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新)

2020-03-02 18:08: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现代教育理论》读后感

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王凤珍

在今年放寒假期间我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我感触颇深。对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类老的话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教育就是增长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的活动。现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动态的环境下教育主体的一种创新活动。每个学校的教育环境都是动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挥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新理论。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想想我93年刚从师范毕业、踏进小学大门时,学校采用的还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方式。我通过认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这本书,我意识到了,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学习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人们便会给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人文气氛。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其实,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的学。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会评价、学会争论、学会学习。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广泛深入的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两间电脑房,建成了校园教学网络,使用上了班班通,还建立班级网站,让学生在网站上共同研讨(包括课堂上或课堂外)问题,也可以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等。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给予我们的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创造出崭新的教学模式。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主动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为学生们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我将以新型教师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争取做一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

教育理论读后感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教学理论读后感

教育理论书籍读后感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

新教育读后感

《《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新).doc》
《教育教学理论》读后感(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