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阳

2020-03-02 23:06: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月端阳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菖蒲、艾草、流苏、削职”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中介绍多种事物时用不同的句式进行尝试运用。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了解屈原的一腔爱国情怀,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与怀念。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端阳节的风俗,阅读屈原的故事。艾草、香袋、流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从新年开始到岁末除夕,一年之中有许多热热闹闹的节日。正月有春节、元宵节,四月里有立夏节,到五月初五那一天,我们又将迎来一个传统节日,那是什么节日呢?(板书:端午初五)

教师引导理解:端即为初,五谐音午,五月初五就称为端午,五月又是艳阳高照的日子,所以称为端阳。(板书:五月端阳)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五月,走进南方的一个小镇,去领略端午的风俗人情吧!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了,读顺了。

2、课文写了端午节的哪些活动?(“谁干什么”的句式)菖蒲、艾草 板书:姑娘们缝制香袋妇女们包粽子小伙子们赛龙舟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

3、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围绕课题,想一想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

三、感受氛围

一个节日有一个节日特有的味道,正月里吃汤团,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中秋节吃月饼,是团团圆圆的节日,端午节能让我们品尝出怎样的味道,感受到怎样的氛围呢?让我们先到农家小院里去看一看。

(一)缝香袋

1、读读第三段,边读边想,想象小院里的情景,走近缝制香袋的姑娘们,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交流,指导朗读)在农家小院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想象到的来说一说。(鲜艳夺目的香袋,形状各异的香袋,香味扑鼻的香袋)

①课文中有个句子具体描写了香袋的式样。一起读读: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

指名读(学习“流苏”)

②是呀,香袋真是式样多多,美丽无比。你看,香袋有鸡心形的、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式样很多。

③姑娘们是怎样在缝制香袋的呢?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

④指名读。

⑤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融进去再来读读吗?快速读,表现姑娘们飞针走线的熟练,心灵手巧;慢速读,表现姑娘们一丝不苟、认真细致;中速读,表现出姑娘们在品味生活的悠闲、快乐与祥和。

(二)尝粽子

妇女们也毫不逊色。请看第四小节,“妇女们„„包好的粽子有„„这是按形状来分的。至于„„那是按用料来分的”(引读)下来,让我们走进飘着粽香的小屋。

1、你们吃过粽子吗?喜欢吃什么粽子?

2、老师也喜欢吃粽子,记得小时侯,奶奶和妈妈总要包粽子煮给我们吃。可是这时候粽子还没熟,你等啊,等啊,这时候的你是怎么样的呢?(我可着急了。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想吃。)

3、当灶火猛猛地烧着,小屋里逐渐充满了糯米和竹叶清香时,灶台前的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4、是的,在充满了糯米和竹叶清香的小屋里,灶台前的你咂吧着嘴巴,在等待着粽子出锅。终于,粽子熟了,出锅了!这时你会怎么做?(我抓起一个粽子赶紧吃。我抓几个躲到角落里去吃)。

5 你的口水快流出来了吧!刚才我的确看见有位同学在咂吧着嘴,口水快流出来了。我们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得能让别人的口水流出来?

出示:熟了熟了,妈妈捡起一只,让孩子们先分着尝尝。这热气腾腾的粽子,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闻到了糯米和竹叶的清香,思念起粽子来)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三)赛龙舟

吃罢粽子,浪我们来到江边。江边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满天的红日,满江的水,满腔的激情,满岸的人;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

自己读读第五小节,想想小伙子是怎样在划龙舟的。

1、赛龙舟热闹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号令一响,几十枝浆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哗哗”划动,龙舟像箭一般飞快驶去。岸上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热闹极了。

①自己好好读读这一句。

②指名读。()

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赛龙舟”, 指导朗读。)

A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江面上)你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了那么多。

能怎样比喻?(小伙子犹如出水蛟龙,个个生龙活虎,你追我赶,不甘落后)

B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C两岸又是什么景象?(喊加油,必胜!人山人海,小孩骑在大人肩上,拍照„„) ④如此一个热火朝天的场面,让我们也来演一演,好不好?

中间两组做龙舟队员,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团结一致,作好准备。两边是观众,你想喊加油就大声喊,你想干吗就干吗。

⑤好热闹的场面呀!现在你能来读读赛龙舟这一段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指导:再有力些,再快些,热闹些„„)

四、抒发情怀

1、包粽子,赛龙舟,这温馨、祥和、热闹的节日离不开诗人的故事,诗人的传说。让我们的思绪飘到二千多年前,想起一位诗人,他就是屈原。

2、自已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与这位诗人的渊源,读懂故事里讲述着的内容。

3、读了这段话,你知道这段讲了什么?(简介端午节包粽子与赛龙舟的来历)

4、能用一句话概括对屈原的评价吗?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

5、老师有一份《屈原》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后,再读读最后一小节,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资料后面。

6、端午节的风俗里有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这个节日更显得意义不同。

五、节日余味。

把端午节的来历说给家人听。

屈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 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国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五月端阳详案

教学设计 五月端阳第3课

教学设计 五月端阳第2课(材料)

端阳花市筹备方案

王端阳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保山端阳花市文化活动方案(A)

端阳,那些儿时的事儿

《五朋端阳》教学设计

五月

五月

《五月端阳.doc》
五月端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