统一”管理,即统一保险、统一维修、统一加油。对*区党政机关46辆“黄标车”进行了公开拍卖,开拓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激励与调节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稳步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街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部分街道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了各街道均衡发展。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太极华青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部门财务核算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七)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创新机制、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促进改革”的指导思想,20xx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财政监督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先后开展了市局追加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计信息质量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财政监督检查,共检查133户次,查处违规金额7343万元。通过实施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预算单位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财政监督为财政、财务管理服务已初见成效。

(八)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制定了《财政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深入开展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大讨论活动,培养干部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观以及“向一切人学习、向一切事学习”的学习观。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做好各项党风廉政牵头工作。积极参加“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聘请6名廉政监督员,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干部树立“廉正勤勉,理财奉公”的财政理念。建立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完善科学用人机制,激励干部争优创先。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全区财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全年开展各类财会培训2487人次,提高了全区财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总结20xx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财政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地域空间狭小的制约。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地域空间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则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大,后劲就足;反之,经济发展将受到较大制约。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我区地域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另外,*实施“古都风貌保护”政策,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在*市第一批公布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我区就有12片,占到全市总量的48%。稀缺的土地资源将成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经济决定财政。这种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必将反映到财政上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实现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区与朝阳、海淀等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上,甚至与丰台、通州、昌平等远郊区县的对比上,已经显现的非常明显。

2、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为落实“五个统筹”,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市财政局已经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在财政政策及资金等方面重点支持南城、郊区、山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这一政策缩小了我区争取市财政局资金和政策扶持的空间,争取市局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

3、增长基数的压力。随着近五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区财政收入从1999年-20xx年平均增幅达13.64%,20xx年财政收入达到34.38亿元,今年更将达到38亿元的规模。在这一基数上,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难度较大。

4、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未来五年将是我区建设和发展的高速期。初步统计,截止到2008年,我区基本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为280亿元。20*我区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仅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3%,即使按年均增长25%计算,到2008年财政可以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五年总计也不过为45亿元,资金缺口高达235亿元。

5、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今后财政将不断加大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可以预见,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

6、行政成本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管理要求的提高、行政手段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善等,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持续增长,行政成本居高不下。2000年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36657万元,20xx年达到49371万元,年均递增7.73%。按照这一增长速度计算,到2008年,我区行政成本将达到71640万元。

7、深化财政改革任务繁重。近年来,财政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艰难,不仅要继续扩大改革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向深度推进。例如,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财政投资评审机制、项目中长期滚动预算,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等等。不仅改革的本身更加复杂,而且改革还将进一步触及到经济社会中更深层次的矛盾,触及到各部门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问题。因此财政必将进一步成为各种矛盾汇集的焦点。

8、财政管理手段、创新能力、队伍素质等等,与所承担的财政改革任务以及加快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财政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上述这些困难与挑战,虽然加大了我们工作难度,但是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大历史性机遇,按照“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要求,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20xx年工作思路及安排

20xx年是我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起始之年,也是实现我区“十五”规划,建设“新*、新奥运、新*”,全面完成“*经济实现新发展、区域文化实现新繁荣、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xx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以“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为出发点,通过理财观念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进一步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管理行为;保障重点建设,压缩一般支出;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建立规范的财政、高效的财政、发展的财政、服务的财政,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20xx年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要在转变理财观念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善于用市场的观念、市场的手段来分析和解决财政的问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转变财政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消除“越位”,弥补“缺位”。在资金分配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在资金使用上,强化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要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尽量减少财政直接投资,遵循市场规则和惯例,更多地采取贴息、担保、承诺、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进行间接投资,积极吸引和引导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要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积极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我区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支持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发展的产业结构,坚持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从根本上促进我区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四是要在提高财政支出效益上实现创新。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尽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行绩效预算、绩效财政、绩效政府。

五是要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金财工程建设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区街财政体制,科学合理划分区街的事权、财权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区街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要在财政监督上实现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职能,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控,从体制上、机制上入手,有效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结合20xx年全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形势,我们对20xx年的财政收支计划做了如下安排:区级财政收入安排378200万元,比20xx年增长10%。区级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区级财力支出,扣除体制上解基数1*885万元,加上上年市专项结余,安排297000万元,比20xx年区财力支出2564*万元增长15.8%。

20xx年财政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20xx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财政收支任务艰巨。我们将积极配合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严格税收征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大力清缴欠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狠抓节支工作。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确保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快城市建设,树立良好发展形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我区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不断壮大的前提条件。20xx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种融资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财政政策和手段,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大土地出让金返还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款,以保证建设资金的需求。同时鼓励、吸引非政府投资者投资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满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规范运作方式,支持地铁四号线、德内大街、赵登禹路等重点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六大功能街区建设,促进金融保险、信息通信、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支柱行业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根据*市第十阶段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安排,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积极转变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引入投资评审机制,积极开展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评审试点,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第一,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制衡机制。研究成立财政预算编审中心,专司预算编制审查工作,从机构上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彻底分开,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衡的预算管理新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是对政府支出效果进行评价的制度,是财政延伸管理和后续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支出行为、提高支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支出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个别部门占用财政资金的随意性,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财政部门将对这项工作积极准备,充分试点,大力推行,并将绩效预算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参考,从而促使预算资金真正从“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建立预算管理系统,统筹管理预算基础信息、专项支出项目库、预算编制审查、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检测分析等工作。在去年划分六类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则,继续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

第二,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的招标工作。制定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管理、会计核算、银行支付清算等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组织机构体系建设,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工资统发、专项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工作。加快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建设。在与单位、代理银行联网的基础上,提高预算资金拨付审核的自动化程度,加大对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的全程监控力度。研究推动教委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型。

第三,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政府采购法》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建立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确定20xx年政府采购计划为2.4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5%。切实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建立政府采购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资金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规模。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与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继续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财政部、市财政局关于加快建设“金财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启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快构建完整的财政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局域网、财政专网、财政外网三个信息平台。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使之向深度与广度推进。

(四)完善财政职能,保障社会公共需要。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预算,继续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支出依法增长。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和发展*区基础教育的优势。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扶持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社区科普、青少年科普、健康科普等活动的开展。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整合全区卫生资源,对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健全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探索对卫生事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法。支持健身园建设,丰富社区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

继续加大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投入。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关怀城市特困群体,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利用区街两级“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建成多层次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关心弱势群体,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用好“扶贫帮困资金”和“爱心助残资金”。继续贯彻落实关于“科技强警、从优待警”的政策,加大对公检法部门投入的力度,支持公检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区安定团结的大局。

(五)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落实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有关政策,继续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分析和控制,进一步强化、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的再投入体系。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经营、评价、考核体系,实现资产保全和资本增值。继续向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委派监事会,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深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索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换模式,开拓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途径。

(六)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

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建立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考评机制,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建立完善监督检查结果的反馈机制,探索监督检查成果有效利用的途径,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现对重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控制的前移。贯彻落实《预算法》,严格执行经人代会批准的预算预案,切实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法律约束力。贯彻落实《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选择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审计软件,提高查帐分析水平,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准的财政监督队伍。

(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财政干部是财政工作的主体。干部素质的优劣,决定着财政工作质量的高低。20xx年将继续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处理好培训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之间的关系,加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干部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财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尤其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促进干部构筑起抵御腐蚀、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

同志们,党的*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美好前景,历史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圆满完成20xx年财政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区财政改革和财政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财政专项工作报告范文.doc》
财政专项工作报告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