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

2020-03-03 21:44: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尤其对于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样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样一个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绎的津津乐道的话题, 更是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遵从罗氏一贯的“读书,贵在指导生活”的家训,本读后感重点谈此次阅读感悟最深的——用人之道之核心。

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核心在于“人”,读后感《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 而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可以用8句话来概括他的用人之术: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四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五、令行禁止,以法治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人性,就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8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其实,三国时代的领导人,无论曹操、孙权、刘备,还是诸葛亮,其所有的用人之道,计谋之策,无不源于对人性、人心的深刻洞察。料事如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人琢磨透了。唯有看透,才敢迭出险招。所以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都离不开对人性、人心的洞察洞悉。“唯有精于人事,才能明于时事和兵事。”诚哉斯言。

而历史也告诉我们,胜利总属于那些能够明晰洞察人性和洞悉人心的人(即精于人事的人)。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方能知己知彼,方能勤勉务实,方能“不慕虚荣而处实祸”,方能审时度势,方能正确决策,方能智谋迭出,方能取得胜利。所以,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评?!董卓、袁绍、刘表之所以失败,曹操、孙权、刘备之所以胜利,很大意义上也就在于此了。

由是,用人之道,用人之要,可见一斑。 而终归,“性格”决定命运,“人事”决定成败。是故,做大事之人,务修于性,明于心,而长于事。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

品三国

《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doc》
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