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2020-03-02 10:01: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刘小娟

人的观察力、判断力、行为、言行等会随着自身在社会中的阅历不断改变,但如何将这些特质沉淀为自身的素质,还是要多读书。近期无意中发现一本有趣的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及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

在20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他写了这本心理学专著,来表达对法国民族文明的失望与不满。他以一个心理医生的视角,解剖人类内心中隐藏的心理毒瘤。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何具有如此的魅力,以至于到今天我读着它的时侯仍被其所震撼。它似乎更能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气势撞击我们的思想。初读此书时,感觉勒庞就像我们时代里的一个“愤青”。他保守而冷静,言辞犀利,对一切既有的判断不以为意,毫不留情的揭开人类的虚荣之心,揭露诸多关于集体的丑恶与缺陷,将种种可悲的人性、群体性摆出来让人们自己审视。他的言论仿佛在颠覆着我们以往的世界观。从书中可知,勒庞处在一个群众重新崛起的时代,他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危险,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语言,坦率地把它说了出来。勒庞的思想是超意识形态的,有些地方也反映出如今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即便是在现代也是有反思意义的,如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的泛滥、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等等。

“真理往往掌握在大多数手里”,这是我们从小就奉为真理的信条,因为面对众意,我们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正如勒庞所说:“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群体势不可挡的压力下,个人往往会选择屈从或沉默,以免受到孤立和敌视,只有极少数怀有批判精神并勇于寻求真理的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这同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极为相似。“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懂得群体的力量会势不可挡,众人的力量会摧毁一切障碍。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颠覆的总是群众。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总是能凝聚在一起,这不仅是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感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不禁想起我们在抗战时的那些英雄们,他们怀着“保家卫国”“先国家后个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情,慷慨赴义。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

在勒庞看来,当人们融入了一个群体后,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而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思考,而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我觉得这是因为个人融入群体后会有一种依赖群体的情绪。同时一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个体,在一个群体领袖的错误诱导下会做出错误的、低智商的行为,融入群体后无法认清事实和真理,更容易丧失自我意识。

就如今而言,公众情绪力量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勒庞说:“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公众情绪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力量。但我们也不应盲目乐观,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任何力量的过度放大,都会模糊背后的真实”。勒庞曾经说过:“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虽然书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但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和评价,无论是对我们当前的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启示意义,让我们能够在盲从之中带点儿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些怀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书报告[推荐]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读书报告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doc》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