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5S管理

2020-03-03 07:14: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车间5S管理

以前也见过一些工厂的车间,印象中的车间是又脏又乱的,例如地面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时间长了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工具随手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感觉随时会掉下来砸到脑袋,很没有安全感。还有就是,厂里花巨资引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几个月之后,就跟年久失修的老机器没什么两样了,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也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到后来就成了摆设。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其实企业内员工都希望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5S管理就造就了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 通过视频了解到所谓的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5S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企内广泛应用,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和企业文化。5S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革除马虎之心,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遵守规定 ,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 ,文明礼貌,对同事和领导都要有礼貌,注意言谈举止,大家一起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5S车间管理的内容

整理: 将车间现场内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分类,丢弃或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管理需要的东西。 目的是为了腾出空间,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没有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事故;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提高工作情绪。 整理可以制定如下规则:

1.车间内废品、边角料当天产生当天处理,入库或从现场清除。

2.班组产生的返修品及时返修,在班组内存放不得超过二天,避免问题产品与合格品混淆。 3.用户返回的产品应及时处理,如暂时无时间处理,应存放在临时库,不得堆放在生产现场。

4.外来产品包装物及时去除,货品堆放整齐。工作现场不能堆放过多(带包装)外购产品。 5.合格部件、产品经检查人员确认后及时入库,不得在班组存放超过一天。

6.报废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撤离现场存放到指定的地点。

7.领料不得领取超过二天用量的部件材料,车间内不允许存放不需要的材料、部件。 8.工作垃圾(废包装盒、废包装箱、废塑料袋)及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到卫生间。

9.窗台、设备、工作台、周转箱内个人生活用品(食品、餐饮具、包、化妆品、毛巾、卫生用品、书报、衣物、鞋)清离现场。 整顿: 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有效标识,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可以制定如下规则:

1.车间绘制现场《定置图管理图》。

2.车间对各类设备,工装,器具进行分类编号。 3.废品、废料应存放于指定废品区、废料区地点。

4.不合格品、待检品、返修品要与合格品区分开,周转箱内有清晰明显标识。 5.周转箱应放在货架上或周转车上,设备上不得放置周转箱、零件。

6.操作者所加工的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容器内,必须有明显的标识(交检单,转序卡),注明品名,数量,操作者,生产日期。

7.搬运周转工具(吊车、拖车、升降车、周转车)应存放于指定地点,不得占用通道。 8.工具(钳子、螺丝刀、电烙铁、通路仪)、工位器具(周转箱、周转车、零件盒)、抹布、拖布、包装盒、酒精等使用后要及时放回到原位。

9.部件、材料、工装、工位器具按使用频率和重量体积安排摆放,使物品使用和存放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10.员工的凳子不得随意乱放,下班时凳子全部靠齐机脚。

清扫: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回复正常。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净、明亮,因为脏乱的现场会使设备的精度减低,故障发生率变高,影响产品质量。脏乱的工作环境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降低工作效率。

清扫可以制定如下规则:

1.车间建立班《车间组清扫责任区》,落实到班组内具体责任人。

2.地面、设备、模具、工作台、工位器具、窗台上保持无灰尘、无油污、无垃圾。 3.掉落地面的部件、边角料及时处理,外购成品的包盒、箱随产生随清理。 4.不在本班组责任区内工作时,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工作点地清理干净。 5.维修人员在维修完设备后,协助操作者清理现场,并收好自已的工具。

6.各班组对在车间内周转的原料、部件、产品做好防尘,防潮措施,罩上塑料袋或将其垫起。

7.下班时,员工垃圾桶全部清理干净。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检查进行考核。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进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劳动热情。工人还应做到自身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即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工人除了要做到仪表整洁还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礼貌尊重别人。 清洁可以制定如下规则:

1.各班组每天下班前15分钟进行简单的日整理活动。

2.各班组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前30分钟进行周整顿活动。

3.各班组每月27日下班前1小时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整顿、清扫活动。

4.车间每日依据《班组5S考核表》对各班组责任区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作为考核各班组业绩的依据之一。

5.车间每月1日对上月各班组5S实施情况进行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公布各班组本月5S考核结果。

6.车间依据《车间劳动管理制度》对5S活动不合格的班组及个进行相应的处罚。 素养: 素养即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和作风,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只有员工素质的到提高各项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开展5S活动要始终着眼与提高员工素质。 素养可以制定如下规则: 1.每日坚持5S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2.对各班组人员进行公司和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 3.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4.遵守车间内部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工位器具管理、周转搬运管理、工资管理等。

5.工作时间穿着工作服,注意自身的形象。

6.现场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

7.爱护公共环境,卫生间马桶,手盆,水池用后自觉冲洗,不随意乱倒剩饭菜。

8.每年对车间班组人员进行一次评选,并将优秀员工上报到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德(敬业精神、责任感及道德行为规范)、勤(工作态度)、能(技术能力,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出差错率的高低)、绩(工作成果、能否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四个方面。

5S活动一旦开始,不可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如果不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会造成公司内保守而僵化的气氛:我们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反正不会成功、应付应付算了。要打破这种保守、僵化的现象,唯有花费更长时间来改正。所以在开展5S活动以后活动的倡导者和车间员工都要严格遵守活动制定的规则。

5S车间管理(优秀)

生产车间5S管理

车间5S管理考核制度

车间5S管理考核制度

注塑车间5S管理规定

模具车间5S管理规定

车间区域“5S”管理规定

5S车间现场管理 基础

总成一车间5S管理

检修车间5S管理测试题

《车间5S管理.doc》
车间5S管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