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才老人事迹报告

2020-03-03 08:08: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朱敏才老人先进事迹

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冷泽权2013年8月28日

朱敏才老人先进事迹报告

在2012年3月份,龙坪镇教育总支组织全镇教师专项开展了一次“与榜样同在,向榜样看齐”的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中,到我镇支教的朱敏才老人,这位驻外17余年的外交官、年逾古稀的老人,阐述了他及他的夫人孙老师到我们贵州支教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其中享受到的无尽的快乐,说句实话,我感触颇深,也随笔写下了我深刻的学习体会。

上学期,我亲自到了朱老支教的龙坪镇中心小学执教,亲眼看到了朱老的工作,我觉得,我的那一次仅凭从发言及视频中得到的感动远远不够,老人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教育总支为我搭建了这个平台,那我就将我的收获转达给各位,共勉:

一、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到中心小学后,我听我们学校的李主任说,朱老请他将他周三的课调整一下,我问他,朱老每周三要做啥呢,老人有什么事?可能在座的各位都会这么想,他老人家去干什么呢?原来,老人是要用周三这天到遵义图书馆去学习,去购书,因为那一天图书馆开放,且书价打折。有人会问,这么高的学问还学啥,还这么大年纪了?如果你这么想了,那你就错了。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会上提到:“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有一个说法很是形象:学习即“充电”。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不但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只有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朱老,这位博学的老人,就是江泽民总书记语言的典范,更是“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还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里用会声会影制作一个视频,朱老来了,我便向他请教,他很谦虚,还说他在我校李相庆主任处学到了这款软件方面的很多经验,并详细的给我讲解。听说我谈及flash,还说哪天要向我请教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说句实话,我很惭愧,因为我觉得我也会得不多,要是我有老人的这种学习干劲,我在这方面会的也不至于这么少。

审视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教师的学习风气正日渐消退。原因有多种:有的年长者认为自己已定型,学习更多的是年轻教师的事情;有的年轻教师因为工作时间短,尚未体会到不学习的后果;有的安逸思想严重,不愿学习;有的有心学习,却因工作的繁重而没时间„„如此等等。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因”,导致教师不愿多花点时间看书,甚至学校出资派其外出培训也推三阻四。

有一句话我这里想与各位共勉:不能埋头干活,还必须抬头看天,不然会将方向迷失。是的,总是“忙碌”,那只能变成碌碌无为,即使做得再多也无法让自己真正的得到提升。反思这些所谓的“原因”,只不过是个偷懒的借口罢了,它不应成为我们进步的绊脚石。 我们学习的时间也是充裕的:工作中可以学习,休闲时可以学习,交流中也可以学习……

学习的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恒心、有毅力,是否将学习当做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向朱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适应教育的发展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知无不言,诲人不倦。

在我校,有一个不是学校安排的教学研讨会,那就是每周二的第四节课,我校的牟志艳老师和王平老师在朱老的组织下,在英语口语表达及教学方面进行探讨。

我只要一有空,就会参加到他们的学习探讨活动中,老人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可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怕我们听不懂,就怕我们学不会,讲解阐述均很细致。每次老人讲课均作了认真的准备,将很多他在国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常用语言打印出来,发给我们,然后认真的教,讲解。这种精神,可说是我们现在提倡的“以老代新”活动中很多小高教师所不及的。

三,情系教育,无私奉献。

朱老到我们龙坪镇也多年了,老人从孩子中了解到在电脑这方面很是缺乏。看到这些,老人心急呀。

本学期,孙老便在北京四处游说,阐述贵州的孩子们在信息技术方面如何的落后,硬件设施如何的不足。在二老的努力下,本学期,联系了北京赛晶电力电子集团为我校捐赠了20台电脑,为我校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朱老的行为,与很多在职的领导相比,那也是很值得学习的。有的人,身在其位,想的不是造福一方,而是“如何多捞几把”,结果是身败名裂,既没给所服务的单位及老百姓干点实事,还落下了骂名。我们要向朱老学习,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的务实精神,切切实实的为我们服务的群体干点实事,留下美好的回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有了改变。似乎“奉献”离我们现实已有了距离,甚至有时这个词还有了贬义倾向。难道真正的奉献已不复存在?我们不需要奉献精神?不,就在我们身边的朱敏才老人夫妇却为我们做出了奉献的榜样。

他们不要报酬,甚至还为他们的这份爱还自帖着生活费,车费,为我们这个地方的孩子们无私的奉献着,教育着一批又一批可爱的孩子们。朱老人在外支教八年,从未回过一次家,用他爱人的一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他的这种行为,简直比大禹治水还“大禹”。

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更多的奢望自己过着安逸的生活,更多的将自己的工作和金钱加以权衡,将自己的利益放于首位。然而,这就是人生的追求吗?这就是所谓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就曾听说过“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觉得老师是多么的伟大。而如今,这种观念已被尘封,觉得那很傻,殊不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燃烧自己的同时,也享受了自己的辉煌”。

我想,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这份工作,把它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如果仅是将教师看做一种谋生的职业,那么根本谈不上奉献,会不愿为学校多做一丁点事,不愿在学校多留一分钟。而如果把他看做自己的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将会更加热爱这份职业,会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会愿意更多的去思考该怎样做得更好,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因而也会付诸于行动。当自己真正投入教育事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计较个人得失时,这份事业也将会回报你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感。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

冷泽权

2013年8月28日

观看朱敏才

乡村教师朱敏才

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

学习朱敏才榜样心得体会

学习朱敏才夫妇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朱敏才孙丽娜心得体会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感动中国朱敏才,孙丽娜观后感

老人与海朱敏玟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材料

《朱敏才老人事迹报告.doc》
朱敏才老人事迹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