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2020-03-03 03:04: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而初三才首次接触化学,知识点多,零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化学学习是枯燥的,如果能让学生领会到一些知识的亮点,一定会让他们对这堂课印象深刻,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就结合本人在讲求教学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中有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使化学教学和学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电视里面常常会播放一些购物类的广告,尤其是以厨具为主,动辄什么几件套之类的,大体就是以一口锅为主体,配以其他的附属,如锅铲、锅盖之类的。我们可以将以上生活理念引入到对实验器材的讲解。在化学课堂中坩埚的使用相比其他实验器材要稍显复杂,每次使用,都要涉及到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五件器材。在讲解实验器材坩埚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可以引入“坩埚五件套”理念,意思是有五件,然后,再联想到生活中的厨具套装的具体结构,相信这样的讲解绝对会让学生很快就记住,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将抽象转为形象

化学知识中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快速理解。如果可以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更为生动形象的实物,必将快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里,学生对分子间存在间隔里面的100毫升酒精加100毫升水体积小于两百毫升的实验比较难理解,我们可以把100毫升酒精想象成一杯满满的花生米,100毫升水想象成一杯满满的绿豆,把这花生和绿豆充分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两杯,这样学生就能形象的理解分子间存在间隔的问题了。

三、加强知识关联

四、追求实验创新

学生们对课本上的实验固然有点兴趣,但大多数的实验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学生们天性会对已知结果的东西产生排斥。如果我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的话,便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测定石墨和酸碱盐溶液导电性的实验中,学生们对小灯泡发亮与否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很难唤起学生实验的乐趣。但如果改用音乐卡代替测导电性的装置,把以上实验改成学生实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优美的音乐奏响时,学生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课后自然会运用自己做的装置,再以它去测课本上没有的其它物质或溶液的导电性,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激情。

在大力提倡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用老方法去教学,既耗时费力,学生又收获甚小。打造高效课堂,从挖掘教学亮点做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化学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灵性。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班级:3019班

学校:普宁二中 姓名:陈丹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的亮点做法汇报

学《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全文)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一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改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doc》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