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张荣美)

2020-03-03 15:24: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慕课学习的体会

我是一个民办高校设计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建筑、装饰等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方向。但从未系统学习过Photoshop 。现在项目的需求以及教学工作的要求,让我利用假期空余时间开始学习Photoshop技术,先从入门开始,最后需要掌握图像的修复技术 并结合产学研做项目和教学。目前通过三天5小时的学习,我已经学完Photoshop图像修复技术。有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学习方式比较新颖,人机可以实时互动,边学边做,马上看见效果(这一点是我感觉最好的)。但人人(学生学生,学生老师)只能留言互动。这种方式在一开始对我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2.学习单元分解的很小。每个单元内容分配的很小,我集中精力的话基本在3分钟左右学完一节内容,当然这跟我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有关。初学者我觉得在5分钟左右也能学习完成。有的知识点稍微复杂一些,被分成了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数来解决。可能有一定的好处,每小节的内容很简单,感觉很容易掌握。主题相对明确,返回去找的时候可以找到需要重新看的内容(但还不够方便)

3.评价机制。只有每小节的简单练习,没有综合的测试测验。评价测试体系是现在慕课的一大难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包括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小测验在内的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与评估,而慕课的机器批改显然不够人性化(比如我填写的答案因为大小写与标准答案不同而被判错,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其他的慕课评议方式(例如同学评议)我学完的这门课中还没有出现,以后碰到了再研究。

4.学习效果:我简单的总结为:1 很容易看懂。2,系统性较强,我以前需要用到Photoshop的时候都是现查资料解决问题,虽然都能解决,但用时较多,现在仍然要查资料解决,但系统性的学习后,可以比以前快很多。3 离熟练使用还差很远,要掌握一门技能,只听课不大量练习不在实际应用中长期使用,是不可能精通的。

5.坚持学习的人很少。有几十万人在这个网站上注册学习,但我只学习了一门课程,学习经验就超过了91%的人,也就是说参加的人非常多,但真正学习的人不足10%。

6.我现在的观点(这个还没有完全形成,随着慕课的发展,我自己学习的体会以后还可能会改变) 1.适当引入慕课是可行的,可以从完全免费的公共资源开始尝试。 我不建议我们学校现在就搭建自己的慕课平台。2.就专业课程而言,引入慕课,教师的教学难度,花费的时间精力完全可能会更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例如学生问的问题老师要能现场解决,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3.在学校的环境,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坚持完成学习的学生比例不会很低,但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际应用,学习的效果仍然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4.我并没有发现慕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诉求,大多数人因为新奇而尝试,但坚持的不多。说到底,慕课仅仅是一个工具,如果自己不需要不愿意学,再好的教学工具也没用。 教师的教学跟实际需求吻合,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才应该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

慕课

慕课

慕课

听说课有感(张慧荣)

慕课论文

慕课参考资料

慕课总结

慕课观后感

慕课学习体会

慕课制作方法

《慕课(张荣美).doc》
慕课(张荣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