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条例

2020-03-02 12:56: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幼儿园管理条例》

颁布时间:1989年9月11日发布

第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但不得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九条 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

(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 颁布时间:2010年11月21日

1、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颁布日期:2001年9月

1、五大领域: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方面

2、领域目标:

1)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目标: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2)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3)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4)语言——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艺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管理条例学习心得

幼儿园管理条例心得

《幼儿园管理条例.doc》
幼儿园管理条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