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之品行道德

2020-03-03 22:35: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品行道德≠选修课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奸诈,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洛克

四、五岁开始读幼儿园,到现在二十多岁仍在进行的学校生涯,都是为了给进入社会埋下伏笔。身为即将结束学校生涯的大学生,我们准备好了吗?其实也可以说,品行道德我们优秀了吗?在生活中,只有被社会认可的,周边朋友喜欢的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而这种人无疑都是道德品行优秀的。

只有道德品行优秀的才能在朋友圈中受到欢迎,才能在工作中得到重用。可是如此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我们认真修了吗?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一些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和耳膜: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针对青少年的一次调查中,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持肯定评价的达到15.2,认为难以评价的占29.8,;当问及“你在马路上捡到1000块钱会选择如何处理”时,有16%的学生选择了对这笔意外之财进行私占或私分,另有10.5的学生表示只有在别人知道时,才会将钱交出去。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等想法„„

这种络绎不绝的现象,是不是证明请我们这些学生的品行道德意识越来越薄弱。其实应该说,学生中品行道德状况总体上都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一直就是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可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加之每个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都毫无保留的爱着他们,尽己所能的满足他们、顺着他们。使他们失去了判断对错的能力,加之处在未成年期间“免疫力”差,使得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腐蚀,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思想迷惘,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他们称兄道弟、哥们义气;害怕吃苦,追求享受;诚信缺失,考试作弊;盲目攀比,自堕自卑;不讲公德,为所欲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极具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总之,他们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品行道德价值取向更是多元性的。几个月前,我观看了一部来自日本的记录片:一群小学生在照顾社区里受过战争伤害的老人,孩子们给流着口水的老人喂饭喂水。这些镜头深深打动了我。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我觉得我们同样有能力去做这一切,同样可以为身边的人付出最起码的关爱。

“品行道德”由原则和价值观组成,能够为你的生活指引方向,赋予你的生活以意义和深度。这些构成了你内心判断正误的标准,不是基于法律或行为准则,而是基于你个人。这说起来好像很宽,有点摸不到、抓不着的感觉。可是,这是生命内的要求,而不是游离于生命以外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把它具体化,我觉得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1、诚信。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

2、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和争执。

3、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4、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他人意见。

5、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

列到这里,谁还能否定品行道德“易修炼”呢?前几天在党校开幕式上,一位老师就说过“让优秀成为习惯”。品行优道德好就是优秀,我们可以让优秀的品行道德成为习惯。老师说:“起先,我们可以去装着优秀。我们可以装半年,装一年,装着、装着我们就会把优秀变成生活中得一种习惯,一种条件反射。”日复一日,我们装着优秀,同时也是在给我们的“品德账户”上存“钱”,相信一开始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去做的事情,最终将成为习惯。逐步养成了在生活中一些次要的方面塑造品德的习惯之后,你在更重要的领域培养品行道德力量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品行道德的塑造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内省,然后由内而外,推己及人。让我们一起,从细节开始,让优秀变成习惯,让好品行好道德变成条件反射吧。

叶一婷

10会计1班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之品行道德.doc》
学会做人之品行道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