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2020-03-03 13:15: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随着“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的确,只有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并合理使用,才能使导学案发挥最大的效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我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当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和做法,现以《晏子使楚》一课的导学案的设计为例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把预习导学案当“指示灯”,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会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而如何预习却是学生的一个盲点,预习导学案的运用恰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时,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因此,预习导学案要思路清晰,结构清楚,条理性强,学生通过自己解读就能自主感知并大体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因此《晏子使楚》一课的预习案我设计如下:首先是初步的引领: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三遍,圈画出生字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接着 就课文内容提出指导:

1、我收集到了与本文相关的信息;2\\查字典,写意思。最后写出“初读收获和我的质疑”。这样明确的要求使得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课堂导学案当“ 探照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课堂导学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把本课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使学生对问题有预见性,再深入思索问题,问题的设计有延伸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积累经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兴趣,需要,现有水平等。例如我在《晏子使楚》课堂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预习检测。这是对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课堂伊始,适当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学预习没有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在组内对本课各部分基础知识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引导和推广。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学案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突出重点,在重点内容上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广泛交流。例如《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了四个问题:

1、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2、思考:课文写了三个回合的斗智。

3、读了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读读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对话,看谁读得最好。

教师就文本内容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交流, 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形式可以多样化: 朗读、倾诉、质疑、批判等等。除此之外, 必须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组员们在表达、倾听的基础上反思、讨论, 提出新的看法。教师全方位指导合作小组的活动, 根据学生需要或教师的观察可以作重点辅导。此环节让每个学生就文本平等交流、自主表达、耐心倾听、激发创造, 这是学生合作的过程, 对话的过程。是整个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锻炼了学生听、说、思维的能力。最后合作小组把自己小组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的思考和围绕教师提问的讨论结果独立形成文字,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 其他小组在倾听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质疑, 自由陈述观点, 实现组间对话。

(三)资料链接学习提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领悟方法、发展能力,可以围绕课题和学习重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因而我选择了晏子的介绍和难点句子解析两方面的内容。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精心编写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导学案真正帮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的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使用数学导学案心得体会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doc》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