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案

2020-03-02 03:32: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灯光》教案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学词,认字6个,写字11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段,揣摩人物,感受形象。 3.体会倒叙、首尾呼应、线索分明写法的作用。

4.理解先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为此做出的牺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难点:以上

2、3。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预习情况后提问,如果没有预习,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教师顺势引导,转入下一问题。 2.哪些是现在的事?哪些是回忆?教师引导学生将开头与结尾连起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倒叙、首尾呼应的特点。

3.什么事勾起了我的回忆?——天安门灯光下别人的一句感慨赞叹的话:“多好啊!”

三、品读课文,揣摩人物。

4.“多好啊!”文中出现几次?请你画出来,大声读一读,力争读出感情。

教师示范: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请你去文中找这句话,并思考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朗读8-11段,说说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中细节,试着和同学说说。

四、悟读课文,体会写法。

6.课文以灯光为题,并且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意?

在文中,灯光出现了5次,贯穿了全文,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给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灯光寄托着我的哀思与怀念。

五、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7.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的时候当然知道后果是什么,但他依然用生命铺就了战斗中前行的荆棘路,68年后的今天,此时,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六、教师总结:

致英雄

22岁的你68年前的一段壮举 至今仍鲜活在我的记忆 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 你憧憬着美丽的梦想 当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你用微弱的火光把围墙照亮 当子弹穿透胸膛 胜利的号角已吹响

漫漫黑夜中,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了希望的火苗,战火纷飞中,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我带来了幸福的曙光,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

教案《灯光》

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1

灯光教案1

灯光教学教案

《《灯光》教案.doc》
《灯光》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