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2020-03-03 02:53: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福师09秋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一

第一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B )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2.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D )

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B )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D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 6.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D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发展

7.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B )

A.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表明( B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第二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新生事物是( CDE )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事物的 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正确态度的有 ( CDE )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CD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4.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 ABDE )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5.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CDE )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6.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BCDE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7.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CDE )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三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否定就是毫无保留的彻底抛弃旧事物。

正确

肯定和否定作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两种完全相反的规定性不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其次,肯定和否定相互包含并相互转化。辩证的否定观包含三个基本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双方对立和斗争推动的。

正确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2、所谓矛盾,是指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使双方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其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其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促使旧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转变。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不变的。

正确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动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具体历史性。总之,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

第四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派生物,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关于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精神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其一,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其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乃至正确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完全可认识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2、简述劳动在意识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2)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3)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劳动使意识产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3、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种相反的趋势:肯定方面力图保持事物的存在,维持质的相对稳定性;否定方面破坏事物的存在,力图使它转化为他物。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任何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必然灭亡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4、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五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二

第六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规律 B、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C、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总和; D、既包含一般规律,又包含特殊规律。

2、“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神”。这一事实表明( D ) A、神的观念是感觉的复合; B、神的观念是主观自主的; C、神的观念具有客观原型; D、神的观念是意识能动性的产物。

3、人类世界是指( C )

A、与自在世界对立的“人化自然”; B、指人类生活; C、“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D、指有机界。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D )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A、产生时间的先后 B、力量的强弱 C、是否适合人们的需要 D、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一切真知来源于直接经验”, 这是( C )

A、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错误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6、下列关系中,作为社会一切关系的基础的是( A )

A、社会生产关系; B、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C、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D、人们之间的阶级关系。

7、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C )

A、先进的思想理论的形成; B、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8、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先天属性。

9、空间是( D )

A、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B、事物之间的距离 C、物体的体积 D、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10、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C )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第七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 DE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不同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不同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地位不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同 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同

2、以下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 BDE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E.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 CE ) A.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B.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 D.对抗性的矛盾 E.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ABCE ) 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E.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因在于( ACDE ) A.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根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叫作技术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BCDE ) A.封建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7、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有( ACDE ) 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C.消灭了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E.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极大提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第八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错误。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一切现存社会要素的总和,大体上分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种类别。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对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具有决定的意义。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条件中,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第九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又称渐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与质变相对。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同量变相对。又称突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简述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答:实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 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作用: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答:(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2)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3)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答:(1)机械性。仅仅用力学尺度衡量一切变化和过程,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3)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却是唯心主义的。

第十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来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复习题三

第十一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时代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D.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和总汇

3、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世界观是( D )

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D )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6、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 A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能否一致的问题

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D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9、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D )

A.无限性 B.间隔性 C.可逆性 D.不可逆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第十二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BCD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2、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3、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的有( BC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ABCD )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的有( BCD ) A.国家政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转移 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C.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D.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有( ABC )

A.“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B.“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 C.“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 D.“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7、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 ACD ) 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 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 第十三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 静止即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某种特定物体在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暂时的、有条件的。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正确认识物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相对静止,人们才能把握事物的质,认识事物,才能对事物的运动进行测量和计算,才能在事物不具备质变条件时促进事物的量变,为质变做准备。形而上学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否认事的相对静止,也就否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否定了事物的存在。

2、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此说法是对的。真理和谬误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只不过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3、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而无客观世界是一样不能产生意识的。

第十四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答;(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达到使客体被人认识、改造、掌握和占有的目的,从而在实践中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称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意识,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

(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

第十五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实践意义:1.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 对僵化和无序。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

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5.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daodoc.com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