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2020-03-01 15:56: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

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级:2007级化学四班

姓名:郑良凯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

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7级化学四班 郑良凯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当地教育部门为推动双语教学所采取的举措。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

新疆基础教育双语教学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乌什县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部分

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情况;

第三部分:

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

问题解决措施;

第一部分

乌什县基本情况介绍:

乌什县是新疆53个沿边县之一,是以农业为主,牧农结合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边境贫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东邻阿克苏市、温宿县,南居喀拉铁克山与柯枰隔山相望,西与阿合奇县相连,北靠天山山脉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55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111公里,乌什县东西长139.5公里,南北宽124.5公里,总面积8841.99平方公里,总人口18.2万人。

第二部分

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情况:

自198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要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以来,乌什县通过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等方式,

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双语教学改革实

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乌什县双语教学模式的民汉合校4所。截至2008年底,乌什县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班已达114个,共有在校生4607人,其中小学双语教学班103个,在校生4094人;初中双语教学班9个,在校生513人;高中双语教学班2个,在校生60人。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50号文件精神,上述学校教学模式属于“模式一”教学方式(小学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外语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 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双语”教学班教师小学121名,初中46名,高中11名。

随着“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稳步推进,乌什县已逐步形成“双语”教学迅猛发展的新格局,汉语课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纳入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并有力推动了乌什县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

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规范管理。

一是专门成立了“双语”教育工作小组,将“双语”教育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乌什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目前,5所农村幼儿园、小学附设“双语”学前班都能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课程设置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为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乌什县出台了《关于加强进一步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双语”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二是抓好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召开“双语”教育现场会,为乌什县“双语”教育工作者从上课、日常管理到课外活动等每一个细小环节创造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在乌什县召开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先进做法及经验,为“双语”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群众支持,形成“双语”教学浓厚氛围。

一是提前谋划。乌什县早从2000年起开始谋划“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经验。二是“双语“教学已成为各级党政抓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乌什县各族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三是群众支持。由于群众认识到位,激发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城乡家长争相送子女进入汉语言授课的学校学习,人数逐年增加;民汉合校比例逐年增高;依麻木乡诞生了民办国语学校;乌什县学生纷纷报考疆内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广大教师对“双语”教学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责任心;学校也在营造“双语”教学环境上狠下功夫,乌什县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这些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对推进“双语”教学所迸发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各级党政在引导推进“双语”教学,不如说是老百姓在推动“双语”教学,这种无形的助推力量,已经成为乌什县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强大支撑和坚强后盾。四是为保证农村5-6岁适龄幼儿全部招入“双语”学前班,年初乌什县就制定下发了2010年秋季5-6岁学前“双语”幼儿招生计划,并与各乡(镇)签订了招生工作责任书。五是为顺利实施今年秋季一年级模式三教学,我们提前编制教学班、确定学生数并做好了教材征订工作。

(三)做好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

为进一步促进乌什县“双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乌什县专门组织学前“双语”教育工作调研组,深入基层,对乌什县8乡1镇108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及辖区5-6岁儿童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先开办学前“双语”班的乡镇,再根据辖区适龄儿童数,结合“集中办学、就近入学”的原则,确定开设学前“双语”班的点和办班规模,确保了教学点布局合理、教学班规模适宜。同时,为了使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调研组还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认真宣传自治区扶持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学的各项优惠政策,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广泛宣传发展学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为顺利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扎实做好了“双语”教学衔接提前准备工作。

(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双语”教学形式多样。

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乌什县县城4所民语言小学、荒地农场民汉合校、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麦盖提农场民汉合校和依麻木乡民办国语小学已进入模式三教学,用汉语言授课的乌什县第二小学积极探索出一条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新路子。通过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听课、备课、观摩课展示,优化课堂教学、紧扣教材、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教学光盘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将优质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教师培训,突破了语言障碍、发挥了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势,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学“双语”的积极性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有力推动了乌什县“双语”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规范管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狠抓“双语”教师队伍管理,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针对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强化培训和中小学双语骨干教师的培训,乌什县曾先后组织1592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汉语强化培训,对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组长进行了“双语”课堂教学培训。每年举办了乌什县中小学“双语”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奖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在乌什县推广。二是营造“双语”教育环境。通过学“双语”、用“双语”,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组织乌什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双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三是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严把“双语”教师聘用关,按照《“双语”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招录“双语”教师,明确要求应聘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和专业技术,并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必须的学历,在面试与体检的基础上才予以正式上岗。四是做好“双语”师资培训。为了提高民语言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解决部分 “双语”教师水平差的问题。乌什县根据“双语”教师实际情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选派学习有潜力、年富力强、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中青年“双语”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及地区组织举办的各类汉语培训。通过培训,“双语”教师水平逐步提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双语”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划出专用资金面向社会招聘“双语”教师多名。

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师紧缺,尤其是各中小学、学前“双语”班民汉兼通型“双语”教师严重紧缺。

2、资金短缺、校舍紧张、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3、教育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五部分:问题改进举措

(一)努力实现“双语”教学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双语”教学的规划,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双语”教研活动,加强交流,积极推广和应用各地先进的“双语”教学研究成果,创新“双语”教学新模式、推进“双语”教育发展,为达到“自治区 2010年秋季开始各乡中心小学一年级招生全部实施模式三教学,2011年秋季条件适合的村级学校一年级实施模式三教学方式,到2012年,将在乌什县各小学全面推行模式三教学”的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严把新“双语”教师入口关,通过考试,从源头上做好选拔、吸收、招录等工作,加大“双语”教师学习、培训及培训后的跟踪、管理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作风上扎实的师资队伍。

(三)改善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稳步发展。创新适应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体制,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标准化管理,实现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体系、为学前教育提供优质教育,完成2010年拟建的14所幼儿园工程建设项目。

(四)加强“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研究。制定“双语”教学研究、评估标准,规范“双语”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召开“双语”教学现场会,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教学经验;通过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大赛、交流经验、城乡“捆绑式”发展等形式逐步缩小城乡“双语”教学质量的差距,力求使乌什县“双语”教学工作上台阶。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快“双语”教学工作步伐,不断促进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010年11月25日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新疆基础教育项目工作总结(马萍)1

新疆煤炭交易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新疆畜牧业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疆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培训教程

基础教育

《新疆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doc》
新疆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