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

2020-03-03 10:24: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观看《讲述》

朱敏才和孙丽娜先进事迹心得

小关小学--

一位驻外17余年的外交官,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放弃了北京安逸的晚年生活,来到我们贵州这些贫瘠的乡村小学,无怨无悔地为我们家乡的这些孩子们奉献着他们夫妇俩晚年的余晖。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听着老人的讲话,看着他们的行为,我深受启发。特别是老人如此大的年纪,如此高的学问,仍不忘学习,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一、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会上提到:“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有一个说法很是形象:学习即“充电”。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审视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教师的学习风气正日渐消退。原因有多种:有的年长者认为自己已定型,学习更多的是年轻教师的事情;有的年轻教师因为工作时间短,尚未体会到不学习的后果;有的安逸思想严重,不愿学习;有的有心学习,却因工作的繁重而没时间„„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因”,导致教师不愿多花点时间看书,不愿外出培训、听课。

在我十分忙碌时,我也曾抱怨:没时间停下来学习。一位友人于是送给我一句话:不能埋头干活,还必须抬头看天,不然会将方向迷失。是的,总是“忙碌”只能变成碌碌无为,即使做得再多也无法让自己真正的得到提升,反思这些所谓的“原因”,只不过是个偷懒的借口罢了,它不应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与书本、网络对话;可以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可以在各级各类培训、教研活动中学习;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学习„„

我们学习的时间也是充裕的:工作中可以学习,休闲时可以学习,交流中也可以学习„„

学习的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恒心、有毅力,是否将学习当做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优秀,与他们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密不可分。

二、把教育事业当作爱的事业

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朱敏才老人,在尖山小学,面对孩子们的种种困难,不是置之不理,而是不断思索,发明创造了“尖山棍法”为孩子们解决了野狗阻路的困难等等„„

“爱是什么?她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在充满爱的眼神里,我们将不会看到落后生、不会看到“弱智生”、不会看到不听话的孩子,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学生们读懂了教师的爱,他们用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来回馈这一份份沉甸甸的爱,教育事业成了爱的事业。

一时的“爱”能做到,贵在持之以恒的“爱”。无论是喜笑颜开时还是烦闷苦恼时,无论是对待品学兼优还是存在差异的孩子,我们都应保持对孩子的爱,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让自己的事业在爱的浸润中发展。

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有了改变。似乎“奉献”离我们现实已有了距离,甚至有时这个词还有了贬义倾向。难道真正的奉献已不复存在?我们不需要奉献精神?不,就在我们身边的朱敏才老人夫妇却为我们做出了奉献的榜样。

他们不要报酬,甚至还为他们的这份爱还自帖着生活费,车费,为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们无私的奉献着,教育着一批又一批可爱的孩子们。朱老人在外支教七年,从未回过一次家,用他爱人的一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他的这种行为,简直比大禹治水还“大禹”。

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更多的奢望自己过着安逸的生活,更多的将自己的工作和金钱加以权衡,将自己的利益放于首位。然而,这就是人生的追求吗?这就是所谓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就曾听说过“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觉得老师是多么的伟大。而如今,这种观念已被尘封,觉得那很傻,殊不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燃烧自己的同时,也享受了自己的辉煌”。

我想,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这份工作,把它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如果仅是将教师看做一种谋生的职业,那么根本谈不上奉献,会不愿为学校多做一丁点事,不愿在学校多留一分钟。而如果把他看做自己的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将会更加热爱这份职业,会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会愿意更多的去思考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因而也会付诸于行动。当自己真正投入教育事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计较个人得失时,这份事业也将会回报你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感。

2014-9-4

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

观看朱敏才

学习朱敏才孙丽娜心得体会

学习朱敏才夫妇先进事迹心得

朱敏才老人事迹报告

乡村教师朱敏才

王书敏学习榜样心得体会

朱敏——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学习《榜样》心得体会

学习《榜样》心得体会

《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doc》
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