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

2020-03-02 21:44: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

个人将其所得向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准予扣除的部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是向中国境内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一级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2、必须通过中国境内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组织进行,不得直接捐赠;

3、除特殊规定外,捐赠金额不超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

另外,下列公益性捐赠、救济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向老年活动机构、教育事业的捐赠;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用于公益性、救济性的捐赠。(国税发【2000】24号)

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财税【2006】68号)

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财税 【2006】66号)

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财税【2006】 67号)

个人对下列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门,准予税前扣除:

纳税人将其应纳税所得通过光华科技基金会向教育、民政部门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个人在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国税函 【2001】 164号)

纳税人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国税函 【2001】 214号)

纳税人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国税函 【2002】 973号)

纳税人通过中国光彩事业住进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

(国税函 【2003】 78号)

纳税人通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向国家指定的宣传文化事业单位的捐赠(国税函 【2002】 890号)

纳税人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并用于法律援助事业的捐赠,向中华环保基金会的捐赠和通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捐赠(国税函 【2003】 722 号、762号、763号)

纳税人通过阎宝航教育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国税函 【2004】341号)

对纳税人通过香江救济基金会的公益、救济行捐赠。(国税函 【2006】324号

对纳税人通过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国税函 【2006】 326号)

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孤残儿童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公安英烈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 财税【2006】73号)

对纳税人向中国高级检察官教育基金会的捐赠(国税函

【2005】 952号)

向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捐赠(国税函 【2005】 953号)

通过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基金会、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中远慈善基金会、张学良基金会、周培源基金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等16家单位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财税【2007】112号)

对纳税人通过中国禁毒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国税函 【2006】 1253号)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一览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捐赠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

不能税前扣除的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税前扣除凭证分析

税前不得扣除项目

餐费税前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捐赠扣除问题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doc》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