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音乐

2020-03-03 23:00: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吴薇 苏州职业大学

[摘要] 《猫和老鼠》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它内容风趣、情节明晰,动画人物形象、生动,其中故事背景音乐的合理运用,极大提高了故事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关键词] 背景音乐

歌剧

趣味性

观赏性

电影的背景音乐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影背景音乐能够为不同的影片创造不同的气氛,能够强化电影的情节、感染力,深化视觉效果,同时还能烘托电影的气氛。好的电影背景音乐有时候还是吸引观众观看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动画片《猫和老鼠》就是这样的一部好电影。

《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它从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之一,同样在我国也是一部家喻户晓动画片。这部片子不仅受到小朋友的喜爱,也深深吸引着很多的大人。一百多集的《猫和老鼠》一集一个故事,故事内容简单,基本没有语言,是通过背景音乐来表达故事角色的思想活动。《猫和老鼠》中可爱的动画形象、动物角色的思想用同样可爱的背景音乐进行配合,背景音乐把主人公杰瑞老鼠有时惊慌、有时幸灾乐祸,而汤姆猫因为捉不到杰瑞老鼠时的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是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表现、刻画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人们不需要听直白的语言对话,只需要根据汤姆猫和杰瑞老鼠滑稽的表情、动作,通过画面编配的大量的背景音乐,就能被吸引。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对故事内容进行烘托,使观众在看汤姆猫和杰瑞老鼠打闹、追逐、斗智的同时,就能尽情感受到故事的幽默和风趣。

在取名为《冤家路窄》的一集中,故事内容一改以往杰瑞老鼠逃汤姆猫追的模式,而是有了新的花样,新的创意。汤姆猫在这集中是一个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他乘着他那超豪华的汽车到剧场进行演出,剧场外有无数的歌迷,而剧场内掌声雷鸣。演出开始,汤姆猫高昂、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但是却打搅了居住在舞台底下的小老鼠杰瑞的美梦,小老鼠杰瑞不堪就此被打扰,于是就处处为难汤姆猫,汤姆猫也不甘示弱,在不影响演出的情况下,随着自己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时断时续的歌声,与杰瑞老鼠进行明枪暗斗。在几番较量之后,最终还是被小老鼠杰瑞所战胜。

本集的背影音乐就是“男中音歌唱家”汤姆猫的演出曲目,这曲目是罗西尼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的选段。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作家斯泰尔比尼根据法国作家博玛舍的喜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故事改编成了歌剧脚本,由罗西尼于1815年谱写而成。罗西尼把原来的批判性的、尖刻的词句都删除、淡化了,而改成集中突出的抒情性、戏谑性和喜剧性,并且非常富有舞台效果。罗西尼仅仅用了两个半星期就完成了全剧。在这部作品中,罗西尼还吸取了德国和法国喜剧中夸张、幽默的手法,并且结合了意大利歌剧旋律流畅、华丽,注重歌唱技巧等的特点,以华丽、明快的独特音乐喜剧手法,把许多著名的演唱曲、浪漫曲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喜歌剧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有着较高的思想内容,并且又富有大量情感,这对于演出的演员要求很高,他们既要精于歌唱,也要精于表演。1816年这部作品在罗马首次上演。

莫扎特在1786年,把《费加罗三部曲》的第二部谱写成了歌剧《费加罗结婚》,而罗西尼在三十年后把《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谱写成了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第一幕里费加罗出场时所演唱的。主人公费加罗是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一位理发师,他是一个活泼、聪明、幽默、善良的人。这与杰瑞老鼠和汤姆猫的形象较为接近。这一段是费加罗出场时演唱的抒情曲,它的节奏非常轻快,内容诙谐幽默,这与《猫和老鼠》故事情节要求是相符合的。这段音乐本身就充满了活力,轻松、流畅的风格让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就充分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机智、调皮和机灵,这和所有《猫和老鼠》的故事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生动的动画加上合理的音乐背景,更加衬托了故事情节的幽默、风趣,十分符合观众的趣味需要。

这首《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C大调的,演唱的速度非常的快,演唱者要与乐队相互呼应,由于男中音的嗓音比较低沉,所以唱起快速度的曲子会显得有点笨重,这就是考验演唱者演唱功底、演唱技巧的地方,观众也是最关注这些。而在《猫和老鼠》中这一点并不能难倒汤姆猫,他的重心已经不是如何唱好演出曲目,而是如何搞定处处刁难他的杰瑞老鼠。而作为观看动画片的观众也不再是欣赏汤姆猫的演唱,看汤姆猫歌唱得是否流畅,“咬字”是否清晰、准确并且没有漏掉,快速的部分有没有拖泥带水,而是看他如何与杰瑞老鼠斗智斗勇。 在这本电影中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的背景音乐是故事的核心,也是全片情节发展的基础。背景音乐对剧情和汤姆猫、杰瑞老鼠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烘托、渲染,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作用。这时的背景音乐已经是影片的继续、发展和深入。音乐与动画人物融成了一体,人物的动作就是音乐,而音乐就是人物的语言,他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影片中的背景音乐大大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夸张的动作、奇妙的构思、幽默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 《猫和老鼠》背景音乐的运用是极其成功的。

浅谈好莱坞动画片的音乐创作

引言

电影音乐是所有声音中最早进入电影的。它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音乐听觉形象与画面视觉形象以及语言音响等元素互相融合,形成整体。

与所有电影一样,音乐始终都是好莱坞动画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好莱坞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艇威利》中,最著名的场景是米老鼠弹着猫尾巴就象弹着弦乐器。这时的声音还并不是主要用于对白,而是更多的作为情节的配乐。由此可见音乐在好莱坞动画片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自《白雪公主》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的提名后,动画片音乐进入了黄金时代。一部又一部的动画音乐频频占领了奥斯卡最佳音乐或最佳歌曲的奖项和提名。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听觉上的享受,优美的动画音乐广为流传。

好莱坞动画片深受百老汇歌舞片的影响,音乐夸张而富有喜剧性,在与画面结合上,讲求精确的同步。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滑稽的表演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从而产生出令人兴奋的欢乐效果。另一方面,好莱坞动画音乐也特别注重一呼百应的热烈气氛效果,强烈明快的节奏配合华丽壮观的场景,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宏大气势。

一、好莱坞动画音乐的分类

好莱坞动画音乐可分为背景音乐、伴奏音乐、主题音乐及商业音乐四大类。

1、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指为了更好的表达画面的意境而用来感染观众情绪或渲染气氛效果的音乐。它又可以分为情绪音乐和效果音乐两种。

在《狮子王》中,辛巴与娜娜在溪水边相互爱慕、共浴爱河的一场戏里,人物没有一句对白,而温馨浪漫的配乐却很好的烘托了人物情绪,表达了人物的心理,使观众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效果音乐是用来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等等气氛效果的。《猫和老鼠》中常见的追跑、打斗场面就多用这种音乐手法。激烈的节奏与画面配合,给人以紧张刺激而又兴奋的心理感受。如果没有这种效果音乐而单从画面上看,感觉一定不如加上音乐来得激烈过瘾。

2、伴奏音乐

伴奏音乐是好莱坞动画片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一段舞曲、一首歌曲,都能构成伴奏音乐。《美女与野兽》中,烛台和闹钟招待比蒂吃晚饭的一场歌舞,画面上载歌载舞的场面就倚仗音乐的伴奏而显得格外精彩。

3、主题音乐

此类音乐的主旋律往往贯穿全片,对影片的的风格、主题思想等可起到定位作用。《狮子王》中,埃尔顿?约翰创作的《生命之环》和《今夜能否感觉到爱情》就是两首主题音乐,在关键情节处时常展现。《幻想曲》则更是将主题音乐的使用发展到了完美的地步。

4、商业音乐

近几年来,以美国好莱坞动画为代表,动画片中的音乐已经以一种独立的身份跻身于商业市场之中,动画片的创作者们也越来越重视动画音乐的商业化。《狮子王》就是商业动画音乐成功的一个范例,片中的音乐作为一种商品推出后,与影片同样在世界获得巨大的成功。

随着动画片音乐向商业化的发展,一种新形式的动画音乐也应运而生,这就是纯商业性动画片音乐。它多以歌曲的方式出现——除了在电影中出现(在片中多由百老汇的歌手演唱),还有另一个由歌星演唱的版本,如《埃及王子》中的WhenYouBeilive,发行的版本是由惠特尼和马莉亚凯瑞演唱的,获得了奥斯卡奖。

二、图解音乐的手法

图解音乐是指用各种各样的图形、画面及其运动来表现动画片中音乐的手法。

在一些实验动画片中,创作者通过银幕上不断运动、变幻的图形、色块来解释一些乐曲,使这些音乐完全变成视觉化的东西。在好莱坞动画片中,图解音乐的是能展开故事情节的人物。这些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被音乐的节奏、速度紧密的控制着,从而增强了喜剧性和夸张性的视听效果。图解音乐的创作手法在好莱坞动画史上由来已久。早在1929年的《骷髅舞》就是迪斯尼对圣桑的音乐作品《死亡的舞蹈》的图解。在《骷髅舞》中,几个骷髅随着音乐跳着芭蕾,他们把自己的四肢脱下来,拿胫骨敲击着胸膛,发出叮叮当当的钢琴声。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使影片产生了强烈而有趣的视听效果。这部影片创造了别开生面的形式,也开创了美国动画片的风格特征。

而谈到好莱坞动画片的图解音乐,就不能不谈到1938年迪斯尼创作的动画片《幻想曲》,它堪称图解音乐的经典之作。《幻想曲》的来源是一个古老的神仙故事,歌德曾把这个神话写成诗,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斯也为其谱成交响协奏曲。这部管弦乐曲结构严谨,配器复杂。沃尔特?迪斯尼则将这部交响乐搬上了银幕,其中的主角是米老鼠,按照杜卡斯的乐曲拍成动作,全片无一句对话。

影片中,巴赫代表作之一的管风琴独奏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被迪斯尼别出心裁的视觉化:有段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巨大的像石头又像棺材一样的庞然大物摇摇晃晃没入黑沉沉的背景里。伴奏的是一连串深沉的低音提琴曲调。我们甚至不能说是伴奏,因为乐曲与画面、视觉与听觉已近浑然一体。杜卡斯最著名的管弦谐谑曲《魔法师的弟子》中,米老鼠扮演的戏水小巫师既淘气又可爱,令人难忘。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配以大家熟悉的、经典的小蘑菇舞,使得音乐在银幕上化为人形翩翩舞动。另外,在这部影片中,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莫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圣母颂》以及意大利作曲家蓬基耶利的歌剧选曲《时辰之舞》也都变成了一组组注入了情节,色彩纷呈的画面语言。迪斯尼由于在音乐创意与制作方面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录音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绩荣获了1940年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除了《幻想曲》这样的完全为音乐而创作的动画片外,好莱坞其他动画片中也常常用到图解音乐的创作手法。尤其在《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一系列的动画片中的应用,音乐节奏与人物动作的戏剧性吻合更是令人忍俊不止,充满了喜剧性:急速的钢琴音是猫和老鼠追逐与逃跑的急促脚步;大提琴的拨弦是猫靠近老鼠的蹑手蹑脚;鼓声和镲声是他们的剧烈撞击;小提琴的滑奏是他们各种各样的滑稽动作„„图解音乐是声画对位在动画片中的具体应用手法之一,它使得音乐与画面更加紧密的结合,从而使影片产生了强烈而有趣的视听效果。

三、先期音乐

所谓先期音乐,即先由作曲家根据剧本情节及导演要求创作出音乐,并将它录制到胶片上,再由动画制作人员根据录制好的音乐逐格绘制动画画面。

动画片先期音乐对画面制作的要求很高,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成本也很高。但它具有与动作结合紧密、准确和与故事情节和谐等优点。如在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米老鼠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其音乐与动作结合得精确到位:画面上的米老鼠弹奏钢琴键盘时的指法及琴键位置和所配音乐丝毫不差,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情趣。好莱坞动画片中的歌舞段落基本上也都是采用这种手法。先期音乐的运用使画面与音乐准确到位的结合,不仅使音乐更赋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画面更富有节奏和戏剧性,相得益彰。

迪斯尼动画片的传统就是片中总有第一流的合唱点题,而且歌唱往往配合载歌载舞的场面,气势恢弘。许多人认为好莱坞动画片属于动画音乐片,是美国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的延续,不是没有道理的。

动画片中存有大量的歌唱,为电影加入了一种在古老戏剧传统中早就存在却在传统故事片中难以表现的艺术元素。比如《埃及王子》中的歌唱,感人而充满诗意,以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将故事的缘由和发展向观众娓娓道来,一下子将观众带到了故事的讲述中。这种旁白式歌唱因其和动画片整体音乐风格的合拍不但没有打断观众思路和情绪,反而复活了旁白这种在当代故事片中很少见的手法。

好莱坞动画片中的歌曲有自述独白式的,有合唱式的,也有旁白式的。《花木兰》中,木兰去见媒婆的前夕,影片以独唱、重唱、合唱的方式唱出歌曲《荣誉》,乐声紧密的配合人物的动作节奏,表达木兰惴惴不安的心情。相亲失败后,木兰的内心独白同样以歌声《自己》表现,歌曲带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同时也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军中木兰度过了艰苦的训练岁月,也被一首《男子汉》的豪情壮志重彩烘托。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角色的歌唱使经典戏剧中大段的戏剧式独白成功的移植并得到新生。长篇独白在歌唱形式的包装和整体的音乐型叙事以及全片的声音风格相得益彰。为配合剧情,影片的作曲还运用了中国的民间小调,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等中华民族乐器。歌曲能直接的表达人物情绪和心理,使观众很快了解人物性格,同时也具有交代情节的叙事功能。

动画片中的歌曲反映了好莱坞动画片商业性的特点。影片中的歌曲,包括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过的完全为商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都被制作成音像制品进行出版和发售。而这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一经推出后便往往会获得商业上巨大的成功,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从而刺激了好莱坞动画片的创作者在影片中不遗余力的创作更多更好的动画片歌曲。这些歌曲在散发艺术魅力的同时,更给自身工业带来了效益。

“我第一次听到钢琴,那是看卡通片《猫和老鼠》。那只猫在演奏李斯特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时,手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神奇得就像餐馆里的长把茶壶,在钢琴上飞舞,突然一下打到老鼠身上„„还有一部美国兔子的动画把我拉进了古典音乐的大门。”郎朗边说边将两手的四个指头竖到脑袋上装作长耳朵,充满童心的举动把乐迷们逗乐了。2月19日下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涵芬楼书店,这位旅美华裔青年钢琴家来到古典乐迷中间,举手投足间热力四射,神采飞扬地讲述他的演奏与人生。

“技巧永远为音乐服务”

近几日,郎朗在北京开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有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二”)、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之二等,都是技巧难度很高的曲目。说起这些经典作品,郎朗头头是道:“老柴的超八度最爽,有从直升机上被扔下的感觉,他的音乐有人生的缩影,表达了俄罗斯音乐的精髓”,“我在莫斯科钟楼听钟声,才更深地理解了拉二”,“李斯特的作品有炫技的成分,匈牙利狂想曲之二特别难弹,你会感觉手指像橡皮泥一样特别软”„„

在这位钢琴家看来,弹琴有很多技巧,包括如何弹得快、如何弹得深以及控制键盘的能力等,但是,“技巧永远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光有技巧不行,还要有思想。在美国上大师课时,他发现中国学生往往技巧娴熟,但不知道弹出来的是什么,而外国学生往往知道是什么却因疏于训练而弹不出来。所以他说,要弹好钢琴,两方面都要平衡。

“台上的感觉很温暖”

音乐世界多神童的故事,5岁便开始获大奖的郎朗也是一个传奇。这个23岁的大男孩在3岁学琴时就将心交给了钢琴。“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呢?”有乐迷问。“我喜欢在台上表演,被灯光照着,感觉很温暖,所以从小就想当个世界级的钢琴家。”

郎朗说他要感谢父母给了他音乐的熏陶和良好的条件。演奏民乐的父亲对他十分严厉,但是一直对他很信任、很鼓励。所以他忠告在场的琴童家长:孩子在练琴时可能会懈怠,做父母的着急归着急,但是不能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要想出办法来解决,让孩子一直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选择老师很重要,要尊重孩子个人的想法,只有他喜欢这个老师的风格,才能热爱学习。

“最可怕的就是迷失方向”

闪亮的眼睛透着旺盛的精力,演奏的时候表情丰富,指下激情澎湃,郎朗给人的感觉永远信心十足。他说,其实困难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迷失方向,许多人在机会来的时候,自己就打了退堂鼓。

郎朗的成长经历证明此言不虚。他登上世界音乐舞台有则传奇故事:1999年,还是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学生的他在拉维尼亚音乐节上临时替换别人演奏。在长达5个小时的音乐会之后,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在聚会上问他是否还能弹点别的什么,比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于是在凌晨两点半,他们又回到音乐厅,郎朗凭着记忆脱谱弹奏。第二天,当这个传奇故事传开后,他说:“我就像抓着火箭一般,我的事业起飞了。”

“我相信在音乐里能追求一个更好的人生,更好的未来。”正因如此,年轻的郎朗汲取着各种营养,接触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西方音乐和中国民乐等多种形态的音乐。他称自己一年有140多场音乐会,会挑选和世界许多著名乐团、著名指挥家合作,在不停的演奏中不断学习。

郎朗小传:1982年生于沈阳,3岁学习钢琴,5岁获得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赢得德国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第一名,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5岁入美国费城著名的科蒂斯音乐学院,随院长格拉夫曼学习。1999年8月,在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上,替代著名钢琴家安德列•瓦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成功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世界乐坛赢得声望。

猫和老鼠》从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之一,Tom和jerry这一对搞笑活宝,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后更是得到从6岁到60岁的人们的狂热喜爱,但这个节目音像制品版本繁多,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全的版本。

著名的《猫和老鼠》动画片是制片人弗雷德•昆比、导演威廉•汉纳及约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创作的。继第一个动画短片《猫得到靴子》大获成功后,25年中米高梅电影公司拍制了100多部《猫和老鼠》动画片。这套动画片完全以闹剧为特色,情节十分热闹。

系列片片《猫和老鼠》(又译《汤姆和杰里》Tom&Jerry)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动画片,它的创造者威廉•汉纳(William Hanna)及约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是美国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

系列片《猫和老鼠》完全以闹剧为特色,情节十分热烈。汤姆是一只常见的灰白色家猫,它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总想抓住与它同居一室却难以抓住的老鼠杰里,它不断地努力驱赶这些讨厌的房客,但总是遭到失败。而实际上它在追逐中得到的乐趣远远超过了捉住老鼠,即使偶尔捉住了杰里,结果也不知究竟该怎么处置这只老鼠!

系列片《猫和老鼠》采用了猫与鼠的原型,他们的恶作剧非常有趣,不论游戏多么激烈紧张,杰里都知道它不会受到任何真正的伤害,而汤姆则总是难免受些皮肉之苦。杰里与尿布小灰鼠塔菲同住在这个人家的老鼠洞里,看起来像是被汤姆监视着,但杰里却非常机灵,总能使汤姆狡诈的诡计适得其反,总能让它自食其果。

这个机灵老鼠与笨猫的故事,堪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相媲美。没有动物世界中恃强凌弱的残酷,只有两个邻居之间的日常琐事和纷争,诸如小老鼠杰里偷吃了汤姆的奶酪,汤姆把捕鼠器放到了杰里的洞门口等等,中间穿插的无数恶作剧和幽默片断,让人感受到久违的天真快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化敌为友或势不两立:为敌时绞尽脑汁,互不相让;为友时,亲如兄弟,谁也不记仇。

系列片《猫和老鼠》每一集选2至3个不同性格的形象搭配在一起,叙述一个“噱头”故事。它的故事内容单一,总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体现出作者的超人智慧。它采用的哑剧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而不用对白,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相比,后者的故事究竟表述什么,有时并不容易搞清,而《猫和老鼠》的哑剧却明白直观,给观众的印象极其鲜明深刻。《米老鼠和唐老鸭》风靡世界几十年,其造型、配音以及强大的宣传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猫和老鼠》几乎没有对白,靠的完全是生动的形象与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故事。 《汤姆和杰里》前后共出过200多部动画片,其中《傻老鼠扬基》(1943年),《请安静》(1945年),《猫协奏曲》(1947年),《清洁鼠》(1948年),《两只凯蒂尔鼠》(1952年)和《老鼠约翰》(1953年)获得过奥斯卡金奖,《圣诞前夜》(1941年),《杰克尔博士和老鼠先生》(1947年)曾被提名,在好莱坞动画史上它是获得过奥斯卡金奖最多的动画片。

小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

小班音乐活动《猫和老鼠》

幼儿园音乐教案 猫和老鼠

大班音乐教案:猫和老鼠

大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

音乐游戏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猫和老鼠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音乐.doc》
猫和老鼠音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