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2020-03-03 13:14: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这几年来,我市在教育使运用了“导学案”。当时学习使用“导学案”时,有一句话是这样子说的:“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老师一个惊喜。”当时我还不明白这句话,用上“导学案”后,我慢慢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导学案”是经过教师集体研究再自己备课,最后集体研讨而制定的,它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参与的学习方案。它能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使得学习更有效,更实用,更科学。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使用“导学案”更为重要。下面我来说说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给我带来的好处和给我带来的迷惑的地方。

“导学案”给我带来的好处有: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发生了转变。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完知识点后,学生再通过练习巩固。这是我们几十年不变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没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孩子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没办法表达出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扼杀了很多小天才。使用“导学案”后,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使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多地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去学习,遇到困难,能在课堂上组成小组,寻根问底,互相讨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二、“导学案”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要务,但对于学生低效益的预习是有很多原因的: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预习缺乏指导;而且对预习的要求不明确,不知道预习是什么,要预习什么,只是简单地记和读,没有深入地去思考。所以预习就只是个形式,认为预习只是看书,走马观花,不能从预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古话有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更显得尤其重要。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以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形式,围绕文本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导学案”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教师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学生将终生受益。

三、“导学案”能指导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 一节课45分钟,每个学生都不可能每一分钟都集中精神地听课,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学生重点听什么?一旦学生稍有走神,就有可能错过了重点。所以用上“导学案”后,学生利用“导学案”课前预习,知道了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也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所以从中看得出来保质量的预习,保证了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效果。

四、“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旧的学习观是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学习是个体独立完成的过程,合作交流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导学案”的编排很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合作学习,积极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来。“导学案”在知识的编排中,注重知识由易到难的层次,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勇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以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形成小组之间独特的合作精神,发挥小组团结的精神,最后以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这样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并从中尝到思考交流的带来的成果。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在探索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导学案”能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美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没有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益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更重要的是记忆。不可否认,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很重要,我也是

1 这样子教我的学生的。但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从而看得出来,学会反思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不思考,不反思,就很难对学习有个很好的认识和提升。“导学案”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想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有哪些方法。这一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达到自我学习和总结的目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思,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渐渐地在我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让我与我的学生都对它爱不惜手。但除了这些优点,其实因为使用“导学案”的时间还不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碰到了很多困难,让我感到很迷惑。

一、“导学案”能不能代替教案? 在这次强劲的改革东风中,教案的地位在教育中已经是摇摇欲坠了,甚至有些学校和老师已经放弃了教案。“导学案”要求教师要讲得少,讲述引导新课不能太长,那么对于详细的教学设计,是否可以舍弃?是否能代替教案?

三、小组讨论中,如何兼顾学困生?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开口,怕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而只是听别人的,自己在学习上就显得很被动。对于一些好动的学生,更是为他们创造了捣乱说话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课堂的气氛很活跃,而实际是学不了什么知识的,所以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三、“导学案”是否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 因为每个学生的预习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我们小学生,不是每个学生的预习效果都那么好,导致使用“导学案”过程中,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法完成预习,那么“导学案”是否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

总之,在改革的路上是坎坷的,有失败,有艰苦,也在坎坷中尝到成功的味道。改革的路一直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我相信,有改革就有进步的动力。凡事有好与不好的一面,只有在改革的路上大胆迈开脚步,勇于创新摸索,抛开陈旧的包袱,接受新的事物,学会反思,就能推进我们教育的步伐。希望我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把“导学案”发挥得更好。

2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使用的心得体会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使用数学导学案心得体会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doc》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