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效作业的评价

2020-03-03 19:18: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化学有效作业的评价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师生知识互动实现反馈与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不断深入,完成有效作业的动力。因此,对化学作业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其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化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结果不仅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应体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学情、作业类型及作业目标等要求,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实现有效作业的教育功能。

1、“等级—评语”式作业评价,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等级—评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在引导,旨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对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书面作业,可采用这种评价方式。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在鼓励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指出其不足时,肯定其进步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的作业,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评语要渗透对学生的关怀和期盼,使学生读后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会激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因,获得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学生互批”式作业评价,促进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难度较小、基础简单、容量较大、批改耗时、内容繁琐的化学作业适合采用学生互批的作业评价方式。教师先给出正确的参考答案,然后同桌之间交换批改,要求学生帮助同学指正错误,并给出等级评价和评语,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进行反思,潜意识要求自己避免和犯类似错误。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3、“学生自批”式作业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

对于一些当堂检测可适当采用学生自批的作业评价方式。化学作业完成后,教师先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先行批改,打上等次并对错误处用符号注明。教师再进行二次批阅时,只需浏览一下,重点放在学生出错原因的分析上。这样,教师成为学生作业自批后的评判者与点拨者,学生自批一旦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赞许时,学习的信心与动机将会得到强化。若有出入时,学生心理上将会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其进一步反思、反省。

4、“成果展示”作业评价---趣味型作业

对于有化学日记、手抄报、课外观察、调查等趣味型作业,往往采用“成果展示”的作业评价方式,通过教师与同学们的给出的反馈,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从中获得信心,也利于其他的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缺少的,找到自己的优点,更好的完成其他的化学作业。

5、竞赛型作业---形成教师、小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 对于化学概念、定律、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需要学生理解并且熟练掌握的知识,应充分利用学生渴望获胜的心理,组织适当的比赛形式,促使他们主动记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变被动为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和尊重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激励好胜动机。 教师和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充分重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形成教师、小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应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侧重辅导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语言。

实践型作业---重视学生体验、形成积极性评价

学习化学是为了服务于生活、生产,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家庭小实验、探究实验等实践型作业,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无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实验的过程都是学生理解知识的绝佳机会。教师的评价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促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学化学的习惯。

化学教学作业的评价

化学高效作业标准与评价

有效初中数学作业评价设计

化学作业

有效作业

化学有效课堂

评价作业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

化学听课评价

《化学有效作业的评价.doc》
化学有效作业的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