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3-02 21:13: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营市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2-7-16 8:37:07 作者: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1383 东营市土地资源和草场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巨大潜力,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以上,在农业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东营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全市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畜牧资源优势,坚持以打造全省畜牧强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市畜牧业实现了量的膨胀、质的飞跃,在全市大农业中率先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2011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54.88万吨,比上年增长2.2%。实现畜牧业产值5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市猪存栏68.99万头,比上年增长5%,牛存栏26.06万头,增长3.7%,羊存栏114.82万只,增长4.9%,家禽存栏2345.77万只,增长11.2%。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26.85万头、23.7万头、165.25万只和7204.45万只,分别增长9.4%、2.9%、-15.6%和1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2%,在大农业中仅次于种植业,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从调查情况看,全市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畜牧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力扶持发展畜牧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奶牛、肉牛、生猪、肉羊、肉鸡、肉鸭六大优势产业全部拥有了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全市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5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1300处,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区8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区8处。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规模饲养占到92%。奶牛、肉禽规模饲养量达到95%以上,生猪、肉牛、肉羊规模饲养量达到85%以上。全市现有各类合作组织244个,使80%以上的养殖户加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了饲料、兽药、加工、冷藏、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吸引30多万农民参与畜牧业生产及产业化经营。

二是草畜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充分发挥饲草资源丰富和土地广阔的优势,科学引导牛羊生产,大力发展以奶牛、肉牛、肉羊为主的食草畜饲养,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全株玉米青贮,率先成立了饲草饲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发展起了“专业青贮队”。2011年,全市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59万亩,完成青贮67.2万吨;草畜平衡进一步优化,奶牛、肉牛、肉羊的青贮配套比分别达到了100%、86%和55%。

三是畜牧品牌支撑条件逐步形成。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扶持培育出有机畜产品品牌4个,绿色畜产品品牌1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112个,千头以上奶牛场10处,3000头肉牛场4处,20万只肉禽养殖场32处,万头猪场15处,胜大奶牛场等5家养殖企业被授予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超群种羊有限公司等8家养殖企业被授予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不断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市畜禽良种场达到26家,畜禽良种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目前,全市注册畜产品商标38个,特色畜产品有中国名牌1个,山东名牌1个。其中,凯银清真肉业公司的排酸牛羊肉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华誉分割鸡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全市畜牧业通过培育了“华誉肉鸡”、“凯银牛羊肉”、“维可得生态肉”、“众赢牌禽蛋”等一批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品牌产品带动品牌企业、品牌企业拉动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格局。

四是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强化。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大力创新和应用先进的畜牧业前沿技术,先后在全市推广了养殖小区规模化饲养技术、瘦肉型猪配套养殖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技术、优质牛羊经济杂交技术、水禽生产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技术等,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生产大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逐渐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五是大项目建设成为拉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2011年,全市重点推进的43个畜牧项目总投资额达40.28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2个、过千万元项目2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9.8亿元,新增出栏能力3000万只、12万头,种鸭项目竣工后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鸭苗1300万只,父母代种鸭6700套;新增年肉类屠宰加工能力2万吨,饲料类生产加工能力42万吨。初步统计,2011年大项目带动养殖加工能力实现产值达37.8亿元。

六是动物防疫体系日臻完善。先后实施了国家胶东半岛无疫区缓冲区和黄河三角洲无疫区建设项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指挥体系、应急体系、防控体系、监测预警体系、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健全,畜牧养殖投入品及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科技推广和畜牧兽医管理网络。强化动物卫生执法和防疫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县乡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防疫网络,为畜牧业发展筑起了安全屏障。

二、东营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市畜牧业产业体系自主性不强,受市场冲击和影响波动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畜产品需求弹性低,产业进出的门槛低,市场的不确定性,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滞后性,都是造成市场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因素。由于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力还不强,产业链利益连接不紧密,禽畜养殖与屠宰、加工和现代营销与服务尤其是品牌经营之间由于产业链条断裂,无法形成较强竞争力,难以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我市目前还不具有较强自主性的畜牧产业体系,较易受市场供需失衡和价格大起大落的威胁。

二是畜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投入相对不足。当前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仅靠企业或养殖户自身资本投入难已解决,目前的扶持资金和政策亦跟不上畜牧产业发展的步伐,应加大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帮助解决畜牧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三是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没有充分挖掘。目前,品牌创建仅靠少数龙头企业,对发展品牌的支撑和贡献不足,联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企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品仅为白条鸡、分割肉和原料肉等,深加工、精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加工总量少,缺少乳制品、猪肉制品、牛羊肉制品精深加工企业。

四是畜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我市部分检验检测设备比较陈旧,从事检疫人员的力量相对不足,科技投入水平较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从组织保障、政策扶持、监督落实等层面入手,建立健全一系列促进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体制机制,实现由侧重管理向监管服务并重的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农户发展”的畜牧产业发展新机制。

(二)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建设新型畜牧产业体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积极探索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以畜牧业上下游产业及其关联产业链的紧密结合为基础,以主体合作为主要特征,构建畜牧产业组织、畜产品生产、饲料兽药配送服务、畜牧业科技装备、生态循环和动物卫生监管等“六个体系”,建设新型畜牧产业体系,适应现代畜牧业的新发展。

(三)积极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从源头上实现畜养水平的提高,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是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已达92%以上,应继续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支持规模和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实现禽畜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的合理利用。把畜牧业发展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的集中堆积发酵处理技术以及循环利用技术,深入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实现种养业循环共生共赢,使畜牧业实现生态化生产。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畜牧业投融资机制。加大中央、省级扶持资金的争取力度,加大市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畜牧业发展,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引进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良种产业化为突破口,搞好畜牧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加强畜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畜牧高科技产业。以生物制药、疫病防治等为重点,科研攻关、生产中试和企业开发相结合,形成畜牧高科技产业体系。加强畜牧科研培训以及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科技人员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

生态畜牧业调研报告

武川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东营市畜牧业基本情况

全县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不足之处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调研报告

山东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

《东营市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东营市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