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2020-03-02 10:23: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授时,可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安排二课时学习本文。第一课时:采用诵读法,以朗读带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指导他们归纳文言文中的常见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完成字词积累活动。第二课时:采用探究讨论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能力目标:

⑴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⑵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3、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了解赠序的文体特征。

3.能够借助注释,工具书与同桌互相疏通第一 二段文意,朗读时正确把握停顿。

4.初步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后生努力学习【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屏幕显示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及文后相关资料,教师补充: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屏幕显示)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圈出生字词,同学间互读并纠正错误。

屏幕展示:(请同学读,边读,边显示读音)

叩问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媵人缊袍敝衣以衾拥覆皆被绮绣容臭烨然皲裂

(学生读完后,教师纠正。) 4、翻译重点语句。

四、合作探究

1、概括第一段段意。

本段讲述作者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2、给第一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写出求学的勤和苦。

第二层: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出求师之难和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4、齐读全文。

五、学习小结

本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提示: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doc》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