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

2020-03-03 10:12: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传承了五千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论语》经过了五千年更是成了我们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学习和阅读《论语》对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阅读《论语》对我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由浅入深的将先圣孔子的思想呈现给大家。让大家明白《论语》的博大精深,仔细研读定能发现其中奥妙,读后如醍醐灌顶一般。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又从“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一字一句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完全可以作为人生最高行为准则。难怪可以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为世人所传诵。

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而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这就是孔子。一句话便可阐述如此之深的人生哲理,不愧文圣之名。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教授三千子弟,其中贤者七十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创造了儒家学说,以仁道为主旨,成为了我国延续几千年的思想正统学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论语》,仿佛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对话。宰我,子由,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他们的学说和主张。明白孔子及其弟子的喜怒哀乐。仿佛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与他们交流对话。领悟一句句深入人心的哲理名言。让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清澈透明,不染纤尘。这就是论语,一部精神圣经

遥想孔子当年,带三千子弟周游列国,先见卫灵公不被赏识,被迫离开前往陈国。路经匡城时竟被困住五日,险些饿死,后又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又被困住,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险些身亡。当时孔子已经年迈,却仍有这么大的毅力完成这么伟大的创举。这种精神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当孔子逝世时,,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他这一生都自己的理想和主张奋斗着。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孔子就是这样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阅读《论语译注》就是在阅读先圣孔子的一生,就是在阅读先圣孔子的思想。就是在跨越无尽时间长河与孔子进行沟通对话。了解其思想明白其精神内涵。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提高。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论语》上的做,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幸福。

杨鹏

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doc》
论语译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