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2020-03-03 00:05: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它们的基本点都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明确界定。历史和现实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遵义会议以后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解放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科学体系,包括六大原理和一个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评价和认识毛泽东功过是非与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产生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由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它方面理论构成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回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和挫折。“*”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江泽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在2004年1月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

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科学含义的明确界定。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关系。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含义的界定。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创新提供指导。在理论创新问题社会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与革命性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到1926年前后,党已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抗日战时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两次失败和两次胜利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也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和实现领导权的条件与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路线。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及其原则、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宗旨。 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和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党提出并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可能性。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形式和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论十大关系》讲话。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应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等等。

刘少奇提出,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等等。

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了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所经历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深刻教育了全党,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邓小平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后,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实现所承担历史责任的需要。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论断基础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则设想和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两层基本含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发展程度即定性与定量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和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顺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在20世纪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

改革开放以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党和国家到2020年 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第三部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以免因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基本依据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浙江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doc》
徐州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