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精神卫生知识

2020-03-02 20:37: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精神卫生知识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

2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保持并不断提高精神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对人类作出贡献。

3 心理卫生的原则是: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防止与克服心理冲突。③ 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④要有自知之明。⑤保持健康身体, 有规律生活, 去掉不良嗜好。⑥保持乐观的情绪。4 健康心理包括: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行为协调, 人际关系适应, 反应适度 ,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合。

5 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精神病患病率已从50年代的2.7‰上升到目前的13.47‰,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

6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精神卫生工作,2001年3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信中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

7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基本工作方针是采取“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防治康复措施。

8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并有社交、家庭、社会职能的障碍,因此,那些病情时好时犯、间歇期社会功能完好的人不能划归精神残疾的范畴。

9 精神病与神经病不是一回事,精神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的大脑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心理活动方面异常的一类疾病,可以表现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行为怪异、到处乱跑等,而神经病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发生病变,表现为中枢或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往往表现为偏瘫、失语、抽搐、肢体感觉异常、昏迷等。

10下列精神病人不宜结婚:①处于发病中。②预后不良的重性精神病人。③中度以上的精神发育迟滞。④严重癫痫。

11 精神病人婚后能否生育视病而定。 由外界有害因素为精神病发病原因的,病愈后可生育,由遗传性格缺陷等内因引起的,要生育须权衡利弊,全面考虑。

12 不承认自己有病是多数重性精神病人的共性表现,这是由于病人患病以后,大脑功能发生了障碍,影响到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和判断,他们不仅不能控制自己的病态言行,反而对自己的各种病态体验信以为真,并坚信是别人“搞错了”。

13 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称为“自知力”。病人不承认自已有病,就是缺乏自知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少患者不愿接受治疗,如果家属也一味迁就他们,就会延误病情,失去早期治疗的良机。

14 青少年适应障碍的诊断是:(1)病程3个月以内。(2)工作、学习能力丧失,社交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3)对刺激有强烈反应。(4)症状未到精神病程度。(5)刺激消失,症状缓解。

15 躯体疾病患者心理特点有: ①焦虑性增高。②猜疑心加重。③感觉过敏。④情绪容易激动。⑤依赖心理增加。

16 精神抑郁常见的表现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能集中;正常能力的受损,如快感、兴趣、精力的丧失;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自罪;激越或动作迟钝;无端怀疑自己患了躯体疾病;厌世无望,甚至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行为等。

1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识别的要点有:①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②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活动障碍。③缺乏自知力。18 精神病能否彻底根治视不同疾病类型而定,有些能治愈,有些不能。

19 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包括:①安排生活要有规律。②关心病人服药。③有厌世之念者严加看管,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20 精神病人康复过程中禁忌盲目停药、生活无序、情绪波动和孤独离群。

21 精神病患者康复的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精神症状是否已经消失;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病态表现;工作和生活能力是否恢复。

22 家属对精神病人的监护包括:①维护病人基本生理需求(如饮食、睡眠等)。②督促病人按时就诊。③维护病人合法的民事权利(如婚约、遗产,刑事责任等) 。

23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后是否应受到法律制裁,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后才能决定。

24 多数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病,在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还要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患者,如不坚持服药治疗,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在1年内复发。

25 全球目前大约有4.5亿精神神经疾病患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

26《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

27《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指出,到2005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30%,到2010年达到50%。

28 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到2010年达到60%;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12%。

29 到2005年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50%,到2010年达到60%。

30 到2005年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抑郁症识别率达到40%,县级综合性医院达到30%,到2010年,分别达到60%和50%。

31 到2005年,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0%,到2010年,提高120%。32 《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是由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于2001年12月28日通过,并于2002年4月7日起施行。

33 《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共有7章49条。

34精神疾病患者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虐待、遗弃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5 对完全或者部分丧失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承担医疗看护职责的是其监护人。

36 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有权了解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精神疾病患者行使知情权和决定权应当以其有自知力为前提。

37 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不得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精神疾病患者有关的视听资料。

38 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诊断复核结论或者会诊结论有疑义的,可以依法向市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39 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形式有自愿住院、医疗保护住院、紧急住院三种。

40禁止利用限制通讯、限制会客或者约束、隔离等方式惩罚精神疾病患者。

41自知力,是指对自己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及病态行为的认识、理解和作出恰当表述的能力。42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43 儿童心理卫生是指①养成儿童愉快心情和开朗性格。②善于表扬与鼓励。③支持儿童参加集体活动。④言教身教培养儿童良好品行。⑤让儿童自理生活作息。

44 青少年心理卫生:①稳定的情绪。②及时解决心理问题,解除心理压力。③接受正确的性教育。④正确处理好求学、就业、恋爱与家庭问题。

45 中年人心理卫生包括:①稳定的情绪。②良好人际关系。③正确处理家庭中各种矛盾。④关心自己躯体健康。

46 老年人心理卫生包括:①较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②多参加公益活动。③搞好家庭关系。④要勤动脑。⑤学会心身自我保健。

47 病人的心理需要包括:①了解病情与诊断。②了解治疗措施与疾病预防。③得到关心和尊重。

48 老年人近期抱怨健忘,或者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减退,如不能完成穿衣、洗浴和做饭等简单事务,同时经常情绪失控,如容易伤心、落泪或发脾气等,则需要考虑痴呆的可能,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49 老年痴呆患者要谨慎使用镇静或催眠类药物,以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对精神错乱的加重。50 儿童如果表现总在活动,上课或者吃饭时不能静坐,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暂,做事冲动,缺乏思考,容易出事故,存在纪律问题,学习成绩也较差,则应考虑多动(注意缺陷)障碍。51 多动行为并非孩子的过错,它是由先天性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的损害引起的,如果父母保持冷静而宽容,在孩子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时多给予积极的反馈或认可,避免惩罚,鼓励孩子参加运动或其他体育活动可能有助于释放多余的能量,孩子的结局会较好。

52 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有:①性格或脾气改变。②情绪反常,特别多疑。③行为和习惯改变。53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其发生精神崩溃,并使之尽快摆脱困境,迅速帮助其处理问题,鼓励其恢复自信。

54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孕期卫生。③家庭因素。④学校因素。⑨社会因素。

55 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①吮指、咬指甲。②遗尿症。③神经性呕吐。④拒绝人园。

56 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①抽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征。②多动症。③品行障碍。④精神疾患。

57 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①低能。②社会心理因素。③多动症。④特殊发育障碍。58 儿童拒绝上学的主要心理因素有:①分离性焦虑。②学校恐怖症。

59 精神病人发病之前往往先有性格、脾气、兴趣、情绪、思维、言行、记忆等方面的改变,如果无理由可以解释上述情况,应该提高警惕,注意观察,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生检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60 预计至2020年,中国的精神疾病中疾病负担增加最为突出的病种为抑郁症。

61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压病、胃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偏头痛、月经不调等。

62 国内综合性医院初诊病人中,心身疾病约占l/3。

63 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的因素包括:高胃蛋白酶原血症,社会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社交分离,竞争性过强的人格特征。

64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甚至无法克服的个人问题时, 产生高度紧张, 苦恼焦虑或严重的痛苦状态, 甚至会导致其消极自杀。

65 对失眠患者应首先查明失眠的原因。

66 焦虑障碍的特征是:过度不合适的紧张。

67 单纯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至少2年。

68 由于长期或反复用药造成精神和躯体改变, 使之持续或周期性强烈要求用药, 称药物依赖。易产生依赖的药有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苯丙胺类等药。69 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以躯体不适主诉为主。

70 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慢,好发于青壮年。

71 手术前病人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为焦虑。

72 饮酒过度不仅会严重损害人的躯体健康,也会引起人的大脑损害,造成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73 单纯智力水平低下不能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因为单纯智力低下仅反映了其心理学标准,而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必须同时结合其社会学标准,即社会适应能力。

74 常见的失眠有四种表现:①入睡困难:躺下后难以入眠。②多梦:入眠后自觉梦多不断。③易醒:轻微声音甚至没有声响也易惊醒。④早醒:常在凌晨或午夜即醒来。

75 性病也会引起精神异常,如果梅毒螺旋体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膜脑炎,会产生人格和智能改变、行为障碍、妄想等精神异常,又称作麻痹性痴呆。

76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病因不明,其典型临床特点是思维、情感和行为互不协调,联想散漫,情感淡漠,行为怪异,脱离现实,一般没有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迁延,逐渐进展,如果不经过治疗(除少数患者可自发缓解以外),晚期可呈现精神衰退。77 某些人群,例如最近分娩者、患过中风者、帕金森氏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78 精神病复发的预兆有:①自知力动摇。 ②睡眠障碍。 ③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 ④社会适应障碍。 ⑤出现片断原来发病时的异常表现。

79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病因不明,其典型临床特点是思维、情感和行为互不协调,联想散漫,情感淡漠,行为怪异,脱离现实,一般没有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迁延,逐渐进展,如果不经过治疗(除少数患者可自发缓解以外),晚期可呈现精神衰退。80 某些人群,例如最近分娩者、患过中风者、帕金森氏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是抑郁症

的高危人群。

81 抑郁症的诊断要点包括: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以及下列相关症状:如睡眠紊乱,自罪或丧失自信,疲乏或精力减退或性欲减退,言语或运动迟缓,食欲紊乱,自杀观念,注意力集中困难等。

82 遭受突然的变故或躯体疾病时常常会引起暂时的睡眠困难;每个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会减少;睡眠时应该心情放松,愈是担心睡不着愈睡不着;切忌服用兴奋性物质(咖啡和茶),以免加重失眠。

83 产后抑郁起病有时是隐藏的,常不被发现,特别是当症状处于轻度到中度而且寻求帮助的行为遭受到劝阻或淡化时,产后抑郁可以发展到较为严重的地步需要住院,因此早期发现产后抑郁是非常重要的。

84 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落泪、悲伤、情绪不稳定、罪恶感、厌食、睡眠障碍、注意和记忆困难、疲乏、易激动、应付婴儿不适当等特征。

85 产后抑郁的主要防治要点:⑴开展产前教育,宣传心理保健知识,提高产后抑郁的识别能力;⑵通过心理社会干预,提高孕产妇应对和处理应激的能力;⑶依产后抑郁的严重程度,合理及时应用抗抑郁药治疗;⑷采取综合措施,严密防护自杀、自伤行为。

86 全世界无论文化为何,抑郁症的患病率妇女高于男性是一致的。

87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不能突然停止使用酒精,否则容易引起震颤谵妄。

88 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患,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都不一样,所以神经衰弱是不会演变成精神分裂症的。

89 康复期精神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⑴继续维持服药。⑵正确认识自我。⑶认真对待疾病。 ⑷合理安排生活。 (5)学会自我解脱。

90 防止精神疾病复发的主要措施有:⑴精神病防治人员,应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争取一次治愈,缩短病程,减少残留症状;⑵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⑶建立长期随访,取得家属配合,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并给予处理;⑷坚持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培训总结

九大精神十

云南省医护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答案)

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精神卫生工作汇报

精神卫生工作总结

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十)

卫生公共知识

《十精神卫生知识.doc》
十精神卫生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