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2020-03-03 02:52: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一、因材施教、尊重差异,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 1.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课改下在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先卸掉作文写作很严肃这个包袱,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出他们心里最想说的话。当然,有时候孩子在说话的时候会有很多话很多词语,但是在写出来的时候总是一两句话,这时候老师可以提示孩子:要是把你一句话写出来的事情说的再详细一点是不是需要更多的话呢?要是你要把你的故事讲得与别人的故事不同是不是需要说的很详细呢?学生听到这些启事,他们两句话讲完的故事往往需要一两段来完成,一次作文很快完成。而且每个学生写的内容不同,故事各异。学生们可以很轻松的训练语言的运用和提高写作能力。

2.鼓励学生写真实感受,抒发真实感情

真实的感情回事作文显得生动自然。很多学生写作会套用语文课本上的语言和情感,但是事实上不是每一个学生在同样的情况下都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景色有的学生会觉得是美好的,有的觉得不是,有的孩子喜欢阳光,有的孩子喜欢雨天,孩子对同一个事物的感受往往不同,因此,新课改下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描写真感受、抒发真感情,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就不喜欢,这样学生就不会一提到描写景色就是“啊,真美啊!”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描述景色、讲述故事、描写人物的时候不要说好或者不好,而是尝试着看到同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有些面你可能比较喜欢,有些面你可能不喜欢,要是你觉得总体上比较喜欢,你可以选择写那些你最喜欢的方面去写,讲清楚你究竟喜欢什么,喜欢到什么程度,根据这些情况写出他们最真实的感受。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协作文的过程中出现空洞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使用独特新颖的词汇

各个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不同、理解不同、表述不同、用词不同,特别是一些独特新颖的用词要多加鼓励。一篇文章里边学生使用上好词好句,把这些词语在作业本上边勾画出来,并注上评语加以鼓励。比如有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一棵白杨树”,有位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假如我是一棵白杨树我就放展地长”,这句话里的“放展”这个词是本地方言,意思是使出最大的力气、用上所有办法、为了实现目标不顾一切的意思,这个词语虽然并不是语文老师在课堂常常教学的词语,也不是普通话里的词语,但是这个词语正是学生对“假如自己是棵白杨树”的真实想象,是对一个突出的白杨树的认识。假如放在学习上,那他就是“放展”地学习,他就是最优秀的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使用新颖的词语写出自己的感受自然能够保证作文的独特性、新颖性、生动性,要是单纯给学生强调作文要具备独特性、新颖性、生动性,很多学生连这些词语都不解其意,更别说是写出好的文章。

二、激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

孩子是天生的浪漫主义,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自己的童话作品。新课改下要让孩子认认真真的写一下严肃的话题,他们由于对周围世界理解有限,很多时候他们自己是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判断判断周围事物,要让他们表达看法,他们常常写出来的基本都是家长和老师的看法。所以,让学生认认真真的写一些严肃的话题或者描述一样既定的东西他们往往无词可用、无话可说。但是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讲出一些童话故事,他们的语言立马丰富多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他们自己就是主宰,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左手和右手分开旅游”“铅笔笔盒的抱怨”“不听话的橡皮擦”学生们听到这些题目立马会兴奋异常,他们就这些话题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这既让他们快乐,也达到了语文作文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

三、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1.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应,无论是学生去写真实的故事还是去想象,它所表达的内容全部是源自生活,因此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平时对生活素材的积累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各色人物都可以是他们观察的对象和在作文里边描述的对象,教会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过,指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情况用文字描述出来,他们可以使用书面描述也可以使用口头描述,这样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不会提笔忘词。

2.大量阅读积累语言素材

孩子的语言表达除了自由表达之外,还必须要不断地达到用最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于各种情景、人物、事物的描述,对于各种故事的讲述,对于各种观点的讨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语言规范。要做到这些,学生们在平时就需要注意语言素材的准备,大量的阅读规范语言写成的文章,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合理的结构,同事积累丰富的词汇。大量阅读不仅仅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的目的之一,也是是学生语言的积累,为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所必须做的准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也是作文教育所必须要求的重要方面。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作文教育要与阅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作文越来越使用规范的、丰富多彩的语言。

四、总结

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作为学生一生的自身表达的基本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他们有充分的练习机会,要让他们放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的语文作文水平在不断地阅读输出的基础上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生动。最后,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一、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谈化交际性。

“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在学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二、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

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三、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

1、教给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口语交际具有即使性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有学生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要适时地引导。

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2、教给倾听的方法。

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孩子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3、教给评价的方法

低年级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论文[推荐]

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doc》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