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2020-03-02 17:1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希望小学:**

摘要:班主任工作虽然繁琐又劳累,但为了孩子,必须潜心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专业的心理教师比较缺乏,心理教育也没有得到普及,尽管学校教育一直提倡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所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便落在班主任的肩上。

关键词:农村

班主任

心理健康

策略

身为基层的一线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六年来,一度担任班主任的我发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专业的心理教师比较缺乏,心理教育也没有得到普及,尽管学校教育一直提倡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所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便落在班主任的肩上。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小学生心理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家庭原因。家长对其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还有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由于工作常常不在家,形成了单亲家庭或家中缺少与父母沟通,看到别人一家和和美美,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就我班学生父母离异的就占20%,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占60%,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占25%,这样孩子得不到父爱、母爱,渐渐就形成了不健康的心里。另外,社会,学校、老师、同伴对孩子心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起点阶段,心理健康问题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绩上的竞争和父母期望值过高的双重压力下所产生的学习上的厌学、弃学、逃学等情绪和行为;其次,叛逆情绪和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如抵制父母、老师,性格孤僻、不合群、自控能力差等;另外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导致的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如欺负同学,毁坏公物,组建小团体等。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虽然只是存在于部分小学生中,但是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会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本身的成长和生活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这些不良影响会波及周围同学,影响学校正常的有序的教学工作,破坏教育的本来意义。

三、实践工作中应对策略:

(一)做学生子的知己,让其倾吐心声。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往往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时不能以师道尊严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这样我们才好“对症下药”。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并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作文教学中布置《我想对老师说》的题目,或让学生写小纸条,偷偷地夹在老师的书里等,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

(二)用爱滋润,用心导航。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就像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班主任爱学生,先要无条件尊重和接纳他们,坚信他们能自我完善,走出阴影。这种尊重和接纳,不是接纳和赞同他的错误,而是尊重和接纳这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少说多听。要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多倾诉,宣泄情绪。要尊重、理解其感受,只有让他们认为老师是尊重理解自己的。才可能拉近距离。另外不能批评和指责受辅导者。如果批评指责有效果的话,就不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具体说,就是要先避开孩子的错误,从别的角度入手,慢慢让该生自己发现问题、认清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老师如果习惯“皱眉头看学生,从不面带笑容”,对学生批评是大声地责骂,而缺乏了解和关爱,那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这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还会造成障碍。相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用心去导航学生的言行。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抚摸,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便会在老师的爱中感化,健康成长。

(三)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所以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活动或比赛,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如表演小品、诗歌、舞蹈、歌曲、绘画、写作、演讲等精彩的节目。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惯例,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或者讲故事等。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的心里得到满足和平衡。尽情地展示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他们会朝更远大的理想努力。这样,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明确前进的方向,心理更健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源泉。因此,我在实际工作中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身心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些生动活泼、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如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过中秋,端午节等。利用节假日,组织其给父母打亲情电话。我发现有些学生非常乐于与人交往,但交往常常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容易接纳他人,容不下别人一点点不足。我就组织学生开展“拔河”“小组夺红旗”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活动,有着不需要刻意营造就存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在活动和交往中引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也常利用学生一般崇敬英模的心理引导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开展“讲革命英雄故事”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五)、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应主动争取家长交流,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才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利用家长会,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另一方面、通过电话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架起家长、学生、教师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虽然繁琐又劳累,但为了孩子,必须潜心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的头顶上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成长!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2月

2、《学校心理学》作/译者:徐光兴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情感教育策略的探究

班主任对青春期的危机应对策略

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农村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doc》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