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2020-07-04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社区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篇一:社区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社区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1、搞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年初,按照上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社区及时召开社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在社区内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今年以来,我社区加强了对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并在社区宣传栏办了民族知识园地专栏,按照上级的要求,搞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

2、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社区召开了几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主要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

3、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准确的掌握了辖区内21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为17人,流动少数民族为4人。

4、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好。社区在少数民族人员中开展走访慰问,在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主任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区民族宗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我社区的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人员少、经费紧,一些工作开展得不到位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社区

2011年11月18日篇二:xx社区民族团结工作

xx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 xx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政策,以“团结、进步、发展”为主题,从工作、学习、生活等细微方面给少数民族同胞以关怀。增进民族感情,社区内各族居民百姓团结一心共建和谐。

xx社区有居民13501人,少数民族占全体居民的0.5%,其中满族居多,其次是回族,然后是蒙族、锡伯族和达吾尔族。少数民族党员11名。占全体党员10%。几年来xx社区党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民族团结进步大业放到了议事日程。抓契机搭建民族团结和平共处平台,探索出了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的新思路。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宣传、学习、构建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所有民族的胜利。毛泽东主席的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赢得了中国的最后胜利,今天的和平建设当然还离不开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xx社区党委本着兄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原则,亲情相处,共同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民族文化。

1、利用社区画廊、宣传栏、板报,宣传国家《宪法》、“民族政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等。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百姓,深入民心。

2、利用每月党组织生活会和社区的各种教育基地,组织大家学习“三个基本知识”和“三个离不开”,“四个维护”。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常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以此大力宣传各民族的发展史和各族人民甘苦与共,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历程及典型事迹。让大家了解几十年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变化和辉煌。

二、工作、生活、亲情参悟

xx社区党委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胞,无论是社区同事,还是社区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上,在困难和疾病上都会伸出温暖援助的手。

1、每逢年、节前夕,xx社区党委都会走访少数民族中的特困户,低保户,少数民族困难党员。并且组织社区志愿者与少数民族困难户结队子。每遇到少数民族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过生日时,社区都要为他们送去生日蛋糕。

2、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都是各自的习俗的,社区听说哪家少数民族家中有大事了就马上带上志愿去他家慰问,不敢盲目地送人家礼物,只是带去真诚的祝福,并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社区对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做了分类登记,对他们的户籍地,家庭人口,习俗,爱好,身体状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针对他们打工忙,没时间照顾上学的孩子这一困难,社区党委成立了一个12人组成的托管所,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名。每天就由这个托管所的人员免费帮助接送上学的孩子。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外地来此打工的,他们的生活质量很差,社区组织全体居民帮扶少数民族兄弟。尤其是在一年两季学期开学之即,社区就组织党员、志愿者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困难家庭子女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

4、帮助下岗失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再就业。社区借助辖区周边的企业、门市商户招工之即,大力推荐社区内的下岗失业的少数民族同胞。谁家准备雇佣钟点工,社区就积极介绍少数民族同胞去做。对高学历,有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区会及力介绍大规模的企业录用。而且社区联系手工编织讲座、厨师讲座的老师来社区授课,号召少数民族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帮助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5、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居民同住一个环境里,免不了会有不协调之处,当其发生矛盾冲突时,社区会一视同仁,从中做公平的调解。两面劝说,争取互相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意见。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托欠打工的工资时,社区党委出面帮助协调追要。

三、寓教于乐,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

为了增强社区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各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一心的战斗力,社区党委把握契机抓主题活动,使大家寓教于乐,为展示、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搭建平台。

1、社区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很多文艺爱好者,他们能歌善舞。社区党委为活跃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牵头成立了社区“舞蹈队”、“合唱队”,把一些有特长,有爱好的少数民族居民朋友吸收进来。每天晚上都会小区的广场上自发地表演,有唱京剧的,评剧的,民族歌曲的,流行歌曲的,拉二弧,弹电子琴等等,其乐融融。即增近了邻里的感情,也递增了民族同胞的友情。每逢“三八节”“五一节”“十一节”“春节”前夕大家都会自发地举办一场文艺演出。

2、为了教育和激发各族同胞热爱祖国的情怀,每年春秋两季社区党委都会组织大家走出家门游览祖国的名山丽水。还在“九一八”前夕组织大家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告诉大家勿忘国耻,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耻辱。

3、每逢“七一”、“八一”、社区举办以“红色”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手工编织等作品展。给大家提供很好的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4、在社区活动室内专门成立了一处少数民族“生活广角”。大家平日里在此进行棋艺切磋,打扑克等娱乐活动。还有的在这里介绍自己的生活小窍门,谈学习外语,读书看的感受等等。社区借此经常开展棋类比赛,猜谜语,生活金点子竞技赛。由于少数民族有个自的生活习俗和特色,所以也吸引了多数汉族人共同参与进来,体现出了各族同胞团结一家亲的幸福和谐的真谛。

四、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 “居民的社区,社区的居民”,无论汉、满、回、蒙、鲜,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长时间的相处,长时间的共融,形成了社区这个多民族团结共存的大家庭,大家每个人都有爱护这个家的义务,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余热,为社区和谐稳定发一份光,出一份热。

1、社区成立了“巡逻队”,其中少数民族17人。对小区内的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监控,把社区的小卖点设为联络站。一有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汇报。尤其是对外来人口认真排查,做详细情况登记,以保小区内的财产、人身安全。每逢重要时期他们配合社区站岗协勤,全力支持社区工作,维护小区的和谐平安。

2、社区成立了“银发服务队”,其中少数民族9人,他们与小区内各楼栋组长形成网络性联系,对谁家有爱出入网吧的青少年进行监管,及时与其家长和学校联系予以制止。

3、社区的环境卫生好坏关系着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其中少数民族22人。以“自扫门前雪”为原则,每位志愿者看管好自家房前楼后的垃圾,三堆杂物,杂草等。每到冬季也是以自家所居住的楼栋为范围,自发除雪。大家都积极响应,共同建设家园,共同享受绿静美安的生活环境。篇三:社区民族宗教工作半年总结 石洋街社区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2011年,石洋街社区在鱼洞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宗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和国家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宗教工作紧紧抓住依法管理、确保稳定这条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发挥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特色亮点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认真分析当前我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民族宗教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转变。 二是切实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今年召开了民族宗教工

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宗教工作。 三是强化、落实了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全民族宗教工作

目标逐一细化、分解到各小组,做到了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工作基础

一是大力宣传力度,切实抓好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在全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宣传教育。

二是积极开展民族文艺进社区活动,举办“我们都是一家人联欢会”,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三是坚持“团结、依靠、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积极加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中担当的联络员、信息员、调解员作用,不断将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推向深入。

(三)重心下移,多策并举,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好务

开展走访慰问,在我当建党90周年之际,社区领导带队,走访了居住在我社区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经营户和贫困少数民族家庭,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加大调研宣传力度,积极探索解决城市民族宗教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机制。

推荐第2篇:少数民族

1.满族

门前插柳枝和熄灯祭扫 2.蒙古族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

禁忌:

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   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 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

 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3.回族

居住特点:小集中、大分散。

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民族禁忌]

“貌俊、性温、洁净”可食,“貌异、性恶、污秽”不食。

主要是禁食一些食物。如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的飞禽、猛兽及鱼类;日久变质、受污染的食品都属于禁食范围。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不吃动物的血。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 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

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 主要节日

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不吃猪肉的原因:

1-猪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

2-猪喜污秽。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了,连亲生猪崽也照食不误。一般的动物,即便是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家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它的性格,就连狼和老虎等凶暴的动物都难以相比。

3-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一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一个原因。

4、藏族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 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布达拉宫 糌粑 酥油茶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 4 万两黄金。其次,*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

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5.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

6.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推荐第3篇:少数民族

1、满族;

2、朝鲜族;

3、赫哲族;

4、达斡尔族;

5、鄂伦春族;

6、鄂温克族;

7、蒙古族;

8、回族;

9、东乡族;

10、保安族;

11、撒拉族;

12、土族;

13、裕固族;

14、俄罗斯族;

15、乌兹别克族;

16、塔塔尔族;

17、锡伯族;

18、哈萨克族;

19、克尔克孜族;20、维吾尔族;

21、塔吉克族;

22、藏族;

23、珞巴族;

24、门巴族;

25、纳西族;

26、彝族;

27、普米族;

28、白族;

29、傈僳族;30、怒族;

31、独龙族;

32、景颇族;

33、阿昌族;

34、德昂族;

35、佤族;

36、拉祜族;

37、布朗族;

38、傣族;

39、基诺族;40、哈尼族;

41、京族;

42、黎族;

43、毛南族;

44、壮族;

45、仫佬族;

46、瑶族;

47、侗族;

48、苗族;

49、水族;50、布依族;

51、仡佬族;

52、羌族;

53、土家族;

54、畲族;

55、高山族;

56、汉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

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难族的“庙节。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傣族的“泼水节” 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傣历

六、七月举行。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希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达到高潮。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内容,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

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推荐第4篇: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是中国第一大种群,其他民族和未识别民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甘肃和内蒙古等地。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华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朝鲜族(谚文:조선족,标准罗马字母:Chosen),又称朝鲜民族(谚文:조선민족)、韩民族(谚文:한민족)、韩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人口的朝鲜族;朝鲜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人口均在两千万以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官方认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属于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根据2006年美国社区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52万人。[1]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边。短上衣的式样为竖领、对襟扣领。衣外系皮带。下穿宽脚裤,适宜游牧骑乘,女子服饰为宽大无领,长不及膝,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端镶有皮毛的多褶长裙或下端带褶裥的各色连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戴圆顶小帽,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在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绣上美丽、精致的几何图案。色彩以红、蓝、白为主。编织也表现出精湛的技艺,用染色羊毛、驼毛编织的挂毯、地毯,用芨芨草、红柳枝编成的帘子、围子等都著称于世.鄂伦春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帽用狍油皮头皮精制而成,制作时,把耳朵割掉,换上狍皮缝

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镶上,毛、角、鼻、嘴仍保留,猎人戴在头上,不仅防寒,还可伪装自己,诱惑野兽。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线穗。鄂伦春人的装饰和服饰染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皮狍的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拉祜族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子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且衩开得比较长,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拉祜族配饰相当别致,妇女耳戴银环,胸挂“普巴”。男子则佩带葫芦、火枪

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色,其服饰朴素无华。妇女一般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辫,婚后结髻。老年妇女喜欢用青布包头,腰扎绣有精美花纹图案的围裙。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头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老年人穿琵琶襟上衣,戴硬壳平顶碗帽。多穿草鞋或布鞋。仫佬族的服装面料是自纺自织自染的蓝靛染成的土布,并且被视为珍贵的布料。其染制方法与众不同,把长约两丈的土布放入蓝靛染缸,反复晒染多次,使青蓝色泽均匀,然后涂上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等,待晾干后,用石磙滚压或棒槌敲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布闪光发亮,美观耐用。

普米族

普米族妇女服饰花样较多,而且有地域差异。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上穿白色大襟短衣,下着长裤,外套黑褐色绣花坎肩,系围腰,梳辫子。未婚妇女喜欢用绣花双层蓝布包头,婚后用黑布包头。宁蒗、永胜一带妇女上穿右襟短衣,下着白色长及脚面的褶裙,披羊皮披肩,束彩色腰带。衣服的襟边镶着花边或金丝边,裙中镶有一道彩色的横纹,十分艳丽。发辫以粗大为美,所以喜欢用牦牛尾做一假发,梳辫盘于头顶戴黑布包头,佩戴银质饰物、料珠、珊瑚、玛瑙等。普米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善,表现在服饰上,衣裙皆以白色为美。

裕固族

裕固族男女都穿的高领衣服是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而妇女高领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衣衩、襟边绣着花边,以绿、蓝色布料为主。外套大红、桃红、翠绿、翠蓝色的缎子高领坎肩,系红、绿、蓝色腰带,配几条彩色手帕,脚穿长筒皮靴。冬季,男女皆戴狐皮风雪帽,穿高筒靴;夏秋季节,戴圆筒平顶镶边的白毡帽或礼帽。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别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

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红缨缀在帽顶,帽沿上缝两道黑色丝条边,前沿平伸,后沿微翘。妇女婚前婚后的头饰不一样。喜欢佩戴耳环、翡翠或玉石手镯及银戒指等。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男子平日爱穿衬衣,外着无领对襟的黑色长外套,冬天着光板羊皮大衣。妇女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连衣裙,冷天外罩大衣。男戴黑绒布制成的绣着花纹的圆形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外出时再皮上方形大头巾,颜色多为白色,新娘则一定要用红色。男女皆穿皮靴,皮靴制作讲究,舒适保暖。塔吉克族妇女最擅长的手工技艺是刺绣。衣帽、腰带上大都绣有花纹。女帽的前沿绣得五彩缤纷,逢盛装时帽檐上还加缀一排小银链。同时佩戴耳环、项链和各种银质胸饰。新娘妇女在辫梢饰以丝穗,已婚少妇在发辫上缀以白纽扣,美丽的装饰把妇女装扮得如花似玉。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喜庆节日,小伙子爱穿彩色衬衣。妇女夏季习惯于穿粗布衬衣,外套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喜庆节日,妇女们喜欢穿绸制的绣花衬衣。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欢戴呢帽和带耳罩的毛皮帽。妇女的头饰有独特的风俗,婚前婚后界限森严:姑娘梳长辫子时,要同时把彩色发带和小玻璃球编在辫子里,辫子长长地下垂,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的独辫被两条辫子取代,盘于头顶,再用头巾或帽子罩上。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服装以袍式为主。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靴子多选用狍、犴、牛等皮。除皮质服装外,达斡尔族还穿布制的袍子和裤子。冬天穿棉袍,天冷时外套犴背心,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妇女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达斡尔族妇女擅于手工刺绣,服饰、鞋、荷包等多绣着各种花纹及图案。发式及装饰品因地而异,有的用白布和白毛巾包头,佩带各式耳环。

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维吾尔族,古代北亚民族回鹘和中亚中世纪各穆斯林民族的后裔(由九姓乌古斯、葛逻禄、回纥后裔发展而成,维吾尔族的民系有塔兰奇人、吐鲁番(哈密)人、喀什噶尔人,外加萨尔特人),“维吾尔”是“联合、团结”的意思,维吾尔族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服装的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顶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 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推荐第5篇: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数理信息学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总结

长期以来,数理信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本科班级51个,其中少数民族班24个。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了逐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学院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大家思想,增强大家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认识。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和学校党委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意见精神。认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少数民族教师的事,更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是大家共同的工作。学院自2004年开始就制定了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授课工作计划,采取分步骤实施,稳步推进。

二、强化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1、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为此,学院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工作,近年来每年都会选派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教师外出读硕、读博、进行专业进修或课程进修。2005至2006年,学院选派5位年轻教师库尔班、艾斯卡尔、艾德海江、艾尼瓦尔·斯、阿迪力分别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进修学习班;2007年上半年,学院选派4名教师哈米旦、吐尔洪、吐拉克孜、艾节尔分别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进修;2007年下半年又选派5名少数民族教师努尔拉、阿力木江、古丽夏提、艾尼瓦尔·克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进修,未来三年(2008年—2010年),我院已制定规划拟选派13名少数民族教师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进修学习。从近两年进修返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来看,进修归来的民族教师不但深化了专业水平,汉语授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鼓励少数民族年轻教师(尤其是70年后出生的教师)积极报考硕士研究生。为了使年轻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备考当中,学院还根据他们的要求为他们减少工作量,对于一些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学院还鼓励他们每周定期去听与考研相关的课程,为他们的考研尽量提供便利条件。

3、大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教师,逐步提高学院少数民族师资队伍质量。近年来我院引进的少数民族教师必须满足汉语过八级和硕士以上学历要求,具备能够使用汉语熟练授课条件,并且是从众多竞聘者当中精心选拔出来的。近三年的时间里,学院共引进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人。

三、全面推行汉语授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学校党委推进汉语教学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在学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的四个文件实施后,结合学院教职工和工作实际,加大了汉语授课工作的力度,加快了工作推进速度。

1、针对少数民族教师实际,分层次实施汉语教学。针对学院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经过认真分析,对部分教师要求进行全面的汉语授课,对部分教师要求进行民汉双语授课,逐步过渡到全面汉语授课。针对学校要求2008届少数民族毕业生汉语必须过七级,同时能够完全进行汉语授课。学院自2006年加大了汉语授课的工作力度,2007年落实了全面汉语授课工作。为保证汉语授课能够全面落实,学院派我院相关督导和部分领导不定期到民族班听课,对于不能严格贯彻汉语授课精神的少数民族教师,学院会在每周三的全院集中大会上进行通报,并给予相应的警告或处罚。同时,为了激发民族教师汉语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还每年一次组织少数民族教师进行汉语讲课大赛。

2、选派汉语言教师为少数民族学生班级上课。

为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学院还选派有经验的汉族教师在民语言班级上课,尤其是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数学”和“基础物理”课,绝大多数都是由汉语言教师讲授。高年级少数民族班的部分选修课和师范类的教学法、中学教学研究等相关课程变选派汉语言教师任课。学院对在少数民族班授课的汉语言教师,提出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耐心细致”的教学要求。这样的安排,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其汉语授课能力。目前,我院共有21名汉语言教师在为28个民族班讲授12门课程。同时,多年来,少数民族班的大部分实验课均是在汉语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按照学校“113教改工程”的要求,修订少数民族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学院于2005年制定了“113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加大了基础课的课时量,压缩了选修课课时量。通过改革,旨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大对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目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院正在编写新一轮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

2、为了使民族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打好基础,学院加大了对民族生“基础数学”和“基础物理”课的教学和考核力度。少数民族班的“基础数学”和“基础物理”课程采用民汉通用的统一教材,实行单班上课制,并且每月进行月考。月考实行教考分离,月考成绩记入期末考试的“平时成绩”一栏(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全校理科统一出题。此外,学院还加大对民族生月考及期末考试的考风考纪的整顿治理工作,每个考场安排四个不同的班级进行穿插考试,减少考场的考生人数,有力避免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客观上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在抓紧抓好学生的基础课学习之外,学院还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实验课的教学,选派有经验的民汉教师讲授实验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开设少数民族理科实验班。

从2006-2007学年开始,根据学校党委的指示,我院开始开设数学和物理实验班。实验班学生从我校少数民族理科各专业或预科期满学业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选拔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也注重学生的汉语水平。实验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实行早自习和晚自习制度。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为实验班授课,并聘请优秀的研究生担任助教,以保证实验班的教学质量。2006年,数学和物理班共招生56人,迄今为止,实验班运行状况良好,学生学习干劲足,成绩较好。2007年,数学和物理实验班招生规模扩大,两个班共招生80人。实验班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试点班,目前还处于摸索经验时期。

通过近几年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学院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众所周知,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院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宗旨,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提高我院的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付出不懈的努力!

数理信息学院

2007.10.12

推荐第6篇:少数民族村帮扶工作总结

少数民族村帮扶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民族宗教局的指导下,我镇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介绍:我镇位于界首东南22公里处,辖7个行政村,4.2万人,4.7万亩耕地,其中少数民族村1个:集东回族村,该村位于镇政府东侧,是构成泉阳镇集镇面积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6544人,耕地面积7000亩,有19个自然村,1621户,少数民族674人(主要是回族),村“两委”班子成员9人,其中回族干部1人。村经济构成主要以为农业为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辅。2009年人均年收入4800元。

二、成立组织,加强帮扶

集东回族村由原教门村、翟庄村、集东村合并而成,其中回族群众大部分居住在集东村和教门村,原教门村由于村干部不团结,导致村班子焕散,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群众意见很大。2007年村级合并时,镇政府从大局考虑,以强带弱把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村“两委”干部中来,班子团结精干,战斗力强,各项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同时,为了加强对集东村的帮扶指导,镇政府专门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王明志同志任组长,分管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任成员。成立帮扶领导小组后,王明志定期深入到集东村农户家中,调研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适合集东村发展的路子,着力改善民族

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两委”成员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集东回族村发展和建设走在全村前列。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

1、路桥建设:2007年,集东村在镇政府的帮扶下,通过村民筹资、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镇政府补贴和号召地方名人捐资的办法,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修通泉阳至王烈桥约3公里的水泥路面,实现集东与王烈桥两个集贸市场的快速对接;2008年向市民族宗教局多次申请,争取到项目资金45万元,修建双沟大桥1座,并对环镇东路进行了重修,使工业小区向东、向南延伸,扩大受益面,为集东村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至今,在市宗教局、阜阳市工商局、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集东村通过各种办法筹资400余万元,修建了包括光明大道、教门路、环镇东路等水泥路面5公里,使街道、村组之间畅通无阻,群众交口称赞。阜阳市工商局作为集东村的帮扶单位,多次来到该村,考察该村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扶。阜阳市工商局拟于近日在该村出资5万元,帮助修建育英东路,该工程可望不久开工。

2、民生工程建设:2008年,镇政府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集东回族村实施,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200亩,修建田间道路1.5公里,打机井50眼及配套机井房50间,涉及10个自然村,4000余名群众受益。2009年,镇村两级通过多方努力通过向上争取民族村发展项目,在后陈、集东等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22000米,2000多名群众喝上放心的自来水。同时,集东村

在市建设委的帮扶下,结合清洁工程,在村主要道路上修建垃圾池30个,新建厕所2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改善了村居环境。

四、发展经济,促进群众增收

在阜阳市工商局的帮扶下,集东村把“三粉”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并得以顺利实施。该村在教门村种植马铃薯200亩,用于生产加工“三粉”;2008年集东村在镇农技站的帮扶下,帮助外出返乡能人寿天刚在家乡种植特色农业雪里红120亩,经加工后在阜城各超市销售,亩均增收800元。集东村通过各单位的帮扶,利用现有企业通过传统农业的初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集东村还依托镇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2000年,集东村返乡青年马俊利用在外打工学到的手艺,返乡创业,在家乡发展渔具产业,从手工作坊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马俊拥有3家公司,固定资产2500万元,安排附近村民就业群众达300余人,人均工资1000余元,该公司的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在他的带动下,集东村的渔具生产企业达到了6家,成为皖西北最大的渔具生产集散地。

五、发挥党总支的核心作用,抓好党建工作

该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界首市委党校作为其结对子单位,多次组织党校教师深入到该村授课,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该村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有能力、热心于村事业、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能带动群众致富的优秀青年作为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该村在镇纪委的帮扶下,以学习“六要

六不要”为契机,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思想。

六、加强社会管理

1、集东村作为集镇所在地,流动人口多,计划生育管理相对较难,镇计生办在集东村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积极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求真务实,落实奖扶制度。镇村两级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四术落实为抓手,不断提高随访质量,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稳定低生育水平。

2、镇综治办结合“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集东村安装摄像头4个,有力地震慑犯罪活动的发生。同时该村与各自然村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意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七、攻坚克难,继续加大惠民工程的投入。

镇政府将在上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发展集东村的各项事业,促进该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营造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下一步,集东村在镇政府的帮持,着力发展下面几项工作:

1、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玉米保险等筹资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党的惠农政策。

2、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造集东村村室,争创全市一流村室。

3、结合集镇规划,抓好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是家俱一条街市场

的形成和宣传。

推荐第7篇:现代实验学校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一家亲,情满校园花并蒂

——现代实验学校民族一家亲特色工作总结 一. 学校概况简介

2003年,现代实验学校这所九年制民办学校在金华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15年来,学校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极大包容,享受着这座城市的阳光雨露,实现学校自身的一次次华丽蜕变:学校先后荣获开发区2008年、2014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民舞蹈表演一等奖,自2010年至2016年连续七年荣获开发区阳光运动会同类学校第一名。学校党支部先后荣获了市“‘发展强,党建强’示范单位”、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先进学习型党组织。学校妇女组织2013年获金华市总工会“先进妇女组织”。2015年3月学校妇工委荣获开发区“巾帼文明示范岗”。

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在现代这里汇集、学习、成长。这里有教职员工138人,在校学生3050人,教学班70个,其中少数民族人数近800人,来自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占比25%。各种民族的特色在学校相互融合、碰撞,多民族特色渐渐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给这些本有缺失的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一直在努力:办学以来我们遵循平等友爱、互助共进的办学理念。立足民族团结一家亲,聚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园风貌,紧跟课改步伐,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各族孩子的家园、学园、乐园。

社会在进步,学校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因此,我们紧扣“民族特色”就学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具魅力的社会特色,那么各民族文化传承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以民族情为圆点,来构建我们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组成的学校良性的教育生态圈,从而探索多民族团结共融的学校教育生命的特色之路。

二、特色工作推进——巧手炫出民族风家校共育民族情

(一)民族文化共浸润

为了让民族文化浸润校园,我们把56个民族的概况、代表人物、英雄、乐器、农作物都一一上墙。校园内文化墙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学校还重新划分区域,新建了少数民族活动室。活动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家长活动室,除了接待少数民族家长,让家与校共同合作,还包括对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工作。第二是少数民族屋。里面展示着学校从各方面收集的少数民族服饰、器乐等,我们还计划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民族的手工作品。第三是学校的党建办公室。主要是本校的党建工作以及本校党建的荣誉。这些都是学校领导希望在新学期开学时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一个崭新的学校,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

我们还将民族文化活动渗透到班级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这是民族上下千年承袭的传统,我们应该尊重。因此,开学初,我们给每个班建立少数民族的电子档案,根据民族风俗特点表明该注意的内容,并分发给每个班主任,做到以人为本的学校发展特点。同时,让班主任安排每个少数民族的学生都能与班里的汉族学生结对,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以最快时间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每个班都有一个民族部落,按照不同的民族,在班主任带领下,各班级按照其分配的民族进行装扮。并且学校出资,按照民族每班每人一套少数民族服饰。班主任也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给各个班普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少数民族人才,进行少数民族手工比赛。

(二)整合资源编课程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文化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我们合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充分挖掘各民族学生的潜能优势的同时,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举措,也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石。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学校特色,从时间、空间、师资队伍创建等三方面,构建民族特色教育的保障机制:一是充分利用民族教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每学期5课时,纳入地方课程,由班主任负责落实。二是学科教学注重渗透。在各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学校主要采取学科知识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发掘民族团结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三是挖掘开发校本课程。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组织教师搜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知识、民族风俗、民族人物、民族歌曲等。然后各学科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了大胆尝试:根据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能歌善舞的特点,音乐老师开设了各种民族社团,如民族乐器社、民族舞蹈社(民舞队)、民族合唱社(民族合唱团)等,让少数民族的孩子纵情歌唱、舞蹈。音乐老师还将课间操改编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让民族之风进一步融合在孩子们的心中。语文老师则根据民族知识、民族风俗等,编写了小品和诗歌,使民族文艺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我们以民族大团结特色教育为主导的校本课程正在积累编制,不时将呼之欲出。

(三)丰富活动展风采

为了让民族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全方位展示各民族的风采,我们集思广益。组织全校老师,尤其是各班班主任开展了多次会议,会议主要是讨论、并制定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方案。邀请共同体学校以及开发区领导开了两次会议。第一次是对方案的讨论及修改,第二次是方案的确立。随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去年以来,学校围绕“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文化大家传、民族情怀大家抒、民族团结手牵手”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五个一”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会说一句民族语言,会画一幅民族题材画,会唱一首民族歌曲,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讲一个民族故事等“五个一”活动。二是开展系列评比活动。在各年级举行民族团结教育系列评比活动:“民族文化大家抒”班刊评比、“民族精神代代传”手抄报比赛、三是开展家校共育民族情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增强家长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力度,拓宽民族团结教育范围。四是开展民族团结进社区活动。为拓宽学生民族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让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接受更为直观的民族团结教育。五是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帮扶”活动。实行“三级结对”,即每一位校领导与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班主任与班上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一名班干部与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得到大家的关心。通过学校这个大舞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各个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同时,展示自己的风采。

(四)特色教育齐点赞

几年来,学校的特色工作蒙受各级各界领导的关怀指导同时跟多的是充分的肯定点赞。记得前教育厅厅长的刘希平视察学校工作时,就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现开发区党工委张旭辉书记教师节亲自带队慰问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学校的特色建设感到满意,为我们各族孩子能享受更多优质教育做出指示。我们的直接分管的社发局几任局长副局长更是对我们的学校特色建设在各种途径和场合都给予肯定与鼓励。各类媒体也相继作各种报道宣传。仅学在开发区的信息平台就频繁刊出学校的特色工作,比如《民族文化大融合爱国之情我传承》,《满堂窗花剪子出千花万朵手中来》,《沟通,从心开始》,《民族团结一家亲你的需求我倾听》等等。至于直接感受到我们特色教育深入人心的是我们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快乐成长,他们是由衷的点赞,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多才多艺的家长,主动承担校外辅导员,与学校共育民族情。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焕然一新,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溢满校园,一个多彩的民族团结特色学校在开发区破茧而出。

三.展望与期待

我们将依托民族情来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践行平等友爱、互助共进的办学理念,在营造民族大团结氛围的同时,还弘扬各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让学校的特色民族情温润孩子五彩花童年梦。花季童年成长路上,自由,融合,个性,共生共长。让各民族的孩子在学校这个同心圆里成就更好的自己。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凸显学校工作特色。计划在本年度,联合共同体学校准备展出几个优秀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舞蹈、乐器、朗诵、小品等),做一场大型文艺活动。更多地展现出我校少数民族特色的风采。也让学生们在现代实验学校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

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相信通过以上的这些举措,一定能将学校特色更直接地传达,同时,让每一个少数民族的孩子都能在学校享受到被尊重的肯定感。为学校特色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花开并蒂,情满校园,让我们现代实验学校来自各民族的孩子们在开发区这个大家庭快乐、健康地学习、成长。

推荐第8篇: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把发展少数民族党员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不断拓展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面,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2001年至~年***市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总结如下:

一、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的现状

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市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始终坚持把此项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多次在有关会议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少数民族党员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维护社会稳定,振兴各项事业的关键。

2、强化培养教育、保证党员质量。

在做好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中,***市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培养教育。一是抓少数民族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专门举办了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了党支部书记对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组织员在党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组织员实行动态管理,要求组织员党性强、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基本理论熟悉,汉语水平较高,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发展现状,熟悉工作,学习发展党员的有关文件及程序要求等。三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分批、分层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民族宗教政策等内容,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3、发展重心下移,注重做好生产一线党员发展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把发展少数民族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年轻干部,

4、对少数民族党员的发展各级党组织能及时审批、严格把关,保证党员发展工作正常进行和新党员的质量,对不合格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做到对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层层把关,努力保证新党员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基层单位发展少数民族党员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2、个别基层单位发展少数民族党员还存在着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

3、个别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练,造成发展党员程序不够规范。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

通过深入学习教育,提高市属各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对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是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坚持把发展少数民族党员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

2、通过加强培训、压担锻炼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拓展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面,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为推动***市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严格公示制度,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监督的广泛性,坚决杜绝少数单位公示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以及群众“不会监督、不能监督、不主动监督”的问题。

4、严格审查制度,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监督的针对性。在审查内容上,把入党对象是否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否在本单位当好模范,具有“先进性”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审查其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对于干部职工,我们重点审查其是否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勤政廉洁,是否保持“八小时内外”良好形象,是否在本单位中工作领先、成绩突出等。在审查材料上,在充分吸收基层建议的基础上,局党委给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的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党支部大会党员会议记录等15项材料,进行全面审查。

5、严格责任落实制度,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监督的有效性。实行与党委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实绩挂钩。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局党委为和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明确党委书记是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将发展党员、确保党员发展工作,尤其是发展少数民族党员的质量,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推荐第9篇:分团委学生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工作总结

2018年分团委学生会少数民族联谊

会工作总结

工业制造学院2014年学生工作总结 2014年,在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学院实际,工业制造学院学生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为突破口,以学生顺利就业为导向,开展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2014年我院学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建设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工队伍建设,现有负责学生工作副书记一名,下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一名,辅导员一名,学院学生1400余人。正是在领

导和全体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下,学院学生工作得以高效持续性展开。

2、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班主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促成团结协作、力争上游的良好工作氛围。定期召开辅导员、班主任、新生班主任助理会议并做好相关记录。

3、定期参加学校相关部门组织的思政、助贷、就业等专题辅导员培训会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

1、2014年6月,完成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我院06级本科、07级专科共计240余名毕业生安全离校。

2、2014年9月,完成2014级新生爱校教育、《学生管理规定汇编》教育、诚信教育等思政专题教育8课时。

3、2014年10月-11月,按上级相关部门指示,高度重视涉日敏感时期学生安全与稳定,成立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值班,多次通过学生骨干、学生党员

进行正面引导和特殊情况排查,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2014年1月、6月、12月,对全学院各班级进行诚信考试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承诺书签名等各种形式加大考风考纪宣传。

5、高度重视学生学习风气建设。制定考勤方案,建立班级自考和学院抽查二级考勤制度。制定《考勤预警谈话登记表》。2014年4月,组织“学风整顿月”系列活动,通过表彰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树榜样、促学风。在学校各类出勤检查中,我院学生出勤率始终保持在前列。

6、通过评优评奖工作鼓励先进。2014年,我院08级测控本科班等6个班级荣获成都大学“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覃正海等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彭义恒等3人获成都大学“特等奖学金”;杨川等28人获成都大学“一等奖学金”;徐青等57人获成都大学“二等奖学金”;张昊等114人获成都大学“三等奖学金”;

巫擂等95人荣获成都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杨岳等86人荣获成都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这些班级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是对学生最直观的教育和鼓励。

7、对违反《成都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的学生,经查实后,坚决予以处理。

三、学生党建

1、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2014年学生党员发展规划》。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4年6月发展学生党员35人,转正30人;2014年12月发展学生党员38人,转正18人,为组织输送了新鲜的血液。学生党支部现设两个支部,共有学生党员114人。

2、2014年6月,为36名毕业生党员转出组织关系,无一遗漏;为1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毕业生党员办理党员流动证。2014年9月,为1名2014级新生党员转入组织关系。

3、在党委组织部和院党总支的指导下,于2014年3月-4月举办分党校第

四期入党积极份子培训班,66名学员顺利毕业。根据《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党校分校工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分党校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不断完善分党校管理模式,在学院内开展“三级教育”:2014年9月,在2014级新生中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大学生成才与争取入党》等三个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2014年9月-11月,组织支部全体学生党员学习《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理论读物,引导学生党员理性看待涉日事件,并通过他们缓解紧张氛围,建设和谐校园;2014年11月-12月,举办分党校第五期入党积极份子培训班, 名学员顺利毕业。

4、按照校委发24号文相关精神,在党委组织部和院党总支的指导下,参与并完成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复,学院现设两个学生支部,支委分工明确,工作平稳运行。

5、按照成大创先办

1、2号文相关

精神,通过开展“学风先进党小组”评比、党员进厂参观学习实践、建立学习交流窗、开辟党性修养专栏等活动,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塑造模范党员,营造良好氛围。

6、2014年,支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并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3月31日,组织学生党员观看电视剧《民主之澜》,缅怀革命先烈,学做时代先驱;4月17日,组织学生党员到成都市阳光城献血点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灾区伤员献血,为灾区人民祈福。。。。。。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党员增进了了解,开阔了视野,也为大学生活带去一丝轻松和惬意。

四、团学活动

1、2014年6月,完成院分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的换届改选工作。院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

2、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能站在全局有的放矢,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坚定的执行。定期召开分团委学生会工作例会。

3、深刻领会团系统“一体两翼、同心多圆”的工作布局,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紧密联系社团。院级社团“科技创新学会”被学校评定为“三星级社团”。

4、按成大团

3、

4、

5、

6、

7、8号文件精神,完成成都大学第十一次团代会、第十次学代会召开期间学院承担的相关工作。

5、按期内完成学院团费的收缴,完成学院2014级毕业生团组织关系的转出,2014级新生团组织关系的转入。

6、切合实际工作对舆情展开调研,主动思考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现状并寻求改善方法,完成基层团建创新项目申请,获共青团四川省委2014年重点调研课题立项。

7、2014年,学院分团委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130余人,通过推优入党,73人被党组织吸收成为中共党员,其中绝大部分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团学骨

干。

8、作为成都大学首个成立的二级团校,于2014年11月举办第三期团员骨干培训班,2014级各团支部委员、分团委学生会新吸收的干事共计161人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9、重视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组织学院内团支部愿景规划大赛,通过评比促

工作。通过不断总结与改进,我院选送的09机设本科1支部在“成都大学第三届团支部愿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10、通过思想引领和实际工作锻炼,我院分团委学生会一大批优秀的团学骨干迅速成长起来,多人次获得各种奖励。在2014—2014学年“五四”表彰中,我院彭义恒荣获成都大学“十佳共青团干部”,覃正海荣获成都大学“十佳共青团员”,陈晓雪等34人荣获成都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徐青等114人荣获成都大学“优秀共青团员”,09机本2支部和08测控本科支部荣获成都大学“红旗团

支部”。08测控本科支部也代表成都大学参加2014年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

11、我院现有注册青年志愿者1162人,2014年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总计36次。3月12日组织的“关爱环境,爱心护绿”清扫十陵镇街道志愿服务,3月19日组织的“满园春色,新鲜成大”美化校园志愿服务,4月17日组织的“无偿献血,远离艾滋”义务献血志愿服务,9月29日组织的“感恩前辈,关爱老人”走进南山敬老院志愿服务等活动无一不表达着我院青年学子感恩祖国,服务社会的热忱。

12、通过不懈努力,在双方友好协商下,我院分团委和十陵街道团工委签订校地合作意向性协议,十陵街道团工委搭建实习的平台,我院青年志愿者对口提供志愿服务。同时,我院分团委在十陵三小建立义务支教实践基地。

13、2014年2月-3月,我院组织近30名成都市生源地学生返乡参与改革

宣传与调研志愿活动,服务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通过问卷调查、挨户走访,汇总形成实践报告。我院分团委荣获“成都市城乡统筹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尹华强等13人荣获“先进个人”。

14、2014年6月,我院和电信学院联合申报的“感恩自强,放飞希望——赴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中心桥村志愿服务”斩获李嘉诚基金一万元资助。7月13日-26日,9名同学在当地开展农机保养知识宣传、家电义务维修、灾后重建调研等志愿者服务,被绵阳电视台大力报道。11月,在成都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者活动评比中,该项目被评为“志愿者优秀集体一等奖”,杨川等9人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学生”。

15、2014年7月12日-8月11日,我院21名同学到十陵镇政府进行了为期

一月的挂职锻炼。通过助理行政、法律法规宣传下乡等志愿服务,充实了假期生活,增长了才干。11月,在成都

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者活动评比中,该项目被评为“志愿者优秀集体三等奖”,王文刚等21人被评为“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今年,我院两支院级“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均被评为“成都大学志愿者优秀集体”。

16、在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申报的《简易手压控速装置》、《应急逃生快速变形护窗》、《轿车乘员箱保护系统》、《多功能电子节能灯》、《机械智能冰面救生装置》五个项目获得成都大学第六届“科创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组立项。

17、2014年6月9日-12日,我院杨川、羊文武、唐增平、任敏组成的睿龙创业团队代表成都大学参加首届“‘交大杯’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大赛”,通过比赛结识朋友,开拓视野,展示风采。我院学生在各类科创大赛中逐渐崭露头角,显示出勃发的竞争力和可预见的上升空间。

18、在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暨校歌大家唱比赛”中,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下,我院近110名师生以激情澎湃的《成都大学校歌》和《歌声与微笑》打动了评委和在场观众,荣获三等奖。

19、院分团委学生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活动。我院乒乓球队荣获“成都大学第十届乒乓球联赛季军”;排舞队荣获“成都大学第四届体育文化节排舞比赛二等奖”。学院组织的厨艺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

五、勤工助贷

六、就业工作

七、日常管理

1、定期深入学生寝室,通过走访交谈掌握学生动态,注意开展工作时真正贴近学生、服务学生。配合后勤宿管科对违反宿舍安全规定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发现安全隐患即刻督促学生进行整改。

2、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完成2014级新生心理测评及建档工作,注意敏感时期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配合校保卫处切实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积极介入对违纪学生教育;配合校后勤服务公司完成学院学生宿舍的调整,全院1400余

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和校方责任险的统计和制表工作;配合教务处完成2014年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和录入工作,2014年火车票优惠卡登记和缴费工作;完成开学前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安全隐患排查、学生返校统计、安全预案、早晚自习小结、期末诚信考试主题教育总结等多份计划和总结。

3、完成06级毕业生和2014级新生材料归档工作,无一遗漏。

八、存在问题

还需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我院仍有少数学生在考试中违反考风考纪,既不利于创建良好学习风气,也不利于学生顺利毕业。

工业制造学院学工办

2014年12月22日

推荐第10篇:对口帮扶少数民族村工作总结

2011年对口帮扶少数民族村工作总结

瑞金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一年来,我办对口帮扶少数民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少数民族村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市委政府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村工作统一部署和安排,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赣州市党代会及市委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科学谋划的“一个突出、四个加快”发展路径,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工作政策及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对挂点帮扶工作的领导,选准帮扶项目,加大帮扶力度,扩大帮扶成果,扎实推进挂点帮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挂点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挂钩帮扶工作的领导

为加快少数民族村的挂点帮扶工作,我办充分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成立了以陈泽贵主任为组长,朱甲玉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将挂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针对帮扶点实际,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目标,建立挂点帮扶联系制度,了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1 不断提高帮扶工作成果。

二、深入调查研究,理思路找准扶贫突破口

为尽快打开驻点帮扶工作局面,我办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工作队员深入挂点调研,在悉心了解、掌握村情民意第一资料后,结合该挂点村的实际,明确提出了驻点帮扶工作规划,把帮扶工作目标量化分解为三项具体任务。一是依靠单位职能优势,结合工作实际,为所帮扶的贫困少数民族小组带引一批政策资金、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二是带上1—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辐射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系列经营活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完善帮扶该组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只有贫困村基础设施建好了,村容村貌变样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观念转变了,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建好了,农业产业结构调优了,农村经济发展了,贫困村才能转变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驻点帮扶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三、落实各项措施,找路子立足脱贫打基础

我办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抓实抓细帮扶的具体工作。一是打基础,改善群众基础设施环境,

2 为强村富民服务。日东乡赣源村马荠塘畲族小组是我办对口帮扶点,该小组有耕地面积165亩,人口200余人,位于日东乡西北部,是典型的边远贫穷少数民族村,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道路不畅问题已成为制约该组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办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为突破口,推动村经济发展的帮扶思路,并结合我办工作实际,明确把公路建设列为政府“一事一议”,争取资金8万元修通水泥路约4公里。同时,我办多次与市直相关单位联系沟通,帮助落实桥梁、用水、手机信号塔等问题,切实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讯等问题。二是谋发展,推进农民致富。我们充分利用山区低温差,因地制宜指导村民发展种养业,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关心群众生活。我们组织全办党员深入帮扶点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并坚持做到一季度至少上门服务一次以上,指导其发展生产,并帮助解决各类实际困难。

瑞金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11篇: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2009年潭西社区

少数民族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2009年,为进一步支持、鼓励和引导辖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潭西社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大力做好我辖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指导、创业服务工作。积极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居民充分就业,引导鼓励少数民族居民自主创业。

一、领导重视,精心准备,分工明确

社区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对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谋划,并对社区开展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成立以社区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工作人员,负责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的宣传、联络工作;并组织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少数民族居民参加创业培训等培训课程。

二、建立宣传阵地,营造宣传氛围

(一)在全辖区开展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通过上门调查、宣传栏张贴通知单等方式,在辖区调查近几年内已经创业的少数民族居民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建立了辖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数据库,增强了与少数民族居民的交流沟通,有助于更深层的了解到他们的需求。

(二)在全辖区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的宣传工作,社区设立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绿色通道,对社区有就业创业意向的少数民族居民进行宣传,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培训班。

在今年的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中,潭西社区本着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居民实现创业梦想,推动辖区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完善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潭西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而努力。

柳南区潭西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9年12月

第12篇:分团委学生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工作总结

随着学生会换届的顺利进行,新一届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应运而生。少数民族联谊会作为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特定群体的部门,其宗旨意在给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我展示”的平台。而随着我院近几年来少数民族人数的不断增加,少数民族联谊会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本届少数民族联谊会的工作将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们少数民族联谊会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艺活动大大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并开展特色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来加强群体的团结,积极配合分团委学生会做好各项工作,将一个团结特色的新少数民族展示给大家。我们根据院、校分团委学生会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现将拟定的少数民族联谊会本年度工作计划阐述如下:

一、上学年工作计划

由于少数民族联谊会才真正起步,所以上半年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内部成员的一种学习和宣传,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使少数民族内部达到真正的联谊。

1、全面的招新工作。十月初期,针对本届07新生来自10个民族的17名少数民族新生,招收少数民族会员。由于本部门人员的特殊性及结合上一届的经验,招新一定要注意一下问题:必须在各部门招新前对这17名同学做一次全面的动员工作,招收对象一定要有责任心和上进心,录取人数在10到17人不等。

2、针对我部的一些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口号,部门特色标志以及相应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并开始在校内做大量的宣传。其宣传主要从工商频道和校内网做起(通过网络平台,以我们联谊会10个民族为出发点进行宣传)

3、在本部基本走上正轨的时候,也就是在十月末开始由本部的各成员自行组编一些特色文艺节目,开始在联谊会内部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使少数民族联谊会内部成员都有一技之长,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特色。并尽可能和其他各学院的少数民族联谊会一起实现少数民族内部“真正的联谊”。

二,下学年的工作计划

有了上学年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学年的工作主要是对外的展示和宣传。结合学校特色板块“周末文化广场”(每年的4月开始举行,每周由各个学院轮流举行,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丰富大学生的多彩生活)来举行一期特色的“少数民族风”的周末文化广场。

该活动我们将邀请文艺部及体育部一起组织。以少数民族的特色为主线,我们主要分为少数民族歌舞和少数民族运动为主线,将文艺和比赛交替进行,即可以给大家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又能让大家真正参与其中,从而传播我们少数民族文化。

该活动是我们少数民族联谊会第一次真正主办的节目,我们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不仅需要展示各种文艺节目,而且还要担任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由于周末文化广场本身就属于一个室外的活动项目,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维持活动的秩序是我们举行此次活动必须注意的两点。

1、活动时间

2011年4月初

2、活动地点

南区文化广场

虽然我们少数民族联谊会现在还不够成熟,但我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将其做大做强!因为我们始终牢记“民族的,世界的!”这一永不变的真理!

工商管理学院

少数民族联谊会

XX年年10月7日

第13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北方的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食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佤族、黎族竹筒饭,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还特别喜欢吃“帕罗”,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各民族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满族信奉萨满教,男人留发梳瓣,妇女穿旗袍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小伙子喜欢摔跤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习俗,铜鼓和壮锦久负盛名。 苗族的吊脚楼、芦笙、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广为流传。

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布依族腊染、侗族鼓楼

白族男女都包头,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有蒙古袍、蒙古包。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维吾尔族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热情好客。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大部分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这些就是我们各民族同胞的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好多好多呢!真正是丰富、有趣、多姿多彩!!

第14篇:少数民族谚语

少数民族的谚语

塔吉克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

维吾尔族 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朋友多。 走路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闲聊等于假死, 思索等于磨石 。

批评人当面好, 夸奖人背地好。 艰难时需坚强, 欢乐时需谨慎。

好马全凭强壮, 好汉全凭志强。 只要比赛就有一胜, 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枯树无果实, 空话无价值。

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若只庇护自家狗,定与邻里不和睦。

花瓣经不起风霜,短见经不起风浪。 洪水未来先筑堤,灾难未到先警惕。

寅时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求人诚意,教人诚心;行行有学问,事事要用心。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好马一鞭飞驰,懒马千鞭不走。

智慧不凭年龄凭心灵,友谊不在一时在平常。

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人不知患病的痛苦。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制服猛虎非英雄,抑制脾气真好汉。空勺塞到嘴里没味道,空话听到耳里没味道。

怒来理智失,疑生信任消。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高高在上的人算得什么英雄?浮萍只会在水面上飘摆游动。

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聪明人量力办事,糊涂人想一步登天。

从跌跤中学会走路。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有知识的人,在人前不说都懂;无知识的人, 在人前都说学过。

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功夫到家,石头开花。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青蛙常常忘记,它曾经是蝌蚪。 还未长毛就想飞,肯定跌落在土堆。 三天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十二岁的孩子,做了才想;六十岁的老人,想了才做。 做事不要光在嘴上,还要在手上;

看人不要光看脸上, 还要看心上.。入乡问俗,出门问路。 进山听鸟音,进寨看习俗。

不要怜悯豺狼的嚎叫,那是反扑的信号。

火气一来,智慧走开。 眼睛望着天,走路会跌交。

只要脑袋在,头发还会长出来。 空袋子竖不起来。

和好人交朋友,遇事有好帮手;和坏人交朋友,到头来挨石头。 结亲之前多思考,结亲之后多关照。 估计不到的危险,也许就在你的脚下。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高枕莫要无忧,安宁莫失警惕。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房子再高是人盖的,力气再大是锻炼的。

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不敢翻越高山, 哪能到达平原。 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

拉烈马缰绳要长,争问题肚量要宽。 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上阵的骏马,勒紧缰绳还想奔;睡觉的懒猪,驱它吃食也不动。

彩虹虽美是现象,惊雷虽响是空声。能力同肌肉一样,锻炼时才能生长。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狐狸向着猎人微笑,目的想从身边溜走。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话虽好听,多说惹人厌。食物虽好,多吃伤肚子。

过河要掌握水性,少出闲力;说话要抓住中心,少说废话。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脚勿踏两船,心勿摆两面。 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凤凰乌鸦不同音,香花毒草不同根。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允诺要慢,履约要快。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辣子不会甜,好汉不会乖。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人家帮助,要记着报答;人家伸手,要及时去拉;人家撑船,要帮着划浆。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

三人省力气,四人更轻松;众人齐合作,百事能成功。在他偷公鸡时,不给一点教训, 将来他会偷牛。看人要看他的心眼,买马要试它的步伐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喝水不忘挖井人。

成事惟有多远虑,败事都由少思考。 母亲的宝贝是子女,好汉的宝贝是志气。

白天的行动,夜间扪心检讨;明天的工作,今天周密计划。怕则不作,作则不怕。

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牙硬会落,舌软常在。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骑快马的,觉不出路远;朋友多的,觉不出困难。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早不起能误一天的事;幼不学能误一生的事。 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晴天不忘蓑衣,雨天不忘葫芦。 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少时易变,青年易错;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对牛生气没有用,向马动脚无益处。 大水淹不死游鱼,山高挡不住鸟飞。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第15篇:地区少数民族

浅析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实施小学英语教学

单位: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小学 姓名:周琼

摘要:我所在学校是在彝族自治乡,小学的生源主要是彝族学生。而目前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又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然而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就固有的一些障碍,如:信息闭塞、民族语言和传统习惯干扰、家长思想素质较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但同时也具备其特有的优势: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中,对不同民族语言耳濡目染,语言转换能力强,容易接受新语言的学习。而我们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解决措施

一:我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信息

据2007年末统计结果,丘北县总人口45.9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瑶、白、回等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28.7万人,占总人口的62.52%。我在丘北县腻脚乡任教,这里主要聚居着彝族和苗族,他们所占比例大约是70%。

二、少数民族地区优势

(一)语言接受能力方面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源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中,对不同民族语言耳濡目染,语言转换能力强,容易接受新语言的学习。在交流中往往先人为主,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会苗族语言的彝族生见到苗族同学就会先用苗族语言主动与苗族同学打招呼、问候,于是双方自然地用苗族语言进行交流,来到学校见到老师他们也会自然的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

(二)儿童自身特点

少数民族小学生也具备了儿童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他们学习外语时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比如:模仿力、可塑性强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劣势

(一)自然环境方面

我校辖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影响,比较闭塞,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当地老师大部分用民族语言夹杂汉语进行双语教学,部分学生不懂或少懂汉语,造成汉语与英语学习障碍。

(二)学生家庭环境方面

经济欠发达,留守儿童多,家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英语教育,无英语学习必需工具,学生的听读说训练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学生受家庭教育和母语的干扰,羞于说英语。尤其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 1

太敢说英语。

(二)学校环境方面

办学环境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够先进齐全。在教学环节中老教师无法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直观、生动展现所授知识。 以及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首先,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差,基础弱;其次,部分学生无学习兴趣,无良好的学习环境,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弱。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只能接触一到二次,每次四十分钟,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回到家里,或许有的家长们能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科目就足够了,他们在学汉语拼音时还有很大的困难,再学英语,不是要分不清楚了吗?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则是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此就大量减少了学生 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 的机会。 ( 四 )师 资 方 面

由于师资不足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外语教师缺乏或一身兼任数班外语课程,工作量大教师的课外学习或培训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提升。在我们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更是严重,不仅缺乏外语教师,还缺乏专业教师,多半是边学边教“半路出家”。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 仅 使 课堂气 氛 沉 闷,学生处于 被 动 接 受 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四、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改变现状,解决措施有

1、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环境

随着《纲要》的实施,专职英语教师走进农村小学,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利用张贴栏或一些包装袋让英语看得见、摸得到;利用扩音器播放外语歌曲让英语听得见;根据《纲要》中,强调减轻小学生负担,丰富校园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组织开展英语书法、英语口语比赛,同时结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特点,在文艺活动中展现英文歌曲,让英语用得上。

2、解决学生求知需求与陈旧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在现有的农村教学环境之下,实施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课堂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把来自社会实

2践的知识经验进行精细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授予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知识的职责,所以教师的素养和行为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英语老师要用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提问,用启发、设疑的态度对待学生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观察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什么,什么教学方法适合所上班级,以此解决学生求知需求与陈旧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要求英语教师了解整个小学英语教材,各级教材间相互关联,不可分离。这有利于英语教师全面统筹规划教学任务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热身阶段的口语对话要及时更新,保持内容新鲜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好奇、喜欢挑战的特点,从而也可以缓解教授新课程时,学生口语训练环节中,时 间 不 充 分 的 压力 。在 三 年 级 上 册 就 出 现 从 一 到 十,十 个 数 字 的 数 数 ,在 四 年级中不仅出现了从二十到五十的数字,还有一到十的数字复习,结合两个年级教材,我们在三年级数字的教授中,重点掌握这十个数字的读法书写及运用同时也将二十到一百的读法作为口语训练。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一到十,同时也开始接触更多的数字读法。

第二、书写操练中,现行的四年级教材中才真正出现字母手写体形式并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部分,但我在三年级学生入门英语学习中提前介入教授。教学生如何正确书写26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培养学生字母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良好的字母书写习惯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英文歌曲的教唱也利于学生语音语调甚至是句型的锻炼,但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课本上的外语歌曲,曲调变化大,农村学生不易掌握,我就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配上自编的英语句子,汇编成外语歌曲教给学生。

第四、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总结外语知识。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学生喜欢一些短小精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于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英语知识,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了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口诀。如:Springspringisgreen,summersummerisred, fall fall isyellow, winterwinteris white.

第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教师应不断调节教学节奏,保持张弛有度,学生活动动静结合,富于节奏。在字母、单词及音标的学习中,为了避免冗长机械的跟读,先应该强调的是学生听的能力,保持安静的状态先听老师读之后,学生在进行一定量的跟读练习同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唱歌,小组竞赛等,缓解机械练习后的疲劳。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尝试

第一、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允许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试错。课堂上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失误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责备从而回避老师的问题或拒绝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更应该耐心允许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都是

3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从中学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才会做出正确的抉择也才会选择适合发展的道路。遵循自然规律,学生在包容耐心的氛围中学习,终能大胆灵活运用英语。 第

二、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学生有效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有动力。关 心 学 生 生 活,对 待 学 生 做 到“四 多”和“两 少”即 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问为什么;少责备少冷眼。

第三,因材施教的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有客观评价并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在面对后进生时小心谨慎,他们可能因教师一个疑惑的眼神而倍感紧张,从而厌恶学习。教师要善于捕捉优点鼓励学生。因此授课由简到难,作业布置也要分层次有坡度。课后还要做好动态追踪管理,学生情况发生变化时作出相应的 调 整。根 据 学 生 成 长发 展 的 规 律,尊 重 其 差 异 性、不平衡 性 的 特 征,在 英 语 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远比成绩的高低重要得多。

4、勤与教师沟通,统一教育步调

注重英语教师与班主任协作,共同建设班风、学风,这能有效促进英语教学。由于教育对象上的同一性,教育目的上的统一性,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互补性,英语教师与班主任存在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但是,英语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英语教师在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时,要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步调,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才能使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效。

5、勤与家长交流,创建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与氛围。

农村部分家长漠视英语学习,课后勤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改变其理念,让家长重视英语学习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争取政策补给,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是相对滞后的。《纲要》强调: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把区域内的薄弱学校以及农村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作为义务均衡发展的两个重点,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重点。为此我认为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之后,可以根据农村家庭情况免费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必需品并为农村学校配备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为农村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7、建立有效学习型机制,学会利用外界资源

针对我校的自然环境现状,我们加强各校点内部相互听课、评课制度;定期开展整个片区小学的教学教研讨论及反思,重视挖掘自身内部的潜力。通过多渠道创设英语教师自我展现的舞台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开展校级交流活动,这有利于教研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教师之间分享智慧,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需要教师、学生、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与政策倾斜;需要我们各级领导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小学英语教育,这样我们在多方努力支持关怀

4下,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明天会更好。

八、结论:

总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环境是要创造的,学习英语必须要有练习听和说的机会,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余,还要努力挖掘课后的一大片练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既是对课堂训练的一种有效补充,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一条学习捷径。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愿望同样是强烈,他们“听不懂、不愿说”只是因为怕出错、紧张而造成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英语词语来表达自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法鼓励、训练他们,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参与交际,并学好它。

参考文献:

[1]、高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点滴谈》期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研究)、2008年第01期

[2]、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 [3]、陈新宇 .腾鲁阳《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

[4]、.新时期师德修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方莹馨、《教育,更多一点爱和尊重》、人民日报出版社

[6]、邓海建、《教育无需虎爸虎妈》、云南教育视界、2012年3月下旬第9期

第16篇:少数民族主持人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引言

新疆是多元文化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有众多的民语言电视节目,在这么多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培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特征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关系到电视节目的质量和电视台的未来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这是我国内地所无法媲美的特色优势,而面对新世纪的媒介挑战,我们要打特色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做到扬长避短,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主持人对人类文化、对本民族的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的传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决定了主持人这一职业不仅具备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广博的、深厚的文化修养。

一、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特征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特征 1.充分了解节目的定位,使自身融入到节目中

以《丝路新发现》的主持人凯比努尔为例,她是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的维吾尔族主持人,她所主持的是一档科教栏目, 该栏目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读神秘传奇的丝路文化。在新疆这块古老土地上有那么多的神秘文化遗存和不解之谜:阿尔泰山青河一带的麦田圈型的古巨石堆,富蕴大岩洞中的神秘天象图,哈巴河多尕特石洞中的史前飞行器岩画以及北疆的神秘魔幻大三角和历史文献中的独目人。新疆的自然之谜也不胜枚举。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较深的地理和人文知识,而作为不是地理专业出身的凯比努尔,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栏目播出之前的片头中,主持人会以一个深刻思考,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线索,追踪线索的考古学家的身份出现。而在节目中她又是以一身儒雅的套装,平和恬静的语调,娓娓道来。自身气质和后天的改造都特别符合这一栏目,而作为少数民族,主持汉语频道更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汉族观众会因听的懂,而观看。少数民族观众会因是本民族的主持人而观注这一栏目,因此能提高收视率.这就要求主持人:第一步,主持人要认识节目的定位。节目定位是指一个节目的特点在一般受众心目中的总体反应,它包括节目的地位、质量、传播对象的类型以及该节目有别于其它节目的特质或价值。

第 1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主持人不论是在哪个阶段进入栏目,初创期也好,磨合期也好,稳定期也好,都应深入理解栏目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只是“了解”还不等于“理解”。因此,主持人必须清楚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

第二步,要熟悉节目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亦即了解节目对象的定位。

第三步,电视节目定位和对象的定位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的特质,尔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理解定位,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加以改正。最后要结合地域特色,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选择适合当地受众收视心理的形象。 2.加强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新疆电视台三套哈语频道的《夏热法特》栏目为例,就是专门介绍哈萨克族文人,著名音乐家,画家的一档综合性知识节目。其主持人拉扎提·胡尔曼别克就是一位资深的哈萨克族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和嘉宾交流时,流露出深厚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不管是历史知识,或者是音乐常识都能信手拈来。在哈萨克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以其渊博的知识著称。

哈萨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风俗习惯方面的(如饮食、服饰、生育、毡房、婚丧礼仪等),一是关于精神生活范畴的(如语言、文字、部落、文物、宗教等)。学习本民族文化可以从阅读书籍,观看电影等方式获取,电影能给人直观的感受,利于吸收。比如电影《鲜花》以优美的视听语言,透过一个哈萨克族女阿肯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伊特斯的魅力和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人文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也反映了新疆哈萨克族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和历史变迁。

追溯历史也可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得。例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新疆北部,是西域乌孙国故地。伊犁河南岸的天山山脉乌孙山,即因乌孙国得名。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乌孙有12万户、63万人,盛产良马。富户养马多至四五千匹,有军队18万多人。

学习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能够在节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历史典故更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 3.注重节目理念

新疆电视台哈语频道的扎曼别克主持的《今日访谈》节目,就是

第 2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面向全新疆哈萨克族收视群体的而创办的节目。其节目理念是: (1).关注较大新闻事件: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可供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数量有限。加之,栏目又要同步操作同一主题、同一内容节目的特殊性,因此栏目把视野放大,立足新疆,关注国内,甚至是涉及到中亚、南亚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利用疆内一些知名专家的学识,整合这些地方的新闻资源,使之成为栏目关注的内容。 (2).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新闻事件本身由何引发,为什么发生,事件走向如何,并且由此延展开来,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度评论分析。

(3).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文故事:都说新闻因人而生动。新闻事件中大体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因此,节目要关注新闻中人的故事,人的内心世界。力求通过平和、亲切、轻松的谈话气氛,增强可视性和传播的有效性。但此举肯定制约汉维哈三种语言节目的同步制作。

4.以谈话形式关注新闻:通过新闻中的故事性、知识性的展示,让观众了解更多的、更深层次和权威的信息。可以是大家的议论和讨论,各抒己见,而不一定所有节目都要有评论,要有结果,要有结论。

(5).提高新闻时效:依靠逐步建立的新闻研判组专家队伍和评论员队伍,或者新闻当事人,对当日发生或者当日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交流。

4.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

以尼格买提·热合曼为例,他是中国知名电视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台开心辞典“魅力新搭档”选拔,取得第二名并被王小丫钦点为新搭档,成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王小丫一同主持“开心辞典”栏目,2006年担任“全家总动员”节目主持人,和方琼一同主持。以其幽默机智的主持风格著称。他虽然不是新疆电视台的主持人但是也是从新疆走向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以青春活泼,朝气蓬勃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特别适合主持时尚类的栏目和娱乐栏目。也适合主持少儿节目。新疆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应借鉴这一点。

再例如:《开心词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她以其活泼可爱、充满青春和朝气魅力的笑容深受观众喜爱。还有《星光大道》的主持人毕福剑,以他独特的主持方式,平民化的风格,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

《实话实说》的制片人时间说:“我极力推出的一个主张,就是要

第 3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挖掘有个性的主持人,因为屏幕形象多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标志,千篇1律的东西是我们这一代要摒弃的。”一个“挖”字,显露出个性的获取是一个有待开垦、有待发现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他在1996年3月16日推出了栏目的第一集《谁来保护消费者》,同时也推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另类”支持人——崔永元,崔永元的形象使中国的电视观众改变了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固有观念。在照着美国“温弗瑞”脱口秀模式策划而成的《实话实说》里,崔永元天性中就具有的机智幽默的成分被摄像机放大了。他善意的调侃与玩笑化解了初来现场嘉宾的紧张,他拉家常式的引导方式营造出录制现场的宽松的气氛。当然,在调侃与玩笑的拿捏上,他也有过失误。但经过修正与调适,他已经把握了其中的分寸与尺度。于是,在《实话实说》这个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大家将喜怒哀乐拿出来聊一聊的地方,崔永元用他的智慧,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让大家聊出了实话,聊出了只属于他自己的特有的个性和风格。在现场,经常有人拽着他的衣角要求发言;而更多的人是为了看看,“这位邻家大妈的儿子”等候在了电视机前,期待他的“精彩语录”,甚至还有那一脸的坏笑模样。

作为主持人就要为自己的主持风格归类,受欢迎的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他们都让观众感到了可信,都是尽可能地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观众。因为他们把自己放在和观众同等的位置上,在节目打动别人之前,首先已经打动了自己。在一般电视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气质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特定的节目呈现出自己。虽然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已具备了以上提到的风格特征,但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主持人存在的问题

1.对自己的风格定位较模糊

作为主持人充分了解自身的特点及长处,就要学会为自己定型,结合个人气质和自己喜爱的栏目类型,鉴定自己的风格。但以伊犁州电视台的哈语频道主持人为例:为自己的风格定位较模糊,经常主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在主持阿肯弹唱比赛,以家庭成员方式参与的知识竞赛时,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节目的宗旨和定位,介于文艺和娱乐之间,不能够给观众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2.新疆少数民族主持人的汉语和英语水平较差

第 4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以新疆电视台为例每年主持那吾肉孜晚会的主持人中只有昆沙拉·塔坦用汉语主持节目,在各地举办文人诗歌发表晚会和各地州的阿肯弹唱时也多次聘请昆沙拉·塔坦主持,出现严重的双语主持人的紧缺。她自己又担任着新疆三套《花儿》节目的主持人。一人身负多职。能用英语主持节目的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主持节目的年轻主持人有待培养。

3.缺少善于主持知识型节目的主持人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

大多的新疆少数民族主持人都善于主持文艺类的大型晚会和文艺节目或者是新闻播报,缺少专业的主持知识型节目的主持人。这一类主持人应具备敏捷的思维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应具有流利的英语。其次大多的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都只停留在播报的水平,缺少《新闻会客厅》式的新闻评论节目和白岩松一样的新闻评论员。这不仅是主持人队伍的主观的问题,也有新疆经济发展的限制等客观原因。 4.新闻稿件,节目串词的翻译欠佳

以伊犁州电视台为例,70%以上的新闻都是从上午各县电视台发送的新闻直接翻译的,新闻译稿的水平有待提高,只能够直白的翻译新闻稿件的大致内容,达不到汉语新闻台形象生动的新闻播报。再者哈语频道的节目主持词大多是文学性较重的话语,对于广大的农牧区受众来说,在理解节目的内容时有些阻碍。因为大多数的哈萨克族农牧区居民都只有小学或者是更低的文化水平。因此在翻译科教频道的一些节目时要考虑到以上所提到的因素。

二、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主持人的途径 (一) 学会为自己的风格定型

确定以后要发展的道路.主持人为自己选择风格时,可以通过自我鉴定,或者是通过观众的视角为自己定型.主持人的气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儒雅型,即主持人以举止的端庄、自然、典雅,以及知识的广博和丰厚见长,在主持过程中具有超凡的应变能力,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其主持语言既不乏生动、含蓄与深邃,又口若悬河、娓娓动听,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观众。白岩松就是具有这种特色的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以其独特的个性倾倒无数圈内人士和亿万观众。业内人士称白岩松的语言是他个性的集中体现。有一期“东方之子”,访谈的是王星先生。当时王星谈到,这次深圳文稿拍卖虽然是一次商业活动,但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白岩松轻松地笑了笑说:“如果你

第 5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不想回报,我觉得你近乎圣人。”白岩松的语言个性无不体现了他内在的气质,勇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因而他的语言个性得以在节目中全面渗透,也就有了他主持的节目的个性。

二是严谨型,即以行为与谈吐的庄重和严谨著称,其主持的过程以理性的阐释为主,往往以论理的深刻、透彻,以及逻辑的严谨取胜。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功底,不多流露情感的色彩,却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主持“面对面”栏目的王志是严谨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代表。

三是幽默型,即以举止和语言的幽默、诙谐充盈于主持过程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他看起来似乎不苟言笑,却富有智慧的火花,以其个性的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风趣的、活泼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境界。崔永元做“实话实说”节目就是如此。他思维敏捷,善于搞笑,精于提问,总能用凝练的语言提炼出嘉宾的观点。崔永元自己说,他“很平民”,长着一张“平民化”的脸。事实上,崔永元机智灵活,风趣幽默的本色形态,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魅力。(引用)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及语言运用是栏目形象的核心内容,而主持人的形象定位,是使自己的语言运用到位必经的环节。

在主持特定的节目时,注意自己的语境,为自己定型。栏目的语境类别对主持人语言不然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风格,其中既有同一类别语境的共同性,也有不同类别语境之间的区别性,多样性,一般地说: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裕深刻思辨性,朴素敏锐性,平易明朗性,快速反应性。

综艺娱乐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热情生动性,亲切大方性,机智灵活性,雅俗共赏性。

教育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亲和周到性,深入浅出性,新颖透彻性,服务引导性。

体育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富于明快流畅性,活跃机敏性。

(二)注重双语教学,培养双语人才

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双语实行的是汉语与民语。新疆的双语教育是添加式双语教育,它不仅不排斥学生的母语,反而要求利用母语,并通过发挥民汉两种语言的正迁移效应,促进两种语言文化能力的共同提高。因而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注重双语教育,以伊宁市为例,许多民语小学已和汉语小学合校,七中和八中也已合校,这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更是提高了民族

第 6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的升学率。大量人才的学历提高,将为未来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储备了人才。

作为少数民族高校学生我们也面对和深刻体会到双语教育带给我们的改变。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的是双语教学,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用双语采访,拥有一定的双语采写编能力和工作能力。

例如:新疆电视台创办的《雪莲花》栏目就是能够信息传播中向观看的少年儿童等教授生活常识知识,人文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教授汉语,寓教于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家长们时刻关注的。《雪莲花》栏目,以关注新疆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开办宗旨,分为《雪莲花》维语、汉语、哈语三种语言播出的少儿栏目。《雪莲花》节目是新疆电视台最早的一档自办栏目,也是新疆电视台少儿节目中维一一档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的青少年节目。它伴随着新疆的青少年儿童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目前节目受到了新疆各族青少年和家长朋友的喜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走进《雪莲花》,参与到《雪莲花》节目当中来。《雪莲花》栏目(汉语版)每周播出四次,分别在周

一、周

三、周四和周五播出。

一、周

三、周

四、周五播出的时长为15分钟的节目为花絮版。周六主要做少儿的赛事类活动,以活动推栏目,以栏目创品牌。

迪力热巴·阿布力孜,维吾尔族,新疆电视台少儿频道维语《雪莲花》栏目主持人,2004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2001年6月开始在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原《天山花朵》栏目中担任主持工作。作为一个双语节目的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节目中主持人不仅要主持节目,并且寓教于乐,在节目中向学龄前儿童教授汉语儿歌。这不仅提高了儿童的汉语水平,同时教育了陪同孩子观看的家长,或汉语能力较差的收视群体。

(三)训练发散思维,加强交流与合作

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主持人思维开放、敏捷、灵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发散思维的扩张与突破,能将多种学科、多种知识于碰撞中顿悟,于汇总中吸纳。主持人只有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还有开阔发散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头脑等综合因素作支撑,才能成功地驾驭节目。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它是思

第 7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维主题针对某一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图片原有的知识圈,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多方面、多层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除此之外还应为了提高现有的主持人各方面的素质和为将来培养优秀的储备人才。可以选派优秀的少数民族主持人出国深造,因为在主持某些高端的知识竞赛节目或者,英语相关的新人秀节目,国际型选美大赛时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台风,更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或者是渊博的专业知识。不然很难和对方用英语沟通;出国深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能掌握英语更能学到国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特点等,回国后对台里的年轻后辈起引导和指点作用。

或者是经常组织学习观摩团到内地,到央视观摩学习。组织考察交流活动学习内地各著名电视台的传播理念,发展情况和向优秀的主持人学习掌握领先水平之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也可聘请著名的国内主持人到新疆参与主持各类节目;以此提高疆内少数民族主持人的能力;

注重实习生的培养,发展储备人才;对于到单位实习的专业实习生不仅停留在说教的水平上,而是应该多进行实战演练。 专业的学习氛围、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在知名主持人和专家的言行中,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性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其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或者是创办选主持人新秀等节目例如:《我是新主播》等通过让社会各界喜爱主持的年轻人参与到节目中,选拨优秀的人才。

(四)注重翻译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民族语文翻译和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大量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以及行政司法、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作品,翻译工作涉及报刊、广播、影视、音像、网络以及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出版翻译和广播翻译。作为大众媒体,面向全疆少数民族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疆电视台和伊犁州电视台为例,每天播出的民语频道的新闻节目,大多都是从汉语频道的新闻直接翻译过来的,在要求新闻及时性的要求下,新闻的翻译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而作为电视和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基本功训练。更要有很好的翻

第 8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译能力。大多的翻译工作都是由台里的翻译人员完成的。但是作为拥有多年主持节目和主播新闻节目的经验的主持人,应在翻译人员完成的译稿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形成观众和受众易于理解的稿件。 还有一点就是语言演变,记录着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新词术语标志着新事物、新现象、新思维,既有很强的时代性,也可折射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化潮流和科技事业的走向。目前,基层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是对新词术语的准确翻译。解决新词术语统一规范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作为大众媒体,每天都在接触,最新,最基层的社会潮流,因此翻译工作不容忽视。

新时期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总体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翻译机构萎缩,工作经费保障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翻译队伍后备力量匮乏,翻译质量下降。因此需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领导;健全民族语文工作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民族语文翻译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重视翻译队伍建设。

最后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国家通用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少数民族语文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当多的人群中仍发挥着汉语 文无法替代的作用。不同语言民族间的思想沟通、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翻译,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在今天乃至将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结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这是我国内地所无法媲美的特色优势,而面对新世纪的媒介挑战,我们要打特色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做到扬长避短,学习借鉴明星主持和品牌节目的特色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不同的主持人,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知识素养不同、个人兴趣不同,最后表现出来的风格、对收视群体的吸引力也不同。有着鲜明个性的主持人,是不可代替的。在新疆少数民

第 9 页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2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族电视节目主持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从地域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涵养来体现。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51-81) [2]应天常.节目主持人艺术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6-19) [3]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56-237) [4]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45-365) [5]杜慧群.逻辑与思维技巧[M].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3-133) [6]张掌然.思维训练[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6-98) [7]梁良良.走进思维的新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44-52) [8]毛家武.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双语教学探索——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广西高校为例[J],2011年第5期.(18) [9]陆澄.节目主持人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34-56) [10]蔡帼芬.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6-87) [11]王群.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5-48) [12]崔永元.精彩实话[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23-56) [13]李建辉.民族语文与翻译工作不可或缺[J].《民族翻译》,2011年第2期.(6-8)

第 10 页

第17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

第18篇: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主要节日有: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回族: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满族: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

黎族: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傈僳族: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阔什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锡伯族: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彝族: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壮族:三月三歌会、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布依族: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

三、布依族四月

八、六月六等。羌族:“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京族: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第19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北方的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食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佤族、黎族竹筒饭,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还特别喜欢吃“帕罗”,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各民族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满族信奉萨满教,男人留发梳瓣,妇女穿旗袍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小伙子喜欢摔跤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习俗,铜鼓和壮锦久负盛名。 苗族的吊脚楼、芦笙、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广为流传。 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布依族腊染、侗族鼓楼

白族男女都包头,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有蒙古袍、蒙古包。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维吾尔族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热情好客。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大部分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纳西族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

这些就是我们各民族同胞的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好多好多呢!真正是丰富、有趣、多姿多彩!!

第20篇:少数民族婚俗

布依族戴过“假谷”始为妻

按照贵州镇宁一带的布依族旧俗,儿女还在背带上时,父母已经为他(她)们谈婚论嫁了。父母们经过“相亲”和订婚仪式,等到孩子有

五、六岁大,就要举行婚礼,一切都隆重其事绝不儿戏,但是“婚后”新郎新娘都各自回娘家继续过他们的快乐童年。“假谷(又称假壳)”则是一种以竹笋壳为骨架,用蜡染布包裹而成的头饰。姑娘们因为舍不得自由自在的生活,多数都不愿带上“假谷”,所以在“戴假谷”季节,布依村寨就不时见到“已嫁”姑娘被强行戴上“假谷”的“偷袭”行动。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间,男家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一顶“假壳”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藏起来,乘新娘不备,突然把新娘搂住,强解其发,给戴上“假壳”,如没有解开其发须改日重戴。 偷水又摔跤彝族结婚要靠抢

如果你的新娘来自以下几个民族,你将发现房子和车子是多么苍白的财富。想成亲,你必须得有个强健的体魄、会摔跤、会唱歌、会抢亲、受得住打骂、会随机应变„„除此以外,你还得配备一支强大的迎亲队伍,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因为说不定你还得入赘女方家,被姑娘娶回去!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要选派未婚小伙子去接亲,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白族婚后竟有“性自由”假期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在恋爱、结婚、家庭问题上也是高度的文明和开化。虽然有婚外情的人会受到投江溺死的严厉惩罚,但是如果婚姻存在问题,每年都会有机会“转山岭”去寻找真爱。白族规定,每年在某个时段要给每个家庭成员三天时间,凡是婚姻存在些问题的家庭成员,在这三天中可以找往日的情人去到周围山中某个安静的地方互诉衷肠,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可以同居,以宣泄这一年的思念之情,别人无权干涉。三天过后则必须回归家庭。 傣族娶个小和尚回家

在傣族,是男嫁女。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是要嫁出去的,而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则会把女婿娶回家门。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上等人,而奘房(即寺庙)不过是他们暂时的学校,奘房附近必有大青树,大青树下也不乏美丽动人的傣家小朴哨(姑娘):傣族小和尚是可以串朴哨(谈恋爱)的!在傣族,少男少女从很小就开始了谈恋爱,这便有了“小和尚谈恋爱”的风俗习惯。在乡镇的街头,你常会看到很小的男孩子身着和尚服饰,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如花似玉的傣族少女在街头穿行。这是一个清青春醇的爱的故事,它带着浓浓的民族风俗,在这地处群山深处的傣家山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丽江戴眼镜黑胖男人是极品

丽江是男人的天堂,这里的纳西男人是从来不用养家的,女人养家干活,男人负责“琴棋书画烟酒茶”,只要会玩就可以了,越有知识的男人就越有地位,又因为以胖为美,所以戴眼镜的黑胖男人在这里就是极品。在这里结婚仪式有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松毛,扎迎亲牌坊。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下右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 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比如,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都是 蒙古族婚礼的共同点。 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 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 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了农区 特点。

西部牧区接亲时新娘骑马,整个婚礼仪式充满了牧区特点。 西部牧区婚礼申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还是 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 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 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 家要绕蒙古包一圈,d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 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间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 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娘才 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 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 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

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 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 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从火申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 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

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 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 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 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 的衷心祝愿。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回族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摸、羊肉 给女方家送去,口呕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 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 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 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 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 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 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 首先请阿旬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旬当着证婚人间新郎: \"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间新娘,新娘 表示同意,阿旬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 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尼卡哈\"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 洞房。

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 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 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 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 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即 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俗

2006-5-23 10:47:22

来源:中国56民族文化网

[满族婚俗]

由于满族历史悠长,分布很广,因此各地的婚俗差别较大。 如沈阳一般满族婚娶旧俗,子女成年,男女方父母首先要给儿女 对照八字,如若合婚,双方父母才能由媒人带领\"相看\",也口H。相 亲\",俗称\"看门户\"。如双方相看中意才能定婚。

定婚,男方家要以头环首饰等为定礼,送至女家,称\"放定\", 又称\"过小礼\"。这一天,女方姑娘要盛装出见男方家长,装烟、倒 茶敬给男方尊长,男家给以装烟、倒茶钱若干,亦称\"斟盅\"。

娶亲:由男方选二个结婚日子,由媒人送给女方,叫\"送喜日 子\"。男方在结婚前几天,择吉昏将聘礼(老酒一瓶30斤、猪一 口;或成衣4件,皮、棉、夹、单)送至女家,叫\"过大礼\",俗称《下大茶\"。纳聘日,男方家长借儿子至女方家,拜见岳父母,称之\"磕 头\",女方家长赏以钱、针绣等物。女家将聘礼陈列到案桌上,两 家亲翁跪在案下酌酒,互相交递酒杯祭撒地上,称为\"换盅\",接 着是\"开剪\",将男方送的彩布与女方做衣服;同时,女改辫发而 盘譬,称为\"练习\"。

娶亲时,一般男方要操办三天。第一天叫\"响栅\"。这一天婆婆、婶婆去请老亲少友。头一天动鼓乐、搭灶、劈柴。第二天叫 \"晾轿\"。迎娶前一天,男方乘轿或车至女方家迎接嫁妆和新娘。 女方送嫁妆和新娘上车,新娘要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 称\"打下处\"。女方只把嫁妆送到男家,列于门前案桌上,俗称\"过 箱柜\"。男方设迎风酒接迎女方送嫁妆人,俗称\"下马杯\"。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doc》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