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

2020-03-03 13:17: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通信学科前沿讲座

题目: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

本文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的三个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同时通过CNNIC2013年1月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部分内容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针对我国互联网的现状和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最后,说明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网络安全、网上行为、中文资源不足,网络滥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就部分问题的解决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字:中国互联网、历程、现状、趋势、存在问题

浅谈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86年6月至1993年3月,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2、第二阶段为1994年4月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3、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二、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1、手机网民位列第一地位稳,网购和团购稳步发展增速快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

2、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增幅明显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从数据来看,两项指标均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的增速趋缓之势。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手机网民规模与整体PC网民(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则进一步促进了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

3、家庭接入网络比例超九成,手机微博用户近三分之二

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网吧网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而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走高,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增幅达到3.4%,个人上网设备持有比例的提升和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是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 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

4、网购和团购保持高增长率,手机端商务应用迅速扩张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在网民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团购领域数据显示,我国团购用户数为8327万,使用率提升2.2%达到14.8%,团购用户全年增长28.8%,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在网络营销受到重视、网民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商家纷纷打破单一经营模式,在传统渠道外开拓网络渠道,以寻求销售的新增长点。传统商家对网络渠道的应用不断深入,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正在加速融合。

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也在迅速扩张。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相比2011年增长了6.6%,用户量是2011年的2.36倍;此外,手机团购、手机在线支付、手机网上银行三类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比例均有所提升,这三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了80%。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几个趋势:

1、电视、计算机和其他消费家电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技术的融合,使传统通信领域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我们国家已经由原来以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状态演变成几家大运营商在网络运营方面共同竞争的状态,在信息服务方面有多家信息服务提供运营商在进行全方位的竞争;产业间融合的趋势正逐步加快,创造了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产业融合使整个消费电子类产品已经成为各个企业争夺非常集中的焦点,如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和数码产品等。

2、中国网通集团收购了环球亚洲电讯的整体网络,中国运营商不仅仅在国内提供电信服务,也在立足于面向未来,逐步开始向全球提供电信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

1)从信息技术来讲,全球的IT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化,一个是由于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再一个就是近些年中国工人的水平和整个IT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国作为全球IT制造业基地的形象正逐步地确立起来。

2)从IT业市场来讲,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T产业市场,吸引全世界的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技术的研发机构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中国地区。新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如大家普遍使用的闪存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迅速应用起来。又比如QQ,QQ实际上是广东电信的一个课题组研究的一个小项目——即时通信,现早已经突破了5个亿的收入,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3、在面向全球的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当中,中国信息产业保持比较理性和稳健的步伐,使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全球动荡的情况下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在全球IT产业陷入冰河期的时候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开始从谷底走出来,进入一个春天。中国设备制造商在全球IT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抓住时机,现在在互联网的高、中、低端设备方面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确立了很好的基础和地位。 IPv4的网络仅仅是中国电信在国内的带宽总量就超过了2500G。在200

5、2006年之后,IPv4网络建设的速度也开始放缓,IPv6逐步发展起来。几大运营商,包括教育网、科技网等都已经参与到IPv6实验网的建设当中去。IPv6将会成为国内互联网的主流,但IPv4也不会退出市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两种制式都会保留。因为在网络设备上,IP v

4、IPv6双栈路由器已经非常普遍,高端路由器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使用IPv6不会影响IPv4业务的开展。

四、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黑客攻击行为、网上盗窃、网上欺诈、网络病毒这些问题非常多。网络运营商的经营已经形成了大家比较固定的观念,比较有保障。但信息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单调,这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发展和服务的提供。网上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还比较多。

现已开通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开通了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中心网站。网站开通之后,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我们及时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了情况,十几个部委联合采取了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尤其色情网站色情信息的治理。这适应了社会公众和网民的需要,也是社会共同的呼声。协会对反垃圾邮件也开展了工作,包括推动政府立法、组织技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中文信息资源还存在很大不足

曾经,某家公司做过广告——“到2007年中文将成为网上第一大语言”,而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即使每年翻倍,到2007年也没达到目标。我们希望国内信息服务提供商、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加快信息资源开发,不论是从网上信息阵地的占领、为下一代青少年服务、提供网络业务等诸多角度来讲,现在必须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网络科普联盟组织的青少年健康网络行活动中介绍的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等这类网上应用。将来要加大投入,加大在这方面的开发,一方面要通过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制止有害信息对青少年成长中的侵蚀,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提供有益的健康的信息,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这样互联网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网上行为 网上行为也要逐步地进行规范。美国这种网上自由、无管理、无法律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深入全球的,大家曾认为互联网上的任何行为就不应该受到任何规范,不应该有管理。现在出现的问题使大家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确实需要对网上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网上行为同样应该遵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同样应该受现实社会规则的约束,网上出现的网络滥用行为是利用了网上的优良特质,从业者、行业组织、政府都需要采取行动。现已有很多企业书面明确表示他们自愿参与和遵守服务规范,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用户数已经占到了国内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数的80%以上,这件事情还要持续深入地推进下去。电子邮件服务规范是一个起步,我们还会在互联网上的其它各个方面逐步规范服务,让互联网用户相信网上提供的服务是可以信赖的,使互联网不再是家长的敌人。在网络变得可信和让人放心之后,家长和老师才能放心让孩子自由地在网上冲浪。

4、网络滥用

网络滥用行为已经是全球化的一个趋势。现在已形成国际垃圾邮件发送者组织,由垃圾邮件的制造者、订单采集者、他的合伙人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将垃圾邮件发送给世界各地,规避各国已经制订的反垃圾邮件法律。垃圾邮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问题,网上的滥用行为使互联网上全球化和国际性的犯罪组织正逐步形成。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在反对网上滥用行为的立法、管理和政策等一系列方面加快采取措施。随着垃圾邮件的出现,又出现了一些反垃圾邮件组织,他们公布黑名单,试图把垃圾邮件挡在自己的邮箱用户之外,但由于公布黑名单在全球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和基本规则,所以公布的黑名单在很多情况下是公布了大量的IP地址段。互联网上尽管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东西是大家平常不会遇到的,背后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利益、各个方面利益的冲突。

浅谈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

中国互联网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梦”的认识

对中国饮食的认识

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认识的实习报告

中国互联网大事记

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粗浅认识

浅谈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doc》
浅谈对中国互联网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