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0-03-03 23:10: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蚌埠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能够使用并保存火种”。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 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推知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6年4月4日(清明),万名海外华人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本次公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尧 B.舜 C.禹 D.黄帝

4.观察下图,你认为秦统一后,货币的标准样式是

5.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观。在一代代国人心中,不断明确着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应该做的是 A.卧薪尝胆 B.退避三舍 C.纸上谈兵 D.毛遂自荐

6.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家的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祸福相倚” B.“兼爱、非攻” C.“顺应自然” D.“仁者爱人”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学而时习之,不 1 亦说乎”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8.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的重要举措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10.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镇是大泽乡起义的发源地,有关这次农民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B.刘邦、项羽是起义的领袖 C.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秦始皇调集军队进行反击 11.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右图的展品是出自 A.远古时期 B.商周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2.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著名的两大石窟。

石窟的雕造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伊斯兰教 B.儒家思想 C.佛教 D.道教

13.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A.鲜卑族 B.氏族 C.匈奴族 D.羌族

14.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15.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2 1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17.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 荣。中华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扁鹊

18.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离骚》 B.《春秋》 C.《史记》 D.《水经注》 19.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

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永济渠

20.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B.民族融合的影响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二、组合列举(第21题4分,第22题4分,共8分) 2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汉代____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王羲之的代表作品___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22.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的____ ,赵军向秦军投降。 (2)公元前207年,____ 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3 )208年,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 ,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三、辨析改错(12分)

3 23.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v/,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 【 】(1)约公元前2070年,商王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错误:____ ;改正:

【 】(2)春秋时期,晋文公积极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 错误: ;改正:

【 】(3)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灵渠。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 【 】(4)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错误:________;改正:___ _ 【 】(5)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西藏开始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 【 】(6)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山水画,线条优美活泼,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错误:________;改正:

四、材料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共28分。) 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 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一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一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4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 们的目的

4 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 化?(4分)

25.(14分)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位于东南西北的四个诸侯国的名称。(4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4分)

(3)最后完成统一中国的是哪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26.某历史爱好者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看图说史】

材料一敦煌壁画

(1)材料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史实?(2分) 【论从史出】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流

(2)据材料二的史实,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____-(2分)

5 【重走丝路】

(3)假如你参加了一个旅行团重走丝绸之路,重温“丝路”的辉煌与繁荣,沿途会有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景点,请列举两个并对其中一处景点作简单介绍。(6分) 【学以致用】

材料三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4)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2分) 6 蚌埠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闭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二、组合列举(第21题4分,第22题4分;共8分。) 21.(1)甲骨文(2)小篆(3)造纸术(4)《兰亭集序》 22.(1)长平之战 (2)巨鹿之战 (3)赤壁之战 (4)淝水之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23.(1)×商朝改为夏朝(2)× 晋文公改为齐桓公(3)× 灵渠改为长城(4) × 西藏改为新疆 (6)× 山水画改为人物画

四、材料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共28分。)

24.(1)政治:以德治国(2分)。思想:“仁”和“礼”。(2分) (2)焚书坑儒(2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分) (3)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4)法治和德治相结合。(2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

25.(1)齐、楚、秦、燕(4分)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3)秦国。(2分)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2分)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26.(1)史实: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2分) (2)结论: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

(3)景点:玉门关遗址、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故地、火焰山等等(写出两个即可4分);

介绍:玉门关遗址:玉门关是汉代建立的重要关口,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关隘。楼兰故

(5) 7 地: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王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2分)

(4)现实意义: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或互利共赢)。(言之有理即可,2分。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给1分)

安徽蚌埠市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总结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6)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安徽蚌埠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安徽蚌埠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