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社会实践课”教学大纲

2020-03-02 00:37: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思政社会实践课”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学院 2011-5-26 阅读246次 责编:邹世享)

字体:大 中 小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The Practice of Marxism and Moral Culture 课程类别:通识基础课 课程负责人:邹世享 李慧勤

“思政社会实践课”教学大纲 (总学时:32 实践:32)

一、课程教学目的

1、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热情,增强大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强化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力。

3、增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以及对自身行为方式选择和把握的能力。

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的内容原则上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某一单位、部门或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具体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学校尤其倡导在假期社会实践调研和考察活动中,结合我校地质、资源、环境学科和专业优势,开展地区性的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的调研,资源环境观和减灾、防灾宣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逐步形成我校《思政实践》课的特色。

《思政实践》课为我校本科生必修课,共32学时,记2个学分,从2007级开始施行。

(二)实施方法

《思政实践》课以个体实践和集体实践两种形式进行:

个体实践是指大学生个人自主开展的实践,即个人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实地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集体实践是指大学生自愿参加,由党团组织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组织的集体参观考察、假期社会实践团、红色1+1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要求每名学生在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自主选择以上两种形式的一项进行实践,并提交实践报告和原始材料。

(三)实施步骤

1、大学第四学期安排《思政实践》课指导教师;

2、大学第四学期指导教师向学生动员、布置《思政实践》课任务;

3、学生在活动前提交《思政实践》课计划书,电子版发到指导教师邮箱;

4、学生按照自主计划开展思政实践;

5、学校教务部门在第五学期向教师下达《思政实践》课教学任务;

6、学生在第六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上交4000---6000字左右的《思政实践》课程报告及原始资料;

7、教师在第六学期评阅、提交学生《思政实践》课成绩,总结、评选优秀实践报告论文。

(四)指导教师职责

本课程的实施实行思政学院负责、学校团学组织协调下的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具有以下职责:

1、负责布置学生的个体实践活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相关问题。

2、组织并参加学生的集体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团考察和其他团体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3、指导学生实践报告的写作,修改和评阅,负责成绩的录入,总结等教学活动。

4、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指导教师每完成指导一个自然班级学生的《思政实践》课记工作量20学时。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本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课堂教学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政实践》课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强化理论学习效果,扩展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调研、考察等方式。

五、成绩评定办法

学生参加一次《思政实践》课社会实践活动后,按期完成合格的调研报告或论文,通过《思政实践》课的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分。教师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思政实践》课成绩。

六、教材及教参,中外文核心期刊名称

《学位文论写作方法》、《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指导教师制定的其他参考文献。

大纲撰写人:邹世享 大纲审阅人:李慧勤 学科负责人:申 健 学院负责人:刘志方

制(修)订日期:2010年12月

“思政社会实践课”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The Practice of Marxism and Moral Culture 课程类别:通识基础课 课程负责人:邹世享 李慧勤 任课教师:全体思政课教师 课程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以下简称《思政实践》课)的教学目的:

1、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热情,增强大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强化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增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以及对自身行为方式选择和把握的能力。

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的内容原则上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某一单位、部门或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具体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思政课社会实践

思政课社会实践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方案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思政课社会实践题目

思政课社会实践方案

《“思政社会实践课”教学大纲.doc》
“思政社会实践课”教学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