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调研心得

2020-03-02 06:52: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镇远古镇调研心得

电气1202

XXX

U201200000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来自百度百科

与西江苗寨不同,镇远古镇不是在群山之中,它就是镇远县的一部分,虽然有一些山,不过算不上山,或许只能称作小丘,而且已经布满明清古居。咋一看,古色古香的建筑比比皆是,但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现代化的痕迹,比如桥下的电线以及变压器仿木的水泥围栏等。古镇是沿着舞阳河建的,依山傍水是古人最喜欢的居处。第一眼看到的舞阳河是淡蓝色,还以为是被污染了,到近处一看才发现其实很清澈,不过是水中有不少水藻罢了。看来政府把环境看的还是相当重要的。

街道也是水泥路,方便游客,但我更喜欢石板路,而石板路还是有保留的——古巷道。古巷的房屋又不少正在进行危房改造,那下保存的较好的古居的围墙都十分高大,据说是为了抵御土匪,有不少古居被改造成了旅馆宾馆,而这个现象也将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问题之一。

回到街道,发现有各种门。其实最霸气的莫过于“禹门”,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不过应该是翻修过的,看上去比较新。

做问卷调查时,发现当地人还是比较好客的,其中有一位78岁的老大爷与我聊得非常融洽。他的子女以及孙子都在外面打工,虽然有些不方便,不过从他的精神面貌来看,他过得挺好的,看上去不过60出头。老爷子很健谈,问卷只有15道题,我们聊了40分钟。老爷子说道,他小时侯生活的古镇才是真正的古镇,不过生活条件并不好,交通也不方便,水路倒是挺发达的,毕竟这里曾今有不少古码头。然后就是环境的改变,古镇开发为旅游景点后,环境不可避免的遭到一定的破坏,不够总的来说政府做得还是比较好。开发之前不少人拿山上的古城墙砖块来砌坟墓,古城墙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开发之后,政府禁止了此类行为,并对居民进行宣传,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些是宝贵的资源。当然,是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旅游资源。对于旅游开发后当地的物价上涨老人还是有意见的,而且政府并没有给与相应的补助。

在走访的过程中,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几乎没有看到学生,不知道是宅在家里,还是由于这里没有学校,学生都去了县里面,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和在西江苗寨遇到的情况差不多,旅游地区的教育问题或许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政府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旅游建设上,哪里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放在教育上?或许他们认为子女可以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继续在这里生活。 镇远古镇作为一座文化古镇,自然少不了对其文化保护方面的话题。在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居民对我们有些排斥,一看到我们的调查问卷题目有“古镇文化保护”几个字,就像是看见什么十分恐怖的东西,急忙边摆手边摇头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话题似乎对一些居民来说有点沉重,或者是对于淳朴的居民感到不好意思。而此时只有适当改变沟通技巧了,不说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普通的游客,向他们问一些当地的问题,果然,这样的效果是极好的,而自己就在一旁默默地记录,不是居高临下的采访,而是心贴心的交流。你会发现,只要有空余时间,大部分人都是愿意与你聊天的,不过大多数游客都忙于观光或者赶路,只有那些走累了在一旁休息的游客才有时间和完成我们的调查问卷。

在对本地居民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镇远古镇是一座“以军兴商” 的城市。也就是说,镇远古镇曾经是作为一个屯兵的重镇,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到,镇远古镇是“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而镇远背靠着的石屏山上,也有古城墙的遗迹,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也就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城墙的另一边是绵延的群山,当年作战的情景完全无法想像了,只是石屏山半山腰上的一座观景亭让人不免汗颜。亭子建得挺好的,不过与多数景区的建筑一样,上面有不少“XXX到此一游”、“XXX,我爱你”之类的话。看到这些心中就不免无奈的一笑,这些东西刻在上面就天长地久了?文明旅游始终是一个幻想。

在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文化底蕴,可见一斑。丰富的古建筑群不禁让人联想到《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的亭台楼阁,或许有一点夸张,不过那些古建筑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却是有的。而这镇远古镇,在我后来的了解中,居然发现它与抗战的联系。自古镇远古镇就是贵州的门户之一,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 ,在抗战时期,镇远古镇的和平村是国民党建立的一个日军战俘营,收押了不少日军战俘,大约六七百人,本着优待俘虏的政策,这些日军战俘在这里过得还行,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的部分俘虏或许是良心未泯,抑或者是受到良好政策照顾后内心的愧疚,竟然自发成立了一个反战组织“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而他们也在日军中宣传反战思想,虽说如今看来效果并不理想,但人家知错能改,为何不赞一下呢,比起现在的日本政府好多了。历史不能忘记,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吸取教训,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我就不想多说了。二战过去了这么多年,或许日本人已经忘记了广岛长崎的伤痛,也或是担心中国的报复,最近越来越叫嚣了,同样是做错了,而人家德国怎么做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最近钓鱼岛争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旦发生冲突什么的,总会有伤亡,总会有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这和平村,给了我颇多感触,虽然它自身的意义有限,但出于目前的中日局势我联想到许多。以前自己算是一个愤青,总是不满意政府在钓鱼岛上的不作为,希望一炮轰过去,不够冷静。

话题扯远了。和平村可以看作是中日渴求和平的象征之一吧,现在,这里还保留了不少当时的建筑:半圆拱形大门和高高的围墙 并且恢复了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训练班”、“哑子室”、“职员室”供游客参观。

一般来说,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同样的,舞阳河无疑在孕育镇远文化的过程中提供了胎盘的作用,给予发展的养分。舞阳河是蓝色的,而蓝色给我的感觉就是西南文化的颜色,如果用一种色彩形容贵州,我会犹豫,但形容镇远古镇,非蓝色莫属,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贴切感。舞阳河不是那种小巧也不是磅礴的河,古镇的人民似乎受到了舞阳河的影响,也没有江南水乡的人们那种小家碧玉气质,更不像东北大汉那样粗犷,他们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这还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连性格都与母亲河差不多。

在《儒林外史》中,也有对镇远古镇的描写。早在五百年前,镇远古镇就是文人雅士旅游的地方,铁溪名山胜水引人入胜。不仅如此,镇远古镇还是一座文化的融城,作为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合居地区,自然有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 ,还可以在古镇人的日常中有些许体现。而这些文化得以共存,足以说明镇远是一座包容的古镇,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精神基调的古城镇。

不巧的是,我们并没有遇到什么民族节日,据说这里有端午节龙舟赛、台江独木龙舟节、独特的春节、苗年节、三月三情人节、四月八苗族牛王节、六月六吃新节、八月八土家族唢呐节等等,遇到是一种缘分,遇不到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空间去想象文化的交汇。 夕阳下,古镇更是静静地躺在舞阳河畔,余晖之下,古镇并没有像古代那样安静下来,相反的,夜间才是现代人放松的主要时间,特别是游客,更不会给古镇留下喘息的机会,喧嚣继续,繁华依旧,就这样,古镇在努力保存自己文化的同时,渐渐地向游人靠拢,向他们吐纳出2000年的文化气息。

镇远古镇考察报告

镇远自驾游心得

古镇调研报告

古镇调研报告

安仁古镇调研报告

镇远简介

镇远概况

水磨古镇建筑调研报告

街子古镇实习心得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心得 古镇

《镇远古镇调研心得.doc》
镇远古镇调研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