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

2020-03-02 02:47: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

教学目标:

1、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和原则,且能学以致用。

2、接纳自我、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自我。

3、悦纳自我,发展自我,我只能成为我自己。

4、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以及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 教学重点:

1、认识自我的方法:比较评价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量法。

2、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己。

3、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以及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

4、我普通、我快乐;我快乐,我优秀,坦然的面对自已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和发展自己。

教学难点:

1、认识自我的方法和原则。

2、良好的性格以及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讲述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自我

一、导入:自我介绍

每人写一份 100 字左右的自我介绍。教师收集所有学生的自我介绍,并随机抽取一份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猜猜这是谁的自我介绍。

教师:通过刚才的猜人活动,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很容易被同学们猜出来,有的同学则不容易被猜出来。容易被猜出来,说明你的个性特点很明显,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且说明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同学们的评价是一致的。没有被猜出来则说明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同学们对你的认识存在差距。今天,我们要引导大家学习掌握一些认识自己的方法。

评价的技巧。

活动一:比较评价法

让学生体会每个人自我评价的不同,同时学会自我

二、以他人为镜1.教师总结:上面这种方法称为他人评价法。即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方法。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也可以发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他人评价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通过他人,如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对我们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如果我们被周围的人喜欢、重视、接纳,说明我们一定有一些令人喜欢的优点;如果我们被周围的人疏远、忽视、讨厌,那么至少说明我们有某些不讨人喜欢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学生说说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他人评价法的方法和意义,学会以他人为镜,了解自己。

三、比一比1.教师:认识自我,还有一种比较好、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评价法。所谓比较评价法就是通过与同学等其他同龄人或先进人物相比较来认识自我的方法。

2.参照“教学活动设计”中“活动8”的方法引导学生与周围同龄人进行比较,或者参照教科书第55页的活动设计开展活动。让同学们相互比较,在比较中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最后达到评价自我的目的。

四、小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认识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都很在乎自己,也很想了解自己,我们总是在问:我是什么样的?我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关注自己的言行,逐渐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不断地改正缺点,发扬长处,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我”。让学生总结认识自我的方法,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我。

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悦纳自我”内容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己。关于本部分内容,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思想是:无论我们的有什么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我们是与众不同还是毫无个性,也无论我们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都要愉快地接受自己。

在“认识自我”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活动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独特”之处,也认识自己的“平常”,

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悦纳自己,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诗歌导入学生阅读“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就是我》。可以让学生分批朗诵,并就诗歌谈自己的感想。激起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张扬个性。

一、理想中的我学生思考问题: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理想自我”描绘出来,如散文、诗歌、绘画等。

教师讲解“理想自我”概念:“理想自我”是自己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形象。与之相对的 “现实自我”是通过自我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当前真实的自我形象。一般来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一定的距离。解学生的价值取向,掌握“理想自我”概念。

二、调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60 页中的阅读资料,感受接纳自我的重要性。学生阅读资料并交流对资料中的“女儿”的看法:女儿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中间是否也有“女儿”这样的同学,其表现有哪些?

2.学生对“现实自我”进行评价:我对自己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对哪些方面不满意?

3.对照自己“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异同,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的距离,从而确定哪些“理想自我”是不合理的、对自己来说是过高的,哪些“现实自我”是需要完善的。

可以通过填写如下表格完成本活动。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不合理的理想自我

需要完善的现实自我

?

?

?

?

?

? 了

?

引导学生认识理想自我的意义,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自我期待。

三、优点大轰炸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找五六人,组内同学以接龙的方式依次说出自己的优点,每次说一个,不得重复,相互不得雷同。重复、雷同者出局,最后剩下谁,谁就是优胜者——自我个性优秀的人。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独特个性优势的重要。

四、男孩女孩各有千秋让学生分组讨论:男孩女孩各有什么特点?大家分

让学生意识到男生女生各有所长,组发言,最后归纳出男生女生的特点。

应优势互补。

五、培养良好的性格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以及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

本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要单独设计、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设计见附:努力塑造健康性格。让学生了解良好性格的同时,学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附: 努力塑造健康性格

一、导入新课

1.性格的定义:简单来讲,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诚实或虚伪、勤劳或懒惰、自豪或自卑、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都属于性格特征。

2.教师:我们知道良好的性格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努力培养和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古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既然如此,有的同学会问:性格能培养?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性格是可以培养的。

3.以案例说明性格的可变性,良好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教师介绍电视剧《女子特警队》中女特警队员沙学丽的故事:沙学丽少年时代生长在比较富裕的家庭,性格开朗但有几分娇气。沙学丽走进了女子特警队这所大学校,经历了野外生存的艰苦磨炼,在追捕犯罪分子的战斗中,不畏艰难,以顽强的斗志奋力拼搏。讨论:女特警队员沙学丽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如何培养性格

1.教师:在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性格上一无是处的人也是没有的。我们既不要因为具有某种性格上的优点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有某种性格上的

缺点而苦恼甚至自卑。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努力培养良好的个性。

2.认识良好性格。

教师:哪些性格是良好的,哪些性格是不良的?看下面的故事,从中体验性格特征。

案例一:小王同学正在写作业,小李同学闯了进来,拉起小王同学就往外走:“别着急写作业,先玩游戏机去。” 小王坚持不去,小李又拿出自己的作业,让小王抄。小王坚持自己做,既不去玩,也不抄作业。在完成作业后,他的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

案例二:王永同学去看足球赛,当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时,王永同学高声叫喊,手舞足蹈,扔东西,吹小喇叭。过了一会儿,自己支持的队输一个球,王永同学垂头丧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痛哭流涕。

案例三:两位同学在车站等车,发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奶奶的钱包。小明同学假装问路,缠住小偷,可是小偷还是跑了。与此同时,小文同学马上到车站派出所报警,警察赶到。他准确地说出了小偷的特点、穿着打扮及逃跑的方向,警察迅速出击抓住了小偷。

以上三个案例分别说明了性格的态度特征(小王对学习的良好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小王不怕艰难,认真学习)、性格的情绪特征(王永情绪不稳定)、性格的意志特征(两位同学遇困难不放弃)。培养良好性格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正确的态度:良好的性格表现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勤俭节约、正直朴实、谦虚谨慎、有礼貌、守纪律、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勤奋踏实等。

(2)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表现为遇到困难坚持奋进,不畏难而退;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目标,有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自制力和纪律性;做事情有恒心,有毅力,能坚持不懈地把事情做好;坚强、刚毅、勇敢等。

(3)积极的情绪:情绪活动比较适度,能够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地对待生活;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比较好地处理突发事件等。

(4)健全的理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强,不怕艰苦,有取得成功的自信心和坚持力,有克服自卑的能力;有责任感,还能忍辱负重;记忆速度快而且巩固等。

3.判断自己的性格。根据上面对性格特点的了解,让学生分析判断自己有哪些良好的性格,有哪些不良的性格。

4.探讨性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之间交流,总结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和方法。下面的途径和方法供教学参考。

第一种方法: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坚持和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势。“避短”就是要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

第二种方法:要有韧劲。我们克服性格的弱点除了重在行动以外,还要有韧劲。克服性格弱点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足够的毅力。

第三种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古代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这句话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习惯与性格的关系,它告诉我们,要塑造良好的性格,就要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做起。第四种方法: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意识对良好性格的形成也非常重要。抗英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用自身的力量约束自己,克服了自己的性格弱点。第五种方法: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接受大家的监督,可以随时发现自己性格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正缺点,发展自己。

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

第八课正视自我 成就自我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正视自我 成就自我》习题

正视自我

正视自我主题班会

正视自我,笑对人生演讲稿

抓住机遇 成就自我

爱岗敬业成就自我

爱岗敬业,成就自我

自强不息,成就自我

《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doc》
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