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

2020-03-01 23:21: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长城教学范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引言:有人说到了埃及不看金字塔等于没到埃及,到了中国不看长城等于没到中国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从“不到长城非好汉”引入,激起学生对长城的好奇,为新课的学习活动,营造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二、初识长城

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2、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 学习生字词

①生字: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扶 魄。

②出示课件“我会读”: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城砖、垛子、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

③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④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设计意图】:强化课前准备,增强学生对长城的熟悉度,并利用课件自定义动画等形式,引起学生对生字词的重视。

三、整体把握

1、课件播放范读,学生观察课本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

2、课件出示简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两千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一万三千余里。

3、课件出示对比图

①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但观察点不同,同学们仔细想下,这两幅图分别能看出长城的什么特点?(远景图—长、大、弯;近景图—高大、坚固)

②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那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③生讨论:课文

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作者“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和说明方法。

四、问题引路,读书自悟。

【设计意图】:把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情感随着画面的变化起伏而推进、延续,与此产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兴趣。学生的视觉获得感性的冲击,既而在语言中搜寻与感性信息相对的文字,使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也充分地使学生各种感官动起来。

(一)远看长城(课件出示问题)。

1、学生活动:

①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观察课件彩图。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

过渡:好,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幻灯片8)。

①图中的长城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说一说。再指名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像一条长龙)

②课件出示: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地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③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④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多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⑤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齐读,给予学生鼓励。)

(二)近看长城

1、明确观察点:

这是在哪里看长城?(出示幻灯片10)

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对应着课本上那一幅插图?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3、长城的结构(设计)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根据课件出示插图,给我们介绍一下。(瞭望口、射口、齿形墙总称“垛口”。)

4、老师找个同学当小导游,边看长城近景图边给大家介绍。听了他的叙述,我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5、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北方匈奴慢慢地靠近了我们的长城,企图入侵,请你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象展开。)

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设计和建造长城的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聪慧等)

(三)由长城想到

出示过渡幻灯片: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1、作者想到了什么?(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修筑长城的艰辛?

你能联想到当时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那些情景?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的外貌穿着……,他们神情动作……(出示视频课件)

师: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件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

从“多少”、“才”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四)赞美长城

1、课件出示问题: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文学到这里,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吗?(联系前文,从长城的长、高大坚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付出的血汗的智慧来谈。)

2、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课件出示:

1、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2、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3、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4、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最想说什么?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我们中华民族地域宽广,我们的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民族更是勤劳、勇敢、智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设计意图】:激发情感,通过让学生看、想产生富有个性化的表象、体验与疑问,把学生已有的激情延伸到课外,激发探索更多的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表达(写、说)能力,使课的主题得到升华。

长城教学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doc》
《长城》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