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政管理的答案

2020-03-01 18:3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多项选择题

2.行政管理的特征是(ABCDE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B.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C.行政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相区别D行政管理与组织密不可分

E行政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 4.行政管理主体的显著特点( ACE)

A.阶层性B.强制性C.部门性D.阶级性E全员性 6.行政管理客体的属性主要表现在( ABC)

A.客观性B.可管理性C.系统性D.主观性E.适应性

8.行政管理机制的特点(ABCDE)

A.内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自动性E可调性

10.行政管理环境按主体的范围划分,可分为( AB) A.内部环境B.外部环境C.一般环境D.任务环境E.社会环境

12.以行政管理内容为目标的基本功能体系具体包括(ABCD )功能

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社会功能D.协调功能E.

决策功能

14.政府功能的实现方式有( ABCD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E赔偿

16.行政领导的要素包括(ABCD)

A.领导者B.被领导者C.群体目标D.客观环境E.客观过程

18.行政领导的作用有(ABCD )

A.指挥作用B.协调作用C.沟通作用D.激励作用E.平衡作用

20.行政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主要有这几方面(ABCDE ) A.认识能力B.决策能力C.组织能力D.协调能力E.应变能力

22.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结构主要包括(ABCD ) A.年龄结构B.知识结构C.智能结构D.气质结构E.心理结构

24.领导沟通的主要方式有( ABCD ) A.倾听B.提问D.演讲C.辩论E.指示 26.行政责任体系的特征有( ABCD )

A.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B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C.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

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E.行政责任是一种道德

28.惩戒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有( ABCD) A.通报批评B.停止违法行为C.撤消违反规定D.行政处分E.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30.行政责任实现的外部机制有( ABC )

A.健全法制,完善组织制度建设B.行政问责制C.健全监督机制

D.行政道德建设E.对工作的忠诚度 32.行政能力的特点有( ABC )

A.具有系统性B.具有动态性C具有时代性D.具有强制性E.具有权威性

34.从行政能力实现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般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将行政能力划分为( ABC )

A.基础能力B.核心能力C.亚核心能力D.半复杂能力E.简单能力

36.行政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 ABCDE)

A.观念因素B.能力与服务需求的不适配C.支持能力的核心资源有缺陷

D.外部环境影E.服务类型的影响 38.行政创新能力的特性( ABC )

A.行政创新能力的核心性B.行政创新能力的破坏性C.行政创新能力的高风险性

D.行政创新能力的突变性E.行政创新能力的不可预测性

40.按照决策的性质划分,决策可分为( AB)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

决策E.追踪决策

42.按照决策主体人数和决策权力分配划分,决策可分为( AB )

A.集体决策B.个人决策C.领导决策D.群众决策E.公众决策

44.行政执行的方法有( ABCDE)

A.行政方法B.法律方法C.经济方法D.思想政治教育方法E.技术方法 46行政协调的原则有(ABCD )

A.依据法规,方向明确的原则B.统筹兼顾,平衡冲突的原则C.求同存异,灵活权变的原则

D.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E.利益均衡,各有所得的原则

48.行政控制的过程(ABC)

A.确定标准B.衡量工作绩效C.纠正偏差D.总结经验E.完善制度

50.行政监督的功能有(ABC)

A.行政监察B.行政纠错C.行政防护D.行政救助E行政补偿

52.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有( ABCD )

A.制定目标前的准备工作B.目标制定C.目标的实施

D.检查结果,信息反馈和处理C.赏罚分明 54.标杆管理的特点(ABCD)

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B.标杆管理更具体,明确,可行

C.标杆管理注重实践D.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C.标杆管理更注重科学 56.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 ABCDE)

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B.统筹全局的原则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

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C.综合平衡的原则58.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功能有( ABCDE)

A.积极发展生产B.改善经营管理C.加速技术改造 D.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效率E.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60.行政物质资源配置的特点(ABC )

A.服务性B.技术性C.事务性D.复杂性E合理性 62.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ABCDE)

A.时效性B.准确性C行政信息的效用性D.行政信息配置的权威性

E.行政信息传递的规范性

64.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程序(ABCD)

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加工C.信息的传递D.信息的反馈E.信息的落实

66.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为( ABCDE)

A.制定计划B.初步调查C.管理控制评估D.详细评估E.撰写评估报告

68.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有( ABCD )

A.行政环境因素B.行政组织因素C.行政人员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E.行政战略因素 70.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有(ABCDE )

A.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B.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C.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D.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E.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

二、简答题

1.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的区别(P3)

(1)目标不同。

公共行政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私人行政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2)实质不同。

私人行政为实现行政目标,着力于提高效率,公共行政不仅注意效率,还研究公平问题.

(3)特性不同。与私人行政相比,公共行政尤其强调政府责任。

(4)监督方式不同。公共行政要接受大众监督,而私人行政管理的监督主要来自组织内部。 (5)权力来源不同。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大众给与的公共权力,而私人行政管理的权力则大都是私人授权。

2.行政管理者应怎样进行环境管理(P17)

(1)了解与认识环境

行政管理者要能动地适应环境,首先要了解、认识环境,这是环境行政管理的基础。 (2)分析与评估环境

在掌握组织环境大量信息,对组织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

(3)能动地适应环境

在对环境科学评估、正确分类的基础上,要研究与选择对待不同环境的办法。 3.政府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P60)

(1)供应。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并对收入和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如配置、分配和稳定政策。 (2)补贴。 政府对提供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助。

(3)生产。政府通过设立国有企业直接生产产品,提供给公众,主要为自然垄断性产品。 (4)管制。包括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4.非政府组织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P65)

(1)提供。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社会产品和服务

的提供者。

(2)监督。发挥监督功能的社会组织一方面客观公正地为各类社会主体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督社会运行.

(3)维护。非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援助,促进社会公平。 (4)培育。非政府组织培育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

5.如何打造团队精神(P83)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信任是团队的血液,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生机。

(2)建立有效地沟通机制

沟通是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的关键环节,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员工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处理日常工作和上下级关系的管理技巧,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有效激励可以起到激发、稳定员工的作用。

6.承担行政责任的基本方式有那些(P111)(1)惩戒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

1、通报批评

2、停止违法行为

3、撤销违法决定

4、行政处分。 (2)补救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

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3、返还权益,恢复原状

4、履行职务

5、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6、行政赔偿

7、行政补偿

7.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创新能力(P146) (1)树立创新型组织的观念 (2)建构合适的组织结构 (3)领导者是组织创新的关键 (4)创新行为依赖于良好的管理机制 (5)营造创新环境

8.如何应对行政决策陷阱与障碍(P162)

(1)充分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避免在决策中过度自信

(2)突破框架效应,看清决策问题的本质 (3)尽可能避免决策中出现的各种偏差(4)正确衡量不同层次的目标,防止群体极化现象

(5)找准决策的问题,合理预设决策目标的路径。 9.行政绩效评估的原则有那些(P251) (1)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 评估时要看行政活动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是否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服务。 (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估时,不仅要看它所完成的工作数量,还要注意质量,两者要相结合。

(3)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要准确地评价行政绩效,应坚持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的有机统一。

(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考虑到行政活动本身给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带来的绩效,也要关注它对整个国家、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P4)

(一)一方面,行政管理的科学性是指行政管理作为一个活动,存在着可以认识和了解的运行规律,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可以总结出反映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理论和办法。 (1)行政管理具有系统性

(2)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通过知识传递,指导行政管理实践。

(3)行政管理学已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这是因为:

(1)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

(2)行政管理的艺术性是行政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管理活动。 (3)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突发性、偶然性的不确)

是指在行政管理中投入的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是人民在单位时间内河空间内开展行政活动,获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效果。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一:

某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规定中午12时下班,而机关食堂从11时起就开饭,不少机关干部提前下班就餐,影响工作,政府办公室主任拟将食堂开饭时间改为12时,并就此事请示领导。秘书长同意办公室主任意见,而分管机关事务的副秘书长考虑到家属就餐和避免就餐时间太集中所造成的排队等候,则主张该为11时30分开饭。由于领导意见不一致,办公室主任无所适从,此事只得作罢。

从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来考察更改开饭时间一事为什么未能办成?如果你是办公室主任,准备怎样处理此事?

[案例解答]

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必须遵循职、责、权一致的原则,担任一定的职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授予相应的权力。更改开饭时间,完全是办公室主任职权范围的事,根本不必请示,请示本身违背了职、责、权一致的原则。

实现行者组织科学化还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做到领导指挥统一,避免多头领导。两位秘书长都就更改开饭时间表态,就违背了领导指挥统一的原则,当意见不一致时,必然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如果我是办公室主任,就认真负起责任来,在广

定因素,要求管理者能随机应变,具有灵活发挥的能力。

(4)成功的行政管理者应当善于在实践中应用行政管理理论,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创造和发展行政管理理论。

(三)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非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理论的普遍规律与行政管理艺术性的特殊性、随机性的统一体,两者有机组成,缺一不可。

2、试述如何提高组织的行政应急处置能力(P137)

(一)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科学原则:

1、时间第一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真诚坦率原则

4、公众参与原则

(二)从内部资源来看,行政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有五个方面内容: (1)科学的组织定位 (2)建设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3)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4)员工应急处置意识及能力培养 (5)组织学习

(三)从外部资源来看, 提高组织的行政应急处置能力有三方面:

(1)增强全社会的应急处置意识 (2)加强组织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寻求和积极促成应急处置管理的多边合作和国际合作

3、试述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P256)

(一)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1)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绩效观念 (2)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

(4)全面提高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5)引入必要的激励机制,保证政令畅通 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机关工作和干部生活,重订开饭时间,公布实行。

[案例分析]二:

某市公安局新上任的交通处处长张某,为尽快改变交通处存在的纪律松弛、干警不安于位的落后状况,他首先深入基层单位和干警进行调查研究。然后,他针对该处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如:

(一)派人到外地学习先进交通管理经验,制订岗位责任制;

(二)对少数违法乱纪干警给予必要的惩处;

(三)派工作组进驻问题多的交通队;

(四)改善干警工作条件和必要的福利待遇。这些措施实施后,该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张处长的威信也因此大大提高。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遇事不论大小都要向他请示,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张处长自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就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来树立,手中无权就谈不上威信,就没有号召力。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张处长通过使用行政手段,虽然使交通处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树立了个人威信,但该处存在的主要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还使一些人害怕他,对他敬而远之。后来他离休了,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交通处的干警对他褒贬不一,有的说:交通处没有张处长这样的干部不行;有的说:一个领导干部仅靠权力来树立威信是调动不起下属人员的积极性的。

试分析: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来自哪里?张处长建立起的威信为什么不能持久?

[案例解答]

行政领导者的威信(或影响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6)大力反对行政工作中的官僚主义,迅速扭转各级机关的工作作风

(7)运用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

(二)提高行政绩效的方法 (1)层级领导法 (2)目标管理法

(3)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法 (4)现场办公法

四、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P3)就是通过决策、执行、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控制诸环节,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2.行政领导(P73)是指公共组织或私人组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以实现组织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而致力于这种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3.行政问责制(P115)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问责主体对负有行政职责的行政人员的违法、失职及不当行为进行监督、质询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

4.行政应急处置能力(P135)是指组织面对其内外部环境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调配相关力量,进行快速反应、协调和处理,以期能有效地消除不利影响、减少损失的能力。

5.行政创新能力(P141)是指组织通过组织学习,打破既有的资源组织模式,进行新的组织资源再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6.行政决策(P153)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在处理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 7.行政绩效(P247

一是行政首长所具有的法定职务、地位带来的强制性影响力;二是行政首长自身的基本素质所造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影响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持久的威信。 张处长未能建立起真正的、持久的威信,主要是他只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个人的威信,而忽视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没有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几年因受贿锒铛入狱而“名噪一时”的某省级干部的自白颇为典型。他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很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

请运用行政道德的有关理论,分析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制止政府官员腐败。 [案例解答]

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行政道德自律能力,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途径,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磨练。 强化外在行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约束是防止政府官员腐败的又一基本途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只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政府官员腐败。

现代行政管理总复习(附答案)

行政管理答案

浅谈现代企业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论述题答案

行政管理测试题答案

行政管理第三章答案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探析

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重点习题答案

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

《现代行政管理的答案.doc》
现代行政管理的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